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八 内容: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八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菩萨藏会第十二之四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二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力,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 诸佛如来具足成就如是十力,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等,不能如法而转。 舍利子! 何等名为如来十力? 所谓处非处智力、业报智力、种种界智力、种种解智力、种种根智力、一切遍行行智力、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杂染清净智力、随念前世宿住作证智力、死生作证智力、漏尽作证智力。 舍利子! 如来成就如是十力故,乃至于大众中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是处非处智力? 舍利子! 如来无上智力处非处者,所谓于是处如实知是处,于非处如实知非处。 舍利子! 何等为是处? 何等为非处? 舍利子! 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感可喜可乐可爱可意报者,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能感不可喜不可乐不可爱不可意报者,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能感不可喜不可乐不可爱不可意报者,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身妙行、语妙行、意妙行,能感可喜可乐可爱可意报者,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 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由悭故能感大富、由犯戒故得生人天、由瞋恚故感得端正、由懈怠故能得对观、谓心乱者入正决定、由恶慧故永断一切相续习气,如是说者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由悭故能感贫穷、由毁犯戒便感地狱畜生鬼趣、由瞋恚故感丑陋报、由懈怠故不得对观、由心乱故不入正定、由恶慧故不断一切相续习气,如是说者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由布施能感贫穷、由持戒故堕于地狱畜生鬼趣、由含忍故感得丑陋、由正勤故不得对观、由心一缘不入正定、由圣慧故不断一切相续习气,如是说者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由布施能感大富、由持戒故得生人天、由怀忍故感得端正、由正勤故能得对观、由心一缘入正决定、由圣慧故永断一切相续习气,如是说者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 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谓因杀生而感长寿、不与取者能得大富、行邪欲者感贞良妻,如是说者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杀生者能感短寿、不与取者能感贫穷、行邪欲者妻不贞良,如是说者斯有是处。 又非处者无所摄受,谓离杀者能感短寿、离不与取能感贫穷、离于邪欲妻不贞良,如是说者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谓离杀者能感长寿、离不与取能感大富、离邪欲者感贞良妻,如是说者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 如是一切善不善业道是处非处,今当略说显示其要。 谓妄语者不感诽谤无有是处,若能感者斯有是处。 离妄语者能感诽谤无有是处,不感诽谤斯有是处。 离间语者若能感得不坏眷属无有是处,不能感者斯有是处。 远离间语感坏眷属无有是处,感不坏眷属斯有是处。 麁恶语者若得常闻可意之声无有是处,闻不可意声斯有是处。 离麁恶语闻不可意声无有是处,若不闻者斯有是处。 若怀绮语感说言教令他信受无有是处,若不信受斯有是处。 若离绮语所说言教令他不受无有是处,若信受者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贪着者感财不散无有是处,若感散失斯有是处。 若离贪着感财散失无有是处,若不能感斯有是处。 若心瞋恚不趣地狱无有是处,若有趣者斯有是处。 若离瞋恚不生善趣无有是处,若往生者斯有是处。 若兴邪见受邪见因能得道者无有是处,不能得道斯有是处。 谓正见者受正见因不得圣道无有是处,能得圣道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 造无间者心得安住无有是处,若不安住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戒净者心不安住无有是处,若得安住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住有所得见能得顺忍无有是处,若不得者斯有是处。 若信解空不得顺忍无有是处,若有得者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住恶作得心安息无有是处,若不能得斯有是处。 若系心者不得心安无有是处,若能得者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有女人为转轮王、为释天主、为梵自在无有是处,若丈夫作斯有是处。 若有女人出世作佛无有是处,转女身已出世作佛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第八人未证于果而出受者无有是处,证果已出斯有是处。 若至圣流受第八有无有是处,即此诸蕴而般涅槃斯有是处。 若一来人受第三有无有是处,即此诸蕴而般涅槃斯有是处。 若不还人复还于此无有是处,即于彼处而般涅槃斯有是处。 若阿罗汉更续生有无有是处,若不更续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诸圣人更求邪师受邪标帜无有是处,不求邪师及邪标帜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得无生法忍菩萨有退转者无有是处,定得菩提无有退转斯有是处。 「复次舍利子! 言非处者无所摄受,若诸菩萨安坐道场不证菩提中而起者,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有所摄受,若诸菩萨坐于道场,证佛道已而便起者,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言非处者,若谓如来习气相续,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一切如来习气永断,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谓如来智有碍者无有是处,佛智无碍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有能观如来顶者无有是处,无有能观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有能知如来心住无有是处,若不能知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言如来有不定心而可得者无有是处,诸佛世尊心恒在定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若诸如来行不实语无有是处,若诸如来是真语者、是实语者、是谛语者、不异语者斯有是处。 又舍利子! 诸佛如来误失可得无有是处,由无误失故名为佛及薄伽梵斯有是处。 舍利子,如是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亦应如是广分别说。 「复次舍利子! 言非处者无所摄受,乃至如来于现在世有障有碍智见转者,无有是处。 言是处者有所摄受,佛薄伽梵于现在世无障无碍智见转者,斯有是处。 舍利子! 是名如来处非处智力,不可思议无量无边。 譬如虚空无边无际,如是如来处非处智力无边无际亦复如是。 若有欲求如来、应、正等觉处非处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虚空际。 舍利子! 菩萨摩诃萨闻诸如来不可思议是处非处智力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十方虚空无边量,处非处智亦无边,如实知处非处已,为众广宣微妙法。 解脱道器成就人,佛知其行方为说,若非解脱道器者,知非处已便舍离。 假使虚空可移动,十方大地同时裂,世出世间大圣尊,处非处智皆如实。 「舍利子! 此谓如来第一处非处智力。 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于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等,一切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业报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如实能知去来今业及于业受,若因若处若诸异报皆能了知。 舍利子! 云何如来如实知耶? 所谓如来、应、正等觉如实能知过去业受,得于善因远离不善,于未来世当与善根为因。 若于过去业受,得不善因远离于善,在未来世当与不善根为因。 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若诸业受于未来世当顺劣分、若诸业受于未来世当顺胜分,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又舍利子! 若诸业受于现在世顺下劣分、于未来世当顺胜分,若诸业受于现在世随顺胜分、于未来世顺下劣分,若诸业受于现在世顺下劣分、于未来世亦顺劣分,若诸业受于现在世随顺胜分、于未来世亦顺胜分,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又舍利子! 若诸业受于过去世狭劣方便、于未来世广大方便,若诸业受少有所作获大胜进、若诸业受广有所作得少胜进,如是等相如实知之。 又舍利子! 若诸业受当得声闻性因、当得独觉性因、当得佛性因者,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又舍利子! 若诸业受现在世苦、能于未来感乐异报,若诸业受现在世乐、能于未来感苦异报,若诸业受现在世苦、能于未来感苦异报,若诸业受现在世乐,能于未来感乐异报,如是等相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复次舍利子! 如来如实能知过去未来现在一切有情若业若因、若诸异报、若即若离、若有随顺不异分者,如是等相如来知已,为诸有情如实宣说。 舍利子! 如来、应、正遍知去来今业及业受因处所异报智,无量无边不可思议。 譬如虚空无边无际,如是如来业异报智力无边无际亦复如是。 若有欲求如来、应、正等觉业异报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虚空际。 舍利子! 菩萨摩诃萨闻诸如来业异报智力如虚空不可思议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如来善知因异报,明眼如实了诸业,最胜三世无有碍,有情诸行如实知。 一切含灵于五趣,当得成诸苦乐因,若能转因所转苦,明照善逝如实知。 黑白异报一切业,随其所应因异报,犹若掌中如意宝,善逝了观如实知。 诸异报业因虽少,当来获果无有量,或无量因感少果,善逝遍能如实知。 若因当证声闻果,及当证于独觉果,能感无上妙智力,善逝无余如实知。 若业成熟因时苦,此业当获于乐果,若业成熟因时乐,当获苦果如实知。 若业因果皆住苦,若业因果皆住乐,若业自体因自体,善逝相应如实知。 苦果循环于三世,有情流转五趣中,最胜圆满菩提智,皆能不异如实知。 「舍利子! 是名第二如来业异报智力。 由成就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于诸世间所有沙门婆罗门、若天魔梵等,一切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种种解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能如实知彼有情类、彼数取趣,非一欲解种种欲解,如来于此能竝了知。 舍利子! 吾更为汝广分别说。 彼数取者,或住贪欲起瞋恚解、或住瞋恚起贪欲解,乃至住于愚痴起贪瞋解,如是等相如来如实皆能了知。 又舍利子! 若数取者住于不善起不善解、或住善法而起善解,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若数取者住于下劣方便起广大解、或住广大方便起下劣解,或由此解下劣方便当住胜进、或由此解胜进方便当住下劣,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若由此解当殖邪定种、若由此解当殖正定种、若由此解当殖正定解脱种者,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若由此解当趣欲界,或趣色界、或无色界,若由此解遍趣三界,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若由此解顺下劣分当获胜进、或得胜进当住下劣,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若由此解当于来世受种种生、受种种类种种受用,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若由此解当退堕顶、或由此解殖解脱种,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既了知已,如其所应广为有情如法演说。 如是舍利子! 如来非一解种种解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 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种种解智力如虚空不可思议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世间种种解,过现无有量,彼种种解心,导师皆能了。 若有贪解者,复当住瞋恚,或现住瞋恚,痴解如实知。 住痴起贪解,心注不思议,间杂流转起,导师悉能知。 诸下劣方便,而起广大解,或增上方便,导师悉能知。 随入于邪性,复入所不趣,解脱三界解,如来悉能知。 种种生及类,诸受用差别,若退堕于顶,两足尊能知。 知种种解已,导师如法说,是第三佛力,最胜子能信。 「舍利子! 是名如来第三种种解智力。 由成就故,如来、应、正遍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种种界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如实了知一切世间种种诸界。 由此界故,世间含生集起福行、集非福行、集不动行,或由此界殖出离种,如是等界如来于此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如来如实了知眼界、色界及眼识界。 如是等界云何知耶? 谓如实知,由内空、外空、内外空故。 乃至如实了知意界、法界及意识界。 如是等界云何知耶? 谓如实知,由内空、外空、内外空故。 又如实知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如是等界云何知耶? 谓如实知,如空界故。 如是欲界、色界及无色界如实了知,遍分别所起故。 又如实知有为界造作相故,无为界无造作相故,杂染界烦恼所引相故,清净界自体光净相故。 又如实知诸行界不顺理无明相故,涅槃界顺理明相故。 如是诸界皆能明了。 是故舍利子! 若界能安立世间,此界世间之所依住。 如是若界能发牵引、若界能兴建立、若界能起方便、若界能生意欲、若界能起炽然、若界能为依止,舍利子! 如是等界无量无边,是亦如来如实明了。 既明了已,如其所应广为有情如法演说。 舍利子! 如来非一界种种界智力,不可思议无有边际与虚空等。 若有欲求如来种种界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 如是舍利子! 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种种界智力如虚空不可思议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世间诸含生,依止种种界,随其所流转,最胜悉能知。 福非福不动,及顺于出离,住如是界已,证寂静涅槃。 若眼界色界,及以眼识界,耳鼻舌身意,诸界悉能知。 又知于法界,及以意识界,内外界悉空,佛能如实知。 地界及水界、火界与风界,四界同空相,如是悉能知。 若欲界色界,及以无色界,遍分别所起,佛能如实知。 如虚空无边,界无边亦尔,佛皆能照了,不谓我能知。 诸界本无生,亦无有灭者,是谓涅槃界,胜丈夫能知。 如空量无边,诸佛智如是,由智能了知,变异于诸界。 已知种种界,调伏诸含生,是佛第四力,最胜子能信。 「舍利子! 是名如来第四非一界种种界智力。 由成就此力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非一根种种根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能知,若他有情、若数取者种种诸根差别之相,如来皆能分别了知。 舍利子! 如是等相云何知耶? 所谓了知钝根中根利根、胜根劣根,由随遍分别根故。 能知众生起极重贪、起极重瞋、起极重痴,如是诸根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由随遍分别根故,如来能知,或起假立贪瞋痴、或起微薄贪瞋痴、或起颠倒贪瞋痴、或起摧伏贪瞋痴,如是等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若不善因所生诸根、若由善因所生诸根、若不动因所生诸根、若出离因所生诸根,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如来如实了知,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女根、男根、命根,乐根、苦根、忧根、喜根、舍根,信根、正勤根、念根、慧根、三摩地根,未知当知根、知根、知已根,如是诸根差别之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如来如实知彼诸根,因于眼根当住耳根而不住彼鼻舌身根,或因耳根当住鼻根、或因鼻根当住舌根、或因舌根当住身根、或因身根当住眼根,如是等根如来于此如实知之。 「复次舍利子! 若诸有情住布施根修戒方便,尔时如来以胜劣根智为说布施。 若住戒根修施方便,为说于戒。 若住忍根修勤方便,为说忍法。 住正勤根修忍方便,为说正勤。 住静虑根修慧方便,为说静虑。 若住慧根修定方便,为说正慧。 如是一切菩提分法诸根差别如实了知,皆应广说。 又舍利子! 若诸有情住声闻根而返修于独觉方便,如来以诸根智为说下乘。 住独觉根而修声闻智方便者,以诸根智为说中乘。 住大乘根而修二乘智方便者,以诸根智为说大乘。 住下劣根修大乘行,以诸根智为说二乘。 若诸有情无堪任根、无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无堪任非法器已而便舍置。 若诸有情有堪任根、有堪任相,如来如实知有堪任是法器者,即便殷勤郑重说法令其悟入。 如是舍利子! 如来了知一切有情诸根纯熟及不纯熟、诸根出离及不出离。 舍利子! 诸有情根,如来如实一切了知,住如是相、如是方便、如是信解、如是本因、如是所缘、如是等流、如是究竟。 舍利子! 如来种种根智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诸根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虚空际。 诸菩萨摩诃萨闻是根力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到根彼岸含灵尊,善达有情意性行,随诸众生根所堪,人中师子为说法。 下中上根所堪任,善逝胜智根中起,观彼解脱器心已,知行慧者为说法。 若人诸根能发起,至极相续微烦恼,善达彼人所有根,知行随顺为说法。 若诸丈夫有善根,随勤信欲广开示,又随根行相差别,说诸胜义定慧等。 若人发起于信欲,慧者随根说净道,知彼所行众行已,为说胜法超诸苦。 有定住佛菩提根,迷倒误转声闻智,为说大乘成正觉,此佛难伏第五力。 「舍利子! 是名如来第五种种根智力。 由成就此力故,如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能转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及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遍趣诸行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了知遍行诸行。 舍利子! 如是等相云何了知? 谓能了知有情性等,正定之性、不正定性及邪定性。 舍利子! 云何名为正定之性? 谓由因力先世方便,开智利根之所生故。 若诸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如来如实知彼有情前世因果堪任法器,随应说法令速解脱。 舍利子! 云何名为不定之性? 由外缘力而成熟相,若得如法教授教诫可得解脱,不得如法教授教诫不得解脱。 如来为说随顺缘因相应之法,彼诸有情闻正法已,如理修行证解脱果。 为如是等得义利故,诸佛世尊出兴于世。 舍利子! 云何名为邪定之性? 谓有情性烦恼所蔽不修净业,识性薄弱愚痴深厚,住邪见网非正法器。 若使如来为彼说法、若不说法,终不堪任证于解脱。 如来如实知彼有情非法器已而便舍置。 是故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愍此有情作利益故,被弘誓铠入邪见军教化摧伏。 又舍利子! 如来如实了知三种贪行:或净美相起于贪行,或爱恋相起于贪行,或先世因起于贪行。 又能了知三种瞋行:或损害相起于瞋行,委练观察起于瞋行,先世随眠起于瞋行。 又观了知三种痴行:或有痴行因无明生,或有痴行因妄有身见生,或有痴行因疑而生。 如是一切如来如实皆能了知。 「复次舍利子! 如来如实了知诸行。 苦乐二行俱能速通,诸根利故。 苦乐二行俱是迟通,诸根钝故。 又如实知迟行迟通,舍所缘故。 迟行速通,道不息故。 速行迟通,勇决进故。 速行速通,非彼性故。 又如实知,或有诸行简择力满非修习力,或有诸行修习力满非简择力,或有诸行简择修习二力俱满,或有诸行简择修习力俱不满;如是诸相如来如实皆能了知。 又如实知,或有诸行信欲具足非方便具足,或有诸行方便具足信欲不具足,或有诸行信欲方便俱不具足,或有诸行信欲方便二俱具足;如是一切皆能了知。 又如实知,或有诸行身业清净非由语心,或有诸行语业清净非由身心,或有诸行心业清净非由身语,或有诸行非身语心,或有诸行由身语心而得清净。 舍利子! 如是乃至一切有情所有诸行,或因流转、或因不流转、或因流转及不流转,如来以无碍智见故,于如是等一切处转。 如是舍利子! 如来遍教行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诸菩萨摩诃萨闻是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善逝如实了诸行,能知定因有情性,又知不定成熟相,及诸根因相应法。 诸行三种贪相应,及与三种瞋痴合,无边广惑相应行,缘因大师如实知。 诸有苦行而根利,及有此行而钝根,诸有乐行根利钝,世大依怙如实知。 诸有钝行及钝修,或复行钝而修利,或复行速而修迟,或有俱速非彼性。 或有诸行简择生,不由修习道力起,或修习生非简择,俱生别异共相应。 或有诸行信欲转,清净而非方便净,或有返此俱不俱,佛遍智者皆明了。 复有净修于身业,非语非心业清净,或复语净及身净,而彼心体非清净。 或有内心常清净,身语二业非清净,或复语净及心净,而彼身业未甞净。 或身语心净不净,诸行流转及寂灭,遍智见者如实知,是为如来第六力。 「舍利子! 是名如来第六遍趣行智力。 由此力故,如来自称处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无有如法转者。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发起杂染清净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一切静虑解脱三摩地及三摩钵底发起杂染清净之法。 舍利子! 如是等相云何知耶? 谓如实知,由因由缘一切有情能令杂染。 又如实知,由因缘故一切有情能令清净。 舍利子! 何因何缘能令杂染? 舍利子! 由不称理作意为因、无明为缘,令诸有情发起杂染。 如是无明为因、诸行为缘,诸行为因、识为其缘,以识为因、名色为缘,名色为因、六处为缘,六处为因、诸触为缘,诸触为因、受为其缘,以受为因、爱为其缘,以爱为因、取为其缘,以取为因、有为其缘,以有为因、生为其缘,以生为因、老死为缘,烦恼为因、诸业为缘,诸见为因、爱为其缘,随眠为因、诸缠为缘。 舍利子,由如此等诸因缘故,令诸有情发起杂染。 如是等相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舍利子! 何因何缘能令清净? 舍利子! 有二因二缘能令一切有情清净,所谓由他顺音及由内自如理作意,又奢摩他缘于一境及毗钵舍那善巧方便。 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不来智及不去智。 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无生观及证正定。 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行具足及明无明解脱作证。 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修解脱门及性解脱智。 复有二因二缘能令清净,谓随觉谛及随得谛。 舍利子! 如是诸因诸缘能令一切有情清净,是亦如来如实了知。 「复次舍利子! 如来如实知诸有情杂染境界、知诸有情清净境界,或有杂染境界入于清净境界、或有清净境界入于杂染境界,如是皆由如实观故。 或有杂染境界入于杂染境界、或有清净境界入于清净境界,如是皆由增上慢执故。 如来于中如实智转。 又舍利子! 如来以如实知,于诸静虑超越间杂差别中转,所谓离欲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具足安止最初静虑。 如来安住初静虑已从灭定出,如是乃至入灭定已从初静虑出。 又舍利子! 如来以如实知,于八解脱或顺次入、或复逆入、或顺逆入、或间杂入。 舍利子! 如是解脱何等为八? 谓有色观诸色是初解脱,内无色想外观诸色是第二解脱,于净解脱或于净性起于净解是第三解脱,虚空想处定是第四解脱,识想处定是第五解脱,无所有处定是第六解脱,非有想非无想处定是第七解脱,若想受灭是第八解脱。 又舍利子! 如来以如实智,或安住一三摩地中而复示现余三摩地及三摩钵底,又复示现种种观解,而诸如来于诸等持未曾溷乱。 又舍利子! 诸佛如来不缘三摩地故入于三摩地,或依一三摩地故成就一切余三摩地,或不起一三摩地而能遍入诸三摩地。 又诸如来心常住定无展转缘,又诸如来无不定心而可得者。 诸佛如来住定深妙,无有能观如来所得三摩地者。 舍利子! 声闻所得三摩地为独觉三摩地之所映夺,独觉所得三摩地为诸菩萨三摩地之所映夺,菩萨所得三摩地为诸佛三摩地之所映夺,如来所得三摩地无映夺者。 何以故? 以诸如来无映夺智常现转故。 舍利子! 如来如实了知,如是教授、如是教诫,而能发起声闻独觉诸三摩地。 又以如是教授教诫,而能发起诸菩萨等妙三摩地。 诸佛如来如实知已,便作如是教授教诫。 舍利子! 如来静虑解脱三摩地三摩钵底杂染清净发起智力,不可思议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定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 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闻是诸定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由此有情兴杂染,由此有情得清净,大雄如是了知已,广为宣扬微妙法。 由彼违理作意因,无明为缘生杂染,复因无明诸行缘,乃至展转生诸苦。 违理作意及无明,为彼有支生根本,诸佛如实了知已,随其所应宣妙法。 一切杂染之根本,所谓业行及无明,复从此缘生诸识,如是展转兴诸苦。 由彼所说随顺音,及由内怀如理观,如斯二因二缘故,一切含灵证清净。 由奢摩他如理因,及由毗钵舍那缘,如是含灵证解脱,大师如实皆能了。 行者安住净尸罗,观察诸法皆空寂,已善修习解脱门,远离诸有迫迮苦。 此皆诸佛如实知,一切有情清净行,空无相愿解脱门,善逝随根而显示。 独觉最胜及声闻,顺逆履游诸静虑,如来宣示彼所证,如有毒刺及怨雠。 诸佛所证定解脱,究竟无怨无毒刺,当知第七如来力,不为异证所摧伏。 「舍利子! 是名如来第七诸定智力。 由得此力故,如来自称处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无有如法转者。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故,随所忆念如实了知。 舍利子! 如来如是如实了知,若自若他一切有情无量宿住,或念一生十生百生千生乃至无量拘胝那庾多百千生,悉皆随念而能知之。 又随念知劫坏劫成或劫成坏,或无量劫坏、无量劫成、无量劫成坏,或复随念百拘胝劫乃至无量百千拘胝那庾多劫皆能了知。 又能随念,我于先世曾彼彼处,如是名、如是姓、如是种类、如是饮食、如是色、如是相、如是形貌、如是寿量、如是久住、如是苦乐。 我于彼彼处终生彼彼处,复于彼彼处终来生此处。 如是若自若他并诸形相处所流类无量宿住,悉能随念而竝知之。 又舍利子! 如来如实了知,一切有情随其往因,以此因故如是有情来生于此,知此因已随应说法。 又能了知一切有情,于过去世诸心相续,此心无间缘如是境如是心生,由是所缘不具足故如是心灭。 如是一切如来如实随念了知。 又舍利子! 若一有情心生展转,从如是心无间次第如是相续,于如殑伽沙劫种种言说不能令尽。 如一有情心相如是,一切有情其心亦尔,如来随彼所有一切心相,随念悉能如实了知。 又舍利子! 如来依诸有情诸心展转,尽于后际拘胝劫数说不能尽,而如来智亦无有尽。 「复次舍利子! 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有等者、无等等者、无量无数、不可宣说,又不可说有边尽际。 舍利子! 如来以佛神力加诸有情令念宿住,而告之曰:『汝今应念于过去世,已种如是诸善法根,或于佛所、或声闻所、或独觉所,或于正法种诸善根,如是善根悉当忆念。』彼诸有情以如来力,随念皆知。 舍利子! 如是如来以佛神力加彼有情,令知宿住无量善根所缘境已,如其所应而为说法。 舍利子! 若诸有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随其欲解而求出离,或依声闻乘、或依独觉乘、或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如是如来随念智力如实了知。 如是舍利子! 如来宿住随念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量无数、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诸有欲求如来宿住随念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 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闻是宿住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无惑无疑,乃至踊跃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不思那庾拘胝劫,照世明灯悉随念,亦念过往自他生,如观掌内五菴果。 随念名姓色分别,住寿命尽诸生趣,含灵具足如是因,知时如应为说法。 诸过去世无边际,众生所有心心法,是心无间是心生,最胜大智皆能了。 善逝了知一有情,过往无间心相续,如殑伽沙拘胝劫,不能说尽其边际。 乃至后际拘胝劫,演诸含灵往所行,而不与等智无尽,是名诸佛智海量。 一切有情善信欲,已曾供养诸世尊,佛威神力所加被,令缘过去修净行。 大师随念彼所受,过去曾修诸福行,念彼所住三乘智,不退解脱所依处。 善逝称往无边智,诸有情界难思议,无边名称第八力,最胜长子能信受。 「舍利子! 是名如来第八宿住智力。 由得是力故,如来自称处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天眼通作证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清净天眼超过于人,观诸有情死此生彼、若劣若胜、好色恶色,如其习业或往善趣、或往恶趣,如是等相如来明见如实了知。 又能如实知诸含灵所造业行,如是有情成就身恶行、成就语恶行、成就意恶行、诽谤贤圣、起诸邪见,彼乘如是邪见业受因故,身坏命终堕诸恶趣,或生地狱、或生畜生、或生鬼趣。 如来又知如是有情,成就身妙行、成就语妙行、成就意妙行、不谤贤圣、修行正见,彼乘如是正见业受因故,身坏命终往诸善趣,若生天上乐世界中。 又复如来以净天眼观于十方,不可宣说过殑伽沙数尽虚空际穷法界量,诸佛世界种种相状。 或复现见诸佛刹土有洞然者、或见刹土有正坏者、或见刹土有正成者。 又复现见一切含识死时生时。 或复现见诸大菩萨从覩史多天降神母胎、或复现见出母胎者、或观诸方各行七步、或复现见入处内宫、或见出家现修苦行、或见诸佛悟大菩提、或复现见转大法轮、或复现见舍诸寿行入大涅槃。 或复现见诸声闻众一切毕竟入般涅槃,或复现见一切独觉示诸神通报净施福而涅槃者。 又诸有情非可现见,而为如来天眼所见,亦非彼外五通仙眼之所能见,亦非声闻独觉菩萨等眼之所能见,彼一切如来天眼悉能现见。 如是非所现见微细众生如车轮量,如来以天眼观之,多于三千大千世界所有人天。 如是一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如来悉能如实明见。 舍利子! 如来以净天眼观察一切无量佛土诸含灵性,何等众生是如来化? 何等众生见如来已方调伏者? 如来尔时随应利见,即于前住令彼悟解,非余众生之所能知。 如是舍利子! 如来天眼随念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诸有欲求如来天眼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 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是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乃至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善逝天眼净无垢,净业修治无量劫,最胜由是观十方,无垢难思诸佛土。 或坏或成或成坏,乃至起住火洞然,或有佛住或无佛,自然尊眼悉能见。 有情性广难思议,乃至有色及无色,若堕恶趣善趣生,自然尊眼悉能见。 或多拘胝佛现在,或现如来入涅槃,并及缘觉若声闻,自然尊眼悉能见。 或为利生诸菩萨,或行近妙菩提行,住诸如来无障处,自然导师皆能见。 善逝如是眼无垢,能见极细诸众生,第九眼力不思议,最胜聪慧了能信。 「舍利子! 是名如来第九天眼智力。 由此力故,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不能如法而转。 「复次舍利子! 云何如来流尽作证智力?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以无上智力,如实了知为尽诸流无流,心解脱慧解脱,自然通慧作证具足而住。 如实了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 舍利子! 如来流尽智力清净无垢光洁圆照,永断一切相续习气。 诸声闻乘虽复流尽,唯能断除少分习气。 诸独觉乘虽复流尽,亦能断除少分习气,而远离大悲及诸才辩。 唯有如来诸流永尽,具一切种微妙佛法,断除一切相续习气,大悲所摄无畏才辩之所观察,一切世间诸有含识不能映夺,一刹那心而常具足相应无异。 何以故? 由如来无业无烦恼,无忘失威仪诸习气故。 舍利子! 譬如清净虚空不与一切烟尘云雾而共住止,如是如来流尽智力不与一切烦恼习气而共住也。 舍利子! 诸佛如来住如是等流尽智已,复能为彼有流有取一切众生说流尽法及说永断一切取法。 一切众生诸流诸取皆从虚妄遍分别起,如来如实观察是已,欲令一切不复起故,如其所应以诸譬喻而为说法,令如实知诸流虚妄,由知是已不取诸法,由不取故则能毕竟入般涅槃。 又舍利子! 如来如实了知一切有情诸流起灭诸流趣行,如是知已为诸有情如应说法。 如是舍利子! 如来流尽作证智力,不可思议、无有边际、与虚空等,若有欲求如来流尽智力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 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流尽作证智力不可思议如虚空已,信受谛奉心虑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导师流尽智无垢,无量广大净无障,由成如是第十力,故说寂静妙菩提。 诸声闻乘流尽智,有量习气随系缚,人中最胜大导师,无量结习同灰烬。 有证缘觉菩提者,远离大悲才与辩,唯薄伽梵诸流尽,大悲才辩无有量。 诸佛安住流尽智,了知众生流取相,皆从虚妄诸法生,彼未解斯真理趣。 如来起悲为敷演,无常不净无我法,彼观诸法空无性,当证如来寂静地。 无我无寿无数取,无人摩纳作受者,虚妄遍入诸法中,起大悲心说令脱。 善逝慈悲无厌倦,真智常流无忘失,由是最胜恒方便,为利众生开妙法。 能伏他论第十力,无有边际等虚空,世尊常住十力故,无等法轮恒转世。 「舍利子! 是名如来第十流尽智力。 由成就此力故,如来,应,正等觉自称我处大仙尊位,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如是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由闻如来功德不可思议故,于如来十力信受谛奉,心虑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大宝积经卷第三十八 发布时间:2025-05-20 04:31:1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7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