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八识所依所缘:一、眼识 眼根为所依,色境为所缘。二、耳识 耳根为所依,声境为所缘。三、鼻识 鼻根为所依,香境为所缘。四、舌识 舌根为所..
诸识俱有所依者:一、五识俱有所依有四: 一、同境依 谓五色根共取现境,故得此名。 二、分别依 谓第六识,与依同缘分别境故。 三、染净依 ..
诸识生缘者。一、眼识现行,若依肉眼,具九缘生,所谓一、空,二、明,三、根,四、境,五、作意,六、根本第八,七、染净第七,八、分别第..
五识合离取境。一、合中取境 鼻舌身三二、离中取境 眼耳二
三境者。一、性境 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名为性境。如身在欲界,第八所变五尘之境,以实种生,是因缘变,名为性境。眼..
三量者:一、现量 谓无分别,若有正智,于色等境,离名种等所有分别,现现别转,故名现量。二、比量 谓于所比义,有正智生,了知有火,或无..
三性者:一、善 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二、不善 能为此世他世违损,故名不善。三、无记 有有覆无覆二种: 一、有覆无记 其染污而非..
三分别者:一、自性分别 谓于现在所受诸行自相行分别,此有二: 一、寻伺为体 杂集云:唯在意识者是也。 二、非寻伺为体 通在八识,唯论及..
分受心所以为五受:一、乐 领顺境相,谓适悦身,(五识名身)说名乐受。二、喜 领顺境相,适悦心者,(意识名心)说名喜受。三、苦 领违境..
于诸见中,起于我法二执,于诸我执,略有二种: 一者、俱生 无始时来,虚妄熏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故曰俱生,此复二种:一、常相续 在..
烦恼所知二障:一、烦恼障者, 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及障..
心所俱起者:一、五法五俱起 谓于遍行中,有随一起,余四亦必俱起也。二、九法必六俱 谓于别境五不定四中,有随一起,必与遍行五数俱起也。..
八论名曰心王,唯缘境之总相。五十一心所,亦缘别相。言相应者,时、依、缘、事,四义俱故,说名相应。 一、时 时谓刹那,是简前后。 二、..
法处所摄色有五:谓极略色、极迥色、受所引色、遍计所起色、自在所生色也。一、极略色 即五色根五色境及四大种法处实色,极微为性。极者,..
世界成坏时之先后。一、世界成 一、器世界先成。 二、有情界次成。二、世界坏 一、有情界先坏。 二、器世界次坏。..
三千大千世界初始成时,先成色界诸天,次成欲界诸天,次成人及余众生界,后成地狱。
世界坏劫之相。末世众生,尤宜详知。兹述坏劫之相,所谓三灾。三灾者,劫末起三种之灾害也。有小大二种:一、小三灾 小三灾者,谓一住劫之..
大三灾坏劫之相,谓能坏初二三禅,递次增上,至三禅止。一、坏初禅 一大劫尽,有一火灾,坏至初禅。二、坏二禅 七火之后,又一大劫,有一水..
世间生灭之相,亦非乱生乱灭,皆有其一定不易之律。所谓因果,故明生灭后,更须明其因果。
因果之义,若分叙之,有种种义,于下逐次述之。兹明因果总义。谓因者能生,果者所生,因必有果,果必有因,是为因果之理。如善因有善果,恶..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