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大正藏

-1860 45.P0201 肇论新疏 (3卷)〖元 文才述〗

大正藏 No. 1860 肇论新疏元 文才述3卷肇论新疏卷上五台大万圣祐国寺开山住持释源大白马寺宗主赠邽国公海印开法大师长讲沙门文才述始自好诵斯论。亦粗玩其辞。尚未能吮其理味以其心也。及隶樊川..

阅读全文

-1861 45.P0245 大乘法苑义林章 (7卷)〖唐 窥基撰〗

大正藏 No. 1861 大乘法苑义林章唐 窥基撰7卷大乘法苑义林章卷第一基撰总料简章第一总辨诸教.业.宗.体.名。于中略以五门分别。一教益有殊。二时利差别。三诠宗各异。四体性不同。五得名悬隔..

阅读全文

-1862 45.P0375 劝发菩提心集 (3卷)〖唐 慧沼撰〗

大正藏 No. 1862 劝发菩提心集唐 慧沼撰3卷劝发菩提心集卷上翻经沙门慧沼撰一明菩萨种姓相门 二明发心因缘门 三显胜负论门 四譬喻赞叹门 五劝发胜劣重广门 六立誓发愿门 七复说发心及哀愍门 八..

阅读全文

-1863 45.P0408 能显中边慧日论 (4卷)〖唐 慧沼撰〗

大正藏 No. 1863 能显中边慧日论唐 慧沼撰4卷能显中边慧日论第一淄州大云寺苾刍慧沼撰十力五眼大圣雄为物求法无边劫八万四千妙宝藏咸契其真胜彼岸随机诠显各令鉴故号能仁为法王佛日权隐涅槃山正..

阅读全文

-1864 45.P0449 大乘入道次第 (1卷)〖唐 智周撰〗

大正藏 No. 1864 大乘入道次第唐 智周撰1卷大乘入道次第一卷沙门智周撰稽首无等善调御能拔生死苦沉溺如空性相无去来若影从形应所化实相一味妙甘露等流八万甚深法三贤永截爱流人十地长驱正路者故..

阅读全文

-1865 45.P0467 八识规矩补注 (2卷)〖明 普泰补注〗

大正藏 No. 1865 八识规矩补注明 普泰补注2卷八识规矩补注序八识颂凡八章。文略而义深。乃集施颂体制兼以韵。故知义彼而文从此。扩充之则唯识理事无遗矣。昔天亲虑末学心力减而不永。遂撮瑜伽之..

阅读全文

-1866 45.P0477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4卷)〖唐 法藏述〗

大正藏 No. 1866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唐 法藏述4卷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卷第一唐大荐福寺沙门法藏述今将开释如来海印三昧一乘教义略作十门。建立一乘第一 教义摄益第二 古今立教第三 分教开宗第四 ..

阅读全文

-1867 45.P0509 华严五教止观 (1卷)〖隋 杜顺说〗

大正藏 No. 1867 华严五教止观隋 杜顺说1卷五教止观一乘十玄门合行叙夫五教止观也者。华严初祖帝心尊者所造。且一乘十玄门也者。第二祖至相大师所撰也。偕释于大不思议经。而始起五教。乃立十玄..

阅读全文

-1868 45.P0514 华严一乘十玄门 (1卷)〖隋 杜顺说.唐 智俨撰〗

大正藏 No. 1868 华严一乘十玄门隋 杜顺说.唐 智俨撰1卷华严一乘十玄门大唐终南太一山至相寺释智俨撰承杜顺和尚说明一乘缘起自体法界义者。不同大乘二乘缘起。但能离执常断诸过等。此宗不尔。..

阅读全文

-1869 45.P0519 华严五十要问答 (2卷)〖唐 智俨集〗

大正藏 No. 1869 华严五十要问答唐 智俨集2卷锲华严五十要问答序五十要问答二册者。华严第二祖云华尊者。撮略杂华之要义。往复征责以解其肯綮者五十余条。实可称义学之龟鉴者也。抑俨公者受称性..

阅读全文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