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法皆空明佛性,一尘不染是禅心。
孝道

前言

尊敬的净空教授、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青年朋友们:大家好!非常感谢澳洲净宗学院,为我们举办为期一周的‘幸福人生讲座’。这个讲座将带给我们最丰富的精神食粮,让我们了解中国人的祖先是怎样..

阅读全文

儒家——晓之以要理

(一)、为什么要孝1.儒家──晓之以要理两千多年前,在中国春秋时代,‘至圣先师’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就讨论了这个问题。一天,孔子闲坐著,他的学生曾参(曾参,就是曾子,《大学》的作者)在..

阅读全文

佛家——述之以恩德

这位圣人,就是释迦牟尼佛。我们知道,他是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佛,原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即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名叫悉达多。西元前六世纪中期,有的书记载是西元前565年降生的。当时..

阅读全文

道家——明之以因果

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又称太上老君。老子与孔子都是周朝时代的人。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道德的本源’及礼乐制度。孔子对这位太上老君是十分尊敬的。这位太上老君有一篇教人改恶行善的《太上..

阅读全文

如何行孝

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儒、释、道三教一贯以孝为基础,教化人民。正如清朝‘雍正皇帝上谕’中所说的,‘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源,道并行而不悖。’孝是做人的根本,是成佛作祖的正..

阅读全文

孝养父母之身

中国著名的二十四孝的故事,有很多这种例子。例如,孔子的学生子路,出身贫寒,经常吃野菜度日。但是为了让父母能吃到饭,他不辞辛苦,走到百里之外买米,背回家,奉养双亲。后来双亲去世了,他..

阅读全文

孝养父母之心

在二十四孝的故事里有这样的一个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姓莱的人,年纪七十了,大家都叫他老莱子。老莱子的父母还在,都是九十多岁的人了。老莱子很孝顺,每天给父母提供的饭菜,都是柔软可口..

阅读全文

孝养父母之志

我们听说过孟子母亲教子的故事—孟母三迁。孟母不辞辛苦,三次搬家,从坟场附近,迁到市场附近,再搬迁到学校(私塾学堂)附近,使孟子从小受读书人的影响,热爱学习。有一次,孟子逃学回家,孟..

阅读全文

人伦道德是幸福的基石

孟子说:(《孟子·离娄章句》)‘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古圣先贤教导我们:一个孝亲,一个守身,这两件是大事。守身当中以戒淫为重要。(一)人伦道德是幸福的基石中国人..

阅读全文

淫欲氾滥的危害

看看今天的社会,出现了许多不正常的现象。家庭本来是社会的基石,但是现代离婚率惊人地增长。据美国国家健康统计局的统计,2002年美国离婚人数是80万人。中国台湾离婚率高居亚洲第一,据2001年..

阅读全文

赞助支持 关于我们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


Copyright 地藏孝亲网 u29.net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202519864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