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无所有菩萨经 内容: 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二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等译「世尊! 我于彼时,复见彼诸听法大众,以天人花及众宝物而散佛上;及诸菩萨而听法已,复更出生种种音乐杂色衣服供养世尊,以诸衣服覆世尊上,还坐本处而共听法。 世尊! 我于彼时复作是念:『呜呼诸佛神通无碍! 思惟信入随顺而行。』世尊! 我闻此说无碍法声,即入觉知,而说偈言:「『我觉寂静时,无有障碍处, 即脱一切苦,而得不动乐。』「世尊! 我于彼时复于空中,见如来身,闻说是言:『汝善男子! 汝莫舍意,汝应更信诸佛神通勤求信入。 汝善男子! 汝于长夜无智愚痴,恒为欺诳受苦恼故。』「世尊! 我于彼时闻是语已,复生恐怖身毛皆竪,一心思惟求佛神通。 我思惟时,即见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草木树林花果皆悉开敷,好色香洁甚可爱乐,世间天人阿修罗等以花散佛,而供养已还没不现。 复有诸果香洁无比,复见世尊左手执钵,以取诸果满于钵中。 又见世尊于脐中出诸化菩萨,从于钵中而取果已,遍至十方阿僧祇等诸世界中,授与无量诸佛世尊,彼世尊钵皆悉盈满。 我见彼佛世尊食时,脐中复出诸化菩萨,身皆金色众相庄严。 从身出已,我复见彼诸世界中,有诸菩萨及诸众生,以彼诸果奉献供养。 既奉献已见彼食时,彼等食已皆悉得成如来形相,至余世界无佛之处,于彼演说般若波罗蜜法要,教化成熟无量众生住于菩提,诸佛法中勤修不断,为说法故彼等还没,如来钵中果还盈满。 复见此果从钵出已,供养一切世间众生,充润自身皆至佛所,顶礼佛足右绕三匝,合掌恭敬却住一面,从世尊所闻无所有解释法相,一心听受更无所见,更无有智。 「世尊! 我亦如是听入随顺如所说行,我如是知我身与佛,及此大众空无可说。 如是念时,有一佛像起语我言:『汝善男子! 此是诸佛大德神通。』我于彼时所得诸想我想不行,亦无欢喜亦不怯弱。 我唯信入诸佛神通,如是思惟:『愿诸众生未入者入,未度者度。』我发是心:『愿诸众生于佛神通圆满无缺。』我时亦复无众生想。 然我于佛大神通不可破坏,为诸众生及此大众令成熟故,作如是言:『呜呼诸佛大德神通! 如是希有我今乃见,然佛神通亦无增减。』「彼时复见空中有佛,作如是言:『汝善男子! 更求信入诸佛神通。』世尊! 我于彼时一心信入诸佛神通,一心念时即见诸佛神通力故,一切众生即一众生,一众生即一切众生,然彼一切我亦不见。 「世尊! 我于彼时作如是念:『诸佛神通不可思议! 如我见佛大神通等。』我于彼时更求诸佛大德神通亦无厌足,我求彼时更转信入更复专念,思惟触证令增广故。 世尊! 我于彼时见此三千大千世界四方所有毗富罗山,佛及四众天人修罗,诸世界等皆成大海,清净无浊更无余相。 「世尊! 我于彼时复作是念:『呜呼诸佛神通如是!』世尊! 我念佛神通时,即见世尊坐彼水中而水不着。 我复见有菴摩罗果,及菩提果无所缺坏,绕佛三匝住在佛前,佛为说法,复说诸佛大神通等。 为说法时成菩萨形,顶礼佛已即没不现。 复见世尊在毗富罗山为众说法,如是略说乃至成火,又成萤火,又复成风、大毗罗果,是则成地如大母指。 一切世间即一世间,一世间即一切世间,彼诸世间复成无智彼则真体。 我于彼时于佛神通如是触证,思惟是已不生疑惑。 亦不恐怖心虑不行。 「尔时,有一如来形像在我前住,而谓我言:『汝善男子! 于几时行六波罗蜜,而能信此佛大神通广思惟证?』世尊! 我于彼时白彼佛言:『如所言六波罗蜜者。 为是何谓?』彼告我言:『所谓檀波罗蜜、尸波罗蜜、羼提波罗蜜、毗梨耶波罗蜜、禅波罗蜜、般若波罗蜜。 汝善男子、如是名为六波罗蜜,行已当得证入诸佛大神通中,汝已成佛大神通已。』「我时白言:『是故,世间诸天及人阿修罗等,听我今说,现今世尊为我证明,于诸法中得无碍智。 世尊现知,如我今说,我未曾行六波罗蜜,而得证于佛大神通。 我今始闻六波罗蜜,我本前际堕黑闇中不可得知。 今见世尊及无所有菩萨所问,世尊解释,我既闻已于诸法中无复黑闇,于诸阴聚分别法中得无所着。 而说偈言:「『我得寂静智,无复有所着, 今已脱诸苦,现得不动乐, 寂静无比智,寂无有所寂。 为何事布施? 多百尔所劫, 我无布施行,已证无比寂。 布施中何作? 彼施不为寂, 寂静无比智,寂无有寂处。 为何事持戒? 多百尔所劫, 我今不持戒,已证无比寂。 寂中无持戒,戒亦不为寂, 已知无比寂,所寂无寂处。 为何事修忍? 多百尔所劫, 我今不修忍,已证无比寂。 寂中何所忍? 忍亦不为寂, 已知无比寂,所寂无寂处。 为何而精进? 多百尔所劫, 我不行精进,已证无比寂。 寂中用进为,寂灭无精进, 已知无比寂,所寂无寂处。 为何而修禅? 多百尔所劫, 我今不修禅,已证无比寂。 于中用禅为? 寂中无禅定, 已知无比寂,所寂无寂处。 为何修智慧? 多百尔所劫, 我未修智慧,已知无比寂。 于中用智为? 寂中无智慧, 何用施戒忍,精进及禅定, 智慧等诸度,何用多所行? 我以无智故,已知寂无比, 于中智何作? 寂中无用智。 愿为我解释,所有诸法中。 一切智自在,尊无不知者。』 彼问此义已,两足尊为释:『如实真如等,不散亦不合, 不取亦不舍,汝今应当知。 于中及自他,当更无有疑, 知佛神通已,则离于我想, 亦复无言说,自身舍无上。 觉佛神通已,一切罪皆灭, 灭已无热恼,故名持戒者。 闻佛神通已,彼言大神通, 如实无思虑,彼名忍辱者。 觉佛神通已,彼心无怯弱, 更复生精进,故名精进者。 觉佛神通已,彼心不散乱, 舍一切诸相,故名禅定者。 觉佛神通已,彼不着三界, 越超诸障碍,故名智度者。 是行一切处,诸度调伏者, 觉知一切佛,是名佛神通。』」尔时,恶心难调害人者,白佛言:「世尊! 一一诸佛法教难觉,微少智者更深思惟。」而说偈言:「若有闻触证,云何觉神通? 彼当能满足,是等诸六度,及助菩提法。 何谓佛神通? 有何实体相? 彼有何色住? 云何而得证?」尔时,世尊以偈,报彼恶心难调害人者言:「若有自觉知,自已无众生,一切法中智,彼是佛神通。 众生有着心,教于空法中,如是教众生,当得佛神通。 众生有着心,当一心普觉,亦不当发心,此是佛神通。 所有诸佛刹,即知一佛刹,彼此不相入,此是佛神通。 知诸法不生,能发菩提心,诸众生一生,故言佛神通。 忍言为神通,忍法体亦尽,入于一切法,亦无有所住。 彼住佛神通,一切法无疑,无疑无生法,故彼得授记。 成熟众生故,当清净佛刹,于多劫修行,当得佛智故。 觉知诸佛空,一切最为上,度佛法彼岸,成熟众生故。 佛声及神通,文义皆能证,于秘密教中,即得度彼岸。 无边不可取,亦无遍知者,如是佛神通,无复有边际。 若自此证已,即是胜布施,一切施中上,更不生恶处。 能行一切施,彼常行施时,无有分别知,亦无有所住。 觉知是教已,彼无物不舍,于一切生中,是故舍一切。 若闻此法已,能舍于我想,取已无所着,是为最上檀。 闻已无热恼,身心得寂静,是为最上戒,更无有胜者。 于一空法中,无忍无诤竞,是为最胜忍,于中无上者。 知诸法空已,无有怯弱心,是为胜精进,于中无过者。 于空常不乱,一切心发觉,此是快禅定,唯声中示现。 若于空不怖,一切智无想,离睡眠无知,是智为最上。 是等诸度行,入于是教中,若知无言说,彼即度诸度。 不坏于诸法,亦无有逼恼,彼即知正法,无功用智定。 不坏于诸法,亦无有逼迫,无知寂静故,度于施彼岸。 若不坏诸法,亦不逼诸法,此是最胜戒,一切戒中上。 若不破坏物,于非法亦然,如是无疑已,更不堕恶道。 若忍无尽故,觉一切有为,此是最胜忍,断一切斗诤。 常习近是忍,昼夜不休息,如是身触证,当得可喜色。 若修习空时,不生劳倦意,是即上精进,舍一切懈怠。 如是彼精进,若能身触已,即名上精进,一切无过者。 不着于空法,及与禅寂灭,此是最胜空,远离诸觉观。 是中禅喜者,彼舍诸烦恼,如是身触已,即无有轻躁。 若于内外法,无所有依着,此是最胜智,无有智能散。 当观一切法,若无有智处,如是触知已,不染着诸世。 如是如实知,常能一切施,亦无一切施,彼无有所取。 诸法无所有,即是诸法体,彼无所触已,名为财富者。 若思能清凉,善修于平等,无有诸怯弱,断疑遍普照。 清净住戒中,彼无有热恼,若无有所证,彼戒无所转。 解脱如虚空,更无有所见,如虚空清净,故彼无恶作。 无所见诸法,而求无上道,为诸众生故,所起烦恼处。 不见彼彼身,不见彼身时,烦恼无缚处,解脱皆如梦。 更无所复见,彼无亦不见,是故名如梦。 如是诸言说,有无等差别,声觉观分别,如空不可取。 持戒与破戒,善趣及恶趣,痴虚妄分别,是处无真实。 犹如镜中像,分别故见彼,于彼无所有,色体实如是。 如是内计我,士夫不可得,内既无所有,外亦不可得。 此是如如教,是故言为空,若能知空者,彼当证寂灭。 色从因缘生,彼色无实体,若缘彼无有,彼无无有因。 无因故不生,本性空寂静,无取亦无舍,无弃亦无似。 若证是无二,一切根能忍,若得如是忍,彼当速成佛。 我如是知已,得见然灯佛,于后授我记,汝往当成佛。 若有善男子,及以善女人,彼觉如是等,则亦当不难。 若有善女人,欲转于女身,应如是知身,即得具足愿。 好色甚端正,见者生欢喜,丈夫富伽罗。 觉知如是教,正行正念者,闻持已能思,名智慧丈夫,为众决疑网。 若有多众生,疑惑无定意,欲求于智慧,彼能为断疑。 若住不正道,令彼住正路,幽冥诸众生,能为彼照明。 所有受生处,一切处得明,为众生爱乐,觉知此教故。 寿命得长远,诸根悉具足,常生胜族姓,眷属皆随顺。 随何等生处,为一切利益,并余众生等,悉令住菩提。 若闻是等法,能速自证见,诸众生应当,常恭敬奉事。 应当作福田,堪受一切施,常为善丈夫,为世间支提。 住于诸佛前,于一切胜施,无上世尊边,彼等堪施主,降伏诸世间,当为作福田。 若闻如是法,能勤修速证,一切诸佛教,此修多罗说。 如是觉菩提,如如无分别,为此益法教,当行菩提行,阿僧祇劫数,闻是教法故。 若于人天中,欲受诸果报,而能闻是法,应勤修速证。 彼无能降伏,调御诸众生,能于诸余众,彼恒有威德。 彼智善得利,善得于寿命,得值佛出世,能闻此教故。 所有诸佛法,彼知不思议,彼为作声闻,复得僧功德。 舍于一切法,复舍内自身,应听修多罗,闻已应觉知。 此法无不说,是处无所说,如是等诸法,此中如是说。 不取亦不舍,亦无有得失,无处可持来,是法无住处,所有过去佛,彼如是说法,若有当来佛,彼当如是说。 于十方世界,现在两足尊,彼所说法教,亦如是无二。 若有众生欲,能说是法者,当如我所说,如是当觉知。 若不觉此法,而当得涅槃,终不能触证,及当住菩提。 此彼皆具足,此是诸佛见,所有如是法,及如是见处,众生界求时,难得于出现。 若觉此诸法,真实体空寂,诸法无有实,诸法亦无有。 若无有法想,一切有寂静,此彼如实知,诸法无得处,无所有所问,无所有所说。 时彼摩诃萨,名曰无所有,以念于如来,复问人中上。 所说如是法,不可见而说,谁能觉如是,不可觉知者。 是等多亿天,及诸四部众,合十指爪掌,寂意而听闻。 彼闻已欣庆,而无有所得,无智及得处,多众住是意。 若有未知者,彼等起欲乐,发勤精进意,当得闻已知。 如是闻真义,真智无分别,如己无不如,真复如是说。 闻诸佛妙法,所见大神通,皆发欢喜意,当得上菩提。 多有俱致天,及百那由他,已觉自证知,如我之所说。 今我此众生,所有闻法者,倍有百千数,已触证真法,皆已共和合,昔恒沙佛所,已闻觉是法。 彼闻今触证,彼此当作佛,如我今所在,当如是说法,无有于增减。 是杀害人者,于往昔生处,曾闻如是法,昔所未曾有。 彼于今得闻,无所有解释,已入佛神通,今知于闻义。 见是等大众,即厌于自身,自见最下类,知佛神通故,复更信深入,不可思议等,彼入已即得。 非法非非法,此是佛神通,诸世间无上,觉无分别已,无所无不得。 此害人利根,如所闻闻已,利根向我说,诸佛之法体。 众生心顽钝,为痴网所覆,虽复多时闻,不知佛神通。 我昔曾见佛,证作人中上,觉是大神通,于后得授记。 过去八十四,阿僧祇劫中,我值然灯佛,以知有为法,以有所得故。 为得之所覆,而着于我想,为诸烦恼惑,不觉佛神通。 以有于执着,流转生死中,数不得边际。 自余若不觉,如是佛神通,菩萨摩诃萨,彼着亦多时。 是诸菩萨等,欲速证菩提,寂静佛神通,应速愿觉入。 如是难调伏,名为害人者,还得利智根,故彼得不难。」尔时,众中无烦天子,即以诸天曼陀罗花而散佛上,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 以何因缘? 是恶心难调杀害人者,如是利根智慧微妙,乃能如是速疾决了。」说是语已。 尔时,佛告无烦天子言:「天子谛听! 是恶心难调杀害人者,于过去世曾五百生,受毒蛇身见即害物。 受彼身已于日夜中,多有众生为彼所害,以饥恼故皆食彼尽犹不能足,食已消灭,皆成灰烬。 彼以求食不得眠睡,身不安隐恶心更增。 或经日夜半月一月,或经年岁,因恶心故而取命终,即便堕于阿鼻地狱。 生彼处已受大苦恼,百千俱致那由他岁,若舍彼身还复生于见毒蛇中,如是次第经五百世,常当受于见毒蛇身。 「若舍彼身还复生于阿鼻地狱,以彼恶集如是起故,于最后生彼毒蛇母爱所缚故,杀若干虫与彼令食,食已饱满身得安乐,便得睡眠昼夜不觉。 彼睡眠时,其母即为多杀诸虫或至千数,断其命已置其左右周匝围绕,复置口边皆成大聚。 彼睡觉已食彼诸虫润身饱满,还得安隐寻复睡眠经七日夜。 彼母复于七日夜中杀百千虫,置其口边而为大聚。 「彼睡觉已,食彼虫聚而犹未尽,即见其母更杀诸虫,持来聚集更为一聚。 彼即生念:『奇哉! 我母能为难事,为爱我故,求尔许虫与我令食,然我于今不知厌足,然不食尽不知边际,我今不应如是求食,而令我母为爱我故为我求食。 我今于母能作何报?』「彼于母所起慈爱心,知有益处知有恩义,即生爱心生饶益心。 彼资润身。 复以于母生慈念心稍有柔润,于即睡眠身心安乐。 彼时遇有取薪草人皆共见之,即以利斧断其命根。 「彼命终已,有旃陀罗名曰气嘘,生彼子家还有恶心。 彼时祖父气嘘死后,气嘘之子复当刑杀。 复于后时彼气嘘子身复命终,既命终已遂绝此业,有合死者无人刑杀。 「尔时,大臣启白王言:『大王当知,其主刑者名曰气嘘,其命已终,其彼有子身亦命终。 大王当知,今无有人杀合死者。』「尔时,彼王告大臣言:『彼气嘘门颇有种族,受彼世业资生已不?』臣白王言:『彼气嘘门现有孤子受其世业。』王勅臣言:『汝等可往将彼孤子而来见我。』大臣受勅将来见王。 王勅之言:『童子! 汝今既受气嘘世业资生,云何而不习于刑杀合死之人?』彼答王言:『敬如王教,我有亲属不听我杀。 王今若遣伏从来命,我蹔还家须臾复来。』王言:『童子! 汝可知时宜应速来。』彼至家已,所有妻子及诸眷属皆断命已,还至王所,而白王言:『大王当知,我之亲属皆已杀尽,更无有人遮我杀者。 唯愿大王勅我所作。』于是即付刀杖杀具,彼仍不受。 王复勅言:『汝今何故不受刀杖?』彼报王言:『大王! 我今既名知刑杀害之人,自有牙齿不假刀杖。 大王当知,若无齿力彼须刀杖,我有牙齿有合死者,我用齿齧而断彼命,饮彼血已资润我身增益气力。』于是即取合死之人,以齿齧项而断其命即饮其血,饮其血已倍增气力,严炽威势倍更增恶。 「善男子! 彼难调伏杀害人者,于彼时间多杀众生皆饮其血,恶心严炽心智勐利,如是利智得闻菩萨名无所有,请问世尊空义断漏,不起烦恼颠倒分别,断瞋恚意悭贪妬嫉,无恩义处悉能破除,得无言说。 从佛所闻解说之时,闻已更复增益利智,复入诸佛大神通事,故得如是胜利功德。」尔时,复有教示菩萨摩诃萨从坐而起,整理衣服,偏袒右边右膝着地,合掌向佛,欲有所问。 彼合掌时佛神力故,水陆所生种种妙花有开敷者,色香微妙满其手中,即生欢喜踊跃无量,以欢喜意用彼诸花而散佛上,再三散已,而白佛言:「世尊! 今此难调杀害人者,已曾发于菩提心耶?」时佛告言:「汝善男子! 宜应还问此难调伏杀害人者,是善男子当为汝说。」尔时,教示菩萨还复合掌,而问之言:「汝善男子! 已曾发于菩提心耶?」彼即答言:「善男子! 知我今即是发菩提心清净无浊,如我闻佛大神通已即断诸恶,而复得闻此无所有菩萨所问、世尊解释,闻已信受念持观察无有疑网。 于世尊说一切诸法空无有我,无生无灭无有境界,无境界处无虚空处。 汝善男子! 于如此处欲起何心而有所闻?」教示菩萨复问彼言:「汝善男子! 汝于众生几所成熟于菩提耶?」彼即答言:「善男子! 我于无量不思议等不可瞋恚诸众生者,成熟安置菩提种子,于无边劫当更成熟所有众生。 善男子! 譬如虚空多所容受,佛法亦尔容受无量。 若有信受彼能成熟,亦可成熟一切众生,不着邪径当作恶业。 「善男子! 我已为一切众生利益安乐而为攀缘,今向汝说无有虚妄,佛自证知。 若佛世尊不授记者,我于菩提我即自记。 所以者何? 我已信入菩萨种子,已住信忍无疑无惑,于此诸佛大神通中,此是一切诸菩萨等无有所着,发菩提心而为根本。 若增长已次第能证菩提之果及一切智,一切佛法当觉当知,次第成熟无量众生,于菩提道亦当成就,住于菩萨不动法中。 「善男子! 如是,如是! 无异无别,能如是者愿生诸相,然诸众生有厌离想得无疑惑,愿当入佛大神通处自见于我少分。 所以者何? 其佛神通有无量故。 善男子! 诸佛世尊于大神通能决了见,诸菩萨等若未得忍唯以信行,若诸菩萨有得忍者,于佛神通少分已入。」尔时,以佛神通力故,于此大地六种震动安乐润泽,无一众生有惊怖者,一切音乐不鼓自鸣。 上虚空雨优波罗花、钵头摩花、拘勿头花、分陀利花。 于虚空中自然而有种种天衣悬垂而现,烧众天人所有诸香。 彼一切众所有三千大千世界,彼菩萨等不知边际,彼等皆悉掬于此花,以散佛上,如是再三及散此众。 于时复有十六俱致百千那由他等莲花,犹如车轮,从地踊出,彼花台中有菩萨坐,皆悉具足三十二相。 彼诸菩萨各从花下,还以此花而散佛上,花供养已,合掌礼敬向佛而住。 尔时,教示菩萨承佛威神,而问彼等诸菩萨言:「善男子等! 汝从何来?」彼菩萨言:「我从十方阿僧祇等诸世界中,奉侍礼敬阿僧祇佛,听闻法已而来至此。」教示菩萨复问之言:「善男子等! 汝闻何法?」彼答之言:「我等亦闻有菩萨名无所有问、佛为解释,亦如此间释迦如来所解说法,亦复如是无有增减。 彼菩萨亦名无所有,于问彼佛。 彼佛世尊亦如是说,不起烦恼令断疑惑,令作光明令近诸佛,及一切智无等等法。」尔时,大众生希有心,皆作是念:「彼诸人等善得人身善得寿命,值佛出世随顺诸佛,闻无所有菩萨所问如是等法,信入奉行,无相无得不起烦恼。 世尊! 我今善得大利,善得人身善得寿命。 我等今者,闻无所有菩萨所问、佛解释时,闻于耳根如闻信解,无有疑惑有所触证。 我今得知一切智已,亦当如是为诸众生而作利益得善普覆。 我等今者,假使能以一切珍宝,满此三千大千世界持用布施,以如是等犹不能报是无所有菩萨之德,而不现身能问如来寂静之法,能断无量众生疑惑颠倒之意。 我等于今当以何事而供养此不现身者?」尔时,无所有菩萨作如是言:「诸善男子! 汝等若闻如是等法能信解者,即为已作上妙供养一切诸佛及诸菩萨。 我今所问、佛为解释,汝等若得无疑惑处,无热恼处,成菩提时,为诸众生作利益故,众生执着令解脱故,亦为化彼恶心怨讐害人者故。 唯若干事以是故问劝请如来,我今已显诸佛法教,已照一切无明黑闇。」尔时,恶心难调怨讐杀害人者,见于如是大神通已:「如彼所知不取上下,心得调顺无有喜怒。」说此语时,难调怨讐即于彼处踊身虚空,而作是言:「诸善男子! 一切诸法犹如幻化,无有真实、分别所作,诸法实体如如不动无有颠倒,是故汝等所有诸想住持建立。 如是等想无有实想,是颠倒想非有实想,是故汝今已得至于无疑惑处,亦当得于无碍辩才。 汝等已脱诸疑惑故,求菩提时不由于他,常当自体一切开悟。」时,世尊言:「汝善男子! 善哉! 善哉! 如汝所说。」尔时,难调恶心怨讐而白佛言:「世尊! 我今即是授记,以蒙世尊称叹善哉。 虽然世尊但与我记,为此大众令得踊跃,心意欢喜更发胜心不怯弱故。 世尊! 我今不见彼法欢喜踊跃。 世尊! 一切诸法无有思念,无有真实,分别所起,以分别故而有庄严,犹如幻化、如梦所见、如旋火轮。 我于彼等如实觉知,如佛世尊为无所有菩萨解释,我亦随顺无随顺故。」无所有菩萨经卷第二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6:0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