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毗达磨识身足论 内容: 阿毗达磨识身足论卷第一提婆设摩阿罗汉造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初归礼赞颂稽首大觉觉中王觉王所供三界日解脱妙法智所归智者所依诸圣众阿毗达磨海难渡佛口池流千圣饮于境巨溟能善决故我至诚今顶礼朗日不举照人间稠林昏翳孰能遣若无阿毗达磨论智所知冥谁殄灭阿毗达磨正法灯心中净眼智根本所知林日邪论剑开士威力如来藏三界照明慧眼道一切法灯佛语海能发胜慧破诸疑是诸圣贤法衢路智者慧水大陂池求智勇锐胜基本了此胜法至聪明悟斯圣教真佛子总嗢拕南颂初目乾连蕴次补特伽罗因所缘杂类四句最为后识身足论目乾连蕴第一之一第一嗢拕南颂根恶行想寻思界漏火爱所有垢缚皆三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三不善根。 贪不善根瞋不善根。 痴不善根。 彼答言尔。 复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有能于贪。 不善根已观今观当观是不善。 彼答言尔为何所观。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观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 不应道理。 若言观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 不应道理。 若言观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观。 一是能观。 此不应理。 若不说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观。 一是能观。 则不应说观于现在。 言观现在。 不应道理。 若言不观过去未来现在。 则无能于贪不善根已观今观当观。 是不善。 若无能观。 则无能已厌。 今厌当厌。 若无能厌。 则无能已离染今离染当离染。 若无能离染。 则无能已解脱今解脱当解脱。 若无能解脱。 则无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当般涅槃。 如不善如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 所弃所舍所断遍知亦尔。 复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有能于贪不善根已观今观当观。 后世感苦异熟。 彼答言尔。 为何所观。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观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观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观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 亦能造业。 亦即领受此业异熟。 此不应理。 若不说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 亦能造业。 亦即领受此业异熟。 则不应说观于现在。 言观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观过去未来现在。 则无能于贪不善根已观今观当观。 后世感苦异熟。 若无能观。 则无能已厌今厌当厌。 若无能厌。 则无能已离染今离染当离染。 若无能离染。 则无能已解脱今解脱当解脱。 若无能解脱。 则无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当般涅槃。 如贪不善根如是瞋不善根痴不善根亦尔。 身恶行语恶行是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 非随烦恼非缠。 是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意恶行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 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欲想恚想害想是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非随烦恼非缠。 是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欲寻恚寻害寻是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 是随烦恼非缠。 是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欲界恚界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 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害界是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 是随烦恼非缠。 是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欲漏无明漏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 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有漏非不善。 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贪火瞋火痴火。 及欲爱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色爱无色爱非不善。 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贪所有瞋所有痴所有。 贪垢瞋垢痴垢。 贪缚瞋缚痴缚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识身足论目乾连蕴第一中第二嗢拕南颂瀑扼取系盖下上栽拘碍见爱与随眠邪支结业道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四种瀑流。 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 彼答言尔。 复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有能于欲瀑流已观今观当观是不善。 彼答言尔。 为何所观。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观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观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观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观。 一是能观。 此不应理。 若不说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观。 一是能观。 则不应说观于现在。 言观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观过去未来现在。 则无能于欲瀑流已观今观当观是不善。 若无能观。 则无能已厌今厌当厌。 若无能厌。 则无能已离染今离染当离染。 若无能离染。 则无能已解脱今解脱当解脱。 若无能解脱。 则无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当般涅槃。 如不善如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亦尔。 复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有能于欲瀑流已观今观当观。 后世感苦异熟。 彼答言尔。 为何所观。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观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观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观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 亦能造业亦即领受此业异熟。 此不应理。 若不说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 亦能造业亦即领受此业异熟。 则不应说观于现在。 言观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观过去未来现在。 则无能于欲瀑流已观今观当观后世感苦异熟。 若无能观则无能已厌今厌当厌。 若无能厌。 则无能已离染今离染当离染。 若无能离染。 则无能已解脱今解脱当解脱。 若无能解脱。 则无能已般涅槃今般涅槃当般涅槃。 如欲瀑流。 如是见瀑流无明瀑流亦尔。 有瀑流非不善。 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如瀑流扼亦尔。 于诸取中欲取见取戒禁取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我语取非不善。 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诸系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于诸盖中贪欲盖瞋恚盖疑盖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惛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是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 是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下分结中萨迦耶见非不善。 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余下分结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上分结中掉举结非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 是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余上分结非不善。 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五心根栽五心拘碍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于诸见中萨迦耶见边执见非不善。 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邪见见取戒禁取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诸身爱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诸随眠中有贪随眠非不善。 是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非于后世感苦异熟。 所余随眠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诸邪支中邪见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邪语邪业邪命是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非随烦恼非缠。 是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所余邪支是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 是随烦恼非缠。 是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于诸结中嫉结悭结是不善。 结缚非随眠。 是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所余诸结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诸业道中前七业道是不善。 非结非缚非随眠非随烦恼非缠。 是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后三业道是不善。 结缚随眠随烦恼缠所弃所舍所断遍知。 能于后世感苦异熟。 识身足论目乾连蕴第一中第三嗢拕南颂结盖觉支心受意调练陀坚最为后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若有内眼结。 如实了知我有内眼结。 若无内眼结。 如实了知我无内眼结。 如此眼结未生而生。 生已令断。 断已当来不复更生。 亦如实知。 彼答言尔。 为何所知。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知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知未来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知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知。 一是能知。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知一是能知。 不应说言知于现在。 言知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知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若有内眼结。 如实了知我有内眼结。 若无内眼结。 如实了知我无内眼结。 如此眼结。 未生而生。 生已令断。 断已当来不复更生。 亦如实知。 如是契经世尊所说。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 不应道理。 如眼结如是。 耳鼻舌身意结亦尔。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于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若有内贪欲盖。 如实了知我有内贪欲盖。 若无内贪欲盖。 如实了知我无内贪欲盖。 如此贪欲盖。 未生而生。 生已令断。 断已当来不复更生。 亦如实知。 彼答言尔。 为何所知。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知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知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知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知一是能知。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知一是能知。 则不应言知于现在。 言知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知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若有内贪欲盖。 如实了知我有内贪欲盖。 若无内贪欲盖。 如实了知我无内贪欲盖。 如此贪欲盖。 未生而生生已令断。 断已当来不复更生。 亦如实知。 如是契经世尊所说。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不应道理。 如贪欲盖如是。 瞋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疑盖亦尔。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于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若有内念等觉支。 如实了知我有内念等觉支。 若无内念等觉支。 如实了知我无内念等觉支。 如此念等觉支。 未生令生。 生已令住。 不忘修习圆满。 倍复增广智作证。 亦如实知。 彼答言尔。 为何所知。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知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知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知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知。 一是能知。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知一是能知。 则不应言知于现在。 言知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知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若有内念等觉支。 如实了知我有内念等觉支。 若无内念等觉支。 如实了知我无内念等觉支。 如此念等觉支。 未生令生。 生已令住。 不忘修习圆满。 倍复增广智作证。 亦如实知。 如是契经世尊所说。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 不应道理。 如念等觉支如是。 择法等觉支。 精进等觉支。 喜等觉支。 轻安等觉支定等觉支。 舍等觉支亦尔。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若有贪心。 如实了知是有贪心。 若离贪心。 如实了知是离贪心。 彼答言尔。 为何所知。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知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知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知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知。 一是能知。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知一是能知。 则不应言知于现在。 言知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知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若有贪心。 如实了知是有贪心。 若离贪心。 如实了知是离贪心。 如是契经世尊所说。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 不应道理。 如有贪心离贪心如是。 有瞋心离瞋心。 有痴心离痴心。 略心散心。 沉心举心。 掉动心不掉动心。 不寂静心寂静心。 不定心定心。 不修心修心。 不解脱心解脱心。 如实了知亦尔。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受有二种。 一者身受。 二者心受。 彼答言尔。 具寿。 若时领纳身受心受。 尔时当言在何世。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在过去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领纳二受。 一者身受。 二者心受。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领纳二受。 一者身受二者心受。 则不应言在于现在。 言在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在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受有二种。 一者身受。 二者心受。 如是契经世尊所说。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 不应道理。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受有三种。 一者乐受。 二者苦受。 三者不苦不乐受。 彼答言尔。 具寿。 若时领纳乐等三受。 尔时当言在何世。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在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领纳三受。 一者乐受。 二者苦受。 三者不苦不乐受。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领纳三受。 一者乐受二者苦受三者不苦不乐受。 则不应言在于现在。 言在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在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受有三种。 一者乐受。 二者苦受。 三者不苦不乐受。 如是契经世尊所说。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 不应道理。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意法为缘发生意识。 彼答言尔。 具寿。 若时意识现起意。 于尔时当言在何世。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在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意及意识。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意及意识。 则不应言在于现在。 言在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在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意法为缘发生意识。 如是契经世尊所说。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 不应道理。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以齿持齿舌端着齶。 复以其心降伏执持调练其心。 何所调练。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调练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调练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调练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所调练一能调练。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所调练一能调练。 则不应言调练现在。 言调练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调练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以齿持齿舌端着齶。 复以其心降伏执持调练其心。 如是契经。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 不应道理。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为彼具寿补穑揭罗娑利苾刍说。 有十八意近行。 名为士夫。 彼答言尔。 复问彼言。 具寿若时眼见色已。 随顺喜处诸色近行。 尔时十七余意近行。 当言在何世。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在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未来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有十八意近行同时现行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有十八意近行同时现行。 则不应言在于现在。 言在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在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为彼具寿补穑揭罗娑利苾刍。 说有十八意近行名为士夫。 如是契经世尊所说。 汝便诽谤违越拒逆。 若汝诽谤违越拒逆如是世尊所说契经。 不应道理。 识身足论目乾连蕴第一中第四嗢拕南颂初无所缘静虑异生大士羞宣说有情居食圣谛断漏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有无所缘心。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苾刍了别。 了别故名为识。 何所了别。 谓了别色。 了别声香味触法。 彼答言尔。 汝听堕负。 若汝说有无所缘心。 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苾刍了别了别故名为识。 何所了别。 谓了别色了别声香味触法。 作如是言不应道理。 汝今若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苾刍了别了别故名为识。 何所了别。 谓了别色了别声香味触法。 则不应说有无所缘心。 言有无所缘心。 不应道理。 彼作是言。 无所缘心决定是有。 何者是耶。 谓缘过去或缘未来。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为本鱼师莎底苾刍说言。 苾刍由彼彼因。 由彼彼缘。 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彼彼数。 由眼及色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眼识数。 由耳鼻舌身意及法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意识数。 彼答言尔。 汝听堕负。 若汝说言无所缘心决定是有。 则不应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为本鱼师莎底苾刍说言。 苾刍由彼彼因由彼彼缘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彼彼数。 由眼及色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眼识数。 由耳鼻舌身意及法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意识数。 作如是言不应道理。 汝今若言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为本鱼师莎底苾刍说言。 苾刍由彼彼因由彼彼缘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彼彼数。 由眼及色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眼识数。 由耳鼻舌身意及法发生于识。 识既生已堕意识数。 则不应说无所缘心决定是有。 言决定有无所缘心。 不应道理。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若有惭羞恶作防护爱乐所学久居善处证得世间四种静虑。 彼答言尔即彼具寿临终时分。 有诸识达同梵行者。 来诣问言。 具寿当记自所证得。 彼作是言。 具寿我今已得世间四种静虑。 应问彼言。 即彼具寿记何所证。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记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记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记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记一是能记。 又在定中应说异语。 此不应理。 若不说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是所记一是能记。 又在定中不说异语。 则不应言记于现在。 言记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记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空无胜过人法。 自称言有。 彼应毁坏。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有五种根。 所谓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苾刍若有于此五根。 由上品故。 由勐利故。 由调善故。 由圆满故。 成阿罗汉俱分解脱。 自斯已降。 转微转钝成慧解脱。 自斯已降。 转微转钝成于身证。 自斯已降。 转微转钝成于见得。 自斯已降。 转微转钝成信解脱。 自斯已降。 转微转钝成随法行。 自斯已降。 转微转钝成随信行。 苾刍如是。 根波罗蜜多为缘。 果波罗蜜多施设可知。 果波罗蜜多为缘。 补特伽罗波罗蜜多施设可知。 如是五根无有唐捐。 苾刍若有于此五根。 一切皆无我。 说彼住外异生品。 彼答言尔。 具寿有学现起缠心。 尔时此五根当言在何世。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在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现在。 应说有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者学心二者缠心。 此不应理。 若言无一补特伽罗非前非后二心和合。 一者学心二者缠心。 则不应言在于现在。 言在现在不应道理。 若言不在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有学现起缠心。 应言是外。 应言异生。 应言住在外异生品。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为具寿无灭。 于大士寻思中说。 少欲是法大欲非法。 彼答言尔。 具寿少欲是何法。 是心所有法与心相应。 具寿若阿罗汉。 身在欲界现入灭定。 如是少欲。 当言在何世。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在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现在。 即不应说现入灭定。 言现入灭定不应道理。 若言不在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阿罗汉身在欲界。 现入灭定应无少欲。 沙门目连作如是说。 过去未来无。 现在无为有。 应问彼言。 汝然此不。 谓契经中世尊善语善词善说。 为具寿罗怙罗说。 罗怙罗。 若有正知而说妄语。 无羞无惭无有恶作。 我说彼无恶业不造。 彼答言尔。 具寿羞惭是何法。 是心所有法与心相应。 具寿若阿罗汉身在欲界。 现入灭定羞惭。 当在何世。 过去耶未来耶现在耶。 若言在过去。 应说有过去。 不应无过去。 言过去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未来。 应说有未来。 不应无未来。 言未来无不应道理。 若言在现在。 则不应说现入灭定。 言现入灭定不应道理。 若言不在过去未来现在。 是则阿罗汉身在欲界。 现入灭定应无羞惭。 说一切有部识身足论卷第一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4:3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