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 内容: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常啼品第八十八佛告须菩提:「菩萨摩诃萨求般若波罗蜜,应如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 是菩萨今在大雷音佛所行菩萨道。」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云何求般若波罗蜜?」佛言:「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本求般若波罗蜜时,不惜身命、不求名利,于空闲林中闻空中声言:『汝善男子! 从是东行,莫念疲极、莫念睡眠、莫念饮食、莫念昼夜、莫念寒热、莫念内莫念外。 善男子! 行时莫观左右。 汝行时莫坏身相、莫坏色相、莫坏受想行识相。 何以故? 若坏是诸相,于佛法中则为有碍。 若于佛法中有碍,便往来五道生死中,亦不能得般若波罗蜜。』「尔时萨陀波崙菩萨报空中言:『我当从教。 何以故? 我欲为一切众生作大明,欲集一切诸佛法,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萨陀波崙菩萨复闻空中声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于空、无相、无作之法,应生信心,以离相心求般若波罗蜜,离我相乃至离知者、见者相。 当远离恶知识,当亲近供养善知识。 何等是善知识? 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为善知识。 善男子! 汝若如是行,不久当闻般若波罗蜜若从经卷中闻,若从菩萨所说闻。 善男子! 汝所从闻是般若波罗蜜处,应生心如佛想。 善男子! 汝当知恩,应作是念:「所从闻是般若波罗蜜者,即是我善知识。 我用闻是法故,疾得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亲近诸佛,常生有佛国土中,远离众难,得具足无难处。」善男子! 当思惟筹量是功德,于所从闻法处生心如佛想。 汝善男子! 莫以世利心故随逐法师,但为爱法、恭敬法故随逐说法菩萨。 尔时当觉知魔事。 若恶魔与说法菩萨作五欲因缘,假为法故令受;若说法菩萨入实法门,以功德力故受而无所染。 又以三事故受是五欲以方便力故,欲令众生种善根故,欲与众生同其事故受汝于是中莫生污心,当起净想。 自念:「我未得沤和拘舍罗,大师以方便法,为度众生令获福德故,受是诸欲。 于菩萨智慧无着无碍,不为欲染。」善男子! 即当观诸法实相。 何等诸法实相? 所谓一切法不垢不净。 何以故? 一切法自性空,无众生、无人、无我;一切法如幻、如梦、如响、如影、如焰、如化。 善男子! 观是诸法实相已,当随法师,汝不久当成就般若波罗蜜。 复次,善男子! 汝当复觉知魔事。 若说法菩萨见欲受般若波罗蜜人,意不存念,汝不应起心怨恨。 汝但当以法故生恭敬心,莫起厌懈意,常应随逐法师。』「尔时萨陀波崙菩萨受是空中教已,从是东行。 不久,复作是念:『我云何不问空中声:「我当何处去? 去当远近? 当从谁闻般若波罗蜜?」』是时即住,啼哭忧愁,作是念:『我住是中过一日一夜,若二三四五六七日七夜,于此中住,不念疲极乃至不念饥渴寒热,不闻听受般若波罗蜜因缘,终不起也。』「须菩提! 譬如人有一子卒死,忧愁苦毒,唯怀懊恼不生余念。 如是,须菩提! 萨陀波崙菩萨尔时无有异心,但念:『我何时当闻般若波罗蜜? 我云何不问空中声:「我应何处去? 去当远近? 当从谁闻般若波罗蜜?」』「须菩提! 萨陀波崙菩萨如是愁念时,空中有佛语萨陀波崙菩萨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过去诸佛行菩萨道时,求般若波罗蜜,亦如汝今日。 善男子! 汝以是勤精进、爱乐法故,从是东行,去此五百由旬,有城名众香。 其城七重七宝庄严,台观栏楯皆以七宝校饰。 七宝之堑,七宝行树周匝七重。 其城纵广十二由旬,丰乐安静人民炽盛,五百市里街巷相当,端严如画,桥津如地宽博清净。 七重城上皆有七宝楼橹,宝树行列,以黄金白银、砗璩码碯、珊瑚琉璃、颇梨红色真珠以为枝叶,宝绳连绵金为铃网以覆城上,风吹铃声其音和雅。 譬如巧作五乐,甚可喜乐。 金网宝铃其音如是,以乐众生。 其城四边,流池清净冷暖调适,中有诸船七宝严饰。 是诸众生宿业所致,乘此宝船娱乐游戏。 诸池水中种种莲华青黄赤白,众杂好华遍覆水上。 是三千大千国土,所有众华皆在其中。 其城四边有五百园观,七宝庄严,甚可爱乐。 一一园中各有五百池水,池水各各纵广十里,皆以七宝校成,杂色庄严。 诸池水中亦有青黄赤白莲华弥覆水上,是诸莲华大如车轮,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 诸池水中,凫鴈鸳鸯异类众鸟,音声相和。 是诸园观适无所属,是诸众生宿业果报,长夜信乐深法,行般若波罗蜜因缘故,受是果报。 善男子! 是众香城中有大高台,昙无竭菩萨摩诃萨宫舍在上。 其宫纵广一由旬,皆以七宝校成,杂色庄严,甚可憙乐。 垣牆七重皆亦七宝,七宝栏楯,七宝楼阁。 宝堑七重,皆以七宝周匝深堑,七宝累成。 七重行树,七宝枝叶,七重围绕。 其宫舍中有四种娱乐园:一名常喜,二名离忧,三名华饰,四名香饰。 一一园中各有八池:一名贤,二名贤上,三名欢喜,四名喜上,五名安隐,六名多安隐,七名远离,八名阿惟越致。 诸池四边面各一宝,黄金、白银、琉璃、颇梨。 玫瑰为池,底其上布金沙。 一一池侧有八梯陛,种种妙宝以为严饰,诸梯陛间有阎浮檀金芭蕉行树。 一切池中种种莲华,青黄赤白弥覆水上。 诸池四边生好华树,风吹诸华堕池水中。 其池成就八种功德,香若栴檀,色味具足,轻且柔软。 昙无竭菩萨与六万八千婇女,五欲具足共相娱乐,及城中男女俱入常喜等园贤等池中,五欲具足共相娱乐。 善男子! 昙无竭菩萨与诸婇女游戏娱乐已,日三时说般若波罗蜜。 众香城中男女大小,于其城中多聚人处敷大法座。 其座四足,或以黄金、或以白银、或以琉璃、或以颇梨,敷以綩綖杂色茵褥,垂诸帏带,以妙白[叠*毛]而覆其上,散以种种杂妙华香。 座高五里,张白珠帐。 其地四边,散五色华,烧众名香,泽香涂地,供养恭敬般若波罗蜜故。 昙无竭菩萨于此座上说般若波罗蜜,彼诸人众如是恭敬供养昙无竭,为闻般若波罗蜜故。 于是大会,百千万众诸天世人一处和集,中有听者、中有受者、中有持者、中有诵者、中有书者、中有正观者、中有如说行者。 是时众生以是因缘故,皆不堕恶道,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汝善男子! 往诣昙无竭菩萨所,当闻般若波罗蜜。 善男子! 昙无竭菩萨世世是汝善知识,能教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示教利喜。 昙无竭菩萨本求般若波罗蜜时,亦如汝今。 汝去,莫计昼夜、莫生障碍心,汝不久当闻般若波罗蜜。』「尔时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欢喜心悦,作是念:『我当何时得见是善男子,得闻般若波罗蜜?』「须菩提! 譬如有人为毒箭所中,更无余念,唯念:『何时当得良医,拔出毒箭除我此苦。』如是,须菩提! 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更无余念,但作是愿:『我何时当得见昙无竭菩萨,令我得闻般若波罗蜜? 我闻是般若波罗蜜,断诸有心。』「是时萨陀波崙菩萨于是处住,念昙无竭菩萨一切法中得无碍智见,即得无量三昧门现在前。 所谓诸法性观三昧、诸法性不可得三昧、破诸法无明三昧、诸法不异三昧、诸法不坏自在三昧、诸法能照明三昧、诸法离暗三昧、诸法无异相续三昧、诸法不可得三昧、散华三昧、诸法无我三昧、如幻威势三昧、得如镜像三昧、得一切众生语言三昧、一切众生欢喜三昧、入分别音声三昧、得种种语言字句庄严三昧、无畏三昧、性常默然三昧、得无碍解脱三昧、离尘垢三昧、名字语句庄严三昧、见诸法三昧、诸法无碍顶三昧、如虚空三昧、如金刚三昧、不畏着色三昧、得胜三昧、转眼三昧、毕法性三昧、能与安隐三昧、师子吼三昧、胜一切众生三昧、华庄严三昧、断疑三昧、随一切坚固三昧、出诸法得神通力无畏三昧、能达诸法三昧、诸法财印三昧、诸法无分别见三昧、离诸见三昧、离一切闇三昧、离一切相三昧、解脱一切着三昧、除一切懈怠三昧、得深法明三昧、不可夺三昧、破魔三昧、不着三界三昧、起光明三昧、见诸佛三昧。 如是萨陀波崙菩萨住是诸三昧中,即见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佛,为诸菩萨摩诃萨说般若波罗蜜。 「是时十方诸佛安慰萨陀波崙菩萨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我等本行菩萨道时,求般若波罗蜜,得是诸三昧,亦如汝今所得。 我等得是诸三昧,善入般若波罗蜜,成就方便力,住阿惟越致地。 我等观是诸三昧性,不见有法出三昧、入三昧者,亦不见行佛道者,亦不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 善男子! 是名般若波罗蜜,所谓不念有是诸法。 善男子! 我等于无所念法中住,得是金色身、丈光明、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不可思议智慧,无上戒、无上三昧、佛无上智慧,一切功德皆悉具足。 一切功德具足故,佛尚不能取相说尽,何况声闻、辟支佛及诸余人? 以是故,善男子! 于是佛法中倍应恭敬爱念生清净心,于善知识中应生如佛想。 何以故? 为善知识守护故,菩萨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时萨陀波崙菩萨白十方诸佛言:『何等是我善知识,所应亲近供养者?』「十方诸佛告萨陀波崙菩萨言:『汝善男子! 昙无竭菩萨世世教化成就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昙无竭菩萨守护汝,教汝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是汝善知识。 汝供养昙无竭菩萨,若一劫若二若三乃至过百劫顶戴恭敬,以一切乐具,三千世界中所有妙色声香味触,尽以供养,未能报须臾之恩。 何以故? 昙无竭菩萨摩诃萨因缘故,令汝得如是等诸三昧,得般若波罗蜜方便力。』诸佛如是教化安慰萨陀波崙菩萨,令欢喜已,忽然不现。 「是时萨陀波崙菩萨从三昧起,不复见佛,作是念:『是诸佛从何所来、去至何所?』不见诸佛故,复惆怅不乐谁断我疑。 复作是念:『昙无竭菩萨久远已来常行般若波罗蜜,得方便力及得诸陀罗尼,于菩萨法中得自在,多供养过去诸佛。 世世为我师,常利益我。 我当问昙无竭菩萨,诸佛从何所来、去至何处?』「尔时萨陀波崙菩萨于昙无竭菩萨生恭敬爱乐尊重心,作是念:『我当以何供养昙无竭菩萨? 今我贫穷,无华香璎珞、烧香泽香、衣服幡盖、金银真珠琉璃、颇梨珊瑚琥珀,无有如是等物可以供养般若波罗蜜及说法师昙无竭菩萨。 我法不应空往昙无竭菩萨所,我若空往,喜悦心不生。 我当卖身得财,为般若波罗蜜故,供养法师昙无竭菩萨。 何以故? 我世世丧身无数无始生死中,或死或卖,或为欲因缘故,世世在地狱中受无量苦恼,未曾为清净法故、为供养说法师故丧身。』「是时萨陀波崙菩萨中道入一大城,至市肆上高声唱言:『谁欲须人? 谁欲须人? 谁欲买人?』「尔时恶魔作是念:『是萨陀波崙爱法故,欲自卖身为般若波罗蜜故,供养昙无竭菩萨,当得正问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云何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得多闻具足如大海水。 是时不可沮坏,得具足一切功德,饶益诸菩萨摩诃萨,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过我境界,亦教余人出我境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今当坏其事。』「尔时恶魔隐蔽诸婆罗门、居士,令不闻其自卖之声,除一长者女,魔不能蔽。 尔时萨陀波崙卖身不售,忧愁啼哭,在一面立,啼泣而言:『我为大罪,卖身不售。 我自卖身为般若波罗蜜故,供养昙无竭菩萨。』「尔时释提桓因作是念:『是萨陀波崙菩萨爱法自卖其身,为般若波罗蜜故,欲供养昙无竭菩萨。 我当试之,知是善男子实以深心爱法故舍是身不?』是时释提桓因化作婆罗门身,在萨陀波崙菩萨边行,问言:『汝善男子! 何以忧愁啼哭颜色憔悴在一面立?』「答言:『婆罗门! 我爱敬法,自卖身,为般若波罗蜜故,欲供养昙无竭菩萨。 今我卖身无有买者,自念薄福无财宝物,自欲卖身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而无买者。』「尔时婆罗门语萨陀波崙菩萨言:『善男子! 我不须人。 我今欲祀天,当须人心、人血、人髓。 汝能卖与我不?』「尔时萨陀波崙菩萨作是念:『我得大利、得第一利。 我今便为具足般若波罗蜜方便力,得是买心、髓、血者。』是时心大欢喜悦乐无忧,以柔和心语婆罗门言:『汝所须者,我尽与汝。』「婆罗门言:『善男子! 汝须何价?』「答言:『随汝意与我。』即时萨陀波崙右手执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复欲破骨出髓。 「时有一长者女在阁上,遥见萨陀波崙菩萨自割身体不惜寿命,作是念:『是善男子以何因缘故,困苦其身? 我当往问。』长者女即下阁,到萨陀波崙所问言:『善男子! 何因缘困苦其身? 用是心、血、髓作何等?』「萨陀波崙答言:『卖与婆罗门,为般若波罗蜜故,供养昙无竭菩萨。』「长者女言:『善男子! 作是卖身欲自出心、髓、血,欲供养昙无竭菩萨,得何等功德利?』「萨陀波崙答言:『善女人! 是人善学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是人当为我说菩萨所应作、菩萨所行道。 我学是法、学是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为众生作依止,当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丈光、无量明、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所畏、佛十力、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六神通,不可思议清净戒、禅定、智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法中得无碍一切智见,以无上法宝分布与一切众生。 如是等诸功德利,我当从彼得之。』「是时长者女闻是上妙佛法,大欢喜,心惊毛竪,语萨陀波崙菩萨言:『善男子! 甚希有。 汝所说者微妙难值? 为是一一功德法故,应舍如恒河沙等身。 何以故? 汝所说者甚大微妙。 汝善男子! 汝今所须,尽当相与,金银真珠、琉璃颇梨、琥珀珊瑚等诸珍宝物,及华香璎珞、涂香烧香、幡盖衣服伎乐等物供养之具,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 汝善男子! 莫自困苦其身。 我亦欲往昙无竭菩萨所,共汝殖诸善根,为得如是微妙法,如汝所说故。』「尔时释提桓因即复本身,赞萨陀波崙菩萨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坚受是事,其心不动。 诸过去佛行菩萨道时,亦如是求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 我实不用人心、血、髓,但来相试。 汝愿何等,我当相与。』「萨陀波崙言:『与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释提桓因言:『此非我力所办,是诸佛境界。 必相供养,更索余愿。』「萨陀波崙言:『汝若于此无力,必见供养,令我是身平复如故。』是时萨陀波崙身即平复,无有疮瘢,如本不异。 释提桓因与其愿已,忽然不现。 「尔时长者女语萨陀波崙菩萨言:『善男子! 来到我舍,有所须者,从我父母索之,尽当相与。 我亦当辞我父母,与诸侍从共汝往供养昙无竭菩萨,为求法故。』「即时萨陀波崙菩萨与长者女,俱到其舍,在门外住。 长者女入白父母:『与我众妙华香及诸璎珞、涂香烧香、幡盖衣服、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琥珀珊瑚,及诸伎乐供养之具,亦听我身及五百侍女先所给使,共萨陀波崙菩萨,到昙无竭菩萨所,为供养般若波罗蜜故。 昙无竭菩萨当为我等说法,我当如说行,当得诸佛法。』「女父母语女言:『萨陀波崙菩萨是何等人?』「女言:『是人今在门外。 是善男子以深心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欲度一切众生无量生死苦。 是善男子为法故,自卖其身,供养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名菩萨所学道,为供养般若波罗蜜,及供养昙无竭菩萨故,在市肆上高声唱言:「谁欲须人? 谁欲须人? 谁欲买人。」卖身不售,在一面立,忧愁啼哭。 是时释提桓因化作婆罗门来,欲试之。 问言:「善男子! 何以忧愁啼哭,在一面立?」答言:「婆罗门! 我欲卖身,为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故。 而我薄福,卖身不售。」婆罗门语是善男子:「我不须人。 我欲祀天,当用人心、人血、人髓。 汝能卖不?」是时是善男子不复忧愁,其心和悦,语是婆罗门:「如汝之所须,我尽相与。」婆罗门言:「汝须何价?」答言:「随汝意与我。」即时是善男子,右手执利刀刺左臂出血,割右髀肉,复欲破骨出髓。 我在阁上遥见是事,我尔时作是念:「是人何故困苦其身? 我当往问。」我即下阁往问:「善男子! 汝何因缘故,自困苦其身?」是善男子答我言:「姊! 我为法故,欲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说法者。 我贫穷无所有,无金银琉璃、砗磲码碯、珊瑚琥珀、颇梨真珠、华香伎乐。 姊! 我为供养法故,自卖其身。 今得买者,须人心、人血、人髓。 我用是价,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说法者。」我问是善男子:「汝今自出身、心、血髓,欲供养昙无竭菩萨,得何功德?」是善男子言:「昙无竭菩萨当为我说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 此是菩萨所应学、菩萨所应作、菩萨所应行道。 我当学是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众生作依止。 我当得金色身、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丈光、无量明、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四无所畏、四无碍智,佛十力、十八不共法、六神通,不可思议清净戒、禅定、智慧,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诸法中得无碍一切智见,以无上法宝分布与一切众生。 如是等微妙大法,我当从彼得之。」我闻是微妙不可思议法诸佛功德,闻其大愿,我心欢喜,作是念:「是清净、微妙、最大、甚希有乃如是,为一一法故,应舍如恒河沙等身。 今善男子为法,能受苦行难事,所谓不惜身命。 我多有妙宝,云何而不生愿,求如是法,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我如是思惟已,语萨陀波崙菩萨:「汝善男子! 莫困苦其身。 我当白我父母,多与汝金银琉璃、砗璩玛瑙、珊瑚琥珀、颇梨真珠、华香璎珞、涂香末香、衣服幡盖及诸伎乐,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说法者。 我亦求父母与诸侍女共汝俱去,供养昙无竭菩萨说法者,共汝殖诸善根,为得如是等微妙清净法,如汝所说。 父母! 今听我并五百侍女先所给者,亦听我持众妙华香璎珞、涂香末香、衣服幡盖伎乐、金银琉璃供养之具,与萨陀波崙菩萨共去,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说法者,为得如是等清净微妙诸佛法故。」』「尔时父母报女言:『汝所赞者,希有难及。 说是善男子为法精进大乐法相,及是诸佛法不可思议,一切世间最为第一,一切众生欢乐因缘。 是善男子为是法故,大誓庄严。 我等听汝往见昙无竭菩萨,亲近供养。 汝发大心,为诸佛故如是精进,我等云何当不随喜?』「是女为供养昙无竭菩萨故,得蒙听许。 报父母言:『我等亦随是心欢喜,我终不断人善法因缘。』「是时长者女,庄严七宝车五百乘,身及侍女种种宝物装饰供养之具,持种种水陆生华及金银宝华、众色宝衣、好香擣香泽香、璎珞及众味饮食,共萨陀波崙菩萨、五百侍女各载一车,恭敬围绕渐渐东去。 见众香城七宝庄严,七重围绕七宝之堑,七宝行树皆亦七重。 其城纵广十二由旬,丰乐安静甚可憙乐,人民炽盛,五百市里街巷相当端严如画,桥津如地宽博清净。 遥见众香城既入城中,见昙无竭菩萨坐高台法座上,无量百千万亿众恭敬围绕说法。 萨陀波崙菩萨见昙无竭菩萨时,心即欢喜。 譬如比丘入第三禅,摄心安隐。 见已,作是念:『我等仪不应载车趣昙无竭菩萨。』作是念已,下车步进;长者女并五百侍女皆亦下车。 萨陀波崙菩萨与长者女及五百侍女,众宝庄严围绕恭敬,俱到昙无竭菩萨所。 「尔时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有七宝台,赤牛头栴檀以为庄严,真珠罗网以覆台上,四角皆悬摩尼珠宝以为灯明,及四宝香炉常烧名香,为供养般若波罗蜜故。 其台中有七宝大床,四宝小床重敷其上。 以黄金牒书般若波罗蜜置小床上,种种幡盖庄严垂覆其上。 「萨陀波崙菩萨及诸女人,见是妙台众宝严饰,及见释提桓因与无量百千万诸天,以天曼陀罗华、碎末栴檀磨众宝屑以散台上,鼓天伎乐于虚空中娱乐此台。 尔时萨陀波崙菩萨问释提桓因:『憍尸迦! 何因缘故,与无量百千万诸天以天曼陀罗华、碎末栴檀磨众宝屑以散台上,鼓天伎乐于虚空中娱乐此台?』「释提桓因答言:『汝善男子! 不知耶? 此是摩诃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 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成就一切诸功德,得诸佛法一切种智。』「是时萨陀波崙即欢喜悦乐,问释提桓因言:『憍尸迦! 是般若波罗蜜,诸菩萨摩诃萨母,能生诸佛摄持菩萨。 菩萨学是般若波罗蜜,成就一切功德,得诸佛法一切种智。 今在何处?』「释提桓因言:『善男子! 是台中有七宝大床,四宝小床重敷其上。 以黄金牒书般若波罗蜜置小床上,昙无竭菩萨以七宝印印之,我等不能得开以示汝。』「是时萨陀波崙与长者女及五百侍女,取供养具华香璎珞幡盖分作二分,一分供养般若波罗蜜,一分供养法座上昙无竭菩萨。 尔时萨陀波崙菩萨与五百女人,持华香璎珞、幡盖伎乐及诸珍宝供养般若波罗蜜已,然后到昙无竭菩萨所。 到已,见昙无竭菩萨在法座上坐,以诸华香璎珞、擣香泽香、金银宝华、幡盖宝衣散昙无竭菩萨上,为法故供养。 是时诸华香宝衣于昙无竭菩萨上虚空中化成华台,碎末栴檀、宝屑、金银宝华化成宝帐,宝帐之上所散种种宝衣化为宝盖,宝盖四边垂诸宝幡。 萨陀波崙及诸女人见昙无竭菩萨所作变化,大欢喜作是念:『未曾有也。 昙无竭大师神德乃尔。 行菩萨道时神通力尚能如是,何况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是时长者女及五百女人清净信心敬重昙无竭菩萨,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作是愿言:『如昙无竭菩萨得菩萨诸深法,如昙无竭菩萨供养般若波罗蜜,如昙无竭菩萨于大众中演说显示般若波罗蜜义,如昙无竭菩萨得般若波罗蜜方便力、成就神通,于菩萨事中得自在;我等亦当如是。』「是时萨陀波崙菩萨及五百女人,香华宝物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昙无竭菩萨已,头面礼昙无竭菩萨,合掌恭敬一面立。 一面立已,白昙无竭菩萨言:『我本求般若波罗蜜时,于空闲林中闻空中声言:「善男子! 汝从是东行,当得闻般若波罗蜜。」我受是语东行,东行不久作是念:「我何不问空中声:『我当何处去? 去是远近? 当从谁闻?』」我是时大忧愁啼哭,于是处住七日七夜,忧愁故乃至不念饮食,但念:「我何时当得闻般若波罗蜜?」我如是忧愁,一心念般若波罗蜜。 见佛身在虚空中,语我言:「善男子! 汝大欲、大精进心莫放舍,以是大欲、大精进心,从是东行,去是五百由旬,有城名众香。 是中有菩萨摩诃萨名昙无竭,从是人所,当得闻般若波罗蜜。 是昙无竭菩萨,世世是汝善知识,常守护汝。」我从佛受教诲已,便东行,更无余念,但念:「我何时当见昙无竭菩萨为我说般若波罗蜜?」我尔时中道住,于一切法中得无碍智见,得观诸法性等诸三昧现在前。 住是三昧已,见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佛说是般若波罗蜜。 诸佛赞我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我本求般若波罗蜜时,得诸三昧亦如汝今日。 得是诸三昧已,遍得诸佛法。」诸佛为我广说法,安慰我已,忽然不现。 我从三昧起,作是念:「诸佛从何处来、去至何所?」我不见诸佛故大愁忧,复作是念:「昙无竭菩萨供养先佛,殖善根,久行般若波罗蜜,善知方便力,于菩萨道中得自在,是我善知识,守护我。 我当问昙无竭菩萨是事:『诸佛从何所来、去至何所?』」我今问大师:「是诸佛从何处来、去至何处?」大师为我说诸佛所从来、所至处,令我得知。 知已,亦常不离见诸佛。』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法尚品第八十九(丹本昙无竭品)「尔时昙无竭菩萨摩诃萨语萨陀波崙菩萨言:『善男子! 诸佛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 何以故? 诸法如、不动相,诸法如即是佛。 善男子! 无生法无来无去,无生法即是佛。 无灭法无来无去,无灭法即是佛。 实际法无来无去,实际法即是佛。 空无来无去,空即是佛。 善男子! 无染无来无去,无染即是佛。 寂灭无来无去,寂灭即是佛。 虚空性无来无去,虚空性即是佛。 善男子! 离是诸法更无佛。 诸佛如、诸法如,一如无分别。 善男子! 是如常一,无二无三,出诸数,法无所有故。 譬如春末月日中热时,有人见焰动,逐之求水望得。 于汝意云何,是水从何池、何山、何泉来? 今何所去? 若入东海、西海、南海、北海耶?』「萨陀波崙言:『大师! 焰中尚无水,云何当有来处去处?』「昙无竭菩萨语萨陀波崙菩萨言:『善男子! 愚夫无智为热渴所逼,见焰动,无水生水想。 善男子! 若有人分别诸佛有来有去,当知是人皆是愚夫。 何以故? 善男子! 诸佛不可以色身见,诸佛法身无来无去,诸佛来处去处亦如是。 善男子! 譬如幻师幻作种种,若象若马、若牛若羊、若男若女如是等种种诸物。 于汝意云何,是幻事从何处来、去至何所?』「萨陀波崙菩萨言:『大师! 幻事无实,云何当有来去处?』「『善男子! 是人分别佛有来有去,亦如是。 善男子! 譬如梦中见若象若马、若牛若羊、若男若女。 于汝意云何,梦中所见有来处有去处不?』「萨陀波崙言:『大师! 是梦中所见虚妄,云何当有来去?』「『善男子! 是人分别佛有来有去,亦如是。 善男子! 佛说诸法如梦。 若有众生不知诸法如梦,以名字色身是佛。 是人分别诸佛有来有去,不知诸法实相故,皆是愚夫无智之数。 是诸人数数往来五道,远离般若波罗蜜,远离诸佛法。 善男子! 佛说诸法如幻如梦。 若有众生如实知,是人不分别诸法若来若去、若生若灭。 若不分别诸法若来若去、若生若灭,则能知佛所说诸法实相。 是人行般若波罗蜜,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名为真佛弟子,不虚妄食人信施,是人应受供养,为世间福田。 善男子! 譬如大海水中诸宝,不从东方来,不从南方西方北方四维上下来;众生善根因缘故,海生此宝。 此宝亦不无因无缘而生,是宝皆从因缘和合生,是宝若灭亦不去至十方。 诸缘合故有,诸缘离故灭。 善男子! 诸佛身亦如是,从本业因缘果报生。 生时不从十方来,灭时亦不去至十方。 但诸缘合故有,诸缘离故灭。 善男子! 譬如箜篌声,出时无来处,灭时无去处。 众缘和合故生,有槽有颈、有皮有弦、有柱有棍、有人以手鼓之。 众缘和合而有是声,是声亦不从槽出,不从颈出,不从皮出,不从弦出,不从棍出,亦不从人手出。 众缘和合尔乃有声,是因缘离时亦无去处。 善男子! 诸佛身亦如是,从无量功德因缘生,不从一因一缘一功德生。 亦不无因缘有,众缘和合故有。 诸佛身不独从一事成,来无所从、去无所至。 善男子! 应当如是知诸佛来相去相。 善男子! 亦当知一切法无来去相。 汝若知诸佛及诸法无来无去、无生无灭相,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能行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尔时释提桓因以天曼陀罗华与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作是言:『善男子! 以是华供养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我应当守护供养汝。 所以者何? 汝因缘力故,今日饶益百千万亿众生,便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 如是善人甚为难遇,为饶益一切众生故,无量阿僧祇劫受诸勤苦。』「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受释提桓因曼陀罗华,散昙无竭菩萨上,白言:『大师! 我从今日以身属师,供给供养。』如是白已,合掌师前立。 「是时长者女及五百侍女白萨陀波崙菩萨言:『我等从今日亦以身属师。 我等以是善根因缘故,当得如是法,亦如师所得。 共师世世供养诸佛,世世常供养师。』「是时萨陀波崙菩萨语长者女及五百女人:『若汝等以诚心属我者,我当受汝。』「诸女言:『我等以诚心属师,当随师教。』「是时萨陀波崙菩萨与长者女及五百女人,并诸庄饰宝物上妙供具及五百乘七宝车,奉上昙无竭菩萨,白言:『大师! 我持是五百女人奉给大师,是五百乘车随师所用。』「尔时释提桓因赞萨陀波崙菩萨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菩萨摩诃萨舍一切所有,应如是。 如是布施,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作如是供养说法人,必得闻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 过去诸佛本行菩萨道时亦如是,住布施中得闻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昙无竭菩萨欲令萨陀波崙菩萨善根具足故,受五百乘车、长者女及五百侍女。 受已,还与萨陀波崙菩萨。 「是时昙无竭菩萨说法日没,起入宫中。 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作是念:『我为法故来,不应坐卧,当以二仪若行、若立以待法师从宫中出说法。』「尔时昙无竭菩萨,七岁一心入无量阿僧祇菩萨三昧,及行般若波罗蜜方便力。 萨陀波崙菩萨七岁经行住立,不坐不卧,无有睡眠。 无欲恚恼,心不着味,但念:『昙无竭菩萨摩诃萨何时当从三昧起出而说法?』萨陀波崙菩萨过七岁已,作是念:『我当为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敷说法座,昙无竭菩萨摩诃萨当座上说法。 我当洒扫清净,散种种华庄严是处,为昙无竭菩萨摩诃萨当说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故。』是时萨陀波崙菩萨与长者女及五百侍女,为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敷七宝床。 五百女人各脱上衣以敷座上,作是念:『昙无竭菩萨摩诃萨当坐此座上,说般若波罗蜜及方便力。』「萨陀波崙菩萨敷座已,求水洒地而不能得。 所以者何? 恶魔隐蔽令水不现。 魔作是念:『萨陀波崙菩萨求水不得,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生一念劣心异心,则智慧不照、善根不增,于一切智而有稽留。』「尔时萨陀波崙菩萨作是念:『我当自刺其身以血洒地,令无尘土来坌大师。 我何用此身,此身必当破坏。 我从无始生死以来,数数丧身,未曾为法。』即以利刀自刺出血洒地。 萨陀波崙菩萨及长者女并五百侍女皆无异心,恶魔亦不能得便。 「是时释提桓因作是念:『未曾有也。 萨陀波崙菩萨爱法乃尔,以刀自刺出血洒地。 萨陀波崙及众女人心不动转,恶魔波旬不能坏其善根。 其心坚固,发大庄严,不惜身命,以深心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度一切众生无量生死苦。』释提桓因赞萨陀波崙菩萨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精进力大,坚固难动、不可思议。 汝爱法求法最为无上。 善男子! 过去诸佛亦如是,以深心爱法、惜法、重法,集诸功德,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萨陀波崙菩萨作是念:『我为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敷法座,扫洒清净已讫,当于何处得好名华庄严此地? 若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法座上坐说法时,亦当散华供养。』「释提桓因知萨陀波崙菩萨心所念,即以三千石天曼陀罗华与萨陀波崙。 萨陀波崙受华,以半散地,留半待昙无竭菩萨摩诃萨坐法座上说法时当供养。 「尔时昙无竭菩萨摩诃萨过七岁已,从诸三昧起,为说般若波罗蜜故,与无量百千万众恭敬围绕,往法座上坐。 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见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时,心得悦乐,譬如比丘入第三禅。 尔时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及长者女并五百侍女,到昙无竭菩萨摩诃萨所,散天曼陀罗华,头面礼毕,退坐一面。 昙无竭菩萨见其坐已,告萨陀波崙菩萨言:『善男子! 谛听,谛受! 今当为汝说般若波罗蜜相。 善男子! 诸法等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等。 诸法离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离。 诸法不动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不动。 诸法无念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念。 诸法无畏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畏。 诸法一味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一味。 诸法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边。 诸法无生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生。 诸法无灭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灭。 虚空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边。 大海水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边。 须弥山庄严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庄严。 虚空无分别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分别。 色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边。 受想行识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边。 地种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边。 水种、火种、风种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边。 空种无边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边。 如金刚等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等。 诸法无分别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分别。 诸法性不可得故,当知般若波罗蜜性亦不可得。 诸法无所有等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所有等。 诸法无作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无作。 诸法不可思议故,当知般若波罗蜜亦不可思议。』「是时萨陀波崙菩萨摩诃萨即于坐处得诸三昧,所谓诸法等三昧、诸法离三昧、不动三昧、无念三昧、诸法无畏三昧、诸法一味三昧、诸法无边三昧、诸法无生三昧、诸法无灭三昧、虚空无边三昧、大海水无边三昧、须弥山庄严三昧、虚空无分别三昧、色无边三昧、受想行识无边三昧、地种无边三昧、水种火种风种空种无边三昧、如金刚等三昧、诸法无分别三昧、诸法不可思议三昧,如是等得六百万诸三昧门。」尔时佛告须菩提:「如我今于三千大千世界中与诸比丘僧围绕,以是相、以是像貌、以是名字说般若波罗蜜。 萨陀波崙得是六百万三昧门,见东方南西北方四维上下如恒河沙等三千大千世界中诸佛与诸比丘恭敬围绕,以如是相、如是像貌、如是名字说是摩诃般若波罗蜜,亦如是。 萨陀波崙菩萨从是以后,多闻智慧不可思议,如大海水。 常不离诸佛,生于有佛国中,乃至梦中未曾不见佛时。 一切众难皆悉已断,在所佛国随愿往生。 须菩提! 当知是般若波罗蜜因缘,能成就菩萨摩诃萨一切功德,得一切种智。 以是故,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若欲学六波罗蜜,欲深入诸佛智慧,欲得一切种智,应受持般若波罗蜜,读诵、正忆念、广为他人说,亦书写经卷,供养尊重赞叹香华乃至伎乐。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是过去未来现在十方诸佛母,十方诸佛所尊重故。」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嘱累品第九十尔时佛告阿难:「于汝意云何,佛是汝大师不? 汝是佛弟子不?」阿难言:「世尊! 佛是我大师,修伽陀是我大师;我是佛弟子。」佛言:「如是,如是! 我是汝大师,汝是我弟子。 若如弟子所应作者,汝已作竟。 阿难! 汝用身、口、意慈业供养供给我,亦常如我意无有违失。 阿难! 我身现在,汝爱敬供养供给心常清净。 我灭度后,是一切爱敬供养供给事,当爱敬供养般若波罗蜜;乃至第二第三以般若波罗蜜嘱累汝。 阿难! 汝莫忘失,莫作最后断种人。 阿难! 随尔所时般若波罗蜜在世,当知尔所时有佛在世说法。 阿难! 若有书般若波罗蜜,受持读诵、正忆念、为人广说,恭敬尊重赞叹,华香幡盖宝衣灯烛种种供养,当知是人不离见佛、不离闻法,为常亲近佛。」佛说般若波罗蜜已,弥勒等诸菩萨摩诃萨,慧命须菩提、慧命舍利弗、大目揵连、摩诃迦叶、富楼那弥多罗尼子、摩诃拘絺罗、大迦旃延、阿难等,并一切大众,及一切世间诸天、人、揵闼婆、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卷第二十七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7:40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