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小品般若经卷第四 内容: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卷第四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叹净品第九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是净甚深。」佛言:「净故。」「世尊! 是净明。」佛言:「净故。」「世尊! 是净不生欲界,不生色界,不生无色界。」佛言:「净故。」「世尊! 是净无垢无净。」佛言:「净故。」「世尊! 是净无得无果。」佛言:「净故。」「世尊! 是净不作不起。」佛言:「净故。」「世尊! 是净无知。」佛言:「净故。」「世尊! 是净不知色,不知受、想、行、识。」佛言:「净故。」「世尊! 般若波罗蜜于萨婆若不增不减。」佛言:「净故。」「世尊! 般若波罗蜜净故,于法无所取。」佛言:「净故。」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我净故,色净。」佛言:「毕竟净故。」「世尊! 我净故,受、想、行、识净。」佛言:「毕竟净故。」「世尊! 我净故,果净。」佛言:「毕竟净故。」「世尊! 我净故,萨婆若净。」佛言:「毕竟净故。」「世尊! 我净故,无得无果。」佛言:「毕竟净故。」「世尊! 我无边故,色无边。」佛言:「毕竟净故。」「世尊! 我无边故,受、想、行、识无边。」佛言:「毕竟净故。」「世尊! 如是,如是,名菩萨般若波罗蜜耶?」「须菩提! 毕竟净故。」「世尊! 般若波罗蜜非此岸,非彼岸,非中流。」佛言:「毕竟净故。」「世尊! 菩萨若如是亦分别,即失般若波罗蜜,即远般若波罗蜜。」佛言:「善哉,善哉! 须菩提! 从名相故生着。」「希有,世尊! 善说般若波罗蜜中着。」尔时舍利弗语须菩提:「何因缘故,名为着?」「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分别色空,即名为着;分别受、想、行、识空,即名为着;分别过去法、未来法、现在法,即名为着。 初发心菩萨,得若干福德,即名为着。」释提桓因问须菩提言:「何因缘,是事名为着?」「憍尸迦! 是人分别是心,以是心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憍尸迦! 心性不可回向。 是故,菩萨若欲教他化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应如诸法实相,示教利喜。 如是则不自伤,是佛所许,是佛所教。 善男子、善女人,亦离诸着。」尔时佛赞须菩提言:「善哉,善哉! 汝能示诸菩萨着法。 须菩提! 我当更说微细着法。 汝今善听!」须菩提言:「唯然受教。」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取相念诸佛,随所取相,皆名为着。 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所有无漏法,皆随喜。 随喜已,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亦是着。 何以故? 须菩提! 诸法性,非过去,非未来,非现在,不可取相,不可缘,不可见,不可闻,不可觉,不可知,不可回向。」「世尊! 是诸法性甚深。」佛言:「毕竟离故。」「世尊! 我敬礼般若波罗蜜。」佛言:「佛得是无作法故。」「世尊! 佛得一切法如是。」「须菩提! 如来得一切法。 须菩提! 法性唯一,无二无三,是性亦非性非作。 须菩提! 菩萨能如是知,则离诸着。」「世尊! 般若波罗蜜甚为难知。」「须菩提! 无有知者故。」「世尊! 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须菩提! 般若波罗蜜不可以心知故。」「世尊! 般若波罗蜜无所作。」「须菩提! 作者不可得故。」「世尊! 菩萨当云何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 若菩萨不行色,即行般若波罗蜜。 不行受、想、行、识,即行般若波罗蜜。 若不行色不满足,即行般若波罗蜜。 不行受、想、行、识不满足,即行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 色不满足则非色,受、想、行、识不满足,则非识。 若能如是行不满足相,即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言:「希有,世尊! 于诸着中,说无所着。」「须菩提! 若菩萨不行色,不着相,即行般若波罗蜜。 不行受、想、行、识,不着相,即行般若波罗蜜。 菩萨如是行于色不生着,于受、想、行、识不生着,于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不生着,乃至萨婆若亦不生着。 何以故? 过诸着故,名无碍萨婆若。 须菩提! 菩萨欲过诸着,应如是思惟般若波罗蜜。」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 是法甚深。 若说不减,不说亦不减。 若说不增,不说亦不增。」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 如佛尽寿称赞虚空。 虚空不减,不称赞亦不减;称赞不增,不称赞亦不增。 须菩提! 譬如称赞幻所化人亦不喜,不称赞亦不瞋。 须菩提! 诸法性亦如是。 若说亦不增,不说亦不减。」「世尊! 菩萨所为甚难。 修行般若波罗蜜时,心无增减,亦不退不转。 世尊! 修习般若波罗蜜,如修习虚空。 世尊! 菩萨为度一切众生故,发大庄严,应当敬礼。 世尊! 菩萨为众生故,发大庄严,如人与虚空共斗。 世尊! 菩萨为众生故,发大庄严,如人与虚空诤讼。 世尊! 是菩萨名为发大庄严。 世尊! 菩萨为众生故,发大庄严,如人欲举虚空。 世尊! 是菩萨名为度精进彼岸,名为勇健,名为同虚空诸法,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会中有一比丘作是念:「我敬礼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中,无有法生,无有法灭。」尔时释提桓因语须菩提:「若菩萨修习深般若波罗蜜,为修习何法?」「憍尸迦! 若菩萨修习深般若波罗蜜,即是修习虚空。」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 若人能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我当守护。」须菩提语释提桓因:「汝见是法可守护耶?」释提桓因言:「不见也。」「憍尸迦! 若菩萨如般若波罗蜜所说行,即是守护。 若菩萨或时远离般若波罗蜜,人若非人则得其便。 憍尸迦! 若人欲守护行般若波罗蜜者,则为欲守护虚空。 憍尸迦! 于意云何? 汝能守护响不?」释提桓因言:「不能也。」「憍尸迦! 菩萨亦如是行般若波罗蜜,知一切法空如响,如是亦不分别,当知是为行般若波罗蜜。」尔时佛以神力,令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四天王天,及诸释提桓因、娑婆世界主、诸梵天王,皆来至佛所,头面礼佛足,却住一面。 四天王、诸释提桓因、诸梵天王等,以佛神力,得见千佛,如是相,如是名,说般若波罗蜜品者,皆名须菩提。 难问者亦如释提桓因、弥勒菩萨,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于此土,说般若波罗蜜。 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弥勒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于是处云何说般若波罗蜜?」「须菩提! 弥勒菩萨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说般若波罗蜜,不说色空,不说受、想、行、识空;不说色缚,不说色解;不说受、想、行、识缚,不说受、想、行、识解。」须菩提言:「世尊! 般若波罗蜜清净?」佛言:「色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受、想、行、识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佛言:「虚空净故,般若波罗蜜清净;色无染故,般若波罗蜜清净;受、想、行、识无染故,般若波罗蜜清净。 须菩提! 虚空无染故,般若波罗蜜清净。」「世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者,终不横死。 若干百千诸天,皆共随从。 若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二十三日、二十九日、三十日,在在处处,说般若波罗蜜,其福甚多。」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 是人说般若波罗蜜,得福甚多。 须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有留难。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是大珍宝,于法无所着,无所取。 所以者何? 谓诸法无所有,不可得故。 须菩提! 般若波罗蜜无所得故,无能染污。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以无法故,名为无染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无污故,诸法亦无污。 若如是,亦不分别。 名为行般若波罗蜜。 须菩提! 般若波罗蜜无有法,若见若不见,无有法若取若舍。」是时若干百千诸天子,踊跃欢喜,于虚空中同声唱言:「我于阎浮提,再见法轮转。」须菩提语诸天子:「非初转,非二转。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法中,无转无还。」佛告须菩提:「摩诃波罗蜜是菩萨般若波罗蜜,所谓于一切法无转无着。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所得。 转法轮时,亦无所转,无法可还,无法可示,无法可见。 是法不可得故。 何以故? 须菩提! 空不转不还,无相无作,无起无生,无所有,不转不还,如是说名为说般若波罗蜜。 无听者,无受者,无证者,亦无以法作福田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无边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虚空无边故。 世尊! 正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平等故。 世尊! 离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性离故。 世尊! 不可破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可得故。 世尊! 无处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形无名故。 世尊! 无去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来故。 世尊! 无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可取故。 世尊! 尽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尽故。 世尊! 无生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生故。 世尊! 无作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作者不可得故。 世尊! 不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出者不可得故。 世尊! 不至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无退没故。 世尊! 无垢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烦恼清净故。 世尊! 无污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处不污故。 世尊! 不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离前际故。 世尊! 幻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生故。 世尊! 梦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意识平等故。 世尊! 不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戏平等故。 世尊! 不念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念不生故。 世尊! 不动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法性常住故。 世尊! 离欲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虚诳故。 世尊! 不起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分别故。 世尊! 寂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相不可得故。 世尊! 无烦恼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过咎故。 世尊! 无众生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众生际不可得故。 世尊! 不断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起故。 世尊! 无二边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着故。 世尊! 不异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和合故。 世尊! 不着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不分别声闻、辟支佛地故。 世尊! 不分别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分别平等故。 世尊! 无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量法不生故。 世尊! 虚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障碍故。 世尊! 不生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起故。 世尊! 无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失故。 世尊! 苦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苦恼故。 世尊! 无我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所贪着故。 世尊! 空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所得故。 世尊! 无相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相不可得故。 世尊! 无作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所成故。 世尊! 力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可破故。 世尊! 无量佛法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过算数法故。 世尊! 无所畏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心不没故。 世尊! 如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不异故。 世尊! 自然波罗蜜是般若波罗蜜,诸法无性故。」摩诃般若波罗蜜不可思议品第十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若人得闻般若波罗蜜者,当知是人,已曾供养诸佛,何况受持读诵,如所说学,如所说行。 若人闻说深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如所说行当知是人,已曾多供养佛,广问其义,于过去诸佛,闻深般若波罗蜜,不惊不怖。」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若菩萨摩诃萨,能信解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如阿毗跋致。 何以故? 世尊! 若人于过去世,不久行深般若波罗蜜,则不能信解。 世尊! 若有诽谤拒逆般若波罗蜜,当知是人,久已诽谤拒逆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 是人于深般若波罗蜜无有信心,无清净心,亦不问诸佛及诸佛弟子所疑。」尔时释提桓因语舍利弗:「是般若波罗蜜甚深。 若不久行菩萨道,不能信解,有何可怪。 若人敬礼般若波罗蜜,即是敬礼萨婆若智。」舍利弗言:「如是,如是! 憍尸迦! 若人敬礼般若波罗蜜,即是敬礼萨婆若智。 从般若波罗蜜生诸佛萨婆若智,从萨婆若智还生般若波罗蜜。 菩萨应如是住般若波罗蜜,应如是习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白佛言:「世尊! 云何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名为住般若波罗蜜,名为习般若波罗蜜?」佛告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 憍尸迦! 汝能问佛是义。 汝所问者,皆是佛力。 憍尸迦! 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住色。 若不住色,即是习色,不住受、想、行、识。 若不住识,即是习识。 复次,憍尸迦! 若菩萨不习色,若不习色,即不住色,不习受、想、行、识。 若不习识,即不住识。 如是,憍尸迦! 是名菩萨习般若波罗蜜,住般若波罗蜜。」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般若波罗蜜甚深无量无底。」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不住色甚深,是为习色甚深;不住受、想、行、识甚深,是为习识甚深。 复次,舍利弗! 若菩萨摩诃萨不习色甚深,是为不住色甚深;不习受、想、行、识甚深,是为不住识甚深。」「世尊! 深般若波罗蜜,应于阿毗跋致菩萨前说,是人闻是,不疑不悔。」尔时释提桓因语舍利弗:「若于未受记菩萨前说,当有何咎?」「憍尸迦! 若未受记菩萨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久发大乘心,近于受记,不久必得受记。 若过一佛二佛,当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佛言:「如是,如是! 舍利弗! 若未受记菩萨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久发大乘心。」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我今当说譬喻。」佛言:「乐说便说。」「世尊! 譬如求菩萨道者,梦坐道场,知是菩萨,当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求菩萨道者,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久发大乘心,善根成就,近于受记,不久必得受记。」佛言:「善哉,善哉! 舍利弗! 汝承佛神力,复更说之。」「世尊! 譬如有人欲过险道,若百由旬,若二百、若三百、若四百、若五百由旬,欲出难时,先见诸相。 若见放牛羊者,若见疆界,若见园林。 见如是相故,当知此中,必有城邑聚落。 见是相已,作是念:『如我所见之相,城邑聚落,去此不远。』其心安隐,不复畏有怨家贼害。 世尊! 菩萨亦如是。 若得闻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近于受记,不久必得受记,尔时不畏堕声闻、辟支佛地。 何以故? 是菩萨得是本相,所谓得见深般若波罗蜜,得闻深般若波罗蜜。 「世尊! 譬如有人欲见大海,稍稍前行,若见树若树相,若见山若山相,当知是中去海尚远。 若不见树无树相,不见山无山相,当知大海去是不远,大海深故,无有山树,是人虽不见海,知必近之。 世尊! 菩萨亦如是,得闻深般若波罗蜜,虽未于现在诸佛前受记,自知必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我得见闻供养深般若波罗蜜故。 「世尊! 譬如春时,树叶零落,当知此树,华叶果实,将生不久。 何以故? 本相现故。 阎浮提人见树本相,皆悉欢喜,作是念:『是树不久当生华叶果实。』世尊! 菩萨亦如是。 若得见闻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善根成就,宿世善根因缘故,今得深般若波罗蜜。 会中曾有见佛,诸天皆大欢喜,作是念:『先诸菩萨,亦有如是受记本相,是菩萨不久当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世尊! 譬如女人怀妊,转转不便,身体疲极,不乐事务,眠卧不安,食饮转少,苦恼在身,不欲语言,厌本所习,不复忆乐,本相现故,当知是女,将产不久。 菩萨善根成就,亦复如是。 若得见闻,思惟深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不久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佛言:「善哉,善哉! 舍利弗! 汝所乐说者,皆佛神力。」尔时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 如来善说诸菩萨事。」「须菩提! 是诸菩萨摩诃萨,长夜多所利益,多所安隐,多所安乐,怜愍世间,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诸天人,演说法要。」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菩萨摩诃萨云何得具足修习,行般若波罗蜜?」「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色增,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见受、想、行、识增,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见色减,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不见受、想、行、识减,是为行般若波罗蜜。 乃至不见法,不见非法,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世尊! 如佛所说不可思议。」「须菩提! 色不可思议,受、想、行、识不可思议。 若菩萨不分别色,不可思议;不分别受、想、行、识,不可思议。 是为行般若波罗蜜。」「世尊! 般若波罗蜜如是,谁能信解?」「须菩提! 若久行菩萨道者。」「世尊! 云何菩萨得名久行?」「须菩提! 若菩萨行般若波罗蜜,不分别佛十力、四无所畏,乃至不分别萨婆若,是名久行。 何以故? 佛十力不可思议,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不可思议,乃至萨婆若不可思议。 色不可思议,受、想、行、识不可思议,一切法亦不可思议。 菩萨如是行者,是名无处所行,而行般若波罗蜜,是故名为久行。」「世尊! 般若波罗蜜甚深,般若波罗蜜是珍宝聚,如虚空清净希有。 世尊! 般若波罗蜜多起留难,若欲书写者,乃至一岁,当疾书成。」佛言:「如是,如是! 须菩提! 若善男子、善女人,欲书写读诵,如所说行般若波罗蜜,乃至一岁,当疾疾为之。 须菩提! 珍宝法,多有怨贼。」「世尊! 般若波罗蜜恶魔常欲伺求断绝。」「须菩提! 恶魔虽欲伺求断绝,亦不能得。」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谁神力故,恶魔不能留难般若波罗蜜?」「舍利弗! 佛神力故,恶魔不能留难。 舍利弗! 亦是十方无量世界,现在诸佛神力故,恶魔不能留难,诸佛皆共护念是菩萨故,恶魔不能得便。 何以故? 舍利弗! 菩萨为诸佛所护者法,应无有留难。 何以故? 舍利弗! 若人书写读诵说般若波罗蜜,十方无量阿僧祇,现在诸佛,法应护念。 若有诵般若波罗蜜,当知是菩萨佛护念故,能诵通利。」「世尊! 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当知是人,佛眼所见。」「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能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乃至书写,当知是人,佛眼所见。 舍利弗! 若求佛道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般若波罗蜜,则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乃至自书,若使人书。 书已,受持读诵。 以是因缘,其福甚多。 舍利弗! 如来灭后,般若波罗蜜当流布南方,从南方流布西方,从西方流布北方。 舍利弗! 我法盛时,无有灭相。 北方若有乃至书写受持供养般若波罗蜜者,是人亦为佛眼所见,所知所念。」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后五百岁时,般若波罗蜜当广流布北方耶?」「舍利弗! 后五百岁,当广流布北方。 其中善男子、善女人,闻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修习,当知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世尊! 北方当有几所菩萨能受持读诵修习般若波罗蜜?」「舍利弗! 北方虽多有菩萨,能读听受般若波罗蜜,少能诵利修习行者。 是人得闻,亦不惊不怖。 是人曾已见佛,谘请问难。 当知是人,为能具足行菩萨道,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能利益无量众生。 何以故? 舍利弗! 我为是善男子、善女人,说应萨婆若法,是人转身,亦复乐说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心和同,乃至魔王不能坏其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是人闻般若波罗蜜,心大欢喜,心得清净,令多众生,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根。 是善男子、善女人,于我前作是言:『我等行菩萨道,常当以法,示教利喜无量百千万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 我观其心,则生随喜,是人行菩萨道,当以法示教利喜无量百千万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心乐大乘,愿生他方现在佛前说法之处。 于彼,续复广闻,说般若波罗蜜。 于彼佛土,亦复以法示教利喜无量百千万众生,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舍利弗白佛言:「希有,世尊! 如来于过去、未来、现在诸法,无法不知,无法不识。 如来于未来世诸菩萨,以多欲多精进,勤求般若波罗蜜。 是善男子、善女人,有求而得,有不求而得,如来悉知。」「舍利弗! 多有善男子、善女人,精进不懈故,般若波罗蜜不求而得。」「世尊! 是善男子、善女人,余经应六波罗蜜者,亦不求而得耶?」「舍利弗! 若有余应诸波罗蜜深经,是善男子、善女人,亦不求而得。 何以故? 舍利弗! 法应尔。 若有菩萨为诸众生,示教利喜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自于中学,是人转身,应诸波罗蜜深经,亦不求而得。」小品般若经卷第四 发布时间:2025-05-20 04:31:3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7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