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 内容: (以下仅限出家具戒者观看)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一宋元嘉年僧伽跋摩译初毗尼众事分 问波罗夷戒前顶礼世尊,法王圣种生,降伏诸恶行,善调诸弟子,毗尼为最胜,我今说少分。 如树根为本,枝叶依彼增,一切善法聚,毗尼为根本。 大觉之所说,如堤塘防水,大驶流不坏,如是毗尼堤,防诸恶戒水。 佛及诸菩萨,最为人中尊,辟支佛清净,牟尼诸弟子,应供阿罗汉,亦说毗尼因,以离诸有缚,今离及当离,皆住毗尼中,离是无解脱,是故精勤学。 圣众和合住,诸佛秘密藏,在世常不灭,法灯照世间,离则不寂灭。 问:「犯毗尼罪,作、无作耶?」答:「犯罪,作。」「无作,色、非色耶?」答:「是色。」「可见、不可见耶?」答:「或可见、或不可见。 云何可见? 谓身作。 云何不可见? 谓身无作及口作。」「无作,有对、无对耶?」答:「若作是有对,无作是无对。」「有漏、无漏耶?」答:「有漏。」「有为、无为耶?」答:「有为。」「世间法出世间法耶?」答:「世间法。」「阴摄、不摄耶?」答:「阴摄。」「界摄、不摄耶?」答:「界摄。」问:「罪受、不受耶?」答:「不受(此受如不离根受之也)。」「从受生、非受生耶?」答:「从受生(此受,四受之受也)。」「四大造、非四大造耶?」答:「四大造。」「从结生、非结生耶?」答:「从结生。」「记、无记耶?」答:「或记、或无记。 云何记? 佛所结戒故犯。 云何无记? 佛所结戒不故犯。」「隐没、不隐没耶?」答:「或隐没、或不隐没。 云何隐没? 佛所结戒故犯。 云何不隐没? 佛所结戒不故犯。 如隐没不隐没,秽污不秽污亦如是。」「染污、不染污耶?」答:「染污。」「依家、不依家耶?」答:「依家。」问:「罪有诤、无诤耶?」答:「有诤。」「有缘、无缘耶?」答:「无缘。」「心非心耶?」答:「非心。」「心数、非心数耶?」答:「非心数。」「有报、无报耶?」答:「或有报、或无报。 云何有报? 有记犯。 云何无报? 无记犯。」「业非业耶?」答:「是业。」「内入、外入耶?」答:「外入。」「过去、未来、现在耶?」答:「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 云何过去? 若犯罪竟,已忏悔,是过去。 云何未来? 若未犯罪,必当犯,是未来。 云何现在? 若犯罪,不发露悔过,是现在。」问:「罪为善、不善、无记耶?」答:「或不善、无记。 云何不善? 佛所结戒故犯。 云何无记? 佛所结戒不故犯。 记、无记前已说。」「为欲界、色界、无色界摄耶?」答:「欲界摄。」「为学、无学、非学非无学耶?」答:「非学非无学。」「见断、修断、无断耶?」答:「修断。」「为身、为口、为意罪耶?」答:「或身、或口。 云何身? 若比丘故夺众生命、偷盗、作淫摩触、身故出精、杀草、木自手掘地、非时食、饮酒等,此是身罪。 云何口罪? 若比丘空无所有说过人法、共女人麁恶语、无净人为女说法等,是口罪。 无独心犯罪。」问:「颇有行此事犯罪、即行此事不犯耶?」答:「或有犯、或不犯。 云何犯? 如比丘不受迦絺那衣,受畜长衣、别众食、处处食、不白入聚落等,随其事犯罪。 云何不犯? 若比丘受迦絺那衣,随意畜衣、别众食、处处食、不白入聚落,随其事不犯。 是故即行此事犯不犯。」问:「颇有作此羯磨犯、即作此羯磨不犯耶?」答:「有。 如比丘不见摈、恶邪不除摈,向诸比丘下意调伏随顺,诸比丘界外为出罪,随其事犯。 云何不犯? 如比丘作不见摈、恶邪不除摈,是比丘向诸比丘下意调伏随顺,诸比丘界内为出罪,不犯。 是故行此羯磨犯不犯。」问:「颇有说羯磨犯、即说此羯磨不犯耶?」答:「有。 云何说羯磨犯? 如比丘不见摈、恶邪不除摈。 是比丘向诸比丘下意调伏随顺,诸比丘界外与出罪已,共食共住共宿。 诸比丘问是比丘言:『汝长老! 是比丘不见摈、恶邪不除摈。 汝等莫与是比丘共食共住共宿。』彼答言:『是长老比丘下意调伏随顺,我等已界外与出罪。』随其事犯。 云何不犯? 诸比丘摈不见摈、恶邪不除摈比丘,是比丘向诸比丘下意调伏随顺。 诸比丘界内与出罪已,共食共住共宿。 诸比丘语是比丘言:『此长老比丘不见摈,如上说。』诸比丘答言:『此长老比丘下意调伏随顺,已与出罪。』诸比丘问言:『何处?』答言:『界内出。』界内出罪不犯。 是故即说此羯磨犯不犯。」问:「颇有说犯、说不说亦犯耶?」答:「有。 云何说犯? 若比丘于五篇戒,一一犯已,自说犯,是名说犯。 云何说不说犯? 若比丘于五篇戒,一一犯已,或说或不说,亦故犯。 是故说不说犯。」问:「颇有犯自说犯、他说犯耶?」答:「有。 云何自说犯? 若比丘于五篇戒中,若一一犯已向他说,是名自说犯。 云何他说犯? 如诸比丘信可信优婆夷语,如法治比丘,是名他说犯。」问:「颇有忆犯、不忆亦犯耶?」答:「有。 云何忆犯? 若比丘于五篇戒中,一一犯已,或都忆、或少忆,是名忆犯。 云何不忆犯? 若比丘于五篇戒,一一犯已,都不忆、或少不忆,是名不忆犯。」问:「颇有现前犯、不现前犯耶?」答:「有。 云何现前犯? 若现在前犯罪。 云何不现前犯? 谓现前不犯罪。」问:「颇有犯恶邪见罪不共住,即以此事种种不共住耶?」答:「有。 如不见摈、恶邪不除。」问:「颇有作此羯磨不共住,即作此羯磨种种不共住耶?」答:「有。 如前说。」问:「颇有说羯磨不共住,即说此羯磨种种不共住耶?」答:「有。 如上广说。」问:「颇有自言不共住、自言种种不共住耶?」答:「有。 此事应广说。」问:「颇有犯事僧作羯磨,即以此事众多比丘若二若一得作羯磨耶?」答:「有。 云何比丘犯罪僧作羯磨? 若比丘尼僧与比丘作不礼拜羯磨、不共语羯磨、不供养羯磨,是名僧作羯磨。 众多二一比丘亦如是。」问:「颇有即以此事作苦切羯磨,即以此事作驱出羯磨,即以此事作摈羯磨、折伏羯磨耶?」答:「有。 义说得彼三句五句,如修多罗说不成作,苦切异、驱出异、摈异、折伏异,余三作句亦如是。」问:「颇有犯此事波罗夷,即犯此事僧伽婆尸沙耶?」答:「有。 若比丘尼摩触身,波罗夷;比丘摩触,僧伽婆尸沙。」问:「颇有犯是事波罗夷,即犯此事波夜提耶?」答:「有。 比丘尼覆藏麁罪,波罗夷;比丘覆藏麁罪,波夜提。」问:「颇有犯是事得波罗夷,即犯此事突吉罗耶?」答:「有。 若比丘尼随顺摈比丘,得波罗夷;比丘随顺摈比丘,突吉罗。」问:「颇有行此事犯僧伽婆尸沙,即行此事犯波夜提耶?」答:「有。 若比丘故出精,僧伽婆尸沙;比丘尼故出精,波夜提。」问:「颇有行此事犯僧伽婆尸沙,即行此事犯突吉罗耶?」答:「有。 若比丘尼劝比丘尼,染污心男子边受衣食等,僧伽婆尸沙;比丘劝,犯突吉罗。」问:「颇有行此事犯波夜提,即行此事犯波罗提提舍尼耶?」答:「有。 若比丘尼索美食,犯波罗提提舍尼;比丘,犯波夜提。」问:「颇有行此事犯波夜提,即行此事犯突吉罗耶?」答:「有。 若比丘尼净生草上大小便,波夜提;比丘,突吉罗。」问:「颇有行此事,污染比丘尼不得出家、不得受具足戒;即行此事,污染比丘尼得与出家、得与受具足戒耶?」答:「有。 非梵行污染比丘尼,此人不得与出家、不得与受具足戒。 身摩触污染比丘尼者,此人得与出家、得与受具足戒。」问:「贼住人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颇有行此事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耶?」答:「有。 若经二三布萨羯磨者,此人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 若经一布萨或不经者,此人应与出家受具足戒。」问:「破僧人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颇有即行此事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耶?」答:「有。 非法想破僧者,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 法想破僧者,得与出家受具足戒。」问:「若人杀母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即行此事得与出家受具足戒耶?」答:「有。 若作母想杀者,不得与出家受具足戒。 若作余想杀者,得与出家受具足戒。 如杀母,杀父、阿罗汉亦如是。」优波离问佛言:「世尊! 有善心杀母,不善、无记心杀母耶?」佛语优波离:「有善心杀母,不善心、无记心杀母。 云何善心杀母? 若母重病,莫令久受苦恼故夺命,是名善心杀母。 云何不善心杀母? 若为财物、若为妻子故,故夺母命,是名不善心杀母。 云何无记心杀母? 或斫树斫壁斫地而误杀母,是名无记心杀母。」又复问佛言:「善心杀母,得波罗夷、得逆罪耶? 又复善心杀母,不犯波罗夷、不得逆罪耶?」佛言:「有。 云何善心杀母,得波罗夷、得逆罪? 若母重病如前说,是名善心杀母,得波罗夷,随得逆罪。 云何善心杀母,不得波罗夷、不得逆罪? 若母病,使母服药时药等,因是命终,不犯波罗夷、不得逆罪。」又复问佛言:「不善心杀母,犯波罗夷、得逆罪;不善心杀母,不得波罗夷、不得逆罪耶?」佛言:「有。 云何不善心杀母,得波罗夷、得逆罪。 若为财物等故,如前说。 云何不善心杀母,不得波罗夷、不得逆罪? 若杀他母、羊母、鹿母等,是不善心杀母,不得波罗夷、不得逆罪。」又复问佛言:「无记心杀母,犯波罗夷、得逆罪;无记心杀母,不得波罗夷、不得逆罪耶?」佛言:「有。 云何无记心杀母,得波罗夷、得逆罪? 先作杀母方便,眠后母死,得波罗夷、得逆罪,是无记心杀母,得波罗夷、得逆罪。 云何无记心杀母,不得波罗夷、不得逆罪? 若斫树等,如前说。 是无记心杀母,不得波罗夷、不得逆罪。」又复问佛言:「共住净行比丘在界内,不和合僧作羯磨,成作羯磨不犯耶?」佛言:「有。 如来、阿罗呵、三藐三佛驮。」又问:「颇有比丘五种说波罗提木叉,一一说波罗提木叉,作布萨成作布萨耶?」答:「有。 谓三语布萨。」又问:「如佛所说,白衣在僧中僧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成说波罗提木叉不犯戒耶?」答:「有。 瓶沙王因缘此中应广说。」问:「颇有善心犯戒、不善心犯戒、无记心犯戒耶?」答:「有。 云何善心犯戒? 如新出家比丘未知戒相,自手净地拔生草,若经行处採花髻鬘,此善心犯戒。 云何不善心犯戒? 佛所结戒故犯。 云何无记心犯戒? 佛所结戒不故犯。」问:「阿罗汉善心犯戒、不善、无记心犯戒耶?」答:「有。 若阿罗汉犯戒,一切皆无记心犯。 云何无记心犯戒? 若阿罗汉眠已,有人举着高床上、或女人盗入房宿、与未受具戒人二夜宿已后复盗入宿,是名无记心犯戒。」问:「若破僧,一切皆一劫寿耶? 若寿一劫,皆悉破僧耶?」「作四句。 或破僧非一劫寿、或一劫寿非破僧、或破僧亦一劫寿、或非破僧非一劫寿。 云何破僧非一劫寿? 若法想破僧。 云何一劫寿非破僧? 伊罗龙王、善建立龙王、摩那斯龙王、今婆罗龙王、郁多罗龙王、提梨吒龙王、迦罗龙王、难陀龙王、鏂钵难陀龙王及梵富婆天,此一劫寿非破僧。 云何一劫寿亦破僧? 谓调达。 云何非破僧亦非一劫寿? 除是句。」问:「破僧不生一劫罪、或生一劫罪非破僧耶?」答:「有。 云何破僧不生一劫罪? 法想破僧是。 法想破僧,不生一劫罪。 云何寿一劫罪非破僧? 伊罗龙王等,除梵富楼天。 云何破僧亦生一劫罪? 谓调达。 云何非破僧不生一劫罪? 除是句。」问:「若破僧,一切皆邪定耶?」「作四句。 云何破僧非邪定? 法想破僧。 云何邪定非破僧? 谓杀母、杀父、阿罗汉、恶心出如来血,是邪定非破僧。 云何邪定亦破僧? 谓调达。 云何非邪定非破僧? 除是句。」问:「一切破僧明无明耶?」「作四句。 云何非明非无明? 法想破僧。 云何无明非明非破僧? 谓六师等。 云何破僧亦明亦无明? 谓调达。 云何非破僧非明非无明? 除是句。」又问佛言:「世尊! 唯比丘破僧,非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耶?」佛语优波离:「比丘破僧,非比丘尼、非式叉摩那、非沙弥沙弥尼,唯助破僧耳。」问:「唯比丘尼破比丘尼僧,非比丘、式叉摩那等?」「如前说。」问:「破僧成就为罪成就耶?」「优波离! 破僧成就,破僧者成就罪。 破僧犯何等罪? 谓偷罗遮。 破僧已忏悔,何等罪? 谓僧伽婆尸沙。」问:「若一切受法皆不共住耶?」「作四句。 云何受法非不共住? 谓若受五法,是受法非不共住。 云何不共住非受法? 若犯一一波罗夷罪,不受五法,是非受法、是不共住。 云何受法亦不共住? 谓受五法,犯一一波罗夷罪。 云何非受法亦非不共住? 除是句。」问:「若一切受法皆种种不共住耶?」「作四句。 答有。 云何种种不共住非受法? 谓不见摈、恶邪不除摈。」问:「颇有不共住,即一切种种不共住耶?」「作四句。 种种不共住非不共住,如恶邪不除。」问:「颇有摈羯磨即堕羯磨耶?」答:「有摈羯磨即堕羯磨。 云何羯磨? 云何羯磨事? 所起罪是羯磨,忏悔是羯磨事。 「云何迦絺那? 云何受迦絺那? 云何舍迦絺那?」「谓衣是迦絺那。 发起九种心,是受迦絺那。 八事是舍迦絺那。」问:「颇有取三钱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迦梨仙直十二钱。」问:「颇有取十钱或取五钱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迦梨仙直四十钱、或直二十钱。」问:「颇有减与犯、减与不犯耶?」答:「有。 下白减与犯波夜提,黑减不犯。」问:「颇有增益犯、增益不犯耶?」答:「增黑犯波夜提,增白不犯。」问:「颇有等量犯、等量不犯耶?」答:「有。 佛衣等量犯波夜提,身等量不犯。」问:「颇有不作犯、作不犯耶?」答:「有。 得新衣,不三坏色,犯波夜提。 坏色,不犯。」问:「颇有比丘入初禅时犯偷罗遮,入已犯僧伽婆尸沙耶?」答:「有。 若比丘语余比丘言:『与我作房。』作是语已入初禅,入已房成,犯僧伽婆尸沙。 入第二第三第四禅亦如是。 或非比丘时犯、比丘时净。 或比丘时犯、非比丘时净。 云何非比丘时犯、比丘时净? 若比丘尼时犯不共僧伽婆尸沙,彼转根作比丘,得净,是非比丘时犯、比丘时净。 云何比丘时犯、非比丘时净? 若比丘犯不共僧伽婆尸沙,彼转根作比丘尼,得净。」问:「颇有不知时犯、知时净,知时犯、不知时净耶?」答:「有。 云何不知时犯、知时净? 若比丘眠熟,有人举着高床上,如前说。 彼觉已,如法除灭,是名不知时犯、知时净。 云何知时犯、不知时净? 若比丘犯僧伽婆尸沙,阿浮呵那时闻白已睡眠,眠中羯磨竟,是名知时犯、不知时净。」问:「颇有一方便中犯三波罗夷耶?」答:「有。 若比丘语彼人言:『汝知我说过人法、杀某人、盗某重物。』是名一方便犯三波罗夷。」问:「颇有比丘尼一方便犯四波罗夷耶?」答:「有。 如比丘尼共期:『汝见我随顺摈比丘时,杀某人、盗某重物,汝知我得罗汉。』是名比丘尼一方便犯四波罗夷。」问:「颇有比丘一坐处犯一切五篇戒耶?」答:「有。 若比丘学家中自手受佉陀尼、蒲阇尼,犯波罗提提舍尼。 偏刳食,犯突吉罗。 无净人为女说法过五六语,犯波夜提。 向女人说麁恶语,犯僧伽婆尸沙。 空无所有说过人法,犯波罗夷。」问:「颇有比丘作一方便犯百千罪耶?」答:「有。 若比丘瞋恚,若沙若豆散掷诸比丘,随所着犯波夜提。」问:「颇有比丘盗取重物离本处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取非人重物。」问:「颇有比丘亦未曾犯戒乃至突吉罗,是非比丘耶?」答:「有。 谓失根者。」问:「颇有比丘尼未曾犯戒乃至突吉罗,是非比丘尼耶?」答:「有。 谓失根者。」问:「颇有比丘独在房中犯四波罗夷耶?」答:「有。 若比丘男根长自下部作淫,先作盗方便、杀生方便、妄语方便我是阿罗汉。」问:「颇有比丘在房中于彼失衣破安居耶?」答:「有。 若比丘结坐已,未自恣衣着床上,不受七夜在,空中明相出时,破安居失衣。」问:「颇有比丘杀比丘尼,非母非阿罗汉,犯波罗夷、得逆罪耶?」答:「有。 若父出家受具足戒,转根作比丘尼。」问:「颇有比丘尼杀比丘,非父非阿罗汉,得波罗夷、得逆罪耶?」答:「有。 母出家受具足戒,转根作比丘。」问:「颇有比丘作非梵行犯波罗夷,作非梵行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生女人女根不坏作淫,犯波罗夷。 若坏,不犯波罗夷。」问:「颇有盗犯波罗夷,盗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取人重物,犯波罗夷。 若取非人重物,不犯波罗夷。」问:「颇有杀人犯波罗夷,杀人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是人作人想杀,犯波罗夷。 若异想杀,不犯。 欲杀非人而杀人,不犯波罗夷。」问:「颇有比丘说过人法犯波罗夷,说过人法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不异想说过人法,犯波罗夷。 若增上慢说,不犯波罗夷。」问:「颇有犯此事得波罗夷,即犯此事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比丘尼摩触身,犯波罗夷;比丘摩触,不犯波罗夷。 比丘尼随顺摈比丘,波罗夷;比丘随顺,不犯波罗夷。 比丘尼覆藏麁罪,波罗夷;比丘覆藏,不犯波罗夷。」问:「颇有犯此事僧伽婆尸沙,即犯此事不犯僧伽婆尸沙耶?」答:「有。 若比丘故出精,犯僧伽婆尸沙;比丘尼出精,不犯僧伽婆尸沙。 比丘摩触身,僧伽婆尸沙;比丘尼不犯僧伽婆尸沙。 比丘尼染污心男子边受食等,犯僧伽婆尸沙;比丘不犯僧伽婆尸沙。」问:「颇有犯此事得波夜提,即犯此事不犯波夜提耶?」答:「有。 若比丘覆藏麁罪,犯波夜提;比丘尼不犯波夜提。 若比丘不病索美食,犯波夜提;比丘尼不犯波夜提。 若比丘尼于净生草上大小便,犯波夜提;比丘不犯波夜提。」问:「颇有犯此事犯波罗提提舍尼,而犯此事不犯波罗提提舍尼耶?」答:「有。 若比丘尼索美食,犯波罗提提舍尼;比丘不犯波罗提提舍尼。」问:「颇有行此事犯突吉罗,即行此事不犯突吉罗耶?」答:「有。 比丘净生草上大小便,犯突吉罗;比丘尼不犯突吉罗。 比丘尼齐下着衣,犯突吉罗;比丘不犯突吉罗。」问:「颇有比丘犯戒时净、净时犯耶?」答:「有。 若比丘于女人前说麁恶语转根,是名犯时净。 云何净时犯? 若比丘犯僧伽婆尸沙,阿浮呵那时舍合掌覆头、身不齐整、画地断草,是净时犯。」问:「颇有舍异界得自然界耶?」答:「有。 舍羯磨界,得聚落界。」问:「颇有余人语余人得波罗夷,余人语余人得僧伽婆尸沙耶?」答:「有。 若比丘作破僧方便、污他家,乃至三谏不舍,得僧伽婆尸沙。」问:「颇有余人语余人得波夜提耶?」答:「有。 若比丘恶邪见,乃至三谏不止,犯波夜提。」问:「颇有余人语余人犯波罗提提舍尼耶?」答:「有。 比丘尼为比丘索食,犯波罗提提舍尼。」问:「颇有余人作语余人犯突吉罗耶?」答:「有。 如佛所说,若比丘半月半月说波罗提木叉时忆有罪不发露,得突吉罗。」问:「如佛所说,无有比丘尼舍戒更得出家受具足戒。 颇有比丘尼舍戒更得出家受具足戒耶?」答:「有。 若比丘尼舍戒已转根作男子,更与出家受具足戒,成出家得具足戒。」「如佛所说,犯边罪人不得与出家、不得与受具足戒。 颇有犯边罪得与出家、得与受具足戒,成出家得具足戒耶?」答:「有。 若比丘尼犯不共波罗夷罪,彼舍戒转根成男子,得与出家受具足戒,成出家得具足戒。」优波离问佛言:「世尊! 有几种羯磨?」佛语优波离:「有百一种羯磨。」又问:「几白羯磨? 几白二羯磨? 几白四羯磨?」答:「二十四白羯磨,四十七白二羯磨,三十白四羯磨。」又问:「此百一羯磨,几有欲、几无欲?」答:「除结界羯磨,余者皆有与欲。」又问:「几羯磨摄一切羯磨耶?」答:「三羯磨摄一切羯磨,谓白羯磨、白二、白四羯磨。」又问:「余人不语亦不作身方便而犯波罗夷耶?」答:「有。 比丘尼见比丘尼犯麁罪,覆藏不发露,得波罗夷。」问:「颇有犯四篇戒,不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耶?」答:「有。 若比丘犯不共四篇戒,彼转根作比丘尼,即得清净。」又问:「颇有比丘尼犯五篇戒,不发露忏悔而得清净耶?」答:「有。 若比丘尼犯不共五篇戒,彼转根作比丘,即得清净。」又问:「颇有比丘杀人,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二人共一处,欲杀此人而杀彼人。」又问:「颇有余人作淫、余人得波罗夷耶?」答:「有。 若比丘尼见比丘尼作淫,覆藏不发露,明相出得波罗夷。」问:「颇有比丘行时犯五篇戒耶?」答:「有。 若比丘到学家中自手受食,犯波罗提提舍尼。 偏刳食,犯突吉罗。 无净人为女说法过五六语,犯波夜提。 于女人前麁恶语,犯僧伽婆尸沙。 空无所有说过人法,犯波罗夷。」又问:「若有人非律说律者,何处求戒相?」答:「二波罗提木叉中十七事、毗尼事中增一中目多伽、因缘中共不共。 毗尼中结、戒中结、地中空、行中转、根中求。」问:「颇有不离一切趣趣所系,不于胜法中出家,复不尽漏,而取无余般涅槃耶?」答:「有。 谓化人。」「杀彼得何罪?」答:「偷罗遮。」佛所说毗尼众分事竟。 问四波罗夷初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优波离问佛言:「世尊! 有比丘以咒术仙药化作畜生已共作淫,得何罪?」答:「若自知比丘想我是比丘,作不可事者,犯波罗夷。 若不自知比丘想,犯偷罗遮。」又问:「若比丘咒术仙药化作畜生女已共作淫,犯何罪?」答:「若自知比丘想,犯波罗夷。 若不自知比丘想,偷罗遮。」「二比丘咒术仙药化作畜生共作淫,得何罪?」答:「若自知比丘想,犯波罗夷。 不自知比丘想,偷罗遮。 非人女亦如是。」「云何非人女边作淫犯波罗夷?」「谓举身可捉。 畜生女亦如是。 若不可捉共作淫,若精出犯僧伽婆尸沙,不出犯偷罗遮。」「云何口中作淫犯波罗夷?」答:「若过节犯波罗夷,不过偷罗遮。 若中破裂三疮门不坏,犯波罗夷。 若头断从咽喉处入,偷罗遮。 若精出,犯僧伽婆尸沙。」「云何疮门坏?」答:「若疮门周匝坏,于彼作淫,偷罗遮。 精出,僧伽婆尸沙。」「云何大便道作淫犯波罗夷耶?」答:「为过皮至节。 小便道亦如是。 不触三疮门边入,偷罗遮。」「云何女人疮门坏?」答:「若一切坏、半坏入,偷罗遮。 精出,僧伽婆尸沙。 女人中截,虫不噉、不烧、三疮门不坏入,犯波罗夷。 若多虫噉、若烧入,偷罗遮。 精出,僧伽婆尸沙。 生女亦如是。 生女女根半坏入,波罗夷。 无毛熟母猪边作淫入,偷罗遮。 精出,僧伽婆尸沙。」「颇有比丘独在房中犯波罗夷耶?」答:「有。 男根长,自口及大便道作淫,若蚊幮为拈作淫,波罗夷。」问:「颇有比丘小便中作淫,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截已作淫、或截女根已作淫、或俱截作淫,偷罗遮。」问:「颇有比丘于小便道小便道入不犯耶?」答:「入小便器中。」问:「颇有比丘俱有拈作淫,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鼻中作淫。 又以厚衣缠之,或以筒盛作淫,偷罗遮。 精出,僧伽婆尸沙。」问颇:「有比丘于女人边作淫,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初作者。 于二根边作淫,波罗夷。 石女边作淫,根小不入,偷罗遮。 精出,僧伽婆尸沙。」「云何受乐? 受乐有何义?」答:「若身心得乐,是受乐义。 本犯戒人作淫,得突吉罗。」问初波罗夷事竟。 佛住王舍城,尔时尊者优波离问佛言:「世尊! 若比丘自作二四十人数取分。 云何如法? 云何非法?」答:「前者如法,后者非法。」「得何罪?」答:「若事办物满五钱,波罗夷。 不满,偷罗遮。 自当二八十人数亦如是。」问:「颇有比丘,余人作语移物着,处处犯波罗夷耶?」答:「有。 谓移碁子着余处,犯波罗夷。 若商客语比丘:『汝等不输税,当度我输税物。』若比丘度税物过税处事满,波罗夷。 未过税处,偷罗遮。 若使诸商人余道去,彼诸商人不从税道去过税处,偷罗遮。 若比丘先不知,余比丘于鍼囊中盗着税物过,囊主不犯。 着者事满波罗夷,不满偷罗遮。 若比丘语无腊比丘言:『担是物去。』犯偷罗遮。 过税处,满波罗夷。 无腊比丘不问,突吉罗。 空中度税物从税处度,偷罗遮。 余处度,不犯。 若比丘持不可量物度税处,满波罗夷。 若自度己物过税处满,波罗夷。 若未受具戒时作方便,未受具戒时取,突吉罗。 未受具戒时作方便,受具戒时取,突吉罗。 未受具戒时作方便,受具戒已取,偷罗遮。 九句亦如是广说。 若比丘取衣架满五钱犯波罗夷,不满偷罗遮。」「颇有比丘偷金鬘,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取天龙鬼神鬘。 若比丘欲取衣架,合衣持去,当数衣架,满波罗夷,不满偷罗遮。 若衣离架,若满波罗夷,不满偷罗遮。 若比丘使比丘为余人故取物,彼起盗心取,俱得波罗夷。 若比丘他不使盗而为他盗取,偷罗遮。 若比丘欲取劫贝衣而取刍麻衣,偷罗遮。 展转取亦如是。 若比丘语比丘,于七种衣中使取一一衣,彼起盗心而自取,波罗夷。 示彼而取,偷罗遮。 疑心取,偷罗遮。」「如佛所说,若取五钱犯波罗夷。 取何等五钱犯波罗夷耶?」答:「二十钱。 云何钱? 谓迦呵那。 一迦梨仙直四迦呵那。 云何满? 谓相言诤。」问:「颇有比丘取物不离本处而犯波罗夷耶?」答:「有。 谓田宅等。 若比丘取树上果,满波罗夷,不满偷罗遮。」「若取瞿耶尼物得何罪?」答:「若用此间迦梨仙,满波罗夷。 不用此间迦梨仙者,偷罗遮。」问:「颇有比丘偷铜钱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迦梨仙直二十铜钱。 若有比丘破仓取穀,当取初方便,若满波罗夷,不满偷罗遮。 若比丘取众多物,波罗夷。」问:「颇有比丘取金像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不直五钱,偷罗遮。 金鬘亦如是。」问:「颇有比丘取水器犯波罗夷耶?」答:「有。 若直五钱。 若比丘取金,金未坏相,当数直,若满波罗夷,不满偷罗遮。 若比丘贷物言不贷,故妄语波夜提,不还偷罗遮。 若比丘受他寄,索时言不受,故妄语波夜提,物离本处满波罗夷。 若主听,偷罗遮。 若比丘取迦梨仙,若满犯波罗夷,不满偷罗遮。 若比丘取减五钱物,偷罗遮。 贼住偷盗,犯突吉罗。 若经羯磨白二白四羯磨者,犯本犯戒人偷盗,突吉罗。 学戒人偷盗,突吉罗。 本不和合人偷盗,犯突吉罗。 云何离处? 若物在本处,移着余处。」问:「颇有比丘白四羯磨受具足戒,四波罗夷中一一不犯而非比丘耶?」答:「生二根。」问第二波罗夷事竟。 问:「若比丘咒术仙药咒他作畜生而杀,犯波罗夷。 颇有比丘杀母,不犯波罗夷、不得逆罪耶?」答:「有。 欲杀余人而杀母,犯偷罗遮。 欲杀母而杀他,偷罗遮。 二人没水中,欲杀此人而杀彼人,犯偷罗遮。 欲杀凡夫而杀阿罗汉,偷罗遮,不得逆罪。 欲杀阿罗汉而杀凡夫,偷罗遮。 欲杀阿罗汉而杀阿罗汉,犯波罗夷,得逆罪。 若比丘堕胎,得波罗夷。」问:「余母人堕胎,余母人取饮,后生儿,余女人养,杀何等母得波罗夷、得逆罪耶?」答:「堕胎者。 欲出家时当问何者? 谓养者。」问:「颇有比丘堕畜生胎犯波罗夷耶?」答:「有。 谓畜生怀人胎者。」问:「若比丘堕人胎不犯波罗夷耶?」答:「有。 谓人怀畜生胎者。 若使人高处掷下、入水火等,当得安隐,彼即自掷入水火等,死者得波罗夷。 欲杀母而杀父,偷罗遮,不得逆罪。 欲杀父而杀母,得偷罗遮。」第三波罗夷。 若比丘言:「我于四沙门果退。」波罗夷。 「我已得复失。」不说沙门果,偷罗遮。 若言「得四沙门果而失。」犯波罗夷。 若言「我是学人。」意在工巧,偷罗遮。 若三沙门果中说一一果,犯波罗夷。 若言「我无所有,无贪欲瞋恚。」犯波罗夷。 「于今是最后生。」犯波罗夷。 「如我相似。」余人问言:「有何相似?」答言:「得圣法。」犯波罗夷。 若比丘到居士家言:「谁语汝我是阿罗汉?」不实语故,偷罗遮。 比丘到居士家言:「汝得大利,我出入汝家。」彼问言:「长老! 有何等利?」答自说圣法,得波罗夷。 若比丘语施主:「受用汝房者是阿罗汉,我非阿罗汉。」犯偷罗遮。 如是衣钵荐蓆卧具等,偷罗遮。 若比丘言:「某处敷种种卧具者,彼比丘是须陀洹乃至阿罗汉。 我亦在彼。」波罗夷。 若比丘言:「我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偷罗遮。 若说四沙门果,犯波罗夷。 若比丘言:「我已离结使烦恼。」波罗夷。 比丘言:「于声闻所得我已得。」波罗夷。 「我修五根。」波罗夷。 五力七觉八道亦如是。 「我于初禅退。」波罗夷。 乃至次第逆顺修禅亦如是。 「某卧处起初禅不与觉道支相应。」偷罗遮。 欲作经语而说圣法,偷罗遮。 「我于施无所有。」偷罗遮。 「我是佛。」偷罗遮。 「我是天人师。」偷罗遮。 「我是毗婆尸佛弟子。」波罗夷。 「我得果。」波罗夷。 于聋所说过人法,偷罗遮。 痖人所、聋痖人所、入定人所说,偷罗遮。 先犯戒人说过人法,突吉罗。 学戒人、贼住、本不和合人等,说过人法亦如是。 「我修慈悲喜舍。」故妄语,波罗夷。 手印标相,偷罗遮。 说四波罗夷竟。 萨婆多部毗尼摩得勒伽卷第一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4:4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