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道行般若经卷第十 内容: 道行般若经卷第十后汉月支国三藏支娄迦谶译摩诃般若波罗蜜昙无竭菩萨品第二十九「是时,萨陀波伦菩萨安隐从三昧觉起,并与五百女人,共至昙无竭宫门外,门外立自念言:『今我用经法起来,师入在内,我义不可卧、不可坐,须我师来出上高座说般若波罗蜜,尔乃坐耳。』及五百女人亦皆効萨陀波伦菩萨立。 「是时昙无竭菩萨适教殿中诸女,说经道已,沐浴澡洗已,更着新衣,上般若波罗蜜之台坐思惟,种种三昧悉入,如是七岁不动不摇。 「是时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亦复常经行七岁不坐不卧。 七岁已后,天人于上虚空中语之言:『却后七日,昙无竭菩萨当从三昧起。』「是时萨陀波伦菩萨闻天人语声,自念言:『今我当为师施座扫洒令净。』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共到说经处,至已特为昙无竭菩萨施高座,时五百女人各各自取着身衣布着座上。 「是时弊魔自念言:『未尝有是,未尝见是。 是萨陀波伦菩萨为昙无竭菩萨施高座,持用恭敬索佛道,精进勇健无有休懈,得道者出我界,度脱人不可计。 今我且中道坏之。』「是时弊魔悉坏诸菩萨所坐座,皆令曲戾,雨沙砾石荆蕀枯骨。 「是时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见座曲戾污泥不净,自念言:『今昙无竭菩萨当坐说经,及诸弟子皆当来听,今我曹当更扫除整顿坐席。』即共扫除整顿诸座已。 自念言:『今地大有土尘,恐来坌师及诸菩萨,当共洒之。』周行索水,不能得。 何以故? 弊魔所作。 自念言:『今我曹索水了不能得,当自取身血洒之耳。』「是时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各自取刀处处刺身出血,持用洒地,用慈孝于经法故。 「是时释提桓因自念言:『世间乃有是人耶? 精进恭敬慈孝经师故。』是时释提桓因到萨陀波伦菩萨所,嗟叹言:『善哉,善哉! 贤者精进诚难及,用精进慈孝于师故,今闻般若波罗蜜不复久。 贤者! 他所勅使愿相语,有是曹人者,我曹悉当护之,所欲得者悉当与之。』「是时萨陀波伦菩萨言:『我欲所得者,释提桓因自当知之。』「是时释提桓因,即化地悉使作琉璃,其上有金沙。 释提桓因使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身体完健平复如故。 于坐四面化作琉璃池水,周匝池边皆有珍宝栏楯,及七宝池陛,侠陛两边皆珍宝之树,若干百种罗列姝好。 「是时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为诸菩萨储水。 天文陀罗华、曼殊颜华、摩诃曼殊颜华、都雨种种华,凡四千石。 释提桓因持用与萨陀波伦菩萨,语之言:『持是华供养般若波罗蜜,及散昙无竭菩萨及诸菩萨上,及天衣五百领昙无竭在座上坐,持是上之。』萨陀波伦菩萨即悉受之,便为祝愿。 「是时昙无竭菩萨七岁以后,从三昧觉起,到高座上,并与四万亿菩萨共坐,有于前坐者甚众多。 是时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俱皆散华,并持栴檀捣香、蜜捣香,杂碎珍宝,都持散昙无竭菩萨及诸菩萨上,前持头面着足已,绕三匝却住,以微意视昙无竭菩萨。 「是时昙无竭菩萨,都大会壁方四十里,满其中人。 是时昙无竭菩萨四向视诸来会者,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用欲得经法故,即为萨陀波伦菩萨说般若波罗蜜言:『善男子! 且听。 诸经法悉等,般若波罗蜜亦悉等如是。 诸经法本端不可计如是。 怛萨阿竭智慧无所罣碍,般若波罗蜜亦无所罣碍如是。 譬如幻人无形,般若波罗蜜亦无形如是。 譬如风无所罣碍,般若波罗蜜亦无罣碍所有如是。 本端不可计,般若波罗蜜亦不可计如是。 一切我所悉断本净,般若波罗蜜亦本无如是。 譬如梦中与女人通视之本无,般若波罗蜜亦本无如是。 所名本无,般若波罗蜜亦本无如是。 阿罗汉、泥洹、空无所生,般若波罗蜜亦空、无所生如是。 怛萨阿竭般泥洹本等无有异,般若波罗蜜亦本等无有异如是。 譬如然火,火即时灭之,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般若波罗蜜本无从来,去亦无所至如是。 譬如梦中见须弥山本无,般若波罗蜜亦本无如是。 譬如佛现飞,般若波罗蜜现无所有如是。 前于爱欲中相娱乐计之无所有,般若波罗蜜计之亦无所有如是。 人名及声无所有,怛萨阿竭亦无所有,于前见者念所作因见,般若波罗蜜念所作本无所有如是。 譬如幻师化作象本无所有,般若波罗蜜亦本无所有如是。 譬如虚空适无所住,般若波罗蜜亦适无所住如是。 譬如幻师学无所不至,般若波罗蜜亦无所不至如是。 过去、当来、今现在亦不可合为一,般若波罗蜜无过、现当作是知。 名本无形字无有形,般若波罗蜜亦无所不至,亦无所不入,亦无所至,亦无所入。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空无所有故。 譬如虚空,无所不至,无所不入,亦无所至,亦无所入。 何以故? 空本无色,般若波罗蜜如是。 般若波罗蜜如是。 般若波罗蜜者,亦入于地、亦入于水、亦入于火、亦入于风、亦入于空,亦入于彼、亦入于此,亦入于色、亦入于痛痒、亦入于思想、亦入于生死、亦入于识,亦入于人,亦入于寿命,亦入于生,亦入于有德、亦入于无德,亦入于欲、亦入于不欲,亦入于有、亦入于无,亦入于想、亦入于无想,亦入于愿中、亦入于无愿中,亦入于无生中、亦入于不生中,亦入于日月、亦入于星宿,亦入于阿须伦、亦入于龙、亦入于鬼神、亦入于揵陀罗、亦入于迦留勒、亦入于甄陀罗、亦入于摩睺勒、亦入于罗刹、亦入于鸠垣,亦入于薜荔、亦入于禽兽、亦入于泥犁,亦入于蜎飞、亦入于蠕动、亦入于蚑行、亦入于喘息,亦入于贫贱、亦入于富贵,亦入于贤者、亦入于仙人,亦入于须陀洹、亦入于斯陀含、亦入于阿那含、亦入于阿罗汉、亦入于辟支佛、亦入于菩萨,亦入于佛,亦入于泥洹、亦入于四意止、亦入于四意断、亦入于五根、亦入于五力、亦入于七觉意、亦入于八道,亦入于有智、亦入于无智,亦入于十种力、亦入于四无所畏,亦入于佛经、亦入于世间经,亦入于巫祝、亦入于不巫祝,亦入于宿命,亦入于所行,亦入于展转生死中,亦入于勤苦、亦入于不勤苦,亦入于自在、亦入于不自在,亦入于度脱、亦入于不度脱,亦入于好中、亦入于不好中,亦入于善中、亦入于不善中,亦入于黠中、亦入于不黠中,亦入于明中、亦入于不明中,亦入于过去、亦入于当来、亦入于今现在,亦入于可见、亦入于不可见,亦入于教、亦入于法,亦入于有、亦入于无所有,亦入于一切有形、亦入于一切无形。』」佛语须菩提:「如是比,昙无竭菩萨为萨陀波伦菩萨说般若波罗蜜所入处,如是说昼夜七日。 是时人听经,呼如饭时顷。 何以故? 昙无竭菩萨力恩。 是时萨陀波伦菩萨闻说般若波罗蜜,大欢欣踊跃,及五百女人共持天衣及八百石杂宝,供养上昙无竭菩萨。 释提桓因持天摩诃文陀罗华,散昙无竭菩萨上,及散诸菩萨上,持用增益功德。 是时一佛境界中一切树木药树果树,诸杂宝树悉倾曲躬,为昙无竭菩萨作礼。 天雨蜜香之华,其华之香闻一佛界中,一切人闻此华之香,各各遥见昙无竭菩萨在高座说经,并复见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女人,一切人心皆柔弱欢欣,皆遥为昙无竭菩萨作礼,其国中悉震动。 是时数千巨亿万人悉得无央数经法,不可复计菩萨皆得阿惟越致。 「长者女及五百女人,白萨陀波伦菩萨言:『我曹辈愿为师作婢,愿持身命自归,愿为师给使,共持五百乘车珍宝所有以上师。 何以故? 今师为我故甚勤苦,我曹持师以当佛无有异。 我曹蒙大恩,乃得闻尊经好语。 既闻经已,无有狐疑大如毛发。 今我曹持身为师给使,如是数千亿万劫,尚未能报须臾之恩,用得闻尊经故。』「是时萨陀波伦菩萨悉受五百女人,及五百乘车珍宝既受,用道德故既受已,萨陀波伦菩萨欲持上师,白昙无竭菩萨言:『愿持身自上,及五百女人、五百乘车珍宝以上大师,哀我曹辈,愿当受之,当使我曹得功德。』「是时昙无竭菩萨欲使萨陀波伦菩萨成其功德故,悉受五百女人及五百乘车珍宝。 既受已,复持反遗萨陀波伦菩萨,即自言:『持五百女人为汝给使,及五百乘车珍宝。』「是时,忉利天上诸天人,各各而嗟叹言:『善哉,善哉! 萨陀波伦菩萨所有者悉施与师,是意难得。』是时数千巨亿天人,共来到昙无竭菩萨所听经。 「是时萨陀波伦菩萨大欢欣踊跃,即于坐上得六万三昧门。 何等为三昧门? 愿乐三昧,威仪三昧,劝德三昧,月盛满三昧,日光焰三昧,怛萨阿竭行三昧,悉念佛三昧,菩萨所生三昧,乐智慧三昧,度脱坚住三昧,诸境界中无所住三昧,国土种种严入三昧,怛萨阿竭相无相入三昧,十方人无形印封三昧,怛萨阿竭出坐三昧,无所畏乐三昧,弃捐珍宝三昧,怛萨阿竭力庄严三昧,诸经法悉明乐三昧,说无所从来解事三昧,净如梵人三昧,过去、当来、今现在悉等入三昧,本端当来端无所住三昧,庄严佛藏三昧,佛音声响悉成三昧。 如是三昧得六万门。 「萨陀波伦菩萨从三昧觉,得智慧力,悉入诸菩萨经法中。 萨陀波伦菩萨白昙无竭菩萨言:『师愿说佛音声,当何以知之?』「昙无竭菩萨语萨陀波伦菩萨言:『贤者明听! 譬如箜篌不以一事成,有木、有柱、有絃、有人摇手鼓之,其音调好自在,欲作何等曲。 贤者欲知佛音声亦如是。 菩萨有本初发意,世世行作功德,世世教授,世世问佛事,合会是事乃成佛身,佛音声亦如是。 其法皆从因缘起,亦不可从菩萨行得,亦不可离菩萨行得,亦不可从佛身得,亦不可离佛身得。 贤者欲知佛身音声,共合会是事乃得佛耳。 复次,贤者! 譬如工吹长箫师,其音调好与歌相入,箫者以竹为本,有人工吹,合会是事其声乃悲。 成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身,不以一事,不以二事成,以若干百千事,若世世作功德,本愿所致,亦复世世教人,用是故成佛身相及诸好,悉见如是。 譬如佛般泥洹后,有人作佛形像,人见佛形像,无不跪拜供养者。 其像端正姝好,如佛无有异,人见莫不称叹,莫不持华香缯綵供养者。 贤者呼佛,神在像中耶?』「萨陀波伦菩萨报言:『不在中。 所以作佛像者,但欲使人得其福耳。 不用一事成佛像,亦不用二事成,有金有黠人,若有见佛时人,佛般泥洹后念佛故作像,欲使世间人供养得其福。』「萨陀波伦菩萨报师言:『用佛般泥洹后故作像耳。』「昙无竭菩萨报言:『如贤者所言,成佛身亦如是,不用一事,亦不用二事,用数千万事。 有菩萨之行,有本索佛,时人若有常见佛作功德,用是故成佛身,智慧变化飞行,及成诸相好。 成佛如是。 「『贤者复听! 譬如鼓,不用一事、不用二事成,有师、有革、有桴、有人击之,其声乃出。 贤者欲知佛,不用一事二事,用若干千众事乃成之。 有初发意,有六波罗蜜行,晓知本无,本无无所从生之事,坐于树下降伏于魔,诸经法悉晓知如幻无有异,用是故成佛身。 「『贤者复听! 譬如画师,有壁、有彩、有工师、有笔,合会是事乃成画人,欲知佛身,不用一事成,用数百千事。 菩萨有本行布施,有持戒不犯十事,常随善师,常等心念十方人,无有能坏者,世世见佛,闻菩萨行事坚持不忘,世世不谀谄常行至诚,贤者欲知成佛身如是。 「『贤者复听! 譬如阿迦腻吒天上天人所止观殿,光耀悉照天上端正姝好,如天上殿舍,亦不自作,亦无有持来者,亦无有作者,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因缘所生。 其天人本作功德所致,用于此间布施故,得生其上,在殿舍中解止,用是故,其人得宫观。 贤者欲知佛身,因缘所生,用世间人欲得见佛故,其人前世有功德,其人远离八恶处生,其人黠慧信于佛。 贤者欲知成佛身,本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无有作者,亦无有持来者,本无有形,亦无所着,如阿迦腻吒天上宫殿。 佛所以现身者,欲度脱世间人故。 「『贤者复听! 譬如山中响声,不用一事,亦不用二事所能成,有山、有人、有呼、有耳听,合会是事乃成响声。 贤者欲知成佛身,如是无有形,亦无有着,因缘所生,世世解空,习行空,一切生死无死生为因缘,佛智悉晓本无死生,本亦无般泥洹者。 佛作是现世间、作是说,贤者欲知佛身如是。 「『贤者复听! 譬如幻师化作一人端正姝好,譬如遮迦越罗无有异。 所语,众人闻之无不欢欣。 人有从索金银珍宝者,皆悉与之。 有所爱重被服,人索者悉与之。 王在众人中坐起行步皆安详,人有见者莫不恭敬作礼者。 幻人不用一事二事成,有幻祝,有聚会人,随人所喜各化现,中有黠者同知是为化人作,是现化无所从来,去亦无所至,知之本空化所作,黠者恭敬作礼不着。 贤者欲知成佛身如是,因缘所作,用数百千事乃共合成,有菩萨之行,有功德、有劝助德,令十方人使安隐,具足菩萨愿者,欲知成佛身者如是。 贤者欲知佛为人故,分布经无数授与人,各各使行禅三昧思惟分别,为人说经各各使学。 如是诸天人民闻之,莫不欢欣。 中有自贡高者,中有不知惭者,中有淫乱者,中有悭贪者,中有强梁者,中有自用者,中有喜斗者,中有不用谏者,中有为淫怒痴所覆者,中有行恶不可计者,佛在众人中央端正姝好,坐起行步安隐,佛众恶已尽,但有诸德,佛皆使人得安隐,佛亦自行佛事,佛本自空无所着,如幻人所作。 菩萨现身如是端正姝好,虽见之不着,亦无诸想之意,虽知之无所有,恭敬作礼供养无极。 贤者欲知过去、当来、今现在诸佛,皆从数千万事各各有因缘而生。 菩萨当作是念,当作是习,当作是守,菩萨作是行得佛疾。』「是时昙无竭菩萨说佛身时,四万八千菩萨即解得尽信之行,百亿菩萨悉得诸陀隣尼法;二百亿菩萨得无所罣碍,问皆能报;四百亿菩萨皆得阿惟越致菩萨;八万亿菩萨皆得阿阇浮行住法。 是时天文陀罗华、摩诃文陀罗华,雨散昙无竭菩萨及诸菩萨上。 昙无竭菩萨持威神,都卢一佛之界,诸有音乐皆自作声,数千万天人从空中散天衣,雨昙无竭菩萨及诸菩萨上,诸天于空中作音乐,共乐昙无竭菩萨,诸天衣皆行列覆一佛界中,天烧蜜香遍至,其分散亦悉遍至,一佛界中地悉动,诸菩萨悉见十方无央数佛。 是时诸佛悉遥赞叹昙无竭菩萨言:『善哉,善哉!』「是时,诸佛授萨陀波伦菩萨诀:『当作佛时,汝却后当来世,作佛名迦摩迦提陀颇罗耶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 汝作佛时,正当号如是。 时五百女人,却后稍稍皆当作佛。』「如是昙无竭菩萨世时,五百女人即化作男子,后世世生者常不离诸佛国。 萨陀波伦菩萨及五百人,世世常高才,常当教天下人。」佛语须菩提:「若有菩萨在事欲得佛者,若见现在佛,若佛般泥洹后,欲索般若波罗蜜者,常精进,常当恭敬于般若波罗蜜,当如是萨陀波伦菩萨。」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嘱累品第三十佛以手抚阿难肩三反,佛语阿难:「我嘱累汝是般若波罗蜜,谛持谛念。 阿难! 是般若波罗蜜以相累,常持谛了了,取字谛了了,念书作字莫使缺减,谛视书莫左右望,一切恐是有难,谛是经中莫令字少。 我累汝阿难是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 是经,阿难!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过去、当来、今现在无有尽经藏,是经镇诸法,悉从是经中出诸所有。 阿难!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过去、当来、今现在所为人民说经,所出不可计经卷,种种异慧,若干种经卷,所见人民,若干种所喜,各各随所行,人民道经所入慧所说,过去、当来、今现在所说,是一切皆从是般若波罗蜜藏中出诸所有经法。 阿难! 若干种所见相,种种所行,若干种根,若干种黠,若干种痴,若干种慧,人民辈所求尽所求慧,怛萨阿竭悉都卢。 阿难! 悉从般若波罗蜜中出,悉知晓如是。 阿难! 般若波罗蜜是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母,是诸慧明,是我身,皆从是中出,从是中生。」佛语阿难:「汝敬我所语、敬我法,若敬爱承事我,汝自敬身于佛,汝有慈于佛,汝有孝于佛,一切恭敬于佛所,汝持是慈孝恭敬于般若波罗蜜中。 如是,阿难! 汝恭敬于是中,悉为供养诸佛已,持是累汝。 阿难! 汝所当作者悉为已,汝身亦有慈,口亦有慈,心亦有慈,汝有孝于佛,不言无有孝;汝常得佛时,不言不得时;汝常如法,不言不如法;汝心常净洁无瑕秽,汝见佛不言不见佛,汝如是,悉为报佛恩已。 我语汝,阿难! 是般若波罗蜜从中亡一字,汝舍汝拟不书,汝虚,以无有慈孝于佛所,汝以不复见我。 阿难! 汝以不复恭敬于佛。 阿难! 汝以不复随佛教。 阿难! 汝以不复承事用。」佛言:「阿难! 汝所恭敬于佛以来,为了无复有供养佛,设从是般若波罗蜜中,亡一句一言若拟置,以为背佛恩。」佛语阿难:「是般若波罗蜜,汝谛受谛念,用慈孝于佛故,承用教故,都卢是过去、当来、今现在佛天中天所施教,用是供养,若于萨和萨为极大慈,具诸菩萨当视如见佛,当恭敬诸佛法。 汝以亲近持佛藏,作是谛念:『于是般若波罗蜜,当谛取,莫得失一字。』佛般泥洹后,汝当护是经莫令减少,当持授与菩萨摩诃萨是诸佛经藏。 阿难! 我手付汝,汝当持授与菩萨摩诃萨持是。 阿难! 菩萨所作功德,勤苦死生牢狱悉破坏,诸无知者为系着悉得救解,诸魔官属无不降伏,诸所欲法悉除去,正上佛坐,作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以成佛道,诸人民无目者愚痴者悉当开解。」佛语阿难:「正第一大道无有两正,是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慧,是为般若波罗蜜决。」佛语阿难:「我般泥洹后,都卢三千大千国界其中人民,汝悉教入经法中,悉令成就得阿罗汉道,日日教乃尔所人,如是一劫若百劫,悉为说经令般泥洹。 虽尔,汝常不具足承事我,汝不如持是般若波罗蜜中一句教菩萨学,如是为具足承事佛已,为具足供养。」佛言:「我今于是称誉汝,嘱累般若波罗蜜,至一劫百劫不能竟,我今麁演说耳。」佛语阿难:「我今问汝,汝当说。」佛从袈裟中出金色臂,举右手着阿难头上,摩阿难头,持手着阿难肩上,语阿难言:「云何,阿难! 汝慈于佛不?」阿难言:「佛天中天,自当知。」如是至三。 佛复问阿难:「云何,阿难! 汝孝于佛不?」如是复三。 阿难言:「佛天中天,自当知。」佛言:「如是,阿难! 汝有慈于佛,所以为报佛恩。 阿难! 汝极尊般若波罗蜜致重敬,慈于是句,心所念句,当令了了分明心所念,余悉弃之,一切心于是中。 书具经正字头角所,持时学时,当谛授与菩萨摩诃萨,与好长素卷,善书令经上下句相得,书时当得好笔书好素上,当自归承事作礼供养,好香成捣杂香泽香缯綵华盖旗幡,悉如天上所有香,着油麻中,所净洁油麻好灯炷,自归头面着地,却然灯炷,加敬作礼承事。」佛说是般若波罗蜜时,在罗阅祇耆阇崛山中,在众弟子央坐。 佛年三十得佛,十二月十五日过食后说经。 佛说经已,诸弟子、诸菩萨,诸天、诸阿须伦、诸龙鬼神诸人民,皆大欢欣,为佛作礼而去。 道行般若经卷第十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7:3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