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 内容: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不与取学处第二之三尔时薄伽梵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为诸苾刍说供养法门,而说颂曰:「若人不作福,常受于苦报;若能修福者,今世后世乐。」时诸苾刍既闻斯说多行乞匃,于佛法僧广兴供养,时佛教法渐更增广。 于此城中有一长者,娶妻未久诞生一子,既渐长大遂便出家,时诸苾刍作如是念:「今此城中多有苾刍,乞求难得。 我今宜可行诣余方,为佛法僧而兴供养。」便于他处随意乞求,多获种种缯綵之物,盛满衣帒还室罗伐。 路次税关,税人问曰:「圣者! 颇有税物不?」答言:「贤首! 我无税物。」告言:「且住! 可将物来试为观察。」才披衣帒,见杂色物填满帒中。 税官告曰:「若此帒盛不合税者,岂待驼负方输税耶?」苾刍告曰:「贤首! 此非我物。」问言:「谁物?」答言:「一是佛物、二是法物、三是僧物。」报言:「我复宁知佛法僧事,但须与税方任前行。」久住稽留取其税直放之而去。 遂至室罗伐城心生追悔,白诸苾刍。 苾刍白佛,佛言:「此人无犯,不应但作此语云是三宝物。 应对税官作如是说赞佛、法、僧。 云何赞佛? 所谓薄伽梵、如来、应、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是名赞佛。 云何赞法? 所谓世尊善说法要,于现法中得无热恼,随机演说令趣涅槃,内证三明智慧圆满,是谓赞法。 云何赞僧? 世尊所有声闻弟子,安住正理直心恭敬随顺胜法,于众僧中,有得预流向、预流果者,有得一来向、一来果者,有得不还向、不还果者,有得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者,此八大人皆尸罗圆满、三摩地圆满、般若圆满、解脱圆满、解脱知见圆满,是合归依是应恭敬,是诸世间胜上福田,是谓赞僧。 如是赞叹三宝之时,放去者善;若不放者,应与税直而去。 若不与者,得窣吐罗罪。」时有苾刍供养三宝故,持诸杂物过税关处,虽对税者赞叹三宝。 然此税官不肯虚放,从索税直,是时苾刍随持一分而授与之。 佛言:「应可均分,不应偏与。」苾刍均物,时节延迟遂失商旅,便被盗贼虎豹所伤。 佛言:「不应在路而作分判,随持一分与彼税官,至住处已均分其物。 若异此者得越法罪。」佛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于此城中有一苾刍,明解三藏众所识知,善能说法辩才无滞,游行人间至王舍城。 三月安居竟,欲求商旅往室罗伐城礼世尊足。 时有商主欲持财货往室罗伐,苾刍闻已诣商主处,为说三种胜福业事,谓施、戒、修。 说此法时令彼商主心生敬信,遂请苾刍家中供养,并持妙叠而奉上之,便礼双足作如是语:「圣者,令我欲作何事?」苾刍曰:「贤首! 我今欲往室罗伐城礼世尊足,可于我所起悲愍心而为护念。」答言:「极善!」便与商主随路而行。 商主告曰:「仁为乞食我为修福,从王舍城乃至室罗伐,于此中间衣服饮食卧具医药,所有资缘幸不须虑。」苾刍许之。 路次税关,商主所有财货并输税讫,便作是念:「我物输讫。 圣者白叠犹未输税,若索税者物从我出,应取彼叠安我物中。」告苾刍曰:「圣者白叠可见与我。」答曰:「仁所施物情生悔耶?」答曰:「我无悔心,然我之物已输税讫,仁叠未输,若索税者物从我出。」答曰:「贤首! 世尊已制学处,苾刍有物持过税关,不输直者犯根本罪。」是时商主便念:「察斯意趣,不肯与叠,我自知时。」告言:「圣者! 我于今朝情有扰乱不及营食,仁可入村随缘求觅。」苾刍闻语行诣村中,商主取叠安己物中,既至税所。 税人问曰:「圣者! 仁衣帒中有税物不?」苾刍曰:「我有一叠。」答曰:「将来试为观察。」苾刍开帒不见其叠,便现愁容反手而叹,是时税者告苾刍曰:「何故愁颜反手长叹?」苾刍曰:「我有一叠被贼偷去。」税者曰:「何但仁被贼偷,我亦被偷,由失此物我无所得。」是时苾刍过税处已,商主告曰:「何故忧愁情有不乐?」答曰:「仁有施福,无受用福。」答曰:「何意如此?」苾刍曰:「仁所施叠被贼将去。」答曰:「非贼将去,我恐税处从索税直,权将此物安我货中,必若须者我今见授。」答曰:「贤首! 宁被贼偷,不由此故令我犯罪。」答曰:「圣者! 仁于此物不起三业,岂有罪耶?」苾刍闻已心生悔恨,次至室罗伐城。 诸苾刍曰:「善来具寿! 行李安不?」苾刍具以事告诸苾刍。 诸苾刍白佛,佛言:「彼苾刍无犯。 然于行路所有轨式,我今说之。 行路苾刍入村乞食,所有衣物应作记验,回还之时应好观察。 若不依者得越法罪。」佛在给孤独园,有二苾刍:一老、一少,共为伴侣人间游行。 老者多有衣物资生之具,少者资具寡少。 于时老者欲至税关,物合输税,作是念:「我有可税之物,若彼问时我若言无,得故妄语。 若我道有,必索税直。 作何方便免斯二事?」即作是念:「可持我物与彼少年,待过税关我当自取。」语彼少年曰:「可暂借我擎物。」少年便念:「岂非老人身生疲惓令我持物?」遂便受取在前而去。 税者问曰:「圣者有可税物不?」答言:「我无税物。」税官放过。 老者空手随后而至,税官不问。 过税所已语言:「具寿! 还我衣钵。」少年问曰:「上座! 今者劳已歇耶?」答曰:「我不为劳令汝持物,但为我有税物作如是念:『若彼税官问我有税物不? 我若言无得故妄语,若言有者定输税直。 为此方便,令汝持物行过税所。』今既过已,当可相还。」「若如是者,上座自身得免税直,令我得罪。」答曰:「汝不相知,何因得罪?」时少苾刍心生悔恨,至室罗伐城到毗诃罗。 诸苾刍见告言:「善来具寿! 行路安乐不?」答曰:「何有安乐?」问言:「何意?」具以上缘告诸苾刍。 诸苾刍白佛,佛言:「彼苾刍无犯。 然诸苾刍行路之时,若不问知不应为他持物。 若为持时应须具问:『此中无有可税物不?』如是问者善;若不问者得越法罪。」佛言:「不应持可税物而过税关,若持过者得越法罪。」时有六十苾刍,人间游行至一聚落。 有一长者,大富饶财多诸受用,深怀敬信,见诸苾刍请就家食。 食已人各施一双白叠,苾刍告曰:「长者! 佛遮我等持税物过关。 云何我今得取此物?」长者默然不复施与。 时诸苾刍为咒愿已,随路而去。 至室罗伐已,诸苾刍告言:「善来具寿! 行路安乐不?」答曰:「行路安乐,然有施主延请我等就宅而食,食竟人各欲施一双白叠,我等不受。 由佛制戒不听苾刍持税物过关,因失斯利。」诸苾刍闻已白佛,佛言:「应受,受已应染。」时有苾刍得物欲染,为求染汁、柴盆、釜器,因此延迟遂失商旅,被虎狼等之所伤害。 时诸苾刍以缘白佛,佛言:「应以水洒捩令破裂,随意持去。」既至税所,仍不免税,佛言:「应用水洗或以牛粪汁而为坏色。」仍不免税,佛言:「乃至应截缕缋。 若有难缘,我所开者于无难时即不应用,若常用者得越法罪。」佛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 时有苾刍在王舍城,夏三月安居竟未及分衣,欲向室罗伐城礼世尊足。 时诸苾刍告曰:「何事忩遽? 待分衣利方可游行。」时彼苾刍情不乐住,有一苾刍便将一叠赠之而去。 彼受叠已便作是念:「我若坏色,无暇得与同梵行者而为告别,应与知识苾刍令其坏色。」便持此叠与彼令染,报云:「为我染讫安衣帒中,我暂巡房与苾刍别。」时彼知识情怀懒惰不能为染,还依本色安着帒中。 时彼苾刍持衣而去,行至税处,时彼税人问苾刍曰:「圣者! 颇有多少可税物不?」苾刍报曰:「贤首! 我无税物。」税官曰:「但且将来试为观察。」彼便将示,才开衣帒见一大叠,报言:「圣者! 仁于善说法律之中以信出家,宁容为一张叠故作妄语?」报言:「贤首! 我实不知,然我临途他与我叠,我持此叠令知识者为我坏色安衣帒中。 我与诸人共为告别,彼怀懒惰不作坏色而安帒中。」税人答曰:「彼非仁知识、是我知识,由此缘故令我得物,可还税直随意前行。」时彼苾刍与直而去,心怀悔恨顺路而行。 至室罗伐城苾刍住处,诸苾刍见而告曰:「善来具寿! 行路安乐不?」答曰:「何有安乐?」诸苾刍曰:「如何不乐?」具以上事告诸苾刍,诸苾刍白佛,佛言:「此苾刍无犯。 然此苾刍应问彼苾刍然后取物,应问彼言:『与我染未?』若不问而取者,得越法罪。」佛在室罗伐城给孤独园。 时六众苾刍难陀向邬波难陀作如是语:「彼诸黑钵者,皆以猕猴脂用涂其足。 若欲行时多获利养,回还之时复受客利,众人爱念悉皆敬重。 我等事同井蛙不曾出入,我等如何能获利养,得使众人皆共钦仰? 我今宜去同诸苾刍。」邬波难陀问曰:「欲何处去?」难陀答曰:「我今且去求觅商旅。」遂遇商旅欲诣北方,告曰:「仁等欲何所诣?」答曰:「我等欲向北方。」难陀报曰:「我愿同行。」商人曰:「北方居处其地硗确,多有恶犬人性麁踈。 仁等于彼未能爱乐。」难陀曰:「土地虽恶情乐观方。」商人曰:「若乐去者可共同行。」难陀、邬波难陀遂与商旅同至北方。 初到之时心便不乐,遂于清旦行诣廛中,时彼商人俱来礼足,问言:「圣者! 北方何似? 生爱乐不?」报言:「贤首! 我初到时情生不乐。」商人曰:「岂不先时以事相报,北方居处其地硗确,多有恶犬人性麁踈,仁等于彼未能爱乐。 圣者今既不乐欲还中国耶?」报商人曰:「我今欲还。」商人曰:「我近至此,未有交易不及即还,有余知识交易已了欲归中国,仁可随去。 我今将仁投寄知识。」难陀曰:「善。」即入商营随路而去。 六众性畏风尘,或前或后。 商旅前去,别遇贾客从中国来,共相慰问:「仁自何方?」答云:「我从中国。」又问:「中国交易得利多少? 于诸关税无疲劳耶?」答言:「中国交易虽多获利,然于关戍索税极多,事同劫贼,实言相告终不见容,所有货物尽夺将去。」时北方商人,闻此语已各怀忧恼,以手柱颐沉吟路傍。 是时六众寻后来至,问商人曰:「诸君何为以手拄颐怀愁而住?」商人曰:「圣者! 我等常为寒热饥渴所逼,蚊虻风雨蛇虺所害,勤劳辛苦无暂休息,欲求财物安乐受用,由是我等远诣中国。 今闻商旅传彼消息,中国兴易获利虽多,然关税处皆被欺夺,事同劫贼,所有资货侵掠皆尽。 我等闻此宁得不忧?」六众报曰:「仁等是我知识,何事须忧?」商人曰:「圣者! 岂能为我启白王知不枉输税?」六众曰:「我亦不能为君启王,然室罗伐城王有制令,其不知者不从索税。 有十八大门、三十六小门,于彼小门我当共入。」商人闻已欢喜而去。 去城不远有一聚落,于彼停住,六众报曰:「人等且应歇息驼马,待至日暮方可入城。」时室罗伐掌税诸人,闻有北方商旅欲至于城门处,祭祀药叉守门而住,六众告曰:「今既日暮可趣小门共入城内。」是时商旅争驱鞍驮俱入城中,既至天明,于市店上张设北方货物。 时有一人不及前徒从大门入,税官见已问曰:「尔从何来?」答曰:「我从某聚落来。」问曰:「我闻北方有大商旅在彼居停,其事虚实?」报云:「彼即是我同伴商旅,我独在后,彼已入城。」税官闻已心生忿恼,作如是言:「我在城门伫立而待,曾不见过,何处入耶?」彼人报曰:「若不信者与我同行,至廛肆中目验虚实。」是时税官即共彼人行至店中,见诸商客出北方货罗列交易,税人见已问曰:「谁将汝等入此城耶?」答言:「我足。」报云:「我亦知君足行而入,我今欲问谁将君入? 入在何门?」答言:「我从私门。」问曰:「我今与仁义同亲友,幸可实言谁相引导?」答云:「圣者六众。」税官闻已便起讥嫌骂云:「此释迦子是大恶贼非真沙门,知是他财方便偷盗。」诸苾刍闻已白佛,佛言:「苾刍不应教他私路不输税直。 若教他者得越法罪。」是时税官便作斯念:「此之六众皆是豪侠沙门,应共结亲知令其心喜。」邬波难陀日初分时,执持衣钵入城乞食,是时税官见而往就,作如是语:「我畔睇圣者!」邬波难陀答曰:「贤首! 愿尔无病长寿。」税官问曰:「钵中有食不? 我欲暂看。」报曰:「贤首! 汝欲于我钵中觅税物耶?」「圣者! 我自盟誓实无此心,若有美味当惠少许,我欲食之。」报曰:「岂见河水而倒流乎? 仁应与我、非我与仁。」「圣者! 我戏言耳! 愿过我舍。」邬波难陀即至其家,彼以上妙食满钵授与,顶礼双足作如是白:「圣者! 我是大德给侍之人,有事当告,我悉奉行。」报曰:「贤首! 愿无病长寿。」舍之而去。 尔时六众苾刍凡在住处多游门首,意欲为诸来往沙门婆罗门宣说法要,有论议者当折伏之:「我等六众名称远闻利养增广。」时邬波难陀所居之房与路相近,于高阁上初夜后夜警觉思惟:「时有偷税人,去寺不远夜行而过。」时邬波难陀明解声相,既闻商旅行过之声与常不同,而遥问曰:「行者是谁?」彼便默尔。 遂疾下重阁诣行人处,而问之曰:「君等何人夜行而过?」报言:「圣者! 我是偷税商人。」邬波难陀报言:「痴人! 胜光大王恒于此寺供养众僧,常令充足。 上座憍陈如,亲自为王而作咒愿,愿大王所有资生受用珍玩,未有者令有,已有者常令增广。 汝有货物合大路入城,今既夜行欲偷税直,我今岂得舍而不言,我当与汝作无利事。」时彼商人惧而告曰:「圣者! 仁怀大慈愿见容恕,我于圣者不敢忘恩。」报曰:「汝等欲何所作?」答曰:「有少食直,我当持奉。」报曰:「汝若能与,随汝意去。」彼行稍远自相议曰:「胜光大王所有税直我尚不与,况此邬波难陀无发秃人! 我能还彼饮食直耶?」即便夜入室罗伐城,旦诣廛中货易而去。 时邬波难陀疾疾食竟,门前洗钵顾望四方。 时有少年苾刍,见彼四顾,问曰:「上座何故瞻视四方?」报言:「具寿! 我有知识商人,持诸货物入室罗伐城,我今望彼。」少年报曰:「上座食时彼人已去。」时邬波难陀心生忿怒作如是念:「我亦被欺。 彼无知人,以拳投刃以针刺石。 我于彼辈所应作者当自知之。」时彼贾人不久还来,同前捉得,告言:「我亦被汝之所调诳。」白言:「圣者! 我于前时有少急事,不遑就礼,愿重相容,前后之恩悉皆报谢。」报言:「贤首! 若实与者,随汝意去。」既去稍远同前议曰:「胜光大王我不与税,岂秃沙门我能相与!」邬波难陀作如是念:「前已许我不来报恩,无更于今还复相诳。」作是念已早起持钵,诣市廛内见彼商人,交易财贿现彼相貌。 商人报曰:「圣者! 物未出手待交易讫,不敢违命愿且相容。」贾人交易持货而去不过寺门。 邬波难陀疾归住处,食讫洗钵广说如前,乃至商人已去。 邬波难陀闻是语已,转增忿恨攘臂怒曰:「无识小人更复调我,若更见者我当执缚,令彼终身不为贾客。」时经未久还复重来,邬波难陀同前捉得,告曰:「汝等数数诡诳于我,今我所作令汝知之。」白言:「大德! 愿见容恕,我等贾人事多閙乱,虽复失期更不敢尔,前二恩直并及此回,待货易讫一时俱送。」邬波难陀遂生念曰:「我若苦言彼便知觉。」作是念已告曰:「贤首! 能实与不?」报言:「定与。」「若如是者,汝等且住! 我先为汝观其道路,勿令汝等致招罪责我得恶名。」去寺不远商人被贼,彼诸商人随语而住。 邬波难陀疾往诣彼税官之处,窃听其言。 是时税人警觉而坐,共相议曰:「我等如何得不愁恼? 多有贾人数数偷税,从小门入不输其利。 计会时至王性暴烈必不容许,我之妻子及余亲属定当狱死。」时邬波难陀至众人所告曰:「仁等何故怀忧?」报言:「圣者! 我等宁得不忧,多有贾人数数偷税,从小门入不输利直,计会时至王性暴烈不许分踈。 具述如上。」邬波难陀告曰:「痴人! 谁令汝作掌税官人,唯合多与杖木常令负土,或复担樵,如何于偷税人不能夺取财物?」彼便白言:「圣者! 室罗伐城王旧有令,知者税、不知者不税,无极重税,云何总夺?」邬波难陀曰:「汝无智人! 室罗伐城有极重税知而方税。」彼便白言:「我等久作税官,常索税直,唯闻知而取税,不闻有极重税。 我今如何作极重税?」邬波难陀曰:「汝等宜住! 我旦回还放偷税贼,汝当捉取总夺其财。 贾人若云:『室罗伐城知而方税,无极重税。』者,汝等当告:『有极重税知而方税。』若云:『我等久为商客,不曾闻有极重税。 今有极重税生,君等可来共往廛中诣平断处。』若作是语者必莫随言,应可将向王处。 若王作如是语:『我久为王不闻室罗伐城有极重税。 何故今时有极重税生?』应白王曰:『古昔大王梵摩达多,与诸商贾及聚落人共为制令:「若从某园、某天祠处、或众人集处而入城者,知而方税不知无税。 若不从此园及天祠处、众人集处而入城者,合极重税总没其物。」』若言:『此制今何所在者?』当报王曰:『在某库内安某箱中,于赤铜鍱上分明书记,王当遣取亲自检之。』」是时税官依邬波难陀语,即便夺彼贾人所有财货。 贾人曰:「君等何故强夺我财? 室罗伐城知而方税无极重税,宜依分数取已放我。」税官告曰:「室罗伐城偷路贾人当极重税,我不放汝。」贾人报曰:「我等久为商客,唯闻此城知而取税、无极重税。 如何今日有极重税生? 今可相随诣平断处。」税官告曰:「我不能向寻常断处,可将汝等直向王所。」时诸贾人高声大唤,诣平断处告诸人曰:「诸君知不? 我有财货并被夺去,愿见救济。」时平断人共诣王所,而白王曰:「今有贾客来至城中,所有财货并被税官收夺将去,愿王准法而见救济。」是时大王命近臣曰:「唤税官来。」奉命追至。 王曰:「汝等何意于彼贾人尽夺财货?」皆白王曰:「此等诸人是偷税者,室罗伐城有极重罚,由此缘故我等税人尽取其物。」王曰:「我久为王,不知此城有极重罚,何意今时有极重罚? 宜可依实而取税直,放贾人去。」税官白言:「古昔大王梵摩达多,与诸商贾及聚落人共为制令。 具说如前。」王告税官曰:「若是我父所作教令,是帝释令、是梵王令,斯为定量。」便告掌库人曰:「将铜鍱勅来。」奉教取来对王读讫,王闻父令悲不自胜,泣而言曰:「若我先王所作教令,是帝释令、是梵王令,总夺财货斯为善取。」时诸贾人遂便绝望啼泣而出,便问税官曰:「谁报仁等道我来耶?」彼便报曰:「无人见语我自闻知,然我昔来非不知有,为怀悲愍不能尽夺,汝今过分我不能忍。」贾人报曰:「仁等何处得有悲心? 今我与君事同知友,幸当见报谁先语君?」彼见苦言便告之曰:「圣者六众相告。」时彼贾人咸共讥骂出诸恶言:「此释迦子是大恶贼非真沙门,如是教他夺我财物。」诸苾刍闻已白佛,佛言:「苾刍不应教他夺贾人物,若教夺者得越法罪。」摄颂曰:无足及二足、四足并多足,若盗如是类,轻重准应知。 言无足者,谓蛇、蛭、鱓,此之三种是弄蛇人、王家医人及山野人之所贮畜。 何谓弄蛇人? 谓取其蛇弄以活命。 何谓王家医人? 谓诸医人以蛭疗病而为活命。 何谓山野人? 如山中人,取无足虫与药令吐,瓦中熟爆以供饮酒。 若苾刍盗此等虫时,应准其价,满五,得根本罪;不满,得方便罪。 言二足者,谓人及鸟。 若盗人时有三方便:期处、定时、现相。 云何期处? 报彼人云:「汝若见我在某园中,或众人集处、或在天祠,当尔之时知事成就。」是谓期处。 云何定时? 「汝若晨朝、或午时、或晡时,遥见我者知事成就。」是谓定时。 云何现相? 「汝若见我新剃须发、着赤色衣、持钵执锡、盛满苏油沙糖石蜜,见此相时知事成就。」是谓现相。 如是盗时,应准其价得罪同前。 若盗鸟时有二方便:谓从地擎举、若空中堕落。 云何擎举? 鸟在地上擎举偷去,满不满如上说。 云何空堕? 如捕鸟人火燎原泽,为欲取鸟被烟火逼,时堕在苾刍经行之处、或门屋前,若苾刍盗心取时,满不满如上说。 云何四足? 谓象马、驼驴、牛羊、麞鹿、猪兔等。 若欲盗时有二方便:谓从群处、或于系处。 苾刍于象群中盗象去时,齐眼见处来得窣吐罗底也;至不见处,得根本罪。 云何系处? 若象系柱、若树、若牆栅内,苾刍解放得罪如上。 盗象既尔,自余马等,苾刍盗时如前应知。 云何多足? 所谓蛴螬、蝗蛾、诸蜂蚁蝎等。 此中所须者谓于三处:谓断事官、守城者、海商客。 何谓断事官? 谓断事人畜养多足,谓蜂蝎等贮在瓮内,见被罚人不臣伏时,令以手足内彼瓮中,彼蜇痛时疾臣其事,或多出钱物。 何谓守城者? 谓掌城者,于坏瓮内多贮诸蜂,若怨敌来与之共战。 若不退者,可于城头放其蜂瓮,贼被蜂蜇四散逃走。 何谓海商客? 谓人入海为求珍货,坯瓦器中多养诸蜂以防急难,贼来共战。 若胜者善,若不如者,便持蜂瓮遥掷贼船,不能复战四散而去。 摄颂曰:旃荼罗及苏陀夷,取衣比身无盗想;师牟不语婆苏多,作自己分持小钵。 月护知他欲取衣,难胜持将得麁罪;南国中方不相领,拾得他物速应还。 佛在室罗伐城逝多林给孤独园。 有二苾刍共为知友,得意相亲同住一处:一名旃荼罗、二名苏陀夷。 其栴荼罗众所识知,有大福德而形矬小,多有衣钵网络腰絛等。 其苏陀夷少有知识,其形长大但有三衣,而复故弊形体多露。 诸苾刍告曰:「具寿! 汝今少欲衣破露形,为有利养? 为无利养?」答言:「无利。」彼便报曰:「何不乞求?」答言:「谁当舍彼佛法僧田而施于我?」彼便报曰:「其栴荼罗苾刍是汝亲友,多诸知识,有长衣钵网络腰絛,何不从觅?」答言:「彼不肯与。」复问:「汝已从彼而乞求耶?」答言:「未乞。」报曰:「岂闻水声而便脱鞋耶? 汝宜乞求,彼应见惠。」既被劝喻便诣栴荼罗处,彼行不在,便作是念:「此栴荼罗其形短小,取彼僧伽胝我试量度,若与我身量得相似者我当从觅,若不相当何事忓忤?」便入彼房观其衣物,于衣笐上见僧伽胝,即便取彼便看长短。 时栴荼罗从外忽至,见而报曰:「汝以贼心取我衣着,得波罗市迦。」答言:「具寿! 我无盗心取此衣物,但作是念:『栴荼罗其形卑小,取彼僧伽胝试复量度,若与我身量得相称者我当从觅,若不应量者,何用如是烦恼资具耶?』」彼便报曰:「具寿! 不须强讳谩作分疏,汝以贼心取我衣着,得波罗市迦。」闻此语已便生追悔:「岂非我犯重罪耶?」告诸苾刍。 诸苾刍白佛,佛言:「苾刍汝以何心?」彼便以实具白世尊。 佛言:「此苾刍若作量度心者无犯。 然诸苾刍不应非亲友处为亲友想。 有三种亲友:谓下、中、上。 于下亲友作下心委寄、若中亲友作中下心委寄、若上亲友作上中下心委寄。 若苾刍于非亲友作亲友心相委寄者,得越法罪。」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卷第四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3:4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