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七 内容: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七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菴罗夫人缘余 尔时具寿阿难陀从佛受咒及伽他已,即往广严城,以脚踏门阃,咸依上法。 时菴罗夫人闻佛游行广严城,至我菴罗林,严饰侍从前后围绕,乘诸珍轝从城中出,往世尊所,礼拜供养。 至菴罗园林,从轝而下,遥覩尊颜,头面礼敬。 尔时世尊与无量百千诸苾刍众,侍卫而坐,为说正法。 遥见菴罗夫人,告诸苾刍:「汝等各依所修正念而住,菴罗夫人今当至此。 云何正念而住? 先所恶业应当舍离,未生恶业抑令不生,先所善业勿令忘失,勤加修习增长圆满证见智慧,作如是者名为精进。 云何正意? 行住坐卧善自观察,支伐罗衣瓶钵等如法安置,如是观察名为正意。 云何正定? 当自观察内身,勤修正念正意,舍离诸不善心于一切众生;复于外身、内外身、内受、外受、内外受、内心、外心、内外心、内法、外法、内外法,见法随顺,勤修精进,于一切有情舍离诸恶,正念而住。 今菴罗夫人欲至,教示汝等,应善修习,当依我教。 」时菴罗夫人便至佛所,顶礼佛足,在一面坐。 尔时世尊以无量方便,为说妙法,示教利喜已,世尊默然而住。 菴罗夫人从坐而起,整衣服,合掌向佛,作如是言:「愿佛世尊,明旦与诸苾刍垂至我家,受我供养。 」世尊默然许之。 时菴罗夫人知佛受已,作礼而去。 尔时栗姑毗子闻佛至广严城菴罗林中住,各乘车辂将诣佛所。 其车马等,种种形类:青马、青络、青鞭、青辂、青伞、青巾、青剑、青宝、青扇、青衣、青涂香、青粖香及青侍卫;黄赤白等亦复如是。 所经道路,高声驱逐,无人当者。 既出广严城已,直诣世尊。 尔时世尊遥见栗姑毗等渐将欲至,告诸苾刍:「汝等未见三十三天出游戏时,汝今当看栗姑毗等。 彼诸天众以自在神通游戏园林,亦如栗姑毗等无有异也。 」时栗姑毗等既至菴罗门外,从辂而下,顶礼佛足,退坐一面。 世尊尔时为栗姑毗等,以无量方便广演法要,示教利喜。 时有一摩纳婆名曰广饰,同至会中,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作如是言:「善逝! 我有辩才。 」又言:「善逝! 我有辩才,今欲歌叹。 」佛言:「善哉,善哉! 」尔时摩纳婆说伽他曰: 「央伽大王被宝甲,于摩揭陀得自在; 彼王国内出世尊,名称十方如雪山。 同俱牟陀及莲花,其花开敷甚香洁; 自在慈悲出世间,善逝名称达诸方。 日光出时红莲开,月光出时俱牟盛; 众人见佛皆欢喜,喻若空中覩明月。 共瞻如来智慧力,犹如盛火夜中观; 能发众生眼目光,所有疑惑皆除遣。 」 尔时诸栗姑毗等告摩纳婆曰:「善言,善言! 如汝所说。 」于时五百栗姑毗子,以摩纳婆善赞叹故,各脱上服持乞摩纳已,从坐而起,整衣服,合掌礼佛,白言:「世尊! 愿佛世尊与诸苾刍,至明日时,降赴宅中,受我供养。 」世尊告曰:「我先以受菴罗夫人请已。 」诸栗姑毗等闻佛是言,白世尊曰:「我等今被菴罗夫人最胜智者坏迀于我。 今由彼故,令我不获于先往世尊所瞻礼供养。 」复白佛言:「我等当于后时,供养如来及苾刍众。 」佛言:「善哉! 」婆斯吒等诸栗姑毗闻佛许已,欢喜而去。 时摩纳婆见栗姑毗去,从坐而起,合掌向佛,白言:「世尊! 彼栗姑毗,以我善赞世尊,施我五百上服。 我今还欲奉施世尊,愿垂哀纳。 」尔时世尊以慈悲故,受摩纳婆所施之服。 于是如来告摩纳婆曰:「如来、应供、正遍知出现世间,有五种希有法。 云何为五? 一者天人师出现,如来、应、正等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法要,初善、中善、后善,文义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此为第一希有。 二者若有信心,于如来所说,听受尊重、闻法奉持、心不散乱,此为第二希有。 三者若有闻佛说者,一一奉行,此为第三希有。 四者听闻法者,即能证知,欢喜信受,生大善根,与出离相应,此为第四希有。 五者若闻甚深法句,以智慧了知,此为第五希有。 摩纳婆! 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世故,有此五种希有。 」 尔时如来复告摩纳婆曰:「凡善人者,得少恩故犹尚不忘,何况多恩! 是故汝当勤修此事。 」尔时摩纳婆闻佛所说,信受奉行,顶礼而去。 时菴罗夫人于斯夜中营办种种饮食,乃至坐于卑座,为听法故。 尔时世尊为菴没罗夫人赞叹布施功德,说伽他曰: 「布施人爱咸恭敬,名称远闻香普熏; 是故智者常行施,求乐除悭得无畏。 长夜得生帝释天,与诸天众同游戏, 诸天宫殿遥相待,此灭速生于彼天。 带自光明游喜园,与诸天女五欲乐; 佛弟子众闻斯法,必定当生于彼天。 」 尔时世尊与菴没罗夫人说种种法,示教利喜已,礼佛而去。 时诸苾刍咸皆有疑,请世尊曰:「彼栗姑毗种何缘业,若生天上及生人间,得大威德乃至于此,与三十三天同其福报? 」告诸苾刍:「当知彼广严城栗姑毗,以积习资粮故,广说乃至,说伽他曰: 「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 佛告诸苾刍:「乃往古昔,此贤劫中人寿二万岁时,迦摄波如来出现于世,十号具足。 彼佛与二万苾刍前后围绕,依波罗痆斯城仙人堕处施鹿林中住。 时彼城内,有五百邬波索迦,各办财货,将欲入海。 共造一舡,候于便风,即入大海,至彼宝洲,竞取珍宝,满置舡上,忽遇恶风,飘至曲磵,求动无由。 彼等惶惧,莫知恃怙,便为迦摄如来于沙岸上聚砂为窣堵波,持种种宝而以供养。 于睡眠中,遇大光明,中有声曰:『汝等当备行计,莫生放逸,于第七日时,必有海潮来至。 由此海潮,必获安乐,到于本国。 』彼商人等即于晨朝互相告言:『共议此事,我等所为迦摄世尊无上福田作诸供养,以此善根,当令我等天上人中有大威德,犹如三十三天等无有异。 』汝诸苾刍! 彼五百商人者,今广严城五百栗姑毗是,昔为迦摄如来起于沙塔,以宝供养。 由是因缘,天上人间获大威德,三十三天等无有异。 苾刍当知! 造纯黑业者,得纯黑报;造纯白业者,得纯白报;造杂业者,得杂业报。 是故汝等,应舍纯黑业及于杂业,修诸白业,勤加功用,无得放逸。 」佛说此已,诸苾刍等皆大欢喜,信受奉行。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汝可随我往竹林聚落。 」答曰:「唯然。 世尊! 」尔时世尊游行薜利支人间,至竹林聚落北,昇摄波树林中住。 于时其国饥馑,极至困弊,乞食难得。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时世饥俭,乞食难得。 汝诸苾刍! 如《饥俭经》广说,亦如《道品传来经》、《六集经》及《大涅槃经》等法行。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曰:「汝随我往无间聚落。 」答曰:「唯然。 」尔时世尊行至一处,忽然微笑。 诸佛常法,于微笑时,当出青黄赤白等光,从如来口,分为二道:一道直上,一道直下。 其光下者,照于等活、黑绳、众合、叫唤、大叫唤、热、极热、无间、水泡、遍泡、阿吒吒、呵呵婆、呼呼婆、嗢钵罗、钵头摩、摩诃钵头摩等地狱。 其中热者,遇光便冷;如其冷者,遇光便热。 所有一切极苦之事,皆悉休息。 时诸罪人既得苦息,咸作是念:「我等今从此灭余处生耶? 」令彼有情心生深信故,如来化作别形,往彼教化。 既见化佛,便作是念:「我等不于此灭,亦不余处受生,我亦未曾见此有情。 由佛威德,令我剧苦皆悉解脱。 」时彼罪人皆于如来化身生极信心,彼等有情受业尽已,生天人中,得依正谛理。 其光上者,至四天王天乃至有顶天,光所及处,皆出无常苦空无我等声,复说二伽他曰: 「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 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 于此法律中,常为不放逸; 能竭烦恼海,当尽苦边际。 」 尔时光明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普皆照已,随世尊后。 若说过去事,光从后没;若说未来事,光从前没;若说地狱事,光从足下没;若说傍生事,光从踝没;若说饿鬼事,光从脚足大指中没;若说人事,光从膝中没;若说力轮王事,光从左手中没;若说转轮王事,光从右手中没;若说生天业,光从脐中没;若说声闻菩提,光从口中没;若说缘觉菩提,光从眉间毫中没;若说无上正等觉事,光从顶没。 尔时光明绕佛三匝,从佛顶没。 时具寿阿难陀合掌向佛,以颂问曰: 「千种间杂色,束之从口出; 其光照十方,犹如日光盛。 」 复说颂曰: 「贡高狂猾除,为世胜上因; 莲牙珂贝齿,无缘不微笑。 」 复说颂曰: 「此时由佛自觉法,往彼乐闻最胜者; 无上牛王甚深言,能以清净除疑惑。 」 佛言:「阿难陀! 如是,如是。 如来、应、正等觉,非无因缘而辄微笑。 阿难陀! 汝见此处不? 」白言:「见。 」「阿难陀! 此是过去三正等觉所坐之处。 」时具寿阿难陀即敷七条衣以为四重,请世尊坐,欲令此地有四世尊所受用处。 世尊就座,暂时而坐,告阿难陀曰:「我今欲往弥替罗聚落。 」阿难陀白言:「唯然! 我愿随从。 」尔时世尊于胜身城人间游行,至弥替罗,住莫诃提婆林中。 广如莫诃提婆及〈国王相应品〉中说。 复告阿难陀曰:「我复欲往阿耨井处。 」广说如上。 到其井傍,见一女人执持罐绠欲来汲水。 有一男子于此女人情生染着,其女亦于彼男深生爱重,共行言笑到于井傍。 其女将儿,年尚幼小,随行而至。 母观男子,欲取其水,误系儿颈投于井中,儿便命过。 时彼女人从生已来,未曾闻说伽他,因系儿死,不觉辩才,诵一伽他曰: 「我知欲本因,从其分别生; 我若不分别,欲从何所起? 」 尔时如来随路而至,告阿难陀曰:「汝应受彼伽他,此是过去诸佛所说,为在愚夫异生口中,令此伽他不生光耀。 」如佛所说:「我不曾见一切法,如心速疾转动。 」于时女人为其儿死,极生苦恼,礼拜世尊双足。 世尊知彼女人意乐随眠,称其根性而为说法。 女闻法已,证预流果。 彼见实谛,遂自说言:「世尊! 我所证法,非父母所作,亦非王天所作,非亲眷所作,广如上说。 此是世尊之力,能竭血泪海,亦超过骨山,关闭恶趣门,开天解脱路,建立天人道,令入善趣流。 我今归依佛法僧,从今已去为邬波斯迦。 」 尔时世尊告阿难陀曰:「我为菩萨时,此处往昔有仙人名跋伽婆,请我令坐,以花果供养。 在于余处,亦作如是供养。 」复告阿难陀:「我昔为菩萨时,天帝释作猎师形,被一杂色衣。 我时为出家故,脱于细软上服而与换之。 有信婆罗门居士等,因从此地建立受袈裟塔,乃至今日,诸苾刍咸皆礼拜供养。 天帝释将我迦施迦衣,于三十三天安置,建立迦施迦会日,至今三十三天咸皆供养。 」复至余处,世尊告阿难陀言:「我昔为菩萨时,以青莲花色剑自割我髻掷于空中,有信心婆罗门居士,便于此地建立割髻塔。 诸苾刍! 今应礼拜供养。 于时天帝释持我发髻,于三十三大安置,建立发髻会日,今犹不绝。 」佛复至余处,告阿难陀言:「我昔行菩萨道时,阐陀迦于此地,将我乾闼伽马王却还本宫。 有信心婆罗门居士,复于此地立马回塔,诸苾刍至今供养。 」复渐至牛苑聚落,告阿难陀言:「彼阐陀迦善男子于此而生,乃至长成。 」复至彼城。 于彼城中刹利力士等闻世尊欲至,老宿咸言:「使诸少年令严饰道路,我等严饰城内。 」时诸少年竞相严治道路,见其路中有一大石,将欲除去,擎不能胜。 于时如来即到其傍,告言:「诸波斯吒种,今欲何作? 」答曰:「欲为世尊,严治道路;然除此石,不能得去。 」佛言:「若如此者,我当除却。 」彼言:「愿为除之。 」于时世尊以手擎石,掷在虚空中,其石高远,望者不见。 彼力士等既见掷石声势极大,咸皆惊怖。 佛言:「汝等勿惧。 」便以神力,遂令彼石碎为微尘,从空而下。 诸力士见已,白佛言:「今此微尘从何而落? 」佛言:「我以彼石作此微尘。 」力士等白言:「此为不善。 」佛言:「汝愿此微尘合成本石耶? 」彼言:「如是。 」尔时世尊以解脱力,还令石合,置于本处。 世尊便于石上而坐,及五百力士亦皆同坐。 彼等白言:「世尊用何力故,能擎此石? 」佛言:「以父母所生之力。 」力士复言:「用何力故,能碎斯石? 」佛言:「以禅定力。 」复问言:「用何力故,能合其石? 」「以解脱力。 」白言:「父母所生之力,凡有几量? 」佛言:「始从十人力,如一凡牛力。 十凡牛力,如一青牛力。 十青牛力,如一小象力。 十小象力,如一大象力。 十大象力,如一青象力。 十青象力,如一赤象力。 十赤象力,如一白牙象力。 十白牙象力,如一宾陀山象力。 十宾陀山象力,如一香象力。 十香象力,如一力士力。 十力士力,如一大力士力。 十大力士力,如一勐象力。 十勐象力,如一章住罗夜叉力。 十章住罗夜叉力,如一半那罗延力。 二半那罗延力,如一那罗延力。 如来节节之中,皆有那罗延力自然而生。 」摄颂曰: 人牛与青牛、黄赤小大象、 力士药叉等,不及那延力。 「此那罗延力,是如来父母所生之力。 」诸力士白言:「除此那罗延及解脱力等,更有余力不? 」佛言:「有福德力,福德力圆满故,如来于菩提树下降伏三十六俱胝诸魔鬼等,证无上觉。 」复白佛言:「除福德力,更有余力不? 」佛言:「有智慧力,智慧圆满故,从无始来积习烦恼,并皆弃掷。 」复白佛言:「除智慧力,更有余力不? 」佛言:「有神通力,神通力圆满故,能降伏耆旧无智贡高六师外道。 」复白佛言:「除神通力,更有余力不? 」佛言:「有无常力,无常力圆满故,如来父母力、禅定力、解脱力、福德力、智慧力、神通力,如来此诸力,皆于双林树下光明尽灭。 」颂曰: 禅定与解脱、福德智慧力、 如斯诸力等,无常力最大。 佛告诸力士:「当知我身如金山峯,为无常力不久磨灭。 是故智者,当求无常不能逼处。 」佛告诸力士:「汝等当知! 今世之人,寿命渐短,色力薄劣。 然此石者,是往昔人抛掷戏弄之石,汝等观斯石傍,犹有手指擎簸之迹。 」时诸力士闻佛此言,甚大惊愕,生希有心,摧伏骄慢。 尔时世尊知力士等种性随眠意乐,为说四圣谛理诸证智法。 彼等闻已,无始已来积习我见身见山,以金刚智摧破,证预流果。 尔时世尊告具寿阿难陀曰:「我今与汝,往拘尸那城。 」答言:「唯然。 」既渐次行,于其中路有梵婆城,不入此城,便即往彼拘尸那国。 到彼国已,尔时世尊指娑罗双树,告阿难曰:「我当不久于彼林下入般涅槃。 」尔时世尊游行俱卢数人间,至调伏繝色王城。 尔时世尊告诸苾刍:「我知一切诸漏,说皆灭尽。 我非不知,我非不见。 苾刍! 我今岂可不知不见既漏尽灭。 所谓此色,此色积集、此色断灭。 此受想行识,乃至此识积集、此识等灭,亦复如是。 若有苾刍,常修习定,便起念求,不从诸漏,而得解脱。 然彼苾刍,非不从诸漏,心得解脱。 何以故? 为彼苾刍不修习故。 应如是答。 」问曰:「彼何不修习故? 」答曰:「为不修习四念住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支、八圣道等,为不修习故。 如是答。 苾刍当知! 如雌鸡生卵,或五、或六、或十二等。 时彼母鸡,不依时节,孚附抱其子,不温暖之,又不转动。 然作是念:『我此生子。 』或用于觜、或用于爪损破其[穀-禾+卵],望得其子安隐出[穀-禾+卵]。 然彼鸡卵既不如法,遂不成就能出其[穀-禾+卵]。 何以故? 由彼母鸡不依时节孚抱其子,兼不温暖又不转动,所以不生。 彼习定苾刍亦复如是,然彼苾刍不从有漏,心求解脱。 彼苾刍复非不从有漏,心得解脱。 何以故? 由不修习故,作如是言:『云何不修习? 』由不修习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支、八圣道等。 若有策励修定苾刍,生如是念,不从有漏而求解脱。 然彼苾刍不从有漏而得解脱。 何以故? 由修习故。 作如是答。 云何修习? 由修习四念住、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分支、八圣道等。 由此修习。 作如是答。 苾刍当知! 犹如鸡母生卵,或五、或六,乃至十二。 是时鸡母孚抱其子,如法温暖不失时故。 苾刍当知! 彼鸡母不起如是念心,其子自以[此/束]爪损破其[穀-禾+卵],望得其子平安生长。 彼子遂得成就,能以[此/束]爪摧破其[穀-禾+卵],便得平安出离其[穀-禾+卵]。 何以故? 由彼鸡母如法抱养,温暖回转不失时节,遂能成就。 彼修习求定苾刍亦复如是,然不生如是念:『我不从有漏,心得解脱。 』彼苾刍复不从有漏,心得解脱。 何以故? 由彼修习故而得解脱。 作如是答。 云何修习故? 谓修四念住,乃至八圣道等而修习故,作如是答。 苾刍当知! 如木作师并及弟子,常用斤斧。 由常用故,遂有指痕。 苾刍当知! 彼木作师并及弟子,然而不能自顺正智正见转用斧柯,由数用故不觉自尽。 既见尽已,始生其念,知此柯尽。 彼习定苾刍亦复如是,然而不能自顺正智正见而转,不自觉知断漏多少,后至漏尽,方始证知。 何以故? 由勤修习。 何以能证? 作如是答。 云何修习? 谓修习四念住,乃至八圣道等,由修习故,作如是说。 苾刍当知! 犹如海舡经水六月,出于岸上经暑夏月,风日吹曝后遭天雨,自然分散。 彼修定苾刍亦复如是,诸相应结、随眠烦恼,诸障碍等自然解散。 何以故? 彼由修习,皆能解脱。 云何修习而能解脱? 谓修习等,广说如上。 由修习故,作如是言。 」尔时世尊说此法时。 有六十苾刍,不生诸漏,心得解脱。 尔时世尊人间游行,至天指城,告具寿阿难陀曰:「今此城中,善觉释迦生长此城。 」又至岚毗尼园,世尊复告阿难陀曰:「我于此林中,亦既生已,南行七步,不假人扶,观察四方,便作是言:『此最后身,更不受生。 』」复至劫比罗城,告具寿阿难陀曰:「彼净饭王生于此城,长受王位。 」复至毗输那罗城,是时世尊告诸苾刍:「我今为汝分别解说善恶二报。 汝等谛听,善思念之! 何者恶众? 谓欲、瞋、痴、怖畏、惑等,相随计缚,是名恶众。 云何善众? 谓不随顺诸欲、瞋、痴、怖等,名为善众。 如上二众,我今说已。 」世尊复至俱那聚落,告具寿阿难陀曰:「俱那含牟尼如来,于此聚落生已,而成正觉,便于此地而般涅槃。 」尔时世尊复至犁地村聚落,告具寿阿难陀曰:「我为菩萨时,游行父王聚落,至一赡部树下,思惟入定,证得初禅无漏。 」又至余处,告阿难陀曰:「往昔俱那含牟尼如来、应、正等觉,于此地上安袈裟处。 」复至洗浴聚落,告具寿阿难陀曰:「此村往昔俱那含牟尼如来、应、正等觉,于此洗浴,遂便立号,名洗浴村。 」复至斯迦底聚落,于聚落北,住胜摄波林,告诸苾刍:「往昔有一工师,名阿吒罗,每持一竿置肩上行。 有一弟子名迷勒迦,每蹬工师所持竹杖,在上舞戏。 时阿吒罗告迷勒迦曰:『汝可向我肩上,蹬竿而上,恒须下视。 彼此相看,莫令失错。 更互上竿,各无伤损。 既作舞已,稳审下竿。 诸人既见,知我与汝俱有胜能。 既生欢喜,便共获财。 』时迷勒迦白阿吒罗曰:『莫作此语。 何以故? 师今但自防守,我今亦自用心。 作舞乐已,稳审下竿,彼此既不损失。 诸人覩见,两获财宝。 』」时佛告言:「如弟子迷勒所说,当顺道理。 何以故? 若能守护自身,即能守护于他。 若欲守护于他,即便不能自守。 如何自守能守护他,由勤策励数数修习。 由随守护,触境现前,所以如是自守护时亦能护他。 如何护他不能自护? 由不恼他、亦不瞋他,并不损害,慈悲怜愍。 所以如是能守护他不能自护。 是故汝等苾刍,应如是学。 若欲自守护时,应当修习四念住处。 若欲守护、若言自护及守护他,亦应修习四念住处。 云何四念住处? 所谓身、受、心、法念等住处。 汝等苾刍,应如是学。 」 尔时世尊到一车难伽罗聚落住一林中,告诸苾刍曰:「我今于此林中二月宴坐。 诸苾刍除供养饮食人,余者并不得来此。 若至裒洒陀日,亦遣供养饮食人来取欲。 」于时世尊便入寂定,诸苾刍等皆无往者,唯供养饮食人得至佛所。 满二月已,尔时世尊从定而起,于苾刍众前敷座而坐,告诸苾刍曰:「若有外道来问汝等:『沙门乔答摩作何等行,于二月间而入寂定? 』汝应报云:『入数息三昧。 』何以故? 我于二月中作数息观宴坐而住。 我作此观时,于入息曾无散乱,如实了知。 于出息亦无散乱,如实了知。 长短生灭,遍身所有出息皆悉了知。 遍身所有入息,亦悉了知。 轻安行出息,轻安行入息,如实了知。 受了知、心了知、乐了知,行轻安心行而入息,如实了知。 轻安心行而出息,如实了知。 心能了知,令心欢喜,令心专定。 心解脱而入息,如实了知。 心解脱而出息,如实了知。 无常见、舍离见、厌离见、灭坏见而入息,如实了知。 乃至灭坏见出息,如实了知。 苾刍当知! 我今念知此是麁行,我今超过此行,以轻安行余极细行而行,由我超过彼麁行,以轻安数修微细行故。 尔时有三天,来诣我所而坐,一者作是言:『乔答摩沙门今已灭讫。 』一者云:『彼非已灭,今当欲灭。 』一云:『彼非已灭,亦非欲灭,住于禅定,凡诸应供,皆如是定。 』诸苾刍! 我今为汝如法而说圣者修行、诸天修行、梵天修行、无学修行、有学修行、如来修行。 凡有学者,未得当得、未证当证、未得见前当得见前。 凡无学者,已得见前,当得增长。 有学者,当得见法,安乐而住,乃至《道品集经》中说。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七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3:31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4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