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九 内容: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九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菩萨藏会第十二之五如来不思议性品第四之三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无畏,信受谛奉心志清净无惑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有四种不思议无畏。 由成就是四无畏故,如来、应、正等觉于大众中自称我处大仙尊位,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舍利子! 何等名为四无所畏? 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自称我是正等觉者。 此中诸天世间不见有能于如来前立如是论:『汝于此法非正等觉。』舍利子! 云何如来名正等觉? 舍利子! 如来能于一切诸法平等正觉无非平等,若凡夫法、若诸圣法、若诸佛法、若诸学法、若无学法、若独觉法、若菩萨法,平等平等。 若世间法、若出世间法,若有罪无罪、有流无流、有为无为,如是等一切诸法,如来悉能平等正觉,是故名为正等觉者。 舍利子! 云何名为平等之性? 舍利子! 诸见自体与彼空性其性平等,诸相自体与彼无相其性平等,三界自体与彼无愿其性平等,生法自体与彼无生其性平等,诸行自体与彼无行其性平等,起法自体与彼不起其性平等,贪性自体与彼无贪其性平等,三世自体与彼真如其性平等,无明有爱自体与明解脱其性平等,生死流转自体与彼寂静涅槃其性平等。 如是舍利子! 如来能于一切诸法平等正觉,是故如来名正等觉。 「复次舍利子! 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又以大悲而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不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 舍利子! 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 何以故? 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 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 舍利子! 如如来无畏于一切甚深微细难可知法能正等觉,如是如来安住大悲,种种言音、种种法门为彼有情开示妙法,若能依此修远离行速尽苦际。 若诸含识实非大师自称大师、非正等觉称正等觉,以如来不思议无畏故悉皆映夺,令彼众生傲慢摧碎逃迸远避。 舍利子! 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 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欢喜踊跃发希奇想。 舍利子! 是名第一正等觉无畏。 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自称我今诸流已尽,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有如是诸流未尽。』舍利子! 云何如来流尽之性? 舍利子! 如来于欲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贪行习气故;如来于有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瞋行习气故;如来于无明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痴行习气故;如来于见流中心善解脱,永断一切烦恼行习气故。 以是因缘,故说如来诸流已尽。 舍利子! 如是说法依世俗故非为胜义,于胜义中无有一法住圣智前可遍知、可永断、可修习、可作证者。 何以故? 舍利子! 所言尽者,未甞不尽性究竟尽,不由对治说名为尽;如实性尽。 如实性尽故无法可尽,无法可尽故即是无为,以无为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 是故说言,如来出世若不出世,常住法性常住法界。 即于其中圣智慧转,虽如是转无转无还。 舍利子! 由是法门故无有诸流,亦无流尽而可得者。 如是如来住大悲已,为诸有情说流尽法。 「复次舍利子! 如来无畏不可思议,复以大悲而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不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欢喜踊跃。 舍利子! 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 何以故? 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真如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 如是不可思议无量无数无有边际妙法成就,由如来大悲熏心,为诸众生说流尽法,欲令永断彼诸流故。 舍利子! 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空边际。 舍利子! 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 舍利子! 是名第二流尽无畏。 由成就此无畏故,如来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自称我处大仙尊位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说障法决定能障。』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说如是障法不能为障。』舍利子! 云何名为能障碍法? 舍利子! 谓有一法能为障碍。 何等一法? 谓心不清净。 复有二法能为障碍,谓无惭、无愧。 复有三法能为障碍,谓身恶行、语恶行、意恶行。 复有四法能为障碍,由贪欲故行所不行、由瞋恚故行所不行、由愚痴故行所不行、由怖畏故行所不行。 复有五法能为障碍,谓杀生、不与取、欲邪行、妄语、饮酒。 复有六法能为障碍,谓不恭敬佛菩提、不恭敬法、不恭敬僧、不恭敬律仪、不恭敬三摩地、不恭敬建立施设。 复有七法能为障碍,谓慢、胜慢、胜上慢、增上慢、邪慢、下慢、我慢。 复有八法能为障碍,何等为八? 谓邪见、邪思、邪语、邪业、邪命、邪勤、邪念、邪三摩地。 复有九法能为障碍,何等为九? 谓于我身去来今世作不饶益生恼害事、于我所爱去来今世作不饶益生恼害事、我所不爱于去来今而作饶益生恼害事。 复有十法能为障碍,谓十不善道。 是故略说是十种法能为障碍,为欲止息寂静永断如是障碍法故,如来为诸有情敷演正法。 舍利子! 乃至一切违罪作意相应诸结,若由诸法住爱味观,颠倒相应、违背出离、爱见执着、于有味着,有所依事身语意业,彼一切相如来了知皆是障碍。 既了知已,如实说为能障碍法。 复次舍利子! 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以大悲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无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 舍利子! 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 何以故? 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 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 如是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与等者不可宣说妙法成就,而如来大悲熏心,为诸有情说障碍法,欲令止息寂静永断彼障法故。 舍利子! 如来无畏不可思议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 舍利子! 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说是不思议无畏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 舍利子! 是名第三说障法无畏。 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乃至一切世间所不能转。 「复次舍利子! 如来、应、正等觉成就无上智力故,于大众中唱如是言:『我说圣出离,所修能正尽苦道;若诸有情修习此道必定出离。』此中诸天世间无能于如来前如法立论:『汝所说道不能出离。』舍利子! 云何名为圣出离道? 舍利子! 所谓一正趣道,能令众生毕竟清净。 复有二法能令众生毕竟出离,谓奢摩他及毗钵舍那。 复有三法能令出离,谓空、无相、无愿解脱之门。 复有四法能令出离,谓缘身生念、缘受生念、缘心生念、缘法生念。 复有五法能令出离,谓信根、勤根、念根、三摩地根、慧根。 复有六法能令出离,谓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 复有七法能令出离,所谓念等觉支、择法等觉支、勤等觉支、喜等觉支、安息等觉支、三摩地等觉支、舍等觉支。 复有八法能令出离,所谓圣八支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勤、正念、正三摩地。 复有九种悦根本法能令出离,所谓悦、喜、安息、乐、三摩地、如实智见、厌、及离欲、解脱。 复有十法能令出离,谓十善业道。 如是如来为诸有情如实开示圣出离行。 舍利子! 乃至一切所有正善菩提分法,或戒聚相应、或三摩地聚、慧聚、解脱聚、解脱智见聚相应,或圣谛相应、如是名为能出离行。 又舍利子! 能出离者所谓正行。 言正行者,于此法中无有一法,若增若减、若来若去、若取若舍。 何以故? 非行正行者行一种觉。 若能如实知见诸法皆不二性,是则名为圣出离行。 舍利子! 此如来无畏不可思议,以大悲为方便,真如平等、真性如性、非不如性、无变异性、无覆藏性、无怖畏性、无退屈性、无违诤性,由如是故光显大众,能令悦豫遍身怡适,心生净信踊跃欢喜。 舍利子! 世间众生无有能于如来无畏起违诤者。 何以故? 由如来无畏不可为诤故。 如性平等处法界性,流布遍满诸世界中,无能违害。 如是圣出离行,无量无数不可思议无与等者不可宣说妙法成就,而如来大悲熏心,为诸众生开示演说圣出离行。 若有众生如实解了修行正道,必能出离速尽诸苦。 舍利子! 如来无畏无边无际譬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无畏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 舍利子! 诸菩萨摩诃萨闻是如来不思议无畏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 舍利子! 是名第四说圣出离道无畏。 由如来成就此无畏故,于大众中正师子吼转大梵轮,一切世间沙门婆罗门、诸天魔梵不能如法而转。 舍利子! 如来如是四种无畏无边无际譬如虚空,一切众生不能得尽其边际者。 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如是不思议无畏如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自然正觉悟,诸法平等性,故遍见如来,说名正等觉。 若诸凡夫法,及学无学法,最胜独觉法,佛法悉平等。 一切世间法,及诸出世法,善不善不动,涅槃路平等。 若空若无相,若离诸愿乐,无生无有为,悉见平等性。 觉平等性已,如所应宣说,解脱诸有情,大牟尼无畏。 已解脱三有,复开示解脱,诸人天圣尊,显第二无畏。 最胜觉障法,习不证解脱,非清净下劣,不具诸羞愧。 未甞有身护,及以语意护,贪瞋痴怖畏,害命损他财,行邪欲妄语,饮酒不恭敬,七慢八邪支,悉非解脱处,九恼害多过,十不善业道,不如理思惟,愚痴无解脱。 颠倒修诸行,执虚妄放逸,佛知说障法,是第三无畏。 清净门无量,修习证菩提,佛自然通达,说趣甘露法。 乃至诸所有,众多妙善法,助清净菩提,最胜所称赞。 若善修习已,不证诸解脱,必无有是处,十力者诚言。 若如理思惟,息广大烦恼,观诸法平等,善修习圣行。 不执着诸相,是法及非法,解脱诸忧怖,大净者所说。 善知种种法,虚廓如净空,又如幻如梦,解脱诸有海。 若放逸造业,轮回诸有趣,大悲愍众生,欲令证解脱。 十力牟尼尊,处生死化法,是第四无畏,清净等虚空。 「如是舍利子! 是名如来不思议无畏。 菩萨摩诃萨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尔时佛告舍利子:「云何菩萨摩诃萨于如来不思议大悲,信受谛奉乃至发希奇想? 舍利子! 诸佛如来大悲常转。 何以故? 诸佛如来不舍一切众生故,于一切时为成熟一切众生故,当知大悲常起不息。 舍利子! 此如来大悲如是无量、如是不可思议、如是无等等、如是无边、如是不可说、如是勐利、如是久远,随诸众生乃至如来一切语业,于是大悲亦难宣说。 何以故? 犹如如来证得菩提不可思议,如是如来于诸众生大悲发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 舍利子! 云何如来证得菩提? 舍利子! 犹如来入如是无根无住故,证得菩提。 舍利子! 何等为根? 何等为住? 有身为根,虚妄分别为住。 如来于此二法平等解了,是故说言,犹如如来入无根无住故,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一切众生不能解了如是二法,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无根无住法故。 「复次舍利子! 夫菩提者其性寂静。 何等名为寂静二法? 舍利子! 于内为寂、于外为静。 何以故? 眼性是空,离我我所,如是耳鼻舌身意意性是空,离我我所。 若如是知,名之为寂。 如实了知眼性空已不趣于色,乃至如实了知意性空已不趣于法。 若如是知,名之为静。 一切众生于此寂静二法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寂静二法故。 「复次舍利子! 我证菩提自性清净。 云何名为自性清净? 舍利子! 菩提之性体无染污,菩提之性与虚空等,菩提之性是虚空性,菩提之性同于虚空,菩提虚空平等平等究竟性净。 愚痴凡夫不觉如是自性清净,而为客尘烦恼之所染污。 一切众生于是自性清净不能解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解了如是自性清净故。 「复次舍利子! 我证菩提无入无出。 何等名为入出二法? 舍利子! 所言入者名执诸法,所言出者名不执诸法。 如来明见无入无出平等法性,犹如如来明见无远及无彼岸。 何以故? 以一切法性离远及彼岸故,能证是法故名如来。 一切众生于此无入无出法性不能觉了,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了如是无入无出法故。 「复次舍利子! 我证菩提无相无境。 何等名为无相无境? 舍利子。 不得眼识名为无相,不观于色名为无境。 乃至不得意识名为无相,不观于法名为无境。 舍利子! 无相无境众圣所行。 何等所行? 谓在三界愚痴凡夫于众圣所行不能行故,于无相无境不能觉了。 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了如是无相无境法故。 「复次舍利子! 言菩提者非去来今,三世平等三相轮断。 何等名为三相轮断? 舍利子! 于过去世心无顾转,于未来世识无趣向,于现在世意无起作。 是心意识无有安住,不分别过去、不执着未来、不戏论现在。 一切众生不能觉悟三世等性三轮清净,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三世三轮平等清净故。 「复次舍利子! 我证菩提无为无性。 何故名曰无为无性? 舍利子! 是菩提性非眼识所识,乃至非意识所识。 言无为者无生无灭亦无有住,三相永离故名无为。 舍利子! 知无为性当觉有为。 何以故? 诸法自性即是无性。 夫无性者即体无二,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此无性无为故,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性无为故。 「复次舍利子! 我证菩提无差别迹。 何故名为无差别迹? 舍利子! 真如法性二俱名迹,性无别异性无安住名无差别。 诸法实际名之为迹,性无动摇名无差别。 诸法空性名之为迹,性不可得名无差别。 诸法无相名之为迹,性不可寻名无差别。 诸法无愿名之为迹,性无发起名无差别。 无众生性名之为迹,即体性无名无差别。 是虚空相名之为迹,性不可得名无差别。 其性无生是名为迹,其性无灭名无差别。 其性无为是名为迹,性无行住名无差别。 为菩提相是名为迹,其性寂静名无差别。 为涅槃相是名为迹,其性无生名无差别。 舍利子! 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无差别迹,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差别迹故。 「复次舍利子! 言菩提者不可以身证、不可以心证。 何以故? 身性无知无有作用,譬如草木牆壁琢石之光,心性亦尔。 譬如幻事阳焰水月,若能如是觉悟身心是名菩提。 舍利子! 但以世俗言说假名菩提,菩提实性不可言说,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不可以法得、不可以非法得、不可以真实得、不可以非真实得、不可以谛得、不可以妄得。 何以故? 由菩提性离言说故,亦离一切诸法相故。 又以菩提无有形相用通言说,譬如虚空无有形处故不可说。 舍利子! 如实寻求一切诸法皆无言说。 何以故? 由诸法中无有言说,于言说中亦无诸法。 一切众生不能觉悟如是诸法理趣,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诸法理趣令其觉悟如是谛实义旨故。 「复次舍利子! 言菩提者无取无藏。 何等名为无取无藏? 舍利子! 了知眼故名无所取,不观色故名曰无藏。 舍利子! 如来证是菩提无取无藏故,不取于眼、不藏于色、不住于识,乃至不取于意、不藏于法、不住于识。 虽不住识而能了知一切众生心之所住。 云何了知? 谓诸众生心住四法。 何等为四? 一切众生心住于识、心住于受、心住于想、心住于行。 如来如是如实了知住与不住,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无住实际,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住实际法故。 「复次舍利子! 言菩提者空之异名,由空空故菩提亦空,菩提空故诸法亦空,是故如来如其空性觉一切法,不由空故觉法空性,由一理趣智故觉法性空。 空与菩提性无有二,由无二故不可说言此是菩提、此是空性;若有二者则可言说此为菩提、此为空性。 以法无二无有二相,无名无相无行,毕竟不行亦不现行。 所言空者远离取执,胜义谛中无法可得,由性空故说名为空。 如说太虚名为虚空,而太虚性不可言说。 如是空法说名为空,而彼空性不可言说。 如是悟入诸法实无有名假立名说,然诸法名无方无处。 如名诠诸法,此法无方无处亦复如是。 如来了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无生无起,如是知已而证解脱,然其实性无缚无脱。 诸痴凡夫不能觉悟此菩提性,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菩提之实性故。 「复次舍利子! 菩提之性与太虚等,然太虚性无等不等。 菩提亦尔无等不等,犹如诸法性无真实,不可说等及不平等。 如是舍利子! 如来觉悟一切诸法其性平等无不平等,如实觉悟无有少法可为平等及不平等,如是如来如实智量穷诸法量。 何者名为如实智耶? 谓知诸法本无而生生已离散,无主而生无主而散,若生若散随众缘转,此中无有一法若转若还及随转者,故说如来为断诸径说微妙法。 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断诸径法,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断诸径法故。 「复次舍利子! 言菩提者即是如句。 何等名为如句之相? 舍利子! 如菩提相诸色亦尔,同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受想行识亦复如是,如彼真如无不遍至。 舍利子! 如菩提相同彼真如,四大之性亦复如是,如彼真如无有退还而不遍至。 如菩提性同彼真如,眼界色界及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及意识界亦复如是。 如菩提相但假施设,一切诸法蕴界处等但假施设亦复如是。 知如是相名为如句。 又舍利子! 如来一切如实觉悟不颠倒觉,犹如前际,中后亦尔。 何以故? 前际无生、后际无趣、中际远离,如是一切名为如句,如是一句一切亦尔,如是一切一句亦尔,非如性中一性多性而是可得。 一切众生不能觉悟此之如句,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真如法句故。 「复次舍利子! 言菩提者名入于行及入无行。 何等名为行及无行? 舍利子! 发起善法名之为行,一切诸法即不可得名为无行。 住不住心名之为行,无相三摩地解脱门名为无行。 舍利子! 所言行者称量算数观察于心,言无行者过称量等。 云何名为过称量等? 以一切处无有诸识作用业故。 舍利子! 所言行者谓于是处观察有为,言无行者谓于是处证于无为。 愚痴凡夫不能觉悟入行非行,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入行非行法故。 「复次舍利子! 夫菩提者无流无取。 云何名为无流无取? 舍利子! 离四流性故曰无流。 何谓为四? 离欲流性、离有流性、离无明流性、离见流性。 舍利子! 离四取性故名无取。 何等为四? 离欲取性、离有取性、离见取性、离戒取性。 舍利子! 如是四取皆由无明,而为盲闇爱水隍池之所拥闭,由执我故受蕴界处。 如来于中如实了知,我取根本自证清净,亦令众生证得清净。 舍利子! 如来既证是清净故,于诸法中无所分别。 何以故? 舍利子! 由此分别起不如理思惟,此但如理相应故不起无明,不起无明故不能发起十二有支,若不发起十二有支此即无生,若无生者此即决定,若决定者此即了义,若了义者此即胜义,若胜义者即无人义,无人义者即不可说义,不可说义者即缘起义,诸缘起义者即是法义,诸法义者即如来义。 舍利子! 若能如是观缘起者即是观法,若观法者即观如来。 如是观者离真如外无有所观。 此中云何有所有耶? 谓相及缘。 如是二法若能观察无相无缘,即真实观。 如来觉悟如是诸法平等故平等,愚痴凡夫不能觉悟此无流无取性,如来于彼发起大悲,我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无流无取性故。 「复次舍利子! 夫菩提者,其性清净无垢无执。 云何名为清净无垢及以无执? 舍利子! 空故清净,无相故无垢,无愿故无执。 又舍利子! 无生故清净、无作故无垢、无取故无执。 又舍利子! 自性故清净,遍净故无垢,光洁故无执。 又舍利子! 无戏论故清净,离戏论故无垢,戏论寂静故无执。 又舍利子! 真如故清净,法界故无垢,实际故无执。 又舍利子! 虚静故清净,无碍故无垢,空寂故无执。 又舍利子! 内遍知故清净,外不行故无垢,内外不可得故无执。 又舍利子! 蕴遍知故清净,界自体故无垢,处损减故无执。 又舍利子! 过去尽智故清净,未来无生智故无垢,现在法界住智故无执。 舍利子! 如是清净无垢无执之性同趣一句,言一句者谓寂静句。 诸寂静者即极寂静,极寂静者即遍寂静,遍寂静者名大牟尼。 舍利子! 犹如太虚菩提亦尔,如菩提性诸法亦尔,如诸法性真实亦尔,如真实性国土亦尔,如国土性涅槃亦尔,故说涅槃诸法平等亦名究竟。 无边际相故无有对治,离对治相故如是诸法本来清净无垢无执。 舍利子! 如来于是色无色等一切诸法,如实觉悟观有情性,游戏清净无垢无执,发起大悲,我今定当开示令其觉悟如是清净无垢无执法故。 「复次舍利子! 如是如来不可思议大悲,不由功用任运常转,流布遍满十方世界无有障碍。 舍利子! 如来大悲不可思议无边无际犹如虚空,若有欲求如来大悲边际者,不异有人求于空际。 舍利子! 是诸菩萨摩诃萨闻如来不思议大悲同虚空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乃至发希奇想。」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诸佛证菩提,无根无所住,如佛所证已,为诸众生说。 诸佛证菩提,寂静极寂静,观眼等内空,色等外空性。 有情不觉悟,寂静极寂静,如来知句义,于彼起大悲。 菩提性光洁,清净等虚空,是众生不了,于彼起大悲。 诸佛证菩提,无去来取舍,是众生不了,于彼起大悲。 诸佛证菩提,无相无境界,众圣之所行,非愚夫所履。 诸凡夫不知,虽知不明达,如来于彼类,兴起于大悲。 无为之自性,无生亦无灭,于彼亦无住,三轮长解脱。 愚夫不能觉,诸有为自性,于彼起大悲,开如是理趣。 菩提非身证,亦不由心证,身自性无知,心如幻事等。 愚夫不能觉,身心自体性,于彼起大悲,开如是妙理。 诸佛自然证,广大胜菩提,安坐树王下,观察含灵性。 登上生死轮,循环种种趣,如来见彼已,兴勐厉大悲。 憍慢之所坏,见网恒缠裹,于苦生乐想,无常起常想。 计净我众生,命者见所坏,如来观彼已,兴勐厉大悲。 一切众生性,覆障于痴膜,无有慧光明,如重云掩日。 如来见彼已,兴勐厉大悲,以无垢智光,当为彼明照。 既入诸恶趣,常迷失正道,或堕地狱趣,畜生鬼趣中。 过去佛已知,导开前正路,今佛见彼已,兴勐厉大悲。 佛知一切法,真如及实性,清净等虚空,证成真解脱。 诸众生不知,如是净妙法,如来见彼已,兴勐厉大悲。 「如是舍利子! 是名如来不思议大悲。 诸菩萨摩诃萨闻是不可思议大悲已,信受谛奉清净无疑,倍复踊跃深生欢喜发希奇想。」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九 发布时间:2025-05-20 04:31:1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