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诵律卷第二十二 内容: 十诵律卷第二十二(第四诵之二)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七法中布萨法第二佛在王舍城,是时世尊未听诸比丘布萨、未听布萨羯磨、未听说波罗提木叉、未听会坐。 尔时异道梵志问诸比丘:「汝有布萨、布萨羯磨、说波罗提木叉会坐不?」答言:「不作。」异道梵志嫉妬讥嫌责数言:「余沙门、婆罗门,尚有布萨、布萨羯磨、说波罗提木叉会坐。 汝诸沙门释子自称:『善好有德。』而不作布萨、布萨羯磨、说波罗提木叉会坐。」有诸比丘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惭愧,以是事具白佛。 佛以是因缘集僧,集僧已,佛语诸比丘:「从今听作布萨、布萨羯磨、说波罗提木叉会坐,如我结戒,半月半月应说波罗提木叉。」佛在王舍城。 尔时长老大劫宾那,在王舍城阿练若窟中住,十五日布萨时独处坐禅,作是念:「我当往布萨不往耶? 当往布萨羯磨不往耶? 当往说波罗提木叉不往耶? 当往会坐不往耶? 清净成就第一清净。」佛知大劫宾那所念,佛即如其像入三昧,如三昧心忽然不现,于大劫宾那窟前住,从定起语大劫宾那言:「汝作是念:『我当往布萨、布萨羯磨、说波罗提木叉会坐不往耶? 清净成就第一清净。』汝婆罗门大劫宾那,汝去布萨、布萨羯磨、说波罗提木叉会坐。 何以故? 汝是大上座,汝若不恭敬、不贵重、不供养布萨,谁当恭敬供养尊重布萨者? 汝布萨去来。」是时佛自捉大劫宾那臂将入布萨众中。 佛到僧中在常处坐,佛语诸比丘:「从今听二种布萨:一、十四日;二、十五日。 一食前,二食后。 一昼,二夜。 若阿练若处、若聚落边,从今我听一布萨共住和合结界。 如是应作羯磨,随几许和合僧一布萨共住处羯磨结界,若一拘卢舍若二拘卢舍,乃至十拘卢舍。 是中应一比丘唱四方界相,若垣、若林、若树、若山、若石、若道、若河、若池。 是时一比丘,应僧中唱:『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唱四方界相,是诸相内是界内。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是中一布萨共住作结界。 如是白。』『大德僧听! 某甲比丘唱四方界相,是诸相内是界内,是中僧一布萨共住作结界。 谁诸长老忍是中一布萨共住作结界者默然,谁不忍便说。』『僧是中一布萨共住结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佛在王舍城。 尔时长老大迦叶,留僧迦梨耆阇崛山中,着上下衣,以少因缘故来诣竹园。 值天大雨,不得还山,与僧伽梨别宿。 迦叶语诸比丘言:「长老! 我留僧伽梨耆阇崛山中,着上下衣,以少因缘故来诣竹园。 值天大雨不得还山,与僧伽梨别宿。 我当云何?」诸比丘以是事具白佛。 佛以是因缘集僧,集僧已,佛问大迦叶:「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因缘赞戒、赞持戒,赞戒、赞持戒已,语诸比丘:「从今日听是中一布萨共住结界内作不离衣宿羯磨。 应如是作,一心集僧,集僧已,僧中一比丘应唱:『大德僧听! 僧一布萨共住,随共住几许结界内,是中除聚落及聚落界,取空地及住处。 若僧时到僧忍听,是中僧一布萨共住结界内作不离衣宿羯磨。 如是白。』『大德僧听! 僧一布萨共住,随几许结界内,是中除聚落及聚落界,取空地及住处。 是中僧一布萨共住结界内作不离衣宿羯磨。 谁诸长老忍是中一布萨共住结界内作不离衣宿者默然,谁诸长老不忍便说。』『僧是中一布萨共住结界内作不离衣宿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佛在舍卫国。 尔时长老舍利弗病,欲一月游行,僧伽梨大重不能持行,语诸比丘:「诸长老! 我病欲一月游行,僧伽梨大重不能持行。 我当云何?」诸比丘以是事具白佛。 佛以是因缘集僧,集僧已,佛知故问舍利弗:「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种种因缘赞戒、赞持戒,赞戒、赞持戒已,语诸比丘:「从今听老病比丘,欲一月游行不离僧伽梨宿羯磨。 应如是作,一心集僧,是老病比丘,从坐起偏袒着衣、脱革屣入僧中礼僧足[跍*月]跪合掌,应如是语:『诸长老! 我某甲,若病、若老,欲一月游行,我僧伽梨大重不能持行。 我某甲,若病、若老,我从僧乞一月不离僧伽梨宿羯磨。 僧! 我某甲,若老、若病,当与我一月不离僧伽梨宿羯磨,怜愍故。』第二、第三亦如是乞。 是时僧应隐实可与不可与,是人若言:『我病。』实不病;若言:『我老。』实不老;若言:『僧伽梨大重。』实不重;不应与是人。 若言病、老、僧伽梨大重,实病、老、僧伽梨大重,应与。 是中应一比丘唱:『大德僧听! 是某甲,若病、若老,欲一月游行。 是某甲,若病、若老,从僧乞一月不离僧伽梨宿羯磨。 若僧时到僧忍听,某甲,若病、若老,与一月不离僧伽梨宿羯磨。 如是白。』白二羯磨。 『僧与某甲,若病、若老,一月不离僧伽梨宿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郁多罗僧、安陀会亦如是。 若一月如是,乃至九月亦尔。」佛在舍卫国,佛语诸比丘:「若僧欲促界广界,先舍本界。 后界若大、若小,应作如是舍。 一心集僧,僧中一比丘唱:『大德僧听! 此中僧一布萨共住和合结界,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一布萨共住解界舍界。 如是白。』『大德僧听! 僧一布萨共住,此中僧结界,今僧一布萨共住处解界舍界。 谁诸长老忍一布萨共住处解界舍界者默然,谁不忍便说。』『僧一布萨共住处解界舍界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诸比丘于无僧坊聚落中,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界应几许? 佛言:「随聚落界是僧坊界。」诸比丘无聚落空处,初作僧坊未结界,尔时界应几许? 佛言:「方一拘卢舍。 是中诸比丘不应别作布萨及僧羯磨。 若别布萨及僧羯磨,诸比丘犯罪。」佛告诸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有四种。 何等四? 一非法别众说波罗提木叉、二非法和合众、三有法别众、四有法和合众说波罗提木叉。 非法别众说波罗提木叉不成说,非法和合众说波罗提木叉不成说,有法别众说波罗提木叉不成说;有法和合众说波罗提木叉,成说波罗提木叉。 复有五种说波罗提木叉。 云何五? 僧一心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序,余残僧先闻。 已说波罗提木叉,僧和合布萨竟,僧一心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序、说四波罗夷,余残僧先闻。 已说波罗提木叉,僧和合布萨竟,僧一心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序、说四波罗夷、说十三僧伽婆尸沙,余残僧先闻。 已说波罗提木叉,僧和合布萨竟,僧一心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序、说四波罗夷、说十三僧伽婆尸沙、说二不定、三十舍堕,余残僧先闻。 已说波罗提木叉,僧和合布萨竟,第五广说。 「有一住处布萨时,诸比丘小、无所知、不善、如羺羊。 云何小、无所知、不善、如羺羊? 是诸比丘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说波罗提木叉、不知会坐。 是诸比丘是中住处布萨时,不应住。 若诸比丘是住处布萨时住,一切比丘不得布萨,得罪。 「如是小比丘,辞和尚阿阇梨欲游行。 和尚阿阇梨应问:『汝共谁伴去? 何等比丘共游行?』是诸比丘说伴字。 若是伴比丘,不知布萨、不知布萨羯磨、不知说波罗提木叉、不知会坐。 诸和尚阿阇梨应留。 若和尚阿阇梨不留,犯突吉罗。 若留故去,犯突吉罗。」若和尚阿阇梨留,是比丘故去,何时得罪? 佛言:「出界外天明时,犯突吉罗。」「有诸比丘一住处安居,先念:『某诸比丘诵波罗提木叉,是诸比丘初布萨时,无一比丘能诵波罗提木叉。』诸比丘应遣旧比丘近住处受说波罗提木叉,若略、若广,受得来者善好。 若不得是诸比丘,不应是中夏安居住。 若是诸比丘是处夏安居,一切比丘,一一布萨时不得布萨,得罪。 是时诸比丘,若闻客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知布萨、知布萨羯磨、知说波罗提木叉、知会坐。 旧比丘应迎、软语问讯、代担衣钵、示房舍卧具:『长老! 是汝等房舍卧具、细陛绳床、麁陛床绳、被褥,随上座次第安住。』是中旧比丘,应为办洗浴具、澡豆、汤水、涂身苏油如供给法,应作明旦与前食后食供给供养好。 若不供给供养,旧比丘一切得罪。 何以故? 无佛时是人补佛处。 是客比丘二部波罗提木叉能广分别,以是故,应供给供养。 「有一住处四比丘布萨时,是比丘应一处和合,广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有一住处三比丘布萨时,不应说波罗提木叉。 是诸比丘应一处集三语布萨,应如是作。 若上座欲作布萨,从座起偏袒着衣、脱革屣[跍*月]跪合掌,应如是语:『长老忆念! 今僧布萨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 长老知,我清净,忆持无遮道法,清净作布萨,戒众满故。』第二:『长老忆念! 今僧布萨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 长老知,我清净,忆持无遮道法,清净作布萨,戒众满故。』第三:『长老忆念! 今僧布萨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 长老知,我清净,忆持无遮道法,清净作布萨,戒众满故。』若下座欲作布萨,从座起偏袒着衣脱革屣[跍*月]跪,两手捉上座两足,应如是语:『长老忆念! 今僧布萨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 长老知,我清净,忆持无遮道法,清净作布萨,戒众满故。』第二:『长老忆念! 今僧布萨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 长老知,我清净,忆持无遮道法,清净作布萨,戒众满故。』第三:『长老忆念! 今僧布萨日,若十四日、若十五日。 长老知,我清净,忆持无遮道法,清净作布萨,戒众满故。』「有一住处二比丘布萨时,不应说波罗提木叉。 是二比丘应一处集三语作布萨,与上三比丘同。 「有一住处一比丘布萨时,是比丘应扫塔扫布萨处扫地竟,次第敷绳床、应办火灯、笼灯、炷灯、筋办筹,如是思惟:『若诸比丘来,未作布萨,是比丘共布萨说波罗提木叉。』若不来,是中有高处立望,若见有比丘唤言:『疾疾来,诸长老! 今日布萨。』若不见,应待至暮还坐本处,如是心念口言:『今日僧布萨,若十四日、若十五日,我亦今日布萨。』如是一比丘作布萨竟。」佛在舍卫国,佛语诸比丘:「是夜多过,应说波罗提木叉。」是时一比丘,从坐起偏袒合掌白佛言:「有诸病比丘不来。」佛言:「应取清净来。 如是应取,应语比丘:『与清净来。』答言:『与。』是名得清净。 若言:『为我僧中说清净。』是名得清净。 若身动与,是名得清净。 若口言:『与。』是名得清净。 若身不与、口不与,是名不得清净。 是时一切比丘,应往就病比丘若将来,莫别彼比丘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若别彼比丘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一切比丘得罪。 「有一住处二比丘住布萨时,不应取清净、不应与清净。 是二比丘应集一处三语布萨,与上三比丘布萨同。 「有一住处三比丘住布萨时,不应取清净、不应与清净。 是三比丘应一处集三语布萨,与上三比丘布萨同。 「有一住处四比丘住布萨时,不应取清净、不应与清净。 是诸比丘一处集,广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若过四人,布萨时应和集。 是中病比丘随意取清净。 应如是取,若一人取一人,是名取清净。 若一人取二、三、四人,是名取清净。 随几人但忆名字,是名取清净。 若取清净人不欲取,应更与他人清净。 若取清净人言:『我白衣、我沙弥;我非比丘、我外道;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不共住、种种不共住;犯重罪本白衣、不能男、污比丘尼、越济人、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僧。』若言:『我恶心出佛身血。』应更与他清净。 若取他清净竟而不去,是名清净不到。 若取他清净竟,若言:『我白衣、我沙弥;我非比丘、我外道;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不共住、种种不共住;犯重罪本白衣、不能男、污比丘尼、越济人、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是名清净不到。 若取他清净竟,八难中一一难起不去,是名清净不到。 复次取他清净竟故不去、若放逸、若懒、若睡、若入定,是名清净不到。 是取清净人,有三因缘得罪:若故不行、若放逸、若懒。 二因缘无罪:若睡:若入定。 「复次取他清净竟,到僧中不说,是名清净到。 若取他清净到僧中,若言:『我白衣、我沙弥;我非比丘、我异道;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不共住、种种不共住;犯边罪本白衣、不能男、污比丘尼、越济人、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僧。』若言:『我恶心出佛身血。』是名清净到。 复次取他清净竟到僧中,八难若一一难起不说,是名清净到。 复次取他清净竟到僧中,若故不说、若放逸、若懒、若睡、若入定,是名清净到。 僧中是中受清净人,有三因缘得罪:若故不说、若放逸、若懒。 二因缘无罪:若睡、若入定。 「有一住处布萨时,比丘若王捉、若贼、若怨怨党、若怨党之党捉,僧应遣使诣彼所言:『今日僧布萨,汝若当来、若与清净、若出界,我等不应别布萨。』是比丘若得来、若与清净、若出界,如是好。 若都不得,诸比丘不应别布萨。 若别布萨,一切比丘得罪。」佛语诸比丘:「僧莫起有僧事。 是时应与长老施越波利婆沙。」一比丘从座起偏袒着衣、脱革屣合掌白佛言:「大德! 有诸病比丘不来,与清净竟。」佛言:「是比丘自身清净,故与清净。 今是比丘应取欲来。 应如是取。 语是比丘言:『与欲来。』若言:『与欲。』是名得欲。 若言:『为我向僧说欲。』是名得欲。 若身动与,是名得欲。 若口言:『与。』是名得欲。 若身不与、口不与,是名不得欲。 是一切比丘,应就病比丘边、若将来作羯磨。 诸比丘不应别作羯磨,若别作一切比丘得罪。 若一人取一人欲是名得欲。 若一人取二、三、四人,是名得欲。 随几人忆名字,是名得欲。 若取欲人不欲取,应更与他人。 若取欲人若言:『我白衣、我沙弥;我非比丘、我异道;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不共住、种种不共住;犯边罪本白衣、不能男、污比丘尼、越济人、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应更与他欲。 若取他欲竟而不去,是名欲不到。 取他欲人若言:『我白衣、我沙弥;我非比丘、我异道;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不共住、种种不共住;犯边罪本白衣、不能男、污比丘尼、越济人、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是名欲不到。 若取他欲竟,八难若一一难起故不到,是名欲不到。 取他欲竟故不去,若放逸、若懒、若睡、若入定,是名欲不到。 取他欲人有三因缘得罪:若故不去、若放逸、若懒。 二因缘无罪:若睡、若入定。 「复次取他欲竟到僧中不说,是名欲到。 取他欲竟到僧中,若言:『我白衣、我沙弥;我非比丘、我异道;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不共住、种种不共住;犯边罪本白衣、不能男、污比丘尼、越济人、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僧、我恶心出佛身血。』是名欲到。 复次取他欲竟到僧中,八难若一一难起故不说,是名欲到。 复次取他欲竟到僧中,若故不说、若放逸、若懒、若睡、若入定,是名欲到。 是中受欲人,有三因缘得罪:若故不说、若放逸、若懒。 二因缘无罪:若睡、若入定。 「有一住处僧羯磨时,比丘若王捉、若贼、若怨怨党、若怨党之党捉。 僧应遣使语彼:『今日僧羯磨,汝若得来、若与欲、若出界,我等不应别羯磨。』是比丘若得来、若与欲、若出界,如是好。 若都不得,诸比丘不应别羯磨。 若别羯磨,一切比丘得罪。」佛在王舍城,尔时长老施越,狂心颠倒。 是长老有时来布萨,有时不来;有时来僧羯磨,有时不来。 诸比丘有疑心悔,诸比丘以是事具白佛。 佛以是因缘集僧,集僧已,佛知故问施越:「汝实尔不?」答言:「实尔。 世尊!」佛语诸比丘:「汝等集,与施越作狂羯磨。 若更有如是狂比丘,僧亦应与羯磨。 如是应作,一心集僧,一比丘唱:『大德僧听! 是施越狂心颠倒,有时来布萨,有时不来;有时来僧羯磨,有时不来,诸比丘有疑心悔。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与施越狂羯磨,若有施越、若别施越,僧随意作布萨及诸羯磨。 如是白。』白二羯磨。 『僧作施越狂羯磨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若未作狂羯磨,不应别布萨及僧羯磨。 若已作狂羯磨,若别、若共,僧随意作布萨及僧羯磨。 「有一住处布萨时,一切比丘有罪,不知除是罪。 有一客比丘,清净共住同见。 是客比丘知旧比丘中善好有德者,是客比丘应问:『长老! 若比丘作如是如是事,当得何等罪?』答言:『比丘作如是如是事,得如是如是罪。』彼言:『长老! 汝自忆作如是如是事不?』答言:『自忆,非我一人得是罪,一切僧亦得是罪。』客比丘言:『长老! 汝说一切僧,于汝何益? 汝何不是罪如法忏悔?』若旧比丘受客比丘语,是罪如法忏悔。 余诸比丘见此比丘忏悔,亦应如法忏悔。 若如是作好。 若不作,知有益举,无益莫强举。 「有一住处布萨时,比丘忆有罪,是比丘应异比丘边是罪如法忏悔。 如是作竟,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不应阂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有一住处布萨时,有比丘一罪疑,是比丘应语余比丘:『长老! 我一事疑,后当问是事。』如是作竟,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不应破布萨。 「有一住处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比丘忆念罪欲出,是比丘应自一心念:『我后是罪当如法忏悔。』如是作竟,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不应破布萨。 若说波罗提木叉时,比丘一罪疑,是比丘应自一心念:『后是罪当问。』如是作竟,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不应破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有一住处布萨时,一切比丘僧有罪,知是罪,不能得客比丘清净共住同见是罪如法忏悔,是诸比丘应遣一比丘:『近住处,疾到彼间,是罪如法忏悔竟来还,我等从汝边是罪如法忏悔。』是比丘若能办是事好,若不能办,僧应使一比丘唱:『大德僧听! 我等是住处一切僧得罪知罪,不能得清净客比丘共住同见是罪如法忏悔,亦不能办遣旧比丘近住处疾到彼间是罪如法忏悔竟来还。 诸比丘于是比丘边是罪如法忏悔。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若后是罪如法忏悔。 如是白。』如是作竟,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不应破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有一住处布萨时,一切比丘一事中疑,是中应一比丘如是唱:『大德僧听! 是中住处一切比丘一事中疑。 若僧时到僧忍听,僧后当问是事。 如是白。』如是作竟,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不应破布萨。 「有一住处布萨时,旧比丘若四若过,布萨处集,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有异住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是诸比丘,应更说波罗提木叉。 如是作竟,先比丘无罪。 若诸比丘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一切坐处未起未去,更有异住处诸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是诸比丘应更说。 如是作竟,先比丘无罪。 若诸比丘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有起去、有未起去,更有异处住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是诸比丘应更说。 如是作竟,先比丘无罪。 若是诸比丘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一切坐处起未去,更有异处住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诸比丘应更说。 如是作竟,先比丘无罪等亦如是。 「有一住处布萨时,旧比丘若四若过,布萨处集,欲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少,是诸比丘应听次第。 若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一切坐处本起未去,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少,是诸比丘旧比丘边应作三语布萨。 若诸比丘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有起去有未起去,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少,是未起去比丘边,应三语布萨。 若诸比丘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一切起未去,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少,是诸比丘若能得同心,应更广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好。 若不得同心,应出界三语作布萨。 若旧比丘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更有旧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若等应更说,若少应听次第。 「若旧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时,客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应更说,若等、少应听次第。 若旧比丘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更有旧比丘、客比丘共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少应听次第。 「若客比丘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更有客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应更说,等、少应听次第。 「若客比丘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若少应听次第。 若客比丘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客比丘共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若少应听次第。 「若旧比丘、客比丘共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客比丘共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若少应听次第。 若旧比丘、客比丘共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 等应更说,若少应听次第。 若旧比丘、客比丘共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时,客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应更说,等,少应听次第。 「有一住处布萨时,旧比丘若四若过,布萨处集,欲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彼如是念:「是中旧比丘若四若过,布萨处集,欲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我等应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净想、比尼想、别同、别想,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彼应更说,先比丘得罪。 彼比丘净想、比尼想、别同、别想,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 若一切坐处未起未去,若有起去有未起去,若一切起未去,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彼比丘应更说,先比丘得罪。 「有一住处布萨时,旧比丘若四若过,布萨处集,欲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彼作是念:『旧比丘若四若过,布萨处集,欲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我等不应是中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是诸比丘心悔别同别想,是中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彼诸比丘应更说,先比丘得罪。 诸比丘心悔别同别想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一切坐处未起未去,有起去有未起去。 若一切起未去,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彼诸比丘应更说,先比丘得罪。 「有一住处布萨时,诸旧比丘若四若过,布萨处集,欲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是诸比丘作是念:『我等若应、若不应是中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疑净不净别同别想,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彼诸比丘应更说,先比丘得罪。 诸比丘疑净不净别同别想,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一切坐处未起未去、有起去有未起去、有一切起未去,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是诸比丘应更说,先比丘得罪。 「有一住处布萨时,诸旧比丘若四若过,布萨处集,欲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先住比丘闻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闻已如是念:『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是灭坏除舍别异。 我不须是诸比丘,为欲喜破僧。』有别同别想,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是诸比丘应更说,先比丘得偷兰遮罪,近破僧故。 是诸比丘欲憙破僧别同别想,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竟。 若一切坐处未起未去、有起去有未起去、有一切起未去。 更有异处比丘来,清净共住同见多,是诸比丘应更说,先比丘得偷兰遮罪,近破僧故。 若旧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 若旧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时,客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若多,等应更说。 若旧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客比丘共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 若客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时,客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 「客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 等应更说。 客比丘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客比丘共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 若旧比丘客比丘共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客比丘共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 「旧比丘、客比丘共说波罗提木叉时,旧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 「旧比丘、客比丘共说波罗提木叉时,客比丘来,若多、若等、若少。 若多、等应更说。 「旧诸比丘十四日布萨多,客比丘十五日布萨少,客比丘应随旧比丘,是日应布萨。 旧比丘十四日少,客比丘十五日多,旧比丘应随客比丘,是日不应布萨。 旧比丘十五日多,客比丘初日少,客比丘应随旧比丘是日更布萨。 旧比丘十五日少,客比丘初日多,旧比丘应随客比丘出界作布萨。 客比丘十四日多,旧比丘十五日少,旧比丘应随客比丘是日布萨。 客比丘十四日少,旧比丘十五日多,客比丘应随旧比丘是日不应布萨。 客比丘十五日多,旧比丘初日少,旧比丘应随客比丘是日更作布萨。 客比丘十五日少,旧比丘初日多,客比丘应随旧比丘出界作布萨。 「有一住处布萨时,诸旧比丘闻客比丘相、客比丘因缘,若脚声、若杖声、若革屣声、若异人声,是诸比丘不求不觅,便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旧比丘得罪。 若求得不唤,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旧比丘得罪。 若求不能得,疑,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旧比丘得罪。 若求不能得,无所疑,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如是旧比丘无罪。 若求得客比丘,一心欢喜,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如是旧比丘无罪。 「有一住处布萨时,诸客比丘闻旧比丘相、旧比丘因缘,若户钥声、若釿声、若斧声、诵经声,是诸客比丘不求不觅,便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得罪。 若求得不唤,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得罪。 若求不能得,疑,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得罪。 若求不能得,无疑,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无罪。 若求觅得旧比丘,一心欢喜,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无罪。 「有一住处布萨时,旧比丘见客比丘相、客比丘因缘,若不识衣钵、若不识杖、若盛油革囊、革屣、针筒,是诸比丘不求,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旧比丘得罪。 若求得不唤,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旧比丘得罪。 若求不能得,疑,布萨说波罗提木叉,旧比丘得罪。 若求不能得,无所疑,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如是旧比丘无罪。 若求得一心欢喜,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如是旧比丘无罪。 「有一住处布萨时,诸客比丘见旧比丘相、旧比丘因缘,若新扫洒地、次第敷床,是诸客比丘不求不觅,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得罪。 若觅得不唤,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得罪。 若觅不能得,疑,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得罪。 若觅不能得,无所疑,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无罪。 若觅得一心欢喜,作布萨说波罗提木叉,客比丘无罪。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有住处、彼有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有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除僧事急事。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无住处、有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除僧事急事。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除僧事急事。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除僧事急事。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除僧事急事。 「布萨时不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间比丘不共住,除僧事急事。 「布萨时应往,此有比丘有住处、彼有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清净共住。 「布萨时应往,此有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清净共住。 「布萨时应往,此有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清净共住。 「布萨时应往,此有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清净共住。 「布萨时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清净共住。 「布萨时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清净共住。 「布萨时应往,此有比丘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彼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有住处无住处、彼非比丘有住处,彼非比丘无住处,彼比丘清净共住。」精舍法竟。 佛言:「不应白衣前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不应沙弥前、非比丘异道、不见摈不作摈、恶邪不除摈、不共住、种种不共住、犯边罪、本白衣不能男、污比丘尼越济人、杀父母、杀阿罗汉、破僧、恶心出佛身血,如是一切不应在前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一切先事作已,僧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若应与现前比尼与竟、应与忆念比尼与竟、若应与不痴比尼与竟、若应与自言比尼与竟、若应与觅罪相比尼与竟、若应与多觅比尼与竟、若应与苦切羯磨与竟、若应与依止羯磨与竟、若应与驱出羯磨与竟,若应与下意羯磨与竟、若应与不见摈羯磨与竟、不作摈恶邪不除摈羯磨与竟、若应与别住羯磨与竟、若应与摩那埵本日治出罪羯磨与竟,僧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若比丘宿受清净,不应共布萨说波罗提木叉。 若众僧未起如是得,布萨日未到,不应布萨说波罗提木叉,除斗僧还和合一心听布萨说波罗提木叉。」(七法中布萨法竟)十诵律卷第二十二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3:4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