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宝星陀罗尼经 内容: 宝星经序唐释法琳撰《宝星经》梵本三千余偈。 如来初证觉道,度目连、身子,及降伏魔王,护持国土,说此经也。 自象化东渐,绵历岁时,三轮八藏之文,四树五乘之旨,显神光于石室,流梵响于清台,虽鞮译相寻,尚多疑阙。 我大唐皇帝,迺圣迺神,允文允武,乘机抚运,拯溺救焚。 反上皇之风,行不言之信,去泰去甚,既揜顿于八絃,无事无为,乃朝宗于万国,瀚海天山之地,尽入提封,龙庭凤穴之卿,咸霑声教,仁踰解网,治踵结绳,大德闲闲,外齐八则,小心翼翼,内整四仪,临赤县而溢慈悲,寄玄扈而敷弘誓。 每以诸有非乐,物我俱空,眷言贞要,无过释典。 有中天竺国三藏法师波颇,唐言光智,誓传法化,不惮艰危远涉葱河,来游真丹。 以贞观元年景戍,洎于京辇,既登上席,爰懋锦衣。 有诏所司,搜敭硕德,兼闲三教备举十科者,一十九人,于大兴善寺,请波颇三藏,相对翻译,沙门慧乘等证义,沙门玄謇等译语,沙门慧明、法琳等执笔。 承旨殷勤详覆,审名定义,具意成文。 起贞观三年三月,讫四年四月,凡十卷十三品,用纸一百三十幅,总六万三千八百八十二言。 归命一切佛菩萨。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一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降魔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竹林迦兰陀池边,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所作已办,舍诸重檐,逮得己利,尽诸有结,皆得正知,心善解脱及大菩萨一万人俱,其名曰:持须弥顶童真、水智童真、地智童真、胜智童真、空智童真、明智童真、电智童真、文殊师利童真、降伏胜童真、水天童真、无垢童真、弥勒菩萨摩诃萨等而为上首,一切皆得羼提陀罗尼三摩提,具足一切法无障碍智,于一切众生其心平等,过诸魔界,善入一切如来智境界,具足大慈大悲,善解方便智,皆随佛住王舍大城竹林迦兰陀池边。 尔时,王舍大城有二外道,聪慧明达过十八明处,与五百人俱,一名优波底沙、二名俱利多,而为上首,共相谓言,契同甘露。 尔时,长老阿说示(唐言马胜)于日初分着衣持钵,入王舍大城乞食。 时优波底沙见阿说示,生希有心:「我未曾见如此沙门威仪庠序,更无有人如彼比丘! 我应往问,今此长老以谁为师? 依谁出家? 依谁求法?」尔时,优波底沙即往彼所,到已问讯,种种语已,却住一面,白长老阿说示言:「以谁为师? 依谁出家? 依谁求法?」尔时,长老阿说示答优波底沙言:「有释种子,勇勐精进能大苦行,于一切处最上自在。 已度生死无边大海,今以大悲欲度众生,号名为佛,觉悟众生乾竭苦海无与等者,我常归依求无垢法。」优波底沙言:「彼师为汝说何等法? 以何教示?」时,长老阿说示答优波底沙曰:「善哉! 快哉! 谛听! 谛听! 当为汝说。」便说偈言:「烦恼业因缘,世间如是转,烦恼业不生,导师如是说。 生老死定坏,彼解脱无上,如彼勇牛王,如来自悟说。」尔时,优波底沙闻此法已,远尘离垢法眼清净,得须陀洹果,而说偈言:「我证解实法,永竭生死河,所谓如来说,难得甘露藏。 众生得息苦,智慧能断除,诸法种种修,能作究竟道,行此究竟道,得无等涅槃。」尔时,优波底沙说此偈已,白长老阿说示言:「长老! 汝师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今在何处?」阿说示答言:「长老! 我师如来,今在王舍城竹林迦兰陀池边,与大比丘众一千人俱,本是外道值佛出家。」优波底沙言:「我今辞善知识及诸眷属,诣佛出家。」尔时,优波底沙礼阿说示足,右绕三匝辞已而去,往俱利多所。 时俱利多见优波底沙从远而来,见已白优波底沙言:「仁者! 诸根清净颜色怡悦,必得甘露。」优波底沙言:「如是,长老! 我于今者得甘露法。 谛听! 谛听! 今为汝说我所得法。」尔时,俱利多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恭敬,便说偈请:「说此吉祥无忧道,此道疾度三界海,分别诸阴大怨贼,乘此道已不还有。」尔时,优波底沙以所闻偈,即为说之:「烦恼业因缘,世间如是转,烦恼业不生,导师如是说。 生老死定坏,彼解脱无上,如彼勇牛王,如来自悟说。」尔时,俱利多闻此偈已,心大欢喜,重更赞叹请说前偈:「苦灭寂无垢,牟尼说此法,一切烦恼灭,诸见无知断。 秽恶有为空,无我不可信,重说无垢句,我闻得涅槃。」尔时,优波底沙即便重为说所闻偈:「烦恼业因缘,世间如是转,烦恼业不生,导师如是说。 生老死定坏,彼解脱无上,如彼勇牛王,如来自悟说。」尔时,俱利多闻此偈已,远尘离垢法眼清净,得须陀洹果,复以偈赞:「如此真行法,度流之疾船,此智息三苦,能度于世间。 诸阴烦恼魔,知此能调伏,解脱离怨诤,乾竭于苦海。」时俱利多言:「今佛世尊住在何所?」优波底沙言:「长老! 我闻世尊在王舍大城竹林迦兰陀池边,与大比丘僧及菩萨众俱,我今定当与汝俱往至世尊所,求佛出家。」俱利多言:「如是,长老! 可语弟子往世尊所相随出家。」时,优波底沙与俱利多往自众所。 尔时,恶魔于一念顷,闻中摩伽陀国有二外道,优波底沙共俱利多及诸眷属,聪明具足名称广远,是善丈夫,欲于沙门瞿昙法中出家学道。 彼作是念:「呵! 奇哉! 若此二人于彼沙门瞿昙法中而出家者,空我境界,我应至彼二丈夫所,破其出家,令着恶见。」尔时,恶魔于一念顷,从自宫没,作阿说示形相威仪,便于中道现二人前,作如是说:「如我先所说,试汝非决定,如汝意所行,宜速受欲乐。 一切黑白业,因果悉皆无,无生老病死,亦无于后世。 福非福果业,无有此因作,释子为利说,汝莫信故去。」尔时,优波底沙、俱利多闻此说已,咸作是念:「此恶魔来,欲坏我等出家之事。」尔时,优波底沙顾谓弟子,作如是言:「汝等今者当忆世间所有过患。」便说是偈:「众生为老逼,死苦之所缠,应当断彼二,决定当出家。」尔时,俱利多即以偈颂答魔王曰:「知无上善智,持法灭三苦,汝说不断贪,我智终不动,如是坚固心,于余人所无。 我等出苦轮,正智所不惑,勿假师子像,而作野干声。」尔时,见谛诸天住虚空中赞二丈夫言:「善哉! 善哉! 汝二丈夫于一切众生中最为上首,此道胜妙,于一切世间最为第一。 此道息一切苦,此道入一切如来行处,此道一切诸佛所共称扬,所谓依佛出家。」是时,恶魔心生忧苦便没不现。 尔时,优波底沙共俱利多,自观己众唤诸弟子,作如是言:「汝等应知,我等欲度老死苦海故依佛出家。 汝等! 若不乐佛出家,可于此住。」时,五百弟子咸作是言:「我等解法皆依师学,二师决定大处出家,二师所依出家处,我等随师,亦依彼众出家学道。」尔时,优波底沙及俱利多,与五百徒众欲往佛所。 是时,恶魔知彼事已,于王舍城外化作大坑,深百由旬,令彼二人不得往诣佛世尊所。 是时如来以神通力,令彼二人不见大坑,直道而去。 是时,恶魔于二人前,复更化作高峻大山,高千由旬,峻嶮坚岨无有穿缺。 于彼山中复更化作一千师子,威勐可畏。 是时,世尊以神通力加彼二人,不见大山及彼师子,又无威勐可畏之声,直道而往诣世尊所,及彼无量百千之众,围绕供养说法之处。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见彼二善丈夫为众上首,与诸徒众来至我所。 汝等见不?」诸比丘答:「咸言我见。」佛言:「此善丈夫及诸徒众我边出家,一人于我一切声闻弟子之中智慧第一,一人于我声闻众中神通第一。」是时,众中有一比丘,以偈赞曰:「此二聪睿眷属俱,利益上者佛已记,具智神通无所畏,故我承迎二丈夫。」尔时,彼比丘说此偈已即从坐起,与无量比丘众及出家优婆塞等迎彼二人,善言问讯。 时彼二人往到佛所,到已顶礼佛足,右绕三匝,住立佛前,白佛言:「世尊! 我等今者求佛出家,受比丘戒修行梵行。」佛言:「善男子! 汝二人名字何等?」优波底沙言:「底沙是父,舍利是母,我今从母故名舍利弗;父母今者听我出家。」俱利多言:「憍陈如是父,目伽罗是母,我今从母故名目伽罗;父母今者听我出家。」佛言:「汝等二人及诸眷属,可于我所出家具足修行梵行。」作是语已,时此二人成具足戒,五百徒众未久之间,亦同二师得具足戒。 尔时,恶魔即自化身作摩醯首罗像,住立佛前,说如是偈:「世间利智能议论,方便胜智到彼岸,彼等悉来顶礼我,我是彼等大导师。 瞿昙弟子并眷属,一切宜速归依我,我今为汝当广说,安隐寂灭善妙道。」尔时,世尊以偈答曰:「汝所说道趣恶道,众生行者沉苦海,我道能令动不动,世间苦海悉乾竭。 何故慠慢耐无耻,复作矜高野干声? 我今退破汝魔事,不复于我能所作。」尔时,恶魔变摩醯首罗像,即没不现。 复作梵天王像,住于佛前,说如是偈:「烦恼有业芽,智慧已斩除,何故强于此,勤苦利众生? 于世无自在,以无堪道器,牟尼病已除,宜速入涅槃。」尔时,世尊即以偈颂报魔王曰:「我观诸众生,过彼恒沙量,以大慈悲力,教化令解脱。 上中下众生,令世间解脱,众生解脱已,然后乃涅槃。 何故以恶惠,诈谄请于我?」尔时,恶魔心生忧悔,于佛前没,还自天宫,入忧恼室默然而坐。 当于尔时,一刹那顷,魔诸眷属互相推问:「今我大王以何因缘,入忧恼室无人知者?」尔时,魔王五百妓女种种庄严,各持华鬘末香涂香,鼓天伎乐五百音声,第一微妙歌舞戏乐,甚可爱乐集魔王前。 尔时,魔王悲啼握手抑止悲声,如是作已,暂时默住。 诸妓女等复更歌舞,作欣悦状令魔欢喜。 尔时,魔王举手大叫,作如是语:「莫声! 莫声!」乃至七返。 诸伎女等默然而住。 尔时,魔宫有一妓女名电可意声,至魔王所曲躬合掌,说如是偈:「汝今居自在,如见死相忧,为是担重担,今乃生怖懅。 谁有胜力怨,而忧不欢悦?」是时,魔王说偈报曰:「我有大怨调伏心,善学幻术释迦子,我无方便能坏彼,如是不久欲界空。」时,彼妓女便说偈曰:「大家方便甚无量,勤力坏彼必无余;三有长缚谁能解,贪海沉没谁能竭?」是时,魔王说偈报曰:「檀那及苦行,悲愿为羂索,持空无相弓,器仗中第一,能断于生死,诸有尽无余。 以空为城林,弟子居山谷,精勤常修定,尽诸有过患,方便神通力,慈悲为伴助。 优波俱利等,牟尼悉降伏,于彼三界中,方便善调摄,欲空我境界,一切悉无余。」尔时,五百妓女于魔王边,闻叹如来所有功德,即得菩萨三昧,名离一切相电光三昧。 时彼五百妓女,即以天上诸庄严具,雨天香华及天伎乐,遥向佛所,供养世尊。 于竹林上犹如雨下,以得如来神力加故,令彼天女遥见世尊及诸徒众,见已欢喜,生清净信第一爱敬。 尔时,众中诸比丘等,见竹林间有如是相,便生疑怪,白佛言:「世尊! 我等昔来未曾见闻于竹林间如此瑞应香华等雨,将非舍利弗、目揵连等现此相耶! 何因缘故覩斯希有?」尔时,世尊告诸比丘:「非此二人现神通相,此乃天魔五百妓女,于彼魔宫雨此香华及庄严具,持供养我。 不久来此,皆于我边得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时,彼魔王五百妓女遥闻佛记,转复欢喜生清净信,以净信故即得不忘菩提心三昧。 尔时,魔王五百妓女,着一肩衣,右膝着地,于魔宫中向佛方面,合掌恭敬,说如是偈:「一切世间盲无眼,唯佛一人名见者,能竭人天渴爱河,如来自度及一切。 我等云何速成佛,人天恭敬能说者,女身可厌宜应舍,速近牟尼闻正法,如来最上神通智,开示我等为胜导。 持彼无上觉支宝,无垢妙说如净灯,胜力降魔无等伦,觉悟我等当受记。」尔时,魔宫五百妓女,从坐而起至魔王所,异口同音,而说是偈:「如来胜德终不动,云何于佛而生瞋? 此身众苦之所逼,更起醉慢而自涂,应舍此瞋决定信,拔彼生死憍慢泥,众生体性佛所知,我等应往慈悲所。」尔时,魔王念彼诸女,生于如是增上恶意:「我今应以五种之缚,缚此五百诸妓女等,令住于此,不往佛边。」此五百女以得如来念力加故,而彼魔王所不能制。 尔时,五百诸妓女等,于彼魔宫欲往佛所。 当发足时,魔甚瞋恨,便作是念:「我今自以境界之力制此诸女。」即起非时毗岚大风遍满虚空,欲令诸女迷失诸方,还住我宫不见瞿昙。 以佛力故,尚不能起微细之风,乃至不能动一毛端,何况无量? 尔时,魔王转增忧苦,心生悔恼悲泣高声,唤其诸子及其眷属。 一切魔宫大声遍满,而说偈言:「爱子眷属悉皆集,我心热恼如毒树,坏我神通境界力,美言谄幻释师子。」尔时,魔王所有男女并诸眷属,闻此音声悉皆驰赴住魔王前。 彼眷属中有一魔子,名曰胜智,合掌住立说如是偈:「此非劫烧非死相,何故种种忧恼生? 此无大力能胜怨,何故异智似愚痴?」尔时,魔王说偈报曰:「今此释迦子,坐彼林树下,现前有大怨,云何汝说无? 彼谄有胜力,令我心荒怖,我军并我子,如炭入炽火。 名称胜丈夫,聪睿多才艺,现集及未集,今悉归依彼。 我怨以诈亲,谄智力甚诤,高名胜智人,悉为法钩牵。 今此诸侍女,于我无悲心,见舍昔所爱,尽往沙门所。 指我以为证,今日归依彼,一切三有地,谄幻悉令空。 彼虽有大力,我破令作灰,我辈一切众,应当勤所作。」尔时,魔王一切诸子,并其内外所有眷属,悉皆合掌,咸作是言:「我等一切悉皆严驾,以神通力而自加被,以此境界示彼令知,退彼释子令碎如灰。 若当胜者我等善好,若不胜者当归依彼。 我等往昔大军围绕诣菩提树,面覩释子独一无侣,以神通力,我等军众尽皆退坏,况复今时无量徒众悉皆成就?」时,魔报言:「且去子辈! 若能杀彼沙门瞿昙,当须回还。 若不能者,亦须还宫而自守护。」是时,魔王即以左右十二万众,复过此数乃至八万四千由旬,所有兵众悉皆遍满,复以迅疾神通之力,现大黑风,吹大黑云,雨大炬火,悉皆遍满一切四洲。 复以手击须弥山王,一切四洲悉皆震动。 复出最恶可畏之声,须弥山王及诸山王,大地峯石一切惊动。 由此震击小大池河,及大海水悉皆波浪,一切诸龙、大龙、夜叉、大夜叉,见是事已,踊上虚空。 此诸魔众住须弥顶,复掷大石等由旬量,于中摩伽陀国如大暴雨振击惊动。 复雨刀杵挝鑱大石、月钐曲撩短槊铁把虎牙大棒及大月箭,犹如雨下。 尔时,世尊即入碎魔军场三昧,于虚空中所有兵仗及大炬火变成华雨,所谓优钵罗华雨、波头摩华雨、俱物头华雨、分陀利华雨、曼陀罗华雨、摩诃曼陀罗华雨。 雨中摩伽陀国,复变可畏惊动之声,为彼种种微妙音声,所谓佛声、法声、僧声、波罗蜜声、神通声、阿毗跋致声、受职声、四魔退声、往菩提道场声,乃至取俱声、不取俱声。 复变此四洲一切大地,所有药草、丛林、山石、土地皆成七宝。 是时,世界无有风尘一切恬静。 尔时,世尊现其身相,过于梵世自在而转,从其身分一一诸相,乃至无见顶相,出大光明,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普皆大明。 是时,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伽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薜荔多、毗舍阇、鸠槃茶、人、非人等,地狱、畜生、阎罗世界,如是一切,悉见世尊及大光明。 是时,天、龙、夜叉、人非人等,各与若干百千眷属,地及虚空来诣佛所散华供养,到已,右绕赞叹礼拜。 是时,地狱及诸畜生阎罗世界,无量百千阿閦毗俱胝那由他等,各自忆念先种善根,称南无佛陀,恶趣终已,生于天上。 尔时,魔王所有诸子二万二千并诸眷属,见佛神变如是相已,各于佛所得希有信,共彼五百魔王妓女礼世尊足,合掌恭敬,以偈赞叹:「妙色净身映智海,名称高远无不至,金色光焰类须弥,我等无怙归依彼。 众生失道无能见,如来智日能明照,养护众生永不退,亲导我等归依彼。 积集智藏富无量,解脱心性如虚空,慈悲润泽随机说,一切成就归依彼。 生死旷野难济越,如来解脱能开示,巧说因果能显了,住第一慈归依彼。 境界幻炎如水月,无智翳闇着诸欲,佛为医王救世间,是故我等归依彼。 佛真法桥渡四流,富有七财恒资给,世尊正道示世间,大悲我亲应供养。 我等恶意向如来,今悉忏悔第一觉,所有诸恶能永断,愿佛受我最上依。 我等悉舍魔部党,共发无上菩提心,普请一切众生类,菩提大愿至无余。 佛能显示我胜行,如我所行波罗蜜,如来所说无异说,几法具足到菩提。 所散佛华成华盖,示现无量诸刹土,我今顶礼两足尊,愿涅槃乐利世间。」尔时,一切魔诸眷属并魔妓女,各持天华遥散佛上,以佛世尊神力加故,变成华盖,遍覆十方无量俱胝那由他百千恒河沙诸佛刹土。 复过此数,变成华盖,遍覆十方现在诸佛,于虚空中隣盖佛顶。 时,彼魔王五百妓女并诸眷属,一切悉见十方无量阿僧祇诸佛刹土安隐说法,及见彼佛眷属围绕众坐微妙威仪炽盛,及见华盖住上虚空隣覆佛顶。 彼彼诸佛皆同一色,形相示现悉皆同等,唯彼世尊在师子座,种种眷属功德庄严所现不同。 又闻诸佛音声遍满句义说法,此魔眷属以佛世尊念所加故,得见如是神通变化。 既见此已,第一爱乐生清净信,礼佛足已,佛前听法。 尔时,魔王所有诸子,并诸眷属十二频婆罗,退还魔宫,白魔王言:「我等广作如此恶事,乃至不能毁坏瞿昙一毛孔等。」尔时,复有二万诸魔归依如来佛前听法。 尔时,魔王既失威德,复大瞋怒,发如是言:「我于今日无异觉意,乃至不能诛灭释种所生之子令彼灭坏。 云何此住?」便还魔宫,入忧恼室,默然而坐。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一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二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本事品第二时魔妓女及魔王诸子并其眷属,白佛言:「希有,婆伽婆! 我等今者志求如是相、如是乘、如是辩才智慧、如是神通大悲方便。 希有,婆伽婆! 具足如是智慧方便神通等法。 婆伽婆! 具足几法能令菩萨摩诃萨远离恶友,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佛言:「善男子! 若菩萨摩诃萨能具四法远离恶友,速疾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何等为四? 一者不取、二者不说、三者不见、四者空无分别。 「善男子! 云何不取? 所谓不取一切法,无一法可得,不受不舍,不可非不可,不建立不念着,不分别非不分别。 所谓行檀波罗蜜,不取檀波罗蜜果,不受不舍,不可非不可,不立不着,不分别非不分别,乃至行般若波罗蜜亦复如是,不分别非不分别。 「复次,善男子! 云何不说? 所谓不说众生可得,不说命者,不说寿者,不说人,不说众生界可得,不说有意有所取,乃至不分别非不分别。 「复次,善男子! 云何不见? 所谓不见色声香味触法,不取色声香味触法,乃至不分别非不分别。 「复次,善男子! 云何空无分别? 所谓一切三世三界阴界入等因缘果报,所缘之法无起无依,无有生相不取不舍,乃至不分别非不分别。 何以故? 舍离一切行一切持一切身,及分别不分别故,一切智智相应不可得故,当如是行。 所以者何? 善男子! 一切法及一切智,乃至无声无相无字无愿,无生无灭无体无着无缘无我,不可见寂静,离相离念离灭,无闇无明无处所无境界,无根本无伴助,不可思不可量,无贪无悭无行无说,无深无浅无受无依,无识无取无影无一念顷,无分齐无所有毕竟无所有。 何以故? 一切智等犹如虚空,相应不可得故,不立相应,不取相应,不行相应,若相应若不相应,不分别非不分别,当如是行。 「善男子! 是名具足四法,能令菩萨摩诃萨远离恶友,速疾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善男子! 所有一切内外境界,若以一切智智观察推求依持建立,着此二相以意分别,起二着故,彼便远离一切智也。 云何二相? 若观察入等,取立相二是名远离一切智也。 若取立行果是二分别。 于诸众生有取立相是二分别。 开示施设语言之道,建立总持音声之法,以智观察是断是常,是二分别。 众生寿命养育人丈夫,作使作想建立依持,是二分别。 此彼所有建立筹量不建立筹量,是二分别。 若以一切智智观察三世,推求我作集业所作,彼此立取是二分别。 若以分别有二相者,则不能得一切智也。 「善男子! 如寒求火而返取地,如渴求饮而返取火,如饥求食而返取石,如庄求华而返取衣,如薰求香而返取尸,如行求衣而返取垢,如涂求香而返取空;如是,如是! 善男子! 若行执着观察是身取立相二,求一切智者,徒捐精进无道无果。」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曰持智,从坐而起,于世尊前曲躬合掌,作如是言:「婆伽婆! 若法不可说,彼不能得菩提?」佛言:「汝今当知,无得菩提,亦无菩提可说。 善男子! 谛听! 谛听! 汝问如是,如汝所乐,随汝意说。 若所有物,若一切智,有性有相有名字耶?」持智菩萨白佛言:「不也。 婆伽婆! 若有言说即堕常见,若无言说即堕断见,乃至中道亦不可得。 非有非无,不取不着,不生不坏,过阿僧祇不可量不可数,无闇无明,若如是观乃得菩提。」电慧菩萨言:「婆伽婆! 无来无去,如是善知,如是善入,乃得菩提。」毗卢遮那菩萨言:「如是,婆伽婆! 法不到相非不到相,非得时非不得时,非作证非不作证,非灭非不灭,非三世非不三世,非三乘非不三乘,亦非行愿合集称量可得;如是知者,乃得菩提。」地慧菩萨言:「婆伽婆! 若一切法,非三界非三结,非三明非三乘,非阴界入,非分别非不分别,非减非增无有合集;如是知已,乃得菩提。」金刚慧菩萨言:「凡夫法圣人法,学法无学法,声闻法辟支佛法,非分别非不分别,亦非合集称量之所能知;如是知者,乃得菩提。」坚慧菩萨言:「如如寂静,如如观察,不舍不住,乃得菩提。」宝手菩萨言:「若一切法不生不到不时,无分别相,乃得菩提。」不思议慧菩萨言:「若以观察三界心计入在心,是名二心。 如是二心观察不可得者,以无所得,乃得菩提。」退怨菩萨言:「若一切法,无着、无贪、无舍、无碍、无愿、无痴、无执、无放,乃得菩提。」莲华藏菩萨言:「若罪福性等入是如法,深忍不着我我所作,非分别非不分别,如是观者,乃得菩提。」月光菩萨言:「若观一切法,聚散随缘,无有自性,犹如水月;如是解已,乃得菩提。」虚空慧菩萨言:「若一切诸法,有闇有明有生有灭有增有减,不于诸心数法而起分别;如是知者,乃得菩提。」无尽慧菩萨言:「若修习三轮清净波罗蜜,相应不可得,不染非不染;如是修者,乃得菩提。」弥勒菩萨言:「若不缘不受三界依止、梵住依止,乃得菩提。」文殊师利菩萨言:「婆伽婆! 若解甚深一法门者,于一切法不染非不染,一法门者所谓无我。 了彼一法不觉不观,无有将来亦无送去,亦无可聚、可散、可明、可闇、可生、可灭、可增、可减;可解脱者不应染浊,无分别故,以一法门一切智智,乃得菩提。」坏爱乐菩萨言:「文殊师利! 如是一法门一切智智,悉入如法甚深空处。 何故意有所作及修行方便?」文殊师利言:「舍离恶见、修行正见,不妄置立;舍谄曲心、修质直行,不妄置立;舍离十恶、敬重三宝,不妄置立;善说,不妄置立;正命,不妄置立;舍一切结,不妄置立;大悲平等、不舍一切众生,不妄置立;三护,不妄置立,无虚诳法,不妄置立;不生不灭,不妄置立;护持正法,不妄置立;舍一切所有,不妄置立;少力众生常作建助,不妄置立;怖畏者得归依,不妄置立;非道者示正道,不妄置立;忍辱柔和,不妄置立;不执着一切相,不妄置立;舍离一切尘垢闇阴,不妄置立;舍离一切回向果报,不妄置立。 「善男子! 此二十种方便能得一切智智,所有文字音声语言句义差别,一切皆如,是名入一切智智方便。 一切如来所说,及余外道所说,一切取舍生灭,乃至能知一切三解脱,依止因缘业行之法悉入于如,当知皆是一切智觉智方便也。」坏爱乐菩萨言:「如是,如是。 文殊师利! 若解甚深法门者无一法可见,亦无所说法及以能说者,乃至文字句义皆应悉舍。 若修行、若识知无有相应,一切入如是,名智觉智。」佛言:「善哉! 善哉! 善男子! 汝能善说此一法门,以一切智智乃得是法。 云何一切法不妄置立? 所谓不生不坏际不妄置立,生死涅槃际不妄置立,虚空涅槃际不妄置立,无生无说际,乃至一切诸法亦复如是。 示一切众生一切法无实际,示一切着物一切三世三界阴界入等无所有际,入三行空际,入法阴报阴聚散阴无实际,入空入真际,具足一切无说法义,是名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智智,复以一切智智而得受记。」说是法时,魔诸妓女及魔王子眷属二万,闻佛所说,同时皆得无生法忍,悉舍身意所有麁业得自性生身。 复有二万八千众生得无生法忍,九十二万天人得菩萨种种三摩提陀罗尼无生法忍。 尔时,得无生法忍诸菩萨摩诃萨等,雨天众华散于佛上,缤纷而坠犹如雨下。 头面着地,顶礼佛足,作如是言:「婆伽婆! 我等若值不善恶友,与恶和合自在作恶,于一切众生一切功德善根之聚,终不能起一念善心。」佛言:「善男子! 汝于过去无量亿劫,亲近供养无数诸佛,以此业缘今生爱乐还得值佛,我今为断众生疑故,当为汝说宿世因缘。 「善男子! 乃往过去无量无数阿僧祇劫,有劫名曰具足大势,此阎浮提有转轮王名优钵罗华,得自在力统四天下,王及臣民皆寿六万八千岁。 时世有佛,号月光明香胜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彼国众生虽居五浊,以修善故不染欲法。 「尔时,彼佛常为四众宣说三乘相应之法。 时优钵罗王严四种兵,与其夫人后宫眷属,往诣彼佛月光明所。 到已,顶礼佛足,散种种华烧种种香,作众伎乐,供养佛已右绕三匝,并复顶礼比丘僧足,以此二偈赞问彼佛:「『天龙所仰大功德,过患永断无上尊, 以七法财利世间,愿说得何等妙慧? 作大慈灯灭世闇,降伏堕生老死忧, 能遮人天三恶趣,说何等法脱魔道?』「善男子! 尔时,彼月光明香胜如来告优钵罗王言:『大王! 具足三法,能得菩萨微妙智慧。 何等为三? 一者、大悲如母,能作一切众生极依止处;二者、精勤不息,能灭一切众生苦恼;三者、等观一切诸法,无命无养育无人无种种相。 大王! 是名具足三法能,得菩萨微妙智慧。 大王! 复有具足三法,能令不着魔羂。 何等为三? 一者、所谓于一切众生,得不起瞋不求过短;二者、平等观一切众生作福田想;三者、能得一切法作一法观,所谓虚空等一切法,无作无种种无生无起无灭,一切空如实相,舍离不可得相应观。 大王! 是名具足三法,令善男子不着魔羂,永脱魔道。』「时优钵罗王第一夫人,名天孙陀利,共彼宫人婇女八万四千人俱,前后围绕往彼月光明香胜如来所。 到已,以种种华散彼佛上,顶礼佛足,以偈赞曰:「『烦恼翳障已永尽,无比功德解脱尊, 云何教我转女身? 令我具足男子相, 速疾远离诸恶趣,于法自在心调柔。 最上善逝天人师,能与世间第一利, 如蒙世尊舍女身,当得欢喜寂灭乐。 云何速说此丈夫? 自调调他利益者, 我得出离恩爱坑,世间无等最第一。 念持广大功德聚,能速调伏诸群生, 今我于此必取转,唯愿速开甘露道。』」尔时,释迦如来作如是言:「善男子! 彼月光明香胜如来告优钵罗王第一夫人孙陀利言:『夫人! 有智方便当依修习,速转先世所种女身,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涅槃,更不重受;除自发愿。 夫人! 依何方便无量先世所种女业速尽无余? 夫人! 有宝星陀罗尼建立大事,具大功德能大拥护,善灭女身三业恶行,一切苦报令无有余。 若有女人闻此宝星陀罗尼至心诵念,尽此女形后生当得端正丈夫,一切身分悉皆满足,具质直行有大辩才,身口意业善相和顺,能令现在未来一切怨嫌悉皆退散。 若有身口种种恶业,现在将来应受苦报,以闻宝星陀罗尼威神力故,所作恶业现世消灭无复遗余;置作五逆、诽毁正法、谤圣人者。 以闻是经威德力故,至其身尽即舍命时,如是等罪亦皆随灭毕竟无余。 若有女人身口所造恶业果报量等须弥,后世定受无量众苦,如是种种苦报种种业障种子余报,以闻经力尽灭无余。 「『所以者何? 由过去一切诸佛、阿罗诃、三藐三佛陀,说此宝星陀罗尼,受持读诵现前赞叹称扬随喜,是诸众生所有苦报,以经力故悉皆灭尽,所作善根随时增长。 若十方刹土现在诸佛、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为众生故各各方面,说此宝星陀罗尼,众生闻者欢喜爱乐,所有罪障无不消灭,所作善根皆令增长。 若当来世十方刹土,一切诸佛说是经处,乃至一念生欢喜心,是诸众生皆得尽苦增长善根。 我于今者亦说此经,若有闻者皆当随喜,十方现在诸佛世尊说是经处,当共称扬当共欢喜。 「『夫人! 若有已受玺印刹利王至他土境,得此宝星陀罗尼书持爱乐者,以经力故,彼刹利王威德高远有大名称,遍满十方无量国土,乃至一切欲色界天闻其德声,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等,无量俱胝那由他百千万亿刹利诸王,常所随逐所共守护。 彼王国土所有一切斗诤饥馑、他方怨敌、风雨寒热、疫病过患皆得除灭,一切恶鬼、夜叉、罗刹、师子象狼皆生慈心,虽在其国不为损害。 其王国土亦无一切麁澁苦味,恶触痛恼无不消灭,一切财宝,五穀果实,药草华叶,滋茂美味皆得增长。 「『若受印刹利王,欲与敌国余刹利王共斗战时,应悬此经置自幢头,以经力故,彼怨敌王所有兵众自然退散。 若彼二刹利王受天印者共交战时,各悬是经置一幢头,以经威力,时彼二王便相钦爱共相和好。 如是成就无量功德,利益安乐一切人王,是宝星陀罗尼随有之处。 「『若城邑聚落,若人非人、四足多足诸恶毒虫,无有能令闻是经者,疾病横死及故恼乱。 若是经典所在之处,应当尽心设大供养,应以供养之具奉迎此经,亦以经卷置师子座。 读是经人及听经者,应当至心清净洗浴,香油涂身着新净衣,受持梵行,散杂色华,烧众名香,种种美味,恭敬围绕供养是经。 「『其人若有一切病苦横死之厄,及以怖畏恶相之徵,以经力故悉灭不现。 若有女人为求男女,皆应澡浴着新净衣,修习梵行烧香散华,恭敬供养是妙经典,便生福德智慧男女。 如是女人,虽不为己,以经威重熏修力故,舍身之后,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及得涅槃,毕竟不复受女身也;除自发愿成熟众生。 「『夫人! 随有此经一偈一句一声经耳,乃至飞禽走兽,闻此经者亦复如是,皆得舍彼畜生之身,亦令一切速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 彼过去月光明香胜如来说是经时,便以右脚栂指触地,而此世界六种震动。 释迦牟尼如来今说此经亦复如是,佛神力故。」时,此佛刹山河大地六种震动,十方无量阿僧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薜荔多、毗舍遮、鸠槃茶、人非人等,皆生疑怪。 一切佛刹大光遍满地平如掌,须弥山、轮围、大轮围树林牆壁悉隐不现。 当地动时,彼诸天、龙、夜叉先怀疑怪,如来神力所加被故。 诸天龙等四方观望,去一箭道便见释迦牟尼如来,各各惊喜生希有心,一时合掌瞻仰世尊。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作如是言:「善男子! 过去月光明香胜如来说是经时,以脚触地六种震动,而此佛刹平如水面,一切天人皆生疑怪,四方观望,去一箭道便覩彼佛月光明香胜如来,见已,合掌生希有心。 「善男子! 彼月光明香胜如来,即于天龙大众之中,为众生故,说此宝星陀罗尼咒曰:「『◎哆姪他(一) 阇卢计(二) 阇卢迦慕计(三) 阇梨阇罗阇梨儞(四) 阇罗婆啰帝(五) 阇呬利(六) 婆啰布楼沙罗叉那娑摩娄呬耶(七) 阿摩迷(八) 阿摩迷(九) 婆摩迷(十) 婆摩迷(十一) 那婆迷(十二) 摩呵迷(十三) 阇呵迷(十四) 阇呵迷(十五) 呿婆罗迷(十六) 婆罗鞞(十七) 婆婆鞞(十八) 婆呵鞞(十九) 傍伽鞞(二十) 婆阇鞞(二十一)(元本少三句) 阿罗阇呬离(二十五) 禅都木[山*(奚-大+ㄆ)](二十六) 婆呵啰(二十七) 婆呵啰(二十八) 悉陀哱啰帝(二十九) 檀地罗(三十) 檀地罗(三十一) 檀地驮罗(三十二) 苏利耶毗呵呿(三十三) 栴达啰毗呵呿(三十四) 折刍殊帝娑(三十五) 毗呵呿(三十六) 萨婆阿叉耶(三十七) 悉帝唎埵苏啰毗呵呿(三十八) 阇呿伽(三十九) 阇呿伽(四十) 苏啰呿伽(四十一) 毗呵摩(四十二) 阿波利呿(四十三) 阿没唎呿(四十四) 阿没唎呿(四十五) 阿没唎呿(四十六) 阿没唎呿(四十七) 阿没唎呿(四十八) 阿没唎呿(四十九) 阿没唎呿(五十) 阿没唎呿(五十一) 没唎呿(五十二) 没唎呿(五十三) 没唎呿(五十四) 毗婆謑陀羯摩(五十五) 度泥度泥(五十六) 乌波陀毗耶謑陀(五十七) 若那讫唎多(五十八) 阿讷波陀呿伽例呶迦(五十九) 鸯掘隶(六十) 傍掘隶(六十一) 毗薄俱隶(六十二) 俱罗呵(六十三) 因陀罗钵唎婆呵(六十四) 毗婆謑陀揭婆(六十五) 遮婆啰揥(六十六) 遮婆啰揥(六十七) 阿慕呵达唎舍奴(六十八) 钵唎跋多婆沙咄摩(六十九) 讫唎摩殊揥(七十) 呿伽唎阇呬(七十一) 阇呵(七十二) 殊揥(七十三) 儞虱迦(七十四) 毗啰娑(七十五) 毗啰娑(七十六) 毗啰娑(七十七) 毗啰娑(七十八) 毗啰阇摩底唎啰摩婆婆(七十九) 讫唎波(八十) 摩呵讫唎波(八十一) 呬隶(八十二) 呬呬隶(八十三) 阿喽拏婆啰帝(八十四) 三摩耶儞瑟髻(八十五) 陀摩驮那(八十六) 咥地夜那(八十七) 阿波啰没唎世(八十八) 颇罗君茶罗薄[山*(奚-大+ㄆ)](八十九) 儞跋唎多一悉揥唎婆婆(九十) 羯摩叉耶钵啰突婆婆(九十一) 布喽沙埵阿三摩三摩(九十二) 三摩耶毗地阇若(九十三) 哆他伽多(九十四) 娑婆呵(九十五)』」尔时,释迦如来说此宝星陀罗尼已,于时无间而此大地复更震动。 时,彼魔王五百妓女,以闻宝星陀罗尼故,即转女形具丈夫相,及无量阿僧祇天女、龙女、夜叉女、乾闼婆女、阿修罗女、迦楼罗女、紧那罗女、摩睺罗伽女,乃至薜荔多、毗舍遮、鸠槃茶等一切诸女,闻此宝星陀罗尼故,亦转女形具丈夫相,亦令一切诸善男子,速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一切诸女人等,于未来世当受女身,以经力故来业即灭。 尔时,一切女人皆共合掌,头面礼足释迦如来,同时高声,作如是言:「南无南摩希有能作无上利益者! 释迦如来、阿罗诃、三藐三佛陀! 唯愿大悲,广为我等说此本事,我今何故女人形相皆已灭尽,丈夫身分满足成就? 以此希有转变深生庆喜,我今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惟愿世尊说此本事,令无量天人皆得道果。」尔时,释迦如来重告贤首善男子言:「过去月光明香胜如来,为优钵罗王夫人天孙陀利,宣说宝星陀罗尼时,孙陀利并其后宫婇女眷属八万四千人等,女人相灭丈夫相现,无量无数阿僧祇诸天天女,乃至人非人等一切诸女,各转女形具男子相,及未来世应受女身之业亦灭无余。 「尔时,优钵罗王舍其自在转轮王位,以四天下委授太子,即与夫人天孙陀利丈夫并其千子,共八万四千天孙陀利丈夫(唐言天爱),及九万二千诸余民庶,于月光明香胜佛所,信家非家舍家出家,剃除须发而披法服,既出家已勇勐精进,读诵受持意乐寂静。 时彼无量俱胝那由他百千众生皆生是念:『何故转轮圣王出家入道?』其着邪者各共相谓作如是言:『此香胜如来勤乐魔业解作谄幻,或时转女人根成丈夫相,或时剃除须发随与染衣,或为生天上故说生天事,或为生人中故说人中事,或为畜生中生说畜生事,或为饿鬼中生说饿鬼事,或为地狱中生说地狱事,或说不生不灭之法,或复幻作女人之身,勤乐魔业具如上事。 彼月光明作沙门像,我今决定离此住处,不忍见彼沙门形相,亦不欲闻所出语言。』「时,彼众中鸠摩罗臣心生疑倒,向彼国人作如是言:『我等所有妻妾侍女皆被沙门之所幻化,改其女形作丈夫质,变化一切剃发染衣,唯我独身怀忧得脱。 我今当入深山嶮谷无人之处,如仙人游避其妖幻。 汝等一切共我和合可相随去,慎勿入彼沙门魔羂。 鄙幻沙门,我今不欲闻其音声,何况目覩?』而彼臣民未得心者,闻其所言一切欢喜。 「鸠摩罗臣说是语时,无量俱胝百千众生皆堕邪网,复为众生宣说邪法:『无有生死亦无解脱,作善作恶未来亦无诸业报果。 此虚诳沙门勤行魔业,若往见彼若礼拜彼,若听彼法惑乱人心,唯欲剃发舍家塚间修行,日唯一食以乞自资,乐寂静处入房少语,常厌五欲伎乐歌舞,舍离华鬘涂香散香严身之具,亦复不乐种种华饰醉酒昏淫适情之事。 而彼沙门勤乐宣说行魔羂道,即是一切众生怨家,我本不见不闻沙门所作,令无量俱胝百千众生见如是相,往昔已来亦未曾覩此恶见者。』「善男子! 复于后时,优钵罗大沙门闻其国人逃窜山谷,或复自行恶道,复教余人令着恶见,毁呰三宝谤正为邪,闻是事已,即自思惟:『若彼众生皆堕恶见,不得解脱不住正见,不利益者不安立者。 我为沙门,云何令彼未来之世盲冥众生,离三恶道去四魔羂,未解脱者能令解脱,乃至究竟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尔时,优钵罗大沙门作是念已,即白月光明香胜如来言:『我于今者为众生故,发大勇勐行大慈悲,便与无量百千众生,前后围绕往彼边地,城邑聚落空山嶮处,为诸众生宣说正法。 若彼众生堕恶见者,我今当遮令入正见,乃至教其安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或有愿求辟支佛乘,或求声闻乘,或安立圣果,或令出家,或劝受持优婆塞戒,或八斋戒,或三归行,或为安立一切女人,具丈夫形断女根业,说此宝星陀罗尼咒。 乃至无量百千万亿众生,于如来边曾生疑倒,如是一切着恶见者,我当遮断令其发露。 作是教已,悉令安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于月光明香胜佛所,俱共出家净修梵行。』「男子鸠摩罗臣先作是愿:『彼大沙门能说幻法,破我徒众诱我眷属。 汝未来世当得佛时,我还于彼作种种魔事,所谓始处胎时,为童子时,盛年戏乐及出家时,菩提树下坐道场时。 我当种种恼乱种种破坏,令其退失菩提之心。』「善男子! 时大沙门倍加勤苦,勇勐精进游其本国,入彼山嶮慈语爱语,种种譬喻开晓其民。 彼诸众生咸见本王,闻其说法皆生欢喜,即回邪心断昔恶见,于沙门所求哀忏悔,同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鸠摩罗臣及其徒众,调伏邪心俱怀正信,便作愿言:『若大沙门具大悲者,将来之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愿垂为我授菩提记。』「善男子等! 欲知往昔转轮圣王优钵罗者,岂异人乎? 今我身是也。 其王夫人孙陀利者,今弥勒菩萨是。 诽谤正法怀恶见臣鸠摩罗者,今魔王是。 尔时,无量那由他百千众生,闻我说法共舍恶见,住三乘道俱得出家,及无量女人以经力故成丈夫者,于今汝等大众之中四部弟子是也。 「善男子! 汝等今当信受我语,闻说过去优钵罗王本事之时勿生疑惑。 所以者何? 忆念在昔鸠摩罗臣,见其眷属及彼无量百千众生同舍魔业,在佛法中出家为道,便起恶念,愿我当来兴魔兵众,破汝眷属还如今日。 「善男子! 汝等曾于月光明香胜如来所,生不净信作不善语,以恶见报迷陷众生,值佛因缘而得解脱,由一念善出家力故,从是已来亲近无量百千诸佛,供养供给不生劬劳,于诸佛所发大誓愿心乐听法,乃至常行六波罗蜜。 汝等昔来以身口意所行恶业,经无量劫常处三涂加诸苦恼,业障所引生魔道中。 因我释迦牟尼如来说此宝星陀罗尼,彼魔众中五百妓女,即转女身,同时皆得无生法忍,无量无数那由他百千众生,一切世间天人大众,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得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有无量无数那由他等百千众生,皆得不退声闻辟支佛乘。」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二「『多地也他阇卢计(一) 阇卢迦慕计(二) 阇梨阇罗(三) 阇梨儞(四) 阇罗婆啰帝(五) 阇呬利(六) 婆啰布楼沙罗叉那婆摩娄呬邪(七) 阿摩迷阿摩迷(八) 婆摩迷婆摩迷(九) 那婆迷(十) 摩呵迷(十一) 阇呵迷(十二) 阇呵迷呿婆罗迷(十三) 婆罗迷(十四) 婆罗迷(十五) 婆罗迷(十六) 婆婆鞞(十七) 婆呵鞞(十八) 傍伽鞞(十九) 婆阇鞞(二十) 婆罗多婆利筛(二十一) 阇呵迷呿(二十二) 婆啰鞞(二十三) 阿罗阇呬离(二十四) 禅堵离(二十五) 祖堵母嵠(二十六) 婆呵啰(二十七) 婆呵啰(二十八) 迷陀哱啰帝(二十九) 檀地罗(三十) 檀地驮罗(三十一) 苏利耶毗呵呿(三十二) 栴达啰毗呵呿(三十三) 斫刍殊底沙毗呵呿(三十四) 萨婆叉耶(三十五) 悉底履埵苏啰(三十六) 毗呵呿(三十七) 阇呿伽(三十八) 阇呿伽(三十九) 苏呿伽(四十) 毗呵摩(四十一) 阿没履呿(四十二) 阿没履呿(四十三) 阿没履呿(四十四) 阿没履呿(四十五) 阿没履呿(四十六) 阿没履呿(四十七) 阿没履呿(四十八) 阿没履呿(四十九) 阿没履呿(五十) 没履呿没履呿没履呿(五十一) 毗婆侈陀羯摩(五十二) 度泥度泥(五十三) 郁波陀毗耶侈陀(五十四) 若那讫履哆(五十五) 阿讷哆波陀(五十六) 呿伽离纽迦(五十七) 鸯咎隶(五十八) 朋瞿隶(五十九) 毗簿俱隶(六十) 俱罗呵(六十一) 因陀啰钵履婆呵(六十二) 毗也婆侈陀揭婆(六十三) 遮婆啰底(六十四) 遮婆啰底(六十五) 遮婆啰底阿慕呵达履舍奴(六十六) 钵履跋多婆沙也呿摩(六十七) 讫履摩殊底(六十八) 呿伽履阇呬(六十九) 阇呵殊底(七十) 儞虱迦毗啰娑(七十一) 毗啰娑(七十二) 毗啰娑毗啰娑(七十三) 毗啰阇(七十四) 摩底履伽啰摩婆婆(七十五) 讫履跛也摩呵讫履跛(七十六) 呬隶呬呬隶(七十七) 阿喽拏婆啰帝(七十八) 三摩邪儞瑟计(七十九) 陀摩驮那(八十) 地夜那(八十一) 阿波啰没履(八十二) 颇罗君茶罗簿嵠(八十三) 儞跋多悉底履婆婆(八十四) 羯摩叉耶钵啰突婆婆否喽沙哆梵(八十五) 阿三摩三摩(八十六) 三摩耶毗地阇若(八十七) 哆他伽多(八十八) 娑婆呵(八十九)』」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三唐天竺三藏波罗颇蜜多罗译魔王归伏品第三尔时,释迦牟尼如来说此宝星陀罗尼经时,放大光明,遍照此娑婆世界百俱胝四天下处,悉皆大明。 应时,此间百俱胝处欲界诸魔,以佛力故皆起惊动,共覩此光所现因缘,咸作念言:「决定是彼恶魔所为,于四天下有大威德,彼于我等大自在力故现此光。」作是念时,观见恶魔坐忧恼室极生悒恨。 尔时,此界百俱胝魔,各舍魔宫到此四天下恶魔王所,作如是言:「汝欲界主有大自在,放此光明普照一切,复何因缘坐忧恼室?」尔时,魔王即便遍答百俱胝处所有诸魔:「汝等应知,此是沙门出于释种,第一谄幻,放此光明照于世界,一切惊动,世间所有明慧之人、诸梵天王,及诸龙王、夜叉王、阿修罗王、摩睺罗伽王、迦楼罗王、紧那罗王,乃至其余人、非人等,其中所有聪睿之士,一切归向供养于彼,乃至六年独坐无二,成就无相大幻之力。 我以自力示现神通,严驾军众三十六俱胝周匝围绕,一切魔力用大勤劳,毕竟不能令彼首陀惊畏一毛,何况复能作余障碍动彼法坐? 今此首陀成就如是无相之幻,所作示现动此大地并退我军,如诛大树根枝俱倒。 一切魔界悉皆闇蔽,于彼坐处成就大明,从坐起已,为诸众生开示演说,此四天下所有众生聪明智慧,悉亦为幻钩所牵,我亦不知彼等之心,何处何趣? 何时死何处生? 今此六趣归依彼者,我尚不能惊动一毛,况复能令动彼信心? 我此五百微妙妓女,及二万子并诸眷属,皆悉归依沙门瞿昙在彼前坐,我于今日不能遮制。 汝等今者,有力有福有智自在,当助于我断彼释子首陀罗命,所有众生归依彼者悉令破散,幻谄沙门黑闇部党悉令降伏,我等魔众白净部党悉令明显,从尔已后当受乐触。」尔时,有魔名曰光明,观此阎浮于法坐上见如来身,又闻梵音美妙说法,见闻此已,毛竪惊起,向彼魔王说如是偈:「一切刹土中,此色最胜异,功德及智慧,久已净其身,解脱诸烦恼,长夜善相应,解脱于诸有,尽彼一切忧。 汝今勿复瞋,自在所不容,归依此处者,三有第一归。 汝若于此处,起于刹那瞋,以彼愚痴故,自得于乐坏。」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珊儞弭迦,向彼魔王说如是偈:「彼大神通力,最上功德相,一切无所依,依者趣解脱,苦尽无有余,能说苦尽道,无量百千魔,所不能恼乱。」尔时,魔王说偈报曰:「我今所有自在人,彼大自在悉归从,如是不久空我界,我无趣处复无得。」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新尘,向彼魔王说如是偈:「第一势力汝先有,自在勇健之所作,汝今失力复无能,无得共比一切智。」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刀月,向彼魔王说如是偈:「慈悲众生无恶意,自性清净无所依,解脱三界游行处,无趣无行无能害。」尔时,魔王说偈报曰:「欲界所有诸众生,迷醉倒情着诸欲,于我所作常随转,云何共汝不害彼?」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地水,向彼魔王说如是偈:「诸有不坚如幻炎,能知诸有断诸爱,不着诸有如虚空,云何于彼能逼恼?」尔时,魔王说偈报曰:「彼虽自在于三界,饮食衣服恒资用,彼于三受所乐住,云何将死不能害?」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舍爱,向彼魔王说如是偈:「神通境界有所有,恶魔天龙夜叉等,种种恼佛无所触,云何将死能害彼?」尔时,魔王说偈报曰:「我等昔日断彼食,于虚空中雨大石,无边骂詈百种声,我欲动彼所依处。」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曰知眼,向彼魔王说如是偈:「汝于彼时作恼乱,颇见少许瞋过不,舒颜视汝不嚬蹙,软音慰喻无恶声。」尔时,魔王说偈报曰:「彼有智慧能常忍,能断爱痴诸过失,慈心一切诸众生,聚集所行无不集。」尔时众中,复有一魔名难降伏,向彼魔王说如是偈:「三结若能羂缚者,我等可应恼乱彼;佛乃灭此痴羂障,云何将死能恼彼?」尔时,魔王说偈报曰:「汝等助我力,装束莫放逸,我变地为水,束四山为鬘,虚空雨大石,又放铁沙聚,月箭曲刀镩,掷彼身即碎;如是勤方便,极作恼乱彼,汝等相运助,释子定为灰。」尔时,诸魔各各说偈,乃至百俱胝处所有诸魔,说偈问答皆亦如是。 尔时,彼众一切诸魔,同时发声作如是言:「如是应去各各自宫庄严甲冑,并诸军众悉皆擐甲。 若使我等神通之力,一切境界示彼令知,沙门瞿昙虽复勇勐,岂当我辈军众之锋?」如是语时,于刹那顷,百俱胝处所有诸魔,各从自宫甲冑庄严,一一魔军千俱胝众,着种种甲持种种器仗,各别严驾,于夜分中下阎浮提,到中魔伽陀,各住虚空隣近于佛,乃至四洲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伽楼罗、吉那罗、摩睺罗伽、薜荔多、毗舍阇、究槃荼,各于佛边生不信心无恭敬意,于法僧边亦不信心。 彼一切魔各遣军众,种种器仗擐甲庄严,大集彼处欲害如来。 有一仙人名曰光味,于十八明处及神通境界学过彼量,而常承事摩醯首罗,与五百徒众住雪山边。 尔时,魔王即自变身作摩醯首罗像,住仙人前,说如是偈:「瞿昙姓种生,大仙依通者,聪慧住摩伽,今王舍城乞。 汝当坚固心,往共种种论,汝极五神通,当决定自在。」尔时,魔王说此偈已,即隐不现,还于魔宫自眷属所,说如是偈:「汝等今日我边听,我今思得无比知,释子所摄所共语,神通加彼令具足。 彼幻示现自境界,夺我魔之广大力,如母向子常软语,悉令弟子生喜乐,恒日初分入城邑,徐步摄持正威仪,弟子所行所断欲,彼彼自当我捉持。 美妙歌舞现其前,令彼见闻生惑着,弟子记闻惑着已,应恼释迦大仙意。」尔时众中,复有一魔说如是偈:「我今化现可畏事,师子驼象虎水牛,速疾奔驰彼城邑,惊动现威雷震声,神通化现无量事,复现兵器逼其前,彼彼所弃诸欲者,或时迷乱令忘失。」尔时众中,复有一魔说如是偈:「我今于彼四衢道,化作楼观侠其前,种种奇形丑恶面,种种器仗逼动彼,空中大声雨刀剑,惊动可畏雷雹声,于彼境界不自在,速令消灭不现前。」尔时,魔王以神通力一切严驾,广作如上一切境界;如来大慈威德力故,亦广如彼种种示现,即时变此三千大千佛之世界,令此地性犹如金刚,一切魔力不能改转,亦复不能更作恶声,及以火山四方勐焰,亦不能作非时黑云及恶风气。 佛力持故,乃至无有一龙能运其身下一渧雨。 尔时,四大声闻日初分时,着衣持钵入王舍大城乞食。 时尊者舍利弗,于城南门值魔童子其数五十,第一端正妙色庄严大人子相,同在街路歌舞而行,遥见尊者舍利弗来,即前共持尊者两手,谓尊者曰:「汝舞,沙门! 汝歌,沙门!」时舍利弗语童子言:「汝当谛听! 先所未闻,当令汝闻。」即为童子,说如是偈:「诸入可厌患,杀处常欺我,我今厌患已,尽彼入边际;诸阴可厌患,杀处常欺我,我今厌患已,尽彼阴边际。」尔时,舍利弗为魔童子说此偈已,即说咒曰:「哆姪也他(一) 婆呵啰(二) 婆呵啰(三) 婆啰(四) 婆啰(五) 末利支婆呵(六) 萨遮婆呵(七) 阿磨婆呵(八) 萨婆呵(九)」尔时,舍利弗于歌音中说如是偈及陀罗尼,时魔王童子五十人等,闻是法音得未曾有,甚大欢喜信心清净,向舍利弗说如是偈:「正导我等今忏悔,为世间亲善说者,说阴可畏教我离,令我于此常证见。」时魔童子说是偈已,头面着地礼尊者足,便于道中共坐听法。 尔时,尊者大目揵连欲入王舍大城乞食,于城东门见五十童子,乃至于歌音中,说如是偈:「诸界可厌患,杀处常欺我,我今厌患已,尽彼界边际;诸受可厌患,杀处常欺我,我今厌患已,尽彼受边际;思惟可厌患,杀处常欺我,我厌思惟已,尽思惟边际;诸想可厌患,杀处常欺我,我今厌患已,尽彼想边际。」时,大目连于歌声中说是偈已,复说咒曰:「多姪也他(一) 阿磨婆(二) 阿磨婆(三) 阿磨婆(四) 阿磨婆(五) 阿啰阇(六) 啰挐阇呵(七) 奢藐他(八) 奢藐他(九) 奢藐他(十) 他伽那婆摩(十一) 娑婆诃(十二)」尔时,长老大目揵连为魔童子说如是偈及陀罗尼,时五十童子第一欢喜生净信心,说如是偈:「具足密神通,圣主牟尼子,生死道过患,法灯普照示,能断诸过恶,故我生信乐,今既归依佛,法僧亦归依。」尔时,五十魔之童子,于街道中即便接足礼大目连,于彼前坐正仪听法。 尔时,长老富楼那弥陀罗尼子,于城北门入城乞食乃至街中,随彼童子所唱歌声,于歌音中,说如是偈:「诸触可厌患,杀处常欺我,我今厌彼触,故尽触边际;诸根增上主,杀处常欺我,我今厌增上,故尽增上边;惑业常流转,杀处常欺我,我今厌惑业,尽惑业边际;诸有可厌患,杀处常欺我,我今厌诸有,尽诸有边际。」尔时,富楼那于歌音中为魔童子说此偈已,告童子曰:「人命轻速难可保住,犹如山水迅浪奔流,命甚于彼,愚痴凡夫都不觉知。 复次,童子! 一切凡夫色酒所醉无觉知者,声酒所醉无觉知者,香酒所醉无觉知者,味酒所醉无觉知者,触酒所醉无觉知者。 复次,童子! 人命轻速甚彼山水,愚痴凡夫都不见知,法酒所醉无觉知者,阴酒所醉无觉知者,界酒所醉无觉知者,封食所醉无觉知者,乐酒所醉无觉知者,生酒所醉无觉知者,欲酒所醉无觉知者。 复次,童子! 人命轻速犹如山水迅浪奔流,命甚于彼,愚痴凡夫都不见知,乃至为彼一切情识取着之酒,为所迷醉都不觉知。」即为童子,而说咒曰:「多姪也他(一) 揭伽婆(二) 揭伽婆(三) 揭伽婆(四) 门致尼(五) 阿伐多(六) 毗伐多(七) 呿伐多(八) 跋啰磨阿啰他(九) 殊底伐多(十) 娑婆呵(十一)」尔时,长老富楼那于歌声中,为魔童子说如此偈及陀罗尼句,时彼五十童子第一欢喜生净信心,说如是偈:「汝今教我寂灭道,诸界犹如彼幻炎,世间唯从分别生,故我身命归三宝。」尔时,五十魔之童子于街道中,即便接足礼富楼那,于彼前坐正仪听法。 尔时,长老须菩提于城西门入王舍城,次第乞食。 于街道中逢值魔王五十童子,华年盛美颜色端正,容止庠雅大人子相,共戏街道歌舞而行。 见须菩提即便趋往,各共捉彼尊者两手,作如是言:「汝歌,沙门! 汝舞,沙门!」须菩提言:「谛听! 童子! 汝先歌音所未闻者,当令汝闻,汝且默然听我歌声。」时,须菩提即为童子,说如是偈:「一切有为法,动性皆无常,如彼幻泡炎,虽见不可得,速疾生灭法,唯智者乃知。 触受是苦担,愚痴者随着,有为逼迫苦,一切悉无我,更无一知识,令脱于苦者。 如信菩提道,亲近修一相,谓离诸法想,不净及无我。 一切行相应,无实无性相,诸法无命养,无人无作者,汝舍魔谄意,发觉生净信。 诸识依本起,如电依虚空,触受思无我,观察无有实;愚痴凡夫聚,此阴恒流转,净心分别生,作者不可得。 真际寂灭空,能离一切边,此法无无明,故说菩提行,如彼大船师,普运到菩提。」尔时,长老须菩提为魔童子说此偈已,即说咒曰:「多姪也他(一) 苏文第(二) 毗文第(三) 文陀(四) 阇醯(五) 赐离(六) 赐离(七) 赐离(八) 阿婆赐离(九) 阿婆呵赐离(十) 多他多婆赐离(十一) 步多俱胝赐离(十二) 娑婆呵(十三)」尔时,长老须菩提为此童子于歌声中,说此偈辞及陀罗尼句,时彼五十童子第一欢喜生净信心,说如是偈:「我依恶知识,未闻如是法,愚痴无智故,造作此恶业,我今发露悔,愿尊证知我。 尊从胜法生,故我发大愿,愿我得作佛,普利益世间。」时五十童子,于街道中即便接足礼须菩提,于彼前坐正仪听法。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令此街道百由旬量,广博严净而为示现。 时舍利弗北面而坐,大目揵连西面而坐,富楼那南面而坐,须菩提东面而坐,四人住处共半由旬。 应时,于彼四大声闻坐处地中现大莲华,纵广正等五十肘量,阎浮檀金为茎,青毗琉璃为叶,胜藏宝为须,真珠为蘃,华气芬馥过彼天香,如此莲花是出世间善根所生。 从此莲华出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于彼街道其华上踊,高三人量而为示现;乃至四天王天此莲华现,以彼天量高五由旬而为示现;乃至三十三天此莲华现,以彼天量高百由旬而为示现;阿迦尼吒天此莲华现,以彼天量高半由旬以为示现,于莲华叶宣示种种美妙句义,此地众生及彼诸天,皆闻华中如此偈颂:「唯佛清净生此刹,退彼魔王并军众,佛勇勐故转法轮,世间因此故无疑,诸有聪慧解义论,知法求法求解脱。 一切世间聪睿人,优波俱利最为上,此为导师已调伏,善巧说此妙大法。 一切世间上供养,供养牟尼能说者,具三世智能善说,所学三学能开示,能救世间人天者,无量法义令解知,利益世间教善行,方便智灯照世间。 巧说妙法断三垢,智慧利益无疲倦,世间极苦令解脱,无明闇蔽诸众生,能与法眼不颠倒,一切大众普已会。 此佛不久师子吼,如来能示第一义,妙色力具展转说,见世沉没大苦海,来处世间击法鼓,六根护中住上护,此六随行六通知,六度上法佛所说。 决定说此六种子,能杀六根居村者,六无上事所念者,佛调御主令彼念。」于莲华中说是偈已,乃至于彼六欲诸天,于莲华中复为诸天说如是偈:「汝等和合游,乐着贪诸欲,放逸心迷醉,爱盖之所覆,愚痴常乐着,诸欲酒所醉,以彼放逸故,不供养善逝。 诸欲无常坏,如彼水中月,死生坚牢羂,众生无脱者,此等无所依,放逸着诸欲,以乐诸欲故,永不得涅槃。 常处放逸地,与灭不相应,不看先所作,为净为不净,为业受老死,怖畏恒围绕,汝等放逸故,三恶地所行。 以施调系心,恒修不放逸,先所作善业,应当勤护持,念舍欲不净,难得后边故。 汝等归善逝,听彼说大义,汝等修智慧,解脱寂灭因,与妙法相应,听如是大义。」如是莲华中说是偈已,乃至色界十六天,处于莲华中,复为诸天说如此偈:「分别善法勤修习,一心乐禅离愦閙,寂静不乱求解脱,慧所应作断瞋恚,所有我相十三种,分别为说修胜忍,以此毕竟速解脱,得至生死解脱处。 贪嗜色聚分别者,我性坚固见湛然,彼等不减所生法,由见流转趣恶地。 观彼三界常无我,不实无自空无作,修忍分别随顺彼,得彼一切趣解脱。 彼等不老不病死,不怨憎会离恶趣,一切诸法等虚空,所修相应不二修。 毕竟净道最无上,意无所着净诸根,犹如释子降四魔,应修无相一法性。 所有一切相皆离,调顺威仪二种断,此道为彼最上说,一切法空分别修。 若能分别修此空,无主无作受亦无,如空自性解菩提,远离悕求最无上。」尔时,如来于此净色莲华台中,出此大声句义法时,此世界中一切所有人、非人等,普来街中绕莲华座,乃至无量无数阿迦尼吒天,悉下天宫绕莲华座瞻仰听法。 是时,魔王闻此偈已,周匝普观见王舍大城,街中莲华出此法声,及见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人,围绕莲华共坐听法。 又见六欲诸天无量无数百千俱胝那由他等,一切诸天悉舍宫殿,随绕莲华而坐听法。 见闻是已,转过前量,加大忧苦悔恼缠心,毛竪战慄遍身流汗,走虚空中,以大音声唤余魔众,说如是偈:「汝等当听,善摄外意,我于境界,无自在力。 此乃释迦,最上胜力,功德广行,流布世间。 令彼众生,坚固所作,于莲华台,出此法声。 人天诸子,尽来无余,决定善人,咸皆渴仰。 专意善逝,趣寂灭道,最上功德,第一无上。 沙门所作,幻此三界,迷惑一切,令无余意。 人天大众,围绕莲华,疾放雨石,作恐怖声,以魔凶众,往摧坏彼。」尔时,余魔对彼魔王说如是偈:「汝听我等语,此语能利益,汝知何等法,而不止息意。 如来胜持力,魔军尽消灭,我等见善逝,心皆大迷闷。 佛为大船师,光颜胜圆满,置佛善归依,更无胜归处。」尔时,复有余魔对彼魔王举体掉动,面目嚬蹙悲泣极瞋,说如是偈:「汝失善道住恶道,可不自知力所能,汝无羞愧比导师,魔力消灭由佛力。 世间和合莲华所,听法怡悦净身心,我等秽身失精进,不去消灭刹那顷,今者一切悉归依,归依牟尼因陀罗。」尔时,复有诸魔悉皆合掌向彼魔王,说如是偈:「汝舍法行乐作恶,佛为恃怙利世间,于诸众中佛众胜,佛今已来于此城。 我等宜以清净眼,以喜乐心速往彼,归依三界之所尊,一切众生妙良药。」尔时,此虚空中复有一魔,名曰智声,向彼魔王即便高声,说如是偈:「汝等和合以信乐,一切相应听我语,发意言行断恶见,曲躬合掌舍瞋恚,以醒悟心当净信,随喜如来最上说,对佛归依难得归,我当今日信供养。」尔时,诸魔无量无边,于刹那顷悉从空下,到王舍大城七宝之门,各持种种庄严供具来至佛所,为欲供养婆伽婆故。 或有变作转轮王像,或有变作梵天王像,或有变作魔醯首罗像,或有变作自在天像,或有变作那罗延像,或有变作兜率陀形,或有变作焰摩天像,或有变作释提桓因,或有变作三十三天,或有变作童子之形,或有变作毗沙门像,或有变作毗楼勒叉,或有变作毗楼博叉,或有变作提头赖吒,或有变作四天王天臣佐之形,或有变作日天子形,或有变作月天子形,或有变作星宿天子大小之形,或有变作阿修罗像,或有变作伽楼拏形,或有变作紧那啰像,或有变作摩呼啰伽形,或有变作宝山之形,或有变作金聚之形,或有变作种种宝形,或有变作宝树之形,或有变作刹帝利像,或有变作余外道形,或有变作轮宝之形,或有变作摩尼宝形,或有变作伊啰婆荼象宝之形,或有变作婆罗呵马宝之形,或有变作女宝之像,或有变作主藏臣宝,或有变作主兵臣宝,如是种种各自现化,为供养故住于佛前。 或有现于青色青身,以白色具庄严其身,各共执持赤盖幢幡真珠璎珞,以一多罗树量之高住虚空中;或有现于白色白身,以赤色具庄严其身,各共执持黄盖幢幡璎珞之具住虚空中;或有现于赤色赤身,以金色衣庄严其身,各共执持青盖幢幡行列而住。 或有现于红色红身,雨白真珠;或有现于白色白身,雨红真珠;或有现作天仙之色,住虚空中雨于华雨;或有变作声闻之像,为供佛故种种天香雨虚空中;或有变作揵闼婆色击天伎乐;或有变作天女之色,种种宝器香水洒地;或有变作净金黑色烧种种香;或有变作诸天子像歌唱喜舞;或有变作种种之色,合掌瞻仰赞叹如来。 或有魔众随佛方面一心瞻仰,各持种种摩尼之宝供养世尊;或有街衢殿堂楼阁窓牖门阙台上,四阶之道牆堞楼橹,门间树上重阁鈎栏,各随所住合掌瞻仰供养如来。 宝星陀罗尼经卷第三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7:03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