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宝积经卷第二十 内容: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不动如来会第六之二菩萨众品第四尔时尊者舍利弗作如是念:「世尊今者已说声闻功德,复愿说诸菩萨具足功德。 何以故? 一切功德从此出生。」尔时世尊知其所念,告舍利弗:「彼佛刹中有无量百千亿诸菩萨众皆来集会。 所有出家菩萨,以佛神力随所听闻,皆能领悟受持读诵。 舍利弗! 我于此界说法至少,比不动如来所说法藏,百分、千分、百千分、亿百千分、算分、数分、迦罗分、邬波尼杀昙分亦所不及。 舍利弗! 此皆不动如来、应、正等觉修菩萨行时发如是愿:『愿我成佛,彼刹土中所有菩萨,以我威力随所听闻,皆能领悟受持读诵。』舍利弗! 是诸菩萨由彼如来本愿神力,于佛所闻悉能领受讽诵通利。 「复次舍利弗! 若彼菩萨自心欲乐往异佛土,举心便至,形服言音善同方俗。 于彼如来礼拜供养,听闻正法善为问难,能事已周还归佛所。 舍利弗! 此贤劫中有九百九十六佛当出于世,若有菩萨乐见此如来者,应愿生彼不动佛刹。 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从此佛刹及余佛刹于命终后,若已生、若今生、若当生不动如来佛刹中者,必不信住诸声闻地。 何以故? 彼行佛道常遇如来,天魔波旬不得其便,于二乘地永断相续,必定当得无上菩提,常在如来诸大集会。 舍利弗! 汝应当知,若住不动如来清净佛刹者,彼诸众生终不退堕,不可引摄亦不退还,住无上菩提,有大势力不可摇动,永无退转。 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此世界或他世界,若命终后生于彼土,即于生时得如是念:『我已入如来室、住无畏城。』舍利弗! 彼诸菩萨所有言议,皆与般若波罗蜜相应,互相遵敬起导师想。 「复次舍利弗! 彼佛刹中诸菩萨众,在家者少出家者多,皆以佛神力随所听闻,即能领悟受持讽诵。 舍利弗! 若在家菩萨摩诃萨虽不系念,于法会中随在方所若坐若立,以佛神力皆能听闻,领悟受持读诵通利。 彼出家菩萨亦复如是,诸在异方乃至讽诵无别。 是诸菩萨舍身受身,于所闻经终不忘失,于诸佛土随愿受生。 舍利弗! 彼亦是不动如来本愿功德之所庄严。 舍利弗! 若菩萨于一生中欲见无量百千亿那由他诸佛者,应当愿生不动如来之所。 若菩萨于彼生已,即见无量诸佛种诸善根,复能为无数百千众生演说法要,令诸众生增长善根。 舍利弗,此贤劫中诸佛世尊当出于世,若诸菩萨以衣服饮食卧具医药种种资具供养如来,便即出家。 既出家已,于诸佛所净修梵行。 以此善根,方余菩萨于不动如来之所,于一生中与波罗蜜相应,所有福聚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算分、迦罗分、数分、喻分、邬波尼杀昙分亦不能及。 舍利弗! 此亦不动如来清净佛刹功德庄严。 舍利弗! 若有菩萨从此世界或余世界于寿终后,若已生、现生、当生不动如来佛刹者,一切皆得不退转位。 何以故? 彼佛刹中天魔波旬不为障碍,亦无魔业之所娆乱。 舍利弗! 譬如毒蛇,神呪所伏不能为害,一切诸虫见彼毒蛇亦无忧惧。 然此毒蛇虽无毒害,由本业故受此蛇身,故名毒蛇。 舍利弗! 彼魔波旬亦复如是,由不动如来往修菩萨行时本愿善根如是回向:『愿我当证无上菩提,调伏诸魔不为障恼,彼诸菩萨、声闻、凡夫乃至三千大千世界亦不为障恼。』然由先业所感受此魔身,生彼天中而自悔责,无始故业获此身名,虽得自在常生厌患。 于彼如来说法之时,诸魔眷属常预听闻闻已心净,于声闻众而生爱乐:『云何当得住于寂静少欲知足?』彼诸魔众常起出家之心而无障碍之想故。 彼国中声闻菩萨及凡夫众,皆由彼佛往昔精勤弘誓威力得安乐住。 舍利弗! 此亦不动佛刹殊胜庄严。」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愿生彼国。 由兹行愿,此善男子善女人终不退堕声闻、辟支佛地,从一佛刹至一佛刹,历事供养诸佛如来,于诸佛所听闻正法,虽未证得无上菩提,而能见彼无量百千乃至亿那由他百千诸佛,于诸佛所种诸善根。 世尊! 若善男子善女人由此方便,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由兹善舍往生彼国。」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彼善生善往,如是诸菩萨摩诃萨满彼刹中。 舍利弗! 譬如金矿精加铸鍊,除去砂砾唯有真金,造诸饰好严身之具。 舍利弗! 彼佛刹中菩萨摩诃萨,住于真实亦复如是。 然彼菩萨摩诃萨清净集会,汝今应知。 「复次舍利弗! 彼佛刹中所有菩萨,若已生、若现生、若当生,如是菩萨皆行一行。 所谓住如来行。 舍利弗! 云何如来行? 所谓超过声闻、辟支佛地。 言行一行者是彼假名。 是故舍利弗! 若菩萨摩诃萨乐行一行者,应当愿生彼佛刹土。 舍利弗! 我所授记得不退转菩萨摩诃萨,此辈应生不动佛所。 舍利弗! 是诸菩萨生彼佛刹者,我不舍离。 譬如刹利灌顶大王,有敌国来欲侵财位。 王既闻已作是思惟:『我之妃后爱子不堪御敌,及诸财宝收入宫城,不为怨敌之所侵害,王之国祚安静无虞,威震强敌不忧灾难。』舍利弗! 我不舍离诸菩萨者亦复如是,如彼王之宝物爱子妃后,修菩萨行者应如是知。 彼佛刹中无有畏惧犹如宫城,彼敌王者即魔波旬,于菩萨行人勤为障碍,如彼灌顶大王不被怨敌之所侵扰。 如来亦复如是,不为天魔之所扰恼。 舍利弗! 譬如有人畏于债主远适边国,不为债主及于他人之所陵夺。 何以故? 由路远险绝,债主家人不能达彼。 彼诸菩萨生妙喜国者,波旬路绝亦复如是。 舍利弗! 此三千大千世界天魔波旬,常为菩萨声闻作诸障碍。 妙喜刹中诸天魔众不为魔业,彼诸菩萨若已生、现生、当生,常无恐怖。 何以故? 由彼如来本行菩萨道时,所有善根如是回向:『我证无上正等觉时,彼天魔众不为障恼及作魔事。』舍利弗! 譬如丈夫善服毒药能使消化,方为食事无有诸毒。 彼刹天魔亦复如是,常加利益不为损害。 舍利弗,彼佛刹土成就如是无量功德。」尔时舍利弗作是思惟:「我今欲见彼佛世界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及声闻众。」尔时世尊知舍利弗心之所念,则以神力不起于座皆令得见。 告舍利弗言:「汝今见不?」答言:「已见。」佛告舍利弗:「汝见彼诸天人微有胜劣殊异相不?」答言:「不见。 何以故? 我见妙喜国人衣服饮食及诸珍玩,皆是诸天乐具。 彼不动如来处众说法,犹若金山光明赫奕,诸声闻众无量无边。 譬如有人游于大海,中流四望涯际莫知,观彼声闻亦复如是。 是诸声闻随所听法,身心不动如入禅定,匪如此界入定之人时或摇动。 世尊! 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宝满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由兹善舍,彼诸菩萨善得往生妙喜世界。 何以故? 彼亦如是得不退转。 世尊! 譬如王使远适他国,执持符印经途来往,关防主司莫能为碍。 何以故? 以王印力人无遮止。 彼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或从此界若他世界寿命终后,于彼佛刹若已生、若现生、若当生,皆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一佛刹至一佛刹,常不远离诸佛世尊,皆当速证无上菩提。」时舍利弗复白佛言:「世尊! 彼界所生菩萨摩诃萨,与此世界预流果人无有差别。 何以故? 如预流果人不堕恶趣,彼界菩萨若已生、现生、当生,亦皆断诸恶趣及声闻辟支佛地,乃至未证无上菩提,从一佛刹至一佛刹,不离诸佛及声闻众。」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 是诸菩萨摩诃萨受生彼国,不堕声闻辟支佛地,及至未证无上菩提,从一佛土至一佛土,常得现前供养诸佛,及当证得佛菩提果。 舍利弗! 譬如预流果人,决定当得声闻菩提,终不堕恶趣。 是诸菩萨亦复如是,或从此世及以他世,命终之后受生彼刹,彼皆决定当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一佛刹至一佛刹,于诸佛所常不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舍利弗复白佛言:「世尊! 于此世界所有一来向及一来果,乃至住阿罗汉向及罗汉果,与彼佛刹所生菩萨摩诃萨等无有异。」佛告舍利弗:「汝勿作此言。 何以故? 于此佛刹菩萨摩诃萨佛授记者,与彼所生菩萨等无有异。 复次舍利弗! 于此世界坐道场菩萨,与彼所生菩萨等无有异。 何以故? 彼诸菩萨行如来行,不为天魔之所得便,于二乘地永断相续,从一佛刹至一佛刹,常能供养一切如来,乃至证得无上正觉。」尔时阿难作如是念:「我今应察长老须菩提辩才之力。」作是念已白须菩提言:「我等应观不动如来及声闻众兼彼佛土。」时须菩提告阿难言:「汝欲见彼如来者,今应且观上方。」尔时阿难观上方已,白须菩提言:「我极观上方,皆空寂静。」须菩提言:「彼不动如来诸声闻众及彼佛土,亦复如是,如见上方。」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说,此世获记菩萨与彼所生菩萨等无有异。 世尊! 我今不知以何为等?」佛告舍利弗:「以法界等故得无有异。」涅槃功德品第五尔时尊者舍利弗复作是念:「世尊已说不动如来、应、正等觉修菩萨道功德无边,又说彼土及声闻菩萨殊胜德业广大庄严。 复愿世尊于兹开示彼佛灭度化迹如何。」尔时世尊知舍利弗心之所念,告言:「舍利弗! 不动如来般涅槃日,化身分布一切世界,于地狱中说诸妙法,以法调伏无量有情,皆当证得阿罗汉果,然此时获果方灭度,前证无学人转增其数。 即于此日,授香象菩萨摩诃萨记云:『汝于我灭度后当得作佛,号曰金莲如来、应、正等觉。』复次舍利弗! 彼金莲如来佛刹功德声闻众数,与不动如来等无有异。 复次舍利弗! 不动如来入般涅槃,是时大地普皆震动,一切三千大千世界震吼发声,其声上彻乃至阿迦尼吒天,诸天闻已即知彼佛入于涅槃。 「复次舍利弗! 彼佛刹中所有丛林及诸药草,皆悉倾向不动如来涅槃之处。 是时天人悉以华鬘杂香及诸衣服而散佛上,所散香花周匝围绕高一由旬。 复次舍利弗! 彼涅槃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皆向不动如来合掌作礼。 他方诸天以佛神力,悉皆得见入般涅槃。 是诸天人经七昼夜心怀悲恼,不受人天嬉戏娱乐亦无欲想,互相谓言:『不动如来为世光明作众生眼,今取灭度一何速哉。』舍利弗! 若菩萨摩诃萨从此世界或余世界,于命终后生彼佛刹,若现生彼皆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非可以百数而数,彼以千数及百千数。 舍利弗! 是百千菩萨摩诃萨数者,应知入如来数皆入佛数,皆入佛数入一切智性数。 若有菩萨摩诃萨当生彼刹者,亦皆得入如来等数,舍利弗! 除彼不退菩萨摩诃萨。 所余菩萨于此世界,若不闻称赞不动如来功德法门者,皆为恶魔之所摄受。 「复次舍利弗! 不动如来般涅槃后,乃至正法住世,彼佛刹中所生菩萨摩诃萨亦当入其数。 所以者何? 由彼如来本愿力故。 是诸菩萨若于后时受生彼者,应当读诵百八法门,读诵兹已方能受持彼一切法。 不动如来之所安立一百八法门本性,我灭度后若有菩萨摩诃萨当生彼刹者,亦当读诵一百八法门,及能受持一切法门。 舍利弗! 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善能摄受诸菩萨摩诃萨,佛虽灭度,其说法声及庄严功德与佛在世等无有异。 「复次舍利弗! 彼不动如来、应、正等觉从身出火而自阇维,舍利遗形皆作金色。 譬如低弥罗树随分断处皆有卍(音万)字之文,如来舍利亦复如是。 复次舍利弗! 不动如来所有舍利分分周圆,表里皆有吉祥之相(相表之文其状如下)卍。 舍利弗! 譬如补罗迦树,随解之处中表皆有吉祥之文。 彼佛舍利亦复如是。 舍利弗! 彼国众生为供舍利起七宝塔,遍满三千大千世界,又以金色千叶莲华而为供养,其大千世界即以塔华而为严饰。 「复次舍利弗! 若诸菩萨于不动佛国将灭度者,临寿终时曾不失念,而见如是种种瑞相。 或有菩萨见当生土,无有如来自方作佛,或见彼有佛当即奉事。 或见菩萨入于母胎,或见菩萨被大甲冑,或见舍家趣于非家,或见坐于道场降伏魔军,或见菩萨证一切智智,或见菩萨于某世界成等正觉转于法轮。 或有菩萨住虚空中,自身渐灭不遗少分。 譬然湿草烟气上腾,渐以消散至于灭尽。 舍利弗! 是诸菩萨既灭度已,一切天人备修供养。 「复次舍利弗! 不动如来以大涅槃,般涅槃已正法住世经百千劫。」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不动如来正法所住,是何等劫?」佛告舍利弗:「二十小劫以为一劫,彼住如是百千劫数。 舍利弗! 正法灭已,有大光明照十方界,地皆震动发大音声。 然彼非天魔之所能坏,亦非如来及声闻众而自沉隐。 但由彼时人少有听闻多无欲乐,能说法者皆悉远之。 既于正法寡闻转增不信,不信增长则无精勤。 知法比丘自当退静,观无乐欲不复弘宣,彼佛微言渐当隐没。」往生因缘品第六尔时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菩萨摩诃萨以何因缘善根之力,于彼佛刹而得受生?」佛告舍利弗:「若菩萨摩诃萨欲生妙喜世界者,应学不动如来往昔行菩萨行,发弘誓心愿生其国,如是行愿能作因缘生彼佛刹。 「复次舍利弗! 菩萨摩诃萨行檀波罗蜜时,以此相应善根回向无上菩提,愿与不动如来共相会遇,舍利弗! 以此因缘当生彼界。 如是菩萨摩诃萨行尸波罗蜜,乃至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 「复次舍利弗! 不动如来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佛之刹土,愿于来世当见此光证无上觉,因见光已成大菩提,复以身光遍满世界,舍利弗! 菩萨以是因缘当生彼土。 「复次舍利弗! 彼不动如来应正等觉诸声闻众无量无边,愿我当见,见已起如是行,证佛菩提。 证菩提时,亦有如是无量无数诸声闻众。 舍利弗! 以是因缘故,菩萨摩诃萨于彼佛刹而得受生。 「复次舍利弗! 彼佛刹中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我当欲见此诸菩萨,行禅定行愿当随学,与诸菩萨处处结集,同学同乘同俱究竟。 愿当会遇欲求圆满大慈悲者,欲求菩提及沙门者,舍离二乘心者,安住真实空性者,于佛如来一切智性及法僧名号念住相续者。 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是色类菩萨名者,于彼佛刹当得受生;何况与般若波罗蜜相应善根,回向不动如来应正等觉。 舍利弗! 以是因缘,是人于彼佛土决定当生。 「复次舍利弗! 若菩萨摩诃萨愿生彼佛刹者,于东方无量世界诸佛如来说微妙法及声闻众,应以其像随念在前,愿我当证菩提说微妙法,及声闻众皆如彼佛。 舍利弗! 是诸菩萨应修三种随念善根,愿与一切众生平等共习,以此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舍利弗! 如是菩萨回向善根无有限量。 假使一切众生各持一器量等虚空,作如是言:『丈夫! 彼之善根分与于我。』舍利弗! 此诸善根若有色相,给与众生皆满其器各各持去,而彼善根亦无穷尽。 以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不可移转故。 舍利弗! 彼三随念所成回向一切种智,以此善根三宝随转。 舍利弗! 若有菩萨成此善根,应知不堕一切恶趣,而能摧伏波旬及诸魔众,于彼彼佛刹随乐受生。 乃至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皆得随愿受生。 是故菩萨摩诃萨于此随念善根应当积集,彼积集已应回向不动如来,故于彼刹当得受生。 「复次舍利弗! 不动如来佛刹功德广大庄严,于无量佛刹中彼皆无有。 是故菩萨摩诃萨应当发如是心,我以此善根愿当见彼土,彼土庄严愿当摄受,亦愿当见彼诸菩萨。 舍利弗! 以此因缘,菩萨当生彼国。 舍利弗! 菩萨摩诃萨愿生彼佛刹者,应发增上乐欲之心。 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发增上心,我皆与记于彼佛刹而得受生。 舍利弗! 譬如有城,无有楼阁园林池沼,亦无象马游行之处。 彼城之王虽有力安处,而城无楼阁诸功德故,则非庄严。 舍利弗! 我此佛刹亦复如是,无彼功德故则非严饰。 舍利弗! 我此刹中若有如是功德庄严,则如不动如来佛刹严胜。 舍利弗! 若菩萨摩诃萨愿当摄受清净佛刹者,应如不动如来往修菩萨行,植众德本严净佛刹已,及当如是摄取功德。 「复次舍利弗! 如我今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调伏无量众生,于二乘道皆获果证,及我声闻所调伏者悉皆积聚,方彼如来诸声闻众,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分、亿百千分、数分、算分、喻分、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 由数无量故;若言解脱则无有异。 且止斯事。 舍利弗! 彼弥勒如来当出于世,诸声闻众及彼调伏所余声闻,以方不动如来声闻之数,不及之分如上应知。 舍利弗! 由彼如来于一说法,善能调伏无量有情。 然彼世尊之所摄受,无有能知其数量者。 舍利弗! 我之声闻及弥勒如来诸声闻众,乃至贤劫诸佛世尊所有声闻,及彼声闻当所调伏余声闻众,彼皆积聚比不动如来诸声闻众,百分不及一,乃至邬波尼杀昙分亦不及一。 何以故? 其数多故;解脱无异故。」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者,应知彼阿罗汉刹非愚夫刹。 何以故? 彼佛刹中阿罗汉多故。」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彼佛刹中多漏尽阿罗汉故。 复次舍利弗! 此三千大千世界星宿数量,不如彼佛声闻众多。 由彼如来于一说法,无量有情得阿罗汉。 舍利弗! 此三千大千世界星宿犹有数量,彼一一会,无量有情得阿罗汉故,诸会声闻无有数量。 「复次舍利弗! 彼刹天人殖众善本,余界人天纵以天眼亦不能见。 舍利弗! 假令余界诸天及人,往彼刹中善男子善女人所,尽其天眼亦不得见。 若人闻此功德称扬法门,闻已受持读诵通利,彼善男子等皆于不动如来往昔行菩萨行时皆已见闻,是故闻此法门即得信心清净。 舍利弗! 东方一切世界诸刹土中,若菩萨乘人或声闻乘人,于此法门读诵通利者,其数甚多。 彼诸菩萨及声闻人,由愿力故于不动刹中,若已生、现生、当生,唯除不退菩萨,由彼菩萨于诸刹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舍利弗! 彼不动如来于妙喜世界及他方刹土,在菩萨等乘中而为上首。 舍利弗!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不动如来功德法门,善能受持读诵通利,愿生彼刹者,乃至命终,不动如来常为护念,不使诸魔及魔眷属退转其心。 舍利弗! 应知是善男子或善女人乃至无上菩提,无有退转之怖,亦无水火刀杖恶兽毒虫之所损害,亦不为人非人等之所怖畏。 何以故? 由不动如来常加护念,于彼佛刹当受生故。 「舍利弗! 譬如日轮虽复遥远,与阎浮提众生而作光明。 不动如来亦复如是,虽在遥远,能与他界诸菩萨众而作光明。 舍利弗! 譬如比丘有天眼者,能见远方诸善恶色。 不动如来虽在彼刹,余世界中诸菩萨众所有形类等色皆悉能见。 舍利弗! 又如比丘得心自在,获彼神通波罗蜜者,虽在遥远了知一切有情之心。 不动如来亦复如是,能知余界诸菩萨心。 舍利弗! 譬如比丘证得天耳,身虽在远能闻诸声。 不动如来亦复如是,余世界中所住众生作如是言:『我于彼刹愿当生者。』彼佛皆闻。 舍利弗! 如是色类善男子善女人所有姓名,不动如来皆悉了知。 若有受持读诵通利此功德法门者,此诸人等皆为不动如来之所知见及已护念。」时舍利弗白佛言:「希有世尊! 乃至彼佛世尊护念彼诸菩萨摩诃萨。」如是白已。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言。 彼菩萨摩诃萨如来之所护念。 何以故? 由护念菩萨故,一切众生皆得护念。 舍利弗! 譬如刹利灌顶大王多有仓廪盈储穀豆,严诫主司善令监守。 何以故? 于饥馑世当济群生。 舍利弗! 是诸菩萨于彼如来灭度之后,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于正法饥馑之时作大丰稔。 如来亦复如是,善能覆护此诸菩萨。 舍利弗! 于此世界有诸菩萨,当闻不动如来功德法门,能善受持读诵通利,于彼佛刹愿欲受生,应知此人得不退转。 舍利弗! 若余菩萨于此法门,善能受持读诵通利,为无量无数百千众生开示演说,亦令诸有情如是殖众善本,使当亲近无上菩提。 舍利弗! 若菩萨愿速证无上菩提者,应当受持读诵通利如是法门,为诸众生开示演说。 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应如是演说此功德门大智慧业,当如是如是发起积集。 彼诸人等由发起积集故,于其现身诸漏当尽。 舍利子! 是故声闻乘者若闻彼法门,应当受持读诵通利,广为众生开示演说。 何以故? 此善男子善女人由受持如是正法,于其现身当证无学。 舍利弗! 若有净信男子女人于此功德称赞法门,应当为他时时演说。 彼诸人等不越两生,当于现身得尽诸漏。 「复次舍利弗! 此不动如来所有功德称赞法门,非愚浅者之所能受,其有智慧深广方能受持。 舍利弗! 彼善男子善女人当见诸佛,于此功德称赞法门必当身得。 舍利弗! 譬若无价宝珠从海持来。 于意云何? 此无价宝何人先得?」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有诸国王、王子、大臣,此人先得。」佛告舍利弗:「彼佛功德法门亦复如是,菩萨先得。 是诸菩萨当不退转,若闻此法必能受持读诵通利,为无上菩提于真如性当勤修学。」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若诸菩萨欲住不退地者,闻此称赞法门,应当受持读诵通利。 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住此法门,于法性中当不退转。」佛告舍利弗:「假使有人终以金宝满阎浮提持用布施,冀闻此法终亦不闻。 何以故? 此功德法非薄福众生当执持故。 复次舍利弗! 若声闻乘人闻此功德法门受持读诵,为无上菩提及真如相应故精勤修习,彼于后身当得成就,或于二生补处、或复三生,终不超过,当成正觉。 彼若闻此称赞法门读诵通利,复为无量百千众生开示演说。 舍利弗! 如转轮王以先业感七宝见前。 不动如来亦复如是,以本愿力,我今说此功德法门。 舍利弗! 若诸菩萨摩诃萨于此称赞法门,若已闻若当闻者,彼皆由不动如来往昔行菩萨行时慈悲愿力,或当于贤劫中诸佛世尊之所预闻开示此之法门,如我于今演说开示,不增不减名数若干。 舍利弗! 是故菩萨摩诃萨欲速证无上菩提者,于此功德称赞法门,应当受持读诵通利为他广说。 「复次舍利弗! 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求此法门故,于彼村落城邑,听闻受持读诵通利。 虽出家菩萨居白衣家,我说无过,亦随听住。 何以故? 彼善男子善女人于命终后,欲令此法当不隐没。 舍利弗! 若彼村邑在于遥远,是诸菩萨亦当应往,及住彼中,受持读诵开示演说。 舍利弗! 彼善男子善女人于已流布称赞法门,或于他人有是经卷,应可诣彼而书写之。 彼人若有愿求,汝当断食,或使经行若坐若立等,应曲随教命书写是经。 若于彼村求不能得,应诣隣境书写,受持读诵通利,复为他人开示演说。 若往余方勤求不获,彼人应发如是誓心:『我于无上菩提不应生于退转之相。 由我已闻不动如来法门名号,是人于我欲为利益令我听闻。』舍利弗! 如是称赞法门,有能演说及预闻者,皆由如来威神之力。」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如来灭后,由谁威力而当得闻?」「舍利弗! 我灭度后,由不动如来威神之力当复得闻。 或由四大天王、释提桓因等当勤加护,令诸法师宣扬此法。 及彼菩萨本业成熟,四天王等威加策进,令诸菩萨而得听闻。」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如此法门能成就广大功德。」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言。 舍利弗! 若于国中雨雹为灾,非时霹雳及余种种可怖之事。 彼善男子善女人等,应当专念不动如来及称名号,是诸灾害皆得消除。 由彼如来往昔弘济百千诸龙解脱众苦,又由慈悲本愿诚谛不虚,回向善根要期圆满故,称彼名号忧患自消;唯除有情宿业成熟。」舍利弗白佛言:「世尊! 是诸菩萨现身欲证无上菩提者,应如不动如来往修愿行。」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如汝所言。 舍利弗! 少有菩萨摩诃萨已能如是具修净刹及当净修如不动如来者,舍利弗! 彼诸菩萨皆当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而于佛性及一切智、摄受佛国悉皆同等。 菩萨声闻非无优劣,而于解脱则无有异。」尔时欲界诸天及梵众天等,皆向彼如来合掌顶礼而三唱言:「南无不动如来、应、正等觉甚为希有。」又归命此界释迦牟尼如来、应、正等觉,善能说彼称赞法门。 尔时欲界诸天以曼陀罗花及诸天香以散佛上,所散香华于虚空中合而成盖;复以诸天花香遥散彼佛以为供养。 时天帝释作如是念:「我此四众及欲界诸天,皆欲见彼不动如来、应、正等觉。」尔时世尊知彼释天心之所念,结加趺坐安处虚空。 是诸大众以佛神力亦住空中,皆遥见彼妙喜世界不动如来及声闻众。 众皆见已,右膝着地向不动如来、应、正等觉。 尔时此界众人皆作是念:「岂非三十三天为见彼佛而来集会礼拜供养?」是时帝释作如是念:「彼界诸天以人相而住,我见彼诸人等服玩资具与彼诸天无少优劣。」尔时世尊摄神通已,告天帝言:「彼诸人民皆受天乐,汝应爱乐。 是诸人等见彼如来及爱乐彼受天资具者,彼诸众生从余世界命终以后,皆得往生不动佛刹。」尔时舍利弗告帝释言:「汝见释迦牟尼佛及不动如来,由此缘故,汝于此身得大善利,况汝已得过人之法。」时天帝释作如是念:「彼诸众生闻此法门亦得善利,何况得生不动佛刹。」尔时佛告天帝释言:「彼菩萨乘人当生彼佛刹者亦得善利。 何以故? 彼诸菩萨皆应得住不退转故。 若余菩萨于其现身愿生彼佛国者,应知皆是住不退转。」佛说此法门时,五百比丘于无漏法心得解脱;五千菩萨、六千比丘尼、八千优婆塞、十千优婆夷及欲界中无量天子,于彼佛刹皆愿受生。 如来是时皆与授记,于彼佛刹当获往生。 若余有情当愿生者,如来亦当与记生彼佛刹。 是时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摇、遍摇、等遍摇,震、遍震、等遍震,由此法门所加持故。 佛说此经已,舍利弗等,及诸世间天、人、阿修罗、乾闼婆、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大宝积经卷第二十 发布时间:2025-05-20 04:31:2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79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