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大乘四法经释 内容: 大乘四法经释一言立所宗者。 世间宗见惣有其二。 一外二内。 彼外宗见虽有众多不出二种。 谓断及常。 广说如论。 内宗见者。 大师在世。 同一师学无有差别。 佛灭度后。 大小乘宗分成多部。 小乘宗见有二十二。 如宗轮论一一广明。 大乘宗见分为三别。 一胜义皆空宗。 二唯识中观。 三法性圆融。 此三宗见一一广说。 如中广百三十论等。 今此经者。 厥有菩萨名为世亲。 位皆加行。 造论释故。 是故当知唯识中观宗之摄也。 二言明归乘者。 如来大悲引接群迷随机设教。 有说三五。 言说三者。 一声闻乘。 二缘觉乘。 三菩萨乘。 言有五者。 更加天乘及人乘也。 如是五乘所有行议。 广如余处经论分别。 今此经者。 一一唯明菩萨行故。 是大非小。 是故当知。 大乘宗收。 三言明归分者。 诸佛菩萨及以声闻所说言教。 虽有众多。 以类相从有十二分。 谓契经等一一行相如余处明。 今此经者。 无请说故。 自说分摄。 不舍无上菩提心等。 是其菩萨广大行故。 方广分摄。 有伽他故。 应颂分摄。 是了义故。 论议分摄。 具譬喻故。 譬喻分摄。 是故当知五分摄也。 四言辩归藏者。 如上所说十二分教。 惣而言之归其三藏。 一素怛揽藏。 此云契经。 贯穿连缀。 所诠定学。 契理契机益他故。 藏者摄也。 二者毗奈耶藏。 此云调伏。 所摄戒学。 调和三业。 制伏恶行而摄益故。 三阿毗达磨藏。 此云对法。 所诠惠学。 对向涅槃。 对观四谛。 而摄益故。 契经等分云何三藏而相摄耶。 对法集云。 契经。 应颂。 记别。 讽颂。 自说。 此是声闻素怛揽藏。 缘起。 譬喻。 本事。 本生。 并伽眷属。 名毗奈耶藏。 方广。 希法。 此是菩萨素怛揽藏之所摄也。 若唯了义亦阿毗达磨藏摄。 如理应思。 次当释经之正文。 门分为二。 一释经题。 二释正经。 初释题者。 一切圣教夫立名者。 皆约四种而立其名。 谓人处法喻。 今此经者。 约法立也。 言大者。 有七大义。 一所缘大般若等经所明。 一切难行苦行。 广大境界。 是其菩萨所缘境故。 二修行大。 广修自行及他行故。 三智大。 能了人法二无我故。 四精进大。 三无数劫行难行故。 五方便不住生死及涅槃故。 六业大。 尽生死际。 能作诸佛一切业故。 七成就大。 而能成就十力无畏不共法等大功德故。 以此七大。 而起二乘故言大也。 言乘者。 运载之义。 生死为此岸。 涅槃名彼岸。 有情名中流。 此经所说四种法船。 运载有情。 超生死海。 令至涅槃故。 名为乘。 言四者。 数也。 何故列数。 论中自明。 言法者。 轨持为义。 下经所说四种行法。 即是菩萨轨则故也。 言经者。 梵言素怛揽。 乃四义。 谓依綖廗经。 今取綖义。 如綖穿花风不散。 能以教贯义。 邪不能除。 如经持律方织物成以教摄生。 令得圣果故。 以教法目乎。 綖经若真实论说有五义。 一曰潒泉。 二称绳墨。 三名结鬘。 四谓出生。 五号显示。 若准此方经者。 常也。 法也。 迳也。 古今不易故。 揩定正邪故。 津通物理故。 庄严经论云。 示处及于相法义名为经。 释题竟。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4:3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