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七 内容: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七西天译经三藏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空性品第十八尔时,尊者须菩提复白佛言:「希有,世尊! 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乃能成就如是功德,又复世尊能善宣说诸菩萨摩诃萨无量无边不退转相。」佛告须菩提言:「如是,如是! 何以故? 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已能成就无边智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说,彼不退转菩萨摩诃萨兢伽沙等不退转相,是即显示诸菩萨摩诃萨甚深胜相,甚深相者即般若波罗蜜多相。」佛赞须菩提言:「善哉,善哉! 须菩提! 如是,如是! 甚深相者即般若波罗蜜多相,般若波罗蜜多相者即是空义、无相、无愿、无生、无作、无性、无染、涅槃、寂静等义。」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说甚深相者,但是空义乃至涅槃寂静等义,非一切法义耶?」佛言:「须菩提! 一切法义亦即甚深相。 何以故? 色甚深,受、想、行、识甚深。 云何名为色甚深? 如如甚深故色甚深。 云何名为受、想、行、识甚深? 如如甚深故受、想、行、识甚深。 须菩提! 若无色是为色甚深,若无受、想、行、识是为受、想、行、识甚深。」须菩提言:「希有,世尊! 能以微妙方便,障色显示涅槃,障受、想、行、识显示涅槃。」佛言:「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相,如般若波罗蜜多住如是住,如般若波罗蜜多教如是学,如般若波罗蜜多行如是行。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能一日中如是思惟、如是观察、如是修习、如是相应,是菩萨摩诃萨一日所有功德,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须菩提! 譬如世间有多欲人欲觉亦多,而于一时与端正女人共为期会,是时女人以余缘故障碍失期。 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 彼多欲人当于是时为与何法相应?」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是人但与欲觉邪思而共相应。 彼作是念:『我于何时当得此女而为集会? 快哉相与嬉戏娱乐。』」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彼人于一日中所起欲念而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佛言:「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能一日中如是思惟、如是观察、如是修习、如是相应者,能舍若干劫数轮回苦恼,复得远离诸退转失,毕竟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能一日中思惟修习般若波罗蜜多不离是念,与般若波罗蜜多相应,是菩萨一日所有最胜功德,过余菩萨于兢伽沙数劫中远离般若波罗蜜多普于一切广行布施所有功德。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兢伽沙数劫中远离般若波罗蜜多,布施供养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缘觉、菩萨、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不如菩萨能一日中于此甚深般若波罗蜜多法门,思惟修习如所说行,此所获福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兢伽沙数劫中远离般若波罗蜜多,于须陀洹乃至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布施供养已,又复修持戒行具足,不如菩萨能一日中随顺般若波罗蜜多行,如理作意思惟修习宣说是法,此所获福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兢伽沙数劫中远离般若波罗蜜多,于须陀洹乃至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布施持戒已,复能修习忍辱精进禅定等法,不如菩萨能一日中随顺般若波罗蜜多行法施众生,此所获福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兢伽沙数劫中远离般若波罗蜜多,于须陀洹乃至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修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如是法已,又复修习三十七菩提分法,不如菩萨能一日中随顺般若波罗蜜多行,以是法施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所获福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又,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能一日中随顺般若波罗蜜多行,以是法施功德如般若波罗蜜多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所获福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又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能一日中随顺般若波罗蜜多行,以是法施功德如般若波罗蜜多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复能如所说行修习相应,是菩萨所获福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计。 又,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能一日中随顺般若波罗蜜多行,以是法施功德如般若波罗蜜多相,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所说行修习相应已,复能护持般若波罗蜜多,不暂远离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所获福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计。」尔时,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诸起作法是相分别,云何世尊作如是说得福多耶?」佛言:「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而自了知诸起作法是相分别,虚妄不实、空无所有,于是法中无所分别。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了一切法求不可得。 随其菩萨了一切法求不可得故,即不离般若波罗蜜多。 随其菩萨不离般若波罗蜜多故,是即无量无数。」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无量与无数有何差别?」佛言:「须菩提! 无量者过诸分量,无数者不可数尽。」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颇有因缘,色无量,受、想、行、识亦无量。」佛言:「须菩提! 如是,如是! 色无量,受、想、行、识亦无量。」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无量者何义?」佛言:「须菩提! 无量者是空义、无相义、无愿义。」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无量者但是空、无相、无愿义,非一切法义耶?」佛言:「须菩提! 于意云何,汝岂不闻佛说一切法空耶?」须菩提白佛言:「如是,世尊! 佛说一切法空。」佛言:「须菩提! 空即是无量,是故此中一切法义,无所分别、离诸所作。 须菩提! 如是说者是佛所说。 何以故? 若如是说即是无量,无量即无数,无数即空,空即无相,无相即无愿,无愿即无生,无生即无灭,无灭即无作,无作即无知,无知即无性,无性即无染,无染即涅槃寂静。 如是法门是即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说。 如是说者是即一切法无所说。」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如我解佛所说义,彼一切法皆不可说。」佛言:「须菩提! 如是,如是! 一切法无说。 何以故? 一切法空性,不可以言说。」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不可说义有增减不?」佛言:「不也,须菩提! 不可说义无增无减。」须菩提白佛言:「若不可说义无增无减者,即布施波罗蜜多、持戒波罗蜜多、忍辱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禅定波罗蜜多、智慧波罗蜜多,亦无增无减。 世尊! 若诸波罗蜜多无增无减者,云何菩萨摩诃萨以是无增无减诸波罗蜜多法,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若不圆满诸波罗蜜多,菩萨摩诃萨即不能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须菩提! 如是,如是! 诸波罗蜜多义无所增减。 何以故? 须菩提! 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行布施波罗蜜多而不作念:『我行布施波罗蜜多有所增减。』作是念:『彼布施波罗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别故,而不见彼施相可得。』菩萨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相回向故,名为真实回向。 「复次,须菩提! 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行净戒波罗蜜多而不作念:『我行净戒波罗蜜多有所增减。』作是念:『彼净戒波罗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别故,而不见彼戒相可得。』菩萨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相回向故,名为真实回向。 「复次,须菩提! 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行忍辱波罗蜜多而不作念:『我行忍辱波罗蜜多有所增减。』作是念:『彼忍辱波罗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别故,而不见彼忍相可得。』菩萨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相回向故,名为真实回向。 「复次,须菩提! 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行精进波罗蜜多而不作念:『我行精进波罗蜜多有所增减。』作是念:『彼精进波罗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别故,而不见彼有相可得。』菩萨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相回向故,名为真实回向。 「复次,须菩提! 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能行禅定波罗蜜多而不作念:『我行禅定波罗蜜多有所增减。』作是念:『彼禅定波罗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别故,而不见彼定相可得。』菩萨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相回向故,名为真实回向。 「复次,须菩提! 具善巧方便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时而不作念是法有所增减,作是念:『彼般若波罗蜜多但以名字所分别故,而不见彼可修可行。』菩萨以是善根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相回向故,名为真实回向。」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何义?」佛言:「须菩提!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即如如义,如如者无所增无所减。 菩萨摩诃萨于是法中应如实住,如理作意修习相应,是菩萨即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所增减。 须菩提! 是故当知,不可说义无增无减,乃至一切法亦无增无减。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知如是相,如是作意如是修行,即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甚深义品第十九之一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菩萨摩诃萨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前心得耶? 为后心得耶? 世尊! 若前心得者,彼前心后心而各不俱。 若后心得者,后心前心亦各不俱。 云何菩萨摩诃萨而能增长诸善根耶?」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譬如世间燃以灯炷,为前焰燃? 为后焰燃?」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非前焰燃亦不离前焰,非后焰燃亦不离后焰。」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是炷实燃不?」须菩提言:「是炷实燃。」佛言:「须菩提! 如是,如是! 菩萨摩诃萨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其义亦然。 菩萨非前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前心,非后心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不离后心,又非此心得、非异心得亦非无得,于中亦复不坏善根。」尔时,尊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如佛所说,菩萨摩诃萨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前心得亦不离前心,非后心得亦不离后心,又非此心得、非异心得亦非无得,不坏善根。 是缘生法,微妙甚深、最上甚深。」佛告尊者须菩提言:「于汝意云何,若心灭已,是心更生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若心生已,是灭相不?」须菩提言:「是灭相。」佛言:「须菩提! 彼灭相法而可灭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是心有法可生可灭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心无法可生亦无法可灭。」佛言:「须菩提! 即心生法及心灭法,是二可灭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一切法自性而可灭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如如所住,汝亦如是住耶?」须菩提言:「如如所住亦如是住。」佛言:「须菩提! 若如如所住亦如是住者,即是常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真如甚深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真如即是心耶? 心即是真如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异真如是心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汝于真如有所见耶?」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是甚深行不?」须菩提言:「若如是行,是无处所行。 何以故? 菩萨不行一切行,如是行。」佛言:「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当于何处行?」须菩提言:「当于第一义中行。」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菩萨摩诃萨若于第一义中行,是菩萨相行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菩萨坏诸相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 菩萨不坏诸相。」佛言:「须菩提! 云何名为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时得不坏诸相?」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若菩萨摩诃萨作如是念:『我修菩萨行而断诸相。』者,当知是菩萨未能具足诸佛法分。 若菩萨摩诃萨有善巧方便心不住相,虽了是诸相,菩萨过诸相而不取无相,是为菩萨不坏诸相。」尔时,尊者舍利子白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修三解脱门,所谓空、无相、无愿,以是善根能增益般若波罗蜜多不?」须菩提言:「尊者舍利子! 若菩萨摩诃萨修般若波罗蜜多,即有般若波罗蜜多相,是故于其梦中亦可增益。 又舍利子! 若昼日增益,梦中亦增益。 何以故? 佛说昼夜梦中等无异故。」舍利子言:「若有男子、女人于其梦中作善恶业,是人当有善恶报不?」须菩提言:「如佛所说,一切法如梦,即不应有报。 若复是人于梦觉已,有分别想生,彼善恶报而亦应有。」「舍利子! 若人梦中造杀生业,是人当得杀生罪不?」舍利子言:「须菩提! 是人从梦觉已,有分别想生,作如是言:『我于梦中所杀是快。』当知是人随梦所杀亦得杀罪。」舍利子言:「尊者须菩提! 如佛所说,乃至一切法不应分别,若起分别即有想生,想从分别生,罪从想心现。」须菩提言:「尊者舍利子! 若彼一切分别断故,即心如虚空。 是故当知,有缘则有业,有缘则思生,无缘则无业,无缘思不生。 若心行于见闻觉知法中,有心取垢、有心取净,即有因缘起业非无因缘,有因缘思生非无因缘。」舍利子言:「尊者须菩提! 如佛所说,一切法离诸所缘。 云何今说有因缘思生非无因缘耶?」须菩提言:「佛所说者离所作相故,说有因缘思生非无因缘。」「舍利子! 诸缘法离相,是相亦离,如是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等,因缘诸法皆悉离相,是故佛说一切法离诸所缘。」舍利子言:「尊者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而行布施,以是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为回向不?」须菩提言:「尊者舍利子! 今慈氏菩萨在此会中,如来为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知如是义、证如是法,汝今以如是义而自请问。」是时尊者舍利子即白慈氏菩萨言:「如我所问须菩提法,彼尊者作是言:『慈氏菩萨知如是义。』遣我伸问。 唯愿菩萨为我宣说。」尔时,慈氏菩萨摩诃萨告尊者须菩提言:「彼舍利子所问,如汝所言,我知是义,我今不知以何法答。 须菩提! 不可以慈氏名字而答,不可以色空答,不可以受、想、行、识空答。 须菩提! 彼色、受、想、行、识空中悉无所答。 须菩提! 我不见有能答法及能答者,亦不见有所答法及所答者,乃至所用答法皆不可见,乃至一切法皆无所见,法无见故而无所答,亦无法可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尔时,尊者舍利子白慈氏菩萨摩诃萨言:「如菩萨所说,证是法耶?」慈氏菩萨言:「舍利子! 我不证是法,我于诸法中不见有法而可得证,不可以身得,不可以心得,亦非语言分别思惟可得,于是义中毕竟无得。 是故,舍利子! 一切法无性,法自性如是。」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七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7:3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