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四 内容: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四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光禄卿传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法护等奉 诏译 如来不思议品第四之八 「复次舍利子! 云何名为如来大悲之心不可思议? 诸住信菩萨闻是说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舍利子! 如来大悲心者,所谓不舍一切众生,常行悲愍为成熟故,随悲心转而无不转。 是故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无有限量不可思议,复无等比,亦无数量、不可称说、最为甚深。 如其语业不能宣说。 何以故? 随佛如来所证菩提亦然,如是为诸众生起大悲心,随如是菩提即如是大悲。 舍利子! 云何如来得证菩提? 如来无根本、无所住故,乃证菩提。 云何名根本? 复何名住? 谓有身见为根本,依虚妄分别而住。 如来以其菩提平等故,平等了知二法亦悉平等,是故说名无住、无根本。 如来由是现成正等菩提,而诸众生于无住、无根本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寂静、近寂,由如是故我成正觉。 何名寂静? 何名近寂? 内谓寂静,外谓近寂。 所以者何? 谓眼空故,我我所无自性,此名寂静。 如是耳、鼻、舌、身、意空故,我我所无自性,此名近寂。 知眼空已,色无所取,此名寂静;乃至知意空已,法无所取,此名近寂。 而诸众生于此菩提寂静等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自性明亮,由如是故我成正觉。 云何名为自性明亮? 谓由自性无所染故,与虚空等。 虚空自性周遍一切,以虚空平等故,一切法平等。 毕竟自性如是明亮,此明亮性所应觉了。 诸愚夫异生以客尘烦恼之所染故,于此自性明亮法中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无出无入,由如是故我成正觉。 何名无出? 以无相故无出。 又无出者,一切法无舍故。 无入者,一切法无取故。 如来于是无出无入法中,平等观照,如来无此无彼,一切法离彼此故,是故如来现成正觉。 如是无出无入法中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无相无所缘,由如是故我成正觉。 何名无相? 何名无所缘? 谓眼识无所得,名为无相;色无所观,名无所缘。 乃至意识无所得,名为无相;法无所观,名无所缘。 舍利子! 此无相无所缘法,是诸圣境界。 何名圣境界? 谓即三界是圣境界。 若诸圣境界,彼即无境界,而愚夫异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非过去未来现在,三世平等、三轮清净,由如是故我成正觉。 何名三轮清净? 谓过去心无转、未来识无觉了、现在意无动,而心意识都无所住,过去无分别、未来无领纳、现在无戏论。 此三平等三轮清净之法,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是无为,由如是故我成正觉。 谓非眼识所知,乃至非意识所知,此名无为。 无为即无生、无灭、无住。 此说亦名三轮清净,是即无为。 然于有为之法亦悉了知。 何以故? 一切法自性彼即无性,无性即无二。 无为之法亦非身证,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是无差别句,由如是故我成正觉。 何名无差别? 复何名句? 谓如所说名句无住,名无差别。 法界名句无种种性,名无差别。 实际名句无动性,名无差别。 空名为句无所得,名无差别。 无相名句无寻伺,名无差别。 无愿名句无分位,名无差别。 无众生名句无众生自性,名无差别。 虚空名句无所得,名无差别。 无生名句无灭,名无差别。 无为名句无所行,名无差别。 菩提名句近寂,名无差别。 涅盘名句无所转,名无差别。 舍利子! 此如是等,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非身心可证。 何以故? 是身无知无作无转,如草木瓦砾,是心如幻如水月阳焰,应当觉了。 身心若然,即是菩提。 此乃世俗所行,亦非菩提有少法可说。 若身若心、若法若非法、若真实若不真实、若诚若妄,悉无言说。 何以故? 菩提无言说故。 彼一切法亦无分位可容言说,犹如虚空了无分位、无言说故,菩提亦然,了无分位亦无言说。 舍利子! 若其如实审伺察时,彼一切法本无言说,法无言说亦非无说。 此诸法理,而诸众生不能觉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无取亦无含藏。 何名无取? 何名无含藏? 谓知眼故,名为无取;色无所观,名无含藏。 乃至了知意故,名为无取;法无所得,名无含藏。 舍利子! 如来以无所取无含藏故,现成正觉。 又眼无所取,色无含藏,识无所住;乃至意无所取,法无含藏,识无所住。 彼无住识,于彼一切众生心住。 此云何知? 谓有四种法于一切众生心住。 何等为四? 谓色中住,受、想、行中一切众生心住。 如是四法众生心住,然其所住亦即无住。 如来了知如是无住之法真实之际,而诸众生不能觉了,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是空增语,以其空故,菩提亦空、诸法亦空,如来以其诸法空故,现成正觉。 亦非空故空有所证,若空若菩提同一理智而无有二,以空及菩提本无二故,即无种类之法。 以其诸法无二无种类故,即无名无相无行。 毕竟无行无集法中,此说名空。 是中悉离执见取着,而于胜义谛中无有少法可得,以如是故乃说名空。 此所说空如虚空故,即此虚空欲说为空,而亦无言可说为空,空亦无言而可说故。 于是空中若解入者,乃一切法假名施设。 然其名字而不在方亦不离方,如其假名不在方不离方故,由是诸法假名施设。 一切法亦然,而不在方亦不离方,如来如实了知本来如是无生无起。 如实知已,自性解脱无缚无解。 而愚夫异生于如是法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如虚空故而悉平等无高无下,菩提亦然等无高下。 若知诸法毕竟都无,亦复无高无下可说。 舍利子! 如来以一切法无高无下故,现成正觉。 虽有所成,亦无微尘许法若高若下而可施作,如实智知无此彼法。 何名如实智? 谓无根本法,虽有所生而无摄受,亦无主宰。 以无主宰无摄受故,若生不生随缘所转,然于是中无法可转亦非无转。 如来于法而亦不说断灭之相。 如是无断灭法,而诸众生不能了知。 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是如所说句。 何名如所说句? 如其菩提,色法亦然,而不离真如。 如其菩提,受、想、行、识亦然,亦不离真如。 如其菩提,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空界亦然,亦不离真如。 如其菩提,眼界、色界、眼识界,乃至意界,法界,意识界亦然,亦不离真如。 由是施设此如是等诸圣法门,所谓蕴、处、界等。 如来以如实法故现证菩提,以无颠倒法故现证菩提。 如其先说,中后亦然,先际无生、后际无去、中际性离。 如是如所说句中,如说一法,多法亦然;如说多法,一法亦然。 如其所说,若一若多都无所得。 如是如所说句,而诸众生不能了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入相、入无相。 何名为相? 何名无相? 此说相者,谓即所起一切善法。 无相者,即一切法都无所得。 又相者,谓心无所住分位。 无相者,即无相三摩地法。 又相者,即思惟称量算数伺察。 无相者,即出过称量。 云何出过称量? 谓识业无故。 又相者,谓有为伺察。 无相者,即无为作证。 此相无相法,愚夫异生不能解入亦复不知,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者无漏无取。 何名无漏? 何名无取? 此说无漏者,谓离四种漏法:一离欲漏,二离有漏,三离无明漏,四离见漏。 无取者谓离四取:一离欲取,二离我语取,三离见取,四离戒禁取。 如是四取,一切皆由无明覆蔽、爱水滋润、我见执取蕴处界法。 如来了知彼我语取为根本故,得我清净已,一切众生亦悉清净。 若其清净,即无少法而可分别。 若无分别,即能深固作意。 若深固作意相应,即无明不能起发。 由其无明不起发故,即十二有支亦复不起。 彼即无生,彼即决定。 若其决定,即调伏义,是即胜义,胜义谛中即无补特伽罗义,若无补特伽罗义,即是不可说义。 若不可说义,即缘生义。 若缘生义,即正法义。 若正法义,即如来义。 由如是故,当观诸法皆从缘生,若能见法即见如来。 如其所见,若如实伺察,即无少法可见。 若无法可见,即见无相及无所缘。 若如是见,即真实见。 如来由此法故现成正觉。 平等故平等。 如是无漏无取之法,愚夫异生不能了知。 如来为令一切众生悉觉了故,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又舍利子! 菩提清净无垢无着。 何名清净? 何名无垢? 何名无着? 谓空是清净,无相是无垢,无愿是无着。 无生是清净,无作是无垢,无起是无着。 自性是清净,圆净是无垢,明亮是无着。 无戏论是清净,离戏论是无垢,戏论近寂是无着。 真如是清净,法界是无垢,实际是无着。 虚空是清净,寥廓是无垢,广大是无着。 知内是清净,外无所行是无垢,内外无所得是无着。 知蕴是清净,界自性是无垢,处离诸业是无着。 过去尽智是清净,未来无生智是无垢,现在法界安住智是无着。 舍利子! 此清净无垢无着,有其一法而能普摄,谓寂静句。 若寂静即遍寂,若遍寂即近寂,若近寂即无寂,此是牟尼圣尊所说。 「又舍利子! 如虚空故菩提亦然,如菩提故诸法亦然,如诸法故众生亦然、刹土亦然、涅盘亦然。 此即名为涅盘平等,是一切法毕竟边际清净正因,无所对治离对治因、本来清净、本来无垢、本来无着。 如来了知彼一切法若色无色本如是故,现成正觉。 观诸众生界清净无垢无着故,即起游戏神通,乃于众生转大悲心。 舍利子当知,如来大悲之心清净无垢无着,于诸众生常所运行,然无发悟、无所生起、无所观瞩,普尽十方一切世界舒坦无碍。 舍利子! 如来大悲无边无际与虚空等,若欲知其虚空边际,即知如来大悲边际。 诸住信菩萨得闻如来不可思议大悲心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乃至发希有想。 」 尔时世尊重明斯义说伽陀曰: 「以无根本无住法,现证菩提佛所宣, 如所觉了亦复然,为诸众生广宣说。 知内眼根名为空,知外色法空亦然, 寂静近寂妙法门,佛证菩提如是说。 彼诸众生不觉了,毗钵舍那奢摩他, 开觉句义为众生,佛大悲心方便转。 诸法自性本明亮,菩提清净等虚空, 为彼众生不了知,佛大悲心方便转。 一切众生多执取,不能如理而相应, 无入无出妙法门,佛证菩提如是说。 为诸众生不了故,如来乃起大悲心, 诸法无相无所缘,此是诸圣之境界。 诸愚夫为非境界,佛证菩提方便宣, 而诸异生不了知,为开觉故由斯说。 如来为诸众生故,随应所起大悲心, 无为自性妙法门,本来不生亦不灭。 当知彼法无所住,是中三种相应相, 而诸愚夫不了知,诸法有为自性故。 随应所起大悲心,为令了知此理法, 菩提非身所觉知,非心觉故亦如是。 身本自性无知觉,心如幻法亦复然, 而彼愚夫不了知,如是身心自性故。 随应所起大悲心,为令了知此理法, 佛证最上胜菩提,自然智尊坐道树。 坐已普观众生界,旋转种种恶趣中, 佛见极生哀愍心,生死轮中大悲转。 憍慢等法所迷着,见网缠覆苦计乐, 无常不净我众生,此等颠倒而计执。 佛见极生哀愍故,于取着中大悲转, 痴盖遍覆三有中,暗冥悉无光明照。 如日光明云所覆,无垢智光悉隐蔽, 佛见极生哀愍心,生死轮中大悲转。 贪爱故生诸恶趣,破坏正道而极坏, 地狱傍生饿鬼中,众生业故皆堕落。 如先佛说诸正道,开明显示为众生, 佛见极生悲愍心,生死轮中大悲转。 了知诸法如实性,廓然明照等虚空, 如佛所说诸世间,不知最上清净法。 「舍利子! 如是所说,是为如来不可思议大悲之法。 诸住信菩萨闻是法已,应生净信,超越分别、离诸疑惑,后复生起身喜心喜,发希有想。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卷第十四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6:4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