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二 内容: 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二前秦天竺沙门昙摩蜱共竺佛念译功德品第三尔时,诸因坻天、诸梵天、诸波耶和提天、诸伊沙天、诸那提乾天,同时三反作是称誉法:「贤者须菩提! 所说法甚深,怛萨阿竭皆从是生。 其有闻者若讽诵读,有行者,我辈恭敬视如怛萨阿竭,我辈恭敬视菩萨摩诃萨持般若波罗蜜。」佛语诸天人:「如是,如是! 昔我于提和竭罗佛前逮得般若波罗蜜,我便为提和竭罗佛所授决言:『却后若当为人中之导,悉当逮佛智慧。 却后无数阿僧祇劫,汝当作佛,号字释迦文,天上天下于中最尊,安定世间法中极明,号曰为佛。』」诸天人白佛言:「甚善。 菩萨摩诃萨,天中天! 行般若波罗蜜,自致行到萨芸若。」佛于天会中告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今以四辈为证。」欲天、梵天、阿陂譮天皆共证知。 佛语释提桓因:「拘翼!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其有学般若波罗蜜持诵者,是善男子、善女人,魔若魔天,若人若非人,终不能得其便,亦不得横死。 复次,拘翼! 忉利天上诸天人,其有行佛道者,未得般若波罗蜜学诵者,是辈天人皆当往到善男子、善女人所。 其学持诵般若波罗蜜者,若行空闲屏隈之处,终不恐怖,无所畏惧。」四天王白佛言:「我辈自共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持者诵者。」梵摩三钵天及诸梵天人俱白佛言:「我辈自共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持诵者。」释提桓因白佛言:「我自拥护是善男子、善女人学般若波罗蜜持诵者。」释提桓因复白佛言:「难及天中天! 若善男子、善女人有学般若波罗蜜者,便得现在法。 其受般若波罗蜜者,天中天! 为悉受六波罗蜜。」佛言:「如是,拘翼! 其受般若波罗蜜者,为悉受六波罗蜜。 复次,拘翼! 若善男子、善女人学持讽诵般若波罗蜜者,拘翼! 且听我说其人所得功德,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释提桓因言:「受教。」佛语拘翼:「其欲于我法中有所娆害乱者,其人稍稍起恶意欲来,未至中道而亡。 是善男子、善女人,用学般若波罗蜜持诵故,其人齎恶往来至,稍稍娆害,乱意自止,便屈还,终不至是者。 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所作,为悉自见得,用学持诵般若波罗蜜故。 譬若有药,拘翼,名为摩祇。 有蛇饥者行索食,所当噉食。 道逢虫豸,蛇欲噉之。 虫行到摩祇药所,蛇闻药香即走还去。 何以故? 药力所却。 蛇毒即歇,药力所厌。 如是,拘翼! 若善男子! 善女人学持诵般若波罗蜜者,其有欲害,便自消亡,用般若波罗蜜威神力所却。」佛言:「设有谋作者,所从来处,便于彼斗,破坏不复成。 四天王皆拥护。 是善男子、善女人若入般若波罗蜜中思惟者,自在所为,所语如甘露,所语悉尊重,瞋恚不生,不自贡高。 四天王皆当拥护。 是善男子、善女人学持诵般若波罗蜜者,所语无有异,所言如甘露,所言不轻,瞋恚不起,自贡高不生。 何以故? 用学般若波罗蜜故。 不爱贡高,不爱自用,不爱瞋恚。 是善男子、善女人心自生念:『若有斗诤,常当远离。』面自羞惭,念:『是曹之恶而不可近。』自念:『我索佛道,不可随瞋恚语,疾使我逮好心。』是善男子、善女人所作,为悉自见现在功德,其学持诵般若波罗蜜者亦尔。」释提桓因白佛言:「难当天中天! 为般若波罗蜜者,乃过诸恶上去,自在所作,无有与等者。」佛语释提桓因:「复次,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学持诵般若波罗蜜者,或过剧难之中终不恐,正使入军不被兵。」佛言:「我所语,无有异。 若善男子、善女人当是时念诵般若波罗蜜,正使于中当死,若冤家在中欲共害之,如佛所语无有异,是善男子、善女人终不于中横死。 正使在中,若有射者,若有兵向者,终不中其身。 何以故? 是般若波罗蜜者,极大呪,持尊之呪。 学是呪者,善男子、善女人不自念恶,亦不念他人恶,都不念恶,为人中之雄,自致作佛,当护一切人。 学是呪者,疾成得佛。 复次,拘翼,若书般若波罗蜜学持诵经者,若人若非人不能害之,除宿命之罪不可请避。 若佛初得道处,若有人从在方面来入其中,若鬼神禽兽欲来娆者,终不能伤害。 何以故? 用过去当来今现在佛悉从是处自致成佛。 以是故,不恐不怖无所畏惧。 般若波罗蜜者亦复如是,在所止处,一切皆为作礼恭敬护视之。」释提桓因白佛言:「若有,天中天! 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者,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以是供养,若有持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舍利起塔,自归作礼承事,好华、名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持用供养。」佛问拘翼:「如是,其福何所为多者? 随所乐报。 云何,拘翼!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菩自致萨芸若,成佛身出见,从何法中学,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释提桓因报言:「怛萨阿竭从般若波罗蜜学,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自致成阿惟三佛。」佛语释提桓因:「不用身舍利故,为从萨芸若得佛。 怛萨阿竭者,为从般若波罗蜜出。 如是,拘翼! 萨芸若身者,为从般若波罗蜜出。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菩,为从萨芸若生。 我得作佛身,我般泥洹已后,舍利亦得供养。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学持诵行,自归作礼承事,以好华、名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持用供养,即为供养萨芸若慧已。 复次,拘翼! 其有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虽不读,但供养作礼,是善男子、善女人从其中得功德无比。 何以故? 为供养萨芸若慧故。」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天中天! 阎浮利人不供养事般若波罗蜜者,是辈人不知般若波罗蜜为尊,当得福无比。」佛语释提桓因:「云何,拘翼! 阎浮利人中有几所信佛、信法、信比丘僧者?」释提桓因白佛言:「阎浮利人少,所信佛、信法、信比丘僧者,少少耳。 及行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少少耳。 能至行佛道者,亦复少少耳。」佛言:「如是,拘翼! 至有索佛道行者,亦复少少耳。 求佛者不可计阿僧祇人,欲作菩萨行,然后从其中出者,若一若两在阿惟越致地立。 以是故,拘翼! 若善男子、善女人行求佛道者,学持诵般若波罗蜜经,当为作礼承事恭敬。 所以者何? 用晓般若波罗蜜故。 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本从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所学,我时亦在中学。 怛萨阿竭般泥洹后,菩萨摩诃萨悉当受是般若波罗蜜。 怛萨阿竭般泥洹后,拘翼! 若善男子、善女人取舍利供养,起七宝塔,尽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擣香泽香烧香杂香、天缯华盖幢幡如是,于拘翼意云何,其所作为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得福甚多。」佛言:「置是塔。 拘翼! 若满阎浮利七宝塔,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香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得福甚多。」佛言:「且置是阎浮利所作塔。 满四天下七宝塔,拘翼! 若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缯綵华盖幢幡得福甚多。」佛言:「置四天下塔。 拘翼! 譬如一天下,复次一天下,如是千天下,四面皆满七宝塔。 若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盖幢幡得福甚多。」佛言:「复置千天下,拘翼! 复次千小国土,如是中为二千国土,四面皆满七宝塔。 若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擣香杂香泽香烧香、天缯盖幢幡。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盖幢幡得福甚多。」佛言:「置二千中国土。 拘翼! 三千大千国土四面满中七宝塔,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尽形寿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天华、擣香杂香泽香烧香、天缯盖幢幡。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得福甚多。」佛言:「置三千大千国土七宝塔。 拘翼! 若三千大千国土中,一切菩萨悉得为人,人人作七宝塔,是辈人尽形寿持倡伎乐歌舞、天杂香名华、擣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持用供养。 云何,拘翼! 是功德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其所作福德功德,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得福甚多。」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如是! 天中天! 其自归般若波罗蜜作礼承事者,为供养过去当来今现在佛萨芸若已。」释提桓因复白佛:「置三千大千国土人,人人所作七宝塔。 如恒河沙佛刹满中人,人人悉起七宝塔,皆供养一劫复至一劫,持天华名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天缯华盖幢幡,以天上天下诸伎乐持用供养。 其福功德,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 所有得福,出彼上。」佛语释提桓因:「如是,拘翼! 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从法中得福极多,不可计、不可议、不可称、不可量、不可极。 何以故? 拘翼!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萨芸若者,为从般若波罗蜜出。 如是,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 如是,拘翼! 是皆前世功德所致。」佛言:「如恒边沙佛刹,百倍皆起七宝塔,不在计中,千倍不在计中,百千倍不在计中,万亿倍不在计中,无数倍不在般若波罗蜜供养计中。」尔时,四万天子与释共来会者,皆谓释提桓因:「尊者当取般若波罗蜜! 当诵般若波罗蜜!」佛语释提桓因:「当学持诵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 若阿须伦生念,欲起兵与忉利天共战。 是时,拘翼! 当念诵般若波罗蜜。 阿须伦即休兵,众即还。」释提桓因白佛:「般若波罗蜜极大呪。 天中天! 般若波罗蜜极尊呪、无有辈呪。」佛言:「如是,如是! 拘翼! 般若波罗蜜为极大呪,般若波罗蜜为极尊呪,般若波罗蜜无有辈呪。 是呪,拘翼,过去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皆从是呪自致作佛,甫当来诸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皆学是呪自致得佛,今现在诸佛皆从是呪自致作佛。 是呪者,拘翼! 出十善功德照明于世,四禅、四谛、四神足、五旬照明于世。 菩萨摩诃萨因沤惒拘舍罗中,生十善功德照明世间。 复次,拘翼! 若善男子、善女人学持诵般若波罗蜜者,便得现在法听。」释提桓因问佛:「云何当得今现在法听?」佛言:「其人终不横死、终不中毒死、终不于溺死、终不兵死。 若时时遭县官、若为县官所侵,当诵念般若波罗蜜,往到其所,终不得危害。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所拥护。 若为县官所呼召,当诵念般若波罗蜜。 彼间若王若太子傍臣所使与相见,即得好语,各皆欢喜。 何以故? 用学般若波罗蜜? 慈心愍伤哀念一切人蜎飞蠕动故。 其欲得害者,不能得其便。」佛说是时,有异道人遥见佛,欲往乱坐。 释提桓因自念言:「尽我寿常得在佛边,受诵般若波罗蜜。 异道人欲但来,必乱我,令不得受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从佛所受,诵般若波罗蜜。 彼异道人即遥远所,绕天中天一匝,便从彼道径还去。 舍利弗心念:「云何异道人从彼间中道而去?」佛知舍利弗心所念,即言:「是异道人无有好意来。 释提桓因念般若波罗蜜,以故中道还去。」弊魔作是念:「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与四辈弟子共坐,欲天、梵天诸天子悉复在中无有异人,菩萨摩诃萨今受决者,当为人中之将,自致作佛。 我当往乱之。」弊魔化乘一辕之车,驾四马,稍稍欲前到佛所。 释提桓因念:「弊魔乘四马之车,欲来到佛所。 非国王[卄/汧]沙四马之车,亦不类国王波斯匿四马之车,亦非类释种堕舍利种四马之车。 不类,是弊魔所作。 常念索佛便,欲乱世间人。 释提桓因常愿欲念诵读般若波罗蜜。」即时心念般若波罗蜜且欲究竟,弊魔即复道还去。 忉利天上人持所化华,飞在空中,用散佛上。 皆言:「使般若波罗蜜得久在阎浮利,令人悉得闻见。」便复持天上若干种华已,散佛上。 皆言:「其有行般若波罗蜜者、守般若波罗蜜者,亦不为魔及魔天所得便。」释提桓因白佛言:「其闻般若波罗蜜者,是辈人其福功德不少,何况学诵持者,讽诵学已复行教人,是人前世已为见佛从闻般若波罗蜜。 何况学持诵已行如中事者,即为供养怛萨阿竭已。 何以故? 欲得萨芸若者,当从般若波罗蜜。 譬如欲得极天宝者,天中天! 当从大海。 欲得萨芸若珍宝者,天中天!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当从般若波罗蜜索之。」佛言:「如是,如是! 拘翼!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为从萨芸若出。」阿难白佛言:「无有说檀波罗蜜者,亦不尸波罗蜜,亦不羼波罗蜜,亦不惟逮波罗蜜,亦不禅波罗蜜,都无说是字者,但共说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 天中天!」佛语阿难:「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中最尊。 云何,阿难! 不作萨芸若布施,能为檀波罗蜜不? 不作萨芸若净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能为尸、羼、惟逮、禅波罗蜜不?」阿难言:「如是,如是! 天中天! 无波罗蜜者为布施,萨芸若者是檀波罗蜜。 无波罗蜜为戒、忍辱、精进、一心、智慧,萨芸若者是般若波罗蜜。」佛语阿难:「用是故,般若波罗蜜,五波罗蜜中为最尊。 譬如掘地,以种散其中,同时俱出生。 如是,阿难! 般若波罗蜜者为生,五波罗蜜萨芸若者从般若波罗蜜成。 以是故,阿难! 般若波罗蜜于五波罗蜜为极大尊、自在所教。」释提桓因白佛言:「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说:『善男子、善女人从般若波罗蜜教学持诵者,说其功德未能竟。』」佛语拘翼:「我不说讽起者功德未竟,说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者,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我说是供养功德耳。」释提桓因白佛:「我自拥护视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供养承事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者。」佛语拘翼:「善男子、善女人诵般若波罗蜜时,若干百千天往到其所听闻其法。 若有于法不解欲问法师,适作是念。 用兹法故,应时各解。 是善男子、善女人便得今现在法听。 「复次,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于四辈弟子中说般若波罗蜜,其心都无所难,若形试者终不畏。 何以故? 为般若波罗蜜所拥护,其所形试者便即而去。」佛言:「我了不见为般若波罗蜜者,何况欲形试般若波罗蜜,即是不能得见,为般若波罗蜜之所厌服。 善男子、善女人无有敢轻易者,心亦无所畏恐。 是善男子、善女人,为悉见今现在所作功德法。 「复次,拘翼! 若善男子、善女人,敬爱父母、沙门、道人、知识、兄弟、宗亲、中外,或时其欲说恶事者,持中正法为解说之。 是者,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便得今现在所作功德法。 「复次,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书,四天王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当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便去。 忉利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当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便去。 盐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当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便去。 是善男子、善女人心当知。 无央数阿僧祇佛刹,诸天人、龙、阅叉、揵陀罗、阿须伦、迦楼罗、甄陀、摩睺休、人非人,当来到是间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各自便去。 是即为施。 兜术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当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便去。 尼摩罗提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当到彼间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便去。 波罗尼蜜和耶拔致天上诸天人索佛道者,当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便去。 梵迦夷天、梵富楼天、梵波产天、摩诃梵天、[病-丙+盍]天、波利陀天、[病-丙+盍]波摩那天、阿陂亘羞天、波利陀首诃天、阿波摩首天、首诃迦天、惟番罗天、阿比天、阿陀首天、首陀施天、阿迦腻吒天等诸天人,皆当到彼所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便各自去。 乃至阿迦腻吒天常悉来下。 何况,拘翼! 三千大千国土诸欲天人、诸色天人,悉皆当来问讯听受般若波罗蜜,作礼绕竟各自还去。 是善男子、善女人在所止处,常当完坚无有娆者,除其宿命不请,余不能动。 是善男子、善女人便得今现在功德法,诸天来时当可知。」释提桓因:「云何,天中天! 是善男子、善女人,当何从知诸天来时,听受承事供养作礼?」佛言:「善男子、善女人若见光明,知诸天若龙、阅叉、揵陀罗来听受般若波罗蜜承事作礼,其心欢喜踊跃知已为来。 「复次,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曾所不闻香、若闻香,当知鬼神来已。 「复次,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当净身体。 用净洁故,鬼神皆大欢喜,数往到彼所。 其人踊跃,如小天去大天来到,以是譬之,其威神甚尊,光明巍巍。 是善男子、善女人常欢喜净洁住,其病终不着身,所止常得安隐,未曾有恶梦。 梦中不见余,但见佛;但见塔;但闻般若波罗蜜;但见佛所坐树;但见法轮转;但见且欲成佛时;但见诸佛成得佛已转法轮;但见若干菩萨;但见说六波罗蜜种种为解慧;但见当作佛者;但见余佛刹;但闻佛尊法;但见某方某刹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若干百千弟子、若干亿弟子,佛在其中而说法。 是者,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于梦中所见已便安隐,觉即身为轻,不复思食,身如食软美而饱。 譬若比丘得禅,从禅觉已,其心软好,不大思食自软美饱。 如是,拘翼! 是善男子、善女人,从觉已不大思食,自想身软美如饱。 何以故? 拘翼! 其邪鬼神不敢近。 是善男子、善女人为自见今现在功德法已,用学诵般若波罗蜜故,若有书写虽不诵读,但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 「复次,拘翼! 或阎浮利中,满怛萨阿竭舍利、若般若波罗蜜经,是二者,欲取何所?」释提桓因言:「我宁取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 我不敢不敬舍利。 天中天! 其舍利者,为从般若波罗蜜出而得供养。 如我于诸天中而独持坐,或时不在座上,敢有天人来到者,皆承事为座作礼所受教处,便即而去。 般若波罗蜜出者是,如天中天出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舍利,为从萨芸若智慧出生。 阎浮利中满怛萨阿竭舍利,正使,天中天! 三千大千国土满中舍利为一分,般若波罗蜜经为二分,我从二分之中取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 舍利为从中出,自到得供养。 譬如负债之人,天中天! 与王者相知,得甚敬爱。 无有问者,亦无所畏。 何以故? 在王边得威力故。 天中天! 以从般若波罗蜜者便出舍利,而得供养般若波罗蜜。 譬若如王,其住附者辄为人所敬。 怛萨阿竭舍利为从萨芸若出生,便得供养是天中天萨芸若慧。 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为从般若波罗蜜出,当作是知。 两分之中,我取般若波罗蜜。 其受般若波罗蜜持者,譬如无价摩尼珠。 天中天! 其有是宝,无有与等者。 在所着处,鬼神不得其便,不为鬼神所害。 若男子、女人,无大无小,其得邪者,持是摩尼珠着身,其鬼神即走去;若中热者,持是摩尼珠着身上,其热即为除;若中风者,持是摩尼珠着身上,其风即为除;若中寒者,持是摩尼珠着身上,其寒不复增,即得除去;若夜时持摩尼珠着冥中,即为悉明;若热时持摩尼珠在所着处,即为大凉;若寒时持摩尼珠在所着处,即为大温;在所置处,诸毒即为不行。 若男子女人,无大无小,若蛇蟒所齧,持是摩尼珠着之,毒即自去。 是摩尼珠,天中天! 之为极尊。 若有人病目痛者,若得目冥,持是摩尼珠近眼,痛即为除愈。 如是,天中天! 摩尼珠之德甚大巍巍。 若着水中,水即如色;持若干种缯郑重裹摩尼珠着其水中,水即随色;若水浊者,即时为清。 摩尼之德而无与比。」阿难问释提桓因:「云何,拘翼! 天上亦有摩尼,阎浮利地上亦有摩尼,俱同摩尼,能有差别?」即报阿难:「天上摩尼者,不与人间俱同。 阎浮利所有,其光明自然不足言耳。 如我所说即之有异,其德甚尊十倍百千倍万亿倍巨亿万倍。 如我所语摩尼者,若着箧中、若着函中,其光明彻照于外;假使举珠出去,其处续明如故。 般若波罗蜜者,是萨芸若之慧,至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般泥洹去后,舍利续得供养。 舍利者,即为萨芸若之函器。 复次,天中天!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舍利,乃至恒边沙佛刹满中舍利合为一分,般若波罗蜜经为二分。 我宁从二分之中取般若波罗蜜。 何以故? 怛萨阿竭为从萨芸若生,其舍利者,从般若波罗蜜出,自致得供养。 若善男子、善女人,天中天! 欲见今现在阿僧祇刹土诸佛,当承法如般若波罗蜜行,当作是念。」佛语释提桓因言:「如是,拘翼! 过去时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佛,皆从般若波罗蜜自致成佛,甫当来怛萨阿竭阿罗诃三耶三菩,悉从般若波罗蜜当自致成作佛,今现在无央数阿僧祇刹土诸佛,亦从般若波罗蜜自致成作佛。」释提桓因白佛言:「摩诃波罗蜜,天中天! 一切人蜎蜚蠕动,若波罗蜜悉了知之。」佛言:「菩萨摩诃萨用是知,故昼夜行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言:「所以但行般若波罗蜜,不行余波罗蜜者何?」佛言:「菩萨摩诃萨悉行六波罗蜜,般若波罗蜜于菩萨摩诃萨为最尊。 若所施与,般若波罗蜜为出其上。 诫者无所犯,忍辱者为自守,精进者不懈怠,一心者而不乱,悉见诸法,是菩萨摩诃萨为行般若波罗蜜。 譬若阎浮利地上,拘翼! 种种树木,若干种色,各各异叶、各各异华、各各异实、各各异种,其影者而无异,即皆悉相类。 如是,拘翼! 五波罗蜜为从般若波罗蜜出萨芸若,种种展转相得,无有异。」释提桓因白佛言:「极大尊之德,无过般若波罗蜜。 天中天! 不可计德,无过般若波罗蜜。 天中天! 无有已波罗蜜。 天中天! 若有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中复有书般若波罗蜜者,持施与人,其福何所为多?」佛言:「故问,拘翼! 自恣报之。 若有怛萨阿竭舍利自供养,复分布与他人令供养之,中有自供养舍利不分布与人,其福何所多者?」释提桓因言:「是善男子、善女人自供养舍利,天中天! 复分与人,其福出彼上甚多。」佛言:「如是,如是! 拘翼。 善男子、善女人,若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自归作礼承事,供养名华好香、擣香杂香泽香烧香、缯綵华盖幢幡,复书经卷分与他人令供养之,其福甚大。 「复次,拘翼! 若法师在所至凑,辄说经法分教于人,其功德甚大甚大。 「复次,拘翼! 阎浮利人悉是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持十善。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与人使书之,若为人读,其福倍多。 「复次,拘翼! 置阎浮利及四天下诸小千国土、二千中国土、三千大千国土,乃至恒边沙佛刹人悉是善男子、善女人,皆令持十善。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与人使书,若为人读,其福倍多。 「复次,拘翼! 阎浮利人悉是善男子、善女人,皆令行四禅、四谛、四神足、五旬。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与人使书之,若为人读,其福倍甚益多。 「复次,拘翼! 置阎浮利四天下及三千大千国土,乃至恒边沙佛刹人悉是善男子、善女人,皆令行四禅、四谛、四神足及五旬,悉令得成。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与人使书之,若为人读,其福转倍。 「复次,拘翼! 若有人读般若波罗蜜者,复教余人令学之,其福甚倍益多。 「复次,拘翼! 若有人自学般若波罗蜜,复为人解其慧,得福转甚倍多。」释提桓因白佛言:「云何学般若波罗蜜解中慧者? 天中天!」佛言:「其不晓者,为解说之。 若有当来善男子、善女人,欲得阿耨多罗三耶三菩阿惟三佛者,应学般若波罗蜜,反得恶师教学枝掖般若波罗蜜。」释提桓因问佛:「何谓为枝掖般若波罗蜜者?」佛言:「甫当来世,有比丘欲学般若波罗蜜,为恶师所反教。」释提桓因言:「何所为反教者?」佛言:「教人学色之无常,令人于色求无常,作是行般若波罗蜜作无常,学痛痒思想生死识于识求无常,作是行般若波罗蜜。 拘翼! 是为枝掖般若波罗蜜。」佛言:「其人作坏色行,求色无常,坏痛痒思想生死识行,于识求无常。 视其作是行者若有黠慧,当持般若波罗蜜为解之。 其福转倍益多。 「复次,拘翼! 故阎浮利人,若善男子、善女人,皆令得须陀洹道。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与人使书之,教令学,若为人读,其福倍益甚多。 何以故? 须陀洹道者,皆从般若波罗蜜出。 「复次,拘翼! 置阎浮利,正使三千大千国土,乃至恒边沙佛刹人,教令得斯陀含。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与人使书之,教令学,若为人读,其福德益甚多。 何以故? 萨芸若德成法听故。 从般若波罗蜜中成得佛,便出须陀洹道。 「复次,拘翼! 悉得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道。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是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与人使书之,若为人读,其福甚多。 以是故,皆从是法各各悉得。 是般若波罗蜜之所致。 何以故? 为萨芸若法。 以学萨芸若法,便能教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 置阎浮利人,拘翼! 及三千大千国土,乃至恒边沙佛刹人,悉教善男子,善女人皆令得成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不如善男子、善女人书般若波罗蜜,持经卷与人使书之,教令学,若为人读,其福益倍多。 何以故? 皆从般若波罗蜜,因萨芸若法德。 用是故,得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道。 用是故,其福转倍益多。 「复次,拘翼! 阎浮利人都使发菩萨心,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人使书,教令学,为说之。 若授与阿惟越致菩萨经书,其人当从是学,深入般若波罗蜜。 学知般若波罗蜜者转增益多,守无极知,因得成就。 以是故,其福转倍甚多甚多。 置阎浮利三千大千国土,拘翼! 及如恒边沙佛刹人,皆发心为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 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人使书之,教令学,为说之。 及授与阿惟越致菩萨经书,使人当从是学,深入般若波罗蜜。 学知般若波罗蜜者转增益多,守无极知,因得成就。 以是故,其福转倍甚多。 「复次,拘翼! 阎浮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行。 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人使书之,为解说其慧令学之。 及授与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经,为解中慧,其福转倍益多。 置阎浮利三千大千国土,及至恒边沙佛刹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耶三菩心。 不如善男子、善女人持般若波罗蜜经卷与人使书之,教令学入黠慧中。 若授与阿惟越致菩萨摩诃萨般若波罗蜜经,为解中慧,其福转倍益多。 「复次,拘翼! 阎浮利人皆令如阿惟越致菩萨阿耨多罗三耶三菩。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随教人入般若波罗蜜中。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从是辈中若有一菩萨,便作是语:『我欲疾作佛。 正使欲疾作佛,不如人入般若波罗蜜者。』其福转倍益多。 置阎浮利三千大千国土,及至恒边沙佛刹人,皆悉如阿惟越致菩萨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若有教善男子、善女人入般若波罗蜜中。 云何,拘翼! 其福宁多不?」释提桓因言:「甚多,甚多! 天中天!」佛言:「若有一菩萨从其中作是言:『我欲疾作佛。 正使疾作佛,不如持般若波罗蜜授与人者。』其福转倍益多。」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是,如是! 天中天! 极安隐者即菩萨摩诃萨,今近佛坐,持衣、食、床卧具、供养医药所当得。 不如持般若波罗蜜教授人者,其福转倍益多。 何以故? 天中天! 其得般若波罗蜜者,今近佛坐。」须菩提语释提桓因言:「善哉,善哉! 拘翼! 于尊弟子菩萨摩诃萨中乃作是观,诸声闻者因是而得成。 是辈人不索佛道者,菩萨摩诃萨不当于中学六波罗蜜,不学是法者不得作佛。 随法如学,疾成阿耨多罗三耶三菩,便得至佛。」摩诃般若钞经卷第二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7:3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9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