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菩萨本行经 内容: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下失译人名今附东晋录尔时,如来说是正真微妙语时,诸疫鬼辈皆走去向摩竭国,毗舍离国病尽除差。 时,佛复还摩竭国中,疫鬼复还毗舍离国。 尔时,世尊往来七返,即便说言:我从无数劫以来,所作功德作大誓愿,我今以此正真之行,除去一切众生身病并除意病。 佛言:我为尸毗王时,为一鸽故割其身肉,兴立誓愿除去一切众生危险。 摩诃萨埵太子时,为饿虎故放舍身命。 舍尸王时,自以身肉供养病人经十二年。 阿弥陀加良王时,病自合药而欲服之。 时有辟支佛病,与王同来从乞药,王自不服,即便持药施辟支佛,自作誓愿,使一切病皆悉除愈。 修陀素弥王时,百王临死而济其命,令迦摩沙颰王使入正见,十二年恶誓使得销除。 须大拏太子时,二儿及妇持用布施。 摩休沙陀太子时,以药除众生病,复入大海得摩尼珠,复除众生贫困。 摩诃婆利王时,二十四日自以身肉以供病人。 羼提婆罗仙人时,割截手足不起恚意。 迦尸王时,人民疫病,王受八关斋,起大慈心念于众生,人民病者皆悉除差。 毗婆浮为解咒师时,人民疫病,以身血肉持用解除与鬼啖之,人民众病皆悉除差。 梵天王时,为一偈故自剥身皮而用写经。 毗愣竭梨王时,为一偈故于其身上而啄千钉。 优多梨仙人时,为一偈故剥身皮为纸、折骨为笔、血用和墨。 跋弥王时,国中人民尽有疮病,王自行见毒树,此毒树叶堕于水中,人饮此水令人有病,即拔毒树根株尽随以火烧之,人民疮病半得除差。 其中故有不差者。 王问医言:众生疮病何以不差? 医答王言:此疮病重,当得鱼肉食之乃差。 王闻其言,即到水边上树求愿作鱼:今我以身除众生病,持此功德用求佛道,普除一切众生无量身病意病。 审如所愿,其有众生食我肉者病尽除差。 即从树上投身水中,便化成鱼而有声言:其有病者来取我肉啖,病当除差。 人民闻声,皆来取鱼肉食之,病尽除愈。 于是世尊自说:前世宿行所作,结于誓愿今皆得之。 今我以此正真之教,除去一切众生灾祸。 时,佛便自化身作两头,一头看毗舍离国,一头看摩竭国,疫鬼尽去还于大海,人民众病皆悉除差。 五谷丰熟人民安乐,以法广化,并使意中诸欲之病,悉得清净,立之于道,一切人民皆大欢喜。 于是诸比丘异口同音赞叹:如来无量功德,甚奇甚特不可思议。 佛告诸比丘:我不但今除众生病饥渴之患,过去世时,亦复如是。 乃往过去无数世时,此阎浮提有大国王名曰梵天,典阎浮提八万四千诸小国王,有二万夫人、婇女一万,无有太子。 昼夜愁忧,祷祠神祇,梵天天帝、摩诃霸梨天诸大神、日月天地,因乃得儿。 时,子生皆端正殊好有大人相,名大自在天。 为人慈仁聪明智慧,世之典籍星宿变运日月博蚀,一切技术莫不通达,复学医术和合诸药,宣令国中:诸有病者悉来诣我,当给医药饮食占视。 人民闻令,诸有病者尽诣太子,国中大小皆悉欢喜莫不叹德,更不向余医轻慢余医;诸医师辈尽皆瞋恚妒忌太子。 当于是时,举阎浮提人民疫病加复谷贵,集诸医药不能令差,人民死者日日甚多。 王大愁忧,命召诸医问其方药。 时,有一医妒王太子者,心自念言:今此太子是我怨家,今乃得便。 即白王言:更有一方试尽推觅,王便可之。 即时便去,明日乃还,前白王言:推得一方,若使大王得服之者,众病必除。 王即告言:须何等药,便试说之? 医答王言:当得从生以来仁慈愍众生未曾起于瞋恚意者,当用其血和药服之,得其两眼用解遣鬼,众病乃差。 王即答言:从生以来不起瞋恚,此实难有。 此事甚难,不可得也。 太子闻之白父王言:此事易耳,不为难得。 太子白王言:我是父王之子,我从生以来不曾恚瞋加害于人,常慈愍一切初无恶相。 我身非常而无坚固,不久会亦当死;唯愿大王听我为药,除众生病。 王便答言:我无子息,祷祠诸天日月星辰四山五岳,因乃得子。 今宁亡身失国,终不听汝。 太子便白父王言:我求佛道,今我以血施与众生,持此功德,佛诸经法尽当解了。 我今以此肉眼施与众生,以此功德,当得如来智慧之眼,当为一切而作正导。 大王虽无太子,故得为王;若使国土无有人民,为谁作王? 使诸人民众病悉除,亦使父王无有忧愁。 王复悲泣答太子言:今我宁弃国王位,可哀之子实不能舍。 于是太子长跪叉手,白父王言:今我求于无上正真之道,若使爱惜臭秽之身,云何得解如来智慧深妙之法? 云何当得一切慧眼? 唯愿父王莫得却我无上道心。 父王默然更无所说。 医白王言:我试取血持用和药与诸病人,若便得差乃出其眼,若不差者不须出眼。 于是太子刺臂出血,作誓愿言:我以此血除众生病,持此功德用成无上正真之道,审成佛者,一切众生服此药者,病当除差。 便以血和药与诸病人,病皆除愈。 医便白王:其有病人服此药者皆悉除差,目前现事可不信也。 时,阎浮提八万四千诸小王臣民,闻大王太子自出其眼愍救一切,莫不悲泣,皆悉来集,长跪叉手白太子言:唯愿大王太子! 我曹宁自放舍身命,不使太子毁其眼目。 汝之慈愍一切众生,不久成佛,愿莫自毁坏其眼目。 于是太子谏谢诸王臣民:今我以此血肉之眼除众生病,持此功德用求佛道。 我成佛时,当除汝等身病意病,莫得却我无上道心。 尔时,诸王一切臣民,闻是语已默然而住。 于是太子便敕左右:设施解具,欲挑其眼。 语左右人言:谁能挑我眼者? 左右人民皆辞不能。 时,医妒太子者,答言:我能。 太子欢喜,报言:甚快! 持刀授之,语医者言:挑眼着我掌中。 便挑一眼着太子掌中。 于是太子便立誓言:今我以此肉眼施与众生,不求转轮圣王,不求魔王,不求梵王、色声香味细滑之乐,持此功德,用求无上正真之道,使我得成一切智眼,普为十方无量众生作大医王,除去一切众生身病意病,施众生智慧之眼。 作是语已即便持眼着于桉上:审如我心所愿者,一切众生病皆除愈。 父母见之即便闷绝,良久乃稣;诸王臣民举声啼哭,动于天地宛转自扑,或有迷闷绝者。 适欲举刀更挑一眼,应时三千大千世界为大震动,三界诸天皆悉来下,见于菩萨为众生故,自挑其眼而血流出,无数诸天皆悉悲泣泪如盛雨。 时,天帝释到太子前问太子言:汝今慈愍为众生故,不惜身命出其肉眼,如是勤苦实为甚难。 所作功德欲求何等? 求转轮王、天帝、魔王、梵天? 王子求何等愿耶? 太子答言:不求圣王、天帝、魔王、梵天王也,不求三界色声香味细滑之乐,持此功德,用求无上正真之道,为十方一切众生作大医王,普除一切众生身病意病,施与众生智慧之眼,普离生死一切诸患。 时,天帝释一切诸天赞言:善哉善哉! 甚快难及! 如汝所愿成佛不久。 时,天帝释即取其眼,还用持着太子眼中,于时,太子眼即平复,绝更明好逾倍于前。 无量诸天即以天花而散其上,莫不欢喜。 父王及母、夫人婇女、诸王臣民,皆大欢喜踊跃无量。 时,天帝释敕比婆芩(丹嗒)摩大将军,逐诸疫鬼尽还大海,一切病者皆悉除愈。 天帝便雨种种饮食,次雨谷米,次雨衣服,次雨七宝,一切众生病尽除差,皆悉饱满无饥渴者,人民欢喜国遂兴隆。 却后数年父王命终,便登王位,坐于正殿七宝自至,为转轮王主四天下,莫不蒙庆,所作功德现世获之。 佛告诸比丘:尔时太子大自在天者,则我身是。 尔时父王梵天者,则今父王白净是。 尔时母者,今我母摩耶是。 尔时医挑我眼者,今调达是。 尔时阎浮提人民者,今毗舍离国、摩竭国人民是。 而我尔时亦除其病饥渴之困,我今亦复除去众生身病意病,亦使众生普得慧眼立于道证。 菩萨行檀波罗蜜,勤苦如是。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为佛作礼。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与千二百五十沙门俱,欲入城分卫。 其佛欲入城之时,五百天人先放香风,吹于道路及诸里巷,悉令清净,不净瑕秽粪除臭处自然入地,悉令道路净洁。 五百天人雨于香汁,道路街巷悉令润泽,而散天花。 国王臣民见其瑞应,知佛当来,悉舍所好诸事缘务,皆悉驰走来迎世尊。 人民见佛,中有扫地者,散花者,烧香者,持衣布地者,中有解发布地欲令佛蹈上而过者,以身投地四布令佛蹈上者,有持幡盖者,有作伎乐者,一心叉手以清净意而视佛;一切众生各各种种恭敬世尊。 时,有一婆罗门至为贫穷,无有花香供养之调,用自惭耻:更无余计,唯当一心净意视佛。 即便恭肃敬意,以踊跃心叉手而住视于如来,以偈叹佛,而说颂曰:表容紫金耀,三十二相明,一切众生类,睹者莫不欢。 见佛心踊跃,忧愁皆销除,永度生死海,稽首礼大安。 尔时,世尊欣然而笑,五色光从口中出,有千百奇,一一光头出无数明,一一光端有七宝莲花,一一花上皆有化佛遍照十方。 下至诸大地狱,上至三十三天,遍照五道幽冥之处,极佛境界莫不大明,三千世界诸天人民,见佛光明莫不踊跃,各离宫殿舍其所乐,咸至佛所。 听说经法而得度者,见其光明而得度者,或闻化佛所说经法而得度者,或有寻光来至佛所而得度者。 无量地狱拷治之处悉得休息,寿终之后尽得生天。 一切畜生禽兽之处善心自生,慈心相向不相伤害,寿终之后亦得生天。 饿鬼之中都悉自然得百味食,无有饥渴之想,欢喜踊跃无复悭心,寿终之后尽得生天。 无量众生,盲者得视,聋者得听,哑者能语,偻者得伸,拘躄能行,癃残百病皆悉除愈,牢狱系闭悉皆放解。 当尔之时,大千世界诸天人民,一切大众莫不欢喜,心皆清净无复三垢,其中或有得生天者,得道迹者、往来者、不还者,得罗汉者,得辟支佛道者,有发无上正真道意者,或有坚住不退转者,各各如是不可称计。 世尊光明照十方已,还绕身三匝从眉间入。 于是阿难更整衣服,长跪叉手前白佛言:世尊今笑必有所因,唯愿说之。 佛告阿难:见此婆罗门不?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佛告阿难:此婆罗门以清净心一偈叹佛,从是以后十三劫中,天上人中封授自然,常得端正言辞辩慧,人所赞叹,不堕三涂八难之处,却后皆当成辟支佛,名曰欢悦。 一切众会闻佛所说,皆悉欢喜歌叹佛德。 阿难白佛言:如来功德不可思议。 此婆罗门一偈叹佛,所得功德不可限量,快乃如是。 佛告阿难:此婆罗门非但今日而赞叹我而得善利。 乃往过去世,波罗奈国王名婆摩达多,而出游猎,象兵马兵车兵导从前后。 游猎于山得一白象,身白如雪光泽可爱而有六牙。 王得此象大用欢喜,即付象师令使调之。 于时,象师即着枷鞅靽大杖闭之。 于时,其象悲泣泪出,不欲饮食经于七日。 象师怖懅:此王家象,若不饮食不久便死。 即白王言:所得白象不肯饮食,悲泣泪出。 王闻其言即往看之。 王问象言:何以不食? 象便作人语而白王言:我心愁忧,唯愿大王当去我愁。 王复问言:有何等愁? 象答王言:我有父母,年老朽迈不能行来,更无供养者,唯我供养采取饮食。 若我在此拘系无供养者,便当俱殁。 用为悲愁。 大王若有大慈。 放我使去,供养父母毕其年命,自当来还供养大王,不违此誓。 王闻其言怆然不乐,即赞叹言:汝虽畜生修于人行,我虽为人作畜生行。 王即长跪解象令去。 时,象便去,供养父母经十二年,父母终亡,即便来还诣于王宫。 王见象还益加欢喜,七宝庄严璎珞其身。 王欲出时,象在前导,王爱此象过逾太子,众象中最,因名象幡。 时,有贫婆罗门欲诣王乞,便问人言:作何方便可得财贿? 有人语之:王有白象甚为敬爱,汝若能叹此象者,乃可大得。 时,婆罗门伺王出时,在路傍住,即叹白象而说偈言:汝身甚姝好,犹若天帝象, 众象相具足,福德甚巍巍。 形影无双比,犹若白雪光, 身体甚难及,奇特不可量。 尔时,国王闻叹白象,大用欢喜,赐婆罗门金钱五百,便用致富。 佛告阿难:尔时象幡者,则我身是。 时婆罗门者,今此婆罗门是。 尔时叹我而得益利,用济穷乏。 今我成佛而复叹我,获其福报不可限量,因得济度生死之难。 阿难长跪前白佛言:若使有人四句一颂赞叹如来,当得几许功德之报? 佛告阿难:正使亿百千那术无数众生皆得人身,悉得成就辟支佛道,设使有人供养是等诸辟支佛,衣被饮食医药床卧敷具满百岁中,其人功德宁为多不? 阿难白佛言:甚多甚多,不可计量。 若使有人四句一偈,以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功德,过于供养诸辟支佛得福德者,上百千万倍亿亿无数倍,无以为喻。 贤者阿难、一切大会,闻佛所说、皆大欢喜,绕佛三匝头面作礼。 闻如是:一时,佛在波罗奈国精舍中止。 诸佛之法,昼三时、夜三时以正觉眼观于众生,谁应度者辄往度之。 时,波罗奈王有辅相婆罗门,新取妇,甚为爱敬。 其妇白夫:与我一愿。 辅相答曰:欲求何等,恣随汝意。 妇即报言:听我施佛及比丘僧,手自斟酌,听说经法。 夫即可之:从汝所欲。 尔时,世尊知其应度,明旦晨朝着衣持钵往诣其家。 辅相夫妇闻佛在外,欢喜踊跃即出奉迎,稽首佛足施设床座,请佛入坐供施甘馔。 世尊食毕,辅相夫妇手自执水灌世尊手。 于是如来洗手漱口已讫为说经法,赞施之德、持戒之福,天上人中封授自然,尊荣豪贵富乐无极。 虽复高尊,诸欲自恣,不能得免三涂之苦。 地狱之中火烧汤煮,刀山剑树火车炉炭,刀锯解析甚酷甚痛,不可具陈,饿鬼中苦,身瘦腹大咽细如针孔,骨节相敲共相切磨举身火然,百千万岁不闻水谷之名,饥渴甚困不可具说。 畜生中苦,虎狼师子蛇蟒蝮蚖,更相残害互相啖食,三涂之中恶心炽盛,无有善意大如毛发,宛转苦毒无有出期。 唯舍诸欲,思惟正谛,尔乃得离众苦毒耳。 受三界身悉皆有苦,一切众苦皆从习生,由习诸欲三毒之垢,诸行之报便有众苦。 断绝三毒销然诸欲则无诸行,众行已尽则不受身,已无有身众苦便灭。 欲尽诸行一切缚者,唯当思惟八正之道。 佛为辅相夫妇说此法已,应时,夫妇欢喜踊跃入四正谛,即于佛前得须陀洹道。 于是夫妇观家如狱、见欲如火,不乐恩爱,长跪白佛:愿为沙门。 佛即可之。 须发自堕,法衣在身,其夫便成沙门,妇即成比丘尼,俱随佛后到于精舍。 尔时,世尊重为说法,三十七品诸禅三昧。 思惟意解诸欲永尽,俱成罗汉六通清彻。 时,诸比丘赞叹如来神力智慧,并复赞叹二阿罗汉:甚奇甚特! 在于尊豪便能放舍尊贵荣禄,其妇少壮弃欲舍乐,甚为难及。 佛告诸比丘:此阿罗汉,乃前世时亦有好心,今意亦好。 乃往过去无量世时,波罗奈国婆罗摩达王,王有辅相名比豆梨,为人慈仁,聪明博达靡所不通,唯以十善而用教化,王及臣民莫不咨受,王甚敬爱。 时,海龙王名波留尼,王有夫人名摩那斯,王甚爱敬。 于时,龙王欲至天上会于释所,龙王持妇嘱宫中五百婇女,无得娆恼触误其意。 龙王去后,于时,夫人坐自思惟宿命之事,忆念前世为人之时,毁失禁戒今堕龙中,即便不乐悲泣泪出。 诸侍女辈见其不乐,咸共问之:何以不乐? 夫人答言:忆念先世本为人时,坐犯禁戒,今作龙身,受此毒恶丑秽之形。 用为不乐。 问诸侍女:作何方便,得脱龙身生于天上? 诸侍女言:以龙之形含毒炽盛,求脱龙身生于天上,甚难甚难! 求索人身尚不可得,况生天上? 中有一女而便答言:我曾闻于阎浮提波罗奈国婆罗达王有一辅相,至为慈仁智慧无比,一切经典靡不通达,生天人中五道所趣悉皆知之,五戒十善而用教化。 能往问之,乃知生天所行之法脱龙之行。 龙王来还,见于夫人颜色不乐,即便问言:何以不乐? 夫人答言:阎浮提波罗奈国婆罗达王,有一辅相名比豆梨,至为慈仁怜愍众生,智慧无比,一切经籍靡不通达,欲得此心而用食之,欲得其血而欲饮之,若得此者我愁乃除。 龙王答言:莫得忧愁,我当求索。 于是龙王有亲友夜叉,名曰不那奇,语夜叉言:而我夫人闻阎浮提波罗奈国王有辅相名比豆梨,为人慈愍智慧第一,一切经籍莫不通畅,欲得此心并及其血而饮食之,为我索来。 持两明珠而用与之,于是夜叉即便受教取明珠去,到阎浮提化作贾客,入波罗奈城捉摩尼珠,行人问之言:汝持此珠欲卖之不? 答言:不卖,欲用博戏。 即便白王:外有贾客持二明珠,欲用博戏。 其王闻之大用欢喜,王自恃巧博必定得胜。 王言:将来。 即唤入宫。 时,王问言:欲愿何等? 夜叉答言:我得胜者,持比豆梨与我;王若得胜,此珠属王。 王便可之。 诸臣左右咸皆难之。 王利明珠,自恃巧博我必得胜,不用臣语,即便共博。 夜叉得胜,得比豆梨。 于时,夜叉捉比豆梨径飞虚空。 王失比豆梨大用愁忧,诸臣皆言:王行五事亡国失位:一者博戏,二者嗜酒,三者耽荒女色惑于音乐,四者好出游猎,五者不用忠谏。 行此五事,王不得久。 于是夜叉担比豆梨,到于山间便欲杀之。 时,比豆梨问夜叉言:何以杀我? 夜叉答言:龙王夫人闻汝聪明智慧第一,为人慈仁,欲得汝血并及其心。 是以杀汝。 比豆梨言:汝之愚痴不解意趣。 闻我智慧欲得我血者,欲得我法;欲得我心者,而欲得我心中智慧。 共往见之,欲须何等,我尽与之。 时,比豆梨即为夜叉说:人作恶有五事:一者作事仓卒而不审谛,二者后常多悔,三者多怀瞋恚无有慈心,四者恶名远闻人所憎嫉不欲见之,五者死堕地狱、畜生、饿鬼。 修善之人有五事好。 何等为五? 一者所作审谛,以法自御而不卒暴,后无所悔;二者多慈愍心,无所加害;三者好名流布声震四远;四者人皆敬爱犹若师父;五者死生天上及与人中,快乐无极。 于是夜叉闻其所说心即开解,头面作礼稽首其足,即从比豆梨求受教诲。 时,比豆梨为说十善生天之法。 夜叉闻法,欢喜踊跃奉而行之。 即将比豆梨至龙王所,夫人见比豆梨欢喜无量,头面作礼稽首归命,设施宝座供百味馔。 于是比豆梨便为龙王及夫人,说于五道所行罪福:摄身三恶,慈愍众生无所伤害,除舍悭贪义让不盗,观欲瑕秽离于女色贞洁不淫;言常至诚无有虚欺,言常柔软无粗犷辞,和其斗诤不讼彼此,语则应律不加绮饰;心常慈忍不起瞋恚,见人快善代用欢喜无嫉妒心,一心奉信佛法圣众及至真式,明了罪福意无狐疑。 行此十善具足无缺,便得生天,七宝宫殿所欲自然。 不杀、不盗、不淫、不欺、绝酒不醉,五事具足生于人中,国王大姓长者之家,尊荣豪贵富乐无极。 无有慈心残害众生,强劫人财盗窃非道,淫犯他妻爱欲情态无有厌足;妄言,两舌,恶口骂詈,瞋恚嫉妒;不孝父母,不信三尊,背正向邪;行此诸恶死入地狱,烧炙榜笞,万毒皆更痛不可言。 负债不偿,借贷不归,抵突无信,憍慢自大,谤毁三宝,死堕畜生,驴马骆驼、猪羊狗犬、师子虎狼、蚖蛇蝮蝎[虫*(打-丁+片)]蝪及余禽兽,更相残害毒心炽盛,宛转受苦无有出期。 悭贪嫉妒,不肯布施不知衣食,不信三尊,悭火所烧,死堕饿鬼形体羸瘦,骨节相[敲-高+亭]举身火然,百千万岁无有解时,昼夜饥渴初不曾闻水谷之名。 唯行十善摄身口意,长得生天快乐无极。 于是龙王及与夫人、一切诸龙、悚然心惊毛竖,皆奉十善摄身口意持八关斋,诸龙欢喜。 当于是时,金翅鸟王欲来啖龙,尽其神力而不能近。 于是诸龙甚自欣庆怪未曾有。 龙王,夫人,大海诸龙、一切夜叉、尽奉十善,莫不欢喜作礼稽首。 龙王即问比豆梨言:大师欲还阎浮提不? 答言:欲还。 于是龙王即以栴檀摩尼明珠,及诸妙宝贡上菩萨;夫人、婇女、一切诸龙及诸夜叉,各各奉上异妙珍奇,还送比豆梨至波罗奈,稽首作礼欢喜辞去。 大海诸龙及诸夜叉,毒心销灭死皆生天。 婆罗达王及诸群臣、一切人民,还得觐见师比豆梨,皆大欢喜,头面作礼问讯起居。 时,比豆梨为王具说本末如是。 王及臣民,莫不欢喜叹未曾有。 于是比豆梨以摩尼珠举着幢头,至心求愿,即雨七宝衣被饮食遍阎浮提,无量臣民皆悉丰乐。 时,天帝释及与人王,大海龙王迦留金翅鸟王,各舍诸欲来在山泽,持斋坐禅自守身心,各各自言:我得福多。 天王自言:我舍天上诸欲之乐,今来在此摄身口意,我得福多。 人王复言:我舍宫中诸欲之娱,来在此间守身口意,我得福多。 龙王复言:我舍大海七宝宫殿诸欲之乐,今来在此守身口意,我得福多。 金翅鸟王亦复说言:今此龙王是我之食,我今持斋摄身口意,无伤害心而不食之,我得福多。 于是四王各自叹说意不决了,便相谓言:今当共往问师比豆梨。 即往比豆梨所,头面作礼,各白如是:谁得福多? 菩萨答言:汝等各竖四幢幡,青色白色黄色赤色。 即便受教竖四幢幡。 菩萨问言:其影异耶? 一种色乎? 四王答言:幡色各异,其影一色而无有异。 菩萨答言:汝等四王各舍所欲,而来在此持戒自守,所得功德皆悉同等而无差特,如四色幡其影一类而无有异。 于时,四王闻其所言,各各意解欢喜踊跃。 时,天帝释即以天上劫波育衣奉上菩萨。 于时,人王即以杂妙之宝,上于菩萨。 大海龙王即以髻中摩尼宝珠,以上菩萨。 金翅鸟王天金[巾*弗]饰以贡菩萨。 于时,四王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时,阎浮提一切民人、龙及夜叉,尽行十善。 当是之时,世有寿终者尽皆生天,无有堕于三涂中者。 佛告诸比丘:尔时国师比豆梨者,今我身是。 尔时龙王波留尼者,今辅相是。 龙王夫人摩那斯者,今此辅相妇是。 昔为龙时,从我闻法欢喜入心,得脱龙身生于天上。 今我得佛,从我闻法欢喜意解,即便出家思惟智慧,诸欲永尽俱得罗汉。 过去世时其心亦好,至于今世其心亦好。 时,诸比丘闻佛所说,皆大欢喜,为佛作礼。 佛说菩萨本行经卷下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1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