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杂阿含经卷第六 内容: 杂阿含经卷第六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罗译 (一一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如世尊说有流。 云何名有流? 云何名有流灭? 」 佛告罗陀:「善哉所问! 当为汝说。 所谓有流者,愚痴无闻凡夫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不如实知;不如实知故,于色爱乐、赞叹、摄受、染着。 缘爱乐色故取,缘取故有,缘有故生,缘生故老、病、死、忧、悲、恼、苦增。 如是纯大苦聚斯集起。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名有流。 「多闻圣弟子于色集、色灭、色味、色患、色离如实知;如实知故,于彼色不起爱乐、赞叹、摄受、染着;不爱乐、赞叹、摄受、染着故,色爱则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病、死、忧、悲、苦、恼,如是纯大苦聚灭。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名如来所说有流、有流灭。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礼佛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 如世尊说色断知,受、想、行、识断知。 世尊! 云何色断知,受、想、行、识断知? 」 佛告罗陀:「善哉所问,当为汝说。 于色忧、悲、苦、恼尽,离欲、灭、息、没,是名色断知;于受、想、行、识,忧、悲、恼、苦尽,离欲、灭、息、没,是名受、想、行、识断知。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在摩拘罗山,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诣尊者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尊者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 尊者罗陀答言:「我为断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 复问:「汝为断何等苦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 罗陀答言:「为断色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断受、想、行、识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 时,诸外道出家闻尊者罗陀所说,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尔时,尊者罗陀知诸外道出家去已,作是念:「我向如是说,将不毁谤世尊耶? 如说说耶? 如法说、法次法说耶? 将不为他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 尔时,尊者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却住一面,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 我向所说,得无过耶? 将不毁谤世尊耶? 不为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如说说耶? 如法说、法次法说耶? 」 佛告罗陀:「汝成实说,不毁如来,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 所以者何? 罗陀! 色苦,为断彼苦故,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识苦,为断彼苦故,出家修梵行。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尊者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为何等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 罗陀答言:「我为知苦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 时,诸外道闻罗陀所说,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尔时,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 我向所说,得无毁谤世尊耶? 将不令他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不如说说、非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毁如来,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也,是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 所以者何? 色是苦,为知彼苦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受、想、行、识是苦,为知彼苦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尊者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为何等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 罗陀答言:「为于色忧、悲、恼、苦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为于受、想、行、识,忧、悲、恼、苦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尔时,众多外道出家闻是已,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尔时,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 我得无谤世尊耶? 不令他人来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不如说说、非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也,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 所以者何? 罗陀! 色忧、悲、恼、苦,为断彼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受、想、行、识,忧、悲、恼、苦,为断彼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 罗陀答言:「于色见我、我所、我慢使繫着,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见我、我所、我慢使繫着,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世尊所出家修梵行。 」 诸外道出家闻是语,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罗陀比丘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 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 我之所说,得无毁谤世尊耶? 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不如说说、不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也,是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 所以者何? 于色见我、我所、我慢使繫着,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 受、想、行、识,见我、我所、我慢使繫着,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 罗陀答言:「于色有漏,障阂、热恼、忧悲,彼若尽、离欲、灭、寂、没。 受、想、行、识有漏,障阂、热恼、忧悲,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时,众多外道出家闻是已,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尔时,罗陀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 我之所说,将无谤世尊耶? 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不如说说、不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 所以者何? 色有漏,有障阂、热恼、忧悲,彼若尽、离欲、灭、寂、没。 受、想、行、识有漏,障阂、热恼、忧悲,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 罗陀答言:「于色贪、恚、痴,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贪、恚、痴,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诸外道闻是语已,心不喜,从坐起,呵责而去。 罗陀比丘晡时从禅觉,往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以其上事具白佛言:「世尊! 我之所说,将无谤世尊耶? 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不如说说、不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也,如说说、如法说、法次法说。 所以者何? 于色贪、恚、痴,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贪、恚、痴,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一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时,有众多外道出家至罗陀所,共相问讯已,退坐一面,问罗陀言:「汝何故于沙门瞿昙所出家修梵行? 」 罗陀答言:「于色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时,诸外道闻是语已,心不喜,从坐起,呵骂而去。 罗陀比丘晡时从禅觉,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 以其上说具白佛言:「世尊! 我之所说,不谤如来耶? 不令他人难问诘责堕负处耶? 不如说说、不如法说、非法次法说耶? 」 佛告罗陀:「汝真实说,不谤如来,不令他人难问呵啧堕负处也,如说说、如法说、如法次法说。 所以者何? 于色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于受、想、行、识,欲、爱、喜,彼若尽、离欲、灭、寂、没故,于如来所出家修梵行。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魔所作;诸所有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魔所作。 」 佛告罗陀:「色为常耶? 为无常耶? 」 答曰:「无常。 世尊! 」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 答曰:「是苦。 世尊!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复问:「罗陀! 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色是我、异我、相在不? 」 答曰:「不也,世尊! 」 佛告罗陀:「若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不见是我、是我所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故无所着,无所着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比丘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所有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是死法。 」 佛告罗陀:「色为常耶? 为无常耶? 」 答曰:「无常。 世尊! 」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 答曰:「是苦。 世尊! 」 「受、想、行、识,为常、为无常耶? 」 答曰:「无常。 世尊! 」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 答曰:「是苦。 世尊! 」 复问:「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是我、异我、相在不? 」 答曰:「不也,世尊! 」 佛告罗陀:「若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如实观察非我、非我所者,于诸世间都无所取,无所取者无所着,无所着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白佛言:「世尊! 所谓众生者,云何名为众生? 」 佛告罗陀:「于色染着缠绵,名曰众生;于受、想、行、识染着缠绵,名曰众生。 」 佛告罗陀:「我说于色境界当散坏消灭,于受、想、行、识境界当散坏消灭,断除爱欲,爱尽则苦尽,苦尽者我说作苦边。 譬如聚落中诸小男小女嬉戏,聚土作城郭宅舍,心爱乐着,爱未尽、欲未尽、念未尽、渴未尽,心常爱乐、守护,言:『我城郭,我舍宅。 』若于彼土聚爱尽、欲尽、念尽、渴尽,则以手拨足蹴,令其消散。 如是,罗陀! 于色散坏消灭爱尽,爱尽故苦尽,苦尽故我说作苦边。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往诣佛所,稽首礼足,退坐一面,白佛言:「善哉! 世尊! 为我略说法要,我闻法已,我当独一静处,专心思惟,不放逸住:『所以族姓子剃除须发,身着染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增加精进,修诸梵行,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尔时,世尊告罗陀曰:「善哉! 罗陀! 能于佛前问如是义。 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罗陀! 当知有身、有身集、有身灭、有身灭道迹。 何等为有身? 谓五受阴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有身集? 谓当来有爱,贪、喜俱,于彼彼爱乐,是名有身集。 云何有身灭? 谓当有爱,喜、贪俱,彼彼爱乐无余断、捨、吐、尽、离欲、寂、没,是名有身尽。 云何有身灭道迹? 谓八正道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是名有身灭道迹。 有身当知,有身集当断,有身灭当证,有身灭道迹当修。 罗陀! 若多闻圣弟子于有身若知、若断,有身集若知、若断,有身灭若知、若证,有身灭道迹若知、若修已,罗陀! 名断爱、离爱、转结,止慢无间等,究竟苦边。 」 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从坐起,作礼而去。 世尊如是教授已,罗陀比丘独一静处,专精思惟。 所以善男子剃除须发,着染色衣,正信非家,出家学道,增益精进,修诸梵行,见法自知作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成阿罗汉,心善解脱。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比丘言:「诸比丘! 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魔。 受、想、行、识,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魔。 罗陀! 于意云何? 色为常耶? 为无常耶? 」 答曰:「无常。 世尊! 」 「若无常者,是苦耶? 」 答曰:「是苦。 世尊! 「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不? 」 答曰:「不也,世尊! 」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罗陀! 多闻圣弟子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比丘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皆是魔所作。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佛告罗陀:「于意云何? 色是常耶? 为非常耶? 」 答曰:「无常。 世尊! 」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 答曰:「是苦。 世尊! 」 复问:「受、想、行、识为是常耶? 为无常耶? 」 答曰:「无常。 世尊! 」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 答曰:「是苦。 世尊! 」 佛告罗陀:「若无常、苦者,是变易法,多闻圣弟子宁于中见我、异我、相在不? 」 答曰:「不也,世尊! 」 「是故,罗陀! 多闻圣弟子于色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第三经亦如是。 所异者,佛告罗陀:「多闻圣弟子于此五受阴,阴阴观察非我、非我所。 观察已,于诸世间都无所取,不取故不着,不着故自觉涅槃:『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二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当观彼一切皆是死法。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余如前说。 (一二七)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生厌,于受、想、行、识生厌,厌故不乐,不乐故解脱,解脱知见,自知:『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我观察断法,如是观察灭法,观察弃捨法,观察无常法,观察苦法,观察空法,观察非我法,观察无常、苦、空、非我法,观察病法,观察痈法,观察刺法,观察杀法,观察杀根本法,观察病、痈、刺、杀、杀根本法。 如是诸经,皆如上说。 (一二八)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麁、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 观察已,于色欲贪断,色贪断已,我说心善解脱。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比十四经,亦如上说。 (一二九)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摩拘罗山。 时,有侍者比丘名曰罗陀。 尔时,世尊告罗陀言:「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当观皆是断法。 观察断法已,于色欲贪断,我说心善解脱。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佛说此经已,罗陀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〇)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欲断五受阴者,当求大师。 何等为五? 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欲断此五受阴,当求大师。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当断,如是当知、当吐、当息、当捨,亦复如是。 如求大师,如是胜师者、顺次师者、教诫者、胜教诫者、顺次教诫者、通者、广通者、圆通者、导者、广导者、究竟导者、说者、广说者、顺次说者、正者、伴者、真知识者、亲者、愍者、悲者、崇义者、安慰者、崇乐者、崇触者、崇安慰者、欲者、精进者、方便者、勤者、勇勐者、固者、强者、堪能者、专者、心不退者、坚执持者、常习者、不放逸者、和合者、思量者、忆念者、觉者、知者、明者、慧者、受者、思惟者、梵行者、念处者、正勤者、如意足者、根者、力者、觉分者、道分者、止者、观者、念身者、正忆念者,亦复如是。 (一三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习于色者,随魔自在,入于魔手,随魔所欲,为魔所缚,不脱魔繫。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若沙门、婆罗门不习色。 如是沙门、婆罗门不随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随魔所欲,解脱魔缚,解脱魔繫。 」 佛说是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如是,习近者、习着者、味者、决定着者、止者、使者、往者、撰择者、不捨者、不吐者,如是等沙门、婆罗门随魔自在,如上说。 (一三二)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若沙门、婆罗门于色不习近者,不随魔自在,不入魔手,不随魔所欲,非魔缚所缚,解脱魔繫;不习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乃至吐色亦复如是。 (一三三)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何所有故,何所起? 何所繫着,何所见我? 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繫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去本际? 」 诸比丘白佛言:「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 善哉! 世尊! 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 佛告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诸比丘! 色有故,色事起,色繫着,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繫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诸比丘! 色为常耶? 为非常耶? 」 答曰:「无常。 世尊! 」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 答曰:「是苦。 世尊! 」 「如是,比丘! 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着、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繫其头,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诸比丘!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见言有我、有世间、有此世、常、恒、不变易法,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复有见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所狐疑断,于法、于僧狐疑断。 是名,比丘! 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圣弟子决定向三菩提,七有天人往来,作苦边。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四)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 差别者:「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 如是观者,于苦狐疑断,于习、灭、道狐疑断。 是名,比丘! 多闻圣弟子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如是广说,乃至「作苦边」。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广说如上。 差别者:「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 如是观者,于佛狐疑断,于法、僧、苦、集、灭、道狐疑断」如是广说,乃至「作苦边。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于何所是事有故,何所起,何所繫着,何所见我? 诸比丘! 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繫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不知本际? 」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 善哉! 世尊! 唯愿哀愍,广说其义,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诸比丘! 色有故,是色事起,于色繫着,于色见我,令众生无明所盖,爱繫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诸比丘! 色是常耶? 为非常耶? 」 答曰:「无常。 世尊! 」 复问:「若无常者,是苦耶? 」 答曰:「是苦。 世尊! 」 「如是,比丘! 若无常者是苦,是苦有故,是事起、繫着、见我,令彼众生无明所盖,爱繫其首,长道驱驰,生死轮回,生死流转。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是故,诸比丘! 诸所有色,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麤、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 如是观者,是名正慧。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如是见、闻、觉、识,求得随忆、随觉,随观,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有见言有我、有此世、有他世、有常、有恒、不变易,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复有见非此我、非此我所、非当来我、非当来我所,彼一切非我、非异我、不相在,是名正慧。 「若多闻圣弟子于此六见处观察非我、非我所,如是观者,于佛狐疑断,于法、僧狐疑断。 是名,比丘! 不复堪任作身、口、意业,趣三恶道;正使放逸,诸圣弟子皆悉决定向于三菩提,七有天人往生,作苦后边。 」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一三七) 第二经亦如是。 差别者,于苦、集、灭、道狐疑断。 (一三八) 第三经亦如是。 差别者,于佛、法、僧狐疑断,于苦、集、灭、道狐疑断。 杂阿含经卷第六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4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