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一十三 内容: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一十三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第二分无缚解品第十五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 如说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者,云何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被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若菩萨摩诃萨能被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若菩萨摩诃萨能被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若菩萨摩诃萨乃至能被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若菩萨摩诃萨能被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铠,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若菩萨摩诃萨能自变身如佛形像,放大光明照三千界乃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与诸有情作饶益事,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被如是等诸功德铠,放大光明照三千界乃至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亦令诸界六三变动,谓动、极动、等极动等,为诸有情作大饶益。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能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普化三千大千世界如吠琉璃,亦化自身为大轮王,七宝眷属无不圆满,诸有情类须食与食,须饮与饮,须衣与衣,须乘与乘,涂香、末香、烧香、花鬘、房舍、卧具、医药、灯烛、真珠、金银及余种种珍宝资具,随其所须悉皆施与。 作是施已,复为宣说六到彼岸相应之法,令彼闻已终不坠堕,至得无上正等菩提,常不舍离六到彼岸相应之法。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贫乏有情,随其所须皆化施与。 于意云何? 如是幻事为有实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能被布施波罗蜜多大功德铠,或化世界如吠瑠璃,或化自身为轮王等,随有情类所须施与,及为宣说六到彼岸相应之法,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自被净戒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为有情故生轮王家,绍轮王位富贵自在,安立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于十善业道,或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或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或空、无相、无愿解脱门,或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为宣说如是诸法令其安住,至得无上正等菩提,于如是法常不舍离。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无量百千有情,令其安住十善业道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于意云何? 如是幻事为有实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为有情故生轮王家,绍轮王位富贵自在,安立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于十善业道乃至十八佛不共法。 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自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善现! 云何菩萨摩诃萨自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至得无上正等菩提,被安忍铠常作是念:『假使一切有情之类,皆持刀仗来见加害,我终不起一刹那顷忿恨瞋心,劝诸有情亦修是忍。』善现! 是菩萨摩诃萨如心所念皆能成办,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不舍离如是安忍,亦令有情修如是忍。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或持刀杖更相加害,或有相劝修安忍行。 于意云何? 如是幻事为有实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自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安忍波罗蜜多大功德铠,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自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善现! 云何菩萨摩诃萨自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精进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身心精进,断诸恶法修诸善法,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修习如是身心精进,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不舍离如是正勤。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自修精进亦劝他修。 于意云何? 如是幻事为有实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自修精进,亦劝有情令修精进,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自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善现! 云何菩萨摩诃萨自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静虑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住一切法平等定中,不见诸法有定有乱,而常修习如是静虑波罗蜜多,亦劝有情修习如是平等静虑,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不舍离如是静虑。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令修诸法平等静虑,亦相劝修如是静虑。 于意云何? 如是幻事为有实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住一切法平等定中,亦劝有情修如是定,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自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善现! 云何菩萨摩诃萨自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令被般若波罗蜜多大功德铠? 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住无戏论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得诸法若生若灭、若染若净此彼差别,亦劝无量百千俱胝那庾多众,安住如是无戏论慧。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令自安住无戏论慧,亦令劝他住如是慧。 于意云何? 如是幻事为有实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自能安住无戏论慧,亦劝有情住如是慧,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被如上说诸功德铠,观察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一切有情。 有诸有情摄受邪法行诸恶行,是菩萨摩诃萨以神通力自变其身,遍满如是诸佛世界,随彼有情所乐示现,自现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亦劝他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 劝诸有情行此行已,复随类音为说六种波罗蜜多相应之法,令彼闻已乃至证得一切智智,常不舍离如是妙法。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令自安住六到彼岸,亦令劝他安住此法。 于意云何? 如是幻事为有实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普于十方殑伽沙等诸佛世界自现其身,随宜安住六到彼岸,亦劝有情令住此行常不舍离,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如幻故。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被如上说诸功德铠,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不杂声闻、独觉作意。 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布施等波罗蜜多,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布施等波罗蜜多。』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内空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内空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四念住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四念住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空解脱门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空解脱门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佛十力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佛十力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预流果等,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预流果等。』不作是念:『我当安立尔所有情于佛无上正等菩提,尔所有情不当安立。』但作是念:『我当安立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于佛无上正等菩提。』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被大乘铠。 「善现! 如工幻师或彼弟子,住四衢道对大众前,化作种种诸有情类,其数无量随其所应,方便安立令住布施,乃至令住诸佛无上正等菩提。 于意云何? 如是幻事为有实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安立无量无数无边诸有情类,令住布施乃至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菩萨虽有所为而无其实。 何以故? 诸法性相皆如幻故。」尔时,善现白佛言:「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诸菩萨摩诃萨不被功德铠,当知是为被大乘铠。 何以故? 以一切法自相空故。 所以者何? 世尊! 色乃至识色乃至识相空,眼处乃至意处眼处乃至意处相空,色处乃至法处色处乃至法处相空,眼界乃至意界眼界乃至意界相空,色界乃至法界色界乃至法界相空,眼识界乃至意识界眼识界乃至意识界相空,眼触乃至意触眼触乃至意触相空,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相空,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相空,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相空,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相空,如是乃至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佛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相空,菩萨摩诃萨菩萨摩诃萨相空,被大功德铠被大功德铠相空。 「世尊! 由是因缘,诸菩萨摩诃萨不被功德铠,当知是为被大乘铠。」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如汝所说。 善现当知! 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诸菩萨摩诃萨为此事故被大乘铠。」具寿善现白言:「世尊! 何因缘故,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诸菩萨摩诃萨为此事故被大乘铠?」佛告善现:「由诸作者不可得故,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 所以者何? 「善现! 色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受、想、行、识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色乃至识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眼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眼处乃至意处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色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声、香、味、触、法处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色处乃至法处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眼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眼界乃至意界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色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声、香、味、触、法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色界乃至法界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眼识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识界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眼识界乃至意识界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眼触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触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眼触乃至意触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耳、鼻、舌、身、意触为缘所生诸受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我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我乃至见者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梦境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响、像、幻事、光影、阳焰、空花、寻香城、变化事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梦境乃至变化事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内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四念住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如是乃至如来十力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真如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法界、法性、法定、法住、实际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真如乃至实际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菩萨摩诃萨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如来应正等觉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菩萨摩诃萨、如来应正等觉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一切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道相智、一切相智非造非不造、非作非不作。 何以故? 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毕竟不可得故。 「善现! 由此因缘,一切智智无造无作,一切有情亦无造无作,诸菩萨摩诃萨为此事故被大乘铠。 善现! 由此义故,诸菩萨摩诃萨不被功德铠,当知是为被大乘铠。」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色无缚无解,受、想、行、识无缚无解。」时,满慈子问善现言:「尊者说色无缚无解,说受、想、行、识无缚无解耶?」善现答言:「如是! 如是! 我说色无缚无解,说受、想、行、识无缚无解。」满慈子言:「何等色无缚无解? 何等受、想、行、识无缚无解?」善现答言:「如梦色无缚无解,如梦受、想、行、识无缚无解;如响、如像、如光影、如阳焰、如幻事、如空花、如寻香城、如变化事色无缚无解,如响乃至如变化事受、想、行、识无缚无解。 何以故? 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过去色无缚无解,过去受、想、行、识无缚无解;未来、现在色无缚无解,未来、现在受、想、行、识无缚无解。 何以故? 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善色无缚无解,善受、想、行、识无缚无解,不善、无记色无缚无解;不善、无记受、想、行、识无缚无解。 何以故? 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世间色无缚无解,世间受、想、行、识无缚无解;出世间色无缚无解,出世间受、想、行、识无缚无解。 何以故? 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有漏色无缚无解,有漏受、想、行、识无缚无解;无漏色无缚无解,无漏受、想、行、识无缚无解。 何以故? 如是一切色乃至识,无所有故无缚无解,远离故无缚无解,寂静故无缚无解,无生故无缚无解,无灭故无缚无解,无染故无缚无解,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一切法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一切法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布施波罗蜜多无缚无解,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布施等波罗蜜多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内空无缚无解,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内空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四念住无缚无解,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四念住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如是乃至如来十力无缚无解,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十力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一切菩萨摩诃萨行无缚无解,诸佛无上正等菩提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菩萨行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一切智无缚无解,道相智、一切相智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一切智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真如无缚无解,法界、法性、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平等性、离生性、法定、法住、实际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真如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菩萨摩诃萨无缚无解,如来应正等觉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菩萨摩诃萨、如来应正等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复次,满慈子! 一切有为无缚无解,一切无为无缚无解。 何以故? 以有为等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满慈子! 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是无缚无解微妙法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如实知。 满慈子! 诸菩萨摩诃萨于如是无缚无解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四念住乃至一切相智,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勤修学。 「满慈子! 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住如是无缚无解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四念住乃至一切相智。 满慈子! 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应成熟无缚无解有情,应严净无缚无解佛土,应亲近供养无缚无解诸佛,应听受无缚无解法门。 「满慈子! 是菩萨摩诃萨常不远离无缚无解诸佛,常不远离无缚无解神通,常不远离无缚无解五眼,常不远离无缚无解诸陀罗尼,常不远离无缚无解诸三摩地。 满慈子! 是菩萨摩诃萨当起无缚无解道相智,当证无缚无解一切智、一切相智,当转无缚无解法轮,当以无缚无解三乘法要安立无缚无解诸有情类。 「满慈子! 若菩萨摩诃萨修行无缚无解六波罗蜜多,能证无缚无解一切法性,无所有故、远离故、寂静故、无生故、无灭故、无染故、无净故无缚无解。 满慈子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名被无缚无解大乘铠者。」第二分三摩地品第十六之一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 何等是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齐何当知菩萨摩诃萨发趣大乘? 如是大乘从何处出? 至何处住? 如是大乘为何所住? 谁复乘是大乘而出?」佛告善现:「汝初所问『何等是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善现! 六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云何为六? 谓布施波罗蜜多、净戒波罗蜜多、安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 「善现! 云何布施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舍一切内外所有,亦劝他舍内外所有,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布施波罗蜜多。 「善现! 云何净戒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受持十善业道,亦劝他受持十善业道,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净戒波罗蜜多。 「善现! 云何安忍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具增上安忍,亦劝他具增上安忍,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安忍波罗蜜多。 「善现! 云何精进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于五波罗蜜多勤修不舍,亦劝他于五波罗蜜多勤修不舍,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精进波罗蜜多。 「善现! 云何静虑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方便善巧入诸静虑、无量、无色,终不随彼势力受生,亦能劝他方便善巧入诸静虑、无量、无色,不随彼定势力受生,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静虑波罗蜜多。 「善现! 云何般若波罗蜜多? 若菩萨摩诃萨以一切智智相应作意,大悲为首,用无所得而为方便,自如实观察一切法性,于诸法性无取无着,亦劝他如实观察一切法性,于诸法性无取无着,持此善根与一切有情同共回向一切智智。 善现! 是为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多。 善现当知! 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复次,善现! 菩萨摩诃萨大乘相者,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无散空、本性空、自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 「云何内空? 内谓内法,即是眼、耳、鼻、舌、身、意。 当知此中眼由眼空非常非坏,乃至意由意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内空。 「云何外空? 外谓外法,即是色、声、香、味、触、法。 当知此中色由色空非常非坏,乃至法由法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外空。 「云何内外空? 内外谓内外法,即内六处及外六处。 当知此中内法由外法空非常非坏,外法由内法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内外空。 「云何空空? 空谓一切法空,此空复由空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空空。 「云何大空? 大谓十方,即东西南北四维上下。 当知此中东方由东方空非常非坏,乃至下方由下方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大空。 「云何胜义空? 胜义谓涅槃。 当知此中涅槃由涅槃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胜义空。 「云何有为空? 有为谓欲界、色界、无色界。 当知此中欲界由欲界空非常非坏,色、无色界由色、无色界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有为空。 「云何无为空? 无为谓无生、无灭、无住、无异。 当知此中无为由无为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无为空。 「云何毕竟空? 毕竟谓若法究竟不可得。 当知此中毕竟由毕竟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毕竟空。 「云何无际空? 无际谓无初、后际可得。 当知此中无际由无际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无际空。 「云何散无散空? 散谓有放、有弃、有舍可得,无散谓无放、无弃、无舍可得。 当知此中散无散由散无散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散无散空。 「云何本性空? 本性谓若有为法性、若无为法性,如是一切皆非声闻、独觉、菩萨、如来所作,亦非余所作故名本性。 当知此中本性由本性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本性空。 「云何自共相空? 自相谓一切法自相,如变碍是色自相,领纳是受自相,取像是想自相,造作是行自相,了别是识自相,如是等若有为法自相,若无为法自相,是为自相。 共相谓一切法共相,如苦是有漏法共相,无常是有为法共相,空、无我是一切法共相,如是等有无量共相。 当知此中自共相由自共相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自共相空。 「云何一切法空? 一切法谓五蕴、十二处、十八界,有色无色,有见无见,有对无对,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是为一切法。 当知此中一切法由一切法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一切法空。 「云何不可得空? 不可得谓此中求诸法不可得。 当知此中不可得由不可得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不可得空。 「云何无性空? 无性谓此中无少性可得。 当知此中无性由无性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无性空。 「云何自性空? 自性谓诸法能和合自性。 当知此中自性由自性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自性空。 「云何无性自性空? 无性自性谓诸法无能和合者性、有所和合自性。 当知此中无性自性由无性自性空非常非坏。 何以故? 本性尔故。 善现! 是为无性自性空。 「复次,善现! 有性由有性空,无性由无性空,自性由自性空,他性由他性空。 「云何有性由有性空? 有性谓有为法,此有性由有性空。 「云何无性由无性空? 无性谓无为法,此无性由无性空。 「云何自性由自性空? 谓一切法皆自性空,此空非智所作,非见所作,亦非余所作,是谓自性由自性空。 「云何他性由他性空? 谓一切法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法住、法定、法性、法界、法平等性、法离生性、真如、不虚妄性、不变异性、实际,皆由他性故空,是谓他性由他性故空。 「善现当知! 是为菩萨摩诃萨大乘相。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百一十三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9:4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7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