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词典列表
于心观理,而如理身行之,是曰观行,又观心之行法也。
阿毗达摩品类足论云三断:一、见所断 谓声闻初果之人,断惑见理,名为见道。因断三界八十八使见惑,故名见所断。二、修所断 谓声闻第二果第..
杂阿含经云四正断:一、断断 谓所起恶不善法,断已复生,更须精进摄受,令不生起,断而又断,是名断断。二、律仪断 谓坚持戒律,慎守威仪,..
俱舍论云四种对治,对即敌对,治即攻治。譬如人有此病,即用此药治之,故名对治。一、厌患对治 谓众生见欲界生死之苦,烦恼惑业之集,深生..
成实论云三慧:一、闻慧 闻慧者,由于听闻而生智慧也。谓从经论中闻,或从善知识处闻,以因闻故,能生无漏圣慧也。二、思慧 思慧者,由于思..
中阿含经云大人八念,阿那律陀在枝提瘦水渚林中,宴坐思惟,心作是念:道从无欲,非有欲得,乃至道从智慧,非愚痴得。于是世尊以他心智,知..
声闻修道之法,有七方便。天台四教仪集注云七方便,方谓方法,便谓便宜,犹善巧也。谓一切众生,欲出三界,断除烦恼惑业,而证真空涅槃之理..
二十五方便,本台宗所立,然乃通于一切教乘者,故行者于此前方便,应须具足也。一、具五缘 具五缘者: 一、持戒清净 二、衣食具足三、闲居..
十二头陀行十二头陀经云:十二头陀行,梵语头陀,华言抖擞,谓能抖擞烦恼之尘垢也。盖比丘当离愦闹,不乐饰好,心绝贪求,无诸憍慢,清净自..
不应行者,谓一切恶,是不应行,分为不应行及应离之二。
恶念者,谓恶之念虑也。恶念为一切恶所由起,修行之人,须息灭恶念也。
恶见者,谓恶见解也。恶见为一切恶所由生,修行之人,恶见不可有也。
恶说者,谓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是为恶说,修行之人,恶说不可有也。
恶语者,谓恶之言语。修行之人,凡有所说,当说善语,不应恶语。
恶缘者,谓诱我为恶事之外界事物,是谓恶缘。
杂阿毗昙心论云:十二恶律仪。恶律仪者,谓法所不应作之律仪。一、屠羊 屠者,杀也。谓人或以自食而常宰杀,或因取利贩卖而常杀,是为恶律..
成实论云四德处,论云:若近善人,则闻正法,闻正法已,则具四德处。一、慧德处 谓由闻正法生大智慧,故名慧德处。二、实德处 谓以是智慧,..
十诵律云七财,财者信等七种出世间之法财也。一切众生,行此七法,资成道果,故谓之财。一、信财 信即信心,谓信能决定受持正法,以为成佛..
十诵律云洗浴五利:佛在舍卫国时,有比丘癞病,求治于药师耆域。耆域告病比丘言:汝可洗浴,病即得瘥。比丘言:佛未听入浴室。诸比丘以是事..
四分律藏云饮酒十过:一、颜色恶 谓饮酒之人,颜貌容色,因此变常,无有善相也。二、下劣 谓饮酒之人,威仪不整,动止轻薄,人所贱恶也。三..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