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宝积经卷第八十 内容: 大宝积经卷第八十隋三藏法师阇那崛多译护国菩萨会第一十八之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一切皆得无碍辩才,大忍成就降伏魔怨,近于佛智一生补处,皆得陀罗尼无边辩才、力、无所畏、自在神通,乃至一切功德皆悉具足,其名曰普贤菩萨、普眼菩萨、普明菩萨、普光菩萨、圆光菩萨、上意菩萨、无边意菩萨、广意菩萨、无尽意菩萨、持地菩萨、持世菩萨、益意菩萨、呪手菩萨、文殊师利等六十不思议菩萨,贤护等十六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五千人俱。 复有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及释提桓因、护世四王、功德天子、正意天子,一切天王、一切龙王、一切紧那罗王、一切乾闼婆王、一切夜叉王、一切阿修罗王、一切迦楼罗王,如是等王各各皆与百千眷属俱悉来集会。 尔时世尊坐功德藏师子宝座,于大众中色象显现如须弥山,普照世间如日天子,显现世界如月天子,其德寂静如梵天王,威德难瞻如天帝释,七菩提分皆悉具足如转轮王,宣说无相空无愿法心无所畏如师子王,身光照耀如大火聚,又放光明犹如诸天最胜无上摩尼宝珠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以大梵音令诸众生悉得欢喜。 于一切法解其深义,于大众中而为说法,初中后善其义微妙,具足无杂清净梵行。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曰喜王在众中坐,覩见如来坐师子座放大光明,如百千日普照一切,令天人光隐蔽不现。 见是事已踊跃欢喜,遍满身心不能自胜,即从座起合掌向佛,以偈赞曰:「世尊覆蔽此大众,天龙修罗乾闼婆,菩萨声闻无威德,普照一切如金山。 犹如须弥诸天俱,处于大海佛亦然,世尊住于慈悲海,放大光明百千种。 住于梵行犹梵王,光明威德过诸天,安住禅定解脱中,照耀世间胜众生。 犹如帝释在天众,色象光明最为胜,佛过世间亦复然,诸相庄严功德具。 犹如轮王典四域,照耀世间说法时,令诸众生入圣道,世尊显现慈悲意。 光明障蔽火摩尼,犹如秋日行虚空,佛比千日最为胜,佛日普照于世间。 如夜闇时秋满月,佛光清净亦复然,面部圆满犹如月,覆翳一切天人光。 犹如山顶夜火聚,清净显现无边界,能灭一切无明闇,世尊智慧光普照。 佛音遍满山谷中,能伏外道犹师子,宣说无我空无愿,令诸外道皆恐怖。 威光犹如摩尼王,映夺一切摩尼光,如来躯体真金色,普照世间胜诸光。 如来世间无与等,况复有胜世尊者,福智精进方便等,一切功德无能过。 救护世间大丈夫,我今覩见功德海,令我欢喜生尊重,是故顶礼世尊足。 我已赞叹胜调御,功德圆满世间灯,我今所有诸功德,令诸众生证菩提。」尔时喜王菩萨摩诃萨偈赞佛已,合十指掌谛观佛身目不暂舍,观察法界甚深难解难行难入,不可思惟难知寂静微细之法,不可思量诸佛境界。 内心观察周遍法界,观如来智世尊境界无有等等。 作是观已,入如来智不思议境方便行中,诸佛世尊同一法性而无有异。 思惟观察诸佛世尊无所染着犹如虚空。 作是观时,入于实证真如体性,一切诸法性皆如是。 生如是信,爱乐诸佛如来无碍解脱之门,知常乐我净、知佛之身,作是思惟:「如来之身遍一切刹现众生前,诸佛功德于无量劫说不可尽。」喜王菩萨作是念已,默然而住观于法界。 尔时有一慧命菩萨比丘名曰护国,在舍婆提城受夏安居三月过已,执持衣钵共诸年少初学比丘游行诸国,至王舍城耆阇崛山。 尔时慧命护国菩萨到世尊前,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以偈赞曰:「敬礼最胜放光者,敬礼意如虚空者,敬礼能决他疑网,敬礼超过三界尊。 十方无数刹土中,闻赞如来功德事,彼国所有诸菩萨,欢喜皆来供养佛。 菩萨如法供养已,一心听佛所说法,闻法欢喜还本土,赞叹如来诸功德。 如来积行为众生,经于无量无边劫,为他求于菩提时,其心初无有疲惓。 世尊行檀持戒坚,羼提精进游诸禅,智慧方便皆具足,是故稽首大圣尊。 如来具足四如意,诸根诸力诸解脱,又知众生心意识,是故顶礼大智海。 知诸众生心所念,身口所作善恶业,亦知解脱方便等,世尊知已为说法。 贪欲恚痴迷众生,能令入于三恶道,如来知已教断除,令彼众生生善趣。 过去一切诸世尊,天人魔梵所恭敬,未来功德具足者,世尊皆悉了了知。 诸佛净土所生处,菩萨声闻及缘觉,天人眷属与种姓,寿命长短皆悉知。 灭度已后正法住,供养舍利起庙塔,受法藏人若干种,调御丈夫皆悉知。 十力智慧无障碍,悉能了达三世事,入于一切法智中,故我稽首大智海。 佛无等等况有过,诸相庄严如来身,譬如星宿在虚空,是故我礼胜丈夫。 如来妙色无与等,映蔽大会天人光,释梵威德在佛边,一切隐没皆不现。 身如金山无垢秽,绀发柔软而右旋,佛顶显现如须弥,无量功德光明聚。 眉间毫相放大光,无量无边无有数,佛眼修广如青莲,以大慈悲视众生。 如秋满月行虚空,如来面部亦复尔,众生观者无厌足,是故我礼面中王。 犹如师子鹅孔雀,安行徐步如象王,游止震动于大地,敬礼十力大苦行。 手指佣纤无不爱,网缦珊瑚赤铜色,臂肘修长立过膝,敬礼如来金色身。 足下轮相罗网具,行时足迹犹采画,若有顶礼世尊者,佛光照耀得生天。 法王具足七财宝,常以法施调伏心,教照众生以法行,我今顶礼于法王。 慈悲为铠念为刀,持戒为弓智慧箭,以此能破烦恼怨,生死有爱增长种。 自度度他亿众生,解脱一切诸系缚,能示无畏安隐路,令其得至常乐道。 行此乘者断生死,无有恩爱别离苦,得至微妙无为处,慈心说法为众生。 赞叹最胜世尊已,一切法中自在者,以此赞叹胜善根,令诸众生证菩提。」尔时护国菩萨偈赞佛已,合十指掌而白佛言:「世尊! 我心有疑,欲问如来,唯愿听许。」尔时佛告护国菩萨比丘:「恣汝所问,我当为汝分别解说,断汝所疑令汝欢喜。」尔时护国既蒙听许,即白佛言:「菩萨摩诃萨修行何等,于一切法增长功德,到究竟处而得自在,证捷疾智、得决定智,于法明了入一切智,教化众生能决疑网,解一切智以巧方便济度众生,如言而行常宣真实,得念佛三昧,善能谘问一切深义,闻已能持,速疾证得一切种智?」尔时护国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菩萨行行常决定,真实决定从何生? 智慧大海分别处,愿胜丈夫为我说。 佛身微妙犹真金,人天中胜大福聚,慈愍我等大归依,清净之行为我说。 云何而得无尽利,觉道总持甘露生? 云何清净智慧海,而断众生诸疑惑? 无量亿劫在生死,而无疲倦悔厌心,观诸众生逼切苦,常为众生作利益。 清净刹土佛眷属,最胜国土及寿命,一切众事微妙处,愿说清净菩提行。 降伏众魔破邪见,枯竭爱海得解脱,法行相续无绝断,无上最胜为我说。 色力财宝及四辩,哀愍软言令众喜,慈悲云雨润一切,愿为我说佛境界。 愿出迦陵频伽声,大梵雷音破邪见,众会渴仰为法来,愿施解脱甘露浆。 我今欲成微妙道,若不乐法则不请,闻法时至恭敬待,唯愿为说大法宝。 世尊我愿成菩提,如来深知我志乐,非为恼乱故问佛,善哉愿说最胜行。」尔时世尊告护国菩萨言:「善哉护国! 汝今乃能问如是义,利益多人安乐天人,亦大饶益于未来世,摄诸菩萨。 谛听谛受,当为汝说。」护国白言:「善哉世尊! 愿为我说。」佛言:「护国! 菩萨有四法,能成如上清净之事。 何等为四? 一者真实心无谄曲,二者于诸众生行于平等,三者心念行空,四者如言而行。 护国当知,如此四种能得菩萨清净之法。」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曰。 「若有菩萨心无谄,而常不退菩提道,亦无佷戾贡高意,彼则名为无边智。 见诸众生无救护,生老病死所逼切,发心欲度于有海,能为一切作法船。 调伏平等于众生,观诸众生如一子,皆当救度令解脱,最胜丈夫发此心。 行住坐卧念空门,寿者我想皆悉无,一切世间都如幻,众生愚痴所迷惑。 大智菩萨所言说,依之行行无违失,调伏寂静离诸过,能求菩提名佛子。」佛说偈已,告护国菩萨言:「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复有四种无畏之法。 何等为四? 一者所谓得陀罗尼,二者值善知识,三者得深法忍,四者戒行清净。 是名菩萨四无畏法。」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菩萨大名称,由得总持故,受持最妙法,如来所宣说,恒常无忘失,增长于智慧,彼等智无碍,超过一切法。 常遇善知识,增于助道法,常说于菩提,诸佛所行处,恶知识如火,畏烧故远离,若闻空相法,勇勐坚其心。 菩萨离我人,一切诸见等,持戒无缺漏,其心调寂静,教化诸众生,安住于佛戒。」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诸菩萨众行圆满到究竟处,有四功德令心欢喜。 何等为四? 一者菩萨见佛而生欢喜,二者闻正法而生欢喜,三者舍一切而生欢喜,四者顺法忍而生欢喜。 是为四法生于欢喜。」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菩萨所生处,常见最胜人,威光遍一切,照曜于世间。 见已心恭敬,如天奉帝释,为度众生故,求于菩提时。 从佛闻正法,不怖而欢喜,一心信敬已,随顺于佛教。 闻于随顺法,得忍心无疑,诸法无众生,我想亦复尔。 常观如是已,舍相生欢喜,既不取我相,见乞心踊跃。 城邑与大地,妻子及寿命,一切布施时,其心初无悔。」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作如是言,有四种法应当弃舍。 何等为四? 一者菩萨弃舍居家,二者既出家已不贪利养,三者离诸檀越,四者不惜身命。 是为四法应当弃舍。」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菩萨见家过,舍之而出家,游止于山林,无人寂静处。 远离男与女,眷属及大众,单己无等侣,譬如犀一角。 专意求净道,得失心无忧,少欲及知足,离谄除憍慢。 精进为众生,布施调伏心,苦行修禅定,一心求佛智。 不惜身与命,远离爱眷属,坚心求菩提,其志犹金刚。 若人来割截,无有恚恨想,勇勐心增长,求于一切智。」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无悔之法。 何等为四? 一者不破禁戒无悔之法,二者住阿兰若处无悔之法,三者行四圣种无悔之法,四者多闻无悔之法。 是为四种无悔之法。」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持戒净无垢,犹如摩尼珠,不生贡高心,言我能持戒。 复以此戒善,转教于多人,常怀如是望,成就于佛戒。 彼等住空闲,清净兰若处,亦不生我想,及以寿者想。 观察男女色,犹如于草木,不生男女想,及以吾我想。 彼住四圣种,无懈怠谄曲,至心恒修行,远离于放逸。 求多闻功德,精勤常修习,愿成一切智,最上功德处。 众生处牢狱,无有救护者,轮转于生死,求财以自给。 我当求法船,济度彼生死,烦恼海众生,令其至彼岸。 众生无归依,亦无救护者,众生在有为,无能令其出。 我当作导师,救之令解脱,是故我发心,求于菩提道。」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调伏之行,应当行之。 何等为四? 一者愿生善处常值诸佛,二者供养师长而不求报,三者常乐空闲弃舍利养,四者得无碍辩头陀忍法。 是为四种调伏之法。」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菩萨勇勐乐山林,常不从人求利养,恒得深智无碍辩,善能通达诸法相。 常当供养诸师长,随顺师教无违背,随所生处值诸佛,供养恭敬求菩提。 常生胜处名高远,若生天上天中尊,又得成就菩提道,教诸众生行十善。 念佛功德常欢喜,我亦不久成佛道,既成正觉功德满,度脱众生生死苦。」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法,净菩萨行。 何等为四? 一者行菩提时心无瞋恨,二者弃舍眷属宫殿财宝乐处山林亦不称说己之功德,三者虽行布施不求果报,四者精勤乐法不见师过。 是为四法净菩提行。」尔时世尊重说偈言:「其心清净无怨恨,亦不求人之过罪,自不谄曲无染着,行于大道求菩提。 深观居家是苦本,亲近恶友无正念,是故弃舍行出家,处于山林求解脱。 游行空闲寂静乐,永断眷属恩爱念,不惜于身及寿命,独步无畏犹师子。 乞食支身常知足,犹如飞禽无储积,不乐生天及人中,唯求无上菩提道。 独行无侣唯一己,恒不恐怖如师子,畏诸烦恼如野兽,若得利养心不喜。 观诸众生恒放逸,慈悲誓愿为破之,我为救护诸众生,常当炽然勤精进。 凡所出言恒哀愍,于憎爱人常含笑,不着一切亦如风,唯当求于丈夫行。 常乐行于空无相,观有为法如幻化,调伏诸根意广大,行住常乐甘露法。 常依佛教行大道,恒当清净于内心,求陀罗尼及辩才,荷负诸苦求菩提。 菩萨常观如是行,见前利益生欢喜,若不爱乐于菩提,是人无恶而不造。」佛说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堕落之法。 何等为四? 一者不恭敬他,二者背恩谄曲,三者多求利养名闻,四者诈善扬德。 是为四种堕落之法。」尔时世尊重说偈言:「彼于父母及师长,常怀憍慢不恭敬,违背恩养心谄曲,诸根散乱多愚痴。 常念利养不休息,谄曲诈现精进相,自谓持戒及苦行,一切无有如己者。 恶口麁言喜斗诤,常求人过不休息。 彼恒违离沙门行,营理田作及贩卖。 未来世中诸比丘,弃舍功德及戒行,以怀嫉妬斗诤故,覆灭损坏我正法。 彼去菩提甚悬远,亦复远离七圣财,违背解脱八正路,流转五道生死中。」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障道之法。 何等为四? 一者懈怠,二者不信,三者我慢,四者瞋恚。 是为四种障道之法。」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懈怠不信闇钝心,常为我慢及瞋恚,见有忍辱诸比丘,驱逐傧出于塔寺。 若得利养心欢喜,各言我是常住者,恒作方便求人短,何人有过我治罚。 如是等人去法远,憎嫉功德坠三涂,厌恶诸佛微妙法,是人当入勐火中。 彼人造恶不休息,必当具受苦中苦,是故汝等求菩提,无令后悔堕恶道。 无量亿劫佛乃出,为诸众生作利益,汝等既得善趣身,应舍放逸求解脱。」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须舍四种福伽罗,不得亲近。 何等为四? 一者不得亲近恶知识,二者不得亲近执见之人,三者不得亲近谤法之人,四者不得亲近贪利养人。 是谓四种之人不得亲近。」尔时世尊重说偈言:「能舍恶知识,亲近善知识,菩提道增长,犹月渐圆满。 远离执见人,及舍我寿等,为求佛道故,弃之如毒器。 诽谤于佛法,寂静甘露味,若欲求菩提,应避如粪秽。 远离贪利养,亦舍恶行人,是等不应近,犹如避火坑。 若欲降众魔,转无上法轮,欲求第一利,速远恶知识。 舍爱及憎恶,利誉亦嫉妬,若求无上道,常修于佛智。」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种法受未来苦。 何等为四? 一者轻慢有智之人,二者常怀嫉妬之心,三者于一切法无有信心,四者于净智法常疑无忍而求利养。 是谓四法受未来苦。」尔时世尊重说偈言:「侍佛之人有智者,一切天人应供养,而反贡高怀憍慢,是故彼受无边苦。 于净法中心无忍,所求利养皆非法,常怀憍慢而贡高,见有智者不恭敬。 于佛法中无信解,于贤圣众亦复然,此人常游三恶道,若在人中多愚痴。 彼舍人间寿命已,在大地狱受剧苦,若此劫尽生余方,畜生饿鬼亦复然。 若欲求作世间灯,能尽诸苦胜丈夫,常当远离三涂业,修诸功德成菩提。」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护国:「菩萨有四系缚。 何等为四? 一者轻慢于他,是菩萨系缚。 二者于世俗定其心乐着不求究竟,是菩萨系缚。 三者不守自心智慧未成而行放逸,是菩萨系缚。 四者为求利养而入他家,是菩萨系缚。 护国! 当知是谓菩萨四种系缚。」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恒常轻慢他,乐住世间善,贪着诸见缠,如象没深泥。 乐入白衣家,常怀于放逸,暗钝无智慧,此行名系缚。 欲断诸有苦,远离老病死,当舍于憍慢,常行菩萨道。 受于无边苦,弃舍诸乐事,亦离于憎爱,成佛无染着。 「汝等常应行六度,诸地诸智诸力等,一切功德若成就,常得解脱死罗网。 我于往昔无量劫,为诸众生求菩提,常行布施以调伏,舍离恩爱住正道。 恒不舍离阿兰若,苦行羸瘦求菩提,炽然精进无懈怠,求于最胜丈夫智。 见诸众生在有狱,轮转生死五道中,慈念一切起大悲,是故求于菩提道。 舍于爱子及妻妾,亦舍资财七宝等,寿命国土及大地,为求菩提佛智故。 我昔处于胜山林,时作仙人名忍辱,为王歌利截鼻耳,血变为乳无恚恨。 往昔亦曾作睒子,慈孝供养于二亲,时被迦夷箭所中,尔时亦无瞋恚想。 不惜身命投高岩,为求诸佛善言故,尔时亦无身命想,为成菩提大事故。 往昔慈愍于饥兽,身肉充济于八虎,尔时空中诸天众,赞言善哉大丈夫。 往昔乐行大布施,曾作净行婆罗门,怜愍众生贫苦故,入海求于如意珠。 还为海神所盗窃,我时勇勐抒大海,寻时得珠还阎浮,用济贫苦诸群生。 亦曾作王名苏摩,乃至失命不妄语,诸王因我皆解脱,名闻广流于十方。 我昔曾见贫穷人,时我为王以身施,令彼巨富多财宝,是故号我一切施。 我昔曾为尸毗王,有鸽恐怖来投我,我以身肉代彼命,令彼得离于恐怖。 我昔作王名师子,身遇重病医授药,时有病人乞此药,我不爱命先施与。 我昔修行为众生,曾作王子苏达拏,时有人来乞妻子,我不爱惜尽施与。 曾作菩萨名严炽,为化才德国王故,经于八万四千年,勤行精进始受化。 亦作王子名净威,于佛塔前自然身,恭敬供养于十方,无上最胜两足尊。 曾作国王名月光,时有梵志名可畏,从我求索于身首,我无爱惜以头施。 又作国王名福德,于诸聚落街巷中,积满医药及饮食,拟施一切诸众生。 曾作大王名日净,端正伎女有千人,七宝璎珞庄严体,心不爱惜用布施。 又作国王名宝髻,七宝天冠庄严首,最妙花香而严饰,亦用布施一切人。 又作国王名知足,手脚柔软如兜罗,色妙清净如莲花,亦以布施众生等。 又作商主名师子,有罗刹女欲害人,能以方便驱遣彼,安置商人于洲渚。 又作商主名善眼,将众五百採七宝,有诸罗刹像美女,亦令商人脱彼难。 曾作王子名福焰,妻妾妓女有数亿,端正殊妙犹天女,舍之出家无爱恋。 又作商主名金色,时有如来号无垢,于彼佛前然十指,供养最胜两足尊。 又作国王号花眼,一切瞻仰心无厌,如是妙眼用布施,怜愍一切众生故。 又作菩萨名多发,见有妇人丧其夫,昼夜思念不能舍,缠绵裸形心发狂。 菩萨尔时生慈悲,化作死女言丧妻,渐渐教化彼狂妇,还令醒悟得本心。 又作菩萨名普瞻,见有一人病羸困,我于尔时生慈悲,以己血肉用施彼。 又作国王名花敷,见有一人病困笃,我于彼人起慈心,破于骨髓疗彼病。 又作国王名成利,见有一人甚贫穷,施以一切诸财宝,及舍爱命心无恋。 又作国王名信幢,两手柔软具轮相,时有人来乞我手,为求菩提用施彼。 又作国王名普现,有四天下多财宝,丰乐安隐男女盛,为求菩提用布施。 又作王女名智意,其身白净甚柔软,慈悲欢喜割股肉,及以血施心无悔。 又作女人名银色,金色城中有妇女,新产饥渴欲食子,我割两乳用施之。 又作国王名闻德,多饶最胜诸璎珞,金银七宝诸车乘,世间难舍皆能施。 又作王子名知恩,有人堕海名无恩,无恩为宝坏我眼,我于尔时心不恨。 又念过去作战夫,在大阵中心无杀,宁自丧身不害人,乃至蚁子无杀想。 又念过去曾作雉,恭敬供养于尊者,同类老小皆给恤,尔时亦无傲慢心。 又念过去作猨猴,在山逢值于猎师,诸猕猴众皆归我,我怀慈心救彼命。 又念过去作象王,时被国王所执缚,我念父母盲无目,分舍身命饥不飡。 又念过去受罴身,有人失道我救养,彼将猎师反害我,我于尔时亦无恨。 又念过去作象王,时被猎者箭所着,我求菩提功德故,以牙奉施于彼人。 又念过去作雉身,在于旷野缺林里,彼林为火所焚燎,时我救林天雨花。 我昔曾作九色鹿,饮水食草恒河边,其水深广漂流急,有人堕河我救之。 其人贪财受王募,多将兵众来害我,我求菩提行慈悲,于彼人所亦无恨。 又念过去曾作龟,济度商人令过海,五百商人食我肉,我时亦无瞋恨想。 我念过去行菩提,曾作鱼身游水里,怜愍一切舍身命,百千众生来食我。 我见百千众生病,化身为药犹如山,欲令众生除病苦,变作虫身名为月。 又念曾作师子王,巨身大力仍有慈,时被毒箭所中射,于彼人所起慈愍。 又念过去作马王,身色白净犹珂雪,常在大海高山顶,度诸商人罗刹难。 又念过去求菩提,曾作国王名居邪,见于五欲多诸患,不随淫女谄诳言。 又念过去曾作兔,常化诸兔以善事,时与仙人同居处,舍身投火救仙饥。 又念过去作鹦鹉,常处多饶花果林,报枯树恩不舍离,释变枯树生花果。 又念曾作猕猴王,见诸猕猴被龙害,遂教猕猴竹筒饮,猕猴悉免诸龙难。 又复重念作鹦鹉,取人稻穀养二亲,稻主执我生瞋恚:『云何盗我熟苗稼?』我即报言:『汝种时,云施一切众生等。 我今取以养父母,是故不名为偷盗。』稻主即时生欢喜:『我是禽兽汝为人。 善哉鹦鹉有智慧,能怀孝养供父母,我从今去以稻施,任汝供养于二亲。』如是过去无量事,无有苦行而不作,未曾有怀疲倦意,以求无上清净道。 若内若外所有物,无有一种而不起,持戒忍辱精进禅,无量方便及智慧。 皮肉骨髓及以血,以施一切诸众生,往昔住于山林中,勇勐精进身枯竭,为求佛说大小乘,教示众生令入道。 常乐在于头陀所,曾所修行无弃舍,如是一切难苦行,我于往昔无不行。 我说未来众生等,闻我此等生轻笑,不信受行一句偈,反更毁谤如是法。 斯由贪着衣食等,心常觉观多睡眠,谄曲毁法无惭愧,破坏正教无功德,闻此微妙寂静法,各共相诤非佛语:『我师多闻犹如海,能讲能说最第一,彼亦不行如此法,决定非是佛所说。 次前亦有耆老等,从昔已来诸名德,亦未受行如是法,汝等勿求虚妄事。 于中无我无寿命,亦不说有富伽罗,唐自疲劳无福祐,徒修精勤苦行等。 既言有法名大乘,云何复言空无我? 以无众生无作者,是故于中不须求。 此等文句假设作,亦如外道邪意说,如来不说如是事。』呵骂毁辱诸比丘。 此等不善无羞耻,姧伪欺诳无不作,来世于我教法中,而作形相诸比丘。 内怀嫉妬慢覆心,手足扰动失威仪,袈裟恒常垂两角,身被法服常在村,游于俗间恒酒醉,身着法衣亲俗人,弃舍正教功德聚,乐为俗人通信使,畜养牛马诸畜等,奴婢作人不净物,种莳田园恒乱心,心乐诸恶无善行,亦不亲近善知识,口恒不择于语言。 身中恶行无不作,贪取佛塔众僧物,何况己物而肯施? 见他持戒诸比丘,谤毁言非真梵行;不护禁戒无威德,乐处俗家侵他妻。 白衣畜妇犹怀愧,彼恶比丘贪转甚,畜养妻子求不厌,与诸俗人无有别。 若有檀越请供养,施与衣食汤药等,受他信施无善念,唯增贪欲侵彼妻。 心常系念女色边,随顺烦恼无圣行,方便诱诳诸妇女。 教化俗人令断欲,谓贪欲者堕恶道,地狱及以畜生等,然于自身不依教,云何传欲教化他? 此人三业不如法,所有眷属亦复尔,昼夜聚语无休息,唯论五欲诸世事。 受畜门徒唯驱使,终无教诲以善道,多受弟子自围绕,显己德大招名利,外现异相诈慈悲,摄诸徒众不求利。 门徒眷属多疾患,乾枯病癞癣疮等,唯是杂类下人辈,终不教示圣种等。 戒闻定慧悉弃舍,不行比丘所作事,非道非俗无所名,犹如烂坏腐朽木。 于诸律仪生轻贱,布萨毗尼亦复然,自在游行背师教,搪揬如象醉无钩。 或时诈现在山林,心常念于聚落事,三毒烦恼恒炽然,暂时不能寂静住。 忘失诸佛教诫事,及以头陀功德等,我慢贡高满身中,堕于可畏阿鼻狱。 昼夜恒论国土事,亦复论说于贼盗,身心专营亲缘事,舍离禅定及智慧。 设有所作乐麁事,心存自安故营造,假使营理僧伽蓝,贪着房舍眉恒蹴。 自身口意不调柔,徒众相学亦复尔,彼恶比丘设造寺,专为己身及眷属。 若有比丘顺从彼,即便安置摄受住;若有持戒诸大德,方便善能说法利,自能调伏亦调他,如是比丘终不受。 此房现今我受用,余房是我弟子住,自外己属诸同学,汝去此中无处停。 现今所有床铺者,各以付他有所属,更无剩长可相容,亦无衣食汝须去。 暂时所须尚不与,况借房舍及诸物? 如是不行僧次法,彼恶比丘如俗人,多畜钱财眷属等。 我诸弟子如法者,处处驱遣不听住,彼时忆念我所说,各怀悲伤入山林,呜呼我师微妙法,不久悉灭不复现。 现有比丘求多利,身无法行疾有德,设有具戒功德者,为彼恶贱无利养,皆自伤叹去城邑,常住空静山林中。 痴慢贡高诸恶行,常行斗诤两舌者,欺诳世人得利养,自谓与圣等无异。 我此法教功德藏,具足一切妙功德,来世破坏不复现,以无持戒我慢故。 又如宝藏为他坏,又如花池枯乾竭,犹如宝舆自摧折,我法未来亦复然。 彼恶比丘难调伏,灭我法行无有余,未来如是恶世中,破坏我法甚可畏。 如是乐喜诸恶者,远离天人及善行,从于此身舍命已,堕于地狱畜生中。 于彼无量亿千岁,具受一切诸苦恼,于后假使得人身,多苦秽恶恒不净。 若盲若聋若眼瞎,恒常身体怀疾病,颜色丑恶见不喜,常怀畏惧承事他。 难得心意无亲爱,所说语言无信受,若有如是恶行者,在所呵责驱出众。 彼人多饶诸病苦,常被杖石打驱逐,常为饥渴恼其身,他人见者常轻贱。 若闻如是众多苦,应舍诸恶心调伏,于诸众生行善行,勿令于后生悔心。 若有爱敬佛世尊,圣众持戒头陀法,汝应勤求如是行,应舍眷属及名利。 此皆颠倒如幻化,应观有为如泡梦,恩爱合会必别离,一切有为不久住。 莫舍正勤诸力等,勤求诸地波罗蜜,乃至未觉妙菩提,常应修集一切行。」尔时佛复告护国菩萨言:「善男子! 于未来世行大乘菩萨富伽罗等有如是等过患,应自远离,自不勤求,而与此人共相习近,不勤正行,自行谄曲、亲近行谄曲者,自无智慧、随顺无智慧者,贪求世利恒无厌足,悭惜他家嫉妬胜己,谄曲诈伪无羞无惭,诈现圣相自尊自重,徒众眷属各相誉赞以求名利,求利养故常入聚落。 既不怜愍一切众生,亦不为教化诸众生故,常自说言我有平等。 恒作是念:『云何他知我是众生真善知识、知我多闻。』实于佛法无恭敬心无求法心,犹如破器无所复用,如懈怠人无有成办。 相求过失行于方便,无智懈怠唯恶觉观。 各各论说破法等事,固执恶心至死不悔。 多集悭贪,所畜眷属亦学是师,以自围绕在我法中。 如是行者凡所作事,不问明哲不求佛法,以无精进行故生贫穷家。 从贫穷家而得出家,于我教中得少利养,心生欢喜而无惭愧。 彼等尚无忏悔之心,何能自觉胜智? 彼等弃舍诸佛功德而取现在名利,以得现在利故,自言我是沙门也。 护国! 我于如是富伽罗、如是人等,我不说其有随顺俗忍,何况能有诸佛大智? 彼等远于人天道,况成佛道? 护国! 如是等人,我说有八种法障碍于菩提。 何等为八? 一者当生三恶道,二者当生边地下贱,三者当生贫穷,四者颜色不正,五者愚痴无智,六者常与恶知识相会,七者多诸病患,八者得大恶病以取命终。 护国! 此等八法是障碍菩提。 所以者何? 护国! 我亦不说但以有言说而得菩提,我亦不说诈现圣者有清净行也,我亦不说有谄曲者有菩提行也,我亦不说多贪利养者有供养佛行也,我亦不说有我慢者有清净般若行也,我亦不说无智慧者能决他疑行也,我亦不说有妬嫉者有净心行也,我亦不说不精进者能得诸陀罗尼行也,我亦不说不乐功德者而得善道行也,我亦不说悭惜他家者有身心清净行也,我亦不说诈现威仪者能值遇佛会也,我亦不说乐在俗家者有清净口业行也,我亦不说不恭敬者有心清净行也,我亦不说有不知足者有乐法行也,我亦不说惜身命者有求法行也。 护国! 我虽呵骂毁呰六师,然彼诸外道在我法外入我法中作诸恶业,我若毁辱,过患倍彼六师。 何以故? 彼等但为自口言我是比丘,而以无行欺诳一切天人世间故。」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威仪浊乱无恭敬,唯增我慢贪名誉,烦恼覆蔽心迷醉,此等远离妙菩提。 耽着名利及懈怠,懈怠增长失正念,若无正念失持戒,若无持戒失善道。 彼人生在贫穷家,得出家已着利养,如人弃舍于真金,担负草秽以为宝。 为求名利住山林,至彼更求诸等侣,弃舍神通辩才智,求现名利及眷属。 若彼命终堕恶道,或生贫穷下贱中,懈怠恶色无威德,斯等皆由我慢受。 彼既远离诸善行,亦由放逸失正念,在于长远大恶道,亿千劫中未能脱。 若求名利得菩提,提婆达多应是佛,毗岚勐风吹坏物,懈怠无戒亦复然。 自无善行贪女色,戒行不净失功德,于我法中无所用,无智犹如朽烂木。 若为菩提求佛法,何得不依解脱行? 犹如黐胶缚猕猴,我慢求道亦复然。 我昔为求一句法,弃舍身命为菩提,彼人懈怠舍我教,如是无利于我法。 我昔为求善教故,投身高崖及火聚,我得闻已如法行,弃舍一切爱憎等。 彼人闻我功德法,曾不爱乐于一句,无法云何得菩提,犹如盲前说道路。」大宝积经卷第八十 发布时间:2025-05-20 04:30:5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7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