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三 内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三于阗国三藏实叉难陀奉 制译离世间品第三十八之一尔时,世尊在摩竭提国阿兰若法菩提场中普光明殿,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妙悟皆满,二行永绝,达无相法;住于佛住,得佛平等,到无障处不可转法;所行无碍,立不思议,普见三世;身恒充遍一切国土,智恒明达一切诸法;了一切行,尽一切疑,无能测身;一切菩萨等所求智,到佛无二究竟彼岸,具足如来平等解脱,证无中边佛平等地,尽于法界等虚空界。 与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菩萨摩诃萨俱,皆一生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各从他方种种国土而共来集,悉具菩萨方便智慧。 所谓:善能观察一切众生,以方便力,令其调伏,住菩萨法;善能观察一切世界,以方便力,普皆往诣;善能观察涅槃境界,思惟筹量永离一切戏论分别,而修妙行无有间断;善能摄受一切众生,善入无量诸方便法,知诸众生空无所有而不坏业果;善知众生心使、诸根境界方便,种种差别悉能受持;三世佛法,自得解了,复为他说;于世、出世无量诸法,皆善安住,知其真实;于有为、无为一切诸法,悉善观察,知无有二;于一念中,悉能获得三世诸佛所有智慧;于念念中,悉能示现成等正觉,令一切众生发心成道;于一众生心之所缘,悉知一切众生境界;虽入如来一切智地,而不舍菩萨行诸所作业,智慧方便而无所作;为一一众生住无量劫,而于阿僧祇劫难可值遇,转正法轮调伏众生皆不唐捐,三世诸佛清净行愿悉已具足;成就如是无量功德,一切如来于无边劫说不可尽。 其名曰:普贤菩萨、普眼菩萨、普化菩萨、普慧菩萨、普见菩萨、普光菩萨、普观菩萨、普照菩萨、普幢菩萨、普觉菩萨。 如是等十不可说百千亿那由他佛刹微尘数,皆悉成就普贤行愿,深心大愿皆已圆满;一切诸佛出兴世处,悉能往诣请转法轮;善能受持诸佛法眼,不断一切诸佛种性;善知一切诸佛兴世授记次第、名号、国土、成等正觉、转于法轮;无佛世界现身成佛,能令一切杂染众生皆悉清净;能灭一切菩萨业障,入于无碍清净法界。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入广大三昧,名:佛华庄严;入此三昧时,十方所有一切世界六种、十八相动,出大音声靡不皆闻;然后从其三昧而起。 尔时,普慧菩萨知众已集,问普贤菩萨言:「佛子! 愿为演说:何等为菩萨摩诃萨依? 何等为奇特想? 何等为行? 何等为善知识? 何等为勤精进? 何等为心得安隐? 何等为成就众生? 何等为戒? 何等为自知受记? 何等为入菩萨? 何等为入如来? 何等为入众生心行? 何等为入世界? 何等为入劫? 何等为说三世? 何等为入三世? 何等为发无疲厌心? 何等为差别智? 何等为陀罗尼? 何等为演说佛? 何等为发普贤心? 何等为普贤行法? 以何等故而起大悲? 何等为发菩提心因缘? 何等为于善知识起尊重心? 何等为清净? 何等为诸波罗蜜? 何等为智随觉? 何等为证知? 何等为力? 何等为平等? 何等为佛法实义句? 何等为说法? 何等为持? 何等为辩才? 何等为自在? 何等为无着性? 何等为平等心? 何等为出生智慧? 何等为变化? 何等为力持? 何等为得大欣慰? 何等为深入佛法? 何等为依止? 何等为发无畏心? 何等为发无疑惑心? 何等为不思议? 何等为巧密语? 何等为巧分别智? 何等为入三昧? 何等为遍入? 何等为解脱门? 何等为神通? 何等为明? 何等为解脱? 何等为园林? 何等为宫殿? 何等为所乐? 何等为庄严? 何等为发不动心? 何等为不舍深大心? 何等为观察? 何等为说法? 何等为清净? 何等为印? 何等为智光照? 何等为无等住? 何等为无下劣心? 何等为如山增上心? 何等为入无上菩提如海智? 何等为如宝住? 何等为发如金刚大乘誓愿心? 何等为大发起? 何等为究竟大事? 何等为不坏信? 何等为授记? 何等为善根回向? 何等为得智慧? 何等为发无边广大心? 何等为伏藏? 何等为律仪? 何等为自在? 何等为无碍用? 何等为众生无碍用? 何等为刹无碍用? 何等为法无碍用? 何等为身无碍用? 何等为愿无碍用? 何等为境界无碍用? 何等为智无碍用? 何等为神通无碍用? 何等为神力无碍用? 何等为力无碍用? 何等为游戏? 何等为境界? 何等为力? 何等为无畏? 何等为不共法? 何等为业? 何等为身? 何等为身业? 何等为身? 何等为语? 何等为净修语业? 何等为得守护? 何等为成办大事? 何等为心? 何等为发心? 何等为周遍心? 何等为诸根? 何等为深心? 何等为增上深心? 何等为勤修? 何等为决定解? 何等为决定解入世界? 何等为决定解入众生界? 何等为习气? 何等为取? 何等为修? 何等为成就佛法? 何等为退失佛法道? 何等为离生道? 何等为决定法? 何等为出生佛法道? 何等为大丈夫名号? 何等为道? 何等为无量道? 何等为助道? 何等为修道? 何等为庄严道? 何等为足? 何等为手? 何等为腹? 何等为藏? 何等为心? 何等为被甲? 何等为器仗? 何等为首? 何等为眼? 何等为耳? 何等为鼻? 何等为舌? 何等为身? 何等为意? 何等为行? 何等为住? 何等为坐? 何等为卧? 何等为所住处? 何等为所行处? 何等为观察? 何等为普观察? 何等为奋迅? 何等为师子吼? 何等为清净施? 何等为清净戒? 何等为清净忍? 何等为清净精进? 何等为清净定? 何等为清净慧? 何等为清净慈? 何等为清净悲? 何等为清净喜? 何等为清净舍? 何等为义? 何等为法? 何等为福德助道具? 何等为智慧助道具? 何等为明足? 何等为求法? 何等为明了法? 何等为修行法? 何等为魔? 何等为魔业? 何等为舍离魔业? 何等为见佛? 何等为佛业? 何等为慢业? 何等为智业? 何等为魔所摄持? 何等为佛所摄持? 何等为法所摄持? 何等为住兜率天所作业? 何故于兜率天宫殁? 何故现处胎? 何等为现微细趣? 何故现初生? 何故现微笑? 何故示行七步? 何故现童子地? 何故现处内宫? 何故现出家? 何故示苦行? 云何往诣道场? 云何坐道场? 何等为坐道场时奇特相? 何故示降魔? 何等为成如来力? 云何转法轮? 何故因转法轮得白净法? 何故如来、应、正等觉示般涅槃? 善哉! 佛子! 如是等法,愿为演说!」尔时,普贤菩萨告普慧等诸菩萨言:「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依。 何等为十? 所谓:以菩提心为依,恒不忘失故;以善知识为依,和合如一故;以善根为依,修集增长故;以波罗蜜为依,具足修行故;以一切法为依,究竟出离故;以大愿为依,增长菩提故;以诸行为依,普皆成就故;以一切菩萨为依,同一智慧故;以供养诸佛为依,信心清净故;以一切如来为依,如慈父教诲不断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为如来无上大智所依处。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奇特想。 何等为十? 所谓:于一切善根生自善根想;于一切善根生菩提种子想;于一切众生生菩提器想;于一切愿生自愿想;于一切法生出离想;于一切行生自行想;于一切法生佛法想;于一切语言法生语言道想;于一切佛生慈父想;于一切如来生无二想。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无上善巧想。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行。 何等为十? 所谓:一切众生行,普令成熟故;一切求法行,咸悉修学故;一切善根行,悉使增长故;一切三昧行,一心不乱故;一切智慧行,无不了知故;一切修习行,无不能修故;一切佛刹行,皆悉庄严故;一切善友行,恭敬供养故;一切如来行,尊重承事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慧行。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善知识。 何等为十? 所谓:令住菩提心善知识;令生善根善知识;令行诸波罗蜜善知识;令解说一切法善知识;令成熟一切众生善知识;令得决定辩才善知识;令不着一切世间善知识;令于一切劫修行无厌倦善知识;令安住普贤行善知识;令入一切佛智所入善知识。 是为十。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勤精进。 何等为十? 所谓:教化一切众生勤精进;深入一切法勤精进;严净一切世界勤精进;修行一切菩萨所学勤精进;灭除一切众生恶勤精进;止息一切三恶道苦勤精进;摧破一切众魔勤精进;愿为一切众生作清净眼勤精进;供养一切诸佛勤精进;令一切如来皆悉欢喜勤精进。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具足如来无上精进波罗蜜。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心得安隐。 何等为十? 所谓:自住菩提心,亦当令他住菩提心,心得安隐;自究竟离忿诤,亦当令他离忿诤,心得安隐;自离凡愚法,亦令他离凡愚法,心得安隐;自勤修善根,亦令他勤修善根,心得安隐;自住波罗蜜道,亦令他住波罗蜜道,心得安隐;自生在佛家,亦当令他生于佛家,心得安隐;自深入无自性真实法,亦令他入无自性真实法,心得安隐;自不诽谤一切佛法,亦令他不诽谤一切佛法,心得安隐;自满一切智菩提愿,亦令他满一切智菩提愿,心得安隐;自深入一切如来无尽智藏,亦令他入一切如来无尽智藏,心得安隐。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安隐。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成就众生。 何等为十? 所谓:以布施成就众生;以色身成就众生;以说法成就众生;以同行成就众生;以无染着成就众生;以开示菩萨行成就众生;以炽然示现一切世界成就众生;以示现佛法大威德成就众生;以种种神通变现成就众生;以种种微密善巧方便成就众生。 是为十。 菩萨以此成就众生界。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戒。 何等为十? 所谓:不舍菩提心戒;远离二乘地戒;观察利益一切众生戒;令一切众生住佛法戒;修一切菩萨所学戒;于一切法无所得戒;以一切善根回向菩提戒;不着一切如来身戒;思惟一切法离取着戒;诸根律仪戒。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戒波罗蜜。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受记法,菩萨以此自知受记。 何等为十? 所谓:以殊胜意发菩提心,自知受记;永不厌舍诸菩萨行,自知受记;住一切劫行菩萨行,自知受记;修一切佛法,自知受记;于一切佛教一向深信,自知受记;修一切善根皆令成就,自知受记;置一切众生于佛菩提,自知受记;于一切善知识和合无二,自知受记;于一切善知识起如来想,自知受记;恒勤守护菩提本愿,自知受记。 是为十。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入诸菩萨。 何等为十? 所谓:入本愿;入行;入聚;入诸波罗蜜;入成就;入差别愿;入种种解;入庄严佛土;入神力自在;入示现受生。 是为十。 菩萨以此普入三世一切菩萨。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入诸如来。 何等为十? 所谓:入无边成正觉;入无边转法轮;入无边方便法;入无边差别音声;入无边调伏众生;入无边神力自在;入无边种种差别身;入无边三昧;入无边力、无所畏;入无边示现涅槃。 是为十。 菩萨以此普入三世一切如来。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众生行。 何等为十? 所谓:入一切众生过去行;入一切众生未来行;入一切众生现在行;入一切众生善行;入一切众生不善行;入一切众生心行;入一切众生根行;入一切众生解行;入一切众生烦恼习气行;入一切众生教化调伏时、非时行。 是为十。 菩萨以此普入一切诸众生行。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世界。 何等为十? 所谓:入染世界;入净世界;入小世界;入大世界;入微尘中世界;入微细世界;入覆世界;入仰世界;入有佛世界;入无佛世界。 是为十。 菩萨以此普入十方一切世界。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入劫。 何等为十? 所谓:入过去劫;入未来劫;入现在劫;入可数劫;入不可数劫;入可数劫即不可数劫;入不可数劫即可数劫;入一切劫即非劫;入非劫即一切劫;入一切劫即一念。 是为十。 菩萨以此普入一切劫。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说三世。 何等为十? 所谓:过去世说过去世;过去世说未来世;过去世说现在世;未来世说过去世;未来世说现在世;未来世说无尽;现在世说过去世;现在世说未来世;现在世说平等;现在世说三世即一念。 是为十。 菩萨以此普说三世。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知三世。 何等为十? 所谓:知诸安立;知诸语言;知诸谈议;知诸轨则;知诸称谓;知诸制令;知其假名;知其无尽;知其寂灭;知一切空。 是为十。 菩萨以此普知一切三世诸法。 「佛子! 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无疲厌心。 何等为十? 所谓:供养一切诸佛无疲厌心;亲近一切善知识无疲厌心;求一切法无疲厌心;听闻正法无疲厌心;宣说正法无疲厌心;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无疲厌心;置一切众生于佛菩提无疲厌心;于一一世界经不可说不可说劫行菩萨行无疲厌心;游行一切世界无疲厌心;观察思惟一切佛法无疲厌心。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疲厌无上大智。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差别智。 何等为十? 所谓:知众生差别智;知诸根差别智;知业报差别智;知受生差别智;知世界差别智;知法界差别智;知诸佛差别智;知诸法差别智;知三世差别智;知一切语言道差别智。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广大差别智。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陀罗尼。 何等为十? 所谓:闻持陀罗尼,持一切法不忘失故;修行陀罗尼,如实巧观一切法故;思惟陀罗尼,了知一切诸法性故;法光明陀罗尼,照不思议诸佛法故;三昧陀罗尼,普于现在一切佛所听闻正法心不乱故;圆音陀罗尼,解了不思议音声语言故;三世陀罗尼,演说三世不可思议诸佛法故;种种辩才陀罗尼,演说无边诸佛法故;出生无碍耳陀罗尼,不可说佛所说之法悉能闻故;一切佛法陀罗尼,安住如来力、无畏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欲得此法,当勤修学。 「佛子! 菩萨摩诃萨说十种佛。 何等为十? 所谓:成正觉佛;愿佛;业报佛;住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本性佛;随乐佛。 是为十。 「佛子! 菩萨摩诃萨发十种普贤心。 何等为十? 所谓:发大慈心,救护一切众生故;发大悲心,代一切众生受苦故;发一切施心,悉舍所有故;发念一切智为首心,乐求一切佛法故;发功德庄严心,学一切菩萨行故;发如金刚心,一切处受生不忘失故;发如海心,一切白净法悉流入故;发如大山王心,一切恶言皆忍受故;发安隐心,施一切众生无怖畏故;发般若波罗蜜究竟心,巧观一切法无所有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心,疾得成就普贤善巧智。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普贤行法。 何等为十? 所谓:愿住未来一切劫普贤行法;愿供养恭敬未来一切佛普贤行法;愿安置一切众生于普贤菩萨行普贤行法;愿积集一切善根普贤行法;愿入一切波罗蜜普贤行法;愿满足一切菩萨行普贤行法;愿庄严一切世界普贤行法;愿生一切佛刹普贤行法;愿善观察一切法普贤行法;愿于一切佛国土成无上菩提普贤行法。 是为十。 若诸菩萨勤修此法,疾得满足普贤行愿。 「佛子! 菩萨摩诃萨以十种观众生而起大悲。 何等为十? 所谓:观察众生无依无怙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性不调顺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贫无善根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夜睡眠而起大悲;观察众生行不善法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欲缚所缚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没生死海而起大悲;观察众生长婴疾苦而起大悲;观察众生无善法欲而起大悲;观察众生失诸佛法而起大悲。 是为十。 菩萨恒以此心观察众生。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发菩提心因缘。 何等为十? 所谓:为教化调伏一切众生故,发菩提心;为除灭一切众生苦聚故,发菩提心;为与一切众生具足安乐故,发菩提心;为断一切众生愚痴故,发菩提心;为与一切众生佛智故,发菩提心;为恭敬供养一切诸佛故,发菩提心;为随如来教,令佛欢喜故,发菩提心;为见一切佛色身相好故,发菩提心;为入一切佛广大智慧故,发菩提心;为显现诸佛力、无所畏故,发菩提心。 是为十。 「佛子! 若菩萨发无上菩提心,为悟入一切智智故,亲近供养善知识时,应起十种心。 何等为十? 所谓:起给侍心、欢喜心、无违心、随顺心、无异求心、一向心、同善根心、同愿心、如来心、同圆满行心。 是为十。 「佛子! 若菩萨摩诃萨起如是心,则得十种清净。 何等为十? 所谓:深心清净,到于究竟无失坏故;色身清净,随其所宜为示现故;音声清净,了达一切诸语言故;辩才清净,善说无边诸佛法故;智慧清净,舍离一切愚痴暗故;受生清净,具足菩萨自在力故;眷属清净,成就过去同行众生诸善根故;果报清净,除灭一切诸业障故;大愿清净,与诸菩萨性无二故;诸行清净,以普贤乘而出离故。 是为十。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波罗蜜。 何等为十? 所谓:施波罗蜜,悉舍一切诸所有故;戒波罗蜜,净佛戒故;忍波罗蜜,住佛忍故;精进波罗蜜,一切所作不退转故;禅波罗蜜,念一境故;般若波罗蜜,如实观察一切法故;智波罗蜜,入佛力故;愿波罗蜜,满足普贤诸大愿故;神通波罗蜜,示现一切自在用故;法波罗蜜,普入一切诸佛法故。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具足如来无上大智波罗蜜。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智随觉。 何等为十? 所谓:一切世界无量差别智随觉;一切众生界不可思议智随觉;一切诸法一入种种种种入一智随觉;一切法界广大智随觉;一切虚空界究竟智随觉;一切世界入过去世智随觉;一切世界入未来世智随觉;一切世界入现在世智随觉;一切如来无量行愿皆于一智而得圆满智随觉;三世诸佛皆同一行而得出离智随觉。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法自在光明,所愿皆满,于一念顷悉能解了一切佛法成等正觉。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证知。 何等为十? 所谓:知一切法一相;知一切法无量相;知一切法在一念;知一切众生心行无碍;知一切众生诸根平等;知一切众生烦恼习气行;知一切众生心使行;知一切众生善、不善行;知一切菩萨愿行自在住持变化;知一切如来具足十力成等正觉。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法善巧方便。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 何等为十? 所谓:入一切法自性力;入一切法如化力;入一切法如幻力;入一切法皆是佛法力;于一切法无染着力;于一切法甚明解力;于一切善知识恒不舍离尊重心力;令一切善根顺至无上智王力;于一切佛法深信不谤力;令一切智心不退善巧力。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具如来无上诸力。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平等。 何等为十? 所谓:于一切众生平等、一切法平等、一切刹平等、一切深心平等、一切善根平等、一切菩萨平等、一切愿平等、一切波罗蜜平等、一切行平等、一切佛平等。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一切诸佛无上平等法。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佛法实义句。 何等为十? 所谓:一切法但有名;一切法犹如幻;一切法犹如影;一切法但缘起;一切法业清净;一切法但文字所作;一切法实际;一切法无相;一切法第一义;一切法法界。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善入一切智智无上真实义。 「佛子! 菩萨摩诃萨说十种法。 何等为十? 所谓:说甚深法;说广大法;说种种法;说一切智法;说随顺波罗蜜法;说出生如来力法;说三世相应法;说令菩萨不退法;说赞叹佛功德法;说一切菩萨学一切佛平等、一切如来境界相应法。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巧说法。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持。 何等为十? 所谓:持所集一切福德善根;持一切如来所说法;持一切譬谕;持一切法理趣门;持一切出生陀罗尼门;持一切除疑惑法;持成就一切菩萨法;持一切如来所说平等三昧门;持一切法照明门;持一切诸佛神通游戏力。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住持力。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辩才。 何等为十? 所谓:于一切法无分别辩才;于一切法无所作辩才;于一切法无所着辩才;于一切法了达空辩才;于一切法无疑暗辩才;于一切法佛加被辩才;于一切法自觉悟辩才;于一切法文句差别善巧辩才;于一切法真实说辩才;随一切众生心令欢喜辩才。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巧妙辩才。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自在。 何等为十? 所谓:教化调伏一切众生自在;普照一切法自在;修一切善根行自在;广大智自在;无所依戒自在;一切善根回向菩提自在;精进不退转自在;智慧摧破一切众魔自在;随所乐欲令发菩提心自在;随所应化现成正觉自在。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如来无上大智自在。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无着。 何等为十? 所谓:于一切世界无着;于一切众生无着;于一切法无着;于一切所作无着;于一切善根无着;于一切受生处无着;于一切愿无着;于一切行无着;于一切菩萨无着;于一切佛无着。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能速转一切众想,得无上清净智慧。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平等心。 何等为十? 所谓:积集一切功德平等心;发一切差别愿平等心;于一切众生身平等心;于一切众生业报平等心;于一切法平等心;于一切净秽国土平等心;于一切众生解平等心;于一切行无所分别平等心;于一切佛力无畏平等心;于一切如来智慧平等心。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其中,则得如来无上大平等心。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出生智慧。 何等为十? 所谓:知一切众生解出生智慧;知一切佛刹种种差别出生智慧;知十方网分齐出生智慧;知覆仰等一切世界出生智慧;知一切法一性、种种性广大住出生智慧;知一切种种身出生智慧;知一切世间颠倒妄想悉无所着出生智慧;知一切法究竟皆以一道出离出生智慧;知如来神力能入一切法界出生智慧;知三世一切众生佛种不断出生智慧。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于诸法无不了达。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变化。 何等为十? 所谓:一切众生变化;一切身变化;一切刹变化;一切供养变化;一切音声变化;一切行愿变化;一切教化调伏众生变化;一切成正觉变化;一切说法变化;一切加持变化。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得具足一切无上变化法。 「佛子! 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力持。 何等为十? 所谓:佛力持;法力持;众生力持;业力持;行力持;愿力持;境界力持;时力持;善力持;智力持。 是为十。 若诸菩萨安住此法,则于一切法得无上自在力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三 发布时间:2025-05-20 04:31:1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