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安士全书

清河善政

下附征事二则《出自《文昌化书》》【原文】帝君曰,予既离恶道(遇佛之后),受形于赵国,为张禹之子,名勋。长为清河令,宽明自任,人不忍欺。待吏如僚友,视民如家人。吏有失谬者,正定之。驰..

阅读全文

雪山大仙

【原文】帝君曰,予在幽王朝,既以谏浄获罪(时王以帝君谏诤,赐药酒而歿),魂无所归,哭于宫闱三日。王以为妖,命庭氏望声射之。余乃长辞王国,一意西方,历峨峨,背井络,登飞越岭,遥望西极..

阅读全文

人能如我存心

【原文】[发明]先要看明存心二字,然后讲到人能如我。又须先识心是何物,然后再讲存与不存。如教人取宝,务要先知宝所。◎人心道心之辨,吾儒千古以来,圣圣相传之真命脉也。道之大原出于天,不..

阅读全文

心不在内

论心心不在内【原文】愚人皆以心为在内者,只因误认五脏六腑之心,即是虚灵之体耳。不知一是有形之心,随躯壳为生死者。一是无形之心,不随躯壳为生死者。有形之心在内,无形之心不在内。若云同..

阅读全文

心不在外

【原文】或疑有形者既不是心,必以能知能见者为心。然所知所见之物,尽在于外,足征能知能见之心,亦在于外矣。尝试瞑目返观,但能对面而见其形,不能从眉根,眼底,面皮之内以自见其形。譬如身..

阅读全文

心不在中间

【原文】或疑既不在内,复不在外,定是或出或人,在中间矣。曰,不然。若有出人,即非中间。定一中间,应无出入。且汝以何者为中乎。若在皮内,依然是内。若在皮外,依然是外。更求其中,不过腠..

阅读全文

心非有在有不在

【原文】或谓心不在焉,则视不见,听不闻,食不知味。若视之而见,听之而闻,食之而知味,此即心所在矣。然则心固有在有不在乎。曰,此六识也,非心也。且如美女在前,便生爱染,此因眼色相对而..

阅读全文

心含太虚

【原文】愣严经,佛告阿难,十方虚空,生汝心中,如片云点于太虚里。◎佛与阿难七处征心,七问七答,尽破其妄,而后渐显妙明真心,令其廓然大悟。可谓深切著明矣。[按]心字既已含糊,则存字亦欠..

阅读全文

天必锡汝以福

【原文】[发明]上句如我存心,是因。此句锡汝以福,是果。必字,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毫发无爽。非如穷措大所谓上古天心可问,叔世天心不可问之说也。◎天字,有就形体言者,有就主宰言者。就..

阅读全文

欲界六天

天名欲界六天【原文】自大地水轮之下,至他化自在天,皆名欲界,以其犹有情欲也。自下至上,共有六天。一四王天(四大天王分领四大部洲,离地四万二千由旬,宫殿齐于日月),二忉利天(梵语忉利..

阅读全文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