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诸德福田经 内容: 佛说诸德福田经西晋沙门法立、法炬共译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千二百五十,菩萨万人,大众无数,围绕说法。 尔时天帝释与诸欲天子三万二千,各将营从,不可称数,来诣佛所,稽首于地,皆坐一面。 尔时天帝察众坐定,承佛神旨,从坐而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欲有所问,唯愿彰演垂世轨则!」佛告天帝:「譬如冥室,不求灯火,焉有所见! 善哉问矣,吾当为汝分别说之!」天帝白佛:「夫人种德,欲求影福,岂有良田果报无限,种丝发之德本,获无量之福乎! 唯愿天尊敷扬惠训,令此愚曚福报无量!」天尊叹曰:「快哉,天帝! 开意所问,法无上矣! 谛听,善思! 吾当具演,令汝欢喜。」天帝大众受教而听。 佛告天帝:「众僧之中,有五净德,名曰福田。 供之得福,进可成佛。 何谓为五? 一者、发心离俗,怀佩道故;二者、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者、永割亲爱,无适莫故;四者、委弃躯命,遵众善故;五者、志求大乘,欲度人故。 以此五德,名曰福田。 为良为美,为无早丧,供之得福,难为喻矣!」尔时世尊以偈颂曰:「毁形守志节,割爱无所亲,出家弘圣道,愿度一切人,五德超世务,名曰最福田,供养获永安,其福第一尊。」佛告天帝:「复有七法广施,名曰福田,行者得福,即生梵天。 何谓为七? 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 是为七事得梵天福。」尔时世尊,以偈颂曰:「起塔立精舍,园果施清凉,病则医药救,桥船度人民,旷路作好井,渴乏得安身,所生食甘露,无病常安宁,造厕施清净,除秽致轻悦,后无便利患,莫见秽恶者。 譬如五河流,昼夜无休息,此德亦如斯,终得昇梵天。」于时座中有一比丘,名曰听聪,闻法欣悦,即从坐起,为佛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佛教真谛,洪润无量。 所以者何? 我念宿命无数世时,生波罗奈国,为长者子。 于大道边,作小精舍,床卧浆粮,供给众僧,行路顿乏,亦得止息。 缘此功德,命终生天,为天帝释,下生世间,为转轮圣王,各三十六反,典领天、人,足下生毛,蹑虚而游,九十一劫,食福自然。 今值世尊,顾临众生,蠲我愚浊,安以净慧,生死栽枯,号曰真人,福报诚谛,其为然矣!」尔时听聪以偈颂曰:「惟念过去世,供养为轻微,蒙报历遐劫,余福值天师。 净慧断生死,痴爱情无遗,佛恩流无穷,是故重自归。」于时听聪礼已还坐。 复有一比丘,名曰波拘卢,从座而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拘夷那竭国,为长者子。 时世无佛,众僧教化,大会说法,我往听经。 闻法欢喜,持一药果,名呵梨勒,奉上众僧。 缘此果报,命终昇天,下生世间,恒处尊贵,端正雄杰,与众超绝,九十一劫,未曾有病。 余福值佛,光导痴冥,授我法药,逮得应真,力能移山,慧能消恶。 善哉福报,为真谛矣!」尔时波拘卢以偈颂曰:「慈泽润枯藁,德勳济苦患,一果之善本,享福迄今存。 佛垂真谛义,蒙教超出渊,圣众祐无极,稽首上福田。」于时波拘卢礼已还坐。 复有一比丘,名曰须陀耶,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自惟念先世之时,生维耶离国,为小家子。 时世无佛,众僧行教化。 我时持酪,入市欲卖,值遇众僧,大会讲法,过而立听,法言微妙,闻之欢悦,即举瓶酪,布施众僧。 众僧咒愿,益怀欣踊。 缘此福报,寿终生天,下生世间,财富无限,九十一劫,豪尊荣贵。 末后余愆,生于世间,母妊数月,得病命终,埋母塚中,月满乃生。 塚中七年,饮死母乳,用自济活。 微福值佛,开阐明法,超度死地,逮得应真。 谛哉罪福,诚如佛教!」尔时须陀耶以偈颂曰:「前为小家子,卖酪以自存,欣踊施微薄,得离三苦患。 虽罪塚中生,饮乳活七年,因缘得解脱,归命圣福田。」于时须陀耶礼已还坐。 复有一比丘,名曰阿难,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世尊曰:「我念宿命,生罗阅祇国,为庶民子,身生恶疮,治之不差。 有亲友道人,来语我言:『当浴众僧,取其浴水,以用洗疮,便可除愈,又可得福!』我即欢喜,往到寺中,加敬至心,更作新井,香油浴具,洗浴众僧,以汁洗疮,寻蒙除愈。 从此因缘,所生端正,金色晃昱,不受尘垢,九十一劫,常得净福,僧祐广远。 今复值佛,心垢消灭,逮得应真。」阿难于佛前以偈颂曰:「圣众为良医,救济苦恼患,洗浴施清净,疮愈蒙得安。 所生常端正,殊异紫金颜,德润无崖限,归命良福田。」阿难礼已还坐。 尔时座中有一比丘尼,名曰奈女,即从座起,整服作礼,长跪叉手,白佛言:「我念先世,生波罗奈国,为贫女人。 时世有佛,名曰迦叶,时与大众,围绕说法。 我时在座,闻经欢喜,意欲布施,顾无所有,自惟贫贱,心用悲感,诣他园圃,乞求果蓏,当以施佛。 时得一奈,大而香好,擎一盂水并奈一枚,奉迦叶佛及诸众僧。 佛知至意,咒愿受之,分布水、奈,一切周普。 缘此福祚,寿尽生天,得为天后。 下生世间,不由胞胎,九十一劫,生奈华中,端正鲜净,常识宿命。 今值世尊,开示道眼。」尔时奈女以偈颂曰:「三尊慈润普,慧度无男女,水果施弘报,缘得离众苦。 在世生华中,上则为天后,自归圣众祐,福田最深厚。」比丘尼奈女礼已还坐。 于时天帝即从座起,为佛作礼,白世尊曰:「我先世时,生拘留大国,为长者子。 青衣抱行,入城游观,值遇众僧,街巷分卫。 时见人民,施者甚多,即自念言:『愿得财宝,布施众僧,不亦快乎!』即解珠璎,布施众僧。 同心咒愿,欢喜而去。 从此因缘,寿终即生忉利天上,为天帝释,九十一劫,永离八难。」于是天帝以偈颂曰:「德高无过者,开福塞祸元,圣众神定力,童幼发欢喜。 效众悦意施,迁神典二天,自归世最厚,世世愿奉尊。」佛告天帝及诸大众:「听我所说,宿命所行。 昔我前世于波罗奈国,近大道边,安施圊厕,国中人民,得轻安者,莫不感义。 缘此功德,所生净洁,累劫行道,秽染不污,功祚大备,自致成佛。 金体光耀,尘水不着,食自消化,无便利之患。」于是世尊以偈颂曰:「忍秽修福事,为人所不污,造厕施便利,烦重得轻安。 此德除贡高,因解生死缘,进登成佛道,空净巍巍尊。」佛告天帝:「九十六种道,佛道最尊;九十六种法,佛法最真;九十六种僧,佛僧最正。 所以者何? 如来从阿僧祇劫,发愿诚谛,殒命积德,誓为众生,国财、妻子、头目、血肉,以用布施,无恋爱之心。 心若虚空,无所不覆,六度、四等众善普备,德慧成满,乃得为佛。 身色紫金,相好无比;去来现在,无不照达;三界尊天,莫能及者;言信德重,震动天地。 其有众生,发一敬心向如来者,胜获大千世界之珍宝矣! 说三十七品、十二部经,分别罪福,言皆至诚,开三乘教,各得奉行,闻者欢喜,乐作沙门,信佛行法,志尚清高。 众僧之中,有四双八辈、十二贤者,舍世贪诤,导世开福,天、人路通,众僧之由矣。 是为最尊无上之道,诸佛、菩萨、缘觉、应真皆从中出,教化一切,度脱群生。」佛说是时,天帝释众皆发无上正真道意,不可计人得法眼净。 于是阿难长跪叉手,白佛言:「此名何经? 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是经名曰『诸德福田』,常奉持之,明宣经道,莫令缺减!」佛说经已,天帝释众、一切众会,莫不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诸德福田经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5:57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