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五 内容: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五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内摄颂曰:王城那兰陀、波吒竹仗林、弶伽胜峯山、响声薜舍离。 尔时世尊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园中。 是时未生怨太子由被提婆达多种种击发而受其语,便加杀害顺法父王,自登王位。 尔时此王于如来所,欲作种种毁害之事,放一大象名为护财,及恶马恶狗,令害如来。 尔时王母韦提希既闻斯事,即告子言:「汝于世尊所,勿行轻毁,如来恒畏众生起轻毁行。 恐佛世尊离王舍城,此国土中失大利益。 由世尊威力故,安伽国及摩揭陀国所有众生,增长利乐,恒生欢喜。」王闻此语,心怀忿怒,报其母言:「余国土中无有如来,其国岂当灭没无有众生?」其母种种方便遮止,亦不回心。 尔时世尊即作是念:「此未生怨太子作无量罪,我当令此住无根信;今未是时,我今旦往室罗伐城。」作是念已,尔时世尊与声闻众,渐次游行诣室罗伐城,到彼城已,住逝多林给孤独园。 时彼隣国王等,闻未生怨于世尊所欲行轻毁,如来惧于斯事,离王舍城、诣室罗伐城,今现到彼。 隣国王等即作念言:「彼小国王,父顺正法而被杀害,由怀不足,诸天世人共所供养者唯有如来,今此恶人更生轻毁。 我等诸国共作种种方便,夺其王位。」是诸王等展转遣使更相报已,备四种兵,具全甲仗,所谓象兵、马兵、车兵、步兵,至王舍城,四方苗稼悉被毁坏,周营而住。 是时无稻干龙王复降大雹,更加伤损,有五百泉池自然涸竭,天复无雨,国中饥馑人亦不安,城外流水咸散毒药。 未生怨王大怀剧苦,非人得便,起大疾疫,病死弥甚,送出城门,丧车相及。 是时未生怨,情怀无量,百种诸苦恼害身心。 由怀忧故,以手拓颊愁叹而住。 时未生怨母韦提希见子忧怀,问曰:「汝何思念?」即报母曰:「百种剧苦悉今来现。」母曰:「我先语汝:实莫轻毁如来世尊,佛无所畏,唯虑轻陵,勿致世尊舍王舍城。 若佛舍此,国内即现诸恶徵祥。 今此是也。」王曰:「阿母! 今复如何?」母曰:「于世尊处应往忏谢。」王曰:「阿母! 我实不敢对于世尊亲自见面,唯深责恨。」母曰:「汝曾不闻或用栴檀、或以刀斧,于此二人不生异念。 设复有人,以净信心栴檀涂拭,如来于彼不起喜心。 设复有人,以诸怒心将刀伤割,如来于彼不起瞋心。」时未生怨王闻母此说,勅唤一臣:「卿即速诣佛世尊处,为我顶礼,起居如来。 尊体轻利调适安不? 复启此言:『子有过患,父亦不见,唯愿世尊慈悲哀愍,诣王舍城。 若佛不至,国当灭尽。』」臣白王曰:「如是! 如是!」臣依王勅,即往室罗伐城,到世尊处,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未生怨王起居如来,具说如上。」佛言:「王及汝身咸得安乐。」使者白佛:「未生怨王复启世尊:『子有过患,父亦不见其恶,唯愿世尊慈悲哀愍,诣王舍城。 若佛不至,国当灭尽。』」佛即默然纳受。 是时大臣见佛默然,便退而去。 尔时世尊舍室罗伐城,与诸苾刍渐渐游行,往至摩揭陀国界首,以佛威力,诸风神王起妙和风,吹去毒水悉令涸乾;诸水神王皆涌八功德水,泉池溢满,空注甘雨;信佛善神,咸驱疫鬼,疾死休息。 四方兵众闻佛入界,各自退还,国内诸人货易交会。 外国闻已,更将种种货物互相卖买,国内丰足,街坊巷曲人众庆叹如来威德,诸余外道皆悉默然,低屈而住,是诸人众甚大欢喜。 时摩揭陀国王韦提希子未生怨王,闻佛世尊至摩揭陀国界,心大欢喜,命诸臣佐,告言:「汝等可于衢路宽二里半来,清净洒扫除诸瓦石,以栴檀香水,洒其道路。 复以种种上妙缯綵,奇丽庄严。 王舍城中烧美名香,散诸杂花,祗待世尊。」是诸臣佐受王教已,广大庄饰王舍城中及诸衢路。 时摩揭陀国主韦提希子未生怨王,以自威力,将四部兵,往迎世尊。 是故世尊调伏围绕,时未生怨王与无量百千诸天,随世尊后诣王舍城。 欲入城时,世尊已举右脚才入门阃,尔时大地六种振动,乃至边涌中没;于此世界,光明照耀,乃至幽冥之间现大光明;诸天空中,于佛顶上雨种种花,所谓嗢钵罗花、拘物头花、分陀利花,复散栴檀郁金香末,及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并诸天衣。 如来入城之时,现此种种奇特异相,诸小街巷自然宽广,诸小树林便即增长,其高大者复自低枝,象马牛鸟随其类音扬声大喜,及诸器物自然振吼,盲者得见、聋者能听、哑者能语,不完具者咸皆具足,有昏醉者悉得醒寤,诸食毒者亦复消除,怨害之人俱生慈心,若有怀妊皆即诞生曾无苦痛,狱囚系禁枷锁杻械自然解脱,贫穷困乏获诸财宝。 有一邬波索迦,既见如是种种利益,便说颂言:「世尊所游国,彼国无诸畏,饥馑及他军,风雨常调顺。 人众咸修福,安乐悉无忧,百千希有事,斯处皆成就。」尔时世尊入王舍城,安慰大众,无不蒙益,世尊即还竹林精舍。 尔时摩揭陀国韦提希子未生怨王,即诣佛所,顶礼双足,广说乃至世尊示教利喜已,默然而住。 是时摩揭陀国韦提希子未生怨王,闻佛所说种种正法欢喜踊跃,悉皆信受,即从坐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至心顶礼而白佛言:「唯愿世尊慈悲受请,及苾刍众,于三月中受我支伐罗,并诸饮食,兼坐卧具。 若有疾病,奉上汤药,一切资具无有阙乏。」于时世尊默然受请。 未生怨王既知世尊默然受请,便起顶礼佛足,欢喜而退。 还其本宫,营办供具,于三月中,支伐罗及以种种饮食汤药,坐卧资具,供养世尊并苾刍众,无有阙少。 是时王舍城中信心天神,见王如是广为供养,所有行疫灾鬼并皆趁逐,经于那地迦村过,直至广严城中乃便停住。 其城人众,悉皆遭疫,死者极多。 于衢路中,送尸灵舆相继不绝。 时彼城中有一婆罗门,名曰都末罗,于其梦中乃见广严城内善神告言:「世尊调御师,人天最尊上;若来至此城,灾害必消散。」其婆罗门闻是语已,至明清旦,即告城中诸居士栗姑毗等:「我于梦中,见如是事。」彼诸人众闻此语已,各作是言:「应作何法,复遣何人迎请世尊,至此城中安居三月,严饰供养得除灾害?」诸居士等告都末罗曰:「汝可自往迎请世尊,余无堪者。」是都末罗作如是念:「我往佛所,顶礼佛足。 白言:『世尊! 起居轻利、少病少恼、安乐而住。 广严城内诸居士等,遣我迎来,此请世尊救诸人众。 世尊不赴,彼城人众咸悉灭亡,不久当尽。』」作是念已,时婆罗门都末罗报居士言:「摩揭陀国韦提希子未生怨王,长夜好杀,为性暴恶怨害极多;我若迎佛,必是害我。」彼居士众便说颂曰:「两国为怨敌,有使不拘留,何况如来使,而能有伤损?」是时都末罗作吉祥善法,渐次而行至王舍城。 疲乏息已,即往佛所,欢喜问讯,退坐一面具白佛言:「薜舍离城诸居士众,顶礼世尊双足,慰问如来,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住不?」世尊告曰:「汝及薜舍离人,得安稳耶?」都末罗白言:「唯愿世尊往薜舍离城,如其世尊舍而不往,其城不久人众凋亡,空有残名,谁之止住?」世尊告曰:「我及于此诸声闻众,为王请留安居三月,种种资具而为供养,汝可见王具陈其事。 王若许之,我即当往。」时都末罗闻佛语已,遣使还国,具陈佛语。 彼诸人众,共然佛语,复遣使来,令都末罗指摩揭陀国未生怨王所,传我等言,而慰问曰:「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住不? 作是请言:『唯愿大王许如来往薜舍离城,王若不许世尊往者,薜舍离城不久磨灭,空有残名而无人众。』」是时都末罗布卢呬多作如是念:「我今为当先见大王? 为当先见大臣?」复作是念:「此先有教,不应先见王者,须求大臣。 王设处分,臣亦能破。 是故我今先见大臣。」参事未久,大臣便问:「何缘得来?」都末罗报曰:「我今为请如来,要须白王,愿仁助我白王。」臣曰:「如是。 王若问时,我必当助。」时都末罗即诣摩羯陀国韦提希子未生怨王所,到已便用吉祥赞颂,而赞其王,退住一面。 白大王曰:「薜舍离人众问讯大王: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安乐住不?」王报都末罗曰:「彼诸人等,并安乐耶?」时都末罗复白王曰:「薜舍离人众共作是言:『愿许如来向薜舍离城,大王若不许如来向薜舍离城者,此城不久磨灭,空有残名。』」大王报曰:「我每作是念:『薜舍离城愿早磨灭,是我先意。』」王作语已,时都末罗即便退还。 是时大臣前白王曰:「世尊岂有舍一有情令得苦难?」王曰:「仁者! 不也。」「若不如此言,谓大王于世尊处而不恭敬。 纵令大王许与不许,世尊为利众生故,必往薜舍离城。」王曰:「佛意非我所知,若尔应唤都末罗来。」大臣奉命,便速唤来。 王告都末罗曰:「汝立誓言,若能如我供养恭敬世尊,如是作者。 我当随许。」时都末罗闻此语已,速令往薜舍离城,报彼人众,具陈王语。 彼既闻已,报使者曰:「王独一身,由能供养。 我等人众,岂不能为? 唯愿世尊来诣薜舍离城,我等众人最胜供养,愿王随喜。」使者承此语已,还报都末罗。 是时都末罗具陈白王。 尔时未生怨王亲诣佛所,顶礼世尊双足,退坐一面,而白佛言:「世尊! 我尽命存,供养世尊及声闻众。 然而世尊常为利益诸有情故,不受我请。 唯愿世尊受我一日微请。」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时未生怨王知世尊默然受已,从坐而起,退还本宫。 时未生怨王于其夜中,广办清净饮食,至晨朝时,令使往诣佛所,告言:「时至。」佛既知已,洗手收钵,赴王请食。 王自持金鉼,于世尊所,作如是语:「唯愿世尊调伏所有恶龙药叉。 大德! 此无[葶-丁+呆]龙王,于我多时而为损害,非怨而怨、非雠而雠、非逆而逆,已生未生苗稼皆被损坏。 唯愿世尊起慈悲心,为调伏无[葶-丁+呆]龙王。」世尊默然受请,又与未生怨王,施诵咒愿,却还住处。 尔时佛告具寿阿难陀曰:「我今欲往波吒离邑,汝可随我。」「唯然世尊,我愿随从。」尔时世尊于摩揭陀人间游行,渐次行至波吒离邑,到制多所,即于彼住。 时彼村邑婆罗门居士等,闻佛世尊游行至此波吒离制多所,于时人民互相告报,一时云集往诣佛所,顶礼双足,退坐一面。 佛即告曰:「汝等当知! 若放逸者,有五过失。 何等为五? 一者此婆罗门居士,以放逸故互相斗诤,以是因缘向官论列,由是财物悉皆散失,此是第一过失。 二者复有婆罗门居士,由放逸斗诤故,恶名流布遍满诸方,是第二过失。 三者复有婆罗门居士,由放逸故心生贡高,往诣刹利婆罗门居士沙门众中,在彼众会每怀畏难,为非上首常作曲躬,是第三过失。 四者复有婆罗门居士,由放逸斗诤故,欲命终时心生悔过,是第四过失。 五者复有婆罗门居士心怀放逸,由放逸贡高故,死堕恶趣生地狱中,是第五过失。」复告婆罗门居士曰:「不放逸者,复有五种利益。 云何为五? 一者婆罗门居士,由不放逸故,财不散失,此是第一利益。 二者复有婆罗门居士,由不放逸无斗诤故,善名流布遍满诸方,是第二利益。 三者复有婆罗门居士,由不放逸,心不贡高,往诣刹利婆罗门居士沙门众中,常无畏惧,欢悦游行,此是第三利益。 四者复有婆罗门居士,由不放逸,欲命终时无有恶作,此是第四利益。 五者复有婆罗门居士,由不放逸,命终之后往趣天中,此是第五不放逸利益。 是故汝等不应放逸。」尔时婆罗门居士等,既闻法已,即从坐起,整理衣服,合掌恭敬,顶礼世尊,而白佛言:「唯愿如来慈愍我等,请于今夜止我馆舍。」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彼婆罗门及居士等,既见如来默然受请,咸共顶礼世尊双足,辞佛而退。 时行雨婆罗门,是摩揭陀国为王大臣,彼闻世尊游行人间至波吒离村,在波吒罗塔边而住,复闻波吒离人民悉皆供养。 彼既闻已,即乘纯白草马车辂,侍从执持宝瓶金杖,及与五百摩纳婆等前后围绕,为欲瞻覩供养世尊。 往诣波吒离村既到彼已,即下车辂,就世尊所,向佛而立,问讯世尊,修敬毕已,退坐一面。 尔时世尊为说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 时行雨婆罗门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向佛合掌,白言:「世尊! 唯愿如来及苾刍众,受我明日家中供养。」尔时世尊默然受请。 时行雨婆罗门既知世尊受彼请已,速即还家。 尔时世尊洗足入室,结跏趺坐,端身正念,观见波吒离村大威力天神,以绳量界欲造大城。 既见是已,世尊晡时从定而起出于室外,并诸苾刍露地而坐。 尔时世尊告具寿阿难陀曰:「汝不闻此波吒离村欲造大城。」阿难报曰:「我知。 世尊! 行雨婆罗门与三十三天筹量欲造大城。」世尊告曰:「我在室中入定,即以清净天眼观见于彼波吒离村大威力天神并诸小神,及有威德诸人民等,各随彼神爱乐而住,皆顺天神所行教法。 由诸天神于此住故,当知是城应为最胜,亦无隣国之难及水火所损。」时彼行雨婆罗门,即于其夜广设供具并诸饮食,于晨朝时,令白佛众:「唯愿知时。」乃至食已,收钵已讫,时行雨婆罗门手持金瓶,盛满清水,长跪向佛,发大誓愿:「今我供养佛及圣众所有功德,回施波吒离所住天神,长夜安乐。」尔时世尊即说颂曰:「若有清信人,供养诸天众;此依大师教,是佛所称扬。 若于地方所,智者为住处;食供持戒人,并为说咒愿。 应敬者敬之,应供者供养,诸天护如子,常受于欢乐。」尔时世尊为婆罗门说微妙法,示教利喜已,即从坐起便归本处。 时彼婆罗门所应作已随分而去,谛心正念,如是思惟:「世尊所出波吒离村,我今欲为世尊用村筑城,建立高门,号为乔答摩门。 若渡弶伽河,我亦为造道路,名为乔答摩道。」尔时世尊知彼婆罗门心之所念,即于波吒离村北面中道而出,渐赴弶伽河。 是时未生怨王韦提希子作如是念:「我今亲自供养世尊,执持一百支伞盖,数凡五百,高荫佛上。」其广严城诸栗姑毗等并作是念:「今未生怨王,亲持伞盖供养世尊,我等亦可修行斯事。」作是念已,便即庄严五百伞盖,而为供养。 时有诸龙王等,便作是念:「今者王及栗姑毗盛修供养,我今身堕恶趣,岂不供养世尊?」作是念已,持五百伞盖供养世尊。 时有四天王众,亦作是念:「今诸人等,不见因果应报,犹自供养。 况我等辈照果知因,岂不能供养?」作是念已,亦具五百伞盖而供养佛。 复有三十三天,亦作是念:「诸天人等并皆供养,我今岂可不修供养?」作是念已,便具五百伞盖来供养佛。 尔时世尊便作是念:「我今为诸天人作胜因缘,令发信心。」于时世尊作是念已,便现神力,令诸众会各各生念:「唯我持盖于世尊顶上。」世尊证正等觉时,有二千五百天人伞盖持于世尊顶上,诸苾刍等咸皆生疑,而白佛言:「世尊作何善业,证菩提时,得二千五百天人伞盖持于世尊顶上?」佛言:「汝等当知! 我于过去,积集资粮,作诸善业,广如上说,乃至终须自身受果。 苾刍当知! 往昔有转轮王名大善现,具四军力,能摧怨敌皆悉得胜。 正法治世而为法王,七宝具足,惟少一子不得一千围绕。 王所生子,悉将随从。 王诸夫人,悉作是念:『我设生子,还共分离。 王性法尔,生子必将随从。 我等今者共立制约,有怀胎者不得告王。』后时有一夫人,身既怀子,诸夫人等将藏隐处,不令王见。 日月既满,遂生一子,形貌端严,众人爱见,身皮金色头如伞盖,垂臂过膝,额广平正,眉间连合,鼻高修直,一切支分悉皆圆满。 乃至长大,诸夫人等悉皆怜爱,如自腹生。 后于异时,大王善现,从胜身洲七宝导前,八万国王皆悉围绕。 时诸子等,左右营卫如半月形,威光照耀掩日月光。 时诸夫人先藏之子处于高楼,遥见父王,遂问诸母:『来者是谁?』母等答曰:『是汝之父善现大王!』子问母曰:『父王灭后,我得继嗣绍王位不?』母又报曰:『王今除汝,唯少一子不满一千。 彼诸子中,王灭已后,大者绍位。 汝既最小,不合登嗣。』子复问曰:『王若灭后,我既居小,不得绍嗣;愿诸母等,许令出家。 我以正信,从家趣于非家精修梵行。』诸母报曰:『我于儿所极生怜爱,莫发此心。』时子答言:『我今立志,决定出家。』彼诸母等既见专心,不生退转,皆作是言:『子若如此,共我立契,当随汝心。 后获胜果,必须来报。』子即答曰:『受命唯然。』母皆随许,子得遂心,诣寂静处,无邬波驮耶及阿遮利耶教示训诲,自然悟得三十七道品法,现证独觉。 既获果已,便作是念:『我先许母,如证圣果,当必相报。 我今可往报母等知。』独觉圣者以身现法,为利益事,便到母前广现神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放大光明,种种异相。 异生人等覩神变已,速发信心。 时诸母等见子神变,如截树倒,便即归礼,咸作是言:『圣者! 今能证得如是神通圣果,尊者须食,我等求福,唯愿留心,在此园苑,受我供养。』时辟支佛默然受请。 彼诸母等次第送食,每日供养。 时独觉作念:『而我于此坏幻之身,所作已办,我今可入无余涅槃。』犹如鹅王翅翮具足飞腾虚空,广现神变,身上出火身下出水,放大光明,现神变已便入涅槃。 于时母等积叠香薪,遂即焚烧,以乳洒火,收取余骨,置在金瓶,于园苑内起窣堵波,用以鐶钏种种庄具严饰其塔,幢幡伞盖置于塔上。 后于春时,林花吐馥于其苑中,多诸胜鸟出美妙声,王与夫人及诸婇女,前后围绕诣林苑中,游行观看。 见独觉塔,命守苑人:『此是何物?』彼答王曰:『此宫内事,我今不知。』便问宫人塔之所由,诸宫怖惧一时作礼,即前白言:『唯愿大王施与无畏。』王曰:『我今与汝。』时诸宫人具以因缘广为王说。 王即语言:『汝等不是,彼子既求爱乐王位,何不相报令使我知,册立为王受灌顶位? 彼是大威德者,虽入涅槃,我以头冠缯綵伞盖,置于塔上。』是时大王爱念子故,遂于塔上安置斯物。」佛告:「汝等苾刍! 勿生异念,彼善现王者,即我身是。 我于昔时,将以伞盖供养缘觉窣堵波塔。 由此福业,我昔已获二千五百转轮王位。 复由彼业,今证无上正觉,于其顶上咸持二千五百天人百辐伞盖。 我若不证殊胜之果,更合感得二千五百转轮王位,于我所有福业异熟,悉皆回向施诸声闻。 若种一升真珠,还博一升粳米,于我弟子亦不少乏。 苾刍当知! 作纯黑业,感黑异熟;作纯白业,还感白异熟果,广如上说。 汝等苾刍! 应当用心精勤修学。」佛为说已,诸苾刍等欢喜奉行。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五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3:32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