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 内容: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长者贤护品第一之三 「复次长者! 又复世间十不善业,所谓杀生、偷盗、邪染、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瞋、邪见,如是十种不善业道,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十杂染法,所谓悭悋杂染、毁戒杂染、瞋恚杂染、懈怠杂染、散乱杂染、恶慧杂染、无闻杂染、疑惑杂染、无信解杂染、不尊重杂染,如是十种杂染之法,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又复世间有其十种生死怖畏,所谓悭嫉覆盖、无明萦缠、欲海汎溢、欲中艰苦、欲箭所射、忿恨烟塞、贪火烧然、瞋毒隐覆、痴障如刺、生死旷野险难怖畏,如是十种生死怖畏,汝等各欲求解脱邪? 」 尔时五百长者异口同音前白佛言:「世尊! 我等各欲解脱十种娆乱之法,总略而言,乃至十种生死怖畏彼彼十法,我等各欲悉求解脱。 」 尔时世尊告五百长者言:「汝等各欲求解脱者,而彼解脱从何所求? 诸长者! 眼不欲解脱。 何以故? 眼本无转亦复无作,眼无所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眼本不从我之建立。 诸长者! 耳鼻舌身意不欲解脱。 何以故? 耳鼻舌身意本无转亦复无作,意无所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意本不从我之建立。 诸长者! 色不欲解脱。 何以故? 色无所转亦复无作,色无所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色本不从我之建立。 声香味触法不欲解脱。 何以故? 法无所转亦复无作,法无所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法本不从我之建立。 「又复长者! 色蕴不欲解脱。 何以故? 色蕴无转亦复无作,色蕴无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色蕴不从我之建立。 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不欲解脱。 何以故? 识蕴无转亦复无作,识蕴无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识蕴不从我之建立。 「又复长者! 地界不欲解脱。 何以故? 地界无转亦复无作,地界无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地界不从我之建立。 水火风空识界不欲解脱。 何以故? 识界无转亦无所作,识界无思亦无了知,是故应知,识界不从我之建立。 「诸长者! 当知一切法皆从虚妄分别所起,系属于缘,无力劣弱,从缘而转。 若有缘法,而彼诸法即可施设;缘法若无,诸法亦复无所施设。 然于一切法所施设中,无有少法而可了知,亦无少法若生若灭、若起若尽,复无别法为断为常。 汝诸长者! 以是缘故,应如是知,彼一切法皆从虚妄分别所起,系属于缘,无力劣弱,从缘而转。 若有缘故,而彼诸法即可施设;缘法若无,诸法亦复无所施设。 然于一切法所施设中,亦无少法而可了知,亦无少法若生若灭、若起若尽,复无别法为断为常。 汝等当知,若有虚妄分别、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设;若无虚妄分别、不如理作意、无所施设。 若有不如理作意,而彼无明即可施设;若无不如理作意,无明亦复无所施设。 无明有故行有施设,无明无故行无施设;诸行有故识有施设,诸行无故识无施设;识法有故而彼名色即可施设,识法无故名色亦复无所施设;名色有故而彼六处即可施设,名色无故六处亦复无所施设;六处有故触可施设,六处无故触法亦复无所施设;触法有故受可施设,触法无故受法亦复无所施设;受法有故爱可施设,受法无故爱法亦复无所施设;爱法有故取可施设,爱法无故取法亦复无所施设;取法有故有可施设,取法无故有法亦复无所施设;有法有故生可施设,有法无故生法亦复无所施设;生法有故而彼老死即可施设,生法无故老死亦复无所施设。 「此中应知何名为老? 谓状貌衰变、喘息呻吟、策杖而行、诸根熟异、寿命减没、行相朽旧,如是所说故名为老。 何名为死? 谓终殁时至灭所灭相、诸蕴离散身坠于地、彼众同分坏谢变异,如是所说故名为死。 此是老相,此是死相,总而言之名为老死。 「生法有故而彼老死即可施设,生法无故老死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为生? 谓发生、遍起、出胎、成立,五蕴起聚、六处圆具,彼众同分次第合集,如是所说故名为生。 「有法有故生可施设,有法无故生法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为有? 谓欲有、色有、无色有,此名为有。 「取法有故有可施设,取法无故有法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为取? 谓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如是所说故名为取。 「爱法有故取可施设,爱法无故取法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为爱? 谓色爱、声爱、香爱、味爱、触爱、法爱,如是所说故名为爱。 「受法有故爱可施设,受法无故爱法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为受? 谓眼触为缘所生诸受、耳触为缘所生诸受、鼻触为缘所生诸受、舌触为缘所生诸受、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意触为缘所生诸受,如是所说故名为受。 「触法有故受可施设,触法无故受法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为触? 谓眼触、耳触、鼻触、舌触、身触、意触,如是所说故名为触。 「六处有故触可施设,六处无故触法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六处? 谓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如是所说故名六处。 「名色有故而彼六处即可施设,名色无故六处亦复无所施设。 何谓名色? 谓受、想、行号之为名,受、触、作意及彼四大、四大所造号之为色,总而言之故曰名色。 「识法有故而彼名色即可施设,识法无故名色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为识? 谓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如是所说故名为识。 「行法有故识可施设,行法无故识法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为行? 谓色遍思、声遍思、香遍思、味遍思、触遍思、法遍思,如是所说故名为行。 「无明有故行可施设,无明无故诸行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无明? 谓不知先际、不知后际、不知先后际、不知内不知外、不知中间、不知苦集灭道四圣谛法、不知于缘、不知缘生法中若黑若白、不知缘与非缘、不知对碍非对碍、不知有罪无罪、不知所应亲近不应亲近、于诸法中不知不见、不能觉了现前三昧,如是所说故名无明。 「不如理作意有故而彼无明即可施设,不如理作意无故无明亦复无所施设。 何名不如理作意? 谓我于先世为有为无? 我于先世已过去邪、未过去邪? 我于先世为类何等? 我于未来世当复何得为有为无? 未来世中当在何处? 我于未来世复类何等? 于内法中其复云何有我无我,而生疑惑为有为无? 何者是生何者不生,若有所生复类何等? 由起如是不如理作意故,于其六见及余见中有所生起,即起有我之见、无我之见,于我我所中不能平等如理而观。 以不平等如理观故,如是乃有诸见生起,是故有我及有世间,即有缘法。 其缘法者,无常无强、无力无坚,是不究竟、变坏之法。 于不究竟法中计为正住及正安立,此见成已,是故说名不如理作意。 「虚妄分别有故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设,虚妄分别无故不如理作意无所施设。 何名虚妄分别? 谓我、人、众生、寿者、补特伽罗、儒童、意生、作者、受者,此名虚妄愚夫、异生、无闻之者于我人众生寿者等中而生遍计,此名分别。 总而言之,故名虚妄分别。 此虚妄分别有故不如理作意即可施设。 虚妄分别无故不如理作意无所施设。 「此虚妄分别及不如理作意有故无明即可施设,二法无故无明亦复无所施设。 无明有故而彼诸行即可施设,无明无故诸行亦复无所施设。 总略而言,乃至生法有故而彼老死即可施设,生法无故老死亦复无所施设。 「诸长者! 当知一切法皆是虚妄分别所起,系属于缘。 其缘法者,无常无强、无力无坚、从缘而转。 缘法有故而彼诸法即可施设,缘法无故诸法亦复无所施设。 然于一切法所施设中,亦无少法而可了知,亦无少法若生若灭、若起若尽,亦无别法为断为常。 诸长者! 譬如池中大水流注,有诸虫鱼栖止其内。 于汝意云何? 而彼诸鱼依何力邪? 」 长者白佛言:「世尊! 依水为力。 」 佛言长者:「于汝意云何? 水实有力邪? 」 长者白佛言:「不也。 世尊! 不也。 善逝! 」 佛言:「长者! 水本无思,其何有力? 」 长者白佛言:「无力。 世尊! 无力。 善逝! 」 佛言:「长者! 虚妄分别所起诸法亦复如是,无力无坚、从缘所转。 缘法有故而彼诸法即可施设,缘法无故诸法亦复无所施设,然于一切法所施设中,亦无少法而可了知,亦无少法若生若灭、若起若尽,复无别法为断为常。 诸长者! 而彼缘法,若或如理伺察之时,实不可信。 不可信故即生惊怖,由惊怖故四向驰走。 又复谛诚如理伺察,云何是此法? 云何是彼法? 以伺察故,即不见有惊怖驰走。 又复如理伺察之时即无有法,以无法故云何驰走? 何以故? 诸长者! 以一切法无所得故,一切心意亦无所得。 「又复诸长者! 一切法无我,以离尘垢故。 一切法无众生,以离我故。 一切法无寿者,超越一切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愁叹等法故。 一切法无人,三世断故。 一切法无文字,一切音声语言离故。 一切法本来无尘,无所缘故。 一切法寂静,近寂相故。 一切法一切处通达,如虚空自性故。 一切法依止于空,无决定对现故。 一切法无动,无依止故。 一切法安住实际,无住无动相应故。 一切法无言说,离语言波浪故。 一切法无色相,离形显色及对碍所行故。 一切法无等,离我相故。 一切法无所了知,离心意识故。 一切法无含藏,超越眼之境界道故。 一切法不可信,超越耳鼻舌身意境界道故。 」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三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6:4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