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本行集经卷第四 内容: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受决定记品下「尔时,然灯如来、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知于我心,与大比丘百千人俱,及彼天龙千万亿众,左右围绕来向我所,足蹈我身及螺发上,安庠而行如大龙王,观看左右告诸比丘:『汝等比丘! 不得共我同路而行,是摩那婆身及螺发,无有一人堪可蹈者。 此人身发,唯除如来,乃堪践耳。 何以故? 此是菩萨身及发分。』时然灯佛即语我言:『善哉善哉! 汝摩那婆! 发广大心誓愿如海,汝所求者,为诸众生作利益故,为诸众生作安乐故。 摩那婆! 汝既求此如是大愿,利益安乐一切世间,怜愍无量无边众故,能为天人作引导故,发大精进勇勐之心。 「『乃能满足如是等法,志求金刚,不惜身命,是故汝今以身荷负如来而行。 汝于当来,乃至不得悭惜身命,何况余财? 汝摩那婆! 求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是初相,汝能发起如是弘愿,汝一切捨所有之物。 汝摩那婆! 所行布施,不得求于未来世报,唯求出世无上菩提。 勿生贪心,见他资财不得夺取,汝持禁戒勿令缺犯,不得秽浊,不应取相,勿自誉赞诽谤他人及毁自身。 汝当忍辱,设有他来打骂禁繫杀害之者,皆须忍受,乃至节节支解于汝身体之时,汝于如是怨雠等边,应当忍辱生慈悲心。 不得杀生,不得劫夺他身命财,于他财物常远捨离,于自营求亦当知足。 莫近他人妇女妻妾,于自所有,亦须不贪。 远离妄语,乃至命尽,不得向他非实而说。 不得斗乱,亲者令疎,见破坏人,恒教和合。 不得恶口,常以美言。 不得绮语,必有利益,时语法语。 汝行正见,一切邪道皆当捨离。 汝摩那婆! 若能荷担如是诸事,汝所求愿无不具足。 汝应于彼一切众生,生一子想哀愍众生,调伏心口,莫作谄曲,应当供养尊重之人,汝莫慠慢,令心放逸。 常须寂定三昧正受,观无我法,勿断未来菩提种性。 汝当如是利益众生,安乐一切。 摩那婆! 汝若能办如是等事,口可自唱称言我能。』时我尔时,即白佛言:『世尊! 我能。』「时,然灯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既知我心,即时微笑。 彼佛有一侍者比丘,从座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臂,长跪合掌白言:『世尊! 以何因缘,如来微笑?』时然灯佛,告比丘言:『比丘! 汝见是摩那婆,持七茎花,供养于我,伏身被发,泥上作桥,令我践渡。 以是事故,此摩那婆,过于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十号具足,如我无异。』阿难! 我于是时,闻然灯佛为我授于决定记已,身心轻便,不觉自腾于虚空中,高七多罗树,以清净心,合十指掌,向佛作礼。 阿难! 我于彼时,遍身喜悦,不能自胜。 阿难! 时然灯佛即告我言:『摩那婆! 汝可观于东方世界。』时,我即观见彼东方恒河沙等刹土诸佛,皆悉为我授决定记:『汝摩那婆! 于未来世,过僧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十号具足。』如此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 「阿难! 我于尔时,从空而下,安立住地,顶礼然灯世尊佛足,却住一面,即生此念:『我今可于然灯佛边求索出家。』即白佛言:『唯愿世尊! 听我出家受具足戒,我于佛边修行梵行。』佛语我言:『汝摩那婆! 今正是时。』即得出家,剃除须发;除须发已,无量诸天,取于我发,为供养故,十亿诸天,共得一发。 阿难! 自我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来,不见一众生不供养诸佛而得安乐者,无有是处。 阿难! 我于彼时,犹尚具足诸烦恼缚,贪欲瞋恚愚痴未尽,无量百千亿诸众生,取于我发,各持供养而得解脱;况复今日,离欲瞋痴,而于我边,作诸功德,不得解脱,无有是处。 是故阿难! 一切众生,应当发心供养如来。 「阿难! 我从彼来,在烦恼中行菩萨行,不捨精进勇勐之心,常行布施,常作功德。 我以如是诸善业故,于彼无量百千世中,得作梵王、作于帝释,或作百千转轮圣王,以彼善根因缘力故,今得作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得转无上最妙法轮。 阿难! 我以福德智慧力故,现今所有一切刹利,及婆罗门、长者居士、沙门智人,信受我语,依我法行。 阿难! 汝观我语终无二言,如然灯佛授我决记,教示于我,我依修行,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世尊而说偈言:「假使天落地,此大地变坏,一切诸众生,犹得常住身。 须弥山王崩,大海水乾竭,阿难汝当知,诸佛无二言。」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复告阿难:「诸佛世尊,常有此行,假使光明无量无边,为诸众生,住持一寻;从是一寻,为诸众生,复现无量无边光明。 何以故? 畏诸众生不知昼夜,一月半月一年半年,春夏秋冬四时八节,恐其忘失。 阿难! 彼然灯佛十号具足,明照业成,常光无暗,是故彼佛,号曰然灯,常有光明照耀天下,自余因缘,如上所说。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胜一切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我以金华散彼佛上,发如是言:『愿我未来,得微妙身,具足相法,如今世尊。』尔时彼佛知于我心,即时微笑。 侍者比丘,整衣白佛,乃至佛告彼侍者言:『比丘! 汝见是人将于金花散我上不?』时彼比丘答言:『我见。』佛告比丘:『是人过于一亿劫后,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十号具足。』阿难! 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捨精进勇勐之心,倍更增长,修余福业。 我以如是善因缘故,无量世中,生梵天上及于帝释、转轮圣王。 又作一王,名曰善见。 彼王城墎却敌门楼,宫室殿堂,纯是黄金,园苑树林,泉流池沼,皆金挍饰。 彼业因缘,我今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于无上清净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莲花上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我将银华,散彼佛上,发如是愿。 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汝见是人将于银花供养我不?』比丘言:『见。』佛告比丘:『是人未来过十万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我于彼时,闻授记已,不捨精进勇勐之心,倍更增长,作诸功德。 我以如是善果报故,无量世中,作梵天王及于帝释、转轮圣王。 又我过去,曾作一王,名大善见,所居之城,名拘尸那,彼城楼橹,却敌窓牖,皆为白银之所成就,园苑树林,泉池诸水,悉是白银,庄严挍饰,乃至彼业因缘报故,今得作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往昔以来,有如是法,凡诸菩萨初生之时,东西南北各行七步,无人执持。 阿难! 彼莲花上佛初生时,两足蹈地,其地处处皆生莲花,面行七步,东西南北所践之处,悉有莲花,故号此佛为莲花上。 当于彼时,无量无边百千万众,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一时大唱,处处出声,发如是言:『此大菩萨,名莲华上。』因于天人唱此声故,彼佛世尊,号莲花上。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最上行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尔时,我将一把金粟,散彼佛上,乃至彼佛语侍者言:『是人过于一千劫后,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闻授记已,不捨精进,增长善业。 彼功德果报因缘故,无量世中,作梵释天、转轮圣王。 又复曾作一转轮王,名曰顶生。 我于彼时,宫殿之内,经由七日,雨金粟雨,没于人膝,纵广弥满。 以是善业因缘力故,我今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彼最上行如来,欲至聚落城邑乞食,足步虚空,去地六尺。 是时天、龙、人非人等,高声唱言:『此佛世尊,名最上行。』以是因缘,号是如来为最上行。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上名称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我时布施彼佛一室及比丘僧,而乞愿言,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于后满五百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捨精进业因缘故,经无量世,作梵释天、转轮圣王。 又是报故,我时作一转轮圣王,名曰善见。 时,天帝释毗首羯磨,下来为我化作一殿,名一切胜。 以是善业果报因缘,我今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与我同号,种姓父母,名字寿命,一切悉同我。 将一掬苏摩那华,散彼佛上(迦叶遗师说言,将金一掬),发如是愿,乃至彼佛语侍者言:『是人于后满一百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受记已,不捨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释天、转轮圣王。 以是善业因缘力故,以三十七助菩提分法,庄严我身,令我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曰帝沙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我将一掬碎末栴檀,散彼佛上,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五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捨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释天、转轮圣王。 以是善业因缘力故,我得名为最上戒行清净具足;以是善业果报因缘,我得名为最上智见功德具足(迦叶遗师如是说言,我以善业因缘力故,得于最上戒行功德,名称远闻,乃至得于最上智见,功德远闻),我今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时彼佛在杂宝窟内,我见彼佛,心生欢喜,合十指掌,翘于一脚,七日七夜,而将此偈赞叹彼佛,而说偈言:「『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 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阿难! 我以此偈叹彼佛已,发如是愿,乃至彼佛语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四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捨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释天、转轮圣王。 以是善业因缘力故,我得四种辩才具足,无有一人能共我论降伏我者,我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见真理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我于尔时,将种种花,散彼佛上(迦叶遗师说言,彼佛号曰见一切理),乃至彼佛语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三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捨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释天、转轮圣王。 以是因缘,我今获得最上之名具持戒行,乃至得名解脱知见一切具足,证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毗婆尸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我于尔时,将一掬小豆,散彼佛上,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过于九十一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十号具足。』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捨精进,增长功德,无量世中,作梵释天、转轮圣王。 以是善业因缘力故,我又曾作一转轮王,名为顶生,得四天下,复得帝释半座而坐。 以是果报,今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曰尸弃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我于彼时,将无价衣,覆彼佛上及声闻众,发如是愿,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过于三十一劫,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捨精进勇勐之心,常行布施,造作福业。 我以如是善业因缘,无量世中,作大梵王及天帝释、转轮圣王,今日复得种种衣服,所谓迦尸迦衣、刍摩妙衣、劫波妙衣、憍奢耶衣、拘沉婆衣,我今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转于无上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有一如来,出现于世,号毗舍浮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我于尔时,将好种种百味饮食,布施彼佛及声闻众,发如是愿,乃至彼佛告侍者言:『是人过于三十劫后,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我于彼时,得授记已,不捨精进勇勐之心,常行布施,造作福业。 我以如是善根因缘,无量世中,作大梵王,或作帝释、转轮圣王,今得种种百味饮食,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于无上清净法轮。 「阿难! 我念往昔,于拘娄孙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边,行于梵行,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阿难! 我念往昔,于迦那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边,行于梵行,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阿难! 我念往昔,于迦叶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边,行于梵行,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阿难! 我念往昔,于弥勒菩萨边,齎持种种微妙四事供养之具,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自恣奉献,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阿难! 我念往昔,将无量种供养之具,所至到处,即持供养过去无量诸佛菩萨及声闻众,种诸善根,求未来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 「阿难! 往昔过百阿僧祇劫,是时有佛,出现于世,号曰然灯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阿难! 如是次第,过百亿劫时,有一佛出现于世,号一切胜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阿难! 如是次第,过五百劫时,有一佛出现于世,号最上名称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阿难! 如是次第,过一百劫时,有一佛出现于世,号释迦牟尼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阿难! 如是次第,九十四劫时,有一佛出现于世,号曰弗沙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阿难! 如是次第,九十三劫时,有一佛出现于世,号曰见义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阿难! 如是次第,九十一劫时,有一佛出现于世,号毗婆尸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阿难! 如是次第,三十一劫时,有一佛出现于世,号曰尸弃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同是劫中,又有一佛,复出于世,号曰神闻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 「阿难! 此贤劫初,第一拘娄孙驮如来,出现于世。 「第二拘那含牟尼如来,出现于世。 第三迦叶如来,出现于世。 「第四我身释迦牟尼如来,今现在世。 「阿难! 彼然灯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出现于世,生大婆罗门家。 「一切胜佛,出现于世,生大刹利王家。 「莲华上佛,出现于世,生大婆罗门家。 「最上行佛,出现于世,生大刹利王家。 「德上名称佛,出现于世,生大婆罗门家。 「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生大刹利王家。 「帝沙如来,出现于世,生大婆罗门家。 「弗沙如来,出现于世,生大刹利王家。 「见真义佛,出现于世,生大婆罗门家。 「毗婆尸佛,出现于世,生大刹利王家。 「尸弃如来,出现于世,生大刹利王家。 「神闻如来,出现于世,生大刹利王家。 「拘娄孙驮佛,出现于世,生大婆罗门家。 「拘那含牟尼佛,出现于世,生大婆罗门家。 「迦叶如来,出现于世,生大婆罗门家。 「阿难! 我今在于刹利种姓大王家生,出现世间。 「阿难! 然灯佛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寿命八百四千万亿岁,住世利益诸世间故(尼沙塞师如是说。 迦叶遗师复言,然灯如来寿命一劫住世,及声闻众利益诸世间故)。 「阿难! 一切胜如来,住世八万亿岁,利益一切诸世间故(尼沙塞师如是说。 迦叶遗师复言,一切胜如来住世一劫,利益世间故)。 「莲华上佛,住世八万岁,为利益故。 「最上行佛,住世八万岁,为利益故。 「上名称佛,住世六万岁,为利益故。 「释迦牟尼佛,住世八万岁,为利益故。 「帝沙如来,住世六万岁,为利益故。 「弗沙如来,住世五万岁,为利益故。 「见真义佛,住世四万岁,为利益故。 「毗婆尸佛,住世八万岁,为利益故。 「神闻如来,住世六万岁,为利益故。 「拘娄孙驮佛,住世四万岁,为利益故。 「拘那含牟尼佛,住世三万岁,为利益故。 「迦叶如来,住世二万岁,为利益故。 「阿难! 我今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住世八十岁,为利益故。 而说偈言:「『有佛以神通,住世受供养, 或神通及业,尽已入涅槃。』「阿难! 然灯如来,有于二百五十万亿声闻弟子大众集会,如来灭后,法住于世,经七万岁。 末后十年,诸比丘等,不生敬信,无惭愧心,营理世务,乐于诸业,所有持疑,不相谘问,各恃己能,互生憍慢,恒聚非法。 诸恶知识不善之人,以为朋友,共相狎习,围绕游从。 是等痴人,行不纯故,使彼如来佛法僧宝,速疾隐没不现世间,所有经书,悉皆灭尽。 「一切胜佛,有万四千声闻弟子大众集会,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于少时。 「莲华上佛,有七万众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十万岁。 「上行如来,有六万众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住世,七万七千岁。 「德上名称佛,有二万众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五百岁。 「释迦牟尼佛,有于一千二百五十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五百岁,像法住世,亦五百岁。 「帝沙如来,有六万亿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二万岁。 「弗沙如来,有无量亿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像法,乃至法住,乃至法灭。 「见一切义佛,有三十二亿那由他众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暂时,不久住世。 「毗婆尸佛,三会说法,度声闻众:第一大会,一百六十八百千人;第二大会,有十万人;第三大会,八百千人。 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二万岁。 「神闻如来,唯有二会,度声闻众:第一会度有七万人,第二会度有六万人。 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六万岁。 「拘娄孙驮佛,有四万众声闻弟子,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五百岁。 「拘那含牟尼佛,有三百万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住世二十九日。 「迦叶如来,有二万众声闻集会,如来灭后,正法住世,经于七日。 「阿难! 我多陀阿伽度、阿罗呵、三藐三佛陀,有一千二百五十声闻集会,我灭度后,正法住世,有五百岁,像法住世,亦五百岁。 今当略说优陀那偈,而说偈言:「『说施及年数,种姓并寿命, 声闻众集会,正法与像法。 彼等诸世尊,住世般涅槃, 释种大师子,总说悉已讫。』」佛本行集经贤劫王种品第三上尔时,佛在王舍大城竹林精舍迦兰陀鸟所居之处,与大比丘五百人俱。 尔时,世尊依诸佛法,乃至说于清净梵行,告诸比丘:「汝诸比丘! 谛听谛受! 如世尊教。」诸比丘言:「我等欢喜信心奉持。」佛告比丘:「此贤劫初,地建立已,有一最尊豪胜富贵大首领人转轮王种,名众集置。 既安置已,时诸大众白地主言:『我大地主,当为我等,治罚恶人,赏于良善。 仁者当分稻田与我,我各种之;我等种已,当各割分,奉输仁者。』时彼地主,受大众请,即为如法依平捡挍,恶者治罚,善者赏之。 人得稻田,各加守护,佃熟已后,随分受之。」佛告比丘:「时彼大众,如是集会和合,共推扶彼仁者,持为地主,以为大众商量举故,故号彼为大众平章。 又彼地主,为诸大众如法治化,令众欢喜同心爱乐,得共和合,各各处分,故名为王。 又复守护一切稻田,熟取众人,稻田分故,名刹利王。 刹利王者,名为田主。 汝等当知! 以是因缘,劫最初时,大众所立王种是也。」佛告比丘:「时彼大众所立之王,后生一子,名曰真实,为转轮王,王四天下,作大地主,七宝自然,千子具足,备三十二大丈夫相,威德勇勐,能摧怨贼。 彼王治化,在世之时,大地及海,无有荆棘丘陵高下,五穀丰熟,人民安乐,无诸恐怖及以艰难,不用兵戈,诸方自伏,如法治化。 「诸比丘! 彼真实王,千子之内,有一长子,名曰意喜,亦名自用,此子亦作转轮圣王,如上所说,七宝千子,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诸比丘! 彼自用王,千子之内,有一长子,名曰智者,众人号之,名为受戒。 彼智者王,亦绍父位,作转轮王,如上所说,七宝千子,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诸比丘! 彼智者王,千子之内,最初长子,名曰顶生,亦绍父位,作转轮王,如上所说,乃至大地,如法治化。 「诸比丘! 彼顶生王,千子之内,最初长子,名为大海,亦绍父位,作转轮王,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大海王,千子之内,最初长子,名为具足,众人又唤,名之为敷,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具足王,千子之内,最初长子,名为养育,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养育王,千子之内,最初长子,名曰福车,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福车王,千子之内,最初长子,名曰解脱,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解脱王,千子之内,最初长子,名善解脱,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善解脱王,有子名曰逍遥,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逍遥王有子,名大逍遥,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大逍遥王有子,名曰照曜,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诸比丘! 彼照曜王有子,名大照曜,次绍王位,如上所说。 佛本行集经卷第四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8:0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