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内容: 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隣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梵声语深远微妙闻十方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我愿往生阿弥陀佛国无量大宝王微妙净花台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雨天乐花衣妙香等供养赞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皆愿往生示佛法如佛我作论说偈愿见弥陀佛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无量寿修多罗章句我以偈总说竟。 论曰。 此愿偈明何义。 观安乐世界。 见阿弥陀佛。 愿生彼国土故。 云何观。 云何生信心。 若善男子善女人。 修五念门成就者。 毕竟得生安乐国土。 见彼阿弥陀佛。 何等五念门。 一者礼拜门。 二者赞叹门。 三者作愿门。 四者观察门。 五者回向门。 云何礼拜。 身业礼拜阿弥陀如来应正遍知。 为生彼国意故。 云何赞叹。 口业赞叹。 称彼如来名。 如彼如来光明智相。 如彼名义。 欲如实修行相应故。 云何作愿。 心常作愿。 一心专念毕竟往生安乐国土。 欲如实修行奢摩他故。 云何观察。 智慧观察。 正念观彼。 欲如实修行毗婆舍那故。 彼观察有三种。 何等三种。 一者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 二者观察阿弥陀佛功德庄严。 三者观察彼诸菩萨功德庄严。 云何回向。 不舍一切苦恼众生。 心常作愿回向为首成就大悲心故。 云何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 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者成就不可思议力故。 如彼摩尼如意宝性。 相似相对法故。 观察彼佛国土功德庄严者。 有十七种事应知。 何者十七。 一者清净功德成就。 二者量功德成就。 三者性功德成就。 四者形相功德成就。 五者种种事功德成就。 六者妙色功德成就。 七者触功德成就。 八者庄严功德成就。 九者雨功德成就。 十者光明功德成就。 十一者声功德成就。 十二者主功德成就。 十三者眷属功德成就。 十四者受用功德成就。 十五者无诸难功德成就。 十六者大义门功德成就。 十七者一切所求功德成就。 清净功德成就者。 偈言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故。 量功德成就者。 偈言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故。 性功德成就者。 偈言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故。 形相功德成就者。 偈言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故。 种种事功德成就者。 偈言备诸珍宝性具足妙庄严故。 妙色功德成就者。 偈言无垢光焰炽明净曜世间故。 触功德成就者。 偈言宝性功德草柔软左右旋触者生胜乐过迦旃隣陀故。 庄严功德成就者。 有三种应知。 何等三。 一者水。 二者地。 三者虚空。 庄严水者。 偈言宝华千万种弥覆池流泉微风动华叶交错光乱转故。 庄严地者。 偈言宫殿诸楼阁观十方无碍杂树异光色宝栏遍围绕故。 庄严虚空者。 偈言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故。 雨功德成就者。 偈言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故。 光明功德成就者。 偈言佛慧明净日除世痴闇冥故。 妙声功德成就者。 偈言梵声语深远微妙闻十方故。 主功德成就者。 偈言正觉阿弥陀法王善住持故。 眷属功德成就者。 偈言如来净华众正觉华化生故。 受用功德成就者。 偈言爱乐佛法味禅三昧为食故。 无诸难功德成就者。 偈言永离身心恼受乐常无间故。 大义门功德成就者。 偈言大乘善根界等无讥嫌名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故。 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 一者体。 二者名。 体有三种。 一者二乘人。 二者女人。 三者诸根不具人。 无此三过故。 名离体讥嫌。 名亦三种。 非但无三体。 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三种名故。 名离名讥嫌。 等者。 平等一相故。 一切所求功德满足成就者。 偈言众生所愿乐一切能满足故。 略说彼阿弥陀佛国土庄严十七种功德。 示现如来自身利益大功德力成就利益他功德成就故。 彼无量寿佛土庄严。 第一义谛妙境界。 十六句及一句次第说。 应知。 云何观佛功德庄严成就。 观佛功德庄严成就者。 有八种应知。 何等八种。 一者座庄严。 二者身庄严。 三者口庄严。 四者心庄严。 五者众庄严。 六者上首庄严。 七者主庄严。 八者不虚作住持庄严。 何者座庄严。 偈言无量大宝王微妙净华台故。 何者身庄严。 偈言相好光一寻色像超群生故。 何者口庄严。 偈言如来微妙声梵响闻十方故。 何者心庄严。 偈言同地水火风虚空无分别故。 无分别者。 无分别心故。 何者众庄严。 偈言天人不动众清净智海生故。 何者上首庄严。 偈言如须弥山王胜妙无过者故。 何者主庄严。 偈言天人丈夫众恭敬绕瞻仰故。 何者不虚作住持庄严。 偈言观佛本愿力遇无空过者能令速满足功德大宝海故。 即见彼佛未证净心菩萨。 毕竟得平等法身。 与净心菩萨无异。 净心菩萨与上地诸菩萨。 毕竟同得寂灭平等故。 略说八句。 示现如来自利利他功德庄严次第成就应知。 云何观菩萨功德庄严成就。 观菩萨功德庄严成就者。 观彼菩萨。 有四种正修行功德成就应知。 何等为四。 一者于一佛土身不动摇。 而遍十方种种应化。 如实修行常作佛事。 偈言安乐国清净常转无垢轮化佛菩萨日如须弥住持故。 开诸众生淤泥华故。 二者彼应化身。 一切时不前不后。 一心一念放大光明。 悉能遍至十方世界。 教化众生。 种种方便修行所作。 灭除一切众生苦故。 偈言无垢庄严光一念及一时普照诸佛会利益诸群生故。 三者彼于一切世界无余。 照诸佛会大众无余。 广大无量供养恭敬赞叹诸佛如来。 偈言雨天乐华衣妙香等供养赞佛诸功德无有分别心故。 四者彼于十方一切世界无三宝处。 住持庄严佛法僧宝功德大海。 遍示令解如实修行。 偈言何等世界无佛法功德宝我皆愿往生示佛法如佛故。 又向说佛国土功德庄严成就。 佛功德庄严成就。 菩萨功德成就。 此三种成就愿心庄严。 略说入一法句故。 一法句者。 谓清净句。 清净句者。 谓真实智慧无为法身故。 此清净有二种应知。 何等二种。 一者器世间清净。 二者众生世间清净。 器世间清净者。 向说十七种佛国土功德庄严成就。 是名器世间清净。 众生世间清净者。 如向说八种佛功德庄严成就。 四种菩萨功德庄严成就。 是名众生世间清净。 如是一法句。 摄二种清净应知。 如是菩萨奢摩他毗婆舍那广略修行。 成就柔软心。 如实知广略诸法。 如是成就巧方便回向。 何者菩萨巧方便回向。 菩萨巧方便回向者。 谓说礼拜等五种修行所集一切功德善根。 不求自身住持之乐。 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作愿摄取一切众生。 共同生彼安乐佛国。 是名菩萨巧方便回向成就。 菩萨如是善知回向成就。 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何等三种。 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 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二者依慈悲门。 拔一切众生苦。 远离无安众生心故。 三者依方便门。 怜愍一切众生心。 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故。 是名远离三种菩提门相违法故。 菩萨远离如是三种菩提门相违法。 得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故。 何等三种。 一者无染清净心。 不以为自身求诸乐故。 二者安清净心。 以拔一切众生苦故。 三者乐清净心。 以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 以摄取众生生彼国土故。 是名三种随顺菩提门法满足应知。 向说智慧慈悲方便三种门。 摄取般若。 般若摄取方便应知。 向说远离我心不贪着自身。 远离无安众生心。 远离供养恭敬自身心。 此三种法远离障菩提心应知。 向说无染清净心。 安清净心。 乐清净心。 此三种心略一处。 成就妙乐胜真心应知。 如是菩萨智慧心方便心无障心胜真心。 能生清净佛国土应知。 是名菩萨摩诃萨随顺五种法门所作随意自在成就。 如向所说。 身业口业意业智业方便智业。 随顺法门故。 复有五种门渐次成就五种功德应知。 何者五门。 一者近门。 二者大会众门。 三者宅门。 四者屋门。 五者园林游戏地门。 此五种门。 初四种门。 成就入功德。 第五门成就出功德。 入第一门者。 以礼拜阿弥陀佛为生彼国故。 得生安乐世界。 是名入第一门。 入第二门者。 以赞叹阿弥陀佛随顺名义称如来名依如来光明想修行故。 得入大会众数。 是名入第二门。 入第三门者。 以一心专念作愿生彼。 修奢摩他寂静三昧行故。 得入莲华藏世界。 是名入第三门。 入第四门者。 以专念观察彼妙庄严修毗婆舍那故。 得到彼处受用种种法味乐。 是名入第四门。 出第五门。 以大慈悲观察一切苦恼众生。 亦应化身回入生死园烦恼林中。 游戏神通至教化地。 以本愿力回向故。 是名出第五门。 菩萨入四种门。 自利行成就应知。 菩萨出第五门。 利益他回向行成就应知。 菩萨如是修五门行自利利他。 速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无量寿经论一卷大乘善根界 天台智者即曰界字乃男字之错。 则宜改作。 而诸疏家皆作界字。 故今存之。 发布时间:2025-05-20 04:31:49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8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