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方广佛华严经(60卷)卷第四 内容: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东晋天竺三藏佛驮跋陀罗译卢舍那佛品第二之三「彼香河中间一切平正,诸妙宝树以为庄严,杂种宝幔弥覆其上,一切菩萨愿力所起、佛所护念三世庄严而庄严之。」尔时,普贤菩萨以偈颂曰:「卢舍那佛遍十方,出一切化庄严身,彼亦不来亦不去,佛愿力故皆悉见。 一切佛刹微尘中,无量佛子修诸行,悉受清净国土记,见严净刹称本行。 「佛子! 当知此莲华藏世界海中,一一境界有世界海微尘数清净庄严。 诸佛子! 此香水海上有不可说佛刹微尘数世界性住,或有世界性莲华上住、或在无量色莲华上住、或依真珠宝住、或依诸宝网住、或依种种众生身住、或依佛摩尼宝王住;或须弥山形、或河形、或转形、或旋流形、或轮形、或树形、或楼观形、或云形、或网形。」尔时,普贤菩萨以偈颂曰:「坚固清净诸佛刹,离垢解脱光明藏,依止摩尼宝海住,或有依止香海住,或依种种方便住,或依庄严众色住,或复须弥树圆形,种种方门佛刹住。 或光明身诸华藏,宝云普放净光明,光明充满胜世界,宝地海藏不可坏。 或净佛刹无量色,光明焰云众色等,或有妙音诸世界,自然常音不思议。 无数愿乐种种身,自在行云音声身,众生无量德音身,最胜一切德音身。 种种门入诸佛刹,渐至无尽不思议,无数一切满十方,无尽无量普自在。 一切诸方如来刹,广大方便入佛界,见十方刹渐次至,国土不增亦不减。 以一国土满十方,十方入一亦无余,世界本相亦不坏,无比功德故能尔。 一切佛刹微尘中,见卢舍那自在力,弘誓愿海震音声,调伏一切众生类。 佛身充满一切刹,无数菩萨亦如是,教化众生无有量,佛现自在无伦匹。」尔时,普贤菩萨告诸菩萨言:「佛子! 彼众香水海中有一香水海,名乐光明,有一切香摩尼宝王庄严莲华;上有世界,名清净宝网光明,佛号离垢净眼广入。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杂香莲华胜妙庄严,依宝网住,形如师子座,佛号师子座光明胜照。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宝庄严普光明,依诸华住,形如日轮云,佛号广大光明智胜。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杂光莲华,佛号金刚光明普精进善起。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无畏严净,佛号平等庄严妙音幢王。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华开净焰,佛号爱海功德称王。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总持,佛号净智慧海。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解脱声,佛号善相幢。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胜起,佛号莲华藏光。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善住金刚不可破坏,佛号那罗延不可破坏。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华林赤莲华,佛号杂宝华鬘智王。 彼世界上,过佛刹尘数世界,有佛国名净光胜电如来藏,佛号能起一切所愿功德。 彼世界上,有香水海,名净光焰起,中有世界性,名善住。 次上复有香水海,名金刚眼光明,中有世界性,名法界等起。 次上复有香水海,名莲华平正,中有世界性,名出十方化身。 次上复有香水海,名宝地庄严光明,中有世界性,名宝枝庄严。 次上复有香水海,名化香焰,中有世界性,名清净化。 次上复有香水海,名宝幢,中有世界性,名佛护念。 次上复有世界性,名众色普光。 如是次上复有世界尘数香水海及世界性,如一方,十方亦如是卢舍那佛常转法轮处。」尔时,普贤菩萨以偈颂曰:「法界不可坏,莲华世界海,离垢广庄严,安住于虚空。 此世界海中,刹性难思议,善住不杂乱,各各悉自在。 平正住庄严,依种种色住,如来世界海,佛刹相随顺。 种种身音声,一切佛自在,普见诸世界,种种业庄严。 须弥山城网,水旋轮圆形,清净色莲华,彼彼悉围绕。 尸罗幢盆形,随顺转色形,如是难思议,诸佛国土形。 不思议世界,依止莲华住,放大光明网,普照于一切。 一一如来刹,放诸光明网,照一切佛国,充满十方海。 一切诸佛刹,一切境界门,一切方便入,皆悉见无量,不思议佛刹,不坏不可尽,无量净庄严,大仙威神力,彼如来刹顶,不思议世界,或成或有败,不生亦不灭,譬如诸树林,华叶或生落,如是诸佛刹,成败亦复然,如依种种树,有种种果生,如是种种刹,有种种众生,种子差别故,果实生不同,行业若干故,佛刹种种异,譬如意宝珠,随意现众色,除诸妄想故,悉见清净刹,譬如空中云,龙王力能现,如是佛愿力,一切佛刹起,犹如工幻师,能现种种众,如是众生业,佛刹不思议,如见彩画像,知是画师造,如是见佛刹,心画师所成。 众生心不同,随起诸妄想,如是诸佛刹,一切皆如化。 犹如见导师,种种无量色,随众生心行,见佛刹亦然。 无量真珠华,悉覆诸佛刹,色现各不同,离垢庄严现。 彼莲华网中,佛刹网依住,种种妙庄严,众生所依处。 或有佛刹地,垢秽不平正,众生烦恼故,起如是佛刹。 清净不清净,佛刹不可议,众生希望起,菩萨之所持。 清净不清净,无量诸佛刹,业海因缘起,菩萨之所化。 或放清净光,离垢众宝体,种种妙庄严,诸佛令清净。 一切国土中,火灾不可议,示现不清净,而刹常坚固。 或依风轮住,或复依水轮,无量刹成败,众生行业故。 见无量佛刹,或成或有败,彼亦无有成,亦复无有败。 于一一念中,无量佛刹起,诸佛所持故,国清净离垢。 或有佛刹起,泥土不清净,离明常闇冥,罪众生所住。 或有泥土刹,烦恼大恐怖,乐少忧苦多,薄福之所处。 或有铁世界,或有赤铜国,诸石山秽恶,众生业故起。 或有泥土刹,众生常苦恼,长冥离光明,光明海能照。 诸畜生趣中,受无量种身,随宿行业故,长受无量苦。 阎罗王界中,饥渴苦常逼,登上大火山,长受无量苦。 或有七宝刹,平正住庄严,清净业力起,微妙善安隐。 彼佛刹土中,唯见人天趣,功德果成就,常受诸快乐。 一一毛孔中,不思议亿刹,无量形庄严,种种业所起。 随其自业起,众生界难议,取种种相已,或受乐受苦,或刹光无量,一切宝为地,金刚华遍覆,离垢净庄严。 或刹光明体,光明轮安住,金色栴檀香,光明云常照。 或刹日轮体,布众香宝衣,或一莲华中,菩萨悉充满,或有无量色,离垢宝佛刹,绀宝光明网,光明网电照。 或有佛刹土,金刚华为体,或布众宝华,观察甚清净。 普贤菩萨愿,所得清净国,三世庄严刹,悉现于此中。 诸佛子汝观,佛世界自在,未来一切刹,悉见皆如梦。 十方一切刹,过去佛国海,于一世界见,一切刹如化。 三世一切佛,并一切佛土,于一世界见,三世佛及刹。 观微尘上刹,一切佛自在,无量妙庄严,皆悉如电光。 或无量佛土,其形犹如海,有如须弥山,世界难思议。 有国如珠贯,依绀宝网住,或依树庄严,一切佛充满,或依摩尼轮,或依止莲华,八隅杂庄严,离垢种种色。 或如师子座,或有国如金,或如众宝形,或如梵世处,或天主月形,又复形如日。 或如摩尼宝,栴檀香庄严,或如旋香鬘,佛世界安住,或如光明轮,种种色庄严。 或寿命一劫,或复寿百劫,或复有寿命,佛刹微尘等。 或于一劫中,见无量刹起,无量不可数,不思议刹坏。 或国土无佛,或国土有佛,或国土一佛,或有无量佛,若国土无佛,他方异世界,有诸化佛来,示现自在教。 从兜率舍寿,降神处胎生,降魔成正觉,转无上法轮,随众生所乐,种种色示现,一切时不坏,转清净法轮。 若众生非器,非佛令不见,烦恼所障碍,不见如来意,或刹极浊恶,常闻弊恶音,刚强麁犷声,不爱大恐怖,彼地狱畜生,饿鬼趣受苦,是浊恶佛刹,众生忧恼海,或刹甘露音,常闻柔软声,清净业道音,普闻一切刹,或有佛刹闻,释提桓因声,梵天王妙声,诸世界主声,光明旋音声,佛化身无尽,诸菩萨音声,常闻佛刹海,或不思议刹,闻转法轮声,不可尽愿声,所修行音声,闻三世诸佛,具足尊名号,随缘起佛刹,音声不可尽,「诸佛子! 乃往久远过世界海微尘数劫,复过是数,尔时,有世界海,名净光普眼,中有世界性,名胜妙音,依止摩尼华网海住,清净无秽,有须弥山尘数世界以为眷属;无量宝庄严地有三百重,众宝围山高广严净,周匝围绕,其世界性,形如须弥山天宫庄严,以念为食。 彼世界性中,有香水海,名清净光。 彼香海中,有须弥山,名大焰华庄严幢,以十种宝栏楯围绕。 彼须弥山有林观,名宝华枝,以无量华楼阁、无量宝幢楼阁、无量绀宝网、种种色华而庄严之,无量香云弥覆其上,十亿百千城周匝围绕。 于彼林东,有一大城,名曰焰光,纯香所成,面千由旬,七宝为郭,周匝围绕;其城竂观,杂宝庄严,覆以杂华及诸宝网,微风吹动,出妙音声;其城有门一万二千,建杂宝幢而庄严之,十亿园林周匝围绕,城中众生皆悉成就,业报神足行同诸天,一切所欲应念即至。 于彼林南,有一天城,名树华庄严;次有龙城,名曰究竟;次有夜叉城,名金刚胜妙庄严幢;次有乾闼婆城,名离垢善;次有阿修罗城,名宝轮地;次有迦楼罗城,名众宝庄严善光;次有紧那罗城,名娱乐庄严;次有摩睺罗伽城,名宝金刚幢。 时,彼林中,有一道场,名宝华庄严;其道场前,有大莲华,名华焰具足,纵广百亿由旬,十亿莲华眷属围绕。 时,彼世界过百岁已,有佛出世,如是次第,有十须弥山尘数如来出兴于世;其最初佛,名一切功德本胜须弥山云。 时,佛处彼大莲华上,眉间白毫放大光明,名一切功德觉;有十佛世界尘数光明以为眷属。 彼光灭除一切众生烦恼盖障,令得净心,起功德海,永离三恶八难诸趣,发菩提心。 「诸佛子! 时,彼焰光城中,有王名爱见善慧,其王统领万亿诸城,有三万七千夫人、采女,二万五千子;其第一子名功德胜,次名普庄严童子。 时,彼童子见佛无量自在功德善根因缘故,即得十种三昧,名曰诸佛具足功德三昧、普门方便三昧、净方便云三昧、教化众生三昧、一切音声充满三昧、无量功德诚向三昧、如实觉诸法三昧、广地方便海三昧、胜解脱三昧、一切智光三昧。」尔时,普庄严童子以偈颂曰:「犹如千日出,虚空靡不照,离垢坐道场,光明亦如是。 无量万亿劫,难遇之导师,出兴于世间,一切见最胜。 观察佛光明,如云难思议,一切处悉见,如对现目前。 毛孔放光明,如云不可尽,随诸众生音,赞佛无量德。 众生遇佛光,离苦永寂灭,悉安隐快乐,欢喜遍充满。 观察诸菩萨,充满十方界,放摩尼宝云,赞叹诸最胜。 常于道场闻,深妙音声海,灭诸众生苦,覩佛自在力。 一切兴恭敬,欢喜心无量,往诣法王所,瞻仰礼供养。」时,彼童子说偈音声,于彼世界无不普闻。 尔时,爱见善慧王闻说是偈,欢喜无量,以偈颂曰:「宜时普宣告,诸王大臣等,令知吉祥相,咸速诣最胜。 庄饰一切城,宜令悉清净,建诸妙幢幡,种种宝庄严。 设众妙宝帐,弥覆罗其上,兴妓乐音云,令充遍虚空。 扫除诸街巷,降以杂宝雨,庄严众宝乘,当诣见最胜。 各于其帐内,雨种种云雨,一切庄严云,流行虚空中。 香莲华光云,华盖难思议,璎珞半月云,雨众妙宝衣,须弥山香水,摩尼宝庄严,清净众杂宝,显现虚空中。 摩尼宝华鬘,离垢众宝鬘,摩尼宝灯云,凝照停虚空。 瞩想皆念佛,生无量欢喜,妻子眷属俱,当诣见最胜。」尔时,爱见善慧王与七十七亿那由他眷属俱,往诣一切功德本胜须弥山云佛所;到已,头面礼足,于一面坐,有无量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等往诣佛所,头面礼足,于一面住。 尔时,如来教化一切诸众生故,于彼大众海中说经,名现三世一切诸佛集会,世界尘数修多罗以为眷属,随诸众生所应解故。 尔时,普庄严童子闻是经已,宿世功德因缘故,得一切法具足三昧、一切法来入安住菩提心三昧、法界师子光方便三昧、法眼清净三昧。 尔时,童子以偈颂曰:「我闻最胜法,清净慧眼开,能见一切佛,过去功德海。 我见一切生,如本色具足,随本名身业,供养一切佛。 过去诸佛所,无量劫海行,我见诸佛海,清净佛刹海。 于生死海中,舍自身无量,修菩萨胜行,严净佛刹海。 舍无量耳鼻,头目及手足,王身大臣身,具足修净国。 一一佛刹中,难思议亿劫,修行菩萨道,令佛刹海净。 普贤菩萨愿,修习诸行海,一切刹海中,令佛土清净。 如日光明净,悉见色具足,佛智光照已,见我本修行。 见无量诸佛,离垢清净刹,成等正觉声,悉充满法界。 如彼修清净,具足佛刹海,一切佛神力,应修菩萨行。」说是偈时,如须弥山尘数众生悉发无上道心。 时,彼如来为此童子而说颂曰:「善哉普庄严,德藏大名称,能为众生故,勇勐求菩提。 能发智慧光,满一切法界,无上道德云,当得智慧海。 一国中修行,一刹微尘劫,当逮是智慧,如我之所得。 懈怠者不能,解深方便海,精进力成就,能净佛世界。 一切微尘数,劫海修众行,彼得净如是,如我佛刹海。 一一众生故,无量劫苦行,不厌生死难,能为大导师。 无量无边愿,一切诸佛海,能度无上道,方便海具足。 恭敬供养我,普庄严大力,胜须弥山佛,成汝无上道。 普贤常勇勐,具足大名称,一切法界满,净诸佛刹海。」尔时,一切功德本胜须弥山云如来寿五十亿岁。 彼佛灭度后,有佛出世,号一切度离痴清净眼王如来。 普庄严童子见是如来已,即得念佛三昧、普门海藏三昧、无量智持转法三昧、甚深法乐三昧。 时,佛说经名一切法界自性离垢庄严,有世界微尘等修多罗以为眷属。 普庄严童子闻是经已,即得三昧,名一切法普门欢喜藏三昧、入一切法方便海三昧。 ◎◎大方广佛华严经如来名号品第三佛在摩竭提国寂灭道场,初始得佛,普光法堂,坐莲华藏师子座上,善觉智无二念,了达法性、住佛所住、等诸如来至无碍趣具不退法无坏境界,住不思议等达三世,与十佛国土微尘数等大菩萨俱,尽一生补处,悉从他方世界来集,了众生性,深入法界,常善思量世间涅槃,明了业报众生心行,悉能解知诸法义味,观察世间、离世间法,究竟分别为无为性,去、来、现在靡不贯达。 时,诸菩萨咸作是念:「唯愿世尊哀愍我等,随所志乐,示现佛刹、示佛所住、示佛国庄严、示诸佛法、示佛土清净、示佛所说法、示佛刹体、示佛功德势力、示随佛刹起、示成正觉,开示十方一切如来所可分别菩萨:十住、十行、十回向、十藏、十地、十愿、十定、十自在、十顶菩萨随喜心、不断如来性、救众生、灭烦恼、知众行、解诸法、离垢秽、拔众难、决疑网、竭爱欲、佛无上地、佛境界、佛住寿、佛行、佛力、佛无所畏、佛定、佛神足、佛胜法、佛不动转、佛六情根、佛光、佛智、佛无上功德一切具足,如是等事,悉为我现。」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即如其像,现神通力。 现神力已,东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金色,佛号不动智,有菩萨字文殊师利,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东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乐色,佛号智火,有菩萨字觉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西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华色,佛号习智,菩萨字财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西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薝卜华色,佛号行智,菩萨字宝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东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青莲华色,佛号明智,菩萨字德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东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东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金色,佛号究竟智,菩萨字目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东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西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宝色,佛号上智,菩萨字进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西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西北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金刚色,佛号自在智,菩萨字法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西北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下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玻瓈色,佛号梵智,菩萨字智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下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上方过十佛刹微尘数国,有世界名如实色,佛号伏怨智,菩萨字贤首,与十佛土尘数菩萨来诣佛所,恭敬供养,头面礼足,即于上方,化作莲华藏师子之座,结跏趺坐。 是时,文殊师利菩萨承佛神力,观察大众,叹曰:「快哉! 今菩萨会为未曾有。 诸佛子! 当知佛刹不可思议,佛住、佛国、佛法、佛刹清净、佛说法、佛出世、佛刹起、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不可思议。 何以故? 十方诸佛说法,知彼心行,随化众生,与虚空、法界等。 何以故? 此娑婆世界中,诸四天下教化一切种种身、种种名、处所、形色、长短、寿命、诸得、诸入、诸根生处、业报,如是种种,不同众生,所见亦异。 何以故? 诸佛子! 此四天下佛号不同,或称悉达,或称满月,或称师子吼,或称释迦牟尼,或称神仙,或称卢舍那,或称瞿昙,或称大沙门,或称最胜,或称能度。 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东方有四天下,名曰善护,彼称如来,或号金刚、或号尊胜、或号大智、或号不坏、或号云王、或号无诤、或号平等、或号欢喜、或号无比、或号默然,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南方有四天下,名曰难养,彼称如来,或名甘露灌、或名善名称、或名离垢、或名实论师、或名调御、或名乐慧、或名大音、或名众祐、或名无量、或名胜慧,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西方有四天下,名曰佛慧,彼称如来,或谓性慧、或谓爱现、或谓无上王、或谓无恐怖、或谓实慧、或谓常化、或谓知足、或谓法慧、或谓究竟、或谓能忍,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北方有四天下,名师子言,彼称如来,或称大牟尼、或称苦行、或称婆伽婆、或称福田、或称一切智、或称善意、或称清净、或称伊那婆那、或称胜鬘、或称愿行满,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东北方有四天下,名曰安宁,彼称如来,或号法王、或号等起、或号寂静、或号妙天、或号离欲、或号胜慧、或号等心、或号无坏、或号慧音、或号远来,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东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喜乐,或称如来,或名莲华、或名慧火、或名知人、或名密教、或名解脱、或名自然安住、或名妙行成就、或名清净眼王、或名上勇、或名精进力,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西南方有四天下,名曰坚固,彼称如来,或称不动、或称慧王、或称满慧、或称无动慧、或称常悲、或称顶王、或称胜音、或称一切施、或称持仙、或称胜须弥,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西北方有四天下,名须菩提,彼称如来,或号普慧、或号光明成就、或号宝髻、或号应敬念、或号无上义、或号悦乐、或号本性清净、或号光明满、或号修臂、或号本善住,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下方有四天下,名曰焰道,彼谓如来,或名长养善根、或名师子色、或名利智、或名真金焰、或名普亲、或名梵音、或名饶益、或名究竟来、或名真天、或名平等施,如是等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诸佛子! 次此上方有四天下,名曰持地,彼谓如来,或称勐慧、或称无量清净、或称觉慧、或称勇首、或称妙庄严、或称能发欢喜、或称意成满、或称火光、或称精进、或称一乘。 「诸佛子! 如是持地四天下称佛名号,其数一万。 此娑婆世界有如是等百亿四天下,彼称如来亦各不同,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娑婆世界东,次有国土,名曰密训,彼谓如来,或称平等、或称最勇、或称安慰、或称调意、或称闻慧、或称一切舍、或称自在、或称坚固身、或称大超越、或称无比智。 诸佛子! 如是密训国土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南,次有国土,名曰最勇,彼谓如来,或称自然清净、或称意至到、或称能仁、或称解脱王、或称智慧王、或称明行足、或称善誓、或称能寂灭、或称大慈、或称大悲,如是等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西,次有国土,名曰离垢,彼谓如来,或称具足直心、或称分别道、或称善持、或称解脱众乱、或称论师、或称分别众宝、或称无上现、或称来化、或称一切苦行、或称具足力,如是等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北,次有国土,名宝境界,彼谓如来,或称薝卜华色、或称日藏、或称依精进住、或称等起住寿、或称超实、或称慧日、或称无障碍、或称月出、或称慧火势、或称清净身,如是等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东北,次有国土,名曰诃尼,彼称如来,或号离苦、或号一切解脱、或号因缘具足、或号解脱智慧、或号过去藏、或号宝光、或号离世间、或号至离身地、或号端严藏、或号离瞋恚心,如是等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东南,次有国土,名曰饶益,彼称如来,或号因缘、或号尽智、或号美音、或号根胜、或号庄严盖、或号净根、或号殊特、或号分别到彼岸、或号胜定、或号慈父、或号智海,如是等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西南,次有国土,名曰鲜少,彼称如来,或号牟尼主、或号乐宝、或号不二观、或号知智、或号谦意、或号有缘见、或号根主、或号天人师、或号建业、或号金刚华,如是等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西北,次有国土,名曰知足,彼称如来,或号华聚,或号栴檀盖、或号莲华藏、或号超越诸法、或号法显、或号次起、或号善净盖、或号离垢善根、或号善言、或号专念法、或号五法藏,如是等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下,次有国土,名离抟食,彼称如来,或号真珠焰、或号普化、或号法命主、或号无为、或号觉根、或号离尘、或号风无碍、或号欣施、或号分别道、或号建幢,如是等称佛名号,有百亿万。 「诸佛子! 此世界上,次有国土,名解脱音,彼称如来,或号勐幢、或号无量宝、或号乐大施、或号天光、或号吉祥兴、或号离死地、或号最胜、或号不退轮、或号离非法、或号修一切智。 「诸佛子! 此解脱音世界称佛名号,有百亿万,如娑婆国土及十世界,如是东方百千亿、不可量、不可数、不可思议、不可称、无等、无边、无分齐、不可说虚空、法界等世界中,众生称佛名号各各不同,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复如是,是皆如来为菩萨时,有因缘者为度此故,种种方便、口业、音声、行业、果报、法门、权道、诸根所乐,令诸众生知如来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四谛品第四之一尔时,文殊师利告众菩萨言:「佛子! 所说苦谛者,于此娑婆世界,或言害、或言逼迫、或言变异、或言境界、或言聚、或言刺、或言依根、或言不实、或言痈、或言童蒙行。 所说苦集谛者,或言火、或言能坏、或言受义、或言觉、或言方便、或言决定、或言网、或言念、或言顺众生、或言颠倒根。 所说苦灭谛者,或言无障碍、或言离垢净、或言寂静、或言无相、或言不死、或言无所有、或言因缘断、或言灭、或言真实、或言自然住。 所说苦灭道谛者,或言一乘、或言趣寂静、或言引导、或言究竟希望、或言常不离、或言能舍担、或言至非趣、或言圣人随行、或言仙人行、或言十藏。 「诸佛子! 此娑婆世界中,如是等四谛名字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 「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称苦谛,于密训世界,或名求根、或名不可出、或名不缚根、或名作不应作、或名一切不实、或名分别羸、或名处所成就、或名第一害、或名动、或名身事。 所名苦集谛者,或名受、或名枝、或名烧、或名坚固、或名坏根、或名相续、或名害行、或名喜忘、或名生元、或名分。 所名苦灭谛者,或名正义、或名坚固、或名赞叹、或名安隐、或名善趣、或名调伏、或名一道、或名离烦恼、或名不乱、或名究竟。 所名苦灭道谛者,或名勐将、或名不没、或名超出、或名勤方便、或名普眼、或名离边、或名觉悟、或名得妙、或名无上目、或名观方。 「诸佛子! 彼密训世界如是等四谛名字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 「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谛,于最勇世界,或名恐怖、或名福断、或名应诃责、或名常给、或名麁歰、或名常怨、或名离胜、或名夺利、或名难共事、或名虚妄、或名势力。 所名苦集谛者,或名因缘、或名痴元、或名怨林、或名刃枝、或名灭味、或名仇对、或名味着、或名导引、或名增闇、或名害利。 所名苦灭谛者,或名大义、或名饶益分、或名义中义、或名无量、或名见、或名虚妄断、或名最胜、或名常、或名住、或名无为。 所名苦灭道谛者,或名灭火、或名胜枝、或名定分别、或名不退、或名深方便、或名出、或名最上、或名至非趣、或名解脱、或名能令解脱。 「诸佛子! 彼最勇世界如是等四谛名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 「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说苦谛,于离垢世界,或名悔恨、或名资待、或名分别、或名轮回、或名前行、或名一味、或名非法、或名现前地、或名最邪、或名邪见、或名不可忍。 所名苦集谛者,或名虚器、或名分、或名甘忍、或名生地、或名取、或名弃、或名增、或名担、或名能生、或名坚缚。 所名苦灭谛者,或名等等、或名空、或名无垢、或名胜根、或名胜等、或名无作、或名灭使、或名最上、或名毕竟、或名破印。 所名苦灭道谛者,或名真坚固、或名方便分别、或名义根、或名真性、或名离爱、或名胜净、或名有边、或名寄全、或名究竟、或名净虚妄。 「诸佛子! 离垢世界如是等四谛名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 「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说苦谛,于真实境世界,或名爱欲、或名险根、或名海分、或名邪方便、或名分别根、或名流转、或名生灭、或名障碍、或名倒根、或名有数。 所名苦集谛者,或名爱、或名陷溺、或名不可尽、或名分、或名不正趣、或名津梁、或名事、或名障碍、或名器、或名动。 所名苦灭谛者,或名相续断、或名解散、或名无名、或名不作、或名不现、或名无作、或名无色、或名无烧、或名明、或名净。 所名苦灭道谛者,或名寂行、或名正行、或名修证、或名安隐道、或名无量寿、或名修究竟、或名常道、或名难得、或名彼岸、或名无敌。 「诸佛子! 真实境世界如是等四谛名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 「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名苦谛者,于诃尼世界,或名掠取、或名非善友、或名战怖、或名多言、或名真地狱、或名非法调伏、或名重担、或名坏根、或名虚妄、或名虚妄根。 所名苦集谛者,或名贪、或名作、或名恶、或名生、或名绞缚、或名想、或名有果、或名不爱、或名不应说、或名回转。 所名苦灭谛者,或名不转、或名解脱、或名无作、或名离爱、或名坚固、或名真实、或名离痴、或名寂灭、或名贤圣、或名离怨敌。 所名苦灭道谛者,或名正语、或名无诤、或名教导、或名回向心、或名广妙、或名分别方便、或名有数、或名趣寂静、或名胜智、或名善解义。 「诸佛子! 诃尼世界如是等四谛名有四十亿百千那由他,随诸众生所应调伏,作如是说。 「诸佛子! 如娑婆世界所言苦谛者,于饶益世界,或名重担、或名危脆、或名贼等、或名生死、或名非欢喜、或名流转、或名疲劳、或名丑貌、或名能生、或名利刃。 所言苦集谛者,或名流散、或名扰乱、或名烦恼、或名羸劣、或名漂沦、或名乖违、或名非解脱、或名所作、或名取、或名虚妄。 所言苦灭谛者,或名离狱、或名真实、或名离诸难、或名覆护、或名善因、或名随至、或名根、或名离枝、或名无为、或名无次第。 所言苦灭道谛者,或名达无所有、或名一切因、或名善本、或名明至、或名不转法、或名有尽、或名大道、或名能调伏、或名安隐、或名非流转。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7:2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