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八 内容: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八 大唐三藏义净奉 制译 诸大弟子及佛自说业报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因缘曰:「具寿蜜性已说业报讫,次至具寿说。 」于时因缘即说颂曰: 「九十一劫时,我在亲慧城; 见毗钵尸佛,欲入大都郭。 我既见大悲,妙花散于上; 花开茎卓竪,佛顶上为盖。 净心投佛足,虔恭头面礼; 十指端合掌,敬重右围绕。 不闻彼佛法,亦不受三归; 但发清净心,随善逝而去。 我于毗钵尸,作斯善业故; 经九十一劫,不曾生恶趣。 常受大天身,恒受胜天乐; 多生于人趣,大富多财宝。 此是最后受,今得为人身; 生大净行族,大富具多财。 披其秘典趣,文义及占相; 章句皆通了,及大人相好。 于其净行林,教授五百人; 婆罗门众围,出城归林薮。 时我见世尊,苾刍众围绕; 精进甚勇勐,来入摩揭陀。 既见大悲士,情便生净信; 由斯因缘故,得知其胜相。 既出见世父,备足诸妙相; 三十二端严,八十诸好饰。 见此端严相,虔诚顶礼足; 恭敬合掌立,赞叹大导师: 『相论所言者,唯仁得具备; 必定是大师,世间无与等。 胜梵过帝释,更无有双者; 超日越地神,十方界无比。 不见过佛者,岂能相比类; 天上及人间,为大摧魔将。 无怙中为依,无导中为导; 我愿作声闻,我希依奉教。 』 赫奕金色臂,百福庄严相; 世父舒垂下,摩我于顶上。 蒙告:『汝心净,多获诸胜利; 能发净心施,其福无边限。 于无上福田,能生净妙意; 良田下种已,摩纳婆皆办。 永断无利趣,不有恶道怖; 得开甘露门,所爱悉成就。 必若乐出家,随意而来作; 急宜弃须发,可置婆罗门。 』 既闻佛法音,遍告诸门徒; 门徒启告我:『为秃沙门耶, 云何舍白净,而取于黑处; 弃其胜妙族,欲习卑贱类? 婆罗门种类,世间最超越; 梵王从胸口,化出婆罗门。 』 『汝等无开觉,汝等无所知; 汝所习学教,唯我善能咏。 如我所明解,文义说无穷; 我随解应作,汝等随缘散。 若无有所须,各随其意乐; 我更不为师,亦不复教示。 』 时此诸门徒,泣泪向前来; 悲涕皆忧恼,随便四散去。 大悲静寂士,善言慰告我: 『可来善苾刍。 』我即具近圆。 发正清净心,舍俗而出家; 备诸大神通,所作已成办。 我今观先业,天眼悉明净; 知生及死相,所曾受身处。 证神通竟者,竭有漏际者; 于无热恼池,说斯先业报。 」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尊者憍陈如言:「具寿因缘已说业报竟,次至尊者说。 」于时憍陈如即说颂曰: 「乃往过去世,迦摄佛灭后; 见诸声闻众,共集作是议: 『大悲迦摄波,应为后涅槃; 出家者甚少,正法不彰明。 我等所闻法,互相而教示; 精进不放逸,于佛教勤修。 共登于山上,布草以为座; 各要漏不断,不从座而起。 』 由怀精进故,不惜其身命; 六人证神通,便入于涅槃。 我第七根劣,不能断诸漏; 有法相应心,处凡而命过。 由法相应住,不舍精进念; 便得生天上,于覩史多宫。 遂见释师子,牟尼大菩萨; 与诸天说法,致令得开觉。 我闻彼说法,一心而听受; 深乐其正法,无心暂舍离。 天上业报尽,下生劫比罗; 为憍陈如姓,净行豪族中。 净饭大王子,备名称菩萨; 信心舍国出,苦行于林薮。 最君大净饭,勅我如是语: 『可去而出家,供承其太子。 』 我以清净心,即供承菩萨; 将非证圣道,厌舍而方去。 释迦大牟尼,正转法轮时; 于此诸妙法,最初我证悟。 迦摄波佛教,出家修梵行; 今得逢正觉,证获于无漏。 憍陈如苾刍,对大僧伽众, 于无热恼池,说斯先业报。 」 尔时诸耆宿苾刍复告具寿邬波离曰:「尊者憍陈如已说业报,次至具寿说。 」于时邬波离即说颂曰: 「乃于往昔时,波罗痆斯都; 有王名梵授,我为常供承。 净饰王髭发,种种使端严; 衣服皆相类,熏香而奉持。 怀悲敬重心,奉事于大王; 含喜于王处,说未曾闻颂: 『欲是极少味,而为罪根本; 忧苦皆缘此,安乐无由得。 若出家舍欲,得闻未曾闻; 臣今情慕极,愿王听舍俗。 』 时王告我曰:『卿若能决定; 出家后见我,即许卿舍俗。 』 我启大王言:『审知决定意; 愿王悉臣心,出家后来见。 』 既蒙王听许,便诣于林薮; 怀直不谄心,舍俗而出家。 随其力出家,得至于离欲; 修习四静虑,勤念不放逸。 此王在世时,我名殑波罗; 具大尊贵德,人众咸恭敬。 又以正直心,诣师所顶礼; 一边而胡跪,合掌如是白: 『亲教师存念,证我有未闻; 须往梵授处,现身令正见。 』 师告我:『听诣,波罗痆斯城; 可存决定信,勿得招虚妄。 我今听许汝,汝当随我语; 令其王中最,兴发清净心。 』 蒙师正直许,我即右旋绕; 奉辞随渐进,诣波罗痆斯。 梵授王闻至,亲来于我处; 及由王威德,诸天亦随来。 王从车而下,敬心顶礼我; 虔仰极尊重,合掌一边坐。 我即为说法,令其断诸欲; 王闻深钦敬,顿舍诸欲事。 便发勐利心,复作如是言: 『我今求出家,不乐诸欲事。 』 我告王可来,诣于净林薮; 亲近大仙所,而为作出家。 王便册长子,绍继其国位; 此大最胜王,舍国归出家。 王与妃宫婇,臣佐及宗亲; 大众皆围绕,诣求出家处。 王以正直心,顶礼诸仙足; 合掌求请遍,愿与为出家。 与王剃须发,身披袈裟服; 无量百千众,皆舍俗出家。 我求正直心,演说清妙法; 令使诸闻者,得生四静虑。 我以怀慈念,恭敬大王故; 命尽临终时,生无边光天。 于彼天舍报,生来于此处; 凡所生生处,大富多财宝。 天上及人间,常受胜妙乐; 此为最后时,斯是最后身。 生劫比罗城,释迦豪族中; 常知所进趣,恒为侍释迦。 声闻释迦子,我为作承事; 由大王威德,而得为出家。 我与剃须发,作如是白言: 『圣者不相济,我当云何活? 』 所有严璎珞,及诸上妙服; 告言:『今与汝,用充为活命。 』 我见多珍宝,心生大追悔: 『宜皆尽舍置,乐求为出家。 我今贫困苦,持此多珍宝; 若有知闻者,必来而害我。 可留已调度,及此诸珍宝。 』 即挂于树上,亦求为出家。 释迦诸王子,闻我如是说; 令我先出家,悉皆礼我足。 佛哀愍我故,告善来苾刍; 我既出家后,然度诸王族。 彼众礼我足,顿摧于我慢; 既调为出家,证得六神通。 六通阿罗汉,超际于彼岸; 蒙佛记于我,持律为第一。 邬波离苾刍,对诸僧伽众, 于无热恼池,说斯先业报。 」 于时大导师,告尊者为光: 「可说先业报,曾受诸善恶。 」 彼闻佛音告,即忆先业事; 白言对佛前:「今说诸果报。 昔在莲花上,救世最胜尊; 有塔在旷林,多饶诸恶兽。 无人能往彼,恭敬申供养; 在彼侧近人,不知罪福报。 我即诣塔所,净除诸草木; 持[打-丁+彗]遍洒扫,悉使周严饰。 虔恭礼八方,敬重已便回; 由斯善根故,得生于天上。 于三十三天,受诸胜欲乐; 经三十六返,而得为天王。 我所住天宫,常为金赫耀; 广有三十六,长六十缮那。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下生于人趣,七返为人主。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曾所受生处,身有金光耀。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恒生婆罗门,刹帝利豪族。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随意乘车舆,象马不步行。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若践荆棘林,自然皆屏息。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不曾遭疾患,亦无诸撗恼。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凡所游行处,吉祥相皆现。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常得尊胜贵,敬事如大天。 我复有希奇,严净佛塔故; 不曾身有苦,及余诸少恼。 佛法无瑕秽,如是不思议; 净心获大果,亦复不思议。 若求胜妙乐,尽除生死者; 应敬如来塔,奉事无上尊。 大德是我念,先世为善业; 得受其果报,甚深有爱乐。 此为光苾刍,对大僧伽众; 于无热恼池,说斯先业报。 」 尔时诸耆宿苾刍告具寿奎宿曰:「具寿为光已说业报讫,次至具寿说。 」于时奎宿即说颂曰: 「大德我思念,过去俱胝劫; 于一切超佛,而为善品业。 时佛无上尊,无边百千亿; 声闻众围绕,欲入大王都。 我从余村落,缘事至其处; 遂见等正觉,具三十二相。 如月与日照,如火电冥光; 映蔽诸光辉,佛光最超耀。 我常未覩此,如然大火聚; 又见彼佛前,有一婆罗门。 我即谘问彼,报言佛导师; 人天无伦匹,无与等正觉。 既闻佛音告,心生净欣乐; 深爱其颜仪,遍体得安乐。 复闻天乐音,非人赞颂声; 天雨末香花,雨此上胜城。 有散青莲花,有雨赡博迦; 或以旃檀末,或有但合掌。 诸天在空中,虔恭上旋绕; 情生深爱仰,遍礼喜盈溢。 为求香鬘故,四散而驰觅; 我于此时中,遍游无一花。 去我而不远,遂见卖盖者; 手持白妙伞,鲜明如净贝。 速诣手捧持,谘请暂献佛; 见许将佛所,诚心持盖立。 盖从手而去,自往佛顶上; 大师行即动,大师住即住; 不舍调寂身,自然于空中。 我与诸大众,覩斯大神变, 虔恭皆合掌,诚心咸顶礼。 见等正觉相,声闻众仪式; 至家为事业,系心常思念: 快哉获善果,见佛有所怀。 我由奉佛盖,无上福田处; 由此善根故,七宝常严备。 后于临终时,生三十三天; 得为天中王,诸天皆敬重。 复生于人趣,名为自力王; 大富多勤勇,余王咸奉事。 由斯作善品,流转所生处; 善根不断绝,复续诸妙因。 于彼胜福田,净心而奉盖; 因此善业故,不堕于恶趣。 此为最后身,生在于人趣; 虔恭调御士,无上等正觉。 释迦师子教,而得为出家; 证获阿罗汉,寂灭清凉处。 魔变身如山,高一踰膳那; 作大恐怖形,如空中黑云。 告言:『是何物,敢为而恼乱? 』 察知是其魔,故来相逼恼。 报言:『魔波旬,随意而现身; 头可如须弥,方来于我处。 』 已证阿罗汉,具三明声闻; 佛所示诲法,得为安乐住。 受他一揣食,在定于七日; 悟解脱意乐,是我所修习。 大德我思念,先世作善业; 多受其果报,可乐甚精妙。 此奎宿苾刍,对大僧伽众, 于无热恼池,说斯先业报。 」 尔时诸耆宿苾刍各各自说先世业已,白世尊言:「我等已说先世业报,唯愿世尊开演先业。 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成正觉后,山石摧下轥伤足指。 」佛告诸苾刍:「如来往昔生在异类,自作斯业,必须自受。 增长熟时,缘变现前,如影随形,必定感报,无余代受。 汝诸苾刍! 若人所作善恶之业,不于外界地水火风,令其受报,皆于自身蕴界处中而招异熟。 」即说颂曰: 「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 又告诸苾刍:「乃往古昔,于聚落中有一长者,娶妻未久遂诞一男,年渐长大,母便命过。 其父长者娶后母来,不久有娠,复生一子。 后与长儿,纳娶妻房,多生儿女。 后于异时,后母身死,弟投兄处,嫂问夫言曰:『此是谁儿? 』报曰:『是弟。 』妻言:『圣子! 当与其弟,家财分不? 』夫曰:『当合停分。 』妻曰:『圣子! 彼是一身,我等多人,云何停分? 』夫曰:『贤首! 世法如是。 』妻言:『圣子! 可宜杀却。 』夫曰:『贤首! 岂容为财杀害亲弟? 』妻复频言:『染欲心者,无恶不造。 』夫诣一边,作如是念:『若于村落而杀害之,人众咸知;可将阑若无人之处。 』即命弟曰:『汝持器皿,可共往于阑若採花。 』白言:『如教。 』遂即共诣至一山坂,推弟堕坎,以石打杀。 汝等苾刍,于意云何? 乃往昔时长者太子而杀弟者,岂异人乎? 我今即是。 由于往昔为财利故,将别母弟,于阑若处推堕山坎,以石打杀。 由斯业报,于多年岁,于多百岁,于多千岁、多百千岁,堕于地狱,受诸楚苦。 残业力故,成正觉后,山石摧下,伤我足指。 」 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成正觉后,紫橿木枪,刺佛足伤。 」佛告诸苾刍:「如来往昔自作斯业,今还自受。 」广说乃至颂曰: 「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 复告诸苾刍:「乃往古昔,有一大城,于此城中有二商主,善能兴易。 缚持舶已,为求宝故入于海际,因顺风力至其宝洲。 一筹量载宝,一不筹量贪心满舶。 后入海内,不筹量者其舶欲没,告伴商主言:『愿仁救济,容我上舶。 』其人斟酌,随力量宝安于舶内,牵取其手令使在舶。 其溺舶者作如是念:『我与共彼同至宝洲,我所採者舶没皆失,岂容其人将宝归家? 穿舶为孔,令宝散失。 』作是念已,窃在一边持杖穿舶。 商主遂见,告言:『仁者! 勿为是事,非但财宝散失,我等俱亡。 』彼内怀嫉,妬心炽盛,竟不纳谏,同前欲穿。 其伴商主,见不从谏,即持利枪刺之令死。 汝等苾刍,于意云何? 往昔之时刺杀他者,岂异人乎? 我今即是。 由斯业故,经于多岁、百岁、千岁中,堕地狱中,受诸楚毒。 残业报故,成正觉后,紫橿木枪,刺我足伤。 」 尔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成正觉后,入沙罗聚落,乞食不获,空钵而还。 」佛言:「汝诸苾刍! 如来往昔自作斯业,广说如前,乃至说颂『果报还自受。 』」 复告诸苾刍:「乃往古昔,波罗痆斯大城之中有一摩纳婆。 佛不在世,即有独觉,哀愍贫穷,住闲静处,世间唯有此一福田。 于时有一独觉名曰乐寂,出现世间,在波罗痆斯施鹿林中仙人堕处,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 于时摩纳婆亦于城中长者家乞,空无所获。 其时乐寂独觉亦来入此长者家乞,其摩纳婆念曰:『可少伺察,观彼出家有何所获? 』即随后入,屏立门侧。 时长者妻,见其独觉身心端寂,情生净信,即持种种精妙饮食满钵持行,奉施独觉。 受此食已而欲出门,其摩纳婆报言:『出家者,我欲乐观仁所得食。 』然而独觉,常法如是。 若不观察,不知前意。 即以钵食,令其观见。 由彼怀嫉,起憎妬心,以手打钵。 钵便落地,饮食倾弃,复以脚踏。 独觉问曰:『贤首! 何意散坏此食? 仁若须之,我当奉与。 』其摩纳婆复出种种麁恶言词,而住一边。 时此大人而不得食,以自调顺,诣鹿林中。 汝等苾刍,于意云何? 往古昔时摩纳婆者,岂异人乎? 我今即是。 我因怀嫉妬之心,令其独觉不得饮食。 由斯业报,经于多岁、百岁、千岁、百千岁中,常生地狱,受诸楚苦。 残业报力,虽成正觉,后入娑罗村乞食,空钵而还。 」 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淫女媚容,外道梵志之所教诲,来谤世尊。 」佛言:「诸苾刍! 如来往昔自作斯业,广说乃至颂曰:『果报还自受。 』」 复告诸苾刍:「乃往古昔,人寿八万岁时,有佛世尊,号毗钵尸如来、应、正等觉,出现于世。 其佛有二弟:一名皤私瑟吒、二名跋罗陀皤阇。 其皤私瑟吒,于佛教诲专勤修习而不放逸,证阿罗汉果。 其跋罗陀皤阇,受持三藏,讽诵通利,为大法师。 后于异时,有一长者,于法师处深生净信,为其法师建一住处,所须资具悉皆严备。 时法师启请皤私瑟吒罗汉,愿来同住。 彼闻即至。 长者见其身心寂然仪容挺特,倍加净信,严办种种香美饮食而以供养,持上妙衣用为奉施。 弟生嫉妬,作如是念:『我与长者久为门师,往还来去,未曾施我如是上衣,暂见我兄敬心奉服。 』作是念已,即于兄处求其长短。 兄觉弟心有异,系念观察知弟嫉妬,即将上衣而与其弟。 虽得其衣,亦于兄处更求瑕隙。 后于异时,长者使女于寺中为女工作,法师告曰:『贤首! 汝能为我作不? 』女曰:『圣者! 欲何所遣? 』法师报曰:『可着此衣归家作业。 长者若问:「从谁得衣? 」报言:「圣者! 皤私瑟吒。 」复若问言:「因何事与? 」答言:「男子之意,缘女人与。 」』女着衣归,家人问答一一同前。 长者闻已,于罗汉处生不净心。 大人之法,深虑轻慢,因从此去。 汝等苾刍! 于意云何? 往昔法师者,岂异人乎? 我身是也。 由怀憎嫉出言轻谤,由斯业故,经于多岁、百岁、千岁、多百千岁生地狱中,受诸楚苦。 残业力故,成正觉后,外道梵志,令淫女媚容谤讟于我。 」 时诸苾刍复白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成正觉后,被嘴端摩纳婆女诽谤世尊。 」佛告诸苾刍:「如来往昔自作斯业,广说如前。 乃往古昔波罗痆斯大都城中有一婆罗门,学该明典,五百童儿从彼受教。 其波罗痆斯侧近人众,咸皆尊重,恭敬供养,犹如真阿罗汉。 时有五通仙,游行人间,至波罗痆斯。 城内人民,见彼仙人身心寂然容颜调顺,皆生净信。 所与福业,咸诣仙处,恭敬供养。 其婆罗门,无人敬仰,利养寡薄,于仙人处心怀嫉妬,作恶思念,告诸学童:『而此仙人深怀贪欲。 』诸学童儿各各亦言:『诚如师说,仙实怀欲。 』而此诸童所去之处,咸告诸亲及余长者婆罗门等:『而彼仙人深怀贪欲。 』人众闻已,心生异念。 贤仙之类,多虑轻慢,舍之而去。 汝等苾刍! 往昔之时婆罗门者,岂异人乎? 我今即是。 其五百童儿者,今此五百苾刍是。 由我嫉妬于仙人处说贪欲语,由斯业故,经于无量百千岁中,堕在地狱受诸苦恼。 残业报力,成正觉后,与五百苾刍俱,嘴端摩纳婆女而来诽谤。 」 佛复告诸苾刍:「乃往古昔波罗痆斯大都城中有王名曰梵授,以法治化,人民炽盛丰乐安稳。 于此城内有一淫女名曰贤首,衒色济命。 时有丈夫名曰为偶,志怀恶性。 其人遂送衣服璎珞,奉彼淫女,意求交欢。 贤首着衣欲诣偶处,出门遂逢别有一人,持五百金钱命言:『贤首! 可来同欢。 』女作是念:『我今若往,何能获此五百金钱? 交来资儭,不应弃舍,宜可还家共为欢会。 』念已,便命使女往告为偶:『愿仁少待,容我梳洗庄严身首。 』使女往报。 持钱其人有多营务,共彼暂欢舍之而去。 女复作念:『时将稍过,我若往彼,能称意不? 』念已,又告使女曰:『汝可更往诣为偶处报言:「圣子! 梳洗已毕,于何芳园而来共戏? 」』女往报已,彼便问曰:『或言未严,或言已毕。 是何言说? 』使女来往,情生忿恚,所有私窃具向彼陈:『着仁衣璎,与别男子共为交欢,所以使我有斯言说。 』其人闻已欲情顿息,起杀害心、起忿怒心,作如是报:『可来于某芳园之中。 』使女既报,淫女即至,其为偶告曰:『着我衣璎,共他交会,为用耶? 』淫女曰:『圣子! 此是我咎,非仁之过。 女人之类生多过恶,愿仁容恕。 』为偶怀瞋,以毒害心拔刀斩首。 时从使女见已,高声唱叫:『祸哉! 杀我大家! 杀我大家! 』人众闻声,咸悉疾来。 时有独觉名曰极乐,在此园林树下住定。 其人恐怖,速将血刀置独觉前,疾走一边入人众内。 人众来观,见血污刀在独觉前,咸言:『杀者必是此人。 』即共周围,以瞋恚心各作是言:『咄哉! 出家者,仁被法服大仙幢相,作斯恶业。 』独觉告曰:『我何所为? 』人众报曰:『共贤首淫女而相欢合,便以刀杀。 』独觉答曰:『我怀寂静,岂容作恶。 』虽有实陈,皆不信受,以绳反缚,送于王所启陈上事。 王不推寻,便出勅曰:『既为斯过,可宜早杀,赤鬘绞颈。 』青衣脍子手执利刀,威仗严围,遍告城中及四衢路:『而此出家,为杀贤女,王勅严法。 』即将独觉于彼芳园而欲杀之。 为偶见已,作如是念:『苦哉出家! 持戒德行无辜枉遭,此是我过;虚令遣他至于死处,事不应为。 』作是念已,速诣王所,启言:『大王! 向出家人,无辜枉被,奉勅依法,此是我过,愿王鉴知。 具陈上事,望恩容恕。 』汝等苾刍! 于意云何? 往古昔时名为偶者,岂异人乎? 我身是也。 由斯业故,经百千岁,常在地狱,受诸苦恼。 余残业报,成正觉后,他来傍我。 」 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成正觉后,与四百九十八苾刍,于边界城而食马麦;舍利子、大目乾连受天供养。 」佛言:「诸苾刍! 如来往昔自作斯业,乃至果报还自受。 汝等谛听! 乃往古昔人寿八万岁时,有佛世尊,名毗钵尸如来等正觉,十号具足,出现于世,与八万苾刍前后围绕,往亲慧王都。 于时城中有一婆罗门,教五百童儿婆罗门法,人众尊重,恭敬供养,事同罗汉、佛及僧伽。 至王都已,其婆罗门,无人敬重供给资济,于佛僧处,深生嫉妬。 是时众多有学无学苾刍,晨朝着衣持钵入城乞食,获诸精妙上馔香食,满钵而出。 婆罗门见,问言:『咄哉苾刍! 云何获食? 我欲观见。 』苾刍怀直,便示其食。 彼增嫉妬,告诸弟子:『汝等当知! 此秃沙门,不应供养如此上馔,应须施与浑麁大麦。 』彼诸弟子闻师此语,亦各咸言:『诚如师说,应合食麦。 』于其众中有二摩纳婆,情怀敬信,作如是言:『报亲教师,勿作是语。 此诸沙门,应供天馔,非但人食,何意说言:「应合喫麦。 」』汝等苾刍,于意云何? 往昔之时婆罗门者,岂异人乎? 我身是也。 由于彼佛声闻弟子处怀嫉妬心出麁恶语,经于无量百千岁中,常食麁麦。 余业报故,成正觉后,与此四百九十八苾刍,尚食马麦。 其二摩纳婆者,即舍利子、大目连是。 」 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六年苦行? 」佛告诸苾刍:「如来昔时自作斯业,广说如前。 」乃至颂曰: 「假令经百劫,所作业不亡; 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汝等谛听! 乃往古昔,于无比聚落有一陶师名曰喜护,广如《中阿笈摩.王法相应品》中说。 汝等苾刍! 于意云何? 往昔之时无上摩纳婆者,岂异人乎? 我身是也。 由我昔于迦摄波佛处说云:『苦行未证具智。 』由斯业力,六年苦行不能证成无上等觉。 我若当时于彼佛所而不追悔、愿求当来等正觉者,纵更经三无数大劫修诸善品,犹未成佛。 」 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成正觉后,身现痛疾。 」佛言:「汝诸苾刍! 如来往昔生在异类,自作斯业,广如上说。 汝等苾刍! 乃往古昔有一聚落,于聚落中而有医师。 时有长者男,因有患请医令疗。 医与方药,病即得损,长者将少财贿奉医。 后于异时,长者三度身遭患病,医亦与差,长者竟无别赠恩报。 医怀忿恚,作如是念:『彼人三度遭极苦患,我与除损,不能酬恩。 更若遭疾,当与某药令彼愚人内情断绝。 』后于异时,长者子复宿疾发动,同前请医。 医以恶心,与不宜药,致令病者肠绝段段。 汝等苾刍! 于意云何? 往古昔时善医师者,岂异人乎? 我身即是。 由我恶心令长者子服其毒药,由斯业故,经于无量百千岁中,堕在地狱受诸苦恼。 余残业报,成正觉后,身患背痛。 」 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成正觉后,他诛释种,世尊头痛。 」佛言:「汝诸苾刍! 如来往昔自作斯业,还自受报,广如余说。 汝等苾刍! 乃往古昔,流惠河边有五百人,捕鱼为业。 时大海内忽有二大鱼流入彼河,诸人捕获,共作是议:『若断鱼命肉便臭烂,无人顿易,宜可绳系。 有须买者,续截秤卖,庶得精新。 』作是议已,以绳系缚,有人买者,割截续与。 当割之时,鱼遭大苦,踠转血流,河水变赤。 时有小儿,见河血色,情怀喜笑而为畅适。 汝等苾刍! 于意云何? 其捕鱼师小儿者,岂异人乎? 我身即是。 由于往昔当杀鱼时,我心畅适。 由斯业故,经于无量百千岁中,当患头痛。 余残业报,成正觉后,诛释种时,我头苦痛。 」 时诸苾刍复白佛言:「大德世尊! 先作何业? 成正觉后,尚遭背患风痛。 」佛言:「诸苾刍! 如来往昔生在异类,自作斯业,今还自受,广如余说。 汝等苾刍! 乃往古昔,有一壮士游历邦国,至一王都。 其王复有一大壮士,力无敌对。 二士相知,为欲赌当衣服故,即共相扑。 壮士常法,相共执手,即知强弱。 其外来者执王壮士手已,知彼力士不能得胜。 王都壮士报外来者:『仁今当知,我族在此,长居王都,积代有名。 知仁有力,勿扑于我,使族不诮。 我有妙女,当嫁与君。 』彼闻此说,默自取弱,三度如是,竟不与女,情生不忍。 至第四度,相扑之时方便高擎,以瞋恚力掷着地上,扑王壮士嵴骨折死。 汝等苾刍! 于意云何? 往古昔时外来壮士,扑王壮士嵴骨折死者,岂异人乎? 我身即是。 由斯恶业,经于无量百千岁中,堕在地狱受诸苦报。 余业报故,成正觉后,尚遭背痛。 以是义故,我常宣说:黑业黑报、白业白报、杂业杂报。 汝等应当舍黑杂业,常修白业,如是应学。 」 尔时世尊与五百阿罗汉,于无热恼池说先业报已,便即隐没,于室罗伐城东鹿子母园所住处现。 彼闻佛至,速诣佛所,顶礼佛足;为说妙法,示教利喜,默然而住。 时鹿子母从坐而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白言:「世尊! 唯愿慈悲,与五百圣众明日就宅受我微供。 」佛便默然。 知佛受已,奉辞还家,严办种种上妙香馔,令使白佛,广说乃至知众饱已,收钵洗毕,为听法故,取一卑席,对佛而坐。 佛为说微妙法,示教利喜,从坐而起,至于住处。 就座坐已,告诸苾刍:「其鹿子母而自忘失,请佛僧伽就家供养,不请世尊说施伽他。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药事卷第十八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3:25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39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