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一十六 内容: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一十六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第三分空相品第二十一之二「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殑伽沙等大劫,布施三宝,所谓佛宝、法宝、僧宝,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获福多不?」善现答言:「甚多! 世尊! 甚多! 善逝! 其福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经一昼夜如说而学,所获功德甚多于彼无量无边。 何以故?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诸菩萨摩诃萨乘,诸菩萨摩诃萨乘此乘故,速到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殑伽沙等大劫,供养预流、一来、不还、应供、独觉、菩萨、如来。 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获福多不?」善现答言:「甚多! 世尊! 甚多! 善逝! 其福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经一昼夜如说而学,所获功德甚多于彼无量无边。 何以故? 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超诸声闻、独觉等地,速入菩萨正性离生,复渐修行诸菩萨行,疾证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殑伽沙等大劫,精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 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获福多不?」善现答言:「甚多! 世尊! 甚多! 善逝! 其福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经一昼夜精勤修学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所获功德甚多于彼无量无边。 何以故?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诸菩萨摩诃萨母。 所以者何? 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能生菩萨摩诃萨众,一切菩萨摩诃萨众依深般若波罗蜜多,速能圆满一切佛法。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殑伽沙等大劫,以法布施一切有情。 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获福多不?」善现答言:「甚多! 世尊! 甚多! 善逝! 其福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经一昼夜以法布施一切有情,所获功德甚多于彼无量无边。 何以故?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远离一切智智。 若菩萨摩诃萨不离深般若波罗蜜多,则为不远离一切智智。 是故,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常应不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殑伽沙等大劫,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安住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真如乃至不思议界,安住苦,集、灭、道圣谛,修行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修行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修行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修行八解脱乃至十遍处,修行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修行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修行五眼、六神通,修行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修行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修行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修行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修行诸余无边佛法。 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获福多不?」善现答言:「甚多! 世尊! 甚多! 善逝! 其福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经一昼夜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所获功德甚多于彼无量无边。 何以故? 若菩萨摩诃萨不离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智智有退转者,无有是处。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于一切智智有退转者,斯有是处。 是故,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常应不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殑伽沙等大劫,修行种种财施、法施,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种种福业,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获福多不?」善现答言:「甚多! 世尊! 甚多! 善逝! 其福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经一昼夜修行种种财施、法施,住空闲处系念思惟先所修行种种福业,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所获功德甚多于彼无量无边。 何以故? 依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起回向,当知是为无上回向,离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起回向,当知是为有上回向。 是故,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常应不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以所修行种种福业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离深般若波罗蜜多,设经殑伽沙等大劫,普缘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诸弟子功德善根,和合称量现前随喜,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 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因缘获福多不?」善现答言:「甚多! 世尊! 甚多! 善逝! 其福无量无数无边、不可思议、不可称计。」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若菩萨摩诃萨依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说而住,经一昼夜普缘过去、未来、现在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及诸弟子功德善根,和合称量现前随喜,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所获功德甚多于彼无量无边。 何以故? 一切随喜回向功德善根皆以甚深般若波罗蜜多而为上首。 是故,善现! 若菩萨摩诃萨欲得无上正等菩提,常应不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于诸善根随喜回向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尔时,善现便白佛言:「如佛所说,诸行皆是分别所作,从妄想生都非实有。 以何因缘,此诸菩萨摩诃萨等获福无量无数无边? 世尊! 分别所作种种福业,应不能起世间正见,不能趣入正性离生,亦应不能得预流果乃至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如汝所说。 然诸菩萨摩诃萨众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知一切种分别所作空无所有、虚妄不实。 所以者何? 诸菩萨摩诃萨善学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安住如是种种空已,如如观察分别所作空无所有、虚妄不实,如是如是能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如如不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如是如是获福无量无数无边。 由此因缘,能起正见,亦能趣入正性离生,乃至能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所说无量、无数、无边有何差别?」佛告善现:「言无量者,量不可得,不可量在过去、未来、现在法中故名无量。 言无数者,数不可得,不可数在一切有为、无为界中故名无数。 言无边者,边不可得,不可测度彼法边际故名无边。」具寿善现复白佛言:「颇有因缘,色亦无量无数无边,受、想、行、识亦无量无数无边不?」佛告善现:「有因缘故,色亦无量无数无边,受、想、行、识亦无量无数无边。」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因缘故,色亦无量无数无边,受、想、行、识亦无量无数无边?」佛告善现:「色性空故说为无量无数无边,受、想、行、识性空故说为无量无数无边。」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为但色性空,受、想、行、识性空,为一切法皆性空耶?」佛告善现:「我先岂不说一切法皆空?」善现答言:「佛虽常说诸法皆空,而诸有情不知、见、觉,故我今者复作是问。 世尊! 诸法性空即是无尽,亦是无量,亦是无数,亦是无边。 世尊! 诸法空中尽不可得,量不可得,数不可得,边不可得。 由此因缘,无尽无量无数无边,若义若文俱无差别。」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如汝所说。 无尽无量无数无边,若义若文俱无差别,皆共显了诸法空故。 善现当知! 诸法空理皆不可说,如来方便说为无尽,或说无量,或说无数,或说无边,或说为空,或说无相,或说无愿,或说无作,或说无为,或说无生,或说无灭,或说离染,或说永灭,或说涅槃,或说真如,或说实际,诸如是等实义无异,皆是如来方便演说。」具寿善现便白佛言:「世尊! 甚奇方便善巧诸法实性不可宣说,而为有情方便显示。 如我解佛所说义者,诸法实性皆不可说。」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诸法实性皆不可说。 所以者何? 一切法性皆毕竟空,无能宣说毕竟空者。」尔时,善现复白佛言:「不可说义有增减不?」佛告善现:「不可说义无增无减。」具寿善现复白佛言:「若不可说义无增无减者,则应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亦无增减,则应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亦无增减,则应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亦无增减,则应空、无相、无愿解脱门亦无增减,则应八解脱乃至十遍处亦无增减,则应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亦无增减,则应一切陀罗尼门、三摩地门亦无增减,则应五眼、六神通亦无增减,则应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亦无增减,则应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亦无增减,则应无忘失法、恒住舍性亦无增减,则应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亦无增减。 「世尊! 若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亦无增减,则应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皆无所有。 若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皆无所有,云何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不可说义无增无减,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亦无增减。 不可说义无所有,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亦无所有。 然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安住般若波罗蜜多方便善巧,不作是念:『我于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若增若减。』但作是念:『唯有名想谓为般若乃至布施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时,持此布施乃至般若波罗蜜多俱行作意,并依此起心及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如佛无上正等菩提微妙甚深而起回向。 由此回向巧方便力,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尔时,善现即白佛言:「何谓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诸法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具寿善现复白佛言:「何谓诸法真如,而说为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色蕴乃至识蕴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眼处乃至意处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色处乃至法处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眼界乃至意界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色界乃至法界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眼识界乃至意识界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眼触乃至意触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眼触为缘所生诸受乃至意触为缘所生诸受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地界乃至识界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因缘乃至增上缘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无明乃至老死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布施波罗蜜多乃至般若波罗蜜多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内空乃至无性自性空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苦、集、灭、道圣谛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四念住乃至八圣道支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四静虑、四无量、四无色定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空、无相、无愿解脱门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八解脱乃至十遍处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净观地乃至如来地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极喜地乃至法云地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陀罗尼门、三摩地门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五眼、六神通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如来十力乃至十八佛不共法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三十二相、八十随好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无忘失法、恒住舍性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预流果乃至独觉菩提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一切智、道相智、一切相智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生死、涅槃真如是谓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当知! 诸法真如无增减故诸佛无上正等菩提亦无增减。 善现当知! 诸菩萨摩诃萨常不远离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恒乐安住诸法真如,都不见法有增有减。 由此因缘不可说义无增无减,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亦无增减。 不可说义无所有,布施波罗蜜多广说乃至一切相智亦无所有。 如是,善现! 诸菩萨摩诃萨依止无增减、无所有为方便,行深般若波罗蜜多,由此为门,集诸功德至圆满位,便证无上正等菩提。」具寿善现复白佛言:「是菩萨摩诃萨为初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为后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 世尊! 是菩萨摩诃萨若初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初心起时后心未起,无和合义。 若后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后心起时前心已灭,无和合义。 如是前后心、心所法,进退推徵无和合义,如何可得积集善根? 若诸善根不可积集,云何菩萨善根圆满,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吾当为汝略说譬喻,令汝于义易得解了,诸有智者于所说义闻其譬喻便得悟解。 善现! 于意云何? 如然灯时,为初焰能燋炷? 为后焰能燋炷?」善现答言:「如我意解,非初焰能燋炷,亦不离初焰;非后焰能燋炷,亦不离后焰。」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炷为燋不?」善现答言:「世间现见其炷实燋。」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亦复如是,非初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初心;非后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后心,而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令诸善根生长圆满,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 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至最后心十地圆满,便证无上正等菩提。」尔时,善现便白佛言:「诸菩萨摩诃萨修学何等十地圆满,便证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诸菩萨摩诃萨修极喜地乃至法云地令其圆满,便证无上正等菩提,亦学净观地乃至如来地令其圆满,便证无上正等菩提。 善现当知! 诸菩萨摩诃萨精勤修学如是十地至圆满位,得菩提时,非初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初心;非后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后心,而诸菩萨摩诃萨,精勤修学如是十地至圆满位,便证无上正等菩提。」具寿善现即白佛言:「如来所说缘起理趣,最为微妙极为甚深,谓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修学十地,得菩提时,非初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初心;非后心起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亦不离后心,而诸菩萨摩诃萨从初发心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至最后心十地圆满,便证无上正等菩提。」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若心灭已,更可生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 是心已灭,不可更生。」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若心已生,有灭法不?」善现答言:「如是! 世尊! 若心已生定有灭法。」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有灭法心,非当灭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 有灭法心决定当灭。」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心住为如心真如不?」善现答言:「如是! 世尊! 如心真如心住亦尔。」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若心住如真如,是心为如真如、实际性常住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 是心非如真如、实际其性常住。」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诸法真如极甚深不?」善现答言:「如是! 世尊! 诸法真如极为甚深。」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即真如是心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离真如有心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即心是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离心有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真如为能见真如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不?」善现答言:「如是! 世尊! 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是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为行何处?」善现答言:「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都无行处。 所以者何? 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住真如中,无心现行,无现行处。 何以故? 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住真如中,都无现行、现行时处、现行者故。」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何所行?」善现答言:「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胜义谛,此中二种现行无故。」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若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虽不取相而行相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胜义谛中为破相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于意云何? 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胜义谛中破相想不?」善现答言:「不也! 世尊!」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云何不破相亦不破相想?」善现答言:「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不作是念:『我当破相及破相想。』亦不作是念:『我当破无相及破无相想。』所以者何? 于一切种无分别故。 「复次,世尊! 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虽能如是离诸分别,而未圆满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及十八佛不共法等无量无边胜功德故,未得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世尊! 是菩萨摩诃萨成就最胜方便善巧,由此最胜方便善巧,于一切法不取不破。 何以故? 是菩萨摩诃萨了一切法自相空故。 「复次,世尊! 是菩萨摩诃萨住一切法自相空中,为欲成熟诸有情故入三等持,用三等持方便成熟诸有情类。」佛告善现:「如是! 如是! 如汝所说。」尔时,善现即白佛言:「是菩萨摩诃萨云何入此三种等持,方便成熟诸有情类?」佛告善现:「是菩萨摩诃萨住空等持,见诸有情虚妄分别我、我所者,以方便力教令安住空三摩地。 是菩萨摩诃萨住无相等持,见诸有情虚妄分别诸法相者,以方便力教令安住无相三摩地。 是菩萨摩诃萨住无愿等持,见诸有情虚妄分别多愿乐者,以方便力教令安住无愿三摩地。 善现! 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如是善巧入三等持,方便成熟诸有情类,令所随宜获大饶益。」尔时,舍利子问具寿善现言:「若菩萨摩诃萨梦中入此三种等持,于深般若波罗蜜多有增益不?」善现答言:「若菩萨摩诃萨觉时入此三种等持,于深般若波罗蜜多有增益者,彼梦中入亦有增益。 所以者何? 觉与梦中无差别故。 舍利子! 若菩萨摩诃萨觉时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既名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摩诃萨梦中修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名修习甚深般若波罗蜜多。 三种等持于深般若波罗蜜多能为增益,亦应如是。」时,舍利子问善现言:「诸菩萨摩诃萨梦中造业,为有增益或损减不? 佛说诸法虚妄不实如梦所造,云何彼业能有增益或复损减。 所以者何? 非于梦中所造诸业能有增益或能损减,要至觉时忆想分别梦中所造,乃有增益或有损减。」善现答言:「诸有觉时断他命已,后于梦中忆想分别深自庆快;或复有人梦断他命,谓在觉时生大欢喜,如是二业于意云何?」时,舍利子问善现言:「无所缘事,若思若业俱不得生,要有所缘思业方起,梦中思业缘何而生?」善现答言:「如是! 如是! 若梦、若觉无所缘事思业不生,要有所缘思业方起。 何以故? 舍利子! 要于见闻觉知法中有觉慧转,由斯起染或复起净。 若无见闻觉知诸法,无觉慧转亦无染净。 由此故知若梦、若觉有所缘事思业乃生,无所缘事思业不起。」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佛说思业皆离自性,如何可言若思若业有所缘起,无便不生?」善现答言:「虽诸思业及所缘事自性皆空,而由自心取相分别,故说思业有所缘生,若无所缘思业不起。」时,舍利子谓善现言:「若菩萨摩诃萨梦中修行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持此善根,与诸有情平等共有回向无上正等菩提,是菩萨摩诃萨为实回向大菩提不?」善现报言:「慈氏菩萨久已受得无上菩提不退转记,一生所系定当作佛,善能酬答一切难问,现在此会宜请问之,补处慈尊定当为答。」时,舍利子如善现言:「恭敬请问慈氏菩萨。」时,慈氏菩萨诘舍利子言:「谓何等名慈氏能答? 为色蕴耶? 为受、想、行、识蕴耶? 为色蕴空耶? 为受、想、行、识蕴空耶? 为色蕴真如耶? 为受、想、行、识蕴真如耶? 且色蕴不能答,受、想、行、识蕴亦不能答;色蕴空不能答,受、想、行、识蕴空亦不能答;色蕴真如不能答,受、想、行、识蕴真如亦不能答。 所以者何? 我都不见有法能答、有法所答,答处、答时及由此答亦皆不见,我都不见有法能记、有法所记,记处、记时及由此记亦皆不见。 何以故? 舍利子! 以一切法本性皆空,都无所有无二无别,毕竟推徵不可得故。」尔时,舍利子复问慈氏菩萨摩诃萨言:「仁者所说法为如所证不?」慈氏菩萨摩诃萨言:「我所说法非如所证。 所以者何? 我所证法不可说故。」尔时,具寿善现白舍利子言:「慈氏菩萨觉慧深广,修一切种布施、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久已成满,用无所得而为方便,于所问难能如是答。」尔时,佛告舍利子言:「于意云何? 汝由是法成阿罗汉,为见此法是可说不?」舍利子言:「不也! 世尊!」佛告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所证法性亦复如是,不可宣说。 舍利子! 是菩萨摩诃萨不作是念:『我由此法于佛无上正等菩提已得受记、今得受记、当得受记。』不作是念:『我由此法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舍利子! 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不生疑惑:『我于无上正等菩提为得不得?』但作是念:『我于无上正等菩提决定当得。』舍利子! 是菩萨摩诃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闻甚深法,不惊、不恐、不怖、不畏、不沉、不没,于得无上正等菩提亦无怖畏,决定自知:我当证得所求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有情众。」尔时,佛告具寿善现:「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布施波罗蜜多,见诸有情饥渴所逼,衣服弊坏,卧具乏少,所欲资财皆不如意。 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济拔如是诸有情类,令离悭贪,资缘无乏?』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布施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无如是资具乏少诸有情类,一切皆如六欲天众受用种种上妙乐具,而于其中无所染着。』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布施波罗蜜多疾得圆满,近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 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净戒波罗蜜多,见诸有情烦恼炽盛,更相杀害乃至邪见,由此因缘短寿多病,颜容顦顇无有威德,资财匮乏生下贱家,支体缺减众事鄙秽。 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济拔如是诸有情类,令其远离诸恶业果?』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净戒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无如是众恶业果,一切有情皆行十善,受长寿等诸胜果报。』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净戒波罗蜜多,疾得圆满近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 有菩萨摩诃萨修行安忍波罗蜜多,见诸有情更相忿恚,口出矛[矛*(替-曰+贝)]毁骂凌辱,以刀仗等互相残害,乃至断命恶心不舍。 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济拔如是诸有情类,令其远离如是诸恶?』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安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无如是烦恼恶业诸有情类,一切有情展转相视如父如母,亲友眷属,不相乖违,慈心相向互为利乐。』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安忍波罗蜜多疾得圆满,近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 有菩萨摩诃萨修行精进波罗蜜多,见诸有情懒惰懈怠,不勤精进,弃舍三乘,亦不修行人、天善业。 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济拔如是诸有情类,令其远离懒惰懈怠?』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精进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无如是懒惰懈怠诸有情类,一切有情精进勇勐,勤修善趣及三乘因,生天、人中速证解脱。』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精进波罗蜜多疾得圆满,近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 有菩萨摩诃萨修行静虑波罗蜜多,见诸有情,五盖所覆,远离静虑、无量、无色,散乱放逸不修诸善。 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济拔如是诸有情类,令其远离诸盖散动?』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静虑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无如是五盖散动诸有情类,一切有情自在入出静虑、无量、无色胜定。』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静虑波罗蜜多疾得圆满,近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 有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见诸有情愚痴恶慧,于世、出世正见俱失,拨无善恶业及业果,执断、执常、执一、执异、俱、不俱等种种邪法。 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济拔如是诸有情类,令其远离恶见邪执?』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证无上正等菩提,我佛土中得无如是恶行邪执诸有情类,一切有情成就正见,种种妙慧具足庄严。』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般若波罗蜜多疾得圆满,近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现! 有菩萨摩诃萨具修六种波罗蜜多,见诸有情三聚差别:一、正定聚。 二、邪定聚。 三、不定聚。 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方便济拔诸有情类,令离邪定及不定聚?』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能证得一切智智,我佛土中得无邪定及不定聚诸有情类,亦无如是二聚名声,一切有情皆住正定。』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六种波罗蜜多,疾得圆满近能证得一切智智。 「复次,善现! 有菩萨摩诃萨具修六种波罗蜜多,见诸有情堕三恶趣受种种苦,所谓地狱、傍生、鬼界。 见此事已,作是思惟:『我当云何方便济拔,令其永离三恶趣苦?』既思惟已作是愿言:『我当精勤无所顾恋,修行六种波罗蜜多,成熟有情、严净佛土,令速圆满,疾能证得一切智智,我佛土中得无地狱、傍生、鬼界,亦无如是恶趣名声,一切有情皆善趣摄。』善现当知! 是菩萨摩诃萨由此六种波罗蜜多疾得圆满,近能证得一切智智。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百一十六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9:2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