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放牛经 内容: 佛说放牛经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是时,佛告诸比丘:「有十一法,放牛儿不知放牛便宜,不晓养牛。 何等十一? 一者放牛儿不知色,二者不知相,三者不知摩刷,四者不知护疮,五者不知作烟,六者不知择道行,七者不知爱牛,八者不知何道渡水,九者不知逐好水草,十者[(壳-一)/牛]牛不遗残,十一者不知分别养可用不可用。 如是十一事,放牛儿不晓养护其牛者,牛终不滋息,日日有减。 比丘! 不知行十一事,如放牛儿者,终不成沙门,此法中终不种法律根栽,无有叶枝覆荫;不行十一事强为沙门者,死堕三恶道。 何等比丘十一行? 比丘不知色,不知相应摩刷,不知摩刷应护疮,不知护疮应作烟,不知作烟,不知择道行,不知爱牛,不知何道渡水,不知食处,不知敬长老。 「比丘! 云何不知色? 比丘! 不知四大,不知四大所造色,比丘! 如是不知。 比丘! 云何不知相? 比丘! 不知痴因缘相、不知黠因缘相。 云何不知痴因缘相? 比丘! 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黑白缘。 云何不知黠相? 不知黑缘,不知白缘,不知白黑缘。 比丘! 如是不知相。 比丘! 云何应摩刷而不摩刷? 比丘! 设欲心发便乐着,不捨、不忘、不断绝,起愚痴贪悭及余恶心,尽怀不吐捨。 如是,比丘! 应摩刷而不摩刷也。 比丘! 云何应护疮而不护疮? 比丘! 见色起想、闻声爱着,思想形体不知为恶,不护眼根、耳、鼻、舌、身、心,尽驰外尘而不能护。 如是,比丘! 应护疮而不护疮。 云何,比丘! 应作烟而不作烟? 比丘! 所学闻不知为人说。 如是,比丘! 应起烟而不起烟。 云何,比丘! 不知择道行? 比丘! 不入直道行,行于非道。 云何行非道? 比丘! 入淫女里及酒会博戏处。 如是,比丘! 为不知行道。 云何比丘不知爱? 比丘! 讲说法宝时,不至心爱乐听。 如是,比丘! 为不知爱。 云何,比丘! 不知渡水? 比丘! 不知四谛。 何等四谛? 比丘! 不知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 如是,比丘! 为不知渡水。 云何,比丘! 不知食处? 比丘! 不知四意止。 何等四意止? 比丘! 不知内观身、外观身、内外观身,不知内观痛、外观痛、内外观痛,不知内观意、外观意、内外观意,不知内观法、外观法、内外观法。 如是,比丘! 为不知食处。 云何,比丘! 不知食不尽? 比丘! 设为国王长者清信士女请食,设种种餚馔至心进上,比丘不知齐限,食已有余复欲持归。 如是,比丘! 为不知食不尽。 云何,比丘! 不知敬长老? 比丘! 恭敬供养之云何不知? 设有长老比丘,久习道德学问广博,小比丘不至心礼敬,见之不起不为避坐,轻慢调戏不以善心待。 如是,比丘! 不知敬长老。 其有比丘,不知行十一法,于吾法中不应为沙门,不种法律根栽,无枝叶覆荫皆自朽坏,不如还为白衣。 若强为沙门者必入三恶道。 「比丘! 知放牛儿十一行养护,其能使滋息。 云何十一? 此放牛儿为:知色,知相,摩刷,护疮,起烟,择道,渡水,爱牛,逐水草,[(壳-一)/牛]知遗残齐限多少,分别牛好恶,养视可用者。 如是放牛者,便能养护增益其牛。」佛于是颂曰:「放牛儿审谛,牛主有福德,六头牛六年,成六十不减。 放牛儿聪明,知分别诸相,如此放牛儿,先世佛所誉。 「如是十一法,比丘当行,便能于是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茂盛覆荫大地,不复朽坏。 何等十一? 比丘知色、知相、知摩刷、知覆疮、知时作烟、知行道、知爱、知渡水、知食处、知不尽、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 云何比丘知色? 比丘! 知四大造起色,如是,比丘! 为知色。 云何比丘知相? 比丘! 别痴别黠。 云何痴? 非所思而思、非所行而行、非所说而说,是为痴。 云何为黠? 思可思、行可行、说可说,是为黠。 能别痴黠,是为知相。 云何比丘应摩刷知摩刷? 比丘! 设生欲心能制远避如吐恶见,设起瞋恚悭贪及余诸恶,能制远避如吐恶见。 如是,比丘! 应刷知刷。 云何比丘应护疮而护? 比丘! 眼见色不分别好恶、守护眼根不着外色、远捨诸恶护于眼根,耳听声、鼻嗅香、舌嗜味、身贪细滑意多念,制不令着,护此诸根不染、外尘如吐恶见。 如是,比丘! 为知护疮。 云何比丘时时放烟? 比丘! 如所学所闻所知,以是广说,如是比丘为知放烟。 云何比丘知行道? 比丘行审谛八道,知不可行处,淫里、酒家、博戏处,终不妄入,如是比丘为知行道。 云何比丘知爱? 比丘! 见说法宝时,至心听受踊跃爱乐,如是比丘名为知爱。 云何比丘知渡水处? 比丘! 知四谛。 云何四谛? 苦谛、苦习谛、苦尽谛、苦尽道谛。 如是比丘为知渡水。 云何比丘知食处? 比丘! 知四意止。 云何四意止? 比丘! 观内身、观外身、观内外身,观内痛、观外痛、观内外痛,观内意观、外意观、内外意,观内法、观外法、观内外法,如是比丘为知食处。 云何比丘知食不尽? 比丘! 若国王长者清信士女,以信乐心请于比丘,供养饮食种种餚馔,加敬进劝,比丘知节供身则止,思惟佛语:『施者虽丰,当自知限,不为尽受。』如是比丘知食不尽。 云何比丘知敬长老旧学耆艾恭敬供养? 比丘! 当亲近是辈礼敬供养,出入迎逆见来避坐,任力进上,勿以懈慢。 如是比丘知,敬长老。 比丘! 能行是十一事者,于此法中种法律根栽枝叶滋茂,多所覆荫清净无垢。」尔时,世尊以偈颂曰:「有信精进学,受食知节限,恭敬于长老,是行佛称誉。 如此十一法,比丘学是者,昼夜定心意,六年得罗汉。」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受行。 佛说放牛经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9:0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