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三 内容: 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三中天竺国沙门地婆诃罗奉 诏译诞生品第七尔时佛告诸比丘:「菩萨处胎满足十月将欲生时,输檀王宫先现三十二种瑞相:一者一切大树含花将发。 二者诸池沼中优鉢罗花、拘物头华、波头摩华、芬陀利华,皆悉含蘂。 三者诸小华丛吐而未舒。 四者自然而有八行宝树。 五者二万宝藏从地踊出。 六者于王宫内自生宝牙。 七者地中复出无量宝瓶,满中香油。 八者从雪山中无量师子之子来绕迦毗罗城,欢跃震吼各守城门。 九者彼诸师子亦不娆害一切人民。 十者五百白象之子,来自雪山至王殿前。 十一者有无量天诸婴孩忽然而现,婇女怀抱婉转游戏。 十二者有诸龙女出现半身,手持微妙诸宝璎珞于空而住。 十三者有十千天女,各持孔雀羽扇现于空中。 十四者有十千宝瓶,盛满香水泛以众华,现于虚空旋绕迦毗罗城。 十五者有十千天女,各捧宝瓶现虚空中。 十六者有十千天女,各各执持幢幡宝盖现虚空中。 十七者无量天诸婇女持天乐器,现虚空中而未击奏。 十八者一切香风皆未飘拂蔼然而住。 十九者江河诸水湛而不流。 二十者日月宫殿及诸星辰皆不运行。 二十一者弗沙之星将与月合。 二十二者王宫殿堂自然宝网弥覆其上。 二十三者一切灯炬皆悉无色。 二十四者一切楼阁殿堂台榭之上,忽然皆有摩尼珠宝严饰垂悬。 二十五者众宝库藏忽然自开。 二十六者恶禽怪兽皆不出声。 二十七者于虚空中,演妙音词唱言善生善生。 二十八者一切人间所作事业皆悉停息。 二十九者高下之地悉皆平正。 三十者所有街衢巷陌游从道路,自然柔软散花严饰。 三十一者一切孕妇产生无难皆获安隐。 三十二者娑罗树神出现半身合掌恭敬。 先现如此三十二种瑞相。 「尔时摩耶圣后,以菩萨威神力故,即知菩萨将欲诞生。 于夜初分诣输檀王,而说偈言:「『大王听我今所请,久思诣彼龙毗园, 于我不怀嫌妬心,愿得速往暂游观。 大王精勤思惟法,修诸苦行多疲倦, 自我怀此清净人,处在宫中亦已久。 树木蓊郁初荣茂,今时正可翫园林, 节物方春甚佳美,与诸婇女相娱乐。 众鸟和鸣似歌颂,飞花处处皆盈满, 惟愿大王速垂勅,及时游彼好园苑。』 王闻圣后斯语已,欣然即勅诸臣佐:『速严妙好诸辇舆,龙毗尼园亦庄严。 又宜驾被二万象,色类白雪形似山, 摩尼珠宝耀其体,真金线网弥其上。 象王皆悉六牙备,两边交垂以珍铎, 又取二万骏捷马,朱骢白质如银雪。 勒以金鞍宝铃网,其马迅疾如风驰, 二万胜兵皆勇健,能伏怨敌堪营卫。 各擐甲冑及干戈,并执斗轮将羂索, 圣后所乘诸辇舆,摩尼杂宝间庄严。 又以车载众珍馔,于上覆之微妙帊, 又部车兵勇健者,被甲执持诸器仗。 又驾无量诸车乘,载以珍琦众杂宝, 又以无边诸妙宝,周匝彫莹龙毗园。 又以珠宝并绮缯,校饰园中好林树, 处处皆以名华散,犹如帝释欢喜园。 汝等种种严办讫,即宜速疾来报我。』 群臣既承王勅已,寻时具物皆营办。 奏言:『福寿最胜王,如所教勅皆已集。』 王闻是事心欢喜,寻便入閤勅内人:『若能爱乐随我者,汝等应当尽严饰, 香熏缯綵袨衣服,柔软微妙令心喜。 珠珮璎珞自严身,各持百千众乐器, 琴瑟箫笛箜篌等,鼓吹当令出妙音。 天人男女若闻者,皆使爱乐生欢喜, 圣后所坐宝车舆,无令异人得亲近。』 诸婇女等为执御,一切恶相皆除屏, 四兵总集王门首,隐隐如闻海浪声。 圣后初出宫门已,咸唱吉祥微妙颂, 辇舆王宫自彫饰,宝铃宝铎振和音。 然后百千诸天人,于上安施师子座, 车中傍罗四宝树,枝叶花果皆荣茂。 复有瑞鸟声和雅,缤纷翻舞而翔集, 幢幡盖网天衣服,高耸围绕遍庄严。 诸天婇女在虚空,以欢喜心而赞叹, 圣后是时昇宝乘,三千世界六种动。 帝释净除于道路,护世四王来御车, 大梵天王为前导,而以屏除诸恶相。 无量百千诸天众,恭敬顶礼而瞻仰, 见是天众来营从,父王心生大欣喜。 念言:『圣后所怀妊,必定应是天中天, 既为护世四天王,帝释梵王诸天众。 广设无边大供养,由此定当得成佛, 无有三界诸众生,堪受如斯供养者。 设令释梵及诸龙,四护世等受斯供, 不堪任故当首碎,或因斯供便命终。 唯有最胜天中天,堪受人天妙供养。』」佛告诸比丘:「时有八万四千象兵马兵车兵步兵,皆悉端正勇健无敌,被以甲冑种种庄严,执持器仗护卫圣后。 六万释种婇女翊从围绕,王之眷属若长若幼恭敬卫护。 又有六万王之婇女,作倡伎乐种种歌舞,又有八万四千诸天童女,八万四千龙女,八万四千乾闼婆女,八万四千紧那罗女,八万四千阿修罗女,如是等皆以众宝而自庄严,作众伎乐歌舞赞咏,翊从佛母往龙毗尼园,以好香水遍洒其地,散以天花,园中草木若时非时,枝叶花果悉皆荣熟,庄严殊胜犹如帝释欢喜之园。 「尔时圣后既到园已,游历详观至波叉宝树,其树枝叶蓊郁鲜润,天花人花周匝开敷,微风吹动香气芬馥,又以杂彩摩尼珠宝而严饰之。 树下周遍地平如掌,所出众草其色青绀如孔雀尾,能生乐触如迦隣陀衣,过去无量诸佛之母,亦皆来坐此宝树下。 是时百千净居天子其心寂静,或垂辫发,或着宝冠,至此树下围绕圣后,欢喜顶礼奏天伎乐而赞叹之,即以菩萨威神,其树枝干风靡而下,于是稽首礼圣后足。 「尔时圣后放身光明,如空中电,仰观于树,即以右手攀树东枝,频申欠呿,端严而立。 是时欲界六万百千诸天婇女,至圣后所承事供养。 比丘当知! 菩萨住胎成就如上种种功德神通变现,满足十月,从母右脇安详而生,正念正知而无染着。」佛告诸比丘:「是时帝释及娑婆世界主梵天王,恭敬尊重曲躬而前,一心正念,即以两手覆憍奢耶衣,承捧菩萨。 其事已毕,即将菩萨处胎之时所居宝殿还于梵宫。 「尔时菩萨既诞生已,观察四方,犹如师子及大丈夫,安详瞻顾。 比丘当知! 菩萨于多生中积集善根,是时即得清净天眼,观见一切三千大千世界,国土城邑及诸众生,所有心行皆悉了知。 如是知已,而复观察是诸众生,所有戒定智慧及诸善根与我等不? 乃见十方三千大千世界,无一众生与我等者。 「尔时菩萨善自思惟称量正念,不假扶持即便自能东行七步,所下足处皆生莲华。 菩萨是时无有怖畏,亦无謇讷,作如是言:『我得一切善法,当为众生说之。』「又于南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于天人应受供养。』「又于西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于世间最尊最胜,此即是我最后边身,尽生老病死。』「又于北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于一切众生中,为无上上。』「又于下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降伏一切魔军,又灭地狱诸勐火等所有苦具,施大法云雨大法雨,当令众生尽受安乐。』「又于上方而行七步,作如是言:『我当为一切众生之所瞻仰。』菩萨说是语时,其声普闻一切三千大千世界。 比丘当知! 菩萨于多生中积集善根,于最后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尔如是神通变化。 「比丘当知! 是时一切众生欢喜踊跃,大地震动,而诸众生无有恐怖,三千大千世界所有非时药木,皆悉荣茂。 于虚空中出妙音声,降微细雨,及雨种种天诸花香,真珠璎珞上妙衣服缤纷徐坠。 又扇和畅微妙香风,能生清净柔软乐触,无云无雾、无烟无尘及以暗冥,于虚空中而闻清彻和雅梵音,称叹菩萨诸功德法。 尔时菩萨放大光明,无量百千种种异色,遍满三千大千世界。 一切众生遇斯光者,身心安隐快乐无极。 一切日月、诸大梵王、帝释护世及余天人,所有光明皆悉不现。 「是时一切众生,远贪恚痴忧悲惊恐,亦离不善诸恶罪障,所有病苦众生皆得痊除,饥渴众生皆得饱满,颠狂醉乱皆得惺悟,诸根缺减皆得圆满。 贫者得财,繫者解脱,地狱众生皆蒙休息,畜生众生无相害心,饿鬼众生皆得饱满。」佛告诸比丘:「菩萨于阿僧祇百千拘胝那由他劫,修诸善行精进力故,初生之时即能十方各行七步,一切诸佛如来威加,此地化为金刚,菩萨游践得无陷裂。 是时世界中间幽冥之处,悉皆大明,其中众生各得相见。 又于此时,诸天音乐出微妙声,雨众天花末香熏香,花鬘珍宝诸庄严具上妙衣服,如云而下,一切众生皆得上妙安隐快乐。 菩萨出现世间最尊最胜,所有功德入不思议,若欲广说穷劫不尽。」尔时阿难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 如来为菩萨时,尚能成就如是胜希有事,何况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告阿难:「未来世中有诸比丘,不能修习身戒心慧,愚痴无智憍慢贡高,掉举心乱不遵法律,多所贪求不信正法,具沙门垢相似沙门,如是比丘,若闻菩萨清净入胎,不能信受,乃复共聚撗生诽谤,作如是言:『菩萨处胎居母右脇,虽不为彼脓血所污,何能有此大功德耶?』如是愚人,既不能知菩萨积集功德,亦不能知菩萨示现入胎,而有如是殊胜清净无量功德,哀愍众生出现于世。 阿难! 诸佛如来出现于世,不于天上而成正觉转妙法轮,但于人间示现成佛。 何以故? 若于天上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人中众生咸作是念:『我既非天,何能堪任修习佛道?』便生退屈。 由是义故,但于人间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然彼愚痴法贼之辈,而于菩萨不思议事不能了知,撗生诽谤妄为忆度。 阿难! 愚痴之人尚不信佛有无量德,何况能信菩萨神通? 如是比丘耽着利养及以名闻,沉溺罪垢。」阿难白佛言:「世尊! 当来之世,若有如是愚痴下劣之人,诽谤此经,得几所罪? 当生何处?」佛告阿难:「若未来世有如是等诸恶比丘,诽谤此经,积集众罪离沙门法。 阿难! 譬如有人灭佛菩提,毁呰十方三世诸佛,其所获罪宁为多不?」阿难言:「甚多世尊!」佛告阿难:「若有众生诽谤如斯大乘经典,其所获罪与此人等。」尔时阿难闻是语已,身毛为竪,唱如是言:「南无佛陀! 南无佛陀! 我闻彼人行如是恶,身心迷闷。」佛告阿难:「若有众生灭佛菩提,其人由此恶行因故,当堕阿鼻大地狱中。 阿难! 于未来世,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诽谤如斯大乘经典,其人命终定堕阿鼻大地狱中。 阿难! 汝于如来功德不应限量。 所以者何? 如来功德甚深广大难可测故。 阿难!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受爱乐生欢喜心,如是等人即得净命获大利益,其人一生为不唐捐,已修善行已得真实,离三恶道当成佛子,已得深信堪受供养,于诸圣贤心生清净,亦当决除一切魔网,而能出于生死旷野,拔忧恼箭,善知归依获胜妙乐。 如是等人甚为希有,堪作世间无上福田。 何以故? 诸佛之法甚深难信而能信故。 阿难当知! 是人非少善根而得成就如是之信。 何以故? 诸佛如来曾与彼人,于多生中为善知识。 阿难! 若有众生,于佛世尊虽未得见,但闻名字即生信喜;或复有人不闻佛名,得见如来便生信喜;或复有人虽得见闻不生信喜;或复有人若闻若见皆生信喜。 阿难! 除不信喜,当知是人于多生中,皆蒙如来为善知识,其人功德与如来等,即为如来成就度脱而摄受之。 阿难! 我昔修菩萨道时,诸有众生来至我所,我皆摄受施其无畏。 汝等今者,应生净信精勤修习。 汝所应作悉已开显,亦为汝等拔憍慢箭。 阿难! 譬如有人久别亲友,过百由旬冒远寻之,得与相见暂解离念尚生欢喜,何况曾得值佛种诸善根,今复觐佛得为亲友,而不喜耶? 阿难当知! 未来诸佛皆作是念:『此诸人等,已得过去如来为善知识,今复值我。 我与是人亦为亲友,心生欢喜。』譬如有人见亲友时心生欢喜,见友之友亦生欢喜。 阿难! 若有众生于此经典少分生信,我以是人付未来佛。 彼佛亦当作如是念:『此等众生是我亲友,如其所愿当令满足。』譬如有人多诸亲友,唯生一子心甚怜念,其人不久病欲命终,唤其所亲付是爱子,其友受付念如己子。 佛亦如是。 未来诸佛皆是亲友,以是众生付未来佛。 阿难! 我今开悟于汝,汝应于此深生净信,当勤修习。」佛告诸比丘:「菩萨生时,无量百千拘胝那由他天诸婇女,以天妙花、涂香末香、花鬘衣服、众庄严具,散圣后上如云而下。」尔时世尊说是偈言:「将生离垢光,天女有六万,咸出妙歌颂,赞叹菩萨母。 皆于圣后前,欢喜作是言:『愿勿怀忧恼,我等堪供养。 尊生出三界,无上大医王,草木花叶敷,人天尽恭敬。 大地六种动,名闻遍十方,如是最胜人,圣后今生彼。 虚空诸乐器,不鼓而自鸣,百千净居天,归命生欢喜。 今者圣人出,为世作津梁,四王释梵等,及余诸天众,曲躬尽围绕,咸生欢喜心。 彼人中师子,当出母右脇,光明极清净,晖耀如金山。』释梵手承捧,震动百千界,三恶趣众生,离苦皆安乐,天衣及天花,遍满于虚空。 诸佛精进力,此地为金刚,导师所下足,瑞莲随步起。 周行七步时,演妙梵音声:『我为大医王,能除生死病。 我于世间中,为最尊最胜。』梵释诸天等,在于虚空中,以手捧香水,灌洒于菩萨。 龙王下二水,冷煖极调和;诸天以香水,洗浴于菩萨。 三千大千界,一切皆震动。 诸天持白盖,并执素璎绋,遍覆于虚空,皆以宝庄严,持种种供具,供养人师子。 有报输檀王:『王生众相子,增长于王族,从王种姓生,当作转轮王,统领四天下。 应知释种中,时生五百子,一切皆勇健,力如那罗延。』复有报王言:『婢僕各八百,马生二万驹,牛生六万犊。 象子有二万。 四方诸国王,同时皆庆贺,其数亦二万。 诸王咸欵附,稽首而白言:「善哉最胜王,我愿为僮僕。」象王金网饰,欢跃至王宫,牛有种种色,端正甚可爱。 骏马如珂雪,骢尾皆金色,增显大王族,王应自往观。』所有众吉祥,皆因菩萨力,天人见功德,咸生欢喜心,发愿求菩提,速登无上果。」佛告诸比丘:「菩萨生已,输檀王倍复增上而行法行,见来求者一切施与。 诸族姓中同于是时生二万女。 诸女之中,耶输陀罗而为上首。 又诸僕使及青衣等,所生男女数各八百,于诸男中车匿为最。 骏马生驹其数二万,于诸马中乾陟为上。 生白象子数亦二万。 四百拘胝类洲之中,菩提树牙是时初生名阿说他。 于四洲中生栴檀林。 于迦毗罗城四边,自然出现五百园苑,五千宝藏从地踊出。 如上所说一切事物,所司部录拟供菩萨。 是时输檀王与诸眷属聚会,作是念言:『我子生已,一切事物皆悉增长成就,我当与子名萨婆悉达多。』即以种种衣服饮食,庆贺菩萨此名。」佛告诸比丘:「菩萨生已,圣母右脇平复如故。 于一井中出三种泉,浴菩萨母,又于池中出妙香油,圣后涂身。 有五百千天诸婇女,各执宝缾持好香油,至圣后所而慰问言:『安隐生子,愿无上损。』复有五百千天诸婇女,各各执持上妙涂香,涂圣后身,而慰问言:『安隐生子,愿无上损。』复有五百千天女,各各执持上妙天衣,为供养菩萨故,问圣后言:『安隐生子,愿无上损。』复有五百千天诸婇女,各各执持宝庄严具,为供养菩萨故,问圣后言:『安隐生子,愿无上损。』又有五百千天诸婇女,各各执持上妙音乐鼓吹絃歌,为供养菩萨故,问圣后言:『安隐生子,愿无上损。』此阎浮提一切外道五通神仙,乘空至于输檀王所,而白王言:『王生福德之子,吉祥无量种族增盛。』」佛告诸比丘:「菩萨生已,于龙毗尼园七日七夜,人天击奏种种微妙音乐,而以供养尊重赞叹,复以种种上妙饮食,施设一切。 释种亲族,皆悉集会赞言吉祥,悉行惠施作诸功德,供养三万二千名闻胜智诸婆罗门,随其所须皆令满足。 梵王帝释化作端正摩那婆身,于众会中坐第一座,而演吉祥微妙赞叹。」佛告诸比丘:「菩萨生已,摩醯首罗告净居天子言:『菩萨已于百千阿僧祇拘胝那由他劫,修习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方便、多闻,成就大慈大悲大喜大捨,心常希求利益一切,已于过去诸佛深种善根,从彼而生,以百福相而自严饰,勇勐决定,习诸善行降伏魔怨,已能成就清净妙愿,名大智幢,于三千大千世界中,为大导师,天人供养积集福德,增长意乐,远离生老病死,能尽边际,能于甘蔗上族中生,不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觉悟世间。 我与汝等可共往彼,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及为断除诸余天子憍慢掉举故,令彼诸天于长夜中获利益故,得安乐故,证菩提故。 又欲见输檀王,赞叹吉祥庆贺种族,宣说菩萨定当成佛。』「尔时摩醯首罗天子,与十二百千天众围绕,光明赫奕照迦毗罗城,诣输檀王宫,顶礼菩萨绕百千匝,恭敬捧持。 庆贺输檀王言:『大王应大欢喜。 何以故? 王之太子相好庄严,于一切世间天人之中,色相光明道德名称悉皆殊胜。 大王! 如是菩萨,决定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诸比丘! 摩醯首罗与净居天子,设大供养,宣说菩萨定得作佛,还归本处。」佛告诸比丘:「菩萨初生满七日已,摩耶圣后,即便命终,生三十三天。 过七日已,菩萨还迦毗罗城,所有仪式庄严殊胜,倍过圣后,往龙毗尼园。 百千拘胝有五百千天女,皆捧宝缾盛以香水;五百千婇女,持孔雀羽扇次第而行;五百千婇女,香水洒地导前而行;五百千天女,于前执篲扫地而行;五百千婇女,以种种璎珞庄严其身次第而行;五百千天女,执宝花鬘次第而行;五百千婇女,持众宝具次第而行;五百千婆罗门,执诸宝铃咏吉祥音次第而行;二万大象种种庄严次第而行,八万宝车幢幡幰盖庄严微妙翊从而行;四万步兵悉被甲冑,皆操仪仗陪列而行;又有色界尊胜诸天,执持拘胝百千那由他宝幢幡盖,于虚空中供养而行;又有欲界诸天,执持拘胝百千那由他宝幢幡盖,于虚空中供养而行;又有欲界诸天,以种种天诸宝具,庄严菩萨之车,又有二万诸天婇女,为菩萨御。 是时人天婇女罗列而行。 天无所嫌人无所羡,此由菩萨威神力故。」佛告诸比丘:「是时迦毗罗城五百释种,各造宫殿合掌恭敬,稽首请输檀王言:『善哉善哉! 一切成利,愿天中天幸我宫殿,愿最上导师幸我宫殿,愿欢喜悦乐者幸我宫殿,愿好名称幸我宫殿,愿普遍眼幸我宫殿,愿无等等幸我宫殿,愿功德光明具相庄严者幸我宫殿。』由是赞叹成利因缘故,名菩萨为萨婆悉达多。 「于是输檀王愍诸释意,即将菩萨入诸释宫,经于四月,方得周遍,然后乃将菩萨归于自宫。 于自宫中有一大殿,名宝庄严。 菩萨居彼殿已,时输檀王召诸亲族长德耆年,凡预国姻皆悉来集,而告之言:『我子婴孩早丧其母,乳哺之寄今当付谁? 谁能影护使得存活? 谁能慈心为我瞻视? 谁能养育令渐长大? 谁能怜抚如爱己子?』时有五百释氏之妇,前白王言:『我能养育王之太子。』诸释耆旧咸作是言:『汝等年少色盛心举,不堪依时养育太子。 摩诃波阇波提,亲则姨母有慈有惠,唯此一人堪能养育。』是诸释种皆共和合,请摩诃波阇波提为养育主。 时输檀王躬抱菩萨,付于姨母而告之言:『善来夫人! 当为其母。』摩诃波阇波提奉王勅已,命三十二养育之母,八母抱持、八母乳哺、八母洗浴、八母游戏,养育菩萨。 譬如白月从初一日至十五日清净圆满,亦如尼拘陀树植彼膏腴沃壤之地,渐渐增长。」佛告诸比丘:「时输檀王又与释种共集议论:『我此太子为作转轮圣王? 为当出家成佛道也?』时有五通神仙名阿斯陀,与外族那罗童子,居雪山中,见菩萨生时有无量希奇之瑞,又闻虚空诸天赞言:『佛出于世。』又见空中雨种种香花种种衣服,人天往来欢喜踊跃,即以天眼周遍观察,见迦毗罗城输檀王太子,福德光明照曜世间,成就三十二大人相。 见此事已,告那罗童子言:『汝应当知! 阎浮提内迦毗罗城,输檀王太子福德光明,普照十方世间之中,此为大宝,三十二相庄严其身。 若在家者,当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成就七宝具足千子,统领大地尽海边际,以法御物,不假刀兵自然降伏;若出家者,当得成佛不由他悟,为天人师,名称普闻利益一切。 我今与汝当往瞻礼。』「时阿斯陀仙与那罗童子,犹如鴈王翔空而至,摄其神足步入王城,诣输檀王宫立于门下,告守门者:『汝可入通,有阿斯陀来造于王。』时守门人往到王所,而白王言:『大王! 门有仙人名阿斯陀,愿得亲谒。』王闻是已,扫拭宫殿安施妙座,引仙人入。 仙人既至呪愿王言:『吉祥尊贵,愿增寿命,以法为王。』王于是时,以种种香花供养仙人,延其就座。 仙人坐已,王言:『大仙! 恒思顶礼未果所愿,不审今者从何而至?』仙言:『大王! 闻有圣子,我欲见之,故来此耳。』王言:『我子适睡请待须臾。』仙言:『如是正士自性觉悟本无眠睡。』「比丘当知! 菩萨是时念仙人故,从睡而寤。 王自抱持授与仙人,仙人跪捧周遍观察,见菩萨身,具足相好超过梵王、释提桓因、护世四王,光明照曜踰百千日。 既见是已,即起合掌恭敬顶礼,种种称扬叹未曾有:『斯大丈夫出现于世。』右绕三匝捧持菩萨,作是思惟:『今当有佛出兴于世,自恨衰老不值如来,常处长夜恒迷正法。』于是悲啼懊恼歔欷哽咽。 时输檀王见阿斯陀仙如是哀感,不能自胜,王及姨母一切眷属皆悉啼泣,白仙人言:『我子初生之时已召相师占问善否,皆大欢喜以为奇特。 今者大仙,悲泪如是,我等眷属非无疑心,吉凶之事愿为我说。』时阿斯陀仙扪泪而言:『惟愿大王勿怀忧虑。 我今哀叹无有异情,自伤年老死时将至,不闻正法不覩佛兴。 大王当知,无量众生被烦恼火之所烧害,佛当能洒甘露法雨为灭除之;无量众生行于邪见旷野之中,佛当能示涅槃清净之道;无量众生繫在烦恼牢狱,佛当能宥使得解脱;无量众生闭于生死不能自出,佛当能与开方便门;无量众生为烦恼箭之所中伤,佛当能拔令免斯苦。 大王! 如优昙花时时一现,诸佛如来出兴于世亦复如是。 我今所恨不见此时,自惟失祐是故悲耳。 大王! 若人值佛坐菩提座,降伏魔怨转于法轮,当知是人必获胜果。 大王! 乃有无量众生,值佛出世奉持正教,得阿罗汉。 我恨彼时不预斯事,是故悲耳。 大王! 如韦陀论中所记,王之太子必定不作转轮圣王。 何以故? 三十二大人相极明了故。』「王言:『何等名为三十二相?』仙言:『三十二相者:一者、顶有肉髻。 二者、螺发右旋其色青绀。 三者、额广平正。 四者、眉间毫相白如珂雪。 五者、睫如牛王。 六者、目绀青色。 七者、有四十齿齐而光洁。 八者、齿密而不踈。 九者、齿白如军图花。 十者、梵音声。 十一、味中得上味。 十二、舌软薄。 十三、颊如师子。 十四、两肩圆满。 十五、身量七肘。 十六、前分如师子王臆。 十七、四牙皎白。 十八、肤体柔软细滑紫磨金色。 十九、身体正直。 二十、垂手过膝。 二十一、身分圆满如尼拘陀树。 二十二、一一毛孔皆生一毛。 二十三、身毛右旋上靡。 二十四、阴藏隐密。 二十五、髀佣长。 二十六、腨如伊尼鹿王。 二十七、足跟圆正足指纤长。 二十八、足趺隆起。 二十九、手足柔软细滑。 三十、手足指皆网鞔。 三十一、手足掌中各有轮相毂辋圆备,千辐具足光明照耀。 三十二、足下平正周遍桉地。 大王! 王之圣子具此三十二大人之相,分明显着,如是之相唯诸佛有,非轮王有。 大王圣子! 复有八十种好,不合在家作转轮王,必当出家得成佛道。』「王言:『大仙! 何者名为八十种好?』仙言:『八十种好者:一者、手足指甲皆悉高起。 二者、指甲如赤铜。 三者、指甲润泽。 四者、手文润泽。 五者、手文理深。 六者、手文分明显着。 七者、手文端细。 八者、手足不曲。 九者、手指纤长。 十者、手指圆满。 十一者、手指端渐细。 十二、手指不曲。 十三、筋脉不露。 十四、踝不现。 十五、足下平。 十六、足跟圆正。 十七、脣色赤好如频婆果。 十八、声不麁犷。 十九、舌柔软色如赤铜。 二十、声如雷音清畅和雅。 二十一、诸根具足。 二十二、臂纤长。 二十三、身清净严好。 二十四、身体柔软。 二十五、身体平正。 二十六、身无缺减。 二十七、身渐纤直。 二十八、身不动摇。 二十九、身分相称。 三十、膝轮圆满。 三十一、身轻妙。 三十二、身有光明。 三十三、身无斜曲。 三十四、脐深。 三十五、脐不偏。 三十六、齐称位。 三十七、齐清净。 三十八、身端严。 三十九、身极净遍发光明破诸冥瞑。 四十者、行如象王。 四十一、游步如师子王。 四十二、行如牛王。 四十三、行如鹅王。 四十四、行顺右。 四十五、腹圆满。 四十六、腹妙好。 四十七、腹不偏曲。 四十八、腹相不现。 四十九、身无黑子。 五十者、牙圆正。 五十一、齿白齐密。 五十二、四牙均等。 五十三、鼻高修直。 五十四、两目明净。 五十五、目无垢秽。 五十六、目美妙。 五十七、目修广。 五十八、目端正。 五十九、目如青莲。 六十者、眉纤而长。 六十一、见者皆生喜。 六十二、眉色青绀。 六十三、眉端渐细。 六十四、两眉头微相接连。 六十五、颊相平满。 六十六、颊无缺减。 六十七、颊无过恶。 六十八、身不缺减无所讥嫌。 六十九、诸根寂然。 七十者、眉间毫相光白鲜洁。 七十一、额广平正。 七十二、头顶圆满。 七十三、发美黑。 七十四、发细软。 七十五、发不乱。 七十六、发香洁。 七十七、发润泽。 七十八、发有五卍字。 七十九、发彩螺旋。 八十者、发有难陀越多吉轮鱼相。 大王! 此是圣子八十种好,若人成就如是八十种好,不应在家,必当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输檀王闻阿斯陀仙如是语已,身心泰然欢喜踊跃,从座而起顶礼菩萨,而说偈言:「『汝为帝释诸天人,一切恭敬稽首礼, 及为一切诸神仙,皆来恭敬而尊重, 为诸世间之塔庙,故我顶礼自在王。』「诸比丘! 输檀王为阿斯陀仙及那罗童子,施设种种饮食上妙衣服,右绕顶礼。 时阿斯陀仙抚那罗童子左肩,乘虚而去。 是时仙人语童子言:『不久有佛出兴于世,汝当往诣求请出家,于长夜中得大利益。』」方广大庄严经卷第三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0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