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四分律卷第五十六 内容: 四分律卷第五十六(第四分之七) 姚秦罽宾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译 调部之二 时有差摩比丘尼,有檀越家,彼弟子往其家,语檀越言:「阿姨差摩须五斗胡麻子。 」檀越言:「可得耳! 」即与之。 彼弟子得胡麻便自食。 后于异时,差摩比丘尼晨朝着衣持钵,往檀越家敷座而坐。 檀越问:「胡麻子美不? 」彼答言:「何等胡麻? 」檀越即具说本末。 差摩比丘尼还,语彼弟子比丘尼言:「汝盗我五斗胡麻。 」弟子答言:「我不盗,以亲厚意取。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亲厚意取。 」佛言:「无犯。 而不应非亲厚意作亲厚意取,以妄语故得波逸提。 」 时差摩比丘尼有檀越家,其弟子往其家语言:「阿姨差摩须三种药粥。 」彼言:「可得耳! 」即便与,彼得便自食。 后时差摩比丘尼,晨朝着衣持钵,往其家敷座而坐。 檀越问:「阿姨! 三种药粥美不? 」彼即言:「何等三种药粥? 」檀越即具为说本末。 差摩还语彼比丘尼弟子言:「汝盗我三种药粥。 」彼答言:「我不盗,以亲厚意取。 」彼疑,佛问言:「汝以何心取? 」答言:「亲厚意取。 」佛言:「无犯。 而不应非亲厚作亲厚意取,以妄语故得波逸提。 」 时有比丘,取和尚佉阇尼分,和尚语言:「汝食我分,犯盗。 」答言:「我不盗,亲厚意取。 」彼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亲厚意取。 」佛言:「无犯,而不应非亲厚意作亲厚意取。 」 时有比丘,陶师为檀越。 檀越语言:「大德须器便见语。 」彼答言:「可尔。 」其檀越起去还家,更有异人来至卖器处卖器。 后时比丘须瓶,即取他瓶持去。 彼语比丘言:「大德莫持我瓶去。 」比丘言:「此是某甲瓶,某甲先语我言:『若须器便取。 』是故我取。 」彼言:「此非某甲瓶。 」比丘即放瓶而去,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即具说因缘,佛言:「无犯,而不应不问主而取。 」 时有比丘,沽酒家为檀越。 檀越语比丘言:「大德若须甑者取。 」答言:「可尔。 」时檀越即还家,更有异人在沽酒处住。 后比丘须甑来取去,彼语言:「大德莫持我甑去。 」比丘言:「此是某甲甑,某甲先见语:『须甑便取。 』是故取耳。 」彼言:「此非某甲甑。 」比丘放甑而去,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具答因缘,佛言:「不犯。 而不应不问主而取他物。 」 时有比丘,估客为檀越,语言:「大德! 若有所须便取。 」答言:「可尔。 」彼估客还家,后更有异人在此处卖物。 后比丘须米,即取米持去。 彼语言:「大德! 莫持我米去」。 比丘言:「此是某甲米,先语我言:『若有所须便取。 』是故我取。 」彼言:「此非某甲米。 」比丘即置米而去,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具答因缘,佛言:「无犯。 而不应不问主而取。 」 时有卖衣人为檀越,檀越语言:「大德须衣便取。 」答言:「可尔。 」彼檀越命过,有儿在。 比丘须衣,即取衣持去。 彼言:「大德! 莫持我衣去。 」比丘言:「是某甲衣,先语我言:『须衣便取。 』」彼答言:「某甲已死。 」比丘放衣而去,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具答因缘,佛言:「无犯。 而不应不问主而取。 」 尔时世尊在毗舍离。 有不信乐离奢,以弊物裹五钱,置粪聚间,遣人微伺,若见取者将来。 时粪扫衣比丘见,谓是粪扫衣,即取着囊中。 时彼使人见已语言:「某甲离奢唤。 」比丘答言:「去。 」去至离奢所,离奢问言:「大德应捉钱宝不? 」比丘答言:「不应。 」「汝何故取耶? 」答言:「我不取。 」彼言:「出看之。 」彼即从囊中出示。 此比丘惭愧,余比丘亦尔,以此因缘具白世尊,世尊言:「诸比丘善听! 若有比丘欲取如是粪扫衣者,应以左足指蹑、右足指牵解看,若有不净出之,净者持去。 」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 迦留陀夷与六群比丘在阿夷婆提河中浴。 迦留陀夷先出岸上,错着六群比丘衣去。 六群比丘后出,河岸上不见己衣,见迦留陀夷衣,便言:「彼犯盗,取我等衣。 」即不于现前作灭摈。 时迦留陀夷闻之生疑,往世尊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谓是己衣,不以盗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不看衣便着,亦不应不现前作呵责、若摈、若依止、若遮不至白衣家、若举、若灭摈羯磨。 若作不成,得突吉罗。 」 尔时有比丘得风飘衣,彼疑,佛问言:「汝以何心取? 」答言:「以粪扫衣,不以盗心取。 」佛言:「无犯,不应取风飘及粪扫衣。 」 尔时有居士,浣衣已着牆上晒,粪扫衣比丘见,谓是粪扫衣,即持去。 时居士见语言:「大德! 莫持我衣去。 」比丘言:「我谓是粪扫衣。 」即放衣而去,疑,佛问言:「汝以何心取? 」答言:「粪扫衣取。 」佛言:「无犯,而不应于牆上、若篱上、若堑中取粪扫衣。 」 时有居士,浣衣已着篅上晒。 有一六群比丘,盗心持去。 彼疑,佛言:「波罗夷。 」 时有众多贼,出舍卫城,去祇桓不远昼日饮酒。 日入已,余酒举着树间,入舍卫城。 时六群比丘出祇桓,盗心取饮,疑,佛言:「汝波罗夷。 」 时有乞食比丘,晨朝着衣持钵往檀越家,遇天瀑雨,水飘种种脂,彼念言:「此不求而得,可以为药。 」即取服之,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粪扫取,非盗心。 」佛言:「无犯。 不应取水中粪扫物,不受而服,波逸提。 」 时比丘有檀越家,有异比丘语言:「我欲往汝檀越家,何所说耶? 」答言:「随汝说。 」彼比丘须五十两石蜜,至檀越家语言:「某甲比丘须五十两石蜜。 」檀越言:「可得。 」即与之。 此比丘得便自食,不与彼比丘。 后异时,彼比丘往诣檀越家,檀越语言:「大德! 石蜜好不? 」比丘问言:「何等石蜜? 为谁石蜜? 」檀越即具答本末。 彼比丘还语此比丘言:「汝犯盗,取我石蜜。 」彼答言:「我不犯盗,汝语我言:『随汝说。 』」诸比丘白佛,佛言:「不应作如是语,应说言说是语是。 」 时有比丘盗他辇,彼疑,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盗他薪,疑,佛言:「直五钱,波罗夷。 」 尔时毕陵伽婆蹉有檀越,檀越有二小儿,黠了不畏人。 毕陵伽婆蹉至家时,小儿便抱脚婉转戏。 后异时,此二小儿为贼偷去。 时毕陵伽婆蹉,晨朝着衣持钵,至檀越家敷座而坐。 小儿父母向涕泣流泪言:「小儿为贼偷去。 若今在者,当来捉大德脚戏。 」即答言:「可于屋内处处求觅。 」彼父母求觅不得。 时毕陵伽婆蹉还,至寺内入房中,思惟入定念在于身,以清净过人天眼见小儿,贼偷在恒水中乘船而去。 见已譬如人屈申臂顷,从寺内没至恒水贼船中立。 时小儿见即欢喜来抱脚,婆蹉即以神足合小儿持来着阁上房中,至檀越所数座而坐。 时父母涕泣而言:「若我儿在者,今当抱大德脚戏。 」答言:「可于阁上房中觅。 」彼言:「已求觅不得。 」毕陵伽婆蹉言:「但更觅。 」彼即更于阁上房中觅得。 时儿父母大欢喜言:「我儿为贼所偷,而今毕陵伽婆蹉为我将来。 」时诸比丘闻,中有少欲知足、行头陀、乐学戒、知惭愧者,嫌责毕陵伽婆蹉言:「云何贼偷他儿去,而夺来耶? 」毕陵伽婆蹉闻已疑,往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知而故问:「汝以何心取? 」答言:「慈心取,无有盗意。 」佛言:「无犯。 而不应作如是事。 」 尔时有比丘字高胜,有檀越家,檀越病,比丘来问讯。 彼有二小儿黠了,时檀越示宝藏已,语此比丘处所语言:「此二小儿长大已,若胜者示此宝处。 」于是便命过。 时高胜比丘,后看此二儿胜者,即示宝处。 时一小儿涕泣来至寺内,语阿难言:「大德! 看此高胜比丘,以我父遗财二人分,併与一人。 」时阿难语高胜比丘言:「汝云何以他父遗财二人分与一人耶? 高胜汝可去,不应与汝同布萨。 」时阿难经六布萨不与共同。 时高胜比丘与罗睺罗为伴党。 时罗睺罗,晨朝着衣持钵,至迦维罗卫国舍夷妇女、拘梨妇女语如是言:「汝曹可将男女着阿难前,若小儿啼。 阿难当言:『将小儿去。 』汝等当语如是言:『我等不能将小儿去,乃至阿难当听高胜比丘语。 』」时诸妇女遣罗睺罗去,将男女着阿难前。 时小儿啼,阿难言:「将小儿去。 」时诸女人言:「我等不能将小儿去,乃至受高胜比丘语。 」阿难慈心即言:「高胜汝事云何? 」高胜即为具说因缘,阿难言:「汝去! 乃至不犯突吉罗。 」 尔时世尊在毗舍离。 优波离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大德! 诸比丘在婆裘河边作不净观,厌身自杀,是犯不? 」佛言:「初未制戒,无犯。 」「人作人想,是犯不? 」佛言:「波罗夷。 」「人疑,是犯不? 」佛言:「偷兰遮。 」「人作非人想,是犯不? 」佛言:「偷兰遮。 」「非人人想,是犯不? 」佛言:「偷兰遮。 」「非人疑,是犯不? 」佛言:「偷兰遮。 」「大德! 若作女想断男命,是犯不? 」佛言:「波罗夷。 」「大德! 若作男想断女命,是犯不? 」佛言:「波罗夷。 」「若作此女想而断彼女命,是犯不? 」佛言:「波罗夷。 」「大德! 若作此男想断彼男命,是犯不? 」佛言:「波罗夷。 」「若求觅持刀人,是犯不? 」佛言:「若断命,犯。 」 尔时有比丘,檀越家病往问讯。 彼檀越妇颜容端正,比丘见已欲心系着,比丘语言:「可共我作如是事。 」其妇言:「大德! 莫作是语,我夫存在,不欲作如是恶事。 」比丘即向其夫叹死快,彼夫即死,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檀越病往问讯。 檀越妇端正,比丘见已欲心系着,语言:「可共我作如是事。 」其妇言:「我夫存在,不欲作如是事。 」比丘即与彼夫药令死,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以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檀越病往问讯。 檀越妇端正,比丘见已欲心系着,语言:「共我作如是事。 」其妇言:「我夫存在,不欲作如是事。 」比丘即与其夫吐下药令断命,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檀越病往问讯。 檀越妇端正,比丘见已欲心系着,语言:「共我作如是事。 」其妇言:「我夫存在,不欲作如是事。 」比丘即与非所应食令断命,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以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檀越病往问讯。 檀越妇端正,比丘见已欲心系着,语言:「共我作如是事。 」其妇言:「我夫存在,不欲作如是事。 」比丘即与其夫非药令断命,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檀越病往问讯。 比丘形貌端正,其妇见欲心系意于比丘所,语言:「大德! 可共我作如是事。 」比丘答言:「大姊! 莫作是语,我所不应;汝夫存在,云何作如是恶事? 」其妇作如是言:「我夫未死之间,不得与共和合。 」即与其夫药令断命。 夫既死已,语比丘言:「我夫已死,可共我作如是事。 」比丘言:「大姊! 莫作如是语,我所不应。 」彼妇语言:「我为汝故断夫命。 云何不作如是事? 」比丘闻之生疑,白佛,佛问言:「汝以何心? 」即具说因缘,佛言:「无犯。 吐下药非所应食,非药亦如是。 」 时有妇人,夫行不在,他边得娠,即往家常所供养比丘所,语言:「我夫不在,他边得娠,与我药堕之。 」比丘即咒食与之令食,彼得堕胎。 比丘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妇人,夫行不在,他边得娠,即往家常所供养比丘所,语言:「大德! 我夫行不在,他边得娠,与我药堕之。 」比丘即咒药与令胎堕。 比丘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咒细末药、咒华鬘、咒熏香衣服、咒胎亦如是,一切波罗夷。 」 时有妇人,夫行不在,他边得娠,往常所供养比丘尼所,语言:「阿姨! 我夫行不在,他边得娠,与我药堕之。 」比丘尼言:「大姊! 我不解药,汝来与汝按腹。 」即为按之令胎堕。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妇人,夫行不在,他边得娠,往常所供养比丘尼所,语言:「阿夷! 我夫行不在,他边得娠,与我药堕之。 」比丘尼言:「我不解药,来为汝啮之。 」即当胎处啮令堕。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以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妇人,夫行不在,他边得娠,往常供养比丘所,语言:「大德! 我夫行不在,他边得娠,与我药堕之。 」比丘即与过度吐下药,母死儿活。 彼疑,佛言:「母死,无犯;方便欲堕胎,不死,偷兰遮。 」 时有比丘,扶病人起,病者命过。 疑,佛言:「无犯。 若扶坐命过无犯,若为洗浴时命过无犯,若服药时命过无犯。 」 时有比丘长病,时瞻病者厌患,与非所应食令断命。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长病,瞻病者厌患,即与非药令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长病,多有器物,瞻病者贪利,即与非所应食令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长病,多有财物,瞻病者贪利,即与非药令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腋下有痈肿,有比丘为按,彼语言:「莫按! 莫按! 」而故为按之不止,遂便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如是强按。 」 时有比丘通身肿,有比丘以急躁药涂之,彼言:「止! 止! 莫涂,我患热痛。 」彼言:「小忍! 当得除差。 」涂之不止,遂便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如是强涂。 」 时有比丘,从荫中移病比丘至日中,彼病者命过。 疑,佛言:「无犯。 从日中至荫处亦无犯。 」病者自欲从荫中至日中、从日中至荫中,病者命过。 彼扶者疑,佛言:「无犯。 」若扶病人出屋若入屋,病者命过,疑,佛言:「无犯。 病人自欲出屋扶出屋,自欲入屋扶入屋而命过,扶者无犯。 扶病人至大便处命过,若扶还屋命过,尽无犯。 扶病人至小便处命过,若还屋命过,尽无犯。 」 时有比丘患疟,有比丘强压上,彼病者言:「莫压! 莫压! 」压之不已,遂便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如是强压。 」 时有比丘病,余比丘往问讯,拨衣看面,问言:「长老病小差不? 」彼言:「莫拨! 莫拨! 」彼拨之不已,遂便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强拨。 」 时有众多比丘,方便遣一人断彼命,即往断命。 彼疑,佛言:「一切波罗夷。 」 时有众多比丘,方便遣一人断他命,中有一人疑而不遮,彼便即往断命。 疑,佛言:「一切波罗夷。 」 时有众多比丘方便共断他命,中有一人疑即遮,而使故往断命。 疑,佛言:「遮者偷兰遮,不遮者波罗夷。 」 时有贼盗取比丘衣钵、针筒、坐具,时比丘即捉贼压治,遂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压治。 」 时有贼盗比丘衣钵、坐具、针筒,比丘捉贼得,内着地窖中,遂命过。 彼疑,佛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尔。 」 时有恶比丘,盗比丘衣钵、坐具、针筒,余比丘言:「此恶比丘,盗比丘衣钵、坐具、针筒,应捉取与说法语。 」即捉取打令熟手,后遂命过。 彼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打受大戒人,波逸提。 」 时有比丘,共白衣诤,比丘即诣官言。 时有大臣,教捉系闭,遂狱中命过。 彼疑,佛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不犯。 而言人,突吉罗。 」 时有比丘杀猕猴,彼疑我断人命波罗夷。 诸比丘白佛,佛言:「无犯。 断畜生命,波逸提。 」 时有比丘,与彼比丘共诤。 彼比丘病,此比丘往问讯。 余比丘察之,此比丘与病比丘先有怨,今来问讯必有异。 时此比丘即与病者非药,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与比丘诤,彼比丘往人间得病,此比丘言:「汝虽往人间犹不得脱。 」即往问讯。 余比丘察之,此比丘先与病比丘有怨,今来问讯必有异。 此比丘即与病者非药,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杀心。 」佛言:「波罗夷。 与非食有二种亦如是。 」 尔时偷罗难陀比丘尼,晨朝着衣持钵往白衣家,有一小儿在碓屋中睡,偷罗难陀往触彼步碓杵,杵堕小儿上,即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不应触他碓杵。 」 时偷罗难陀比丘尼,晨朝着衣持钵往白衣家,有小儿在碓臼边眠。 偷罗难陀触他碓臼,臼转压杀小儿。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触他碓臼。 」 时偷罗难陀比丘尼,晨朝着衣持钵往白衣家,床上有小儿眠,偷罗难陀不看而坐,檀越妇言:「阿姨! 莫坐小儿上。 」彼不闻便坐,小儿即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白衣家不看床座而坐。 」 尔时舍卫国有檀越,请佛及僧明日食,即于夜办具种种多美饮食,晨朝往白时至。 世尊着衣持钵,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至檀越家就座而坐。 诸佛常法,众未集不受饮食。 时有晚出家比丘,将儿出家,小食时往余白衣家,诸比丘问其儿言:「汝父往何处去? 乃令世尊待而不食。 」彼言:「不知。 」比丘语言:「汝往求觅。 」彼求觅得之,儿语父言:「往何处来? 以待父故,令佛众僧不得受食。 」其父瞋即捉儿,儿自解推父倒地即命过。 彼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推父。 」 时有母捉比丘,比丘自解即推母却倒地即命过。 彼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推排母。 」 时有父捉比丘,比丘自解推却父倒地即命过。 彼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推。 兄捉比丘、姊捉比丘、故二捉比丘亦如是。 」 时有故二姊,语其妹言:「何不从比丘索衣食? 」彼言:「以出家不欲从有所索。 」「若示我比丘处,我当为汝索。 」彼即示处。 彼语比丘言:「汝何不与我姝衣食? 」即前捉比丘,比丘推却自解,彼倒地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推。 」 时有男女捉比丘,比丘推却自解,彼倒地命过。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推。 」 时去比丘尼寺不远,有男子截手截脚。 时比丘尼持苏毗罗浆去彼不远而行,彼见已语言:「阿姨! 与我浆饮。 」比丘尼即与,彼饮便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 时去比丘尼寺不远,有人被截手截脚。 比丘尼持水去彼不远而行,彼见已语言:「阿姨! 与我水饮。 」即与饮已便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 时去比丘尼寺不远,有人被截手截脚。 有比丘尼持苏毗罗去彼不远而行,彼见已语言:「阿姨! 我须苏毗罗洗疮,或得小差。 」即与令洗,洗已便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与洗。 持水洗亦如是。 」时去比丘尼寺不远,有人被截手脚。 有比丘尼持苏毗罗去彼不远而行,比丘尼作是念:「若以苏毗罗洗彼疮,或令早死。 」即为洗之便死。 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以杀心。 」佛言:「波罗夷。 持水与洗亦如是。 」 尔时有众多比丘,与六群比丘在耆阇崛山共破木片覆屋。 有一六群比丘,捉尖头木片直当人掷,木入彼身过,即便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当人直掷木,应横掷。 」 时有经营比丘作新房,误失石堕比丘上即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失墼、若木头、榑拱、屋栋种种材木堕亦如是。 」 尔时耆阇崛山,有牧牛人放牛,一六群比丘以石打彼牛角,石迸堕放牛人上即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打畜生不能变化者突吉罗。 」 尔时有比丘,在耆阇崛山中,崩石堕打道行人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而不应崩石。 若有因缘欲取石,当语人避。 」 时有比丘欲舍戒堕下业,彼作是念:「我不应已于佛法中出家作如是恶事。 」即往摩头山顶,自投身堕斫竹人上,比丘活、彼人死。 疑,佛言:「彼人死无犯,方便欲自杀偷兰遮。 」 时有比丘欲休道堕下业,作如是念:「我于佛法中出家,不应作如是恶事。 」彼上波罗呵那山顶,自投身堕斫竹人上,彼死、比丘活。 疑,佛言:「彼人死无犯,方便欲自杀偷兰遮。 」 时有比丘,持苏毗罗浆去塚不远而行,尖标头人语言:「与我此浆饮。 」比丘即与,饮已便死。 疑,佛问言:「汝以何心? 」答言:「不以杀心。 」佛言:「无犯。 」 时有比丘持水去塚不远而行,尖标头人言:「与我水饮。 」即与,饮已便死。 疑,佛言:「无犯。 」 时有颠狂比丘,杀人后还醒了,疑,佛言:「无犯。 若心错乱、为苦痛所恼,一切无犯。 」 尔时世尊在毗舍离。 时优波离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世尊言:「大德! 婆裘河边比丘,为食故,不真实、非己有,于白衣前自叹说得上人法,是犯不? 」佛言:「初未制戒,无犯。 」 时有比丘,增上慢自记,后精勤不懈,证增上胜法。 彼作是念:「世尊为诸比丘制戒,若比丘不自知,自称得上人法,我知是见是。 后于异时,若问、若不问为求清净故,作是言:『我不知不见而言知见,虚诳妄语。 』比丘波罗夷不共住。 我以增上慢自记,后精勤不懈,得增上胜法,我当云何? 」即以因缘具向同意比丘说:「善哉长老! 为我白世尊。 随世尊教我当修行。 」诸比丘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尔时以此因缘集比丘僧,而为随顺说法,无数方便赞叹头陀端严、少欲知足、乐于出离,告诸比丘:「增上慢无犯。 」诸比丘白佛言:「大德! 若于不能变化畜生前,自称得上人法,是犯不? 」佛言:「突吉罗。 」「大德! 人作人想,是犯不? 」佛言:「波罗夷。 」「人疑,是犯不? 」佛言:「偷兰遮。 」「人作非人想,是犯不? 」佛言:「偷兰遮。 」「非人作人想,是犯不」? 佛言:「偷兰遮。 」「非人疑,是犯不? 」佛言:「偷兰遮。 」「大德! 若男前作女想,是犯不? 」佛言:「波罗夷。 」「女前作男想,是犯不? 」佛言:「波罗夷。 」「若于此女前作彼女想,是犯不? 」佛言:「若说了了者,波罗夷。 若不了了者,偷兰遮。 」「于此男前作彼男想,是犯不? 」佛言:「若说而了了者,波罗夷。 说而不了了者,偷兰遮。 若手印、若使、若书、若现相,令了了知者,波罗夷。 不了了知者,偷兰遮。 」「大德! 若于天、龙、阿修罗、犍闼婆、夜叉、饿鬼、畜生能变化者前,自称得上人法,是犯不? 」佛言:「说而了了者,偷兰遮。 不了了者,突吉罗。 手印、使书、现相令了了知,偷兰遮。 不了了者,突吉罗。 」 时有比丘,人前自称言得上人法。 疑,佛言:「说而了了者,波罗夷。 不了了者,偷兰遮。 欲向此说乃向彼说,一切波罗夷。 」 时有众多比丘于拘萨罗国游行。 时有信乐能相婆罗门见已,作如是言:「大德阿罗汉来! 」比丘问言:「汝何所说耶? 」答言:「大德应受饮食、衣服、医药所须之具。 」比丘言:「有是理。 」比丘疑,佛言:「无犯。 」 时有比丘,自说得根、力、觉、意、禅定、解脱三昧正受,比丘疑,佛言:「波罗夷。 」 时有比丘为人说根、力、觉、意、禅定、解脱三昧正受,而不自言得。 比丘疑,佛言:「无犯。 」 时比丘有檀越,比丘语言:「常为汝说法者是阿罗汉。 」檀越即问言:「大德何所说? 」便默然。 比丘疑,佛言:「不了了,偷兰遮。 」 时比丘有檀越,比丘语言:「数至汝家者是阿罗汉。 」檀越即问言:「大德何所说? 」便默然。 比丘疑,佛言:「不了了,偷兰遮。 」 时比丘有檀越,比丘语言:「数坐汝座者是阿罗汉。 」即问言:「大德何所说? 」便默然。 比丘疑,佛言:「不了了,偷兰遮。 」 时比丘有檀越,比丘语言:「数受汝食者是阿罗汉。 」檀越问言:「大德何所说? 」彼便默然。 疑,佛言:「不了了,偷兰遮。 」 时有檀越语常供养比丘言:「若大德是阿罗汉者脱僧伽梨。 」比丘即脱,现相不语。 疑,佛言:「偷兰遮。 」 时有檀越语常供养比丘言:「大德若是阿罗汉者着僧伽梨。 」比丘即着,现相不语。 疑,佛言:「偷兰遮。 」 时有檀越语常所供养比丘言:「大德若是阿罗汉者可坐绳床。 」彼即坐,现相不语。 疑,佛言:「偷兰遮。 」 时有檀越语常所供养比丘言:「大德若是阿罗汉者起。 」彼即起,现相不语。 疑,佛言:「偷兰遮。 」 时有檀越问常所供养比丘言:「大德若是阿罗汉上阁屋。 」彼即上,现相不语。 疑,佛言:「偷兰遮。 」 时有檀越语常所供养比丘言:「大德若是阿罗汉可下。 」比丘即下,现相不语。 疑,佛言:「偷兰遮。 」 时有比丘有檀越,比丘语言:「数为汝说法者,是佛弟子声闻。 」檀越问言:「大德! 何所说? 」彼默然。 疑,佛言:「不了了,偷兰遮。 数入檀越家,若受坐、若受食亦如是。 」时有檀越语常供养比丘言:「若大德是佛弟子声闻者脱僧伽梨。 」即脱,现相不语。 疑,佛言:「偷兰遮。 着僧伽梨、若坐、若起、上阁屋、若下亦如是。 」 时目连告诸比丘:「业报因缘得神足。 」诸比丘言:「目连! 汝言:『业报因缘得神足。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有是业报因缘得神足,目连无犯。 」 时目连告诸比丘:「业报因缘得天耳、识宿命、知他心、天眼。 」诸比丘言:「目连! 汝言:『业报因缘得天耳乃至天眼。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有业报因缘得天耳乃至得天眼,目连无犯。 」 时目连告诸比丘:「诸长老! 有如是众生从虚空过,闻其身骨相触声。 」诸比丘语目连言:「大德! 汝言:『有如是众生从虚空过,闻其身骨相触声。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有如是众生,目连无犯。 」 尔时目连告诸比丘:「我见有众生举身以针为毛,自于其身或出、或入,受苦无量号哭大唤。 」时诸比丘语目连言:「汝见有如是众生,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我先亦见如是众生,而我不说。 何以故? 恐人不信,其不信者长夜受苦。 此众生于王舍城中憙两舌斗乱,以此恶业因缘堕地狱中,经百千万岁受诸苦痛。 以此余罪因缘受如是形。 是故目连无犯。 」 尔时目连告诸比丘言:「我见有众生没在屎中,受大苦痛号哭大唤。 」诸比丘语目连言:「汝自言见有如是众生没在屎中,受大苦痛号哭大唤。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我先亦见如是众生,而我不说。 何以故? 恐人不信,其不信者长夜受苦。 此众生在波罗[木*奈]国,迦叶佛时为婆罗门。 时请佛及僧,以屎盛满槽已,遣人往白时到,语言:『大德! 汝可食此饮此,随意持去。 』以此恶业因缘堕泥犁中,百千万岁受大苦痛,余罪因缘没在屎中。 是故目连无犯。 」 尔时目连告诸比丘:「我见有众生坐铁床上,铁床火出举身燋然,衣钵、坐具、针筒亦皆燋然。 」诸比丘语目连言:「汝见如是众生受苦如是,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我先亦见如是众生受苦如是,而我不说。 何以故? 恐人不信,其不信者长夜受苦。 此众生过去世时,在波罗[木*奈]国迦叶佛时恶比丘,以此因缘堕地狱中,百千万岁受诸苦痛,余业因缘受此身。 是故目连无犯。 恶比丘尼、恶式叉摩那、恶沙弥、沙弥尼受苦亦如是。 」 尔时目连告诸比丘:「我见有众生其身熟烂众蝇封着苦痛大唤。 」诸比丘告目连言:「汝见有如是众生受苦如是,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往白佛,佛言:「我先亦见如是众生,而我不说。 何以故? 恐人不信,其不信者长夜受苦。 此众生是迦陵伽王第一夫人,以嫉妬故,以热沸油,第二夫人眠时以灌其顶。 以此业报因缘,堕地狱中,百千万岁受诸苦痛,余业因缘受此身。 是故目连无犯。 」 尔时目连告诸比丘:「我见阿修罗宫殿城郭在海底,而水悬其上不入其宫城。 」诸比丘语目连言:「汝自言:『阿修罗宫城在海底,四边及上而无水入。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有如是事,阿修罗宫城四面及上,有四种风持水:住风、持风、不灭风、牢系风。 是故目连无犯。 」 尔时目连告诸比丘:「我见有如是众生,无骨无皮无肉无血,无有不净亦无疲极,女而不产。 」诸比丘言:「目连汝自言:『有如是众生乃至女而不产。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有如是众生,目连无犯。 」 尔时世尊在王舍城。 时大目连告诸比丘言:「诸长老! 我入空慧定,闻伊罗婆尼象王入难陀池水声。 」诸比丘言:「大德目连! 汝言:『入空慧定闻伊罗婆尼象王入难陀池水声。 』大德! 入空慧定而闻音声,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有是定而不清净,目连无犯。 」 时目连告诸比丘言:「我入空慧定,闻八万四千象入曼陀延池水声。 」时诸比丘语目连:「大德自言:『入空慧定闻彼诸象入曼陀延池水声。 』大德! 入空慧定而闻音声,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时诸比丘往白佛,佛言:「有如是定但不清净,而目连无犯。 」 尔时目连告诸比丘:「我入空慧定,闻彼象王入苏池水声。 」时诸比丘语目连:「汝自言:『入空慧定闻彼象王入苏池水声。 』何有入空慧定而有闻声?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有如是定非清净,目连无犯。 识慧定处、无所有慧定处亦如是。 」 时目连告诸比丘:「诸长老! 北方有池名阿耨达,其水清净无有垢秽,中有分陀利华如车轮,其根如车轴,折之汁出,色白如乳,其味如蜜。 」诸比丘言:「汝自言:『北方有如是池。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北方有如是池,如目连所说。 目连无犯。 」 时目连告诸比丘:「北方有池名阿耨达,去彼不远更有一池名曼陀延,纵广五十由旬,其水清净无有垢秽,中有金色莲华,大如车轮。 」诸比丘言:「目连! 如汝所说有如是池。 无有是处。 」时大目连以神足力往彼取华,还寺置在屋内,唤诸比丘语言:「北方有池名阿耨达,去池不远有曼陀延池,中有金色莲华如车轮。 」诸比丘言:「目连! 无有是处。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时目连即还屋,取华示诸比丘语言:「诸长老! 此华如实不? 」诸比丘复言:「汝是阿罗汉,有神足力,或能化作非真实。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目连所说如实,无犯。 」 时目连告诸比丘:「北方有池名阿耨达,水从彼池流来涌出于此。 」诸比丘语目连言:「汝说北方有池名阿耨达水从彼流来涌出于此。 世尊有如是言:『依本而知彼池水清冷。 』而今此水热沸而垢浊,事不相应。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如目连所说,而此水经过小地狱来涌出王舍城,是故热沸而垢浊。 目连无犯。 」 时目连告诸比丘:「此水出处下有池水,清冷水从彼而来。 」诸比丘言:「目连! 汝作如是语,如世尊所说:『依本而知,此水热沸下水清冷。 』事不相应。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比丘! 如目连所说。 沸水出处下有池水,清冷无有垢浊。 水从彼来,经过小地狱来,涌出王舍城,是故热沸有垢。 目连无犯。 」 时拘萨罗国王波斯匿、摩竭王阿阇世,在二国中间共战。 波斯匿王破阿阇世王军。 时大目连告诸比丘:「波斯匿王、阿阇世王,二国中间共战,波斯匿王胜。 」后阿阇世王,复更起军共战,阿阇世还得胜。 时王舍城告令国内,阿阇世王破波斯匿王。 诸比丘语目连言:「汝言:『波斯匿王与阿阇世王共战,波斯匿王破阿阇世王。 』而今摩竭国内告令言:『阿阇世王破波斯匿王。 』目连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有如是事,波斯匿王破阿阇世王。 阿阇世王后更起军,破波斯匿王。 目连见前不见后,是故目连无犯。 阿阇世王与毗舍离共战亦如是。 」 尔时世尊告目连:「汝止! 止! 不须复说。 诸比丘不信汝言。 何以故? 令诸比丘不信故得多罪。 」时世尊告诸比丘:「汝等当信如是阿罗汉比丘有大神力,勿疑不信长夜受苦。 」中有比丘,名曰严好,告诸比丘言:「诸长老! 我忆五百劫事。 」诸比丘言:「世尊未曾自说忆五百劫事,而汝自说。 虚称得上人法,波罗夷非比丘。 」诸比丘白佛,佛言:「严好比丘忆一生事,我忆无数生种种之事,乃至受形相类有所言说皆悉忆之。 」佛言:「严好比丘无犯。 」 尔时世尊在舍卫国。 优波离从坐起,偏露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大德! 迦留陀夷故弄出不净,是犯不」? 佛言:「最初未制戒,无犯。 」 时有比丘散乱心眠,梦中失不净。 于梦中识了,彼作是念:「世尊为比丘制戒,故弄失不净僧伽婆尸沙。 而我散乱心眠,梦中失不净,自觉忆识,我将无不犯耶? 」不知云何? 以此因缘具白诸比丘:「善哉长老! 为我白佛,若佛有教,我当修行。 」时诸比丘往世尊所,头面礼足以此因缘具白世尊。 世尊以此因缘集比丘僧,告言:「散乱心眠有五过失:梦见恶事、诸天不卫护、心不忆法、不系想在明、梦中失不净;散乱心眠有此五过失。 住心而眠有五功德:不见恶梦、诸天卫护、心思乐法、系想在明、不失不净;如是住心而眠有五事功德。 若梦中失,不犯。 」时有比丘梦中忆识弄失不净,彼疑,佛言:「不犯。 」 时有比丘邪忆念失不净,佛言:「不犯。 若见美色不触而失不净,不犯。 」 时有比丘忆念弄失不净。 彼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 时有比丘忆念弄而不失,疑,佛言:「偷兰遮。 」时有女人捉比丘前,彼动身失不净,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 时有女人捉比丘前,不动身失不净,疑,佛言:「突吉罗。 捉比丘后,有二事亦如是。 」时有女人执比丘足礼,动身失不净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 时有女人执比丘足礼,不动身失不净,疑,佛言:「突吉罗。 」时有女人礼难陀足,难陀多欲失不净堕女人头上,时女人惭愧,难陀亦惭愧。 诸比丘白佛,佛言:「听难陀作遮身衣。 」 时有比丘行时男根触衣涅槃僧失不净,佛言:「不犯。 若大小便时失不犯,若冷水若煖水中洗失不犯。 」 时有比丘以男根逆水忆想身动失不净,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 时有比丘以男根顺水忆想身动失不净,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 时有比丘以水洒男根忆想身动失不净,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 时有比丘男根逆风忆想身动失不净,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若顺风、若口嘘男根忆想身动失不净,忆想空动身失不净,疑,佛言:「如是一切僧伽婆尸沙。 」 时有母捉比丘儿身不动失不净,疑,佛言:「突吉罗。 姊捉比丘,故二、故私通处、淫女捉比丘亦如是。 」 时有比丘忆想骨间弄失不净,疑,佛言:「偷兰遮。 」 时有比丘,浴室中以细末药、若泥揩摩身误触失不净,疑,佛言:「不犯。 若大唤时、若出力作时失不净,不犯。 」 时有比丘忆想于大小便道中间弄失不净,疑,佛言:「若作道想、若疑,偷兰遮;若非道想、不疑,僧伽婆尸沙。 如是于股间[月*冓]间、若曲膝、若脇边、若乳间、若腋下、若耳鼻中、若疮中、若绳床、木床间、若大小褥间、若枕间、若地、若泥抟间、若君持口中,如是一切若道想、若疑,偷兰遮;若非道想、不疑,僧伽婆尸沙。 」 时有比丘为乐故忆想弄失不净,疑,佛言:「僧伽婆尸沙。 为乐故、为自试故、为福德故、为祠故、为善道故、为施故、为种故、为戏故、为力故、为颜色故,当审定作,一切僧伽婆尸沙。 」 四分律卷第五十六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3:26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3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