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七 内容: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七罽宾国三藏沙门般若奉 诏译波罗蜜多品第八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以何因缘,慇懃称赞住阿兰若修菩萨行,而不称赞住于余处修菩萨行? 如来一时在灵鹫山,为诸菩萨广说法要而作是言:『菩萨或时止淫女家,亲近屠者示教利喜,无数方便饶益众生,为说妙法令入佛道。』世尊今日为新发意所说妙法而不如是,然我等类亲于佛前得闻深法无有疑惑。 唯愿如来! 为未来世求佛道者,演说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萨行无复退转。」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提道,有二菩萨:一者在家,二者出家。 在家菩萨为欲化导淫室屠肆,皆得亲近,出家菩萨则不如是。 然此菩萨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兰若,无间精进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诸菩萨等,随宜所住方处不定,或住兰若,或居聚落,随缘利益安隐众生,如是行门汝应观察。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修习佛道,已得无漏真实之法,随缘利乐一切有情。 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于兰若,要当亲近诸佛菩萨,若有值遇真善知识,于菩萨行必不退转。 以是因缘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 善男子! 如是名为出世法要,汝等咸当一心修学。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厌离世间住阿兰若,省用功力得圆八万四千波罗蜜行,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以者何? 若捨名利住山林者,于身命财必无悋惜永无繫属,自然易满三种波罗蜜多。」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 住阿兰若出家菩萨不畜财宝,以何因缘,能得圆满檀波罗蜜?」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 住阿兰若出家菩萨,入于聚落所乞之食,先以少分施于众生,又以余分施于所欲,即得名为檀波罗蜜。 以自身命供养三宝,头目髓脑施来求者,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 为求法者说出世法,令发无上菩提心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布施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故修十二头陀之行,若行步时看二肘地不损众生,即得名为持戒波罗蜜。 坚持禁戒不惜躯命,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 为求出世说法教化,令发无上菩提之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持戒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能灭瞋恚得慈心三昧,亦无毁辱一切众生,即得名为忍辱波罗蜜。 若为一人说一句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忍辱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为令众生得成佛故,修精进行,未得成佛福智羸弱,不贪安乐,不造众罪,于昔菩萨行苦行中深生欢喜,翘敬宗仰常无休息,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精进波罗蜜。 弃捨身命如捐涕唾,一切时中未尝懈怠,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 遇有缘者说最上道,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由精进心,如是十行,过去不退、现在坚固、未来速满。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摩诃萨成就精进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修习三昧,为摄善法令不散失,入诸解脱永断边见,现于神通化彼众生令得正智,断烦恼本入真法界,悟如实道当趣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禅定波罗蜜。 欲令众生如我无异悉得满足,调伏有情不捨三昧,不惜身命修此三昧,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 为诸众生说深妙法,皆令趣向无上菩提,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禅定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处于空闲,亲近供养诸佛菩萨一切智者,常乐听闻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恒无厌足,善能分别二谛真理,断除二障、通达五明,说诸法要能决众疑,以是因缘即得名为般若波罗蜜。 为求半偈弃捨身命,不惮众苦志求菩提,即得成就亲近波罗蜜。 于大会中为人说法,于深妙义无所祕惜,能令发起大菩提心,于菩萨行得不退转,常能观察我身、兰若,及菩提心、真实法身,如是四种无有差别,如是如是观妙理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空闲处,常能修习方便胜智波罗蜜多,以佗心智能了有情意乐烦恼心行差别,应病与药悉令除差,自在游戏神通三昧,发大悲愿成熟众生,诸佛之法无不通达,以是因缘即得名为方便善巧波罗蜜多。 为欲饶益诸众生故,于身命财都不固惜,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多。 为诸众生怨亲平等,说微妙法令入佛智,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多。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方便善巧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入于山林,为诸众生常能修习愿波罗蜜,心恒观察诸法真性,非有非空中道妙理,于世俗事悉能辨了,为化有情恒修慈悲,以是因缘,即得名为愿波罗蜜。 以四弘愿摄受众生,乃至捨身不坏悲愿,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 说微妙法辩才无碍,若有听闻毕竟不退,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愿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为众生说相应法,令入大乘甚深妙义,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缘,即得名为力波罗蜜。 以正智眼照见五蕴空寂之理,能捨身命利众生故,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 以妙智力化邪见众,令断轮回生死恶业,趣向常乐究竟涅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力波罗蜜多。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于一切法了知善恶,远离邪见摄受正法,不厌生死不乐涅槃,即得名为智波罗蜜。 不爱自身怜愍众生,于身命财恒修大捨,即得名为亲近波罗蜜。 以微妙智为诸众生说一乘法,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 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智波罗蜜多。 「善男子! 此如是等波罗蜜多,以何义故,说为八万四千差别? 汝等当知! 为多贪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蜜多;为多瞋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蜜多;为多痴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蜜多;为等分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蜜多。 善男子! 于如是等二千一百波罗蜜多,以为根本,转增十倍遂成八万四千波罗蜜多,如是等法皆利他行。 善男子! 若有众生其性难调,闻是法已心未调伏,即为宣说八万四千诸三昧门,如是妙法皆自利行。 若有众生其性难调,闻是法已心未调伏,即为宣说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如是妙法皆利他行。 善男子! 我为调伏一切有情,说如是法及以无数善巧方便,现种种相教化众生。 善男子! 以是义故,一切人天普称如来名为导师。 善男子! 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悉皆修习八万四千波罗蜜门,八万四千诸三昧门,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永断八万四千微烦恼障,八万四千微所知障,皆诣兰若菩提树王,坐金刚座入金刚定,降伏一切天魔怨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超过三界大法王,出现世间化群品,恒河沙等诸菩萨,入佛甘露智慧门。 历劫得道慈氏尊,以大悲心而启问,善哉无垢法王子,智慧能问真佛乘。 我以师子无畏辩,说大乘中趣觉路,汝等一心善谛听,转授未来所应授。 十方世界可使空,无令断尽出世道,将求解脱出世道,不过三根九品类。 上根三品居兰若,中下随缘化世间,所求道果等无差,同证真如佛性海。 已获无漏真大士,随宜应现济群生,开示有空不二门,自利利他无间断。 未得无漏诸佛子,应正勤修三种学,善根回向施众生,一心专念佛菩萨。 愿我常覩佛菩萨,无边庄严功德身,若使恒闻法雨音,普得同霑心不退。 以身常处于地狱,非不亲近大慈尊,以身常处于轮回,非不亲闻微妙法。 以是因缘诸佛子,繫心常念天人师,若有佛子修圣道,发起无上菩提心。 厌世住于兰若中,亦得名修三种度,每日自食先布施,兼将法宝施众生。 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当知证获波罗蜜,唯由心净不由财。 若有染心施珍财,不如净心施少分,财施即得名檀度,此波罗蜜非二三。 能施身命及妻子,如是得名亲近度。 若有求法善男子,为说一切大乘经,令发无上菩提心,乃名真实波罗蜜。 慈悲净信具惭愧,摄受众生离于贪。 愿成如来无上智,财法二施名初度。 坚持菩萨三聚戒,开发菩提离生死,拥护佛法住世间,能悔误犯真持戒。 伏瞋恚心慈悲观,当念宿因对怨害,不惜躯命救众生,是名忍辱波罗蜜。 能行难行不暂捨,三僧祇劫常增进,不共染污恒鍊心,为度有情求解脱。 入出三昧得自在,变化神通游十方,为断众生烦恼因,三摩地门求解脱。 若欲成就真智慧,亲近菩萨及如来,乐闻出世妙理门,修达三明断二障。 能知众生心差别,随病与药令服行,慈悲善巧应根宜,方便利生度群有。 观一切法真句义,不着中边离有无,净智无间会真如,二利均平周法界。 智力能了众生性,为说相应种种法;智力能入众生心,令断轮回生死本;智力能分黑白法,随应取捨各了知。 生死涅槃本平等,成就有情离分别。 如是十种殊胜行,摄入八万四千中,随其品类胜法门,乃名菩萨波罗蜜。 八万四千三摩地,能灭众生散乱心;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 大圣法王方便力,三种法要化众生,教网垂于生死海,置彼人天安乐处。」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八万四千忉利天子,断三界障证欢喜地;无数百千六欲天子,悟无生忍得陀罗尼;十六大国王得闻持陀罗尼;无量四众闻菩萨行,或得不退地,或得三昧门,或得陀罗尼,或得大神通;或有菩萨证二三地乃至十地,踊跃欢喜;无量百千诸人天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退转;八千人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功德庄严品第九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当得作佛。 菩萨云何修诸功德,而能住是阿兰若中? 唯愿世尊! 为我解说。」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 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 云何为一? 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 所以者何? 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 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着,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知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 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是念:『我从无始至于今日,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贪爱染着。』如是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 若有人问:『何等有情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指是人于当来世,出三界苦破四魔军,速成菩提入佛智慧,一切世间天龙八部,阿苏罗等皆应供养。 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净心供养如是住阿兰若真善佛子,所获福德无量无边。 若复有人以众珍宝供养悲母,所获功德亦无差别。 何以故? 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正法轮度人天众,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当为众生作归依故。 「复次,善男子! 有二种法繫缚行者,令不堪任住阿兰若:一者爱乐断见邪法,二者爱乐财宝乐具。 又,善男子! 有二种人,不堪居住阿兰若处:一者具足憍慢,二者恶大乘法。 又,善男子! 有二种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一者邪见不信佛语,二者身自破戒策役持戒。 如是等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 「复次,善男子! 具四种德,应当安住阿兰若处。 云何为四? 一者多闻总持不忘,二者分明能解妙义,三者正念常不放逸,四者随顺如来教行。 善男子! 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种胜德,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修菩萨行求无上道。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复有四德庄严自身,住阿兰若求佛智慧。 云何为四? 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捨。 善男子! 如是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乐无量众生,速证无上大菩提法。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复有四德,持戒清净能至菩提。 云何为四? 一者恒住四无垢性,二者常行十二头陀,三者远离在家出家,四者永离谄诳嫉妬。 善男子! 一切菩萨依此四法,永离生死得大菩提。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复有四法,摄一切善。 云何为四? 一者净持禁戒复有多闻,二者入诸三昧能具智慧,三者得六神通兼修种智,四者善巧方便又不放逸。 善男子! 如是四法,三世菩萨共所修学,汝等佛子亦应修习,疾证广大无上菩提。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具四种法,于菩萨行得不退转。 云何为四? 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 善男子! 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复具四德,住于兰若持戒清净庄严自身。 云何为四? 一者观察自无本性,伏断二执证无我故。 二者他身亦无本性,于怨亲所离憎爱故。 三者身心快乐,心心所法无分别故。 四者得平等智,生死涅槃无差别故。 善男子! 如是四法,一切菩萨所应修习,汝等佛子亦当修习,速趣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 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 云何为四? 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 善男子! 如是四法,大小菩萨皆应修学,三世菩萨所学处故。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复有四法,住阿兰若持戒清净。 云何为四? 一者爱乐空性,空所显故。 二者得无恐怖,证三昧故。 三者于诸众生起大悲愿。 四者于二无我无厌背心。 善男子! 如是四法,一切菩萨入圣要门,依此四法断二障故。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复有四法,住阿兰若善持禁戒庄严其身。 云何为四? 一者永捨我见,二者捨我所见,三者离断常见,四者深能悟解十二因缘。 善男子! 如是四法,能除毁禁守护净戒庄严其身。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又观四法,能护禁戒妙行增修趣求佛智。 云何为四? 一者观察五蕴生灭,二者观十二处如空聚落,三者观十八界性同法界,四者于俗谛法无捨无着。 善男子! 如是四法,一切菩萨所应修学,是故佛子住阿兰若,一心修习求无上道。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具足四种持戒清净庄严自身。 云何为四? 一者成就不见身观,二者成就不见语观,三者成就不见意观,四者远离六十二见善能成就一切智观。 善男子! 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种清净,现身证获正性离生,乃至速证无上菩提。 以是因缘,汝等佛子,观如是等四种法门,断四恶道、证四涅槃,尽未来际度诸有情,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具足八种三昧清净庄严自身。 云何为八? 一者独坐兰若三昧清净,二者远离绮语三昧清净,三者远离五欲三昧清净,四者调伏身心三昧清净,五者饮食知足三昧清净,六者远离恶求三昧清净,七者远离因声起爱三昧清净,八者为众说法不求利养三昧清净。 善男子! 如是八种三昧清净,能生百千诸三昧门,汝等佛子应当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复有八种智慧清净。 云何为八? 一者五蕴善巧智慧清净,二者十二处善巧智慧清净,三者十八界善巧智慧清净,四者二十二根善巧方便智慧清净,五者三解脱门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六者能灭一切烦恼善巧方便智慧清净,七者能灭随烦恼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八者能灭六十二见善巧方便智慧清净。 善男子! 如是八种智慧清净,汝等菩萨当勤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复有八种神通清净庄严自身。 云何为八? 一者于诸色法,得无障碍天眼善巧方便神通清净。 二者于诸声境,得无障碍天耳善巧方便神通清净。 三者于诸众生心心所法,得无障碍他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 四者忆念过去生处死处,得无障碍宿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 五者能往十方无数佛刹,得无障碍神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 六者能知众生漏尽未尽,得无障碍漏尽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 七者能灭一切烦恼,得无障碍无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 八者现见自身一切善根回向众生善巧方便神通清净。 善男子! 如是八种神通清净,十方菩萨同所修学,汝等菩萨亦应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住阿兰若,现身获得八种清净。 云何为八? 一者身业清净,二者语业清净,三者意业清净,四者正性清净,五者正命清净,六者头陀清净,七者离谄清净,八者一念不忘菩提心清净。 善男子! 若有佛子住阿兰若,具足如是八种清净,现身成就无边善根,不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次,善男子! 出家菩萨复有八种多闻清净庄严自身。 云何为八? 一者尊敬和上阿阇梨多闻清净,二者远离憍慢生谦下心多闻清净,三者精进勇勐多闻清净,四者安住正念多闻清净,五者为求法者说甚深义多闻清净,六者不爱自赞毁他多闻清净,七者常能观察一切善法多闻清净,八者听闻正法如说修行多闻清净。 善男子! 如是八种多闻清净,汝等菩萨皆应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尔时,世尊说如是等菩萨行已,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 我涅槃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无量众生,厌离世间,渴仰如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入阿兰若为无上道,修习如是菩萨愿行,于大菩提得不退转。 如是发心无量众生,命终上生覩史天宫,得见汝身无边福智之所庄严,超越生死证不退转,于当来世大宝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说是法时,二万五千新发意菩萨,于菩提行将欲退转,闻如是法发坚固心,超十信位至第六住;三万八千净行婆罗门,永断邪见,得大法忍及陀罗尼;七万六千人,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第七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1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