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方便佛报恩经 内容: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五失译人名在后汉录慈品第七尔时世尊,大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尔时如来游于无量甚深行处,欲拔众生三有剧苦;欲发五盖,并解十缠;欲令一切众生俱得解脱,安处无为,即为开示二种福田:一者,有作福田;二者,无作福田。 所谓父母及与师长,诸佛法僧及诸菩萨,一切众生修供得福,进可成道。 尔时世尊告舍利弗,大弟子等诸大智慧:「汝等当知,如来不久当取涅槃。」时舍利弗闻是语已,身诸肢节,痛如针刺,忧愁懊恼,闷绝躃地,以冷水洒面,良久乃稣。 即起合掌,以偈叹佛:「佛者譬甘露,听闻无厌足。 佛当有懈怠,无益于一切。 五道生死海,譬如堕污泥,爱欲所缠故,无智为世迷。 前世行中正,加施而平等,故使眉间相,所照无有限。 其眼如月初,彻覩十方国,能令人心眼,见者大欢喜。」尔时舍利弗说如是等百千偈,赞叹如来已,头面礼足,绕百千匝,告诸大众、诸天龙、鬼神、人及非人:「诸善男子! 世间虚空,怪哉! 怪哉! 世间虚空,苦哉! 苦哉! 世间眼灭,痛哉! 痛哉! 妙宝法桥,今当碎坏;无上道树,今当摧折;妙宝胜幢,今当倾倒;无上佛日,没大涅槃山。」一切大众闻是语已,心惊毛竪,即大恐怖。 日无精光,诸山崩落,地为大动。 时舍利弗于大众中,而说偈言:「我见佛身相,喻如紫金山;相好众德灭,唯有名独存。 应当勤精进,得出于三界;选择众善业,涅槃最安乐。」时舍利弗说是偈慰喻诸大众已,现大神力,身昇虚空,化作千头宝象。 一一象身共相蟠结,千头外向;一一象皆有七牙;一一牙上有七浴池;一一浴池有七莲花;于花台上有七化佛;一一化佛皆有侍者舍利弗;一一舍利弗放大光明,普照十方无量恒沙世界,远召有缘。 有缘既集,时舍利弗复现大身,满虚空中,大而现小;入地如水,出无间隙,入无孔窍;或身下出火,身上出水,踊没虚空;或作千作百,乃至无数。 现种种神变已,从虚空下,往大众中,广为说法,示教利喜,令无量百千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复有无量百千众生得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果;复有无量百千人发声闻辟支佛心。 时舍利弗作如是无量利益已,告于大众而作是言:「我今何心,见于如来入般涅槃?」作是唱已,即昇虚空,身中出火,即自烧身,取于涅槃。 尔时大众恋慕舍利弗,目不暂捨,心生恋慕,举声大哭,尘土坌身;日无精光,天地大动。 尔时大众收取舍利,起塔供养。 尔时有无量百千大众围绕塔,念舍利弗故,心生苦恼,猖狂而行,忘失正念。 尔时如来以慈悲力,化作舍利弗在大众中。 尔时大众见舍利弗,心生欢喜,忧苦即除。 因欢喜心故,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尔时阿难以如来神力故,观察众心咸皆有疑,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叉手长跪,而白佛言:「世尊! 舍利弗以何因缘,先如来前,而取灭度,令诸大众忧苦如是?」佛告阿难及诸大众:「舍利弗不但今日先如来前,而取灭度。 过去世时亦不能忍见我,先取灭度。」阿难白佛言:「世尊! 舍利弗过去世时,先取灭度,其事云何?」佛言:「善听! 乃往过去阿僧祇劫,尔时有国,名波罗奈。 其波罗奈王,名曰大光明。 大光明王主六十小国、八百聚落。 其王常怀慈心,布施一切,不逆人意。 尔时有一边小国王,常怀恶逆。 尔时大光明王于月月诸斋日,以五百大象载珍宝、钱财、衣被饮食,着大市中,及着四城门外,布施一切。 时敌国怨家闻大光明王布施一切,不逆人意,有须衣服、饮食、金银、珍宝者,恣意自取而去。 「尔时边小国王闻大光明王布施之德,心生嫉妬,即集诸臣:『谁能往彼波罗奈国,乞大光明王头?』诸臣皆无能往者。 王复更宣令:『谁能往彼波罗奈国,乞大光明王头? 能去者,偿金千斤。』其中有一婆罗门言:『我能往乞之,但给我资粮。』此国去波罗奈六千余里。 王即给资粮,遣至波罗奈国。 时婆罗门往到波罗奈国界上。 其地六种震动,惊诸禽兽,四散驰走;日光障蔽,月无精光;五星诸宿违失常度;赤黑白虹,昼夜常现;流星崩落;于其国中,有诸流泉、浴池,华菓茂盛,常所爱乐者,而皆枯乾。 时婆罗门往到波罗奈城,在门外立。 时守门神语守门者言:『此大恶婆罗门从远方来,欲乞大光明王头。 汝莫听入。』时婆罗门住在门外,停滞一七,不能得前,语守门者:『我从远来,欲见大王。』时守门者即入白王:『有一婆罗门,从远方来,今在门外。』王闻是语即出奉迎,如子见父,前为作礼:『所从来耶? 冒涉途路,得无疲倦?』婆罗门言:『我在他方闻王功德,布施不逆人意;名声远闻,上彻苍天,下彻黄泉;远近歌叹,实无虚言,故从远来,历涉山川。 今欲有所得。』王言:『我今名为一切之施,有所求索,莫自疑难。』婆罗门言:『审实尔不? 我不用余物,今欲大祠,从王乞头。』王闻是已,深自思惟:『我从无始生死已来,空丧此身,未曾为法;空受生死,劳我精神。 今者此身,深欲为求菩提誓及众生。 今不与者,违我本心。 若不以此身施者,何缘当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王言:『大善! 须我小自捡校,委付国位夫人太子。 过七日已,当相给与。』「尔时大王即入宫中报诸夫人:『天下恩爱皆当别离;人生有死,事成有败;物生于春,秋冬自枯。』夫人太子闻是语已,譬如人噎,既不能咽,复不得吐:『大王! 今者何因缘故,说如是语?』王言:『有婆罗门从远方来,欲乞我头。 我已许之。』夫人太子闻是语已,举身投地,举声大哭,自拔头发,裂坏衣裳,而作是言:『大王! 天下所重莫若己身,云何今日难捨能捨,持用施人?』时五百大臣语婆罗门言:『汝用是臭烂脓血头为?』婆罗门言:『我自乞匂,用问我为?』大臣语言:『卿入我国,我应问卿,卿应答我。』时婆罗门正欲实答,心怀恐怖,惧畏大臣断其命根。 尔时五百大臣语婆罗门:『汝莫恐怖。 我等今者,施汝无畏,以大王故。 贫婆罗门何急用是脓血头为? 我等五百人,人作一七宝头,共相贸易,并与所须,令汝七世无所乏少。』婆罗门言:『吾不用也。』时诸大臣不果所愿,心生苦恼,举声悲哭,白大王言:『大王! 今者何忍,便欲捨此国土、人民、夫人、太子,为一婆罗门永弃孤背?』王言:『今为汝等及一切众生故,捨身布施。』时第一大臣闻王语定必欲捨身与婆罗门,即自思惟:『我今云何当见大王捨此身命?』作是思惟已,即入静室,便以刀自断其命。 「尔时大王便入后园,唤婆罗门来:『汝今远来,从我乞头。 我以慈心怜愍汝故,不逆汝意。 令我来世得智慧头,施于汝等。』作是语已,即起合掌,向十方礼,而作是言:『十方诸佛哀慈怜愍,诸尊菩萨威神护助,令我此事必得成办。』语婆罗门:『随汝持去。』时婆罗门言:『王有力士之力。 临时苦痛,脱能变悔,不能忍苦,或能反害于我。 王审能尔者,何不以头发自繫树枝?』王闻是语,心生慈愍:『此婆罗门怯而且羸。 若当不能断我头者,而失大利。』即随其言,以发自缚着树,语婆罗门:『汝断我头,还着我手中。 我当以手授与于汝。』时婆罗门手自捉刀,即前向树。 尔时树神即以手拍婆罗门头,闷绝倒地。 「尔时大光明王语树神言:『汝不助我,反于善法而起留难。』尔时树神闻是语已,心生苦恼,即唱是言:『怪哉! 苦哉!』于虚空中无云雨血;天地大动,日无精光。 时婆罗门寻断王头,持还本国。 尔时五百太子及诸群臣即收大光明王所余身骨,起塔供养。」佛告阿难:「尔时第一大臣闻大光明王以头布施,心不堪忍,寻自捨命者,今舍利弗是;尔时大光明王者,今则我身释迦如来是。 菩萨如是修习苦行,誓为众生念诸佛恩,是故超越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是故舍利弗闻于如来欲入涅槃,眼不忍见,先取灭度,与本不异。 过去世时不忍见我捨于身命。 我于此后园,在此一树下,捨转轮王头,布施数满一千,况余身分,身体手足?」说是苦行因缘时,有无量百千众生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复有无量百千人得须陀洹道乃至阿罗汉果;复有无量百千人发声闻、辟支佛心。 一切大众,诸天龙、鬼神、人及非人闻佛说法,欢喜而去。 复次,摩伽陀国有五百群贼,常断道劫人,枉滥无辜,王路断绝。 尔时摩伽陀王即起四兵而往收捕,送着深山悬嶮之处,即取一一贼,挑其两目,刵劓耳鼻。 尔时五百群贼身体苦痛,命在呼噏。 尔时五百人中有一人是佛弟子,告诸大众:「我等今者,命不云远,何不至心,归命于佛?」尔时五百人寻共发声,唱如是言:「南无释迦牟尼佛。」尔时如来在耆阇崛山,以慈悲力于游乾陀山,即大风起,吹动树林,起栴檀尘,满虚空中。 风即吹往至彼深山诸群贼所,坌诸贼眼及诸身疮,平复如故。 尔时诸贼还得两眼,身疮平复,血变为乳,俱发是言:「我等今者,蒙佛重恩,身体安乐。 报佛恩者应当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唱已,一切大众异口同音,而作是言:「诸未安众生,我当安之;诸未解脱众生,我当解之;诸未度者我当度之;未得道者,令得涅槃。」复次,如来慈悲方便神力不可思议。 佛在舍卫国,尔时崛山中,有五百人止住其中,断道劫人,作诸非法。 如来尔时以方便力化作一人,乘大名象,身着铠仗,带持弓箭,手执鉾鋋。 所乘大象皆以七宝而庄校之,其人亦以七宝而自庄严,珠环严具皆出光明,单独一己而入嶮路,往至崛山。 尔时山中五百群贼遥见是人,而相谓言:「我等积年作贼,未见此也。」尔时贼主问诸人言:「汝何所见?」其人答言:「见有一人乘大名象,被服璎珞,并象乘具,纯是七宝。 放大光明,照动天地。 随路而来,兼复单独一己。 我等若当擒获此人,资生衣食,七世无乏。」尔时贼主闻是语已,心生欢喜,密共唱令,而作是言:「慎莫斫射,徐徐捉取。」即前后围绕,一时而发。 时五百人同声唱唤。 尔时化人以慈悲力愍而哀伤,寻时张弓布箭射之。 时五百人,人被一箭,而疮苦痛难可堪忍,即皆躄地,宛转大哭,起共拔箭。 其箭坚固,非力所堪。 尔时五百人即怀恐怖:「我等今者,必死不疑。 所以者何? 而此一人,难为抗对,由来未有。」即共同声说偈问曰:「卿是何等人,为是呪术力,为是龙鬼神,一箭射五百? 苦痛难可陈,我等身归依。 为我出毒箭,随顺不敢违。」尔时化人说偈答曰:「斫疮无过恶,射箭无过怒。 是壮莫能拔,唯从多闻除。」尔时化人说是偈已,即复佛身,放大光明,遍照十方。 一切众生遇斯光者,盲者得覩,瘻者得申,拘躄者得手足;若邪迷者得覩真言。 总要而言:诸不称意皆得如愿。 尔时如来为五百人示教利喜,说种种法。 时五百人闻法欢喜,身疮平复,血反为乳,寻时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共同声而说偈言:「我等已发心,广利诸众生;应当常恭敬,随顺诸佛学。 念佛慈悲力,拔苦身心安;应当念佛恩,菩萨及善友,师长及父母,及诸众生类,怨亲心平等,恩德无有二。」尔时虚空中,欲界诸天憍尸迦等雨众天华,作天伎乐,供养如来,异口同音而说偈言:「我等先世福,光明甚严饰,众妙供养具,利益于一切。 世尊甚难遇,妙法亦难闻,宿殖众德本,今遇释中神,我等念佛恩,亦当发道心。 我今得见佛,所有三业善,为诸众生故,回向无上道。」尔时诸天说是偈已,绕百千匝,头面礼佛,飞空而去。 复次,如来方便慈善根力不可思议。 尔时毗舍离国有一婆罗门,执着邪见,贪着我慢。 舍利弗、大目揵连往到其家,说法慰喻,而不信受,执着邪论。 其家大富,财宝无量,家无有子,一旦崩亡,财贿没官。 思惟是已,奉祠诸山及诸树神,过九十日,其妇便觉有娠,月满生男。 其儿端正,人相具足,父母爱念,众人宗敬。 至年十二,共诸等侣出外游观。 道逢醉象,驰犇践踏,即便命终。 父母闻之,举声大哭,自投于地,生狂痴心,尘土坌身,自拔头发,而作是言:「一何薄命,生亡我珍?」前趣儿所,抱持死尸,举声恸哭,绝而复稣,心发狂痴,裸形而行,得覩如来。 如来以慈善根力化作其儿。 尔时父母即前抱持欢喜无量,狂痴即灭,还得本心。 如来尔时即为说法。 因闻法故,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复次,如来慈善根力不可思议。 尔时流离王起四种兵,伐舍维国。 得诸释子,穿坑埋之,坑悉齐腋,令不动摇。 过一七已,如来尔时以慈善根力,即化其地变成浴池。 其浴池水具八功德,有妙香花所谓波头摩花、分陀利花,青黄赤白,大如车轮,充满其中。 异类众鸟,相和悲鸣。 时诸释子见是事已,心生欢喜,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发菩提心已,时流离王即以酒饮五百黑象,极令犇醉,脚着铁甲,鼻繫利劒。 即声恶鼓,放诸群象踏诸释子。 身诸肢节,皮骨糜碎,狼籍在地。 以如来慈悲力故,身心安乐;身心安乐故,发菩提心;以发菩提心故,于诸众生得平等心;心平等故,不生瞋恚;心不瞋恚故,命终生天。 得生天已,即以天眼却观本缘,寻相谓言:「我等蒙佛慈恩,得生于天。 七宝宫殿,名衣上服,身诸光明,微妙伎乐,一切乐具,皆是如来神力。 是故我等发大悲心,利益众生。 随有佛法所流布处,若城邑、聚落、山林、树下、宫殿、舍宅,有读诵、书写、解说其义,随流布处,称意供给,令无乏少;若有刀兵、疾疫、饥馑,我等应当昼夜拥护,心不捨离。」尔时诸天发是愿已,身命色力,光明晃耀,复倍于常,欢喜踊跃,飞空而去。 复次,如来方便慈善根力不可思议。 尔时流离王伐舍维国,毁害诸释种已,选诸释女,择取端正,才能过人,各无数伎,取五百人,前后围绕,作倡伎乐,还归本国。 夫人婇女昇正殿上,结加趺坐,告大众言:「我今快乐,称善无量。」时诸释女问流离王言:「汝今云何快乐?」答言:「我得胜怨。」诸释女言:「汝不得胜。 假使汝国一切四兵不敌于我释种一人,然我释种是佛弟子,不与物诤,令汝得胜。 若起恶者,汝前后三四起兵向舍维国,而常退缩。 汝第一往时,我诸释种而作是言:『此流离王不识恩分,反生恶逆。 若我等与彼战者,贤愚不别,皂白不明。 我等今者,宜应恐怖,令彼退散。』即立誓令:『今者,诸人齐共射之,令箭莫伤。』即起四兵往逆流离,去四十里,挽弓射之,箭箭相续,筈筈相拄。 时流离王见是事已,即怀恐怖,退还归去。 过九十日,复起四兵伐诸释种。 尔时诸释寻共议言:『流离恶人不知慙愧,而复更来,欲相危害。』尔时诸释复立誓限:『今日诸人齐共射铠,莫令伤人。』时诸释种齐共射之,悉令诸人所着铠仗,钾钾断坏,裸身而住。 时流离王心怀怖惧,即集诸臣而共议言:『我等今者恐不全济。』中有第一大臣白大王言:『是诸释种皆佛弟子,持不杀戒,修行慈悲。 若不尔者,我等身命,久已殒灭。』王言:『审如是者,更可前进。』「尔时诸释歛手而住,流离军马遂至逼近。 诸释种中有一婆罗门语诸释子:『今衰祸至,云何俨然?』诸释答言:『我等今者不与物诤。 若与彼诤,非佛弟子。』时婆罗门即嫌其言,踊出释前,与流离战,一箭射七。 未久之间,伤杀转多。 流离四兵即还却退。 时诸释种复作是念:『我等今者,不应与是恶人共为徒党。』即集释众,共摈出是婆罗门种。 既摈出已,流离四兵坏舍维国。 以是因缘,令汝得胜。」时流离王即生慙愧,唤旃陀罗,即刵耳鼻,截断手足。 断手足已,即以车载弃于塚间。 时诸释女宛转,无复手足,悲号酸切,苦毒缠身,余命无几。 时诸释女各称父母、兄弟、姉妹者,或复称天唤地者,苦切无量。 惟其中有第一释女告诸女言:「姉妹! 当知我曾从佛闻:『若有一人能于运急之中,发于一念念佛,至心归命者,即得安隐,各称所愿。』」时五百释女异口同音至心念佛:「南无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复更唱言:「苦哉! 苦哉! 痛哉! 痛哉! 呜呼! 婆伽婆、修伽陀。」作是唱时,于虚空中,以如来慈善根力故,起大悲云,雨大悲雨,雨诸女人身。 既蒙雨已,身体手足还生如故。 诸女欢喜,俱唱是言:「如来慈父,无上世尊,世间妙药,世间眼目,于三界中能拔其苦,施与快乐。 所以者何? 我等今者得脱苦难。 我等今者,当念佛恩,当念报恩。」诸女念言:「当以何事而报佛恩? 如来身者,金刚之身,常住之身,无饥渴身,微妙色身,悉是具足百千禅定、根力、觉道、不可思议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之好;具二庄严,住大涅槃;等视众生如罗睺罗,怨亲等观,亦不望报。 我等今者欲报佛恩,当共出家,修持禁戒,护持正法。」思惟是已,即求衣鉢,往诣王园比丘尼精舍,求索出家。 时有六群比丘尼见诸释女,年时幼稚,美色端正:「今云何能捨此难捨,而共出家。 我等当为说世间五欲快乐,待年限过,然后出家,不亦快乎? 彼若还俗,必以衣鉢奉施我等。」思惟是已,于释女前,即以上事向诸女说。 诸女闻已,心怀苦恼:「此安隐处,云何有大恐怖? 如餚饍饮食和以毒药。 此比丘尼所说,亦复如是。 世间五欲,多诸过患,我已具知。 云何而反赞叹其美,而劝我等还归本家,在于五欲?」作是语已,举声大哭,还出僧房。 时有比丘尼,名曰华色,即问诸女:「何为啼哭?」诸女答言:「不果所愿。」比丘尼言:「汝愿何等?」答言:「愿欲出家,不蒙听许。」时华色比丘尼问言:「汝欲出家者,我能度汝。」诸女闻已,心生欢喜,即便随从,度为弟子。 时诸释女既蒙听许,悲喜交集,而作是言:「和上! 当知我等在家,众苦非一,亲族丧亡,割削耳鼻,截断手足,祸患滋甚。」尔时和上报诸弟子:「汝等辛苦何足言耶? 我在家时,荷负众苦,其事众多。」时诸释女长跪白师:「愿说在家众苦因缘。」尔时华色比丘尼即入三昧,以神通力,放大光明,照阎浮提,请召有缘天龙、鬼神、人及非人,于大众中即自说言:「我在家时,是舍卫国人。 父母嫁我与北方人。 彼国风俗,其妇有娠,埀欲产时,还父母家。 如是次第数年生子,后复有娠。 埀产之日,皆乘车马,夫妻相将,归父母家。 中路有河,其水瀑长。 其路旷绝,多诸贼难。 既至河已,不能得渡,住宿岸边。 于初夜时,我腹卒痛,即便起坐。 未久之间,即便娩身,生一男儿。 岸边草中有大毒蛇闻新血香,即来趣我。 未至我所,我夫及奴眠在道中。 蛇至奴所,寻便螫杀;前至夫所,夫眠不觉,亦螫杀夫。 我时唱唤:『蛇来! 蛇来!』唤夫不应,夫奴已死。 尔时毒蛇亦螫牛马。 至日出已,其夫身体膖胀烂坏,骨节解散,狼籍在地。 忧悲恐怖,闷绝躃地;举声大哭,以手搥胸;自拔头发,尘土坌身。 寻复闷绝,举身投骨。 如是忧苦,经留数日,独在岸边,其水渐小。 荷负小儿,以手牵持,其新产者,以裙盛之,衔着口中,即前入水。 正到河半,反视大儿,见一勐虎犇走驰逐,开口唱唤,口即失裙,婴儿没水。 以手探摸,而竟不获;其背上者,失手落水,寻复没丧;其岸上者为虎所食。 我见是已,心肝分裂,口吐热血,举声大哭:『怪哉! 怪哉! 我今一旦见此祸酷!』即到岸上,闷绝躃地。 「未久之间有大伴至。 尔时伴中有一长者是我父母旧所知识。 我即前问父母消息。 尔时长者即答我言:『汝父母家昨夜失火,所烧荡尽,父母亦丧。』我闻是已,闷绝躃地,良久乃稣。 未久之间,有五百群贼即坏众伴。 尔时贼主便将我去。 作贼主妇法,常使守门,若有缓急,为人所逐,须速开门。 后于一时,夫与群贼共行抄劫。 「尔时财主王及聚落并力驰逐,即还其家。 尔时其妇在其舍内,娩娠生子。 夫在门外再三唤已,内无人开门。 「尔时贼主即作是念:『今此妇者,欲危害我。』思惟是已,即缘牆入,语其妇言:『以何事故,不开门耶?』妇言:『以产生故,而不及耳。』尔时贼主见是事已,瞋恚小息,语其妇言:『人有娠者,便当有子。 汝为产故,危害于我,用是子为? 速往杀之。』尔时其妇心生怜愍,不忍杀之。 「尔时贼主寻拔刀斫,解断手足,语其妇言:『汝可还噉? 若不食者,当断汝头。』尔时其妇以恐怖故,即还食之。 既还食已,瞋恚便息。 「其夫于后,续复劫盗,为王所得,即治其罪。 治贼之法,要断其命,合妇生埋。 我时身体着妙璎珞。 尔时有人贪利璎珞,于后夜时,即便开塚,取我璎珞,并将我去。 复经少时,王家伺官即伺捉得,以律断之,如治贼罪。 治贼罪法,即断其命,合妇生埋。 埋之不固,于后夜时,多诸虎狼,把发塚开,食噉死尸。 我因此故,寻时得出。 既得出已,荒错迷闷,不知东西,即便驰走。 路见多人,即便问言:『诸人当知我今苦恼。 何处能有忘忧除患?』时有长老婆罗门等,以怜愍心,即语我言:『曾闻释迦牟尼佛法之中,多诸安隐,无诸衰恼。』我闻是已,心生欢喜,诣大爱道憍昙弥比丘尼所出家。 次第修习,即得道果,三明六通,具八解脱。 以是因缘,汝等当知我在家时勤苦如是。 以是因缘自致得道。」时诸释女闻是语已,心大欢喜,得法眼净。 诸会听众各发所愿,欢喜而去。 尔时佛姨母憍昙弥比丘尼告一切比丘尼、式叉摩尼、沙弥尼、优婆夷及一切女人,而作是言:「佛法大利,一切功德,三种果报,唯有如来佛法海中乃具有之,一切众生皆悉有分,而我等一切女人,如来不听。 以一切女人多诸疑惑,执着难捨。 以执着故,使诸结业无量缠缚,痴爱覆心;覆心重故,爱水所没,不能自出故;以二等智故,懈怠慢惰故,现身不能庄严菩提,获得三十二相故;于生死中失转轮圣王所有胜果,以十善法摄众生故,亦失无上梵王之位;能为建立正法,劝发谘请,使一切众生得利乐故;是故如来不听女人乐为弟子。 天魔、波旬及诸邪见一切外道,长夜恶邪,执着邪论,残灭正法,毁佛法僧,是故如来不听女人乐入佛法。 我为一切诸女人故,三请如来,欲求佛法,如是至三,亦不听许。 时我不果所愿,心怀怅恨,忧悲苦恼,即出祇桓,悲泪满目。 「尔时阿难即问我言:『母人何故忧愁如此?』我时即报侍者阿难:『欲求出家,修行佛法,三请如来,如来不许。 以是因缘,我忧愁耳。』尔时阿难即报我言:『母人莫愁。 我当启请如来,使母人得入佛法。』憍昙弥闻是语已,心大欢喜。 「尔时阿难入白佛言:『世尊! 今欲从佛启请一愿。』佛言:『听汝说之。』阿难白佛言:『憍昙弥母人者,乳哺养育如来色身。 至今得佛,依因母人之所成立。 母人于如来有大恩分。 如来犹尚听于一切众生入佛法中,况于母人而不听许?』「佛告阿难:『如汝所说。 如来非不知母人于如来所有是重恩,但不乐使女人入佛法中。 如来若听女人入佛法中者,正法当渐微渐灭于五百岁,是故如来不乐喜听女人入佛法中。』尔时阿难头面礼佛足,长跪叉手,重白佛言:『世尊! 阿难自念过去诸佛具四部众,而我释迦如来独不具耶?』佛告阿难:『若憍昙弥爱乐佛法,发大精进,清净修习八敬之法者,听入佛法。』阿难即时头面礼佛,右绕三匝,即便出外,白母人言:『阿难已劝请如来,得使母人奉持佛法。』憍昙弥闻是语已,心大欢喜,白阿难言:『善哉阿难! 乃能慇懃劝请如来,得使母人称遂本愿。』「阿难具宣如来慇懃之教。 母人闻已,悲喜交集:『而我身者是无常身,今日乃得贸易宝身;今我命者,念念迁灭代谢不定,始于今日贸易宝命;今我所有身命财者,众缘所共,无有真主,今日乃得贸易宝财。』我思惟如是功德利故,于阿难所深生恭敬供养之想。 白言:『大德阿难! 愿不有虑! 如来祕教,当尽奉行,假使丧失身命,终不退失。 如来即当宣说微妙八敬之法,难可毁犯。』「尔时憍昙弥母人即以大悲熏修其心,普为未来一切女人,重白佛言:『世尊! 若当未来恶世之中,有善女人信乐爱敬于佛法者,唯愿听许,得蒙其例。』佛言:『善哉! 若有女人护持佛法,渐次修学戒、施、多闻及诸善法,在家出家三归、五戒乃至具戒,及诸度脱、诸助道法,皆悉听许恣意修习,亦得是三种果报、人天泥洹。』时憍昙弥闻是说已,心生欢喜而白佛言:『世尊! 若是果报正是佛恩。』佛言:『莫作是说。 如来终不有恩于诸众生,如来终不于诸众生而计有恩。 计有恩者,则破如来平等之心。 憍昙弥! 当知如来于诸众生计有恩无恩者,无有平等。 何以故? 若有众生毁害于佛,如来不瞋;若有众生以栴檀汁涂如来身,如来不喜。 如来普于众生怨亲等观。 唯是阿难,非如来也。 以阿难故,令诸女人得入佛法。 憍昙弥! 未来末世,若有比丘尼及诸一切诸善女人,常当至心念阿难恩,称名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令不断绝。 若不能,常昼夜六时令心不忘。』」时憍昙弥告诸比丘尼及一切诸善女人,而作是言:「我等应当至心归命阿难大师。 若有女人欲求安隐,吉祥果报,常当于二月八日、八月八日,着净洁衣,至心受持八戒斋法,昼夜六时建大精进。 阿难即以大威神力,应声护助,如愿即得。」时会大众,闻法欢喜,右绕而去。 大方便佛报恩经卷第五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1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