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故不故思者:一、故思业 思有三种: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动发胜思前二种思是发身语远近加行,此与意俱故,作动意故,名曰意业。第三胜..
增不增业者:一、增长业 起造诸业,而令习气增益,谓之增长业。二、不增长业 设有故思,不起身语等,及虽起身语,而不令种增长,谓之不增长..
瑜伽论云:一、定受业 谓故思所造重业。二、不定受业 谓故思所造轻业。由三因缘令业成重:一、由意乐 谓由猛利缠等所作,于同法者,见己欢..
遍等三性者:一、遍计所执性 谓由彼彼虚妄分别,遍计种种所遍计物,谓所妄执蕴处界等。若法若我,自性差别,此所妄执自性差别,总名遍计所..
三无性者:一、相无性 一切众生以妄心向因缘生之事物,计度有我有法之我法相,名为遍计所执性。此遍计所执性之法,如认绳而浮蛇之相,其相..
圆成实性,即诸法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言真如者,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也。十真如者,虽真如性实无差别,而随胜德假立..
凡夫有八识,至如来转为四智:一、大圆镜智 转第八识者。如有漏之第八识,变依正二报,而持有情之身。此智变如来之身土,而持一切之功德。..
涅槃义别,略有四种:一、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谓一切法相真如理,虽有客染,而本性净,具无数量微妙功德,无生无灭,湛若虚空,一切有情,平..
三身者:一、自性身 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
三土者:一、法性土 自性身之所依。二、受用土 受用身之所依。三、变化土 变化身之所依。
二无我百法明门论云:一切法无我。言无我者,略有二种:一、补特伽罗无我 补特伽罗,此云有情。有情无我,即生空也。有情无我者:如百法五..
唯识论云:如何实我不可得耶?诸所执我,略有三种:一者、执我体常周遍量同虚空随处造业受苦乐故 此执非理,所以者何?执我常遍,量同虚空..
诸识及彼心所,皆能变似见相二分。立转变名,所变见分,说名分别,能取相故。所变相分,名所分别,见所取故。由此正理,彼实我法,离识所变..
二空者,人无我则人空,法无我则法空。能悟二空,即是正观也。
一切我法,皆是其假。不过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而种种我法之相,不过皆依识所变现。然识虽有八种,以类别之,则唯有三。此三能变,即异..
问:云何应知依识所变,假说我法,非别实有,由斯一切唯有识耶?答:八心王、五十一心所之诸识转变,即诸心心所之自证分,皆能变似见相二分..
问:若唯有识,都无外缘,由何而生种种分别?答:第八识中,含藏前七识心心所法一切种子。此等种子,熏习生长,乃至成熟,转变不一。又以此..
问:虽有内识,而无外缘,由何有情生死相续?答:生死相续,由内因缘,不待外缘,故唯有识。盖界内分段生死,由有漏善不善业种子为因,烦恼..
远离我法二执,二空妙智所显圆成实性,即诸法之胜义。所谓一真法界,亦即名为真如。真实而不虚妄,如常而无变易,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在迷..
三性者:一、遍计所执性 周遍计度,妄执我法。然第八识及前五识,非能遍计。第七末那,但计不遍。唯第六识为能遍计也。所遍计者,即是依他..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