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 内容: 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卷第一大佛顶无畏宝莲华广聚光明佛顶一切如来心中秘密藏陀罗尼经阿迦腻吒天请问序品第一(总摄一切佛顶法)如是我闻。 一时佛薄伽梵。 在迦腻瑟吒天住。 有诸无数天众。 迦腻瑟吒。 及其眷属。 百千万亿俱胝无数天众。 复有诸菩萨百千亿。 复有主檀天神百千万亿俱胝众。 一切诸金刚大药叉将。 及其眷属等。 各于佛前坐。 诸天人等之所围绕世尊。 尔时如来坐七宝莲华于七宝殿上。 殿开四门。 四柱皆是七宝庄严。 其殿高广。 放大光明。 百千万亿光明照于十方。 其殿以七宝罗网庄挍为盖覆。 其殿上四面垂诸花幡并诸铃铎七宝幢幡。 于其殿前有种种花药。 如来身上放大光明。 出种种杂色。 于如来顶上。 具足三十二相。 复放诸色光明。 其光明能照三千大千世界。 上至有顶下至十八地狱。 其光变为诸色宝云。 其云空中雨众七宝及诸杂色微妙莲华。 遍布其地。 种种衣裳诸天严身之具。 七宝天冠钗铛环钏等。 如来顶上左边出光明。 各照十方百千亿世界佛。 佛右边光明。 各照十方百千万亿无量世界一切诸佛。 悉皆踊跃欢喜。 皆来随喜。 如来右边光明。 普遍世界所有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所有地狱阿修罗饿鬼神生人类。 照彼所有罪业等。 众生光所触者遇斯光者。 所有一切苦厄重报皆得解脱。 怪未曾有不可思议。 其覩史天以其光力故得生化乐天。 其余诸天各上昇一阶。 一切诸天亦复如是福力增长。 复次金刚夜叉大将见已。 生希有相。 得未曾闻亦未曾见不思议奇异灵验相貌。 便至佛所。 绕佛三匝。 合掌顶礼。 却坐一面。 长跪白佛言。 世尊无垢无秽无贪无嗔。 颜白熙怡。 坐三藐三菩提座。 佛告金刚。 何怪此光一切天人及阿修罗乾闼婆等顶礼。 作此一切佛顶檀法顶礼。 亦亦得自在身光明。 及得三藐菩提身。 如来告金刚言。 善哉善哉金刚。 能为一切安乐众生。 诸天人众能为诸解法者。 与作因缘令得解脱。 皆得三藐三菩提道。 行大慈悲。 能为一切世界得此法者。 如乌头摩花。 与诸众生教毗那耶。 即得三藐三菩提道。 金刚闻此法已赞言。 善哉善哉不可思议。 复白佛言。 云何受持。 云何作法。 及佛顶心坛法赞族吉祥。 愿为解说。 佛闻此金刚夜叉大将请。 以即为说之。 我有毗卢遮那藏大坛一切如来秘密心大咒印法术王大无畏佛顶心法放大光聚一切秘密心大咒术王法种种变现。 皆得不可思议自在变现。 如此变现之时。 十方三千大世界诸佛国土。 皆悉普照。 十方三千大世界所有阿修罗等。 天上人间地狱饿鬼畜生。 遇斯光者。 一切罪垢烦恼皆得消灭。 其光种种色。 青黄赤白朱紫颇梨马脑等光。 其光能雨七宝杂色诸花。 此佛顶法及坛法。 有如是无量灵异。 复有迦腻瑟吒天龙神曼荼罗天等。 复有无量菩萨。 闻说如是灵异无畏宝佛顶心法广大宝聚一切如来心大咒王印法。 时迦腻瑟吒天宫等闻此法已。 即得莲华无垢三昧毗布罗三昧光明出现。 即得佛顶莲华无畏垢陀罗尼幢。 即得身心不动。 踊跃欢喜。 爱乐此法爱大快乐。 复有金刚夜叉大将。 得毗布罗光明出现。 即得佛顶莲华无垢陀罗尼幢。 复以金刚夜叉大将踊跃欢喜。 身心悦豫。 甚深甚深无畏师子吼八种柔软之音。 尔时金刚以手执拔折罗。 现大威势。 至如来所。 绕佛三匝。 踊跃欢喜。 礼佛足已。 却坐一面。 白佛言。 世尊如优昙花难得。 此无垢宝莲华顶心法光聚一切如来藏秘密大法王极甚深微妙。 云何行。 云何受持。 唯愿如来为天人师怜愍众生。 为我说之。 云何得见如来佛顶。 云何相貌。 云何印法。 云何檀法。 云何记验云何行法。 云何受持。 法有几种。 咒有几种。 福有几种。 族王几种。 心中心中心咒有几种。 嗔几种。 勇勐几种。 为怒几种。 为善几种。 破坏几种。 驱使几种。 祭火几种。 诵持几种。 方法几种。 吉祥受持几种。 祭遣几种。 摄入几种。 摄出几种。 丸药几种。 帖药几种。 持香药几种。 眼药几种。 衣裳几种。 香药几种。 花有几种。 庄严几种。 涂几种。 齐有几种。 一日一夜不贪几种。 读几种。 诵几种。 洗净几种。 非时几种。 掘几种。 灯几种。 供养几种。 被肩衣几种。 三摩耶几种。 烧花几种。 秘密几种。 油法几种。 咒法几种。 忏悔几种。 咒持几种。 雨几种。 不雨几种。 与愿几种。 得见几种。 不与愿几种。 不现几种。 日几种。 月几种。 星宿几种。 七日法几种。 相爱法几种。 出离几种。 不出离几种。 隐形几种。 入阿修罗宫几种。 入海几种。 是根本咒我今问竟。 唯愿如来为我说之。 其法深妙。 难解难知。 多诸疑惑。 我今深怪难可了知。 唯愿如来广为宣说。 尔时如来告金刚夜叉大将。 谛听谛听受。 当为汝说陀罗尼心真实法相。 如上所问。 我今广为汝说。 毗卢遮那大秘密心藏曼荼罗奇异莲华佛顶大无畏秘密最胜。 一切如来由行十地。 得入大菩提。 身相具足。 即说法轮。 受持者若欲得见阿弥陀佛。 亦速得见一切如来及弥勒等。 善哉善哉。 汝今所问希有难得。 当为汝说一切形色受持法等。 复次薄伽梵释迦牟尼如来。 光明遍照。 大无畏无垢莲华佛顶秘密三昧禅定普遍。 如来王光藏身种种光明普遍。 佛顶大人之相。 如来由行出种种光明。 如来之身。 微妙圆满。 色相具足。 五眼清净。 无垢莲华中出现其相。 秘密莲华佛顶。 一切如来许可。 一切菩萨爱乐恭敬礼拜。 一切诸天皆悉礼敬。 一切诸佛皆悉欢喜。 迦腻瑟吒天供养供敬。 都史陀天亦来供养。 帝释三十三天梵天大梵自在天皆来供养欢喜踊跃。 四天大王皆来守护执持。 四方世界人非人等皆来随喜供养礼拜。 端严奇异种种相貌。 变化微妙。 决定身心平等。 色相端严。 光明照耀。 由如千日。 相好团圆。 照耀十方。 是诸佛言。 善哉善哉。 薄伽梵如来说无垢宝莲华一切如来秘密心佛顶广聚一切如来秘藏。 复次普遍三千大千世界六种震动。 天雨种种微妙百千诸宝莲华。 复次迦腻瑟吒天及金刚等。 一切从座而起。 [跍*月]跪瞻仰世尊。 而白佛言。 我今见此瑞。 我今见此如来族法现。 今当说一切如来秘密佛顶心。 我今愿闻此法。 欲得持诵供养。 欲得见坛印等法。 及入坛流转思惟不退转。 教化一切众生。 利益一切世界。 及欲出利世间。 亦为解胜修行菩提之道。 唯愿如来速现速现。 如来速说善意难发难遇。 如优昙花。 如来佛顶亦难值遇。 唯愿慈愍众生速为宣说。 复次如来发大慈愍。 告迦腻瑟吒天及金刚等。 谛听。 我今为汝发大慈愍。 救众生故。 迦腻瑟吒天及金刚等。 并诸菩萨众。 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愿乐欲闻此毗卢遮那藏。 十方如来皆共请知。 一切佛国土中娱乐之具皆悉震动。 一时俱作种种音声。 如师子吼。 说此一切如来大秘密最胜微妙无畏佛顶莲华广聚心一切如来秘密大法王。 我今宣说。 尔时世尊即说大根本心咒曰。 南谟悉底哩耶(一)地尾(二合)迦(引)喃(二)萨嚩怛他议(去引)多喃(三)唵(四)阿牟伽摩尼(五)什嚩罗什嚩罗(六)摩诃波头牟(二合)瑟腻沙(七)醯利(二合)陀耶(八)尸佉利(九)摩尼摩尼(十)摩诃摩尼(十一)乌瑟腻(二合)沙(十二)罗底沙(二合)那(十三)摩尼帝(十四)都噜都噜(十五)摩诃罗审弭(二合十六)散儞帝(十七)微迦[禾*玄]陀(十八)婆头摩(二合)嚩唎(十九)[禾*玄]噜[禾*玄]噜(二十)三昧耶悉地(二十一)多罗多罗(二十二)多罗耶(二十三)俱摩啰(二十四)洛乞叉(二合)那(二十五)曼荼罗钵头迷(二十六)娑摩温嚩娑耶(二十七)娑曼多(二十八)弊嚩嚧枳多(二十九)钵头迷(三十)地瑟吒(二合)那(三十二)地瑟耻多(三十三)但己如多萨[卄/补]瑟腻(二合)沙(三十四)洛乞叉那(三十五)愚醯耶(三十六)萨婆怛他伽都(三十七)乌瑟腻沙(三十八)钵头摩(三十九)弊嚩嚧枳多(四十)南谟囌覩底(四十一)塞嚩诃此无垢宝莲华佛顶广聚一切如来秘蜜心大咒印法普遍所说者。 如来大法王。 汝迦腻瑟吒天宫等。 一切定得阿耨多罗三菩提果。 有诸菩萨得不退转。 有诸天龙药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普得不退转成佛顶相。 复次薄伽梵前所说此心陀罗尼法王形像。 此世界一四天下中西瞿耶尼。 于迦腻瑟吒天宫。 起一佛顶陀罗尼塔。 七宝庄严。 其塔纵广高千由旬。 众宝合成。 垂诸华幡种种铃铎。 其塔光明照耀国界。 诸天龙神人非人等常来供养。 于此塔中出微妙音赞言。 善哉善哉。 释迦牟尼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奇异难得一切如来秘密佛顶所有如来心。 所欲说时。 释迦牟尼命空中诸佛顶言。 来下于此世界。 行诸佛事。 救取世间受苦众生。 于诸国土有十万亿。 随命而下便入塔中。 于诸佛中时有一佛。 昇师子座。 须臾入定。 处大无畏莲华顶佛心一切如来秘密广聚大法王陀罗尼定。 迦腻瑟吒天王及菩萨摩诃萨。 并诸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 知时而下围绕如来咸皆共赞叹。 愿说此陀罗尼咒印法等。 一切如来共许救拔一切众生。 复有一切诸天。 所说欲乞愿皆来随喜。 又复塔中即出大声。 其音美妙。 复告诸天。 谁能随我。 于阎浮五浊恶世。 救拔苦恼众生。 若心乐者随我。 复有迦腻瑟吒。 三十三天。 自在天。 大自在天。 变化诸天。 夜摩天。 三十二宫一切诸天。 并其眷属。 前白佛言。 世尊我等皆随如来。 于阎浮提。 救护众生。 尔时如来告诸菩萨一切诸天等。 我有不可思议变化无垢莲华佛顶金刚聚咒。 即说根本心咒曰。 南谟悉底哩(二合)耶(一)地尾迦南(二)怛他俄多南(三)唵(四)阿目伽(五)钵头摩(二合)娑娜(六)摩诃迷[呿*ㄗ](七)波吒啰(八)婆臾尾迦(九)嚩多罗拏(十)怛啰怛啰(十一)钵头摩(二合)目弃(十二)娑啰娑啰(十三)嚩喻社微(十四)娑罗娑罗(十五)三曼多嚩啰(十六)钵利布栗尼(十七)末尼末尼(十八)三曼多愚四耶(十九)阿嚩破娑(二十)什嚩攞泥(二十一)[合*牛][合*牛](二十二)钵头牟(二合)瑟腻沙(二十三)南谟噻覩底(二十四)噻嚩诃尔时如来说此已。 于虚空中或有七宝云盖。 遍覆空中。 复有七种香风。 吹诸花幡。 出微妙音声。 如来坐七宝大莲华。 菩萨诸天亦坐七宝。 各自现神变。 悉皆踊跃欢喜。 供养如来。 尔时如来变现游戏自在神通。 于此咒力能变化。 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皆来供养。 迦腻瑟吒天下向菩提塔所。 默然而住。 尔时如来为欲庄严诸菩萨及诸天故。 即说咒曰。 唵(一)阿牟伽(二)摩诃钵头摩(三)波罗底瑟耻多(四)拔析唎(五)吽(六)噻嚩诃尔时如来说此无垢莲华族陀罗尼。 庄严大菩萨及一切菩萨诸天故。 种种宝师子之座。 其数百千种。 衣服庄严。 及种种七宝之座。 百亿俱胝那庾多。 变现来至佛所。 复次有七宝。 庄严大莲华师子之座。 微妙光明如百千日。 犹不为比。 其座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庄严。 照于大众中菩萨。 及迦腻瑟吒天。 四大天王。 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并皆就座。 及曼荼罗天神咒术中尊者。 帝释及金刚族等。 各各依次而坐。 地神海神山神及诸神等。 四部大比丘比丘尼。 优婆塞优婆夷。 婆罗门。 刹帝利。 毗舍首陀。 及诸国王。 诸来大众。 并皆就座。 围绕彼塔。 复次金刚夜叉大将。 于大众中。 从座而起。 围绕三匝。 礼佛足已。 长跪叉手。 合掌白佛言。 世尊唯愿如来为愍一切众生教化众故。 广为宣说一切如来秘密莲花佛顶心广聚曼荼罗藏。 尔时如来于其座上。 默思惟无垢无畏曼荼罗大莲华光明佛顶。 从定觉已。 于大众中。 告金刚大将。 我有三摩地大金刚曼荼罗。 有余种种七宝莲华。 大如车轮。 在其坛中。 金刚大将重白佛言。 我欲受持此无畏宝莲华佛顶大坛秘密心。 唯愿如来分别解说。 如来许之。 金刚从座而起。 以手振杵。 在佛前立。 听佛所说。 尔时如来即说无畏大宝佛顶心咒。 即说咒曰。 唵(一)阿牟伽末尼(二)什嚩罗(三)钵头牟(四)瑟腻沙(五)[合*牛](六)地哩(二合)乞沙(七)噻嚩诃说此心咒已。 便入大城门。 欲往宝塔中。 到彼塔已。 开其塔门。 见十万亿佛。 皆昇高座。 入于禅定。 是时塔中复有诸声闻。 其音美妙。 赞释迦牟尼如来言。 善哉善哉。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所说无垢莲华佛顶心法广聚一切众生一切如来秘密大咒印法。 为怜愍救拔一切众生[口*微]地耶陀罗尼心。 唯愿更为广说咒印法及坛。 诸神术等。 过去毗卢遮那藏时。 释迦牟尼如来从座而起。 便入七宝塔中。 昇师子座。 于诸佛前。 所坐之处。 如日光藏。 百千万亿宝莲华。 变现毗卢遮那藏。 更有诸余莲华。 七宝为茎。 一一花各高二丈余。 种种天衣幡花宝盖。 变现种种庄严其座。 是诸天等并皆安坐。 更重请说如是等法。 时佛告言。 我有一切如来心秘密佛顶三摩地。 复更思惟如是三昧以定印持。 尔时感得十二万亿佛。 时释迦牟尼佛放大光明种种杂色。 是十二万亿如来见此事已。 皆从座起。 围绕三匝。 顶礼释迦牟尼如来放此大光赞言。 善哉善哉。 甚奇微妙希有光聚。 唯愿如来为说莲华佛顶一切如来深叹得未曾有。 唯愿速说坛法及印。 复次现佛顶莲华最胜佛顶光聚。 名曰如来语印。 释迦牟尼佛言此薄伽梵莲华佛顶陀罗尼坛及大力印法时。 彼佛顶塔中。 是诸如来及诸菩萨。 随喜愿闻此佛顶广大陀罗尼坛印法。 复次金刚夜叉大将即从座起。 向佛前默然而立。 闭目安心。 踊跃欢喜。 瞻仰尊颜。 舍嗔怒面目不暂舍。 复次释迦牟尼如来告夜叉大将。 汝当谛听谛听。 受广大咒法坛印。 金刚白佛言。 今谛听谛受真实如来印。 咒等法。 亦能恭敬供养礼拜。 亦能广为人说令使受持。 亦与是人所求之愿悉得成就。 如来赞言。 善哉善哉金刚大将。 如是如是。 能发大愿。 尔时如来即说咒师都会心中心。 即说咒曰。 唵(一)钵头牟(二合)乌瑟腻沙(二)未尼(三)什嚩(三)啰(四)[合*牛][合*牛](五)噻嚩诃佛顶嗔怒王根本咒唵(一)阿牟伽未尼(二)钵头牟(二合)乌瑟腻沙(三)俱噜陀(四)能瑟吒罗(五)什嚩理多(六)奢唎啰(七)诃那诃那(八)唵(九)摩诃俱噜(二合)陀啰社(十)未尼未尼(十一)三昧炎波罗耶(十二)[合*牛]泮一切如来嗔怒王莲华佛顶心咒唵(一)未尼(二)钵头摩(三)能瑟吒哩(四)唬噜虎噜(五)[合*牛]泮如来佛顶嗔怒王心中心咒唵(一)俱噜(二合)陀(二)钵头(三)[合*牛]泮(四)噻嚩诃如上所说诸大咒王。 能成本事。 无愿不异。 速成无上菩提。 大佛顶大无畏宝广聚佛顶一切如来持咒功能品第二复次金刚无畏莲华广聚思惟。 此法须臾受持读诵。 灭无数百千劫七遮八难五逆四重八重。 无问轻重皆消灭。 得无垢清净光明莲华宝藏之身。 转此身后得生阿弥陀佛国极乐世界。 所生之处常忆宿命。 不处胞胎。 莲华化生。 自然种种庄严其身。 复说受持得成就法。 起首诵八百遍。 即得见十二万亿如来。 及见阿迦腻瑟吒天。 见国王大臣妃后宫人采女。 皆悉欢喜。 所求称意。 复次一切众生爱乐欢喜。 寿命百年者。 更增寿命至二百岁。 以福力故。 得大天王常来卫护。 若有病人。 行至其前。 随口所言即便除愈。 是名第一诵持八百遍法。 得如上灵验成就。 次说第二八百遍法。 受持诵者。 一切菩萨及一切诸天神。 皆来降伏。 为现其身。 增加色力。 并衰者受持此已。 更复年少如二十者。 增长智慧。 得种种自在。 得无量俱胝百千那庾多佛并皆现身。 得恒河沙百千俱胝庾多诸佛而种善根。 增益广大功德。 于一切众生中为大导师。 尊重恭敬。 得大莲华无垢光明清净之身。 一切聪明智惠日增三倍。 年少如十岁小儿。 身力广大不可为比。 常忆宿命。 生欢喜国土。 常得见阿閦如来。 随佛足迹尽佛边际。 莲华化生常忆宿命。 一切衣服庄严之具自然而有一切地狱门自然开闢。 所有罪苦众生皆得解脱。 是名第二八百遍。 所成功德能得如果。 复次若诵持满第三八百遍。 如上所说功能增长三倍。 面见如来。 及三十二宫诸天众。 各各差别皆悉覩见。 及三十三天帝释等四天王一切眷属。 悉皆现来。 百千万诸天龙王。 难陀拔难陀龙王等。 而为上首。 将诸眷属。 悉皆来现。 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等。 无量无数。 受持数满。 如前所说是诸神等。 皆来现身。 六十二千夜叉大将。 及诸眷属。 皆来现身。 乾闼婆。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百千眷属。 皆来现身。 一切如来族。 我此神咒法王。 若有受持者。 皆自现来言。 我是无垢宝佛顶莲华大法王坛并皆具足圆满。 海族广大咒神。 于此境界中来。 将咒师身入嗔怒金刚大坛。 令受三昧得大成就。 我是一切如来佛顶相。 一切变现相。 令咒师得见。 如来三界大师自来。 以金色手摩咒师顶。 复次释迦牟尼如来。 将咒师身即入大坛中。 于境界中。 得见诸佛国土。 能令一切如来皆共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菩萨各在本佛国土。 见此咒师。 皆生随喜。 得无畏光明极乐国土三摩地门。 又得无垢光明莲华宝幢佛顶陀罗尼从此三昧出。 即得无畏清净月光三昧。 又得无畏宝日光聚清净眼三昧。 又得无畏宝莲华最胜普遍曼荼罗清净舌三昧。 复得无畏光明赫奕无数香风。 得鼻清净三昧。 又得无畏声。 于大众中转大法轮及六波罗密。 其声微妙。 得耳根清净三昧。 又复有大福德。 诸天摩尼天福力日光明如上所说神等。 种种庄严尽皆来现。 又复诸天。 其名曰牢腻壤无垢使者最胜难陀须难陀竪牢地神华神嗔怒面神大怒面神商弃尼神勇勐之神无比神金刚执金刚神乾闼婆神诃里底母神因陀罗等诸大天神。 常来卫护。 陀罗尼王有大威力大明聚。 诸如来族王。 一切莲华族。 一切宝族。 一切象族。 一切陀罗尼族王。 一切坛族。 一切七佛顶大王。 咒师等轮转无比光明族。 一切皆来。 随从此法摄其中一时成就。 亦能拥护护一切印。 及无比曼荼罗供养。 及修行此莲华佛顶华佛顶坛者。 皆令成就受持。 得见此最胜上坛。 是诸神等日夜围绕拥护。 是人不令见□。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佛顶持诵功德六方诸佛来现品第三尔时东方有九十九亿俱胝恒河如来。 于彼如来众中。 成就种种诸善根故。 又诸如来在东方者。 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如来往咒师所。 摩顶受记种种咒愿。 所在东方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皆来随喜守护咒师。 一切饮食花菓。 衣服卧具。 及诸汤药。 严身之具。 不求自至。 婆罗门刹利毗舍首陀。 及诸众生等。 皆来供养恭敬礼拜信乐随顺驱使。 若咒师亦诵此咒。 如常所寿命者。 增益八倍百倍千倍。 于命终之后。 生诸佛国土。 于九十二亿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如来佛国。 于一一佛国。 受恒河沙百千万亿安稳受大快乐。 渐次经历。 尽彼佛国所受之命。 于此佛灭生于彼佛。 次第经历如蛇退皮。 乃至成佛。 即于东方游行自在。 尔时南方有九十九亿俱胝恒河沙等如来。 于彼众中。 成就种种诸善根故。 有大福德。 又诸如来在南方者。 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如来往咒师所。 摩顶受记种种咒愿。 所在南方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皆来随喜守护咒师。 一饮食花菓。 衣服卧具。 汤药严身之具。 不求自至。 复有婆罗门刹帝利毗舍首陀。 及诸众生。 皆来供养恭敬礼拜信乐随顺。 咒师亦持诵此咒。 如常所寿命者。 增益八百倍百倍千倍。 于命终之后。 生诸佛国土。 于九十二亿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如来国。 于一一佛国。 受恒河沙劫百千亿安稳受大快乐。 渐次经历。 尽彼佛国所寿之命。 于此佛灭生于彼佛。 次第经历。 如蛇退皮。 乃至成佛。 即于南方游行自在。 尔时西方有九十九亿俱胝恒河沙等如来。 于彼如来常众中。 成就种种诸善根故。 有大福德。 又诸如来在西方者。 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如来往咒师所。 摩顶授记种种咒愿。 所在西方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 皆来随喜恭敬礼拜信乐随顺。 咒师亦诵持此咒。 如常所寿命一百者。 增益八倍百倍千倍。 于命终之后。 生诸佛国土。 于九十二亿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如来佛国。 于一一佛国。 受恒河沙劫百千万亿安稳快乐。 渐次经历。 尽彼佛国所寿之命。 于此佛灭生于彼佛。 次第经历。 如蛇退皮。 乃至成佛。 即于西方游行自在。 尔时北方有九十九亿俱胝恒河沙如来。 于彼如来众中。 成就种种诸善根故。 有大福德。 又诸如来在北方者。 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一切如来往咒师所。 摩顶受记种种咒愿。 所在北方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伽。 人非人等。 皆来随喜供养恭敬礼拜信乐随顺。 咒师亦诵持此咒。 如常所寿命者。 增益八倍百倍千倍。 于命终之后。 生诸佛国土。 于九十二亿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诸佛如来佛国。 于一一佛国。 受恒河沙劫百千万亿安稳受大快乐。 渐次经历。 尽彼佛国所受之命。 于此佛灭生于彼佛。 次第如是。 如蛇退皮。 乃至成佛。 即往北方自在游行。 尔时上方。 毗卢遮那如来。 九十二亿俱胝恒河沙等如来。 及诸阿罗诃。 三藐三菩提。 在于虚空。 若人诵持此咒。 须臾之上方诸佛皆悉赞叹是人。 便与摩顶受记。 有诸菩萨无数眷属。 及诸天人龙王。 各各自现大神通变化。 来至咒师所。 种种赞叹种种供养。 诵持此咒所有功德。 喻如龙王放甘露雨。 普遍世界亦无间断。 是雨渧不可知数。 如来赞言。 善哉善哉。 诵持此咒所有功德。 复遇于彼增寿。 福力不可思议。 相好圆满。 由如日月光明。 现得神通三昧自在。 一切如来妙乐国土往无障碍游戏通。 又毗卢遮那如来舒左手摩咒师言。 善哉善哉。 汝咒师希有无边佛智惠。 得不退转身。 登十地次补佛处。 愿汝早得成就广聚无畏宝莲华一切如来心秘密佛顶三昧坛。 亦诵亦持咒。 速得成就。 愿汝咒师。 余一切如来三昧并得成就。 即说七大佛顶及转轮坛。 第一如来族佛顶。 第二莲华族佛顶。 第三金刚族佛顶。 第四宝族佛顶。 第五像族佛顶。 第六毗卢遮那藏聚佛顶。 第七宝轮佛顶。 佛顶大坛。 金刚积坛。 金刚嘴坛。 大三昧坛。 一切大使坛。 毗卢遮那宝族等大使坛三昧咒印法等。 亦诵此咒如上所说。 愿汝即得成就。 如来复告咒师言。 有余不闻不见咒坛法印。 亦入此毗卢遮那坛。 一切坛并皆入尽。 诸罪消灭。 五重四重八重谤法等。 七逆八难一切业障。 皆得消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若入栴荼罗国王诸蜜房车等国王有诸贫贱下类王薄福恶业诸众生五逆十恶阿鼻王更有罪重遇前者受持读诵佛顶王如上等罪皆消灭梦中常见毗卢佛边地下贱恶国生佛顶福力皆消灭现身获得大安乐转身当生诸佛国有人诵持佛顶者一切诸佛及菩萨皆来围绕拥护身及诸天龙乾闼婆护持坛神四天王及诸善神皆围绕真心受持无不成决定当得菩提道即为梵天转法轮尔时下方至金刚际及大海际诸天龙王。 并诸眷属。 大地神及诸药草花菓树等神。 闻咒发欢喜心。 皆来现身。 随从供养恭敬作礼围绕受乐尊重。 以头顶戴。 白咒师言。 最胜最尊希有众生受持得此佛顶陀罗尼。 善哉善哉。 菩萨摩诃萨希有如此大师。 诸天神言。 我等随从围绕拥护。 昼夜不离。 任意驱使。 尔时诸神即说偈言。 我等海神及地神围绕□□以拥护日夜随从常不离常听尊言不轻慢随师言教令驱使尽我身命为奴僕起意所须为使者咒师若入修罗窟诸余国土及神宫我等使者皆随往如上所说诸功德皆由诵持八千遍得见如是最胜相大佛顶无畏佛顶经卷第一大佛顶广聚陀罗尼经卷第二大佛顶无畏广聚如来佛顶得见咒师普薰灭罪品第四尔时咒大师。 若行若坐。 所遇众生。 若卵生若湿生。 若化生等蠢动之类。 若闻咒师语声。 若见其身。 若影所触。 若得其语。 若至咒师所诵咒处。 是诸众生即得不退转。 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复得无垢。 罪障消灭。 三命终之后。 生极乐世界。 莲华化生。 常忆宿命。 尔时大师色声形影难可得闻。 亦难得说。 云何难得。 是七宝塔中十二亿百千如来秘蜜心藏故。 及诸佛说受。 是咒师即是如来身退转位身。 登十地证无上上正等菩提。 是咒师身犹如宝塔等无有别。 有此力故是以难得。 尔时如上等佛顶功德灵验读诵受持力故即得。 大师得此身已。 一切金刚不能侵娆。 咒咒余神天龙夜叉。 罗刹毗那夜迦。 及魔波旬部多毗舍。 及诸饿鬼人非人等。 水火风雨雷电霹雳诸杂毒等。 亦不为害。 刀兵孤魍魉恶咒邪魔。 国土坏乱禁闭系缚孤独他卿。 天时亢旱。 若雨多苗稼不熟。 旷野险难。 师子虎狼诸杂禽兽能为害者。 及诸盗贼时气癫癎虐病。 一日二日乃至一月。 诸邪伎术厌蛊妭惑蛇蝎蛛蜈蚣一切诸毒等。 如上所说皆不为害。 是以难见。 一切灾怪。 亢旱水风毒。 及一切众病。 皆不为害。 是以难闻。 丁疮病癫癞痈肿寒热。 一切众病。 及诸毒药等。 诵此陀罗尼二十一遍。 皆得消除。 是以难说。 若有人每日受持读诵此佛顶陀罗尼者。 令寿百年延至二百。 福德端正。 当生极乐国土。 所生不忘。 常忆宿命。 无有退转。 与佛同寿。 得大快乐。 住佛国土。 复次说。 咒师若欲成就种种故。 香汤澡洗清净着新净衣。 于舍利骨塔前安置佛像。 面向西。 白月八日起首。 至白月十五日。 诵满八千遍。 以其咒师现自身出光明。 佛顶上放三道光。 绕佛三匝。 于顶上犹伞盖。 住虚空中。 当佛顶上。 于其光中出大人相。 善声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愿汝得无畏佛顶莲华广聚一切如来心秘密藏大师子王曼荼罗大印跋吒罗等。 愿汝成就此等咒法。 佛即舒左手摩咒师顶上。 如来如是赞咒师言。 汝今得出生老病死苦。 是我之子。 能作善根福德。 大事成就。 复言。 汝求何愿。 欲作何事。 今当受取于三世中欲得何事果。 汝今何愿便乞现世如执金刚。 即得成就大力。 颜貌色相一如金刚。 所欲作事皆得随意。 若欲成就如来秘密心坛族并即随现如自己眼。 复次乞过去世愿。 若欲受过去如来大人色相。 光明出现。 如来顶大人之相光围绕身三匝。 入咒师顶。 既入顶已即变成莲华藏。 从有漏身入无漏身。 具足圆满三十二相八十种好。 种种庄严清净之身。 放大光明住虚空中。 在九十二俱胝那庾多百千亿万诸天顶上。 游行自在。 普恒河沙九十九俱胝那庾多百千万亿佛国土。 于诸佛门自然开闢。 游行观视皆无障碍。 乃至非相非非相天现大神变。 于菩萨众中转大法轮。 此即过去之愿法。 复次若欲入阿修罗宫门及诸余宫。 咒师即须香汤洗浴。 着新净衣。 手执金刚及把数珠。 烧安悉香。 诵此佛顶陀罗尼一千遍。 烧香香烟不绝。 即咒金刚白芥子香烟上度之千八遍。 由打阿修罗宫。 打三遍已。 复将金刚杵三遍心中忆念陀罗尼打已。 鎻皆碎关鐱随落自然开闢。 一切神门亦皆自开。 于诸宫中皆大震动。 诸神等并皆惶怖。 共心无力。 总于善眼大轮中隐身不现。 时持咒人执白芥子处处散之。 散已说一切恶鬼魔所在宫中及大水中者。 皆走远避百由旬外。 莫知边际。 其道寂净。 便即入宫已。 觉其暗求莫令明。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顶眼药方一切光明品第五莲华子。 莲华。 莲华鬘。 莲华丝。 龙恼香。 牛黄。 龙华(如师子口音)莲华。 郁金香。 莲华乳。 以上药等分细[打-丁+鸟]作末。 取赤牛乳取日好时和作丸。 梧桐子以阴乾之。 即洗浴清净着新净衣。 取药至道场中。 以佛顶咒咒之一千八遍。 咒已即取好时好日研药。 取牛乳汁和研药。 取牛乳汁和研。 此药点咒师额上。 点药已照曜光明如日初出。 至于洗以来。 一切地狱黑暗之处皆得光明。 其咒师试已即入宫门。 于中路逢一童女向前迎。 其童女极以童女极以端正。 具足圆满相好。 种种庄严其身。 叹不能尽。 手执莲华。 作微妙声歌赞叹。 渐近咒师。 口云大师。 大师摄心默然不语。 其童女手执持一宝奉上咒师。 咒师不受。 又将莲华与。 亦复不受。 口云尔许无情。 女即避道。 咒师前行至第二门。 女亦随。 后见五老妇人。 极以丑陋。 手持璎珞来上。 咒师见是老人心不畏惧。 受取璎珞默然不语。 将此璎珞顶戴付与童女。 时老人见取璎珞默然不语。 受与童女言。 不可思议入本阿修罗大宫。 咒师闻此语。 便即前入遂见金门。 其门内有大水流。 其水岸边有师子王。 咒师取三丸药。 咒三遍打之。 其师子嗔怒咾吼振动阿修罗宫。 咒师心无怕悕师子之难。 咒师复见水难作治之。 取咒白芥子三回散其水中。 其水断流。 水师左手把其童女。 右手执师子騌。 过津难已。 其水还合。 咒师默然不语。 即见三道不知所至。 即便思惟生三种智作三种分别。 左手童女者是师子恶毒左右并不堪行。 当取中道便即前行更无疑惑。 佛子寻东道而去。 童女随咒师。 后欲别咒师。 遂即大唤振动天地。 咒师心无怕惧。 默然不语。 前行须臾逢七宝门。 有种种窓。 楼阁面有四门。 于其门外并钩栏蜀柱及诸窓牖。 种种七宝铃铎庄严。 于门内有种种七宝莲华庄严微妙。 第一乳池。 第二旃檀香水池。 第三中心甘露池。 其池当色盈满。 咒师来近池边。 师子天女并置一处。 咒师以手触甘露池。 既甘触露池既触池已。 已即寿百千大劫。 头变为螺髻。 绀青色身若真金。 有九千九转轮王。 于余百千万亿。 咒师中为最胜。 三昇七宝莲华座。 常乐师子。 一弹指间行百千由旬。 于中往来时。 彼童女以咒力故。 得同法轮王。 游行自在。 于香水洗浴清净。 来触乳池出。 入阿修罗宫。 中有瞻部迦树。 取树脂汁食已。 更不饮食。 得漏尽上昇七宝高坐已。 诸天为送既井带。 以于虚空中复有七宝大轮来。 轮既下以复有善眼大轮到。 其取轮既到。 以一切怨敌皆悉远避。 一切诸天善神悉皆拥护。 一切天女亦皆拥护。 一弹指间往至西方极乐国土。 安隐快乐。 三十三天王。 阿迦腻吒天。 日月星辰大师所往。 我亦如是得大自在。 及阿迦瑟腻吒天共相娱乐。 还归本所。 复次若欲得下于阎浮提者。 即向东行。 有一水。 水中有树。 名瞻部迦。 其树下有甘露水。 甘水甜如密味。 当取是随其多少饮之。 闭目思惟意念之处开目即至。 若将是水所点之物。 木石等皆变为阎浮檀金。 又法若不能至彼池边时。 即前彼抱彼童女。 把手口云娘子。 即与童女相随所忆之处。 复次咒师门此语已。 即前执童女两嬭令乳汁出。 便将研前丸药点于额上。 既点额已。 即便腾空。 游行无碍。 即得天轮圣王之身。 又法若欲见一切伏藏。 不问大小。 将药点于眼上。 既点药已。 便见点心上。 身隐不现。 一切夜叉罗刹毗舍步多等门皆自开闢。 罗刹步等鬼便作使者令其驱使。 若涂足掌。 行百千里不觉疲乏。 若点膝上。 一切龙宫自然开闢。 水皆涸竭。 一切龙王及其眷属悉奉迎礼拜。 愿为奴僕使者。 期雨止雨皆得自在。 暴风霜雹止放自在。 若涂两手。 折诸恶鬼门。 诸鬼等嘷声大唤逃迸他方。 莫知边际。 若涂自身。 力如十大龙王。 若涂右手打罗闇门。 自然开闢。 罗等及其眷属并皆奉迎礼拜。 为作奴婢使者。 若涂头者。 一切众生顶戴供养。 安稳快乐。 财物无数。 大佛顶无畏广聚如来佛顶延年药法品第六牛乳。 牛苏。 天门冬。 取前药相和为丸。 每日服三丸。 至七日以来。 如常寿命复加百年。 若服一周年。 如前七日。 寿命服加千倍。 身力如大龙王。 少年如十岁小儿。 头有螺髻发绀青色。 其身柔软如兜罗绵。 永一切众病听明智惠犹如大海。 又法以苏饮下前药。 七日令得大聪明。 一日诵得千。 所诵之者更不忘失。 若二七日服。 声如紧那罗。 读诵之音如紧那罗歌咏之声。 一经于耳所闻不忘。 若三七日服之。 如那罗延身等无异。 若服一月者。 即得隐形。 一切夜叉罗刹部多等。 一切鬼神皆悉自开。 所欲游行入处。 皆无障碍。 一切伏藏门皆悉自开出现。 若服一年者。 戒根清净为五仙尊。 种种变现乘空而行。 寿命千年。 于虚空中作转轮圣王。 于阎浮及中道之中游行最胜。 若命欲终时服之七日。 更延百年之命。 若已终者内药口中即却活。 若所用之处皆得成就。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眼药品第七尔时世尊赞叹眼药力故即说偈言。 一切成就法最胜所作无疑定成就一切众罪皆消灭一切所行皆最胜天龙诸鬼及人间所说如上胜功德皆由咒力及眼药威德显现无过上苏味罗。 安舍那。 海水沫。 雄黄。 两种黄。 薑。 牛黄。 青莲华。 郁金花。 荳[卄/(冗-几+(豆*殳))]子。 石密。 右上件药等分细樢为末细。 罗罗之和石密为散。 于赤铜器中盛。 咒师着新净衣。 即将此至佛前。 诵咒满八千遍。 即得成就。 欲使此药之时。 先须佛前诵咒一百遍。 点此药眼中。 即便隐形众中最胜。 即得十二千。 咒师随后三阡由旬内。 诸物事等。 天龙药叉乾闼婆罗刹等不动脚足。 并皆路现而见明了。 一切诸神宫并诸伏藏山河诸城郭围林变化事等。 由如掌中观菴魔摩勒菓。 于夜分中所见诸物。 逾于昼日。 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事。 犹如掌中视琉璃宝。 一切咒王及海中诸宝悉得见。 游行入海如己舍宅。 从海出已。 种种七宝楼阁入诸山窟黑暗之处。 如日光明皆能得见。 点眼药已更无暗处。 若常着此药即成净眼。 若患眼二十四种病风翳暗暯赤等皆得除愈。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一切眼闇皆清净目净修广若青莲眼中所见诸众生降伏受乐随欢喜比丘净行及四众若男若女及王妃若眼曾覩皆欢喜如上功能诸变现皆由佛顶及眼药道引成辨诸功德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相命咒师自证品第八尔时世尊告咒师言。 若欲成就。 先须澡浴清净着新净衣。 于七宝舍利塔前诵百千遍。 欲作法时。 如前洗浴。 烧白檀香。 一日一夜不食。 诵八千遍。 如来放光照室。 便于座上动身空中而住。 其咒师两膊出光。 如来空中叹咒师言。 善哉善哉。 我今与汝成就此莲华佛顶如来心。 汝今受此法已。 时咒师欢喜礼拜顶戴如来足。 其咒师即得无垢行三昧。 住于虚空。 见十方诸佛菩萨。 及见一切佛国土。 游行自在。 面见毗卢遮那如来。 一切恶鬼神诸摩毗那夜迦等无量无边皆悉得见。 即于天中作咒师王。 顶有螺髻。 寿命百劫。 此名现世成就。 又法若欲成就妙吉祥天女。 绢上画种种七宝庄严及诸色等。 勿用胶水。 画得像已咒师洗浴着新净衣。 在闲静处。 立小方坛。 于像前烧栴檀香。 然后咒师三日三夜不食。 于天像前结跏趺坐。 诵咒满十千遍。 其像即动放大光明。 咒师见已踊跃欢喜。 即于坛中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汝须何愿复愿何物欲作何事。 汝所求愿我今与汝。 其咒师即乞言。 我今极大贫困。 功德天言。 所须宝物钱财。 汝今收取莫令乏少。 所作功德布施及供养诸佛菩萨。 今梵天等及比丘比丘尼。 神仙鬼等并诸乞人一切须者。 随意所用无有障碍。 我身常在汝室寸步不离。 每日布施百千恒河沙宝。 日坛千倍。 如是者转转至无数劫。 如是财物渐转多无有穷尽。 咒师得愿恭敬欢喜修行。 求见金刚法。 又法若欲求见金刚。 其咒师须净洗浴清净着净衣。 复作一香檀种种庄严道场。 取金刚像安置其中。 散花烧安悉香。 种种饮食菓子乳酪等。 于其像前供养。 稻穀花及白芥子。 金银铜等器盛之置于坛中。 其咒师唯食三白食。 除水余并不得食之。 从白月八日起首。 于金刚前。 每日诵一千二百遍。 一日三时诵咒。 于中不得简断。 至十五日。 于十五日夜。 数满八千遍。 以其坛中金刚即动身。 其不惊怕亦不恐怖。 须馺馺诵咒。 其金刚从坛中起立。 不须怪之。 勿须恐怖。 即须大声诵咒。 取前饮食花菓。 烧安悉香。 烟莫绝。 供养金刚。 金刚踊跃欢喜起立赞咒师言。 善哉善哉。 汝佛顶如来许可法愿汝即得成就。 所求事者皆悉称心。 所须愿我皆与汝。 汝今即说若欲腾空及乘仙隐形。 欲居净土。 若欲得伏藏。 若入阿修罗宫大水山河海树木丛林入地窟中。 若入隐处入深草芦荻及诸王宫。 若入不思议奇异之处。 若入国城村坊等有福禄处。 若欲得入五穀熟处。 及钱财金银琉璃车渠马瑙珊瑚虎珀真珠摩尼等宝。 若求金银琉璃七宝等方。 若求医药咒术等方。 求曷罗阇大臣宰相一切尊贵等。 求作夜叉罗刹鸠盘荼布单那等王。 一切如上所求者。 今并与汝。 即时无碍。 所用去处皆得通达成就。 咒师受已供养礼拜欢喜修行。 又法若有贫贱罪业病痛之狐魅者。 厌蛊饿鬼魍魉饥寒穷鬼囚厄恶魔等业鬼。 其咒师香汤洗浴。 着新净衣。 于舍利塔前。 作一四方香水坛。 其坛种种庄严。 于十五日起首。 一日一夜种种花菓等供养。 于佛前烧三种香。 坛香薰陆香安悉香。 置于坛中烧香散花。 手执金刚拔折罗。 然后于坛前结跏趺坐。 诵咒八千遍满已。 即将金刚杵打其坛中。 便出光明。 所有饿鬼罪鬼穷鬼病鬼等。 并皆出现。 于咒师前[跍*月]跪忏悔口言。 今日以去不敢恼乱。 情愿远去。 前身所有恶业悉得消灭。 咒师即取香汤加持一百八遍。 浴佛及舍利等。 若有如上等病者。 取此浴佛之水。 洗浴佛其身。 即得福贵安稳快乐。 所有业障悉得消灭。 大佛顶无畏宝聚如来佛顶观世音文殊师利菩萨与愿品第九尒时世尊复告咒师言。 若欲成就此佛顶见观世音菩萨者。 咒师以手押观世音两足。 诵咒八千遍。 观世音菩萨自身现来。 所求愿者皆得随意。 又法取文殊师利自在钵者。 复于文殊师利前。 诵咒八千遍满已。 其钵放大光明。 咒师手持此钵。 即便腾空。 其钵法成就。 咒师便得转轮王。 住十方诸佛国土。 天神皆来供养。 心中所须中所愿者。 皆从钵中出。 种种百味食千之饮食。 衣香涂身香香种种诸新香。 伞盖并花药。 衣裳及璎珞种种庄严具。 坐卧诸七宝。 其物数甚哉说不能尽。 皆从钵中出。 一切诸如来皆悉普供养。 如此诸功能皆由佛力。 又法一香坛取一钵盛乳糜。 置在坛中。 咒师清净洗浴着新净衣。 于文殊师利前结跏趺坐。 烧前香等。 香烟不绝。 诵佛咒八千遍。 以其钵放大光明。 咒师当食少许。 即便腾空。 其钵中余粥施一切众生。 假使一人一抟。 如须弥山乃至千劫犹不能尽。 咒师即作五通仙人中王。 文殊师利日夜拥护。 常与善愿。 所求称意。 寿二百岁。 大佛顶无畏宝广聚如来佛顶仙膏油品第十郁金花(二两)龙脑香(二两)煎香(二两)乌油摩(五什退皮)一切众花(各少许)沉香(二两)牛黄(二两)右取水五升。 取上诸药细切。 煎令水欲尽。 可得一升以来。 即去滓令净。 即下诸香药龙脑香牛黄煎香沉香郁金香花等。 然后煎令水尽。 于铜器中盛之。 置于塔中。 其咒师清净衣。 于其坛中结加趺坐。 烧沉煎等香烟不绝。 诵佛顶咒八千遍已。 得名曰清净宝光明日藏王油。 其咒师即将此油涂身及诸支节。 即成着天钾。 遍身大光明藏照曜普遍一切世间。 诸天及人皆来供养。 取少许油咒之服已。 即腾空隐形不现。 将油涂顶。 绀发青色如佛螺髺。 涂其服迬一切夜叉罗刹毗那夜迦诸鬼神及诸魔等。 悉皆逃远去他方千由外。 永不为害。 作其障难闻咒师名者。 皆悉星散。 闻香亦然。 若涂遍身。 即便腾空。 欲入阿修罗窟及诸天宫。 皆悉自开。 一切宫自在游行。 出入无难。 涂其足掌。 履水如地。 涂其膝上。 即于天中游行。 若涂左手触人天。 即相怜爱随意驱使。 若夜将灯炷及药相随。 一切伏藏悉皆出现。 随意所用。 若涂眼中。 一切天龙夜叉。 乾闼婆。 阿修罗。 迦楼罗。 紧那罗。 摩睺罗。 人非人等。 悉皆出现。 若涂白芥子上。 咒八千遍。 散着水中。 海河涸竭。 水中所有龙神皆来现身而为供养。 所须之物皆得随意。 至彼深宫中游行自在。 如己舍宅。 若将此芥子掷着火中。 火神即现。 所求驱使皆得随意。 火不能烧。 处大火聚如在水中。 又法入尸陀林。 即取新死人未烂坏者。 将来作坛。 取尸陀林中上。 涂于坛中。 画跋折罗杵轮力髑髅越斧。 将尸安置坛中。 以白绢覆身。 头向东。 取前膏油涂死人尸遍身已。 诵心咒八千遍。 咒满以其尸即起。 咒师取白芥子。 咒之二十一遍。 打其尸即不动。 咒师即须勘问其尸。 即语说过去未来事。 咒师即前白芥子油涂其口上。 涂已涂已。 舌长一尸放大光明。 其咒师即须下一割取便须喫却一半。 一半左手把之。 其手中放大光明。 便即腾空。 游行自在。 即作刀轮王。 寿命俱胝劫。 顶有螺髺绀青色。 又法若有斗战。 咒师取一宾刀。 以膏油涂。 手把出入于军中。 一切兵马退散。 悉皆惶怖星散。 莫知避处。 兵若极多。 取白芥子咒之。 涂其膏油。 四方散之。 化兵无数。 皆长一丈。 种种衣钾庄严具全。 所有众贼四方退散藏避。 又法天旱无雨。 近于海边及有龙之处。 结跏趺坐。 手执芥子。 咒一掷海中。 至二十一遍。 其雨即下。 若难降者。 取一把芥子。 以嗔怒面咒二十一遍。 掷着海中。 其芥子变成金翅鸟。 其水皆端。 其金翅鸟皆严。 诸龙其龙并乱。 即便降大雨甘。 又法若雨多不止。 取白芥子。 咒二十一遍。 向天散之。 其雨即止。 又法若恶雨雷电。 取白芥子。 咒二十一遍。 散天上。 当时即止。 又法若树神及居穴中者。 咒白芥子二十一遍。 咒一掷火。 其诸神等皆出现。 随意驱使。 一切药草等神并皆来现。 所有山精魅魍魉及诸药草神并皆放光。 诸鬼神等并皆来现。 若咒白芥子。 散着尸陀林四方。 其诸髑髅并皆作歌舞。 尸陀林中诸鬼并皆来现。 若于造车家。 咒白芥子二十一遍散之。 所有车并皆作舞。 若于瓦器家。 白芥子二十一遍。 散之于瓫边。 所有瓮器并皆作舞。 若于酒家。 咒白芥子二十一遍散之。 所有酒瓮并皆移去。 若欲移诸仓窖库藏。 咒白芥子二十一遍。 散着其中。 所有五穀并皆移去。 又法若欲自身解脱作五通仙人。 三日三夜不食。 于如来舍利塔前。 诵咒百千遍。 咒师每日触五味物。 一乳二酪三苏四水尿五牛粪汁。 一日一回触并饮一掬。 每日亦须服檀香汁。 每日须前供养。 取日藏膏油置于佛前。 香花菓子饮食灯油每日供养。 诵咒满八千遍。 至第三夜。 须清净洗浴着新净白衣。 不得共余人语。 即于塔前。 诵咒八千遍。 三日满竟咒数足。 以其膏油和石密。 次饮即于佛前养之。 亦服已讫。 即得五通。 昇空自在。 决定无疑。 若七日饮之。 即除三毒。 六贼九恼五盖十缠并皆舍离。 其咒师身极以柔软。 颜白端正。 又法欲求延年方者。 咒师洗浴清净着新净衣。 取前日藏王膏油。 以铜器盛之。 密四分。 苏八分。 天木汁一分(梵云提嚩陀噜)日藏膏油一分。 牛乳十六分。 右以上相和。 煎药之时。 一切妇人孝子小儿六畜等不得见。 咒师须庄严道场。 建立坛场。 极须如法种种供养。 洗浴清净着新净。 余药。 天门。 舍陀布澁波。 莲华及青莲华波罗(二合)奔拏利迦。 乾陀嚩斯。 必利亦语。 白檀。 诃梨勒。 毗脾梨勒。 阿摩勒(二十一遍练之须上好者)菖蒲。 毕钵胡椒胡乾薑。 煎香。 青木香。 右以各等分微火煎之绞。 勿令药着底。 咒师手把苏摩那大支。 咒打此药。 其咒师右手把拔折罗。 左手把大铃。 令声莫绝。 绕坛及药咒之。 五色线作结界。 四边莫令恶鬼神。 令其坛中四方卓十二□箭着。 五色幡随方布置。 唯须转诵经典。 其药熟时。 取金银铜瓷等器未曾用者。 盛将向佛前安置。 二十重密封其口。 咒跋折罗。 于药瓶上着。 喫药合药。 并须告曰好时。 于舍利塔前。 日夜至心供养。 结跏趺坐。 诵广聚莲花佛顶一切如来心咒满八千遍。 嗔怒佛顶亦须诵八千遍。 心咒及心中咒心亦诵百千遍。 每日欲诵咒。 瓶即放光。 亦触其瓶。 其身长大高七多罗树。 颜貌柔软如十六小儿。 端正犹如莲花。 发绀青色。 顶有螺髺。 寿十劫。 作一切延寿中玉。 腾空自在。 若不放光时。 以手触之。 即得寿命千岁。 相好如前。 若服一分更不饮食。 若不变吐常不饮食。 若将药点额。 便隐身不现。 所游行之处皆得自在。 所入诸宫人皆不见。 若和牛乳服之。 即得大聪明。 一切所闻更不废忘。 大佛顶无畏广聚如来佛顶造珍宝品第十一作金方及药。 铜百两(成练好者)合灰一分。 延寿药一两。 诃利多罗(黄如金色好者新明为上)坚故瑟吒一两。 摩吒罗娑一两。 蜜二两。 膏油一两。 并向土堣中。 取前膏油及延寿药。 涂铜上及诸药上。 取前咒竟。 芥子膏油一分并不在处蜜覆之。 取合灰一分。 梵云菩脂迦灰。 亦云乞沙(二合)罗。 总和着。 即须结界作坛。 祭火神种种饮食乳酪杂菓及供养佛顶。 咒师着新净衣裳。 坛前诵咒守之。 妇人孝六畜狗等并不得见。 见即不成。 慎之大吉。 欲熟之时。 即点延寿药少许。 欲熟时。 状如日色。 即出向郁金汁中写着。 变金色如日。 即成紫磨金。 作任意所用。 千练不坏。 随铜多少渴后本。 作白银方及药。 锡百两。 铜三百两。 延寿药三两。 螺蛽五两。 油王三两。 金鑛三两(好者)银鑛二十两。 合灰三两。 阿迦吏罗三两。 罗娑嚩吒二两。 多罗二十两。 右以上准前和合。 欲熟时。 光如月色。 即知是熟。 于器中着。 牛乳一升写置具紫鑛三两(取汁)蜯蛤末百两(杂明好者)白琉璃末百两(明净者)延寿药一两。 膏油王一两。 多罗一分。 细樢为末。 密和化丸。 取多罗一分。 相和作珠。 随意大小。 置土堣中。 微着火令熟。 欲熟之时。 有紫色光。 出即写向石密水中。 即成好如宝珠。 任意所用。 大佛顶无畏佛顶经卷第二安元二年八月三十日 于法传寺 书了 昌圆 一交了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5:3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5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