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诸法集要经 内容: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观无畏尊者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治心品第十一佛宣转诸法,说身为无常,于酒及女人,慎勿生放逸。 此心犹彼王,于世得自在,能令诸众生,堕于深险难。 由心造诸业,迷乱生怖畏,智者善持心,住最上安隐;能引生胜处,及牵入恶道,若离垢寂静,即证真常果。 若乐说诸法,作意为先导,由意清净故,则成殊胜行。 若人善制心,则不随心转,弃背诸烦恼,如日除黑暗。 又彼心如冤,是冤非他起,劫火然须弥,心火亦如此。 愚夫为心降,诸根得自在,能生彼苦恼,去菩提则远。 冤从自心生,离心何所有? 能缚诸有情,牵至焰摩所。 若乐欲境界,不修习正法,愚痴履邪道,则堕于地狱。 心如火中火,最上难调伏,由彼难调故,当受于极苦。 若纵心自在,常生诸过失,善离彼染欲,不为苦所逼。 由起如是心,则受如是果,作善为净因,造恶得苦报。 由心造彼业,由业感于果,心与业相应,即受轮回故。 若人由彼心,造作诸恶业,为彼地狱火,长时而烧煮。 由心造诸罪,由心感其果,当知彼心者,从因缘生起。 众生为心诳,自在作诸咎,堕于地狱中,深生大恐怖。 当依于正法,不随心造恶,善行常轻安,恶行唯非法。 一切唯心造,果亦从心得,心若种种生,彼果亦如是。 心如彩绘者,画三界众生,无有善安住,不随心动转。 又彼心为本,能生解与缚,善业则解脱,不善乃缠缚。 众生堕业网,为心之所降,不求趣菩提,如盲不见道。 是心唯一种,能造作诸业,若业若彼心,则遍于三有。 又如彼五色,能种种显现,缘五根诸尘,则处处随转。 如世间画者,诸人咸共覩,当知心画师,巧妙无能见。 如壁图诸像,好丑随画工,善不善业缘,皆由心造作。 是心常思惟,昼夜无暂住,如其所造业,受报皆相似。 若为心伏者,乐作诸不善,命终生恐怖,于苦无能免。 业则如彼画,随处而显现,由心所作故,彼果则随转。 种种业差别,受报亦如是,为心之所使,驰骋于三界。 若人随于心,则造一切业,善调伏心者,则证真常乐。 是心随所趣,或暴恶轻动,善哉调彼心,心静则无苦。 若人善制心,则除诸过患,离过乃智人,于苦则不受。 诸苦从心生,了彼非他得,逼迫难堪任,皆由心轻动。 天龙阿修罗、夜叉毕舍遮,皆以心为主,遍于三有处。 心能引天中,及生于人世,乃至诸恶道,如轮转无异。 心为境所牵,愚者则迷乱,由意生爱故,住无量苦恼。 心唯一痴行,暴恶有大力,可说不可见,念念速迁灭。 智者善调伏,心种种过患,则超出魔网,得渡于彼岸。 心能生疑惑,谄曲多动转,若依彼心者,乃求趣险难。 当离心过失,则诸根寂静,不着罪非法,善达于实相。 得最胜禅定,从心因缘生,堕于恶道中,亦由彼心起。 是心有力能,造作种种业,于虚空境界,刹那不暂住。 彼心难了知,常无其形相,引生于世间,匪心则不往。 身造作诸业,何去? 何所住? 彼果皆可见,彼心无能覩。 是心难调伏,痴暗无所见,能引诸众生,速趣于地狱。 是心能作罪,亦能修福业,了彼如幻化,常依于正道。 是心去不知,来亦无能见,能牵诸有情,百千生往返。 利刃不能断,炽火不能烧,愚暗无智人,则为彼所坏。 是业索坚固,能缚痴众生,于百千生中,挽之而不断。 是心刹那顷,造善不善业,能调彼心者,随处常安乐。 入彼六根门,乐着诸境界,心牵彼有情,不觉堕险难。 虚空本明朗,水性常澄湛,是心若如彼,引生殊胜善。 于境生寻求,常念于和合,由心依诸根,如王将导从。 是心常奔驰,彼身随所往,互相有力能,轮转三有海。 所造业周遍,皆由心使然,若无善因缘,少乐不可得。 当规求正法,修习诸禅定,心离诸过恶,如日出云翳。 若心善定住,则生于正见,在家发净信,当免轮回难。 若心不造恶,过失则不起,离烦恼清净,常生于天上。 是心随诸根,迅速而流转,善防护心者,后则生诸天。 若为心所使,造作一切罪,依止非法行,长处轮回中。 是心刹那顷,有百千生灭,本性唯轻动,如幻化不实。 是心有大力,奔驰无暂停,若智识寂静,则能善缚彼。 是心难调伏,令诸根动乱,智者善任持,能达于彼岸。 是心唯无厌,知足索能缚,善治彼心者,为世间智人。 是心缘欲境,常生于爱乐,为善能息除,作恶则增长。 若人心寂静,见诸欲如毒,愚者纵其心,耽之为美妙。 是心唯造作,彼业则随转,由根境所生,令相应和合。 智者了知己,舍此获轻安,彼色覩皆同,复何生异想? 一切色境界,为因能乱心,善调彼心者,则离诸过咎。 如一穀种子,生色香有异,由彼彼和合,各各随心起。 如世间匠者,善修彼机关,依正法治心,彼则常安乐。 境界牵于心,愚者生适悦,智慧有大力,速使令清净。 又彼心动转,遍缘诸蕴界,及彼三有中,由无真实见。 又如大海中,风击波腾涌,犹心境和合,随世间流转。 善业引于心,定招于胜果,应当行善行,无复造诸恶。 心与定相应,如水无风动,各从因缘生,随业所归趣。 是心极迅速,刹那而往返,或缘彼天中,或趣于地狱。 心能断诸恶,复造一切善,引至解脱门,故说心如是。 是心最轻捷,无有过彼者,若不善防护,则常着于欲。 是心须臾顷,能造善恶业,自性本轻动,寻求不可得。 是心来不知,去亦何所见? 缘合即暂有,缘散无所住。 是心非积聚,亦非彼长久,非执持相应,一切处无覩。 心亦为强名,从和合而起,牛粪与摩尼,二种亦如是;色根等亦尔,各各从识生,未见有一法,非和合而得。 如是彼境界,众生难除断,若安住正法,于欲何所作? 是心极凶险,大力难调伏,乐造作诸业,愚夫无知觉。 由造诸业故,则为流转因,于三有之中,长受诸苦恼。 如染风等疾,灭非沉恶道,彼贪等过患,定堕于地狱。 心过失最大,常造作诸恶,风病亦非善,应当修胜行。 风等疾可瘳,身殒则随散,彼贪病不然,百千生长在。 当知贪等病,与风有差别,善修殊胜行,得离贪过失。 是心如医王,善治意过患,非如彼世间,唯疗于身病。 心起善思惟,则不生诸染,愚者无正法,则堕于险道。 若人乐禅定,依止于山林,愚夫不寂静,多起其违诤。 是心如画者,遍绘诸形像,皆由彼造作,周流于五趣。 世画虽巧妙,图百千种类,业画极广大,三界为其帧。 画若干众生,随五趣流转,由业广大故,处处悉周遍。 又彼心画师,能画诸业网,世间有情等,皆为彼所缚。 又风雨烟尘,皆能损其画,百千俱胝劫,业画常如故。 大地有散坏,海水亦枯竭,唯业画长存,随处而显现,诸业常相随,彼果无差忒。 众生纵其心,流转于诸趣,若人心着乐,求趣欲境界,不断不善业,定堕于苦难,是故当制心,彼极恶可畏。 乐欲境和合,爱毒常充满,不顾其险难,于欲常追求,乐坏苦相应,自受其果报。 若人怖恶趣,其心常寂静,由彼寂静故,增长于慧命。 是心有大力,暴恶难防护,智者善调伏,得离诸忧怖。 离恶语言品第十二智者离恶言,常发于正语,令他生爱乐,善住菩提道。 常赞清净行,离垢染言说,若乐恶言者,当堕于恶趣。 若发虚妄言,则舍真实法,亦坏他世善,无恶而不作。 若人虚妄言,为他所嫌恶,长受轮回苦,无由生诸天。 善人咸见弃,为众之所怒,障碍诸善法,皆由恶言故。 是人于世间,口则如利斧,自断坏其身,皆由恶言故。 令他起暴恶,增长一切罪,能生诸过患,皆由恶言故。 由语无真实,为人所轻贱,以是因缘故,后堕于饿鬼。 智人无虚言,虚言返招咎,口气常臭秽,后受诸苦报。 若舍真实行,则远离正法,由离正法故,生无量苦恼。 若发真实言,为人所尊重,得如来称赞,正法之明炬。 常说解脱言,不舍于真实,当知如是人,趣圣之阶渐。 若人无真实,后转为女身,常习虚妄言,则堕于恶趣。 此真实正道,是诸佛所说,为最胜法财,作第一救护。 真实如至宝,庄严中最胜,如净无垢目,光明常炽盛。 真实如宝藏,无价用无尽,若能行是行,人中为最上。 如世间王者,以妙宝庄严,智人真实言,如诸天严饰。 虚言为深过,如毒中之毒,由此为因故,则堕于恶趣。 非父亦非母,及亲眷朋属,唯彼真实行,余无能救护。 若近虚妄人,如触地狱火,由不生怖畏,则为彼烧害。 是火极炎勐,尚能烧大海,何况无智人? 如然于草木。 是故当一心,毕竟不妄语,若能远离者,则无诸忧恼。 若乐彼妄语,常舍离真实,是人唯自咎,舍宝取瓦砾。 若人不了知,好发虚妄言,堕于地狱中,长时受极苦。 真实语非难,无智不修习,能庄严行人,于善皆成就。 真实为上善,虚妄为深咎,愚人舍功德,而取于过患。 诸苦恼种子,皆从妄语生,若人能远离,获无垢寂静。 若发真实言,为人所喜见,当知虚妄者,常作诸不善。 若人语真实,心喜如诸天,愚者由妄言,常怖未来苦。 真实第一善,虚妄最极恶,离过求功德,人中无过上。 常生于胜处,受用诸快乐,善求趣菩提,皆因真实故。 若人不远离,增上虚妄言,常生于难处,备受诸苦报。 真实为胜道,虚妄非善因,不从余方来,非因他所得。 佛说彼真实,能离诸苦恼,为最胜明灯,除病之良药。 如毒与甘露,二种皆依舌,毒如彼妄言,甘露同真实;住决定真实,当取彼甘露,若起虚妄者,如愚返求毒。 由起虚妄故,定为彼所坏,如世饮毒者,不久而自丧。 于身则非安,于他岂能益,自他唯有损,何用虚妄说? 又世间诸毒,一发毙即止,虚妄毒不然,百千生破坏。 佛说解脱道,以真实为本,净行而庄严,常生殊胜处。 众生随自业,堕彼爱河中,唯乘真实舟,则能超越彼。 众生不善因,皆从爱所起,堕于恶道中,真实能救度。 如金刚坚利,能摧破诸山,彼真实胜能,善息除烦恼。 真实二世益,由如无尽财,善分别诸法,其心常安隐。 或有恶比丘,其性多碜毒,常说虚妄言,彼心唯轻动;善人咸弃舍,为世之所恶,视之如冤贼,由无真实故。 谓由彼妄语,能坏于自他,既无于少益,云何不弃舍? 若人起妄语,感口气常臭,诸天咸远离,贫穷无依怙。 若人起妄语,动止无安隐,世间出世间,常离于正道。 若不舍妄语,当受极苦果,如是诸众生,自求趣恶道。 当知真实人,为世所尊重,是故舍妄言,常修斯胜行。 真实则不害,常生于慈愍,为正法之藏,生天之要行。 众生堕地狱,及焰摩鬼趣,皆因妄语故,智者为深诫。 如刀火毒药,如羂索鬼使,当知彼妄语,招苦报实重。 若不怖业果,命终皆现前,当离彼恶言,常乐真实说;不则集众苦,生下劣种族,两舌互相生,展转无穷极。 彼两舌恶报,则堕于地狱,念念常烧然,自受其极苦。 于诸秘密教,潜心而破坏,如两口两舌,己过常覆蔽。 若人离两舌,住决定寂静,离眷属缠缚,不生和合想。 两舌如恶蠎,常处于窟穴,若离彼过者,则无诸灾横。 若人发恶言,则如鹻卤地,由舌生毒故,众人皆见弃;如见利刀杖,何不生怖畏? 若乐彼恶言,则为所损害。 舌如彼炽火,心则如其薪,恶言如勐焰,焚烧诸众生。 若人以爱语,世间咸恭敬,见者生欢喜,视之如父母。 爱语最为善,能生殊胜乐,无尽诸热恼,皆使令清凉。 爱语能生天,为胜功德聚,亦如彼良朋,是最上寂静。 于真实经典,违背不修习,如诸佛所观,彼舌唯片肉。 常乐说真实,具足诸功德,后得生天中,此舌则如宝。 若人心妄想,为彼爱欺诳,他财己愿取,何能生天趣? 妄想造诸恶,愚痴无暂舍,自受诸热恼,如油沃炽火。 妄想求诸果,无因何所得? 众苦由之生,毕竟当远离。 又愚痴众生,乐行于损恼,其心常恚恨,则如彼毒虺。 自性唯险恶,常捶打于他,热恼镇烧然,彼定无少乐,无名闻利养,无亲眷朋属,由心乐损害,人神咸不护。 若乐损害者,如黑暗之聚,令他生恚恼,此说为深咎。 不害最为善,能安乐众生,常修如是因,当得菩提道。 口虽说正法,其心唯不善,非如世盗者,此法中大贼。 若善说法者,当如说而行,则离烦恼垢,求趣真实果。 为由妄语故,多说世俗事,无量出世法,少分不能解。 当乐谈真谛,不习世俗言,若依世俗者,为轮回所缚。 乐作非福业,决定无乐因,离出世法财,是智者所说。 师示利益言,愚痴不受教,后招于苦难,其心徒悔恼。 若人真实言,心中常喜悦,诸天咸卫护,世间皆恭敬。 由世恭敬故,增长善名称,常修真实行,定得生天中。 若人虚妄言,恼乱一切众,为众之所怒,虽活即如死。 若人虚妄言,如利刀伤割,坏真实功德,彼舌何不堕? 若人虚妄言,则如炽火聚,亦如彼毒蛇,皆从其口出。 妄言毒第一,胜地生诸毒,损恼诸众生,地狱彼先得。 若人虚妄言,诸恶集其舌,如从自口中,出便利脓血。 是人舌如索,能牵趣恶道,破坏法桥梁,皆由说妄语。 非佛非净戒,非父亦非母,是人由恶慧,于苦无能救。 若人说妄语,彼速自轻懱,智者咸舍去,诸天皆远离。 不摄护语言,常生于瞋恚,斯人鲜福德,所至则多苦。 他乐则生嫉,他恶不能掩,当知如是人,定堕于恶道。 愚人空妄说,而不能修作,彼言行相违,当受无量苦。 自不住正法,乐谈他密事,是人于世间,高心无智慧。 若人于正教,违背而不信,十万尼浮陀,常受地狱报。 若人虚妄言,愿乐造诸恶,五十六浮陀,常受地狱报。 乐作彼恶因,见浊无真实,如是愚痴人,转增其黑暗。 真实第一财,坚固无能动,依之生天上,登常乐之门。 是故应一心,常念真实法,是人得最上,不生不灭处。 此真实功德,能生寂静乐,智者离妄言,诸佛所称赞。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诸法集要经卷第六观无畏尊者集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宣梵大师赐紫沙门臣日称等奉 诏译福非福业品第十三所造作诸业,谓福及非福,能缚诸有情,定各招其报。 愚夫心如鱼,依爱波而住,含笑造诸恶,悲啼而自受。 昔同造诸罪,谓僕使营从,后受其苦报,彼则无相代。 由亲眷朋属,和合造众罪,于他世相随,唯所作恶业。 如花所至处,其香不舍离,善恶业亦然,在处常随逐。 众生由自业,因果常相应,作善生诸天,而受殊胜乐。 若恶业果报,则受极重苦,堕三恶趣中,彼苦无相似。 谓由彼三业,造作遍三界,常起于三毒,则堕三恶道。 诸愚夫异生,由因缘和合,流转三界中,皆随于自业;非自作他受,非他作我受,当知所造业,招报唯决定。 业虽有众多,受处有其九,由彼互相资,成四十种恶。 自造作一业,定受其一报,堕于险道中,则无其伴侣。 或为他劝请,而造作恶业,后受苦报时,彼则不能救。 业熟非初后,及此生他世,谓于此造作,或于余处受。 由善恶业故,随轮回流转,为业风所吹,而招苦乐报。 愚夫心散乱,于欲常乐着,无正慧拣择,诸恶则增长。 彼着乐众生,为痴之所覆,恶报现其前,则堕黑暗处。 由于佛正法,心不生欣乐,在彼地狱中,长时受其苦。 从无始轮回,为业网缠缚,此灭彼复生,皆由心造作;或从天堕落,或地狱生天,或生于人中,或受饿鬼报;谓彼苦乐因,皆由己所造,各互相生起,非自在天作。 轮回生死中,造无数恶业,唯佛当证知,余智不能了。 若非法招善,此因为颠倒,当知所受果,皆与因相似。 若因果相应,则顺于正理,是有为诸法,无不从缘起。 未见无罪者,而趣于地狱,定由恶业故,则受其苦报。 决定造诸恶,坚着而无悔,彼为业所缚,则堕于恶道。 未见不善业,引生于乐果,唯佛真实言,示彼对治道。 如因灯有光,如由业招报,诸有所作者,皆因缘生故。 谓由彼彼因,各各果随转,善达如是相,则名真实见。 非同自在天,无因而建立,诸法皆缘生,是如来所说。 由无始轮回,业报常相似,非颠倒分别,从因缘而有。 众生痴所迷,于爱欲无厌,若不了业报,何由获寂静? 若人于佛教,不达道非道,由痴无正慧,常生于热恼。 见他如意乐,彼乐从因生,诸法皆唯心,各各随自行。 有为皆无常,如水泡非久,应当行善行,为二世饶益。 覩世间业报,及诸天退堕,若乐放逸者,彼定无少乐。 业索极修长,坚固而难脱,缠缚彼愚夫,去菩提则远。 智慧如利剑,于彼能除断,离愚痴热恼,令至于彼岸。 由业受彼果,随善恶相应,智者不暂忘,因果常决定。 由因缘和合,生肢分骨锁,缠缚诸有情,轮回无解脱。 由彼缠缚故,逼迫难堪任,当修解脱因,得尽诸苦际。 彼业善钩名,复能牵众生,于在所生处,随业而受报。 彼业果如轮,于三有旋转,当离诸过患,常修殊胜行。 布施如净器,贮戒勤慧水,智者善持用,灭三有业火。 若纵彼三业,三毒则随转,驰骋三界中,由痴三种行。 一切诸众生,为苦所逼迫,皆随自作业,常依止而住。 若无彼善因,何能有少乐? 随业受彼报,如种生其果。 又如阳春时,能滋荣卉木,彼果从因生,无因则不起。 为业索所拘,百千生往返,如世间车轮,由机关而转。 彼三毒坚牢,众生难出离,离贪等过患,则善超三有。 若人庆快心,修彼殊胜行,以是因缘故,受庄严胜报。 业如彼画师,善图诸形像,或天上人间,所画无不尽。 彼画无数量,皆由业变化,不施众彩饰,亦无能见者。 壁毁画亦无,毕竟皆散坏,此身虽灭谢,彼业则长在。 众生痴所覆,为业所笼缚,无始生死中,如陶轮常转;如风日烟尘,于画则能损,彼所招业缘,未常而暂弃。 当观察过去,所造诸不善,于在在处处,随作而自受。 谓于上中下,诸微细恶业,能悉令解脱,是最上智者。 又彼诸有情,造作善不善,于乐及非乐,决定当获得。 若违背佛言,彼为愚痴者,于无量苦恼,长时无解脱。 天人阿修罗、地狱鬼畜生,皆由彼业故,当随智慧行。 由染慧分别,造无量恶业,各各往诸趣,受报悉知见。 若人造善业,后得生人天,不善溺三涂,如俳优更服。 业线极坚长,遍缚于三有,众生由自业,如辐依车辋,或生于天中,或沉于险难,轮回不暂停,随业而受报。 有情生天中,皆从善业得,如妙色莲华,出清净池沼。 若人造善业,决定非破坏,常生于胜处,感果得如意。 愚夫不修因,而妄希乐报,譬如于沙中,求酥不可得。 若修彼善因,则生于快乐,无因获报者,如离树求果。 众生由业故,受报而无定,如掷沙空中,随风而飘堕。 彼聚散因缘,苦乐亦复尔,皆由业所牵,于罪不应造。 无边业种子,变化六道中,皆从心所生,是佛真实说。 是心难调伏,乐造作诸业,如彩画众生,唯佛能知见。 如一穀种子,能生百千万,是业网亦然,无能测量者。 如线絷于禽,虽翔复能至,彼业拘众生,往返亦如是。 愚夫无正见,不达罪福相,循环三有中,唯苦为己有。 若了善恶业,则悟生灭法,斯为真实人,能到于彼岸。 若离善知识,则亲近恶友,弃法贪世财,不信后苦果,由不了业报,则不知罪福。 彼愚痴有情,长受于热恼,世智生我慢,常说无义言,不悟业因缘,常受轮回苦。 如人久囚执,偶得其释放,彼亲眷朋属,喜乐相庆慰。 犹处地狱中,业尽得解脱,由先善业力,得生于天上。 受天中快乐,具无量庄严,于彼复修因,转生其胜处。 彼若不修善,业尽即退堕,衰相现其前,如油尽灯灭;此灭彼复生,循环于三界,随业风所吹,何由能出离? 若人智自在,则不着轮回,不为彼业绳,少分而缠缚。 假使莲簳丝,积如须弥量,彼业索亦尔,无能缚智者。 智者处轮回,如须弥不动,远离诸忧恼,解脱诸恐怖。 如诸佛所见,因果常相似,若作业广大,彼报亦同等。 数数造诸业,各各受其果,由如是造作,则为彼缠缚。 若造善业故,定获彼胜报,色力命严身,为人之所敬。 福业岂能久,倏尔若灯光,彼业报无差,皆随心造作。 一切诸众生,业尽命必丧,身为火所烧,无有少安住。 又彼诸众生,由心界差别,各造作诸业,为三有缠缚。 世间瘖痖人,由行不善道,彼希于乐报,如搅水求火。 若无所作善,乐果则不生,常乐放逸者,决定无功德。 为业索所牵,暗钝无知觉,彼索无能断,苦尽方解脱。 众生由业故,于轮回往返,见此灭彼生,皆从因所得。 愚夫着五欲,未甞生觉悟,由贪爱相资,何穷苦边际? 愚夫无厌足,乐作诸欲乐,由彼无厌故,则自取衰灭。 于现生福报,业尽乐亦亡,由多作放逸,临终始觉知。 起无量分别,造彼种种业,各随业因缘,而受其果报。 众生为业驱,或为业所招,或生于快乐,或招于苦报。 若得生天中,受五欲妙乐,福尽而退堕,及此无能救。 又彼轮回因,皆从虚妄起,佛以真实见,示解脱正道。 昔修诸善业,戒定慧相应,此非轮回因,安住清净乐。 是福报无尽,不应作放逸,当毕竟一心,增修殊胜行。 若人具福报,当远诸不善,为善跻圣道,作恶招殃咎。 若人作善行,勇悍无退屈,常获寂静乐,能趣菩提道。 若人着放逸,乐作诸不善,彼福则随减,当堕于恶道。 是业如鞦韆,皆从心变化,众生痴所诳,常依彼而转。 生死其如轮,十二处如辐,旋转于世间,皆为心所使。 由心造善业,引生于天中,为境界所迷,不思惟后苦。 于乐及非乐,当审虑而行,苦乐业虽殊,皆从因缘起。 世间无有乐,皆为业所牵,乐坏苦现前,由心而造作。 众生由业风,吹至所生处,于彼生爱乐,则为业所拘。 唯善不善业,后世常相逐,犹如採其花,彼香则随至。 众生自业使,随生灭流转,譬若彼鞦韆,昇坠无休息。 于天人修罗,六趣而往返,为痴之所覆,不生真实见。 又如世间轮,依手而旋转,彼为业所催,速疾无与等。 由业之所缠,十二支和合,是名缘生轮,世间无知者。 诸天痴所覆,常着于欲境,唯业果长存,彼乐无积聚。 彼不知善业,如良药明灯,除暗获轻安,能为作归救。 受难堪极苦,及种种怖畏,是业有大力,而不生疲劳。 天灭生人中,人殁堕地狱,狱出作傍生,复堕于鬼趣。 皆由彼业风,飘转而无定,彼愚痴众生,未甞生觉悟。 众生乘业车,能行于三界,余乘则不然,速疾无相似。 若所作清净,则受其福报,唯于彼现生,则知其自业。 彼业如彩绘,皆从心所起,所画无不周,长时而不灭。 谓广大福报,皆从业所生,福业若尽时,彼乐则散坏;于善若不废,彼乐则增长,是故于善因,展转常修作。 于彼百千生,受形躯骨锁,为业之所缠,曾无安乐想。 若造种种因,则受种种报,当于此生中,勤修诸善行。 业画极工巧,皆依心造作,业尽果则亡,刹那不久住。 唯自业为亲,于他何所得? 善调伏其心,如理而安住。 以业自庄严,则非余所作,于百生千生,而未曾暂舍。 若了知生灭,及真实因果,则离诸罪垢,得至不灭处。 所造作诸业,迂曲常相随,如辐依彼轮,于世间旋转。 当以慧拣择,如理而修作,是为调御师,永脱诸烦恼。 教示众生品第十四谓贪恚痴垢,及老病死苦,此六如深冤,能损诸含识。 又五境如贼,能劫功德财,初如彼亲朋,后则为冤害。 由心生放逸,于欲境嚣驰,能令诸众生,趣地狱饿鬼。 贪为其炽火,瞋则如彼冤,黑暗说为痴,是三皆可畏。 谓三十六业,及彼四十行,九十八烦恼,周遍于三界。 离十二因缘,一百八烦恼,善解法非法,常获无量乐;于十六现观,及彼十六空,了我法二相,是名为智者。 善达道非道,及彼四究竟,解脱四瀑流,能灭诸罪垢。 修习八圣道,出二种生死,显现彼十力,得证菩提果。 明真俗二谛,及彼四念处,除三际无知,不为魔所伏。 是五欲境界,初甘后则苦,令堕诸险难,是故常远离。 以正智思惟,伏断诸烦恼,斯为具智人,世世常安隐。 智能断诸惑,犹火焚乾薪,正智若增明,令三宝显现。 若乐智境界,常住寂静法,烦恼如毒蛇,则能害诸善。 若具真实见,能利于自他,离老死过患,住最上寂静。 若乐于轮回,常为彼缠缚,是烦恼冤贼,遍三有逼迫。 若人知佛教,为众生演说,常修纯净行,得生于梵天。 若厌离三毒,常供养诸佛,破坏彼轮回,如燃于藁木。 若人知苦因,而不造诸罪,无量烦恼聚,于彼无能缚。 智为胜光明,痴为极黑暗,若能善分别,此说为智者。 若离痴过失,则无诸险难,为痴之所覆,何能得解脱? 宁触于勐火,及毒蛇共处,善求寂灭乐,不应与痴俱。 愚人无正智,如盲处黑暗,不怖畏轮回,常造非法行。 众生为痴诳,常起于爱染,受世间贫穷,为衰老逼迫。 由三世业果,从地狱生天,或天堕畜生,或受饿鬼报;众生由彼贪,随业往诸趣,复为痴羂拘,轮回三有海。 无始造诸罪,受种种生死,由彼惯习故,曾不生疲倦。 诸天为乐损,人世匮乏苦,地狱常烧然,傍生互相噉,饿鬼饥渴逼,皆由彼痴故,长处于轮回,何曾有少乐? 愚痴着欲乐,由乐而受苦,不近善知识,无正法救护。 若人具真实,常乐闻正法,修习诸禅定,彼则无忧苦。 诸佛宣正法,如灯常照明,慈念诸众生,过如彼父母。 众生由三因,造三种过失,循环三界中,三受常相逐。 由三业所起,趣三恶险难,众生着乐故,驰骋于三有。 若尊重三宝,当得三菩提,远离三种见,则不生诸苦。 于彼昼夜中,三时常观察,谓彼老病死,三种过失藏。 三业离邪思,善住三平等,不着于轮回,永离诸忧恼。 于彼道非道,及空有等相,慈心善观察,当证无上道。 是人意清净,不触诸染欲,永离诸垢浊,得解脱安乐。 离三有贪求,常生于正念,是人于正道,决定无退转。 众生痴所蔽,于智不通达,起无量贪爱,常为苦缠缚。 懈怠无惭愧,习近恶知识,为地狱种子,智者善防护。 由彼无惭愧,常造作众罪,后堕于险道,徒生于悔恼。 起憍慢瞋恚,嫉妬并覆恼,愚痴无信根,何能生善道? 嗜酒复贪财,起邪见妄语,常行碜毒因,定招地狱报。 邪见障诸善,不应起少分,如是愚痴人,自投险恶道。 谓起邪见者,非因而计因,彼为自欺诳,沉沦无出期。 若人着邪见,徒修其苦行,诳惑于他人,愚痴生我慢。 由愚痴黑暗,溺生死大海,是人无正因,以苦欲舍苦。 随彼外道说,炙身求出离,智者令炙心,则能烧诸惑。 若具修正智,能破诸烦恼,是名真丈夫,得离诸苦际。 乐着世名闻,而互相谄赞,彼清净菩提,非邪见所得。 于善不勤修,心常生掉举,贪着利养故,舍离彼净戒。 乐着于酒味,好侵于外色,杀害诸众生,由此堕地狱。 亲近恶知识,起邪见两舌,不获诸威仪,三业多毁犯。 由我慢无明,所说无真实,于此世佗生,何能得快乐? 为众苦沉溺,此灭彼复生,如诸佛所说,皆由无明行。 若人起我慢,邪慢增上慢,此为苦根本,毕竟常远离。 乐造作诸恶,无初中后善,随彼无明流,入生死大海。 若人具胜智,善息除烦恼,能解一切缚,得至不灭处。 由修胜智故,则能断诸惑,此说烦恼缚,由智得解脱。 诸烦恼如薪,智火烧永尽,若乐欲境界,何能离缠缚? 五欲为重瘴,能覆于智眼,常令诸众生,坏说法正道。 于善说法者,当一心谛听,是人为法将,能敌诸魔军。 谓于四颠倒,及世间八法,自不生正慧,则为彼欺诳。 五欲如迅流,漂沦难出离,当以智舡筏,于彼能超越。 由彼愚痴心,常乐着诸欲,轮回五趣中,何能得解脱? 不如理作意,如火常炽然,若如理而行,如甘露除热。 谓积集无明,从久远生起,以一智明灯,破灭令不现。 若人具正智,则能趣涅槃,无智纵贪痴,则生于懈怠。 若具智光明,坏三毒黑暗,是故当一心,持戒修净智。 常以大智火,焚烧诸惑薪,若无此善根,为三毒所损。 众生萦痼疾,偃卧命将终,痴迷无所依,眷属徒悲恼。 由多作放逸,常乐愚痴行,为无量恶因,受众苦逼迫。 是三毒过患,损恼诸众生,若正智相应,于彼悉除遣。 当知彼智火,能焚烦恼山,惑业既无余,常栖寂静乐。 说罪品第十五谓由彼作意,常造诸罪恶,愚痴不了知,徒生于后悔。 众生造诸罪,皆受于苦报,是故当远离,常求于乐果。 初虽作少罪,后则堕险道,由痴覆彼心,出已而复造。 小罪不防护,皆为地狱因,譬如微少火,能烧于山林。 由罪生恶趣,受极重苦恼,彼于己如冤,何能得寂静? 若人造诸罪,则无有少乐,若乐求乐者,当修诸善行。 作善称善哉,造恶皆轻毁,修福乃为难,于罪何容易! 若见造非法,生劣心随喜,由彼无智故,受苦复过是。 若人造众罪,积集诸果报,是苦难堪任,于恶不应作。 由造众恶故,定受其恶报,是故当远离,不作则无咎。 若不怖诸罪,则习近恶友,由自造作故,感果非佗受。 行善招善果,作恶受恶报,若造众罪者,于善则无有。 若人着邪见,展转生诸罪,虽刀杖火坑,无与彼相似。 若人离众恶,常修于善行,身语意清净,去菩提不远。 若乐造诸恶,受极重苦恼,非由造恶故,而能得乐果。 若乐修诸善,得最上快乐,此善非苦因,无颠倒受者。 从无始劫来,作善得乐报,若造彼恶因,定获于苦果。 为善亲良朋,造罪近恶友,憎嫉贤善人,彼则堕恶道。 心若乐修善,则远诸罪恶,是人于菩提,如掌中不远。 谓于所修作,初中后皆善,能生于乐报,舍此则不然。 是故远诸罪,令善常相续,能离彼恶者,常获于快乐。 无始生死中,数数受诸罪,愚夫痴所使,而不生疲厌。 着欲造诸恶,不知后苦果,暂生于适悦,长时受苦恼。 乐作诸罪者,世间共轻鄙,是故离诸恶,于善无令废。 无益非究竟,受最上苦恼,是故彼智者,于罪常远离。 若人具慈心,则不造诸罪,为恶自招殃,不作则不受。 常造诸罪恶,依邪师邪教,若离彼二种,善住真实道。 愚夫不觉知,乐造诸恶行,若离彼过失,常生于胜处。 若乐作众罪,定为业所牵,不怖后轮回,于人身难得。 若人怖诸罪,多乐作诸善,彼能趣菩提,得最上妙乐。 若能离诸过,能修诸善业,是人于世间,获第一福报。 善降伏诸根,为世所尊重,尽此一报身,得生于天中。 若人鲜福德,无初中后善,罪恶常增长,则堕于地狱。 若造作众罪,自招其恶果,作善如所见,定受于乐报。 由不善种子,后生于险难,如昔所作业,因果皆相似。 众生堕恶趣,皆由罪所召,如鱼吞彼钩,无因而得免。 罪为苦之根,毕竟当除断,众生常染习,如具随不净。 常习当爱乐,能破诸恶业,譬如压胡麻,华坏香不散。 常乐着五欲,散乱无安忍,懈怠虚妄言,彼则定无善。 若造众恶者,如长夜黑暗,若安住善法,如旭日出现。 若人无嫉妬,此为善净行,愚痴作众罪,彼则常忿怒。 如舡载少物,所至则能浮,众生罪若轻,则免沉诸恶。 远离恶知识,常获诸快乐,于彼若随顺,则受诸险难。 善了知业报,离微细毁犯,是人不着罪,如空泥不染。 未闻者令闻,闻已能忆念,恶趣尚生天,何况具智者? 诸法集要经卷第六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5:1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