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九 内容: 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九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试光禄卿传法大师赐紫臣施护奉 诏译善巧方便品第二十之二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我今复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种种相貌,汝当谛听,如善作意。」须菩提言:「善哉,世尊! 愿乐欲闻。」佛言:「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乃至梦中亦不爱乐声闻、缘觉之地,亦不生彼住三界心。 须菩提! 有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百千俱胝那庾多数菩萨、声闻、人、天大众,恭敬围绕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听其说法。 须菩提! 若彼梦中见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自见其身处虚空中为人说法,及见自身放大光明,化苾刍相往彼他方诸世界中,施作佛事及为说法。 须菩提! 若彼梦中见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州城聚落悉为火焚一切破坏,诸恶虫兽四散驰走,一切人众皆大惊怖生苦恼心。 菩萨见已不惊不怖。 从梦觉已,作是思惟:『三界无实,皆悉如梦。 愿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以如是法为众生说。』须菩提! 若彼梦中见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地狱中有诸众生随受众苦。 菩萨见已,作是思惟:『愿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刹清净无有地狱,乃至不闻其名况复可见。』又,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诸饿鬼受饥渴苦。 菩萨见已,作是思惟:『愿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刹清净无有饿鬼,乃至不闻其名况复可见。』又,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其梦中,见诸畜生受极重苦。 菩萨见已,作是思惟:『愿我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佛刹清净无有畜生,乃至不闻其名况复可见。』须菩提! 若彼梦中见是相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于诸方处,或见州城聚落忽为火焚。 菩萨见已,即作是言:『如我梦中先所见相等无有异,我若已得安住不退转者,愿我以是实语力故,速令此火自然息灭,不复展转遍诸方处。』须菩提! 彼菩萨作是言已,即时若能火自息灭,当知是菩萨已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住不退转地。 若菩萨作是言已火不灭者,当知是菩萨未得授记,未能安住不退转地。 又,须菩提! 若或是火不能灭,已而复焚烧诸余方处,从一舍至一舍,从一里至一里,如是展转火不灭者,当知是处众生先世有破法重罪,彼之余殃今世现受。 须菩提! 以是因缘,若菩萨摩诃萨随愿能满者,当知是为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相。 「复次,须菩提! 若有男子、女人等,或为非人所执魅者,是时菩萨见是事已即作是言:『若我已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深心清净为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远离声闻、缘觉之心,所行清净,我当决定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所应得、非不应得。 又今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诸佛世尊现住说法者,彼诸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无所不知、无所不见、无所不了、无所不证、无所不得。 是诸佛世尊,若知我深心决定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愿我以是实语力故,令彼非人舍离远去,其所执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脱。』若菩萨作是语时,而彼非人不即远去,其所执魅未得解脱者,当知是菩萨未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未住不退转地。 须菩提! 若菩萨作是语时,而彼非人即速远去,其所执魅即得解脱者,当知是菩萨已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得安住不退转地。 辩魔相品第二十一「复次,须菩提! 亦有初住大乘诸菩萨等,见是男子、女人为彼非人所执魅时,即作是言:『若我已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者,愿我以是实语力故,令彼非人舍离远去,其所执魅若男若女速得解脱。』作是语已,时彼恶魔隐伏其形来菩萨所,潜以魔力,即令非人舍离而去。 何以故? 诸恶魔力胜非人故,由是非人力不能为,舍离而去。 「尔时,菩萨不能觉知斯为魔力,但作是念:『我从先佛已得授记,已能安住不退转地。 何以故? 随我所愿即得成就。 彼诸菩萨未得授记,无是力故。』菩萨于此起增上慢及诸慢心,由慢心故增长贡高,以贡高故轻易恶贱诸余菩萨,自谓已从先佛得记,余悉未得从佛授记。 由此因缘,远离佛无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于此若不亲近诸善知识,不得善法而为开导,为诸恶友共所护助,于自身心又复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转复坚固,以是因缘为魔所缚不能解脱,于二地中随堕一处,若声闻地若缘觉地。 须菩提! 如是相者,是彼初住大乘诸菩萨等,以少见少闻故,不能亲近诸善知识,不得般若波罗蜜多善巧方便力所护故,以小因缘增长慢心,乃至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须菩提! 是故当知斯亦名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 有诸恶魔复以名字因缘坏乱诸菩萨摩诃萨。 云何为名字因缘? 所谓恶魔化诸异相,或时来诣彼菩萨所,作如是言:『菩萨当知,汝父如是名、母如是名,余亲里朋友各各如是名字,乃至七世大祖父母各如是名,汝于某方某处某国某城,某族所生,其姓某氏。』又复若性柔软刚勐,性缓性急根利根钝,恶魔即时一一能说。 又作是言:『汝于先世亦曾修习头陀功德,所谓受阿啰拏法,常行乞食着粪扫衣,饭食已后不复饮浆,常一坐食常随敷座,但持三衣住尸陀林,坐于树下坐于空地,常节量食常坐不卧,具修如是头陀功德。 又复少语喜足远离愦閙,若语言时柔软可爱,乃至不受涂足油等。 汝于先世具修如是种种功德,今世亦有如是功德见法知法,汝已决定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安住不退转地。 何以故? 汝已具有诸功德故。 汝既具足如是功德相貌,是故应知于先佛所已得授记。』尔时,菩萨闻是语已即作是念:『我已从彼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是安住不退转者。 何以故? 今此所说我有如是头陀功德诚无异故。』是时恶魔知彼心所念已,又复别化种种异相,所谓苾刍、苾刍尼、优婆塞、优婆夷、婆罗门长者,乃至菩萨父母兄弟亲里朋友,随所化已,住菩萨前咸作是言:『汝从先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所,已得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已,住不退转地。 何以故? 汝已具足如是功德相貌故。』须菩提! 彼菩萨闻诸化人如是语已,不能觉知是魔所化,即时起增上慢及诸慢心,由慢心故增长贡高,以贡高故轻易恶贱诸余菩萨,自谓已从先佛得记,余诸菩萨悉所未得从佛授记。 由此因缘,远离佛无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于此若不亲近诸善知识,不得善法而为开导,为诸恶友共所护助,于自身心又复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转复坚固。 是菩萨于二地中随堕一处,若声闻地、若缘觉地。 须菩提! 我先所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真实相貌,而此菩萨不能成就、不能安住,不得般若波罗蜜多力所护助,由此因缘为魔所缚。 须菩提! 是故当知斯亦名为菩萨魔事。 「复次,须菩提! 有诸恶魔复以名字因缘坏乱诸菩萨摩诃萨。 此复云何? 所谓恶魔或时化现诸苾刍相,来菩萨所作如是言:『汝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名字如是。』而彼苾刍所说名字,与其菩萨本所愿乐得菩提时名字无异,是菩萨以无智故,又复不具善巧方便,闻此语已即作是念:『今此苾刍快哉所说,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名字,如我所愿无异无别,我今无复起诸疑惑。』是时菩萨作是念已,随魔所化苾刍语言而生信受。 以是因缘为魔所着,魔所着故,起增上慢及诸慢心,由慢心故增长贡高,以贡高故轻易恶贱诸余菩萨,自谓已从先佛得记,余诸菩萨悉所未得从佛受记。 由此因缘,远离佛无上智、自然智、一切智、一切智智,乃至远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菩萨于此若不亲近诸善知识,不得善法而为开导,为诸恶友共所护助,于自身心又复不具善巧方便,增上慢心转复坚固。 是菩萨于二地中随堕一处,若声闻地、若缘觉地。 须菩提! 我先所说不退转菩萨摩诃萨真实相貌,而此菩萨不能成就、不能安住,不得般若波罗蜜多力所护助,由此因缘为魔所缚。 须菩提! 是菩萨应当悔舍如先所起种种慢心,菩萨设能悔是心已,亦复久久堕生死中,若复后时得善知识而为开导,还因般若波罗蜜多故,渐能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以故? 菩萨起诸慢心罪极重故。 譬如苾刍犯四根本最极重罪,若一若二,即非沙门、非释种子。 菩萨以名字因缘起诸慢心,其所获罪亦复如是。 须菩提! 且置是四根本罪,当知所有五无间罪最极深重,若菩萨以名字因缘起诸慢心者,其所获罪过复深重,而此菩萨是即名为大无方便,不能如应觉了魔事。 须菩提! 是故当知彼诸恶魔,能以如是微细因缘,作彼魔业坏乱诸菩萨摩诃萨,菩萨于此应当觉知,觉已远离。 「复次,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厌彼愦閙乐欲远离时,诸恶魔即化异相,来菩萨所作如是言:『若远离者,应当往彼山岩树下空寂旷野,如是修习是真远离,此远离行佛所称赞。』须菩提! 我不说诸菩萨摩诃萨住山岩树下空寂旷野,是真远离。」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若菩萨摩诃萨住山岩树下空寂旷野不名远离者,复有何相说名菩萨摩诃萨是真远离?」佛告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有善巧方便,为一切众生行大慈大悲行,远离声闻、缘觉之心,虽近聚落亦名远离,或在山岩树下空寂旷野亦名远离。 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若能远离声闻、缘觉心者是真远离,如是远离我所听许。 菩萨应当于昼夜中常修如是真远离行。 须菩提! 若如恶魔所赞,菩萨但住山岩树下空寂旷野为远离者,而彼菩萨虽如是远离,不能远离声闻、缘觉之心,非真远离。 虽修般若波罗蜜多,不能圆满一切智智。 当知是为杂乱行者,身语心业不得清净,无慧方便,无大悲行。 由自三业不清净故,而返于彼近聚落住者生轻慢心。 须菩提! 彼菩萨虽近聚落,非杂乱行。 何以故? 以能远离声闻、缘觉心故。 身语心业皆悉清净,有慧方便具大悲行,虽近聚落是真远离。 若于如是修真远离行者返生轻慢,当知是菩萨虽得禅定、解脱、神通、智慧、三昧等法,而亦不具善巧方便。 须菩提! 菩萨虽在百由旬外旷野空寂等处,纵经一岁百岁乃至百千俱胝那庾多岁,设过是岁修远离行终无利益。 如我所说真远离行彼不能知,不能深固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善巧方便,但以寂静为真远离。 若求佛道者贪着依止,如是远离我不听许,亦不能令我心生喜。 何以故? 如我所说远离行中,即不见有如是远离行人名真远离。 「又,须菩提! 有诸恶魔见彼住空寂处修远离行者,即到其所于虚空中作如是言:『善哉,善哉! 善男子! 汝所修者真远离行,如来称赞汝修是行故,令汝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菩萨闻空中声所称赞已,从彼空寂旷野等处来至聚落,见余菩萨柔和善顺修持梵行,远离声闻缘觉之心三业清净者,即起轻慢作如是言:『汝等是为愦閙行者,汝所修行非远离行。』须菩提! 彼住空寂菩萨以真远离行为愦閙行,以愦閙行为真远离行,以其过恶故,所应恭敬者而返轻慢,不应恭敬者而返恭敬。 何以故? 彼作是念:『我住空寂旷野等处,有诸非人念我故来、助我故来。 汝近聚落住者,何有非人来助念汝?』作是念已,于余菩萨起轻慢心。 须菩提! 当知此人是为菩萨中旃陀罗、菩萨中过恶者、菩萨中污行者,是为形像菩萨,亦名贼住沙门,亦名沙门形贼,亦名不净法者,亦名非礼法者。 以是相故,当知是为初发心者,是故一切世间诸天、人等所不恭敬。 何以故? 我说彼人是增上慢者。 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于如是人不应亲近。 「又,须菩提! 若诸菩萨摩诃萨不舍一切众生、爱乐一切智、深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为欲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不应亲近如是等人。 须菩提! 求菩提者于诸魔事常应觉知,觉已远离。 于一切时常生厌离怖三界心,但为利乐一切众生,引示众生所有正道,令诸众生圆满正果住法实性。 又复于诸众生起大慈心、大悲心、大喜心、大舍心,菩萨常作是愿:『愿我当于一切时一切处远离如是一切魔事,设或暂起速令除灭。』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学者,是菩萨摩诃萨神通智力。 须菩提! 当知如是等皆说菩萨摩诃萨觉知魔事真远离相。」善知识品第二十二之一尔时,世尊告尊者须菩提言:「若菩萨摩诃萨深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亲近恭敬诸善知识。」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有诸菩萨摩诃萨,深心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能爱乐善知识者,云何是菩萨摩诃萨善知识耶?」佛言:「须菩提! 当知诸佛如来是菩萨善知识。 何以故? 诸佛能说菩萨行法及诸波罗蜜多,教示菩萨入般若波罗蜜多,是故诸佛如来为菩萨善知识。 「又,须菩提! 般若波罗蜜多是菩萨善知识。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多是诸波罗蜜多毕竟处,以般若波罗蜜多为菩萨善知识故,即六波罗蜜多皆为菩萨善知识。 又复,六波罗蜜多是菩萨大师,六波罗蜜多为所行正道,六波罗蜜多为世间光明,六波罗蜜多为大法炬,六波罗蜜多为大法光明,六波罗蜜多为真救护,六波罗蜜多为所归趣,六波罗蜜多为所住舍,六波罗蜜多为究竟道,六波罗蜜多为大洲渚,六波罗蜜多为父为母,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因六波罗蜜多故而能成就。 「又,须菩提! 所有过去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已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入涅盘者,是诸如来皆从六波罗蜜多生。 所有未来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诸如来亦从六波罗蜜多生。 于今现在十方无量阿僧祇世界,教化众生诸佛如来、应供、正等正觉,今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是诸如来亦从六波罗蜜多生。 又,三世诸佛一切智亦从六波罗蜜多生。 何以故? 诸佛本行菩萨道时,皆修习是六波罗蜜多、三十七菩提分法、四无量行、四摄法,乃至一切佛法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佛法皆从六波罗蜜多生。 又,佛智自然智、不可思议智、不可称量智、无等智、无等等智,亦复从是六波罗蜜多生。 须菩提! 是故六波罗蜜多为菩萨善知识,六波罗蜜多为菩萨大师,为所行正道,为世间光明,为大法炬,为大法光明,为真救护,为所归趣,为所住舍,为究竟道,为大洲渚,为父为母,乃至出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须菩提! 若菩萨摩诃萨为欲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者,应学是六波罗蜜多。 若欲学是诸波罗蜜多者,应当于此般若波罗蜜多如理修学、解了其义、如实思惟、如实观察。 何以故? 般若波罗蜜多与五波罗蜜多而为先导,开示显了故。 又,五波罗蜜多若离般若波罗蜜多,即不得波罗蜜多名。 是故,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若欲不起他信、不随他语者,应当修学是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何等相是般若波罗蜜多?」佛言:「须菩提! 无着相是般若波罗蜜多。」须菩提言:「颇有因缘如般若波罗蜜多无着相,一切法亦无着相耶?」佛言:「须菩提! 有因缘如般若波罗蜜多无着相,一切法亦无着相。 何以故? 须菩提! 一切法空故、离故。 是故,须菩提! 如一切法无着相空故、离故,般若波罗蜜多无着相亦空亦离。」须菩提白佛言:「世尊! 若一切法空故、离故者,云何佛说一切众生有染有净? 世尊! 空法中无染无净,离法中无染无净。 世尊! 即此空法、离法不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异此空法、离法亦无法可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 我今不能解如是义,愿佛世尊为我宣说。」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一切众生于长夜中着我我所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 众生长夜着我我所。」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我我所空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 我我所空。」佛言:「须菩提! 于汝意云何,众生着我我所故,轮转生死不?」须菩提言:「如是,世尊! 众生着我我所故,轮转生死。」佛言:「须菩提! 当知诸染法者,但随众生所受所着故说名为染;若诸众生不受不着,即无染可得亦无受染者,是故无我我所,以无我我所故,说名为净。 若诸众生不受不着,亦无净可得,亦无受净者。 须菩提! 以是义故,于一切法空中、一切法离中,说名为染、说名为净。 须菩提! 诸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行。」须菩提白佛言:「希有,世尊! 善说斯义,于一切法空中、一切法离中,说染说净不受不着。 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行。 世尊! 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是为不行色,不行受、想、行、识。 若菩萨摩诃萨如是行者,普令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所共敬伏,不为彼等而能动乱。 又,菩萨摩诃萨若如是行者,不杂声闻、缘觉行,不住声闻、缘觉地。 何以故? 如是行者是无所行而行、无所住而住,能入佛性,入如来性、自然智性、一切智性。 世尊! 如是行者最上无胜,与般若波罗蜜多胜行相应。 是故诸菩萨摩诃萨于昼夜中如是勤行,即能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速能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说佛母出生三法藏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十九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7:3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