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庐山记 内容: 庐山记卷第四古人留题篇第六庐山古今人留题多矣。 清言丽句既落人口。 山翁野老相传不绝。 虽深岩穷谷人迹罕至。 人之相去复数百岁。 因其词想其风。 有若履舄并游。 而几桉亲相与言焉。 夫文章之可传也。 如此其可忽诸。 故晋宋诸贤山中诗。 往往有可见者。 本朝张晦之羇游庐山甚久。 水石佳处诗多中的。 自有庐山集。 承平以来人尚风雅。 朝廷之士登高临远。 亦有风人骚客之兴。 凡所遗篇什皆一时间。 人岁月旦近。 不患无传也。 今录唐已前人诗。 着于篇相。 贵耳而贱目以擅去取也。 游庐山慧远崇岩吐清气。 幽岫栖神迹。 希声奏群籁。 响出山熘滴。 有客独冥游。 迳然忘所适。 挥手抚云门。 灵关安足闢。 流心叩玄听。 感至理弗隔。 孰是腾九霄。 不夺冲天翮。 妙同趣自拘(未见全文)。 奉和刘遗民理神固超绝。 涉麄罕不群。 孰至消烟外。 晓然与物分。 冥冥玄谷里。 响集自可闻。 文峯无旷秀。 交岭有通云。 悟深婉冲思。 在要开冥欣。 中岩拥微兴。 岫想幽闻。 弱明反归鉴。 暴怀傅灵薰。 永陶津玄匠。 落照俟虚斤。 奉和王乔之超游罕神遇。 妙善自玄同。 彻彼虚明域。 暧然尘有封。 众阜平廖廓。 一岫独凌空。 霄景凭岩落。 清气与时雍。 有标造神极。 有客越其峯。 长河濯茂楚。 险雨列秋松。 危步临绝冥。 灵壑映万重。 风泉调远气。 遥响多喈嗈。 遐丽既悠然。 余盼觌九江。 事属天人界。 常闻清吹空。 奉和张野觌岭溷太象。 望崖莫由检。 器远蕴其天。 超步不阶渐。 朅来越重垠。 一举拔尘染。 辽朗中大盼。 逈豁遐瞻慊。 乘此櫖莹心。 可以忘遗玷。 旷风被幽宅。 妖涂故死减。 入彭蠡湖口作谢灵运客游倦水宿。 风潮难具论。 洲岛骤回合。 圻岸屡崩奔。 乘月听哀貁。 浥露馥芳荪。 春晚绿野秀。 岩高白云屯。 千念集日夜万感盈朝昏。 攀崖照石镜。 牵叶入松门。 三江事多往。 九派理空存。 灵物吝珍怪。 异人秘精魂。 金膏灭明光。 水碧辍流温。 徒作千里曲。 絃绝念弥敦。 望石门同前明发振云冠。 升峤远栖趾。 高峯隔半天。 长崖断千里。 鸡鸣清涧中。 猿啸白云里。 瑶波逐空开。 霞石触峯起。 回互非一形。 参差悉相似。 登石门最高顶同前晨策寻绝壁。 夕息在山栖。 疏峯枕高馆。 对岭临回溪。 长林罗户庭。 积石拥阶基。 连岩觉路塞。 密竹使迳速。 来人忘新术。 去子或故蹊。 活夕流駚。 噭噭夜猿啼。 沉冥岂别理。 守道自不携。 心契九秋干。 日玩三春荑。 居常以待终。 处顺故安挤。 惜无同怀客。 共登青云梯。 登庐山鲍昭悬装乱水区。 旅薄次山楹。 千岩状岨积。 万壑势回萦。 巃嵸高昔貌。 纷乱袭前名。 洞涧窥地脉。 竦树隐天经。 松磴一迷密。 云窦下纵横。 阴氷实夏结。 尖树信冬荣。 从冠军建平王登香炉峯江淹广成爱神鼎。 淮南好丹经。 此山具鸾鹤。 往古尽仙灵。 瑶草正翕赩。 玉树信葱青。 绛气下萦薄。 白云上杳冥。 中坐瞰蜿虹。 俛伏视流星。 不寻遐怪极。 则知耳目惊。 日落长沙渚。 曾阴万里生。 藉兰素多意。 临风默含情。 方学松柏隐。 羞逐市井名。 奉承光诵末。 伏思託后旌。 东林寺刘孝绰月殿耀珠幡。 风轮和宝铎。 朝猿响甍栋。 夜水声惟箔(未见全篇)。 题简寂观张正见二梁涧本绝。 千仞路难通。 即此神仙内。 眼牓映仙宫。 镜似临峯月。 流如饮涧虹。 幽桂无斜影。 深松有劲风。 唯当远望。 知在白云中。 秋晚还彭泽同前游人及丘壑。 秋气满平皐。 路积康成带。 门疎仲蔚蒿。 山明云色画。 天静鸟飞高。 自有东篱菊。 还持泛浊醪。 还彭泽山中早发同前摇落山中曙。 秋气满林隈。 萤光映草头。 鸟影出枝来。 残暑避日尽。 断霞逐风开。 空返陶潜县。 终无宋玉才。 登庐山刘[王*删]野烟出炉上山。 花落镜前。 危梁取大壑。 瀑布桂中天。 秦始眺宇宙。 汉武上旌旃。 结卢分往籍。 留艑映遐年(未见全篇)。 游东林寺崔融昨度匡山下。 春鸎晓弄稀。 今来溢水曲。 秋雁晚行飞。 国有文皇召。 人惭谪传归。 回行过梵塔。 历览遍吴畿。 杏树裁时久。 莲花刻处。 南溪雨飒飒。 东岘日辉辉。 瀑熘天童棒。 香炉法众围。 烟云随道路。 鸾鹤远骖騑。 远上灵仪肃。 生玄谈柄挥。 一兹观佛影。 暂欲罢朝衣。 元和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 曾孙朝散大夫使持节江州诸军事守江州刺史上柱国清河县开国男赐紫金鱼袋能再刊勒。 晚泊寻阳望庐山孟浩然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峯。 甞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但闻锺。 彭蠡湖中望庐山同前大虚生月晕。 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 淼漫彭湖中中流见遥岛。 势压九江雄。 黤默客霁色。 峥嵘当曙空。 香炉初上日。 瀑布喷成虹。 久欲追向子。 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 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 暑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 毕趣当来同。 庐山谣寄庐侍御虚舟李白我本楚狂人。 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 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 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 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峯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杏嶂凌苍。 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 兴为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 谢公行处苍苔没(一本云。 绿萝开处悬明月)早服还丹无世情。 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綵云里。 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污漫九垓上。 愿接庐敖游太清。 别东林寺僧同前东林送客处。 月出白猿啼。 笑别庐山远。 何烦过虎溪。 望庐山瀑布水同前西登香炉峯。 南见瀑布水。 挂流三百丈。 喷壑数千尺。 歘如飞电来。 隐若白虹起。 初惊河汉落。 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 壮哉造化功。 海风吹不断。 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潀射。 左右洗青壁。 飞珠散轻霞。 流沫沸穹石。 而我游名山。 对之心益闲。 且谐宿所好。 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长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五老峯同前庐山东南五老峯。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鏁云松。 送李女真腾空归庐山同前羡君相门女。 学道爱神仙。 素手掬秋霭。 罗衣曳紫烟。 一往屏风叠。 乘鸾着玉鞭。 送内寻腾空同前君寻腾空子。 应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 风扫石南花。 若恋幽居好。 相邀弄紫霞。 瀑布宣宗皇帝穿云透石不辞劳。 达地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栗里颜真卿张良思报汉。 龚胜耻事新。 狙击苦不就。 舍生悲把绅。 鸣呼陶渊明。 弃业为晋臣。 白以公相后。 每怀宗国屯。 题诗庚子岁。 自为义皇人。 手持山海经。 头戴漉酒巾。 兴逐孤云远。 辩随还鸟泯(未见全篇)。 简寂观张祐紫霄峯下草堂仙。 千载空遗石磬悬。 白气夜生龙在水。 碧云秋断鹤归天。 竹房影占中庭月。 松槛声来半壁泉。 明日又为浮世恨。 满山徒积梦依然。 春日观省属城始憩东西林精舍韦应物因时省风俗。 布惠迨高年。 建隼出寻阳。 整驾游山川。 白雪敛晴壑。 群峯列遥天。 嶔崎石门状。 杳霭香炉烟。 榛荒屡羂挂。 遥侧殆覆颠。 方臻释氏庐。 时物屡华妍。 昙远昔经始。 于兹閟幽玄。 东西竹林寺。 灌注寒涧泉。 人事既□泯。 岁月复已绵。 殿宇余丹绀。 磴阁皆欹悬。 往士亦栖息。 善身绝尘缘。 今我蒙朝寄。 教化敷里廛。 道妙苟为得。 出处理无偏。 心甞同所尚。 迹岂辞缠牵。 题从姪绪西林精舍书斋同前栖心始多暮。 息心君独少。 慕谢始精舍。 文依僧欲观妙。 洌泉前阶注。 清池北窓照。 果药杂芬敷。 松筠疎旧峭。 屡跻幽人境。 每肆芳辰眺。 探栗玄猿窟。 撷芝舟林峤。 紵衣岂寒御。 蔬食非饥疗。 虽甘巷北单。 岂寒青紫耀。 郡有优贤榻。 朝编贡士谄。 欲同朱轮载。 勿惮移文诮。 题郑侍御遗爱草堂同前居士近依僧。 青山结茆屋。 疎松映岚晚。 春池含苔绿。 繁华冒阳岭。 新禽响幽谷。 长啸攀乔林。 慕兹高世躅。 简寂观西涧瀑布下作同前淙流绝壁散。 灵烟翠涧深。 岩际松风起。 飘飘洒尘襟。 窥罗玩猿乌。 解组散云林。 茶果邀真侣。 觞酌洽同心。 旷岁怀兹赏。 行春始重寻。 聊将横吹笛。 一写山水音。 寻简寂观瀑布同前蹑石欹危过急涧。 攀崖迢递弄悬泉。 犹将虎竹为年累。 欲付归人绝世缘。 简寂观秦韬玉物外灵踪客到稀。 竹房斜掩旧荆扉。 丹书万卷题朱字。 碧岫千重锁翠微。 泣露白猿携子去。 唳风玄鹤傍人归。 只应玉阙名长在。 日暮闲云空自飞。 瀑布陆蟾正源人莫测。 千尺挂云端。 岳色染不得。 神功裁亦难。 夏喷猿鸟凝。 秋溅斗牛寒。 待济沧溟后。 翻涛更好看。 翻经台包吉野蔓高台下。 前朝记不诬。 金文翻古偈。 汉字变胡书。 綵线风飘断。 缃缣火烬余。 破云开白日。 穿水照芙蕖。 科斗频更改。 菴园几遍锄。 真门兼逸韵。 两欲慕相如。 题西林寺故萧郎中旧堂韩愈中郎有女能传业。 伯道无儿可保家。 偶到匡山曾住处。 数行哀泪落烟霞。 瀑布徐凝瀑泉瀑泉子丈直。 雷奔入海无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访陶公旧宅(并序)白居易予夙慕陶渊明为人。 往岁渭川闲居。 甞有効陶体诗十六首。 今游庐山。 经柴桑故里。 思其人访其宅。 不能默默。 又题诗云。 垢尘不污玉。 灵凤不啄羶。 鸣呼陶靖节。 生彼晋宋间。 心实有所守。 口终不能言。 永惟孤竹子。 拂衣首阳山。 夷齐各一身。 穷饿未为难。 先生有五男。 与之同饥寒。 肠中食不充。 身上衣不完。 连徵竟不起。 斯可谓真贤。 我生君之后。 相去五百年。 每读五柳传。 目想心拳拳。 昔甞咏遗风。 着为十六篇。 今来访故宅。 森若在君前。 不慕樽有酒。 不慕琴无絃。 慕君遗荣利。 老死此丘园。 柴桑古村落。 栗里旧山山川。 不见篱下菊。 但余墟中烟。 子孙虽闻。 族氏犹未迁。 每逢姓陶人。 使我心依然。 春游二林寺同前下马西林寺。 翛然进轻策。 朝为公府吏。 暮是灵山客。 二月匡庐氷。 雪始消释。 阳丛抽茗芽。 阴窦洩泉脉。 熙熙风土暖。 蔼蔼云岚积。 散作万壑春。 凝为一气碧。 身闲易澹泊。 官散无牵迫。 [纟*丐]彼十八贤。 古今同此适。 是年准冠起处处兴兵革。 智士劳思谋。 戎臣若征役。 独有不才者。 山中弄泉石。 游石门涧同前石门无旧径。 披榛访遗迹。 时逢山水秋。 清辉如古昔。 甞闻慧远辈。 题诗此岩壁。 云覆莓苔封。 苍然无见觅。 萧疎野生竹。 崩剥多年石。 自从东晋后。 无复人游历。 独有秋涧声。 潺湲空旦夕。 题元十八溪亭(在庐山东南五老峯之下)同前怪君不喜仕。 又不游州里。 今日到幽居。 了然知所以。 宿君石溪亭。 潺湲声满耳。 饮君螺盃酒。 醉卧不能起。 见君五老峯。 益悔居城市。 爱君三男儿。 始叹身无子。 余方炉峯下。 结室为居士。 山北与山南。 往来从此始。 香炉峯下新置草堂。 即事咏怀题于石香炉峯北面。 遗爱寺西边。 白石何凿。 清流亦潺潺。 有松数十株。 有竹千余竿。 松张翠繖盖。 竹倚青琅玕。 其下无人居。 惜哉多岁年。 有时聚猿鸟。 终日空风烟。 时有沉冥子。 姓白字乐天。 平生无所好。 见此心依然。 如获终老地。 忽乎不知还。 架岩结茅宇。 斸壑开茶园。 何以洗我耳。 屋头落飞泉。 何以净我眼。 砌下生白莲。 左手携一台右手挈五絃。 傲然意自足。 箕踞于其间。 兴酣仰天歌。 歌中聊寄言。 我本野夫。 误为世网牵。 时来昔捧日。 老去今归山。 倦鸟得茂树。 涸鱼反清源。 舍此欲焉往。 人间多险艰。 登香炉峯顶同前迢迢香炉峯。 心存耳目想。 终身牵物役。 今日方一往。 攀萝蹋危石。 手足劳俯仰。 同游三四人。 二人不敢上。 上到峯之顶。 目眩神怳怳。 高低有万寻。 阔狭无数交。 不穷视听界。 焉识宇宙广。 江水细如绳。 湓城小于掌。 纷吾何屑屑。 未能脱尘鞅。 归去思自差。 低头入蚁壤。 宿简寂观同前岩白云尚屯。 林红叶初陨。 秋光引闲步。 不知身远近。 夕投灵洞宿。 卧觉尘机泯。 名利心既忘。 市朝梦亦尽。 暂来尚如此。 况乃终身隐。 何以疗夜饥。 一匙云母粉。 宿西林寺同前木落天晴山翠开。 爱山骑马入山来。 心知不及柴桑令。 一宿西林使却回。 宿西林寺。 早赴东林满上人之会。 因寄崔二十二员外同前谪辞魏阙鵷鸾隔。 老入庐山麋鹿随。 薄暮萧条投寺宿。 凌晨清净与僧期。 双林我起闻锺后。 隻日君趋入阁时。 鹏鷃高低分皆定。 莫劳心力远相思。 题庐山山下汤泉同前一眼汤泉流向东。 浸泥浇草煖无功。 骊山温水因何事。 流入金铺玉甃中。 上香炉峯同前倚石攀萝歇病身。 青节竹杖白纱巾。 他时画出庐山障。 便是香炉峯上人。 香炉峯下山居草堂初成。 偶题东壁五架三间新草堂。 石卫桂柱石编牆。 南簷纳日冬天暖。 北户迎风夏月凉。 洒砌飞泉才有默。 拂窓斜竹未成行。 来春更苇东厢屋。 纸阁芦帘着孟光。 戏赠李十三判官同前垂鞭相送醉醺醺。 遥见庐山指似君。 想君初觉从军乐。 未爱香炉峯上人。 携诸山客。 同上香炉峯。 遇雨而还。 沾濡狼藉。 互相笑谑。 题此解嘲同前萧洒登山去。 龙锺遇雨回。 磴危攀薜荔。 石滑践莓苔。 袜污君相谑。 鞋穿我自咍。 莫欺泥土脚。 曾踏玉阶来。 读灵彻诗同前东林寺里西廊下。 石片镌题数首诗。 言句怪来还教别。 看名知是老汤师。 别草堂三绝句同前正听山鸟向阳眠。 黄纸除书落枕前。 为感君恩须暂起。 庐峯不拟住多年。 久眠披褐为居士。 忽挂绯袍作使君。 身出草堂心不出庐山。 未要动移文。 三间茆舍向山开。 一带山泉绕舍回。 山色水声莫惆怅。 三年官满却归来。 题别遗爱草堂。 兼呈李十使君(李方庐山常居白鹿洞)同前曾住鑪峯下。 书堂对药台。 斩新萝径合。 依旧竹窓开。 砌水亲开决。 池荷手自裁。 五年方暂至。 一宿又湏回。 纵未长归得。 犹胜不到来。 君家白鹿洞。 闻道亦生苔。 草堂前新开一池。 养鱼种荷。 日有幽趣淙淙三峡水。 浩浩万顷陂。 未如新塘上。 微风动涟漪。 小萍加汎汎。 初蒲正离离。 红鲤二三寸。 白莲八九枝。 绕水欲成径。 护堤方插篱已被山中客。 呼作白家池。 白云期(黄名岩下作)同前三十气太壮。 胸中多是非。 六十身太老。 四体不支持。 四十至五十。 正是退闲时。 年长识命分。 心慵少营为。 见酒兴犹在。 登山力未衰。 吾年幸当此。 且与白云期。 出山吟同前朝咏游仙诗。 暮歌来薇曲。 卧云坐白石。 山中十五宿。 行随出洞水。 回别缘岩竹。 早晚重来游。 心期瑶草缘。 题远大师坟僧灵澈古墓石稜稜寒。 云晚景凝。 空悲虎溪月。 不见雁门僧。 东林寺寄包侍郎同前古殿清阴山木春。 池边跂石一观身。 谁能来此焚香坐。 共作鑪峯二十人。 题西林寺水堂。 奉寄武阳公同前日日爱山归已迟。 闲闲空度少年时。 余身定寄林中老。 心与长松片石期。 简寂观同前古杉古柏岩壁间。 猿攀鹤巢枝枯折。 五月有氷六月寒。 时见仙翁来取雪。 五老峯大明观赠隐者姚係云观此山北。 与君携手稀。 林端涉横水。 洞口入斜晖。 乍觉鸾鹤迩。 忽为烟雾飞。 故人清和客。 默会琴心微。 丹术幸可授。 青龙当来归。 悠悠平生意。 此日复相违。 简寂观孙鲂郎殿与云连。 紫宵苍翠边。 自然应有药。 谁敢道无仙。 藓色吞崖径。 松声让瀑泉。 未能长息去。 岂便是前缘。 宿青牛谷梁鍊师仙居杨衡随云步入青牛谷。 青牛道士留我宿。 可怜夜久月明中。 唯有坛边一枝竹。 宠庐山隐者同前风鸣云外锺。 鹤宿千年松。 相思杳不见。 月出山重重。 瀑布江为庐山正南面。 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 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 灵派孰为分。 除却天台后。 平流莫可群。 简寂观同前才入玄都解郁陶。 羽人相伴遍游遨。 溪横洞口红尘断。 岳耸天心紫气高。 金井泉秋光潋灔。 石坛松古韵萧[颱-台+(癸-天+虫)]。 吟余却叹浮生事。 画□□□□□□。 简寂观同前钱烬满庭人醮罢。 西峯凉影月沉沉。 到来往事碑中说。 坛畔徘徊秋正深。 去东林曹汾峯头不住起孤烟。 池上相留有白莲。 尘网分明知束缚。 要须骑马别云泉(会昌三年七月十五日题汾开成四年崔蠡下进士后为中书舍人刑户部侍郎忠武军节度使)。 予自右辖出镇锺陵。 秘监家兄不忍远别。 函见宰坐求替。 遂得同赴江西时也。 荐福大德显公禅门上首言。 归东林。 亦获结侣道路陪游。 每承清论。 今过寺。 因留题诗一首。 裴休麟台朝士辞书府。 凤阙禅宗出帝京。 归到双林亲慧远。 行过五柳谒渊明。 白衣居士轻班爵。 败□高僧□□情。 引得病夫无外想二心师事□□□。 和舍弟寄题东林寺裴谟元非附凤攀龙客。 本是山猿野鹿身。 虚向班行纡祖绂。 争如□□□□尘。 欢同玉季为良伴。 喜奉金□□□因。 今日香炉峯下过。 方欣物外有遗民。 简寂观沉彬山藏胜境当□□。 □□楼台洞府开。 白发满头谁肯到。 苍苔盈步自伦来。 风帆闲事抛三日。 玉液长生念一盃。 此路有心星月在。 杏坛仙侣莫相猜。 再到东林寺同前十五年前还到此。 池深苔藓树垂藤。 重游数处心伤日。 不见旧时头白僧。 花有露含长夜月。 殿无风动彻明灯。 堪惊此去老又老。 未有更来能不能。 瀑布同前泻出岳中源化水。 喷成瀑布世还希。 虽如仙女偷来织。 不见山公採得归。 万古色嫌明月薄。 千寻勇学白云飞。 若言真箇堪裁剪。 预被豪家买作衣。 望庐山同前东过匡庐忍醉眠。 双眸尽日挂危巅。 压低吴楚殽涵水。 约破云霞独倚天。 一面峭来无鸟径。 数峯狂欲趁渔舡。 江人莫笑偏凝望。 卜隐长思瀑布前。 题东林寺布衣周碏大中天子海恩深。 再使迷徒识佛心。 半死白莲初降云。 欲成荒地又铺金。 僧开石室经犹在。 虎印溪泉迹未沉。 谁谓五湖书剑客。 此生重得见东林。 再崇玄法象西天。 宏閈新高碧嶂前。 风送片云招白马。 鹤迎贫女施金钱。 沙门觅佛曾谙路。 苦海悲人易得舡。 三教共兴谈帝道。 大中年是太平年。 题东林寺四首禅月大师贯休闲行闲坐思攀缘。 多是东林古寺前。 小瀑便高三百尺。 短松多是一千年。 卢楞伽画苔漫画。 殷仲堪碑雨滴穿。 今欲更崇莲社去。 不知谁是古诸贤。 白旃檀花露滴滴。 碧苾蒭草香濛濛。 田地更无尘一点。 是何人合住其中。 玉像珠龛香阵横。 锦霞多傍石坛生。 辟蛇行者今何在。 峯项唯闻鸠鸟声。 亘玄旧辇残云湿。 耶舍孤坟落照迟。 有箇老僧倚松树。 恐人偷取白猿儿。 怀西林诸道者同前岛外更谁亲。 诸峯即四隣。 白头寒枕石。 青袖澜无尘。 橡栗堆行迳。 猿猴绕定身。 傥然重结社。 愿作扫坛人。 题东林寺荆门僧齐己峯前林下东西寺。 地角天涯来往僧。 泉石静流闲世界。 云松寒湿昼香灯。 争如大士重修社。 合有诸贤更服膺。 曾寄隣房挂瓶锡。 喧闻岩熘解春氷。 远公影堂同前白藕池边旧影堂。 刘雷风骨尽龙章。 共轻天子诸候贵。 同爱吾师一法长。 陶令醉多招不得。 谢公心乱入无方。 何人到此思高躅。 风默苔痕满粉牆。 简寂观同前万壑云霞影。 千年松桧声。 如何教下士。 容易信长生。 月共虚无白。 香和沅[漠-旲+(纟*韭)]清。 闲寻古廊画。 记得列仙名。 落星寺同前此星何事下穹苍。 独为僧居化淼茫。 楼阁雨回青嶂冷。 干窓风渡白苹香。 经秋远雁横高漠。 [颱-台+召]月寒涛响夜堂。 尽日凭栏聊写望。 顿疑身忽在潇湘。 西林水阁同前松楸连塔古。 窓槛任闲开。 水绕清阴里。 人从热处来。 噪风蝉带鹤。 欹树石兼苔。 向晓东林下。 迟迟舍此回。 题东林寺联句古殿巍峨镇碧峯。 晋朝灵应显神踪。 林间野鸟惊寅梵。 岭上孤猿听晚锺(节度使时进检校太尉平章事徐知证)雁冷云生晓槛。 虎溪秋月照寒松(赐紫僧虔修)香飞宝殿笼金像。 桧倚松窓覆玉容(道士李玄)蝶恋半岩花灼灼。 鹿眠深谷草茸茸(观察推官赐紫金鱼袋李)游僧驻锡心皆佛。 老树擎烟势似龙(观察推官赐绯鱼袋王三)竹荫禅扉青霭合。 岚蒸幽迳缘苔封(司理参军掌表奏孟拱辰)流泉绕砌清声远。 列巘趍门更憧憧。 高吟况爱无尘境。 吟访空关不厌重(管旬官赐紫金鱼袋锺敬伦)。 天祚二年三月十六日。 偶与幕客门馆僧道闲游联题。 题东林二首文通大师匡白东林佳景一何长。 兰蕙生多地亦香。 堪叹世人来不得。 便随云树老何妨。 倚天苍翠晴当户。 落口潺湲夜绕廊。 到此秖除重结社。 自余闲事莫思量。 东林继四绝。 物象更清幽。 社客去不返。 锺峯云也秋。 松枯群狖散。 溪大蠧槎流。 待卜归休计。 重来卧石楼。 人似鹤红鹿。 路上事如麻。 石肥滞雨添。 苍□水赋长松落翠。 花莫道此间。 无我分遗民。 长在惠持家。 落星寺同前是岳皆游遍。 南来吴楚间。 偶登湖里寺。 疑到海中山。 独树蒨萝湿。 遥汀白鸟闲。 终顷谢浮世。 高卧听潺潺。 庐山记卷第四一校了于字莫改 发布时间:2025-05-20 04:14:4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