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佛说陀罗尼集经 内容: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六(观世音等诸菩萨卷下)大唐天竺三藏阿地瞿多译何耶揭唎婆观世音菩萨法印咒品(唐翻马头)当部(印即有八咒有十六)马头护身结界法印咒第一两手从中指以下三指。 向外相叉。 各博着手背。 合掌。 二食指直竪。 相去五分许。 并二大指相着。 各屈一节。 勿着食指。 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钵啰毗迦悉跢(二)跋折啰(三)涉筏(二合)啰啰(上音)支(四)莎(去音)诃(五)是法印咒。 若欲受持是菩萨法者。 先须以此法印诵咒护自身已。 又咒木七遍。 或咒水七遍。 复以印印水。 或咒白芥子。 若咒灰等。 皆各印咒满七遍已。 将木竪于四角为界。 芥子灰水散于十方。 皆成结界然。 后作诸法事悉当有验。 马头大法身印咒第二两手食指以下三指向外相叉。 指头各博着手背。 合掌。 以二小指并竪相合。 并二大指相着。 屈努。 大指来去咒曰。 唵(一)杜那杜那(二)摩他摩他(三)可驮可驮(四)诃耶揭唎婆(五)呜[合*牛][打-丁+巿](六)莎(去音)诃(七)是法印咒。 若人被毒虫及蛇齧者。 并得恶人。 以印印已咒之即差。 又法欲得咩古来者。 取苏摩那华。 对马头像前咒二十一遍。 一散像脚竟。 右手取华。 所行之处随爱。 咩古从后。 咒华七遍方散即来。 又若彼此俱有心者。 取果子咒二十一遍。 使人送食时。 心即迷乱极相爱念。 更无他意。 马头法心印咒第三以二手食指以下四指。 向外相叉。 指头各博着手背。 合掌。 并二大指相着。 各屈一节。 勿着食指。 大指来去咒曰。 唵(一)阿蜜唎都知(二合)婆(去音)婆(平音二)呜[合*牛][打-丁+巿](三)莎(去音)诃(四)是法印咒。 若欲论议。 取牛黄麝香龙脑香三味。 和研咒千八遍。 点着顶上及二髆上心喉眉间发际脑后。 又取白芥子咒三七遍。 以右手把。 至论议所门边散之。 仍左手中留少许分。 正论议时。 以右手把左手芥子。 向论议人私密散已。 便即弹指。 即得胜他。 法当如是。 马头头法印咒第四准前护身印。 唯改二食指头相拄。 各屈。 出二大节。 小尖头咒曰。 跢姪他(一)斫迦[口*例]怖(二)斫迦啰(去音)叉[口*例]怖(三)斫迦啰跛昙摩叉[口*例]怖(四)阿谟迦(去音)写(五称彼人名)始啰(上音)枳徵(上音二合六)跛啰舍网伽车(上音)覩(七)莎(去音)诃(八)叉(去沙反余处皆然)其法若一切人患头痛者。 取其名字。 即诵此咒咒水。 作呜[合*牛](去音)声已。 即以此水打其头上。 印其痛处其痛即愈(古本阙此咒也)。 马头顶法印咒第五准前头印。 唯改竪二食指。 头相着。 列二中指。 在食指前。 头相拄咒曰。 唵(一)室唎(二合)罗唎至(二)呜[合*牛][打-丁+巿](三)莎(去音)诃(四)是法印咒。 若有人病头顶痛者。 当以此印印其痛处。 诵咒即差。 马头口法印咒第六反叉后二指于掌中。 直竪二中指。 头相拄。 并竪二大指。 以右头指捻右大指头。 左头指竪少曲。 在中指边咒曰。 唵(一)鹘噜嚧(二)鸠嚧驮那(三)呜[合*牛][打-丁+巿](四)莎(去音)诃(五)是法印咒。 用治一切鬼病即差。 马头牙法印咒第七准前观世音不空羂索菩萨牙印。 上唯改二中指。 直竪头相着。 二大指并竪博中指。 先以左小指握右无名指背。 后以右小指握左小指背咒曰。 南(上音)谟(上音)啰(上音)跢那(二合)怛啰(二合)夜耶(一)南谟阿梨耶(二)婆卢吉帝(三)摄婆(二合)啰(去音)耶(四)菩提萨埵(去音)耶(五)摩诃萨埵(去音)耶(六)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七)跢姪他跢啰(上二合)吒(九)跢啰(上二合)吒(十)末吒末吒(十一)瞋陀瞋陀(十二)频陀频陀(十三)呜[合*牛](十四)[打-丁+巿][打-丁+巿](十五)莎(去音)诃(十六)是法印咒。 若破诸法。 欲令余人所作咒法不成办者。 当作四肘三色粉坛。 南北两面画莲华座。 于其座上画着牙形。 东面华座。 座上画作拔折啰印。 然十二灯。 百味异食备办八盘。 其食日别换着新者。 新新供养。 满于七日。 日别仍须咒白芥子一百八遍。 一咒一投火中烧之。 一切诸人作法。 皆破不能成办(余人者谓外道恶人)。 马头观世音菩萨乞食法印咒第八仰左手。 各竪五指。 右手下向。 以中指无名指大指头各相拄咒曰。 唵(一)是那耳(二句)诵二七遍马头观世音菩萨解禁刀法印咒第九舒二手。 左手在外。 右手在内。 以左手拓右手背。 竪二大指。 咒曰。 唵(一)阿娑忙义儞(二)莎诃(三)马头疗病法印咒第十反叉二手后二指掌中。 竪二中指头相拄。 并屈二大指当前。 各以二头指屈。 握二大指甲根。 头指甲背相着咒曰。 唵(一)鹘噜嚧(二)鸠嚧驮(去音)那(三)呜[合*牛]泮(四)莎(去音)诃(五)是法印咒。 当用疗治一切诸病。 及鬼神等所苦恼者。 悉皆疗之其病即差。 马头观世音菩萨大咒第十一咒曰。 那(上音)谟(上音下同)啰(上音)跢那(二合)怛啰(二合)夜耶(一)那谟阿[口*梨]耶婆卢(轻呼)枳帝摄筏(二合)啰(去音)耶(二)菩提萨埵(去音)耶(三)摩诃萨埵(上音)耶(四)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五)那麽萨婆萨埵毗耶(二合)娑(上音)那伽底(都尔反)尔(六)那麽萨婆萨埵毗耶(二合)婆(上音)那博诃唎泥(七)那麽萨婆萨埵婆瑜(去音)跢啰那(去音)耶(八)那谟萨婆萨埵婆耶跋啰(二合)赊麽那迦啰(去音)耶(九)那麽萨婆萨埵毗耶(二合)地只枳瑳(上音)那迦啰(去音)耶(十)那麽萨婆萨埵盘陀(去音)那炽(炽诣反)陀那迦啰(去音)耶(十一)那谟萨婆萨埵独佉波啰木叉拏迦啰(去音)耶(十二)那谟萨婆毗知桉(去二合)陀迦(去音)啰毗陀麽那迦(去音)啰(去音)耶(十三)那麽萨婆毗知耶(二合)迟揭(去音)陀谟郁跢(二合平)曳(十四)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十五)那谟萨婆毗知耶(二合)啰阇跋啰(二合)比跢曳(十六)摩诃瑜(去音)嗜摄筏(二合)啰(去音)耶(十七)跢写那摩悉提(二合)唎埵(十八)伊(上音)担阿唎耶婆卢(轻呼)枳帝摄筏(二合)啰姥枯知(上二合)吉(去音)南(十九)[口*梨]师毗知耶(二合)陀(去音)啰(二十)弟婆那(去音)伽药叉啰刹娑(二十一)毡(去音)哆啰(二合)智知耶(二合)(二十二)揭啰(上二合)诃那叉跢啰(二合)(二十三)释揭啰(上二合)跋诃(上音)摩(二十四)路迦婆(去音)罗毗瑟纽(二合)(二十五)摩醯摄筏(二合)啰那啰冶那(二十六)始婆悉健(二合)陀俱(上音)鞞(去音)啰(二十七)素唎跢啰(二合)那跢哩(二合)伽那地遮(去二十八)那摩悉揭(二合)哩担(二十九)何耶揭哩饭那(去音)摩[口*梨]跢厌(上音三十)摩跋带(去音)钐弭(上音三十一)萨婆羯麽遏他(二合)娑陀(去音)旦(三十二)阿娑(上音)醯(上音)阎(二合)(三十三)萨婆蒲陀(去音)难(上)(三十四)毗沙难(去音)阇(三十五)泥迦跢旦(三十六)萨婆突瑟吒(二合)那(去音)伽(去音)难昙麽剑(三十七)跢姪他(三十八)唵(三十九)陀噜罗陀噜罗(四十)毗噜罗比噜罗(四十一)萨婆比沙(上音)伽跢迦(四十二)萨婆部陀毗达啰(二合)跛迦(四十三)匙皤里陀(四十四)毗悉普(二合)陵伽跢诃(去音)婆(四十五)鸡萨啰啅(去音)婆(四十六)跋啰筏唎陀鞞(去音)伽(四十七)跋折啰龋啰(四十八)昵(上音)迦跢伽(四十九)阇里陀(五十)婆苏陀跢罗(五十一)尼尸婆(二合)悉陀诃悉陀(五十二)摩嚧都佉澁陀(五十三)陀啰忍陀啰(五十四)跋罗伐唎陀(五十五)部陀迦(去音)那三暮诃毗蒭(去音)婆迦(上音)啰(五十六)钵啰比知耶(二合)三薄叉那迦啰(去音)耶(五十七)钵啰赊桉(去二合)致迦啰(五十八)部知耶(二合)部知耶(二合)(五十九)婆伽畔(轻呼)何耶揭婆(六十)佉(去音)陀佉(去音)陀(六十一)跋啰曼(去音)陀啰桉(二合)(六十二)啰(上音)叉啰(上音)叉哆摩(六十三)曼(去音)跢啰(上音)桉(六十四)死地迷(六十五)阿比舍阿比舍(六十六)钵啰比舍钵啰比舍(六十七)麽麽写(自称名)(六十八)试讫隐(二合)(六十九)达[口*梨](二合)舍耶噜梵(上音)(七十)阿比舍阿比舍(七十一)匙皤啰毗舍(去音)遮(七十二)药叉啰刹娑迦(去音)拏(七十三)萨埵鞞醯(去音)剔旦(七十四)萨婆揭[口*梨](二合)醯(去音)瑟皤(二合)(七十五)阿跋啰提诃徙跛麽(七十六)跋啰跋折罗邓瑟吒(二合)啰(七十七)紧者啰(上音)夜西(七十八)伊(上音)担突瑟吒(二合)揭啰(上音)怛(上音)(七十九)突瑟吒毗舍瞻(上音)婆(八十)阿度那阿度那(八十一)毗度那毗度那(八十二)伊(上音)缦(上音)遮突瑟吒(二合)(八十三)萨婆鞞萨婆(八十四)路跢俱拏死迦啰(去音)哩(八十五)毗[口*梨]悉只(二合)甘(上音)毗钐(八十六)度那度那(八十七)毗度那毗度那(八十八)麽他麽他(八十九)波啰(二合)麽他波啰(二合)麽他(九十)昵(上音)婆诃(上音)耶昵婆诃(上音)耶(九十一)阿输婆曼跢[口*礼]那(九十二)啰(去音)迦毗(上音)钐(九十三)妹姪哩(二合)曼姪[口*礼](二合)那(九十四)度沙比钐(九十五)波啰(上音)若曼姪[口*礼](二合)那(九十六)谋诃比钐(九十七)补知(二合)迦(去音)罗(九十八)提啰点(平音)米(去音)那(九十九)计唎舍跋(去音)那毗钐(一百)达摩泥啰点弭(去音)那(一百一)肾泥(去音)耶跋啰(去音)拏毗钐(一百二)菩(去音)陀达摩僧伽肾若(去音)耶(一百三)羯网施揭讫唵(二合一百四)句噜句噜(二合一百五)阿耶揭哩婆耶[打-丁+巿]([打-丁+巿]吒反下同一百六)跋折啰龋啰(去音)耶[打-丁+巿](一百七)毗那赊耶[打-丁+巿](一百八)跋折啰邓瑟吒(二合)啰(去音)耶[打-丁+巿](一百九)跋折啰邓瑟吒(二合)噜知(二合)迦吒颇耶跋(去音)啰婆(重音)耶[打-丁+巿](一百十)萨婆突瑟吒(二合)曼跢啰(上音)毗那赊耶[打-丁+巿](一百十一)萨婆揭啰(上音)呼乌瑳陀那耶[打-丁+巿](一百一十二)萨婆揭[口*梨](二合)醯澁皤(二合)跋提阿(上音)覩跛摩(去音)耶[打-丁+巿](一百十三)萨婆跢啰(上音)钵啰(上音)地(上音)何(上音)跢揭麽耶[打-丁+巿](一百十四)钵啰(上音)毗知耶(二合)薄叉那(去音)耶[打-丁+巿](一百十五)皤吒皤目佉(去音)耶[打-丁+巿](一百十六)萨婆揭啰(上音)诃(上音)毗舍遮迷皤(上音)赊摩那(上音)耶[打-丁+巿](一百十七)耶饭涂麽麽写(自称名字某甲一百十八)阿嘻带瑟拏黮(三合一百十九)担(去音)萨婆把黮(二合)皤吒婆目谿(去音)那(一百二十)尼讫[啊-可+(嶙-山)](二合)陀(去音)耶[打-丁+巿](一百二十一)达弭(上音)迦尔遮(去音)迷羯磨(去音)儞(百二十二)试讫[啊-可+(嶙-山)](二合)句噜句噜(一百二十三)[合*牛][合*牛][打-丁+巿][打-丁+巿](一百二十四)莎(去音)诃(一百二十五)又马头别大咒第十二咒曰。 那(上音)谟(上音下同)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那谟阿[口*梨]耶婆卢枳帝摄筏啰(去二合)耶(二)菩提萨埵(去音)耶(三)摩诃萨埵(去音)耶(四)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五)那麽萨婆萨埵毗耶(二合)娑(上音)那迦帝儞(六)那谟萨婆萨埵波耶目叉迦啰(二合)耶(七)那谟毗知耶(二合)阿迟迦陀谟陀(去音)曳(八)摩诃瑜(去音)迦瑜(去音)枳尼(九)跢悉泯(二合)那摩悉揭(二合)哩埵(十)翳誓阿唎耶婆卢枳帝摄筏啰(十一)谋祜知(二合)枳(去音)唎南(上音二合)(十二)跋折啰句啰婆(上音)厌(上音十三)何耶揭哩(二合)饭那(去音)摩(十四)波啰末(平音)跢厌(上音十五)摩跋帝钐弭(上音十六)阿婆(上音)演萨婆部跢(去音)难(上音十七)药叉难(去音)阇毗那舍迦阇(二合上音十八)阿谟(去音)干萨婆迦[口*梨]夜难(上音十九)毗赊难(去音)阇尼皤啰(去二合)难(上音二十)毗赊难(去音)阇毗那舍难(上音二十一)跢姪他(二十二)唵(二十三)陀噜罗陀噜罗(二十四)毗噜罗毗噜罗(二十五)萨婆毗沙佉(平音)跢迦(二十六)时皤里陀(二十七)毗悉普(二合)楞迦陀诃(去音)娑(二十八)鸡娑啰啅(去音)婆(二十九)跋啰(二合)伐唎(二合)陀鞞(去音)迦(三十)跋折啰屈(去音)啰(三十一)昵迦陀(上音)南(上)(三十二)阇里陀婆苏陀跢啰(三十三)尼尸皤(二合)死陀诃死陀(三十四)摩嚧都佉澁(二合)陀(三十五)波啰鞞陀菩陀伽(去音)拏(三十六)僧蒭(叉数反)盘那迦(上音)啰(三十七)波啰毗知耶(二合)薄叉那迦(上音)啰(三十八)波啰摩赊桉(去音二合)知迦(上音)啰(三十九)部知耶部知耶(二合上同)(四十)婆伽梵(四十一)何耶揭哩婆(四十二)可(去音)陀可(去音)陀(四十三)啰曼陀啰桉(去音)(四十四)啰(上音)叉啰(上音)叉(四十五)阿(去音)知摩(二合)曼陀啰桉(去音)(四十六)死殿梅陀[口*梨](二合)舍耶(四十七)阿比舍阿比舍(四十八)具啰毗舍(去音)阇(四十九)萨婆迦[口*梨](二合)醯(上音)澁皤(二合)(五十)阿波啰提徙跛(去音)摩(五十一)皤啰跋折啰邓瑟吒(二合)啰(五十二)紧只啰从夜西(五十三)翳昙突瑟吒(二合)揭啰(上音)汉(五十四)突瑟吒(二合)毗舍(去音)阇桉(二合)(五十五)突瑟吒(二合)[口*路]絙(上音)(五十六)突瑟吒(二合)时皤(上音二合)[口*蓝](上)(五十七)突瑟吒(二合)比产(五十八)阿度那阿度那(五十九)毗度那毗度那(六十)麽他麽他(六十一)波啰麽他波啰麽他(六十二)跢他伽(去音)陀(六十三)阿枳让(上二合)皤罗(轻呼上音)耶(六十四)菩陀达摩僧伽奴知若(去二合)坛(六十五)羯麽米试揭桉(二合六十六)句噜句噜(六十七)何耶揭哩婆耶[打-丁+巿](六十八泮吒反下同)跋折啰枯啰(上音)耶[打-丁+巿](六十九)跋折啰邓瑟吒啰(三合)耶[打-丁+巿](七十)跋折啰邓瑟吒嚧(三合)知迦(二合)吒颇(喉音)耶婆(重音)夷啰摩(去音)夜[打-丁+巿](七十一)波啰曼陀啰那舍那(去音)耶[打-丁+巿](七十二)萨婆羯呼瑳陀那迦啰耶[打-丁+巿](七十三)萨婆揭奚(上音)瑟婆(二合)阿跋啰(上二合)提何(上音)途婆摩(去音)耶[打-丁+巿](七十四)波啰(二合)比知耶(二合)波去史(二合)那迦啰(去音)耶[打-丁+巿](七十五)萨婆比沙昵迦陀那耶[打-丁+巿](七十六)萨婆揭啰(上音)诃毗舍阇米皤赊摩那耶[打-丁+巿](七十七)皤吒皤目佉耶[打-丁+巿](七十八)耶伴(轻音)途麽麽(自称名字七十九)阿醯第史那(二合)悉打(长引)萨迸(长引八十)皤吒皤目契(八十一)尼揭囒(二合)吒(去音)耶(八十二)[打-丁+巿][打-丁+巿](八十三)那谟啰(上音)跢那(二合)怛啰(二合)夜耶(八十四)那谟阿[口*梨]耶婆卢枳帝摄筏(二合)啰(去音)耶(八十五)菩提萨埵(去音)耶(八十六)摩诃萨埵(去音)耶(八十七)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八十八)阿比舍阿比舍(八十九)何耶揭哩部乌(长引)枳若(二合)波夜提(九十)莎(去音)诃(九十一)是二咒者。 波帝吒悉陀波伴底(唐云随诵成验)虽不受持坛供养法。 随诵成验。 缚毗那夜迦咒第十三若作是法。 先当缚禁毗那夜迦。 依前大咒头归命法。 归命礼拜即诵缚咒咒曰。 跢姪他(一)主噜主噜(二)毗主噜毗主噜(三)伽跢耶莎(上音四)摩诃婆(去音)罗(五)萨婆毗知那(二合)毗那夜乾(上音六)皤吒婆谟枯知(去音二合)(七)步跢(去音)耶[打-丁+巿](八)其法当对马头像前。 先取蕤木。 长八指截。 烧火焰出。 取安悉香作八百丸。 一丸一咒一投火中。 乃至香尽。 毗那夜迦即自被缚。 又一咒法第十二依前归命礼拜咒曰。 哆姪他(一)勃地勃地(二)素勃地(三)因达[口*梨](二合)勃地(四)摩迷输(上音)迦[口*蓝](上音二合)(五)婆啰谋者都(六)莎(去音)诃(七)其法若人夜失不净。 取于白线先用此咒咒八百遍后作咒索。 一咒一结为三七结。 即用系腰更不漏失。 又一咒法第十三依前归命礼拜咒曰。 跢姪他(一)诃(去音)哩诃(去音)哩(二)无诃(去音)[口*梨](三)句诃(去音)[口*梨](四)萨婆突瑟担(二合)(五)瞻波夜弭(上)(六)夜跋竭烂(二合)地(七)那文社弭(上)(八)莎(去音)诃(九)其法以咒咒袈裟角一七遍已结作。 一结即得。 护身法成就竟。 发遣马头观世音印咒第十四依前归命礼拜发遣马头观世音菩萨咒曰。 跢姪他(一)萨啰波罗萨啰(二)社耶毗社耶(三)跋折啰句啰三婆(去音)皤(四)莎跋那(五)迦车目覩死(六)莎(去音)诃(七)其法手把素啰毗布瑟波(二合此云柏花)咒一遍已。 一打像上。 如是七遍马头菩萨即归去也。 画作像法取新瓦瓶未曾用者。 染作青色。 于其瓶上。 画作马头观世音像。 其像身高。 如来一搩手。 (等人一肘)画作四箇欢喜之面。 左边一面画作黑色。 眼睛绿色狗牙上出。 右边一面画作赤色。 名喫咒面。 当中前面。 作菩萨面。 极令端正。 画作白色离像顶上悬于空中。 画作青面。 口吐宝珠其四头上各戴宝冠。 其宝冠上皆化佛坐。 菩萨左手把于莲华。 屈肘向上。 拳在髆前。 右臂垂下。 五指皆申施无畏手。 两手腕上皆作宝钏。 其像项下着宝璎珞。 身分庄严如余处说观世音身庄严之法。 其像立在宝莲华上。 作此像已。 豫从白月十日起首。 食大麦乳糜。 后十三日十四日十五日。 三日三夜断绝不食。 取婆迦比遮香乾陀那句利华。 咒此二物。 一咒一投当前面上。 至八千遍。 其面口中放出光明。 其光围绕咒师身已。 还入像口。 于其口中出如意珠。 即当收取。 取此珠已。 即得十四千岁寿活。 寻得七宝转轮圣王。 命终以后生安乐国。 从观世音足下而生。 又有一法。 当乞食喫。 喫大麦乳糜。 诵七万遍。 一万遍时毗那夜迦即得被缚。 第二万遍咒法成就。 第三万遍即得安善那。 摩那炽啰药法成就。 三日三夜不食作法手把其药。 正咒药时。 药中若现三种相者。 即知药成。 言三相者。 谓暖烟焰即得成就安陀啰陀那。 昇空而去。 即得成就持咒仙人。 自在得入阿修罗窟。 第四万遍离地四指而行自在。 第五万遍即得随意昇空而行。 第六万遍即得千岁活。 咒师成就咒仙。 随其所作任运皆成。 一切所呼唤者皆来。 第七万遍咒师即得头发变作螺髻成就。 随其所须应念即至。 亲近承事于观世音。 即知三世一切众生死此生彼。 即得成就。 又法若欲打西(去音)若(若耶反)者。 马头像前三日三夜断食。 香摩坛上。 种种香华以净饮食乳粥果等种种供养。 擣娑阇啰娑香。 以白蜜和为八千丸咒一丸。 香咒一遍已。 投火中烧如是一一乃至香尽。 彼西若众。 寻即初见变为乌头。 更经少时。 转为何耶揭哩婆头咒师奇上向彼众时。 一切西若悉皆散灭。 又法先以大麦与牛喫已。 取粪中麦。 洒乾擣煮为乳糜。 从白月一日食此乳糜。 至十三日即断不食。 马头像前以涂香涂地。 散种种华。 烧诸名香。 种种饮食供养毕已。 取迦比阇香擣为细末。 水和为丸数满八千。 取迦他罗木为柴然火。 取一香丸。 一咒一投于火中烧如是乃至八千丸。 尽其炭变为苏跋那金。 重百千两。 又法若欲喫他咒者。 取己身中少许血已。 和白芥子为八千丸。 黑月十四日一日不食。 取佉陀啰木鑪中然火。 取前白芥子丸。 一咒一丸投火中烧。 如是乃至芥子丸尽。 一切诸咒悉皆喫尽(喫者外国语也。 即同大唐破灭。 语训他者是外道也)。 又法但诵咒行于旷野处及诸沙碛。 所须饮食自然而至。 又法日月蚀时取净牛酥。 一两。 新瓦盋宬。 即把此盋仰看日月。 咒盋中酥。 乃至酥暖。 或烟火出。 当尔之时即饮此药。 服此酥已。 随欲诣处举意即至。 若常诵此咒。 一切怖畏得无所畏。 所有障难悉皆解脱。 又法若患路陀疮(患此疮者悉皆死也)及诸毒蛇之所齩者(此蛇人见即死)或患健毗吒鸡疮。 此等诸疮。 咒黄土泥满一千遍。 涂其疮上即得除差一切怖畏心念即除。 又法若人忽逢一切水难。 心念即得不被沉溺。 如是等法不可广说。 随意即成。 若造大曼茶罗者不得行欲。 作何耶揭唎婆像法复次更有画作像法。 取净白褺。 不得截割。 请一画师最巧能者。 勿违其价。 香汤洒浴着新净衣。 与受八戒。 日日如是。 于清净处作一水坛。 纵广四肘(水坛之法如余部说)咒师护身结界毕已。 与彼护身。 于其坛中。 烧种种香散种种华供养已讫。 于此坛内画作菩萨。 其菩萨身。 长佛一搩(长短正当次人一肘)总有四面。 中菩萨面极令端正作慈悲颜。 颜色赤白头发纯青。 左边一面作大瞋怒黑色之面。 狗牙上出头发使竪如火焰色。 右边一面作大笑颜。 赤白端正似菩萨面。 头发纯青。 三面头上各戴天冠及着耳璫。 其天冠上。 有一化佛结加趺坐。 中面顶上作碧马头。 仍令合口。 菩萨项下着宝璎珞。 项背圆光数重色作。 左手屈臂。 手当乳前把红莲华。 其莲华与菩萨头齐。 正临左髆。 其华台上作一化佛。 着绯袈裟结加趺坐项背有光。 右手仰掌五指皆伸。 臂肘平屈。 其手掌擎真陀摩尼(唐云如意珠也)。 其珠团圆如作白色。 赤色光焰围绕其珠。 于其右手。 正当珠下雨种种宝。 其左髆上着弊耶(二合)迦啰者摩(二合唐云虎皮)如着祇支。 当右腋下掩皮结带。 更用虎皮缦其胯上。 以外臂钏天衣裙等。 皆如余处画菩萨法。 如令菩萨端身正立红莲华上。 空悬宝伞盖菩萨头。 其上空中画作种种天音乐具。 两边空中须陀会天舞蹈供养。 画此像时用香汁画。 皮胶不当用。 马头观世音菩萨受法坛若有沙门若婆罗门诸善男子善女人等。 意欲受持菩萨法者。 准前应作四肘坛法。 当觅胜地清净之所扫洒清净。 复以香水牛粪泥地。 悬于种种杂色幡盖宝铃珮镜。 并诸金银种种间错严饰道场其道场。 中立五色坛。 纵广四肘。 先下白色。 次黄次赤次青次黑。 而作四门。 其坛中心作莲华座。 安置马头观世音像。 正当东门作莲华座。 安十一面菩萨。 正当北门作莲华座。 安八臂观世音。 其坛南方更无华座。 作八龙王。 何等为八。 一名难陀龙王。 二名婆素鸡龙王。 三名德叉迦龙王。 四名羯固吒龙王。 五名般摩龙王。 六名摩诃般摩龙王。 七名商佉波罗龙王。 八名鸠利迦龙王。 此八龙王唯以糠米乳糜供养。 以外余者种种饮食供养亦得然。 四十五灯。 先唤八箇龙王安置。 用马头菩萨身印来去咒曰。 唵(一)阇(去音)耶毗阇(去音)耶(二)阿瑟吒(二合)那(去音)伽啰阇那(三)阿罗阇那(四)莎诃(五)其坛西门如近南畔。 安一火鑪。 以胡麻人稻穀华等。 酥蜜相和竟诵菩萨心咒。 咒前和物一遍。 咒已投火中烧。 一一如是。 乃至满足一千八遍已。 次请中心马头菩萨。 次请北方八臂观世音菩萨。 用菩萨身印法来去咒曰。 唵(一)夜势夜输担(二)莎诃(三)次请东方十一面菩萨。 用华座印来去。 安置座已。 散种种华烧诸名香。 沉水薰陆栴檀香等而供养之。 咒师一日不食如不忍饥唯得食酥香汤洒浴着新净衣。 入道场中而作供养。 常得观世音菩萨忆念。 亦于一切菩萨法中皆悉有验。 若欲论议。 当作此坛而供养者。 皆得胜上不被他难。 亦能难他。 若病难差。 作此坛已病无不差。 若被毒药毒虫虎等之所伤者。 若诵前咒无有不差。 用酥木佉子(唐云芸台)擣以为末。 极令微细。 用酪(作酪残汁也)汁和。 如和麨法。 用马头观世音心咒。 咒三七遍。 与其病人空腹服之。 腹内所有一切毒虫悉皆吐出。 亦兼通用军茶利法结界供养(以下诸菩萨法)。 诸大菩萨法会印咒品 当部(印有九咒有十)大势至菩萨法身印第一反叉后二指于掌中。 竪二中指头相拄。 以二食指。 于中指背少屈。 各捻中指头。 以二大指并掩。 在右中指中节上。 大指来去。 又大势至菩萨法印咒第二以二小指。 [打-丁+必]于二无名指背。 竪二无名指头相拄。 又竪二中指头相拄。 以二食指。 各[打-丁+必]在中指背头相拄。 以二大指并头。 屈入中指下节边。 大指来去咒曰。 唵(一)跋折啰(二)婆折唎尼(三)瞿吒瞿致尼(四)盘陀盘陀(五)诃那诃那(六)驮迦驮迦(七)钵遮钵遮(八)呜[合*牛][打-丁+巿](九)莎诃(十)是法印咒等。 若有人能受持印咒。 每月十五日香汤洒浴着新净衣。 作法诵咒者。 速证阿毗跋致。 若更建立道场。 日日香华供养。 其福胜彼。 文殊师利菩萨法印咒第三反钩二无名指右压左。 在于掌中合腕。 二小指二中指直竪头相拄。 二头指曲。 各捻中指背上节上。 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婆鸡陀那(去音)麽(二)莎诃(三又本无莎诃)此文殊师利印。 六字咒功能。 我今欲说。 若有持此咒欲成就者。 或食乳或食乳糜。 或食菜或食果子食乳。 应食此食。 日别三时香汤洒浴。 谓入五更以后为初时。 日中以后是第二时。 黄昏以后至初夜为第三时。 于此三时各一度洒浴。 时别各着一具净衣。 是故亦须三具净衣。 诵咒令满六十万遍。 此为最初承事供养文殊师利。 又若欲受持成就验者。 先须画作文殊师利菩萨之像。 其画像法。 取好白褺勿令有毛发。 亦不得割断卢缕。 其彩色中不得用胶。 应以香汁和画。 其文殊师利之像莲华座上结加趺坐。 其右手画作说法手。 左手正当胸上仰着。 画其像身作童子形。 身黄金色。 白色天衣遮脐以下。 余身皆露。 首戴天冠身佩璎珞。 臂印钏等众事庄严。 其左厢画观世音像。 其身白银色。 璎珞天衣庄严身分。 极令华饰。 莲华座上结加趺坐。 左手执白拂。 其右厢画普贤菩萨像。 其身金色。 璎珞衣服庄严身分。 极令华饰。 莲华座上结加趺坐。 右手执白拂。 正当文殊师利之上于。 虚空中两边各。 作首陀会天。 手执华鬘。 在空云内唯现半身。 手垂华鬘。 于其文殊师利像下右边。 画作受持咒者。 右膝着地手执香鑪。 其文殊师利等下。 遍画作池水。 其菩萨像两边。 各画作山峯形。 其画师自从起首欲画之时。 日日与受八关斋戒。 香汤洒浴着新净衣。 然后画作。 乃至画了。 当觅有佛舍利塔处。 即安文殊师利像。 在塔东面。 像面向西。 若无大塔。 应以小塔安置文殊师利像后以面向西。 设种种香华种种饮食及果子等。 三时供养。 其道场内然于酥灯。 作其道场要须预觅寂静之处。 咒师唯令一人供给。 若正在道场诵咒之时。 所须香华饮食等供。 弹指而索不得出言。 布置种种诸供具已。 取沉水香。 截长二指一千八段。 点都嚧瑟迦(二合)油(唐云酥合香是)烧于无烟佉陀罗炭。 若无以紫薑木替。 取前沉香。 点前油中咒一遍已投火中烧。 如是乃至尽千八段。 一夜将晓明相出时。 行者即见文殊师利。 所有求愿皆悉满足。 除淫欲事。 以外所求悉皆不违行者所愿。 又法当于像前取栴檀香。 截长二指一千八段。 还依前法咒火中烧。 昼夜供养。 是时文殊师利。 即自现身当为说法。 所有身患皆悉除愈。 得菩萨地而得自在。 又法当于像前。 以瞿摩夷涂地。 散众名华烧种种香。 行者于涂地场内一边坐。 诵咒满足一百八遍。 如是乃至经于一月。 得大聪明。 悉能记持一切经论。 又法日日随心常诵莫忘。 定受业报亦令销灭。 又法若日别能诵满一百八遍。 临命终时决定得见文殊师利。 随心所愿皆得受生。 文殊师利为欲利益诸众生故。 诸功能中略说少分。 复次是法印咒。 若有人患恶疮恶病。 取龙脑香沉香甘松香多伽罗香苦栋树皮。 是五种物总擣为末。 以牛胆和而作团已竟。 然后阴乾。 欲用之时日中暴乾。 仍以净布覆其药上。 勿令见日。 当以前印印其药上。 亦以前咒咒药。 满足一百八遍。 更作小丸如弹丸大。 于大盘中盛水和竟。 用涂疮上。 二十一遍涂之即差。 若腹中有病。 取淘粳米水。 和煎药服。 二十一度其病即差。 弥勒菩萨法印咒第四反叉后二指于掌中。 以二食指各在中指背。 令头着中指甲下。 以二大指竪捻二中指上节文。 其二中指相离一寸半许。 开头指来去。 又弥勒菩萨法身印咒第五准前释迦金轮印。 唯改开二中指。 头相去一寸半许。 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妹夷帝[口*梨](二合)(二)妹夷帝[口*梨](二合)(三)妹怛啰(二合)摩那(上音)西(四)妹怛啰(二合)三皤鞞(五)妹怛噜(二合)婆(上音)鞞(六)莎诃(七)是法印咒。 若有受持诸佛菩萨金刚天等印咒法者。 日日洒浴入道场中。 诵咒作印。 即得一切佛菩萨等皆悉欢喜。 地藏菩萨法身印咒第六仰两手。 二头指二无名指。 各相钩右压左。 二大指各屈在掌中。 以二中指各屈。 押二大指甲上。 二小指又各屈在掌中。 大指来去咒曰。 唵(一)波啰(二合)末(平音)驮儞(二)莎诃(三)又地藏菩萨印第七合两腕。 二大指直竪。 屈二头指压二大指头。 二中指直竪。 以二无名指。 各[打-丁+必]于中指背上。 二小指开直竪。 是法印咒。 若有人每以白月十四日黑月十四日。 香汤洒浴。 立地端身并两脚已。 而作此印诵咒护身。 灭罪疗病大好有验。 普贤菩萨法身印咒第八准前佛品帝殊啰施顶印。 上唯改开二中指。 头指来去咒曰。 唵(一)跋提[口*礼](二合下同二)跋提[口*礼](三)苏跋提[口*礼](四)跋陀啰(二合)跋智(五)盏陀啰(六)毗摩(去音)礼(七)莎诃(八)是法印咒。 若有人能于白月八日十三日十五日。 香汤洗浴。 独自房内不听他入。 面向东胡跪当作此印至心诵咒二十一遍。 发露忏悔得灭众罪。 若以此咒。 咒一切药二十一遍。 用而服之身常无病。 若常诵是咒。 在在处处一切欢喜。 普贤菩萨为坐禅人却神鬼魔咒第九咒曰。 那谟啰(上音)怛那(二合)跢啰(二合)夜耶(一)那谟阿[口*梨]耶三曼陀跋达啰(去二合)耶(二)菩提萨埵(去音)耶(三)摩诃萨埵(去音)耶(四)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五)跢姪他(六)跋提[口*礼](七)摩诃跋提[口*礼](八)阿底(都儞反)跋提[口*礼](九)鼻(上音)伽(上音)多啰阇西(十)摩诃鼻(上音)伽(上音)多啰阇西(十一)莎诃(十二)受持法者。 烧熏陆香沉水香檀香等。 供养普贤菩萨。 于白月一日。 对佛像前诵一千遍。 若欲入定先诵七遍。 即入定心住亦不惊动。 见普贤菩萨咒第十咒曰。 那谟阿[口*梨]耶三曼陀跋达啰(去二合)夜(一)菩提萨埵(去音)耶(二)摩诃萨埵(去音)耶(三)跢姪他(四)頞啰(上音)茶(徒皆反五)羯啰(上音)茶(六)阿啰(上音)茶(七)羯啰(上音)茶(八)莎诃(九)此陀罗尼。 昼三夜三。 六时至心诵念不忘。 悉皆销灭五逆重罪。 又法从白月八日起首。 洁净专心。 诵咒至十五日。 日日三时诵咒。 唯宜得食三种白食。 粳米乳粥饭乳酪等。 其十五日。 一日一夜总不须食。 日日香汤清净洒浴着新净衣。 在闲静处而作坛场。 若十二肘或作九肘。 纵广正等。 唯除酒肉五辛葱蒜。 自余种种上妙饼食及果子等。 备设供养。 竪幢竿子悬五色幡盖。 又以种种时非时华。 遍散坛中。 烧沉水香薰陆栴檀香供养。 咒师面向东坐。 相续诵咒至夜半时。 圣者普贤菩萨若来现身。 尔时即得禅定三昧。 寂静山居或得闻持不忘。 身体轻便。 亦能速行亦见伏藏。 所求修道方便疾得开悟。 普贤菩萨灭罪咒第十一咒曰。 支波啄(决定一)毗尼波啄(断结二)乌苏波啄(生尽三)此咒平旦七遍夜七遍诵此咒。 去厌魅野道蛊毒。 能得身心慧三解脱。 后生不受生死身。 得法身常身。 境内外国怨贼。 一切恶人。 一切恶鬼神。 一切盗贼。 虎狼师子毒虫恶兽。 闻此咒声。 皆口噤不相恼乱。 恶梦灾殃鸟鸣百怪自然销灭。 此咒功能说不可尽。 虚空藏菩萨法身印咒第十二仰二手。 反钩二无名指。 二小指各屈掌内。 二中指相背着竪。 二头指仰直舒。 右压左。 二大指舒。 压头指上头相拄。 大指来去咒曰。 唵(一)伽(上音)伽(同上)那健阇(二)婆卢吉帝(三)莎诃(四)是法印咒。 若有人能常乐诵持此印咒者。 所须财物悉皆如意。 若以此印印水咒已。 七日服之除一切病。 其水入腹喻如[饥-几+氐]餬。 晨朝向暮各服一升。 至于后日服一升半。 亦可二升三四五升。 每饮水讫。 礼十方虚空佛七拜。 行道七匝。 若有人服此咒水。 满一百日者。 悉除身中一切诸病。 仍即证得阿罗汉道。 心心常念虚空藏菩萨不得废忘。 是咒力故。 又虚空藏菩萨咒水咒第十三咒曰。 那谟啰(上音)怛那(二合)哆啰(二合)夜耶(一)那麽阿迦舍揭婆(去音)耶(二)菩提萨埵(去音)耶(三)摩诃萨埵(去音)耶(四)摩诃迦嚧尼迦(去音)耶(五)跢姪他(六)毗(上音)麽黎(七)摩诃毗(上音)麽黎(八)郁麽黎(九)摩诃郁麽黎(十)休麽黎(十一)摩诃休摩黎(十二)萨婆黎(十三)摩诃萨婆黎(十四)只唎剃(十五)莎诃(十六)当用此咒咒于净水四十九遍。 与病人服。 若多人患咒一盆水。 人人各与二升服之。 或在身中或在身外。 或在生藏上或在熟藏下。 头痛目眩身痛心痛寒热不调。 闻是虚空藏菩萨咒水星菩萨咒。 八万鬼神不得娆害其身。 此大神咒。 能令病苦悉得除愈。 尔时观世音菩萨摩诃萨等。 从是佛会各出本意。 而说法印咒品功德大威神力不可思议。 诸佛赞言善哉善哉。 汝等能为善护念故。 设此方便威神自在。 广救众生离诸贪着。 除其罪障去诸烦恼。 发大慈悲。 殷勤教诲感悟发觉。 我成印可尔时会众皆悉欢喜作礼而去。 佛说陀罗尼集经卷第六(观世音等诸菩萨法卷下)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5:08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