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阿含经卷第十四 内容: 中阿含经卷第十四 东晋罽宾三藏瞿昙僧伽提婆译 (六七)中阿含王相应品大天[木*奈]林经第三(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鞞陀提国,与大比丘众俱,往至弥萨罗,住大天[木*奈]林中。 尔时,世尊行道中路欣然而笑。 尊者阿难见世尊笑,叉手向佛,白曰:「世尊! 何因缘笑? 诸如来、无所着、等正觉若无因缘,终不妄笑,愿闻其意。 」 彼时,世尊告曰:「阿难! 在昔异时此弥萨罗[木*奈]林之中,于彼有王,名曰大天,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阿难! 彼大天王成就七宝,为何谓耶? 谓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主兵臣宝,是谓为七。 「阿难! 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轮宝? 阿难! 时,大天王于月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昇正殿上,有天轮宝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佥],光明昱烁。 大天王见已,欢喜踊跃,心自念曰:『生贤轮宝,生妙轮宝,我亦曾从古人闻之,若顶生刹利王于月十五日说从解脱时,沐浴澡洗,昇正殿上,有天轮宝从东方来,轮有千辐,一切具足,清净自然,非人所造,色如火[火*佥],光明昱烁,彼必当作转轮王也。 我将无作转轮王耶? 』 「阿难! 昔大天王将欲自试天轮宝。 时,集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集四种军已,诣天轮宝所,以左手抚轮,右手转之,而作是语:『随天轮宝,随天轮宝之所转去。 』阿难! 彼天轮宝转已即去,向于东方。 时,大天王亦自随后及四种军,若天轮宝有所住处,时,大天王即彼止宿及四种军。 于是,东方诸小国王,彼皆来诣大天王所,白曰:『天王! 善来。 天王! 此诸国土极大丰乐,多有人民,尽属天王,唯愿天王以法教之,我等亦当辅佐天王。 』于是,大天王告诸小王曰:『卿等各各自领境界,皆当以法,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 』 「阿难! 彼天轮宝过东方去,度东大海,回至南方、西方、北方。 阿难! 随天轮宝周回转去时,大天王亦自随后及四种军,若天轮宝有所住处,时,大天王即彼止宿及四种军。 于是,北方诸小国王,彼皆来诣大天王所白曰:『天王! 善来。 天王! 此诸国土极大丰乐,多有人民,尽属天王,唯愿天王以法教之,我等亦当辅佐天王。 』于是,大天王告诸小王曰:『卿等各各自领境界,皆当以法,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 』阿难! 彼天轮宝过北方去,度北大海,即时速还至本王城,彼大天王坐正殿上断理财物。 时,天轮宝住于虚空,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天轮之宝。 「阿难! 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象宝? 阿难! 时,大天王而生象宝,彼象极白而有七支,其象名曰于娑贺。 大天王见已,欢喜踊跃,若可调者,极令贤善。 阿难! 彼大天王则于后时告象师曰:『汝速御象,令极善调,若象调已,便来白我。 』尔时,象师受王教已,至象宝所,速御象宝,令极善调。 彼时象宝受极御治,疾得善调,犹昔良象寿无量百千岁,以无量百千岁受极御治,疾得善调,彼象宝者亦复如是,受极御治,疾得善调。 阿难! 尔时,象师速御象宝,令极善调,象宝调已,便诣大天王所,白曰:『天王! 当知我以极御治之,象宝已调,随天王意。 』阿难! 昔大天王试象宝时,平旦日出,至象宝所,乘彼象宝,游一切地乃至大海,即时速还至本王城,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白象之宝。 「阿难! 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马宝? 阿难! 时,大天王而生马宝,彼马宝者,极绀青色,头像如乌,以毛严身,名髦马王。 天王见已,欢喜踊跃,若可调者,极令贤善。 阿难! 彼大天王则于后时告马师曰:『汝速御马,令极善调,若马调已,便来白我。 』尔时,马师受王教已,至马宝所,速御马宝,令极善调。 彼时马宝受极御治,疾得善调,犹昔良马寿无量百千岁,以无量百千岁受极御治,疾得善调,彼马宝者亦复如是,受极御治,疾得善调。 阿难! 尔时,马师速御马宝,令极善调,马宝调已,便诣大天王所,白曰:『天王! 当知我以极御治之,马宝已调,随天王意。 』阿难! 昔大天王试马宝时,平旦日出,至马宝所,乘彼马宝,游一切地乃至大海,即时速还至本王城,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绀马之宝。 「阿难! 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珠宝? 阿难! 时,大天王而生珠宝,彼珠宝者,明净自然,无有造者,八愣无垢,极好磨治,贯以五色绳,青、黄、赤、白、黑。 阿难! 时,大天王内宫殿中欲得灯明,即用珠宝。 阿难! 昔大天王试珠宝时,便集四种军,象军、马军、车军、步军,集四种军已,于夜闇中竪立高幢,安珠置上,出至园观,珠之光耀照四种军,明之所及方半由延,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明珠之宝。 「阿难! 彼大天王云何名为成就女宝? 阿难! 时,大天王而生女宝,彼女宝者,身体光泽,曒洁明净,美色过人,少不及天,姿容端正,覩者欢悦,口出芬馥青莲华香,身诸毛孔出栴檀馨,冬则身温,夏则身凉。 彼女至心承事于王,发言悦乐,所作捷疾,聪明智慧,欢喜行善。 彼女念王,常不离心,况身、口行,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美女之宝。 「阿难! 彼大天王云何成就居士之宝? 阿难! 时,大天王生居士宝,彼居士宝极大丰富,资财无量,多有畜牧、封户、食邑,种种具足福业之报,而得天眼;见诸宝藏,空、有悉见,见有守护、无守护者,金藏、钱藏,作以不作皆悉见之。 阿难! 彼居士宝诣大天王,白曰:『天王! 若欲得金及钱宝者,天王莫忧,我自知时。 』阿难! 昔大天王试居士宝时,彼王乘船,入恒水中,告曰:『居士! 我欲得金及以钱宝。 』居士白曰:『天王! 愿船至岸。 』时,大天王告曰:『居士! 正欲此中得,正欲此中得。 』居士白曰:『天王! 愿令船住。 』阿难! 时,居士宝至船前头,长跪申手,便于水中举四藏,出金藏、钱藏、作藏、不作藏,白曰:『天王! 随意所欲,金及钱宝恣其所用。 』用已余者,还着水中。 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居士之宝。 「阿难! 彼大天王云何成就主兵臣宝? 阿难! 时,大天王生主兵宝,彼主兵臣聪明智慧,辩才巧言,多识分别。 主兵臣宝为大天王设现世义,劝安立之,设后世义,劝安立之,设现世义、后世义,劝安立之。 彼主兵臣为大天王,欲合军众,便能合之,欲解便解,欲令大天王四种军众不使疲乏,及劝助之,诸臣亦然,是谓大天王成就如是主兵臣宝。 阿难! 是谓大天王成就七宝。 「阿难! 彼大天王云何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彼大天王寿命极长八万四千岁,为童子嬉戏八万四千岁,作小国王八万四千岁,为大国王八万四千岁,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住大天[木*奈]林中。 阿难! 若大天王寿命极长八万四千岁,为童子嬉戏八万四千岁,作小国王八万四千岁,为大国王八万四千岁,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住大天[木*奈]林中者,是谓大天王第一如意之德。 「复次,阿难! 彼大天王无有疾病,成就平等食味之道,不冷不热,安隐无诤,由是之故,其所饮食而得安消。 阿难! 若大天王无有疾病,成就平等食味之道,不冷不热,安隐无诤,由是之故,其所饮食而得安消者,是谓大天王第二如意之德。 「复次,阿难! 彼大天王身体光泽,曒洁明净,美色过人,小不及天,端正姝好,覩者欢悦。 阿难! 若大天王身体光泽,曒洁明净,美色过人,小不及天,端正姝好,覩者欢悦,是谓大天王第三如意之德。 「复次,阿难! 彼大天王常于爱念梵志、居士,如父念子,梵志、居士亦复敬重于大天王,如子敬父。 阿难! 昔大天王在园观中告御者曰:『徐徐御车,我欲久视梵志、居士。 』梵志、居士亦告御者:『徐徐御车,我等欲久视大天王。 』阿难! 若大天王常于爱念梵志、居士,如父念子,梵志、居士亦复敬重于大天王,如子敬父者,是谓大天王第四如意之德。 阿难! 是谓大天王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阿难! 彼大天王则于后时告剃须人:『汝若见我头生白发者,便可启我。 』于是,剃须人受王教已,而于后时沐浴王头,见生白发,见已,启曰:『天王! 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 』彼大天王复告剃须人:『汝持金镊徐拔白发,着吾手中。 』时,剃须人闻王教已,即以金镊徐拔白发,着王手中。 阿难! 彼大天王手捧白发而说颂曰: 「『我头生白发,寿命转衰减,  天使已来至,我今学道时。 』 「阿难! 彼大天王见白发已,告太子曰:『太子! 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 太子! 我已得人间欲,今当复求天上之欲。 太子! 我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 太子! 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于汝,汝当如法治化,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 太子! 汝后若见天使已至,头生白发者,汝当复以此国政授汝太子,善教勅之;授太子国已,汝亦当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 太子! 我今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 太子! 云何我今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 太子! 若此国中传授法绝,不复续者,是名人民堕在极边。 太子! 以是之故,我今为汝转。 太子! 我已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 』 「阿难! 彼大天王以此国政付授太子,善教勅已,便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大天[木*奈]林中。 彼亦转轮王,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云何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如前所说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阿难! 彼转轮王亦于后时告剃须人:『汝若见我头生白发者,便可启我。 』于是,剃须人受王教已,而于后时沐浴王头,见生白发,见已,启曰:『天王! 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 』彼转轮王复告剃须人:『汝持金镊徐拔白发,着吾手中。 』时,剃须人闻王教已,即以金镊徐拔白发,着王手中。 阿难! 彼转轮王手捧白发而说颂曰: 「『我头生白发,寿命转衰减,  天使已来至,我今学道时。 』 「阿难! 彼转轮王见白发已,告太子曰:『太子! 当知天使已至,头生白发。 太子! 我已得人间欲,今当复求天上之欲。 太子! 我欲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我今以此四天下付授于汝,汝当如法治化,莫以非法,无令国中有诸恶业、非梵行人。 太子! 汝后若见天使已至,头生白发者,汝亦当复以此国政授汝太子,善教勅之;授太子国已,汝亦当复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 太子! 我今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 太子! 云何我今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 太子! 若此国中传授法绝,不复续者,是名人民堕在极边。 太子! 以是之故,我今为汝转。 太子! 我已为汝转此相继之法,汝亦当复转此相继之法,莫令人民堕在极边。 』 「阿难! 彼转轮王以此国政付授太子,善教勅已,便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大天[木*奈]林中。 「阿难! 是为从子至子,从孙至孙,从族至族,从见至见,展转八万四千转轮王,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大天[木*奈]林中。 彼最后王名曰尼弥,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明灯。 「彼时,三十三天集坐善法讲堂,咨嗟称叹尼弥王曰:『诸贤! 鞞陀提人有大善利,有大功德。 所以者何? 彼最后王名曰尼弥,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明灯。 』 「时,天帝释亦在众中。 于是,天帝释告三十三天曰:『诸贤! 汝等欲得即在此见尼弥王耶? 』三十三天白曰:『拘翼! 我等欲得即在此见彼尼弥王。 』尔时,帝释犹如力士屈申臂顷,于三十三天上忽没不现,已来至此尼弥王殿。 于是,尼弥王见天帝释,见已,问曰:『汝为是谁? 』帝释答曰:『大王! 闻有天帝释耶? 』答曰:『闻有帝释。 』告曰:『我即是也。 大王有大善利,有大功德。 所以者何? 三十三天为汝集坐善法讲堂,咨嗟称叹曰:「诸贤! 鞞陀提人有大善利,有大功德。 所以者何? 彼最后王名曰尼弥,如法法王,行法如法,而为太子、后妃、婇女及诸臣民、沙门、梵志,乃至蜫虫,奉持法斋,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修行布施,施诸穷乏沙门、梵志、贫穷、孤独、远来乞者,以饮食、衣被、车乘、华鬘、散华、涂香、屋舍、床褥、氍氀、綩綖、给使、明灯。 」大王! 欲见三十三天耶? 』答曰:『欲见。 』帝释复告尼弥王曰:『我还天上,当勅严驾千象车来,大王乘车娱乐游戏昇于天上。 』时,尼弥王为天帝释默然而受。 「于是,帝释知尼弥王默然受已,犹如力士屈申臂顷,于尼弥王殿忽没不现,已还至彼三十三天。 帝释到已,告御者曰:『汝速严驾千象车,往迎尼弥王。 到已,白曰:「大王! 当知天帝释遣此千象车来迎于大王,可乘此车娱乐游戏昇于天上。 」王乘车已,复白王曰:「王欲令我从何道送,为从恶受恶报道,为从妙受妙报道耶? 」』 「于是,御者受帝释教已,即便严驾千象车,往至尼弥王所,到已,白曰:『大王! 当知帝释遣此千象车来迎于大王,可乘此车娱乐游戏昇于天上。 』时,尼弥王昇彼车已,御者复白王:『欲令我从何道送? 为从恶受恶报道,为从妙受妙报道耶? 』时,尼弥王告御者曰:『汝于两道中间送我,恶受恶报,妙受妙报。 』于是,御者便于两道中间送王,恶受恶报,妙受妙报。 于是,三十三天遥见尼弥王来,见已称善:『善来,大王! 善来,大王! 可与三十三天共住娱乐。 』时,尼弥王为三十三天而说颂曰: 「『犹如假借乘,一时暂求车,  此处亦复然,谓为他所有。 我还弥萨罗,当作无量善,  因是生天上,作福为资粮。 』 「阿难! 昔大天王者汝谓异人耶? 莫作是念,当知即是我也。 阿难! 我昔从子至子,从孙至孙,从族至族,从我展转八万四千转轮王,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捨家、无家、学道、学仙人王修行梵行,在此弥萨罗大天[木*奈]林中。 阿难! 我尔时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 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 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慼,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阿难! 我今出世,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 我今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 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我今得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慼,我今已得脱一切苦。 「阿难! 我今为汝转相继法,汝亦当复转相继法,莫令佛种断。 阿难! 云何我今为汝转相继法,汝亦当复转相继法,莫令佛种断? 谓八支圣道,正见乃至正定为八。 阿难! 是谓我今为汝转相继法,汝亦当复转相继法,莫令佛种断。 」 佛说如是。 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天[木*奈]林经第三竟(四千七百三十九字) (六八)中阿含王相应品大善见王经第四(第二小土城诵) 我闻如是: 一时,佛游拘尸城,住惒跋单力士娑罗林中。 尔时,世尊最后欲取般涅槃时,告曰:「阿难! 汝往至双娑罗树间,可为如来北首敷床,如来中夜当般涅槃。 」 尊者阿难受如来教,即诣双树,于双树间而为如来北首敷床。 敷床已讫,还诣佛所,稽首礼足,却住一面,白曰:「世尊! 已为如来于双树间北首敷床,唯愿世尊自当知时。 」于是,世尊将尊者阿难至双树间,四叠鬱多罗僧以敷床上,襞僧伽梨作枕,右脇而卧,足足相累,最后欲取般涅槃。 时,尊者阿难执拂侍佛,尊者阿难叉手向佛,白曰:「世尊! 更有余大城,一名瞻波,二名舍卫,三名鞞舍离,四名王舍城,五名波罗[木*奈],六名加维罗卫。 世尊不于彼般涅槃,何故正在此小土城,诸城之中此最为下? 」 是时,世尊告曰:「阿难! 汝莫说此为小土城,诸城之中此最为下。 所以者何? 乃过去时,此拘尸城名拘尸王城,极大丰乐,多有人民。 阿难! 拘尸王城长十二由延,广七由延。 阿难! 造立楼橹,高如一人,或二、三、四,至高七人。 阿难! 拘尸王城于外周匝有壍七重,其壍则以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种宝沙金、银、琉璃及水精。 阿难! 拘尸王城周匝外有垣墙七重,其墙亦以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 阿难! 拘尸王城周匝七重,行四宝多罗树金、银、琉璃及水精,金多罗树银叶华实,银多罗树金叶华实,琉璃多罗树水精叶华实,水精多罗树琉璃叶华实。 「阿难! 彼多罗树间作种种华池,青莲华池,红莲、赤莲、白莲华池。 阿难! 其华池岸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种宝沙金、银、琉璃及水精。 阿难! 彼池中有四宝梯陛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陛银蹬,银陛金蹬,琉璃陛水精蹬,水精陛琉璃蹬。 阿难! 彼池周匝有四宝钩栏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栏银钩,银栏金钩,琉璃栏水精钩,水精栏琉璃钩。 阿难! 彼池覆以罗网,铃悬其间,彼铃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铃银舌,银铃金舌,琉璃铃水精舌,水精铃琉璃舌。 「阿难! 于彼池中殖种种水华,青莲华,红莲、赤莲、白莲华,常水常华,无守视者,通一切人。 阿难! 于彼池岸殖种种陆华,修摩那华、婆师华、瞻卜华、修揵提华、摩头揵提华、阿提牟哆华、波罗头华。 「阿难! 其华池岸有众多女,身体光泽,曒洁明净,美色过人,少不及天,姿容端正,覩者欢悦,众宝璎珞,严饰具足。 彼行惠施,随其所须,饮食、衣被、车乘、屋舍、床褥、氍氀、给使、明灯,悉以与之。 「阿难! 其多罗树叶,风吹之时,有极上妙音乐之声,犹五种妓工师作乐,极妙上好谐和之音。 阿难! 其多罗树叶,风吹之时,亦复如是。 阿难! 拘尸城中设有弊恶极下之人,其有欲得五种妓乐者,即共往至多罗树间,皆得自恣,极意娱乐。 阿难! 拘尸王城常有十二种声,未曾断绝,象声、马声、车声、步声、吹螺声、鼓声、薄洛鼓声、伎鼓声、歌声、舞声、饮食声、惠施声。 「阿难! 拘尸城中有王,名大善见,为转轮王,聪明智慧,有四种军整御天下,由己自在,如法法王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云何成就七宝,得人四种如意之德? 如前所说七宝、四种人如意之德。 阿难! 于是,拘尸王城梵志、居士,多取珠宝、钳婆罗宝,载诣大善见王,白曰:『天王! 此多珠宝、钳婆罗宝,天王当为见慈愍故,愿埀纳受。 』大善见王告梵志、居士曰:『卿等送献,我所不须,吾亦自有。 』 「阿难! 复有八万四千诸小国王诣大善见王,白曰:『天王! 我等欲为天王作殿。 』大善见王告诸小王:『卿等欲为我作正殿,我所不须,自有正殿。 』八万四千诸小国王皆叉手向,再三白曰:『天王! 我等欲为天王作殿,我等欲为天王作殿。 』于是,大善见王为八万四千诸小王故,默然而听。 尔时,八万四千诸小国王知大善见王默然听已,拜谒辞退,绕三匝而去,各还本国,以八万四千车载金自重,并及其钱作以不作,复以一一珠宝之柱载往拘尸城,去城不远,作大正殿。 「阿难! 彼大正殿长一由延,广一由延。 阿难! 彼大正殿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 阿难! 彼大正殿四宝梯陛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陛银蹬,银陛金蹬,琉璃陛水精蹬,水精陛琉璃蹬。 阿难! 大正殿中有八万四千柱,以四宝作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柱银栌磉,银柱金栌磉,琉璃柱水精栌磉,水精柱琉璃栌磉。 阿难! 大正殿内立八万四千楼,以四宝作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楼银覆,银楼金覆,琉璃楼水精覆,水精楼琉璃覆。 「阿难! 大正殿中设八万四千御座,亦四宝作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楼设银御座,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如是银楼设金御座,琉璃楼设水精御座,水精楼设琉璃御座,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 阿难! 彼大正殿周匝绕有四宝鈎栏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栏银钩,银栏金钩,琉璃栏水精钩,水精栏琉璃钩。 阿难! 彼大正殿覆以罗网,铃悬其间,彼铃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铃银舌,银铃金舌,琉璃铃水精舌,水精铃琉璃舌。 「阿难! 彼大正殿具足成已,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去殿不远,作大华池。 阿难! 彼大华池长一由延,广一由延。 阿难! 彼大华池四宝塼垒金、银、琉璃及水精,其底布以四种宝沙金、银、琉璃及水精。 阿难! 彼大华池有四宝梯陛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陛银蹬,银陛金蹬,琉璃陛水精蹬,水精陛琉璃蹬。 「阿难! 彼大华池周匝绕有四宝钩栏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栏银钩,银栏金钩,琉璃栏水精钩,水精栏琉璃钩。 阿难! 彼大华池覆以罗网,铃悬其间,彼铃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铃银舌,银铃金舌,琉璃铃水精舌,水精铃琉璃舌。 「阿难! 彼大华池其中则有种种水华,青莲华,红莲、赤莲、白莲华,常水常华,有守视者,不通一切人。 阿难! 彼大华池其岸则有种种陆华,修摩那华、婆师华、瞻卜华、修揵提华、摩头揵提华、阿提牟哆华、波罗赖华。 「阿难! 如是大殿及大华池具足成已,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去殿不远,作多罗园。 阿难! 彼多罗园长一由延,广一由延。 阿难! 多罗园中殖八万四千多罗树,则以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多罗树银叶华实,银多罗树金叶华实,琉璃多罗树水精叶华实,水精多罗树琉璃叶华实。 阿难! 彼多罗园周匝有四宝钩栏金、银、琉璃及水精,金栏银钩,银栏金钩,琉璃栏水精钩,水精栏琉璃钩。 阿难! 彼多罗园覆以罗网,铃悬其间,彼铃四宝金、银、琉璃及水精,金铃银舌,银铃金舌,琉璃铃水精舌,水精铃琉璃舌。 「阿难! 如是大殿华池及多罗园具足成已,八万四千诸小国王即共往诣大善见王,白曰:『天王! 当知大殿华池及多罗园悉具足成,唯愿天王随意所欲。 』阿难! 尔时,大善见王便作是念:『我不应先昇此大殿,若有上尊沙门、梵志,依此拘尸王城住者,我宁可请一切来集坐此大殿,施设上味极美餚馔,种种丰饶食噉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饱满,食竟收器,行澡水讫,发遣令还。 』 「阿难! 大善见王作是念已,即请上尊沙门、梵志,依彼拘尸王城住者,一切来集昇大正殿,都集坐已,自行澡水,便以上味极美餚馔,种种丰饶食噉含消,手自斟酌,皆令饱满,食竟收器,行澡水讫,受呪愿已,发遣令还。 「阿难! 大善见王复作是念:『今我不应大正殿中而行于欲,我宁可独将一侍人昇大殿住。 』阿难! 大善见王则于后时,将一侍人昇大正殿,便入金楼,坐银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 从金楼出,次入银楼,坐金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 从银楼出,入琉璃楼,坐水精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 从琉璃楼出,入水精楼,坐琉璃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离欲、离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逮初禅成就游。 「阿难! 尔时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并久不见大善见王,各怀饥虚,渴仰欲见。 于是,八万四千夫人共诣女宝,白曰:『天后! 当知我等并久不觐天王。 天后! 我等今欲共见天王。 』女宝闻已,告主兵臣:『汝今当知! 我等并久不觐天王,今欲往见。 』主兵臣闻,即送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至大正殿,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亦共侍送至大正殿,当去之时,其声高大,音响震动。 大善见王闻其声高大,音响震动,闻已,即问傍侍者曰:『是谁声高大,音响震动? 』侍者白曰:『天王! 是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今悉共来诣大正殿,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亦复共来诣大正殿。 是故其声高大,音响震动。 』大善见王闻已,告侍者曰:『汝速下殿,可于露地疾敷金床,讫还白我。 』侍者受教,即从殿下,则于露地疾敷金床讫,还白曰:『已为天王则于露地敷金床讫,随天王意。 』 「阿难! 大善见王即共侍者从殿来下,昇金床上,结跏趺坐。 阿难! 彼时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皆悉共前,诣大善见王。 阿难! 大善见王遥见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见已,则便闭塞诸根。 于是,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见王闭塞诸根已,便作是念:『天王今必不用我等。 所以者何? 天王适见我等,便闭塞诸根。 』 「阿难! 于是,女宝则前往诣大善见王,到已,白曰:『天王! 当知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尽是天王所有,唯愿天王常念我等,乃至命终。 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尽是天王所有,唯愿天王常念我等,乃至命终。 』 「彼时大善见王闻斯语已,告女宝曰:『妹! 汝等长夜教我为恶,不令行慈。 妹! 汝等从今已后,当教我行慈,莫令为恶。 』阿难! 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却住一面,涕零悲泣,而作此语:『我等非是天王之妹,而今天王称我等为妹。 』 「阿难! 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各各以衣抆拭其泪,复前往诣大善见王,到已,白曰:『天王! 我等云何教天王行慈,不为恶耶? 』大善见王答曰:『诸妹! 汝等为我,应如是说:「天王知不? 人命短促,当就后世,应修梵行。 生无不终,天王! 当知彼法必来,非可爱念,亦不可喜,坏一切世,名曰为死。 是以天王于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有念有欲者,唯愿天王悉断、捨离,至终莫念。 于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天王有欲有念者,唯愿天王悉断、捨离、至终莫念。 」诸妹,汝等如是教我行慈,不令为恶。 』 「阿难! 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白曰:『天王! 我等从今已后,当教天王行慈,不令为恶。 天王! 人命短促,当就后世,彼法必来,非可爱念,亦不可憙,坏一切世,名曰为死。 是以天王于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有念有欲者,唯愿天王悉断、捨离,至终莫念。 于八万四千象、八万四千马、八万四千车、八万四千步、八万四千小王,天王有欲有念者,唯愿天王悉断、捨离,至终莫念。 』阿难! 大善见王为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无量方便为彼说法,劝发渴仰,成就欢喜已,发遣令还。 阿难! 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知大善见王发遣已,各拜辞还。 「阿难! 彼八万四千夫人及女宝还去不久,大善见王即共侍者还昇大殿,则入金楼,坐银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 』心与慈俱,遍满一方成就游。 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从金楼出,次入银楼,坐金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 』心与悲俱,遍满一方成就游。 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从银楼出,入琉璃楼,坐水精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 』心与喜俱,遍满一方成就游。 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从琉璃楼出,入水精楼,坐瑠璃御床,敷以氍氀、毾[毯-炎+登],覆以锦绮罗縠,有衬体被,两头安枕,加陵伽波惒逻、波遮悉多罗那,坐已,作是观:『我是最后边,念欲、念恚、念害、斗诤、相憎、谀谄、虚伪、欺诳、妄言,无量诸恶不善之法是最后边。 』心与捨俱,遍满一方成就游。 如是二三四方、四维上下,普周一切,无结无怨,无恚无诤,极广甚大,无量善修,遍满一切世间成就游。 「阿难! 大善见王于最后时生微微死痛,犹如居士或居士子,食极妙食,生小微烦。 阿难! 大善见王于最后时生微微死痛亦复如是。 阿难! 尔时大善见王修习四梵室,捨念欲已,乘是命终,生梵天中。 「阿难! 在昔异时大善见王者,汝谓异人耶? 莫作斯念,当知即是我也。 阿难! 我于尔时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 尔时说法不至究竟,不究竟白净,不究竟梵行,不究竟梵行讫。 尔时不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慼,亦未能得脱一切苦。 「阿难! 我今出世,如来、无所着、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佛、众祐。 我今为自饶益,亦饶益他,饶益多人,愍伤世间,为天、为人求义及饶益,求安隐快乐。 我今说法得至究竟,究竟白净,究竟梵行,究竟梵行讫。 我今得离生老病死、啼哭忧慼,我今已得脱一切苦。 「阿难! 从拘尸城,从惒跋单力士娑罗林,从尼连然河,从求求河,从天冠寺,从为我敷床处,我于其中间七反捨身,于中六反为转轮王,今第七如来、无所着、等正觉。 「阿难! 我不复见世中天及魔、梵、沙门、梵志,从天至人,更复捨身者,是处不然。 阿难! 我今最后生、最后有、最后身、最后形、得最后我,我说是苦边。 」 佛说如是。 尊者阿难及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大善见王经第四竟(四千六百一十五字) 中阿含经卷第十四(九千三百五十四字)(第二小土城诵)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5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