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十诵律卷第五十八 内容: 十诵律卷第五十八(第十诵之三) 后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罗译 比尼诵盗戒之余 诸比丘自相语言:「共作贼去来。 」答言:「随意。 」是比丘发去,中道心悔生惭愧:「我等云何于善佛法中以信出家而作贼耶? 」作是念已便不复去,心疑:「我等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诸比丘自相语言:「共作贼去来。 」答言:「随意。 」发去时,中道一人心悔生惭愧:「我云何于善佛法中以信出家而作贼耶? 」复作是念:「若我不去,余人或当杀我,当共去。 我不用物、不取分。 」作是思惟已逐去,逐去已是中不夺他物,亦不取分。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犯波罗夷,得偷兰遮。 」 又复诸比丘自相语言:「共作贼去来。 」答言:「随汝等意发去。 」去到处都无所得。 是诸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诸比丘自相语言:「共作贼去来。 」答言:「随汝意发去。 」是中半比丘逻道,半比丘取物,逻道者言:「我等不取他物,无罪也。 」后生疑:「我等作如是事,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诸比丘自相语言:「共作贼去来。 」答言:「随意。 」发去已半得物,半不得物,不得物者言:「我不得他物不取分,无罪也。 」又复生疑:「我等将无得波罗夷?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又复诸比丘自相语言:「共作贼去来。 」答言:「随意。 」相语言:「当少少取,莫令具足。 」取已合众人物欲分,物满五钱,诸比丘生疑:「我等将无得波罗夷耶? 」以是事白佛,佛言:「随人取物离本处计直。 」 守逻人与比丘衣,比丘不取,作是念:「是中谁是檀越? 谁是主? 」是事白佛,佛言:「但随施者受。 」 有贼捉弟子将去,和上还夺取,和上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以是事白佛,佛言:「若决定属贼,得波罗夷。 若未决定,无罪。 阿阇梨近行弟子亦如是。 」 有贼捉一比丘将去,还自盗身走来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以是事白佛,佛言:「自偷盗身无罪。 」 比丘持可税物行到关门,作是念:「我若持是物过得波罗夷。 」又作是念:「是税直我宁持与若佛法僧、若和上阿阇梨、若父母。 」如是思惟已,为守关人共软语言:「我持是物供养若佛法僧、若和上、阿阇梨、若父母。 」「因是物与他,若作信、若作自供所须,如是等口软语力得过,无咎。 飞过无罪。 」 比丘从余比丘借独坐床已作是念:「我后不复还。 」主求索言:「长老! 还我床。 」作是言:「不与汝。 」寻生疑悔心:「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比丘从他借经卷已作是念:「我不复还。 」主来索言:「长老! 还我经来。 」作是言:「不与汝。 」寻生疑悔心:「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比丘偷弊衣囊,囊中有大价衣,见已生念:「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计衣囊价直五钱,得波罗夷。 若不直,得偷兰遮。 」 诸贼持酒至阿兰若处,饮半藏半,诸比丘游行林中见酒,语弟子:「持到住处用作苦酒。 」弟子随教持归。 贼还求酒不得,贼到诸比丘所问言:「长老! 彼处酒汝持来不? 」比丘言:「持来。 」贼瞋言:「汝是贼贼。 」比丘言:「何故贼贼? 」贼言:「我是贼,汝复偷我,故言贼贼。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世尊! 我谓是酒无主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物,应好思量已取。 」 诸贼持肉至山林中,食半藏半。 诸比丘游行林中见肉,语诸弟子:「持到舍以供明日。 」弟子随教持归。 贼还求肉不得,到比丘所问言:「长老! 彼处肉汝持来不? 」比丘言:「我持来。 」贼瞋言:「汝是贼贼。 」比丘言:「何以故贼贼? 」贼言:「我是贼,汝复偷我,故言贼贼。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世尊! 我谓是肉无主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物,应好思量已取。 」 诸贼破城邑聚落,若持钱物上至阿兰若处,后官力来围绕是处,是贼怖畏急故,持物施诸比丘,施已便出去。 诸白衣来,见物在比丘所,语言:「长老! 此是我物,今在汝手。 」比丘言:「贼布施我。 」诸白衣言:「谁信汝语? 汝或自作贼,或从贼得。 」诸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佛言:「莫从贼取物,若贼主与当取。 取已便染坏色着。 若坏色已,主故索者当还。 」 有居士脱衣着道边便利,有纳衣比丘,见四向顾视不见人,便取持去。 居士言:「比丘莫持我衣去。 」比丘不闻故去不止,居士走逐夺取,语言:「比丘法应不与强取耶? 」比丘答言:「我谓是衣无所属。 」居士言:「是我衣非无所属。 」比丘言:「若是汝衣持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谓无所属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见物应好思量已取,物实有所属,似无所属。 」 诸人有亲里死,弃着死人处。 是国土人法好净洁,脱衣着死人处外,然后入烧尸。 纳衣比丘见是衣,四顾不见人,便持去。 白衣见已语比丘言:「莫持我衣去。 」比丘不闻其言故去不止,白衣走逐捉夺衣取,语言:「比丘法应不与取耶? 」比丘答言:「我谓是衣无所属。 」白衣言:「是我衣非无所属。 」比丘言:「若是持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谓无所属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物,应好思量已取。 有物实有所属,似无所属。 」 浣衣人持诸衣,浸着水中忘去,到余聚落。 还忆念言:「我不失是衣耶? 」尔时纳衣比丘,求弊纳衣故到是处,见是衣四顾不见人,便持去。 浣衣人来见比丘持去,语言:「莫持我衣去。 」比丘不闻故去不止,浣衣人走逐捉夺取语言:「比丘之法应不与取耶? 」比丘答言:「我谓是衣无所属。 」浣衣人言:「是我衣非无所属。 」比丘言:「若是持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谓是无所属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物,应好思量已取。 有物实有所属,似无所属。 」 复有浣衣人,持衣至水边,浣浣已绞捩,晒已一处坐看。 有纳衣比丘求弊纳衣,是处见衣,四顾不见人,便持去。 浣衣人来见比丘持衣去,语比丘言:「莫持我衣去。 」比丘不闻故去不止,浣衣人走逐捉夺取语言:「比丘法应不与取耶? 」比丘答言:「我谓是衣无所属。 」浣衣人言:「是我衣非无所属。 」比丘言:「若是汝衣持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谓无所属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物,应好思量已取。 有物实有所属,似无所属。 」 有一小儿,持舍勒终日在道中戏,忘舍勒归去。 纳衣比丘求弊纳衣,到是处见已,四顾不见人便持去。 小儿舍有女出见,语比丘言:「莫持我舍勒去。 」比丘言:「我道中得。 」女人言:「我小儿持舍勒终日道中戏,忘持归,汝莫持去。 」比丘言:「若是汝许便持去。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谓是无所属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衣,好思量已取。 」 诸纳衣比丘,着不净污纳衣,诸天神金刚神不憙,亦失威德。 是事白佛,佛言:「不净污纳衣不应着,着得突吉罗。 」 有一居士闻诸释子比丘能着纳衣,持大价[叠*毛]裹八枚钱,着粪壤中令缕现,远处立看。 有一纳衣比丘,求弊纳故到是处,见缕已便取。 取已见是大价[叠*毛],便持去。 居士唤言:「长老! 是我[叠*毛],汝莫担去。 」比丘言:「我自粪壤中得,何预汝事? 」居士言:「我闻释子比丘能着弊纳衣,我欲试故,持大价[叠*毛]裹八枚钱。 是[叠*毛]中有八枚钱,若不信我可数看。 」数看已实有八枚钱。 比丘言:「若是汝许便持去。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谓无所属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物。 应好思量已取。 」 有一纳衣比丘,藏纳衣着一处,入舍卫城乞食。 更有纳衣比丘,求弊纳故到是衣边,见已四顾不见人便持去,以水浣之祇桓门边晒。 衣主比丘乞食还,久求不得,欲入祇桓见在门边,语取衣比丘言:「长老! 汝得波罗夷耶? 」取衣比丘言:「何以故? 」衣主言:「我纳衣汝辄持来。 」取衣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谓无所属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物,应好思量已取,藏物异、无所属物亦异。 」 憍萨罗国近死人处,有诸天祠舍,守祠舍人浣衣绞捩,晒已不收捡,风吹堕死人处。 有一比丘死人处住,观死尸见是衣,四顾不见人便持去,守祠人见语言:「长老! 莫夺我衣去。 」比丘言:「我死人处得,何预汝事? 」守祠人言:「是我衣,我浣绞捩晒,有小因缘不时收捡,风吹堕死人处。 」比丘言:「若是汝衣便持去。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谓无所属故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见物应好思量已取。 」 诸比丘取属死人处中衣,诸旃陀罗言:「长老! 莫取。 我是中输税物。 」诸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佛言:「从今日有属死人处衣,比丘不应取。 若取得罪。 」 尔时于属死人处外边,捡取小叚弊纳,诸旃陀罗亦不听取。 是事白佛,佛言:「是中若遮莫取。 若取得突吉罗。 」 有一居士,请佛及僧明日食,佛默然受。 居士知佛受已,头面礼佛足右绕已去,到自舍是夜办多美饮食。 办食已晨朝敷座处,时到遣使诣佛所,白佛言:「世尊! 食具已办,唯圣知时。 」佛及众僧入居士舍,长老耶舍守僧坊请食分。 给孤独居士二小儿,到祇桓僧坊中庭游戏,诸贼欲侵恼劫夺。 耶舍比丘见已作是念:「此儿可愍,无所知故,当为是贼伤害劫夺。 」即入禅定,以神通力起四种兵,诸贼见已心大怖畏,谓是官力、若聚落力所见围绕,我或当了。 如是思惟,便疾远去。 诸比丘来语耶舍言:「汝得波罗夷。 」耶舍言:「何以故? 」诸比丘言:「贼欲侵恼夺是儿物,汝便为夺取故。 」耶舍生疑,是事白佛。 佛知故问:「汝云何夺取? 」耶舍言:「我现神通力。 」佛言:「现神通力取无罪。 」 有一居士,请佛及众僧明日食,佛默然受。 居士知佛默然受已,头面礼佛足右绕已去,到自舍是夜办具多美饮食,办已晨朝敷坐处,时到遣使诣佛所,白佛言:「世尊! 食具已办,唯圣知时。 」佛及众僧入居士舍,一比丘守僧坊请食分,新诵咒术。 给孤独居士二小儿,到祇桓游戏,诸贼欲侵恼劫夺。 比丘见已念言:「是儿可愍,无所知故,为贼所伤害劫夺。 我新诵咒术,可试诵救是小儿,有验以不? 」即诵咒术,时有四种兵出,诸贼见已心大怖畏,念言:「是或官力、若聚落力围绕我,我或当了。 」如是思惟已,便疾走去。 诸比丘来语守僧坊比丘言:「长老! 汝得波罗夷。 」守僧坊比丘言:「何以故? 」诸比丘言:「人欲侵恼夺是儿物,汝便夺取故。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比丘言:「我试诵新咒术,救是小儿故,出四种兵取。 」佛言:「若诵新咒术取无罪。 」 旧比丘到余聚落,众僧分衣,是比丘有善知识,为是比丘取衣分。 是比丘从聚落还,善知识比丘语比丘言:「长老! 为汝取衣分。 」是比丘言:「何以故取? 」善知识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若比丘不语,不应为他取衣分。 若取得突吉罗。 」 旧比丘到余聚落,众僧分衣,是比丘有二共行弟子。 是二弟子不相知故,各为和上取衣分。 后二弟子自相语言:「汝亦取衣分,我亦取衣分,谁具足得波罗夷耶? 」心生疑,以是事白佛,佛言:「不犯。 从今日应自相语令一人取。 取时当言:『我与某甲比丘取衣分。 』」 有一比丘病,众僧分衣,看病比丘为取衣分。 是病比丘死,诸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佛言:「若先死后取衣分者,应还归本处。 若先取衣分后死者,应同死比丘余物分。 」 有一居士数数用众僧田,不与众僧税直。 是居士后时欲种,旧比丘来语居士言:「汝数数用众僧田而不与直,汝今莫种。 若欲种者当与僧价。 」居士闻是语故强种,时旧比丘卧地遮犁,居士惭愧即休不种。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莫身作可羞事。 」 有一比丘盗佛图物,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若有守护者应计直。 若具足,得波罗夷。 」 旧比丘令人种众僧田,是众僧田近一居士田,比丘亦令人种居士田。 居士语比丘言:「莫种我田。 」比丘言:「我自种众僧田,何预汝事? 」居士言:「是田我有,非人作证。 」是国土诸田中,以橛若死人脚骨头骨,着土中为识。 居士示其相,比丘见已惭愧舍犁牛去。 是比丘后还复遣人过相种,居士后见语比丘言:「我先与汝共诤时,出地相已不知耶? 今日云何复种? 」是比丘即舍犁牛去,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应计价直。 若具足,得波罗夷。 不具足得偷兰遮。 」 有一比丘,不与取花树,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应计是花树价直。 若具足,得波罗夷。 果树亦如是。 」 有一比丘破凋巢,时凋常来围绕精舍空中悲鸣。 佛问阿难:「是凋何故大悲鸣耶? 」阿难言:「有一比丘破其巢,是故悲鸣。 」佛言:「从今日不应破凋巢。 若破得突吉罗。 」 复有比丘取凋巢煮染,时凋常来围绕精舍空中悲鸣。 佛问阿难:「是鵰何故悲鸣? 」阿难言:「有一比丘取巢煮染,是故悲鸣。 」佛言:「从今日不应取凋巢煮染。 若取得突吉罗。 」 有居士萝卜园盛好,一比丘诣居士所语言:「与我萝卜。 」居士问言:「汝有价耶? 为当直索。 」比丘答言:「我无价。 」居士言:「若人须萝卜者当持价来。 若我直与云何得活? 」比丘言:「汝心定不与我耶? 」居士言:「我定不与汝。 」时比丘以咒术力咒令乾枯。 是比丘如是作已,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应计是萝卜直。 若具足,得波罗夷。 若不具足得偷兰遮。 茎园、花园、叶园、果园,亦应如是计价直。 」 有马行食,比丘以一束草示马,马随比丘去。 比丘指示余草,心念使食他草。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诸比丘游行憍萨罗国向舍卫城,共估客俱来,是中有嶮道。 诸估客乘好马语诸比丘:「汝亦乘如是好马令疾过嶮道。 」是中有比丘乘是好马,生心作是方便:「是马可得。 」身亦小动,寻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估客乘满船宝,比丘寄载渡河,生心作如是方便:「是宝可得。 」身亦小动,寻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一估客,载满船宝渡水,船没水中宝物沉下,衣箱随流而去,船主怖惧不得往取。 有比丘下流洗,见已取持去,估客见已语比丘言:「莫夺我衣箱。 」比丘言:「我自水中得,何预汝事? 」估客言:「我船没水中沉失宝物,衣箱随流下,我怖惧故,不得时取。 」比丘言:「若是便持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有一比丘,持四方众僧物移着余坊,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突吉罗。 」 诸贼牵牛上至阿兰若处系着树而去。 诸比丘食后经行林中,见绕树挽靷。 比丘怜愍解放,寻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突吉罗。 」 舍卫国有一天神像,能与人愿。 有一居士从求所愿,得随意愿欢喜故,以白[叠*毛]裹天像身。 是中有比丘名黑阿难,有大力不畏神像,夺神[叠*毛]持去。 后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天神像能护人身,有一居士从求所愿,得随意愿。 是居士欢喜故,以金鬘系头上,黑阿难大勇健,欲往夺金鬘。 欲到神便怖之,是比丘心惊毛竪,犹故不畏,降伏此神夺金鬘持去。 后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舍卫国有居士妇,到阿耆罗婆河边浴。 是诸居士妇,脱庄严具衣服,着岸上入水洗浴。 岸边树上有猕猴来下,持珠璎珞还上树去。 是居士妇自恣洗浴竟上岸着衣,求珠璎珞久不得,便舍去。 猕猴见去已,还持璎珞着本处已还上树。 比丘食后游行,树林中见是璎珞,识其主便持还居士妇。 居士妇言:「比丘汝是贼,偷我璎珞,心悔已方还我。 」比丘言:「我不尔。 」居士妇言:「汝云何得? 」是比丘以是事具说。 比丘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经行道头窟上,康郎鸟在上作巢,常持骨及弊纳衣来弃着地,经行比丘便坏是巢,是鸟常来围绕精舍空中悲鸣。 佛知故问阿难:「是鸟何故悲鸣? 」阿难言:「有一比丘坏巢,是故悲鸣。 」佛言:「从今日不应坏是康郎鸟巢。 若坏得突吉罗。 」 诸比丘一处有库藏,以饮食钱物着中,鼠从穴中出,偷钱物弊衣饮食持入穴。 诸比丘疑:「谁偷是物去? 」时有一比丘,乞食置库边,待时至当食。 鼠从库中出,持食入穴。 比丘见知是鼠偷物,是比丘坏是穴,亦得鼠物,亦得自物尽自取。 诸比丘言:「汝得波罗夷罪。 」是比丘言:「何以故? 」诸比丘言:「汝取鼠物故。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 从今日当取自物,鼠物不应取。 」 一比丘在房中卧,夜鼠持食来着床下。 比丘早起澡手,从净人受已便食。 诸比丘不大见是比丘乞食,手足常净洁,便问言:「长老! 不见汝乞食,手足常净耶? 」是比丘言:「诸长老! 有鼠夜持食来,着我床下,我早起澡手已,从净人受已食,是故我常不乞食,手足净洁。 」诸比丘言:「长老! 汝得波罗夷。 」是比丘言:「何以故? 」诸比丘言:「鼠不与,汝自取食故。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语诸比丘:「汝莫说是比丘事。 何以故? 是鼠次前世,是此比丘父,爱念子故,见便心爱故,常持食着床下,是比丘无罪。 」 有诸猎师,逐鹿走入僧坊,是猎师来求鹿,诸比丘不与。 猎师久不得,便还去。 诸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复有一猎师,以无毒箭射一鹿,逐走入僧坊。 猎师来求,比丘不与,久不得便还去。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有一猎师,以毒箭射鹿,鹿走入僧坊。 猎师来求,比丘不与,猎师言:「是鹿被毒箭必当死。 」比丘言:「死便死,不得与。 」猎师久不得便去,去未久鹿便死。 诸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佛言:「应还归猎师。 」 有诸猎师作鹿弶,比丘以快心坏,得偷兰遮。 以怜愍心坏,得突吉罗。 有捕鸟师张[(ㄇ@人)/沓],比丘以快心坏,得偷兰遮。 怜愍心坏,突吉罗。 诸捕鸟师张罗,比丘快心坏,得偷兰遮。 怜愍心坏,得突吉罗。 有捕鸟师张细网,比丘以快心坏,得偷兰遮。 怜愍心坏,得突吉罗。 捕鸟师有笼鸟车,比丘快心坏,偷兰遮。 怜愍心坏,突吉罗。 卖衣人买衣比丘,见是衣便持去,卖衣人言:「莫持我衣去。 」比丘言:「我持衣示彼已还归汝。 」后生心欲不复还,寻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比丘使木师作,不与木师价,木师索直。 比丘生心不与,寻生疑悔:「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一比丘,取陶师瓦器不与直,陶师从索与我价,比丘生心不与,寻生疑悔:「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比丘从店肆买物不与价,店肆卖物人从索价,比丘心生不与,寻生疑悔:「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病比丘,与诸看病比丘价言:「汝持是价作三新粥,我啜是粥亦与众僧。 」是看病诸比丘作是言:「我何为以是价作粥与众僧,我等但作少粥与病人,是钱我等当自分取。 」共作是筹量已,作粥与病人,钱便共分取。 是诸看病比丘即时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突吉罗。 」 有一比丘病思饼,与诸看病比丘价言:「汝持是价作饼,我自食亦与众僧。 」诸看病比丘作是言:「我何为以是价作饼与众僧? 我但作饼与病比丘,是钱我等当自分取。 」共作是筹量已,作饼与病人,钱便共分取。 是诸看病比丘即时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突吉罗。 」 有一比丘病,多有钱,作是念:「我死后众僧必当分我钱,我今当令僧不得分。 」念已语看病人言:「作摩沙豆羹与我来。 」看病人作羹与,以小因缘故,看病人出。 病人以钱着羹中合啜,是食难消故便死。 看病人持弃死人处,诸鸟来破腹出肠钱堕地。 时众僧即打揵椎,呼看病人来言:「是死比丘多有钱,汝持来众僧当分。 」诸看病比丘求钱不得。 有一塚间比丘,到死人处观无常,见是钱持来与众僧,即生疑悔:「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有病比丘多有田地,语诸看病人言:「唤诸比丘来,我处分此地,与佛与众僧若与人。 」诸看病人生念:「病比丘若以是地与佛与众僧与人,我等无所得。 」便不为唤诸比丘。 病比丘死,诸看病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佛言:「莫以小因缘违逆病人语,当随病人处分皆为作。 」 有病比丘,多衣钵多生活物。 病比丘语诸看病比丘言:「唤诸比丘来,我当处分是物与佛与众僧与人。 」诸看病人生念:「是病比丘若以是物与佛与众僧与人,我等无所得。 」便不为唤诸比丘。 病比丘死,诸看病比丘不知云何? 是事白佛,佛言:「莫以小因缘违逆病比丘语,当随所处分皆为作。 」 有东方比丘尼与波梨比丘尼共道行,波梨比丘尼在前,东方比丘尼在后。 波梨比丘尼失衣,东方比丘尼得。 共合一处时,东方比丘尼唱言:「谁失此衣,我地得? 」波梨比丘尼言:「汝取是衣耶? 」答言:「我取衣。 」主言:「汝得波罗夷。 」问言:「何以故? 」答言:「汝以盗心取。 」是比丘尼心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有施越比丘尼,喜得供养,大得酥、油、蜜、石蜜。 有一估客,见是比丘尼,心喜作是言:「善女! 汝若须酥、油、蜜、石蜜、随意我舍取。 」比丘尼言:「尔。 」作是请时,有余比丘尼闻,过数日便往到估客舍,诈言:「施越比丘尼须五升油。 」估客言:「用作何物? 」答言:「我持至比丘尼寺中。 」估客便与。 是比丘尼持至寺中,便服。 过数日,估客见施越比丘尼语言:「善女! 汝何以但索油,不索饭肉羹等? 」比丘尼言:「汝何所道? 」估客言:「先有一比丘尼来云:『汝索五升油。 』我便与。 」施越言:「好。 若更索余物亦应与。 」施越到彼比丘尼边言:「汝是弊比丘尼、恶比丘尼、贼比丘尼,汝得波罗夷。 」是比丘尼言:「何以故? 」施越言:「估客不施汝,汝诳他取油故。 」答言:「我非不与取,我以汝名字故取。 」是比丘尼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答言:「我以施越名字故取。 」佛言:「不得波罗夷。 故妄语故,得波夜提。 从今日不得诈称他名字取,若取得罪。 」 ◎ ◎舍卫城有估客,庄严船入大海,入已龙来捉船。 诸估客各自求所事神天,礼拜求愿犹不蒙恩、不蒙得脱。 中有一估客,是目连弟子,目连常出入其舍,此人即作此念:「若目连见念者,必得免济。 」如是思惟已,一心礼拜目连。 时长老目连以天眼见,即入禅定,以神通变作金翅鸟王,在船头立。 诸龙见是金翅鸟王,甚大怖畏,舍船沉没大海,诸估客皆得安隐。 往还到舍卫城,赞叹目连:「实成就大神通力,我等从海得脱,皆是目连恩力故。 」诸比丘到目连所语言:「汝得波罗夷。 」目连言:「何以故? 」诸比丘言:「是船属龙,汝便夺之。 」目连生疑,是事白佛。 佛知故问:「汝云何救? 」目连言:「我以神通力。 」佛言:「若以神通力救无罪。 」 舍卫国估客,出行城邑聚落治生,于嶮道中为贼围绕,不得进退。 诸估客各自求所事神天,礼拜求愿了不蒙恩、不能得脱。 中有一估客,目连是师,常出入其舍,此人即作是念:「若目连见念者必得免济。 」如是思惟已,一心礼拜目连。 时长老目连以天眼见,即入禅定,以神通力现四种兵。 诸贼见已即作是念:「此或是王力、若是聚落力来围绕,必不得出。 」如是怖畏舍远去。 诸估客从嶮道中得安隐。 往还到舍卫国,赞叹目连:「实成就大神通力,我等从嶮道得脱,皆是目连恩力故。 」诸比丘到目连所语言:「汝得波罗夷。 」目连言:「何以故? 」诸比丘言:「是估客属贼,汝便夺故。 」目连生疑,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云何救? 」目连言:「我以神通力。 」佛言:「若神通力救无罪。 」 长老毕陵伽婆蹉常出入一檀越舍,有一小儿,比丘到其舍时,一小儿接足作礼,接足而起。 是小儿在水岸边立戏,有船贼来渐渐诱进上船。 长老毕陵伽婆蹉以天眼见,即入禅定,以神通力在船头立,小儿见以如常法接足作礼,各以两手捉一足,是长老即时飞去,小儿随去到舍。 诸比丘到毕陵伽婆蹉所言:「汝得波罗夷。 」毕陵伽婆蹉言:「何以故? 」诸比丘言:「是小儿属贼,汝便夺故。 」毕陵伽婆蹉生疑,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云何救? 」答言:「我以神通力。 」佛言:「若以神通力救无罪。 」 洴沙王与竹园中众僧五百守园人,此五百人去竹园不远,作大聚落止住其中,贼常来劫夺。 长老毕陵伽婆蹉见以作是念:「宁可使此人为贼所娆害耶? 」即入禅定,以神通力作高垣牆,贼夜来作高梯,未办地以了,贼便怖畏舍去。 诸比丘到毕陵伽婆蹉所言:「汝得波罗夷。 」毕陵伽婆蹉言:「何以故? 」诸比丘言:「贼来坏聚落,汝便夺故。 」毕陵伽婆蹉生疑,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云何救? 」毕陵伽婆蹉言:「我以神通力。 」佛言:「若神通力救无罪。 」 跋难陀释子,夏末月处处游行历观诸寺,欲知诸寺安居僧数并物多少。 时到一处,诸比丘遥见从坐起,即与坐处。 问讯就坐小默然已,问诸比丘:「此住处众僧得安居施物不? 」诸比丘言:「得。 」问:「分未? 」答言:「未。 」跋难陀言:「持来与汝分。 」诸比丘持此物来令分,跋难陀与作分,上座得分已欲持起去。 跋难陀言:「上座小住勿便去。 」上座言:「住作何等? 」跋难陀言:「汝等已得财施,当与汝法施。 」是跋难陀辩才利根,能严饰语为说种种妙法。 上座心欢喜故,尽以物分与跋难陀言:「我分尽以施汝。 」第二、第三上座皆亦如是。 如是展转一切众僧亦如是。 如是展转至处处寺中,皆如是得多物,持衣幞来入祇桓。 尔时诸比丘在祇桓门边经行,遥见跋难陀来,作是言:「是跋难陀释子无惭无愧,有见闻疑罪,多欲无厌,持是衣幞来。 」渐渐近已,诸比丘问跋难陀:「何处得是多衣物来? 」跋难陀广说上事。 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嫌恨言:「云何比丘余处安居余处受物? 」诸比丘种种呵责跋难陀已,是事白佛。 佛以是因缘和合僧,佛知故问跋难陀:「汝实尔不? 」答言:「实尔。 世尊! 」佛种种因缘呵责跋难陀:「云何名比丘,余处安居余处受物? 」佛但呵责而未结戒。 佛复憍萨罗国一住处,与多比丘安居。 诸白衣居士见多众僧,为作房舍衣、家中衣、安居衣。 佛后岁还祇桓安居,是处有二长老比丘安居,此诸居士心念:「我等亦当如去年施法,令诸比丘得衣。 我得布施福不断绝。 」此诸居士如前所施,多持衣物至此住处,布施此二长老。 是比丘作是念:「是衣物分多,我等若分,知得何罪? 」竟不敢分。 跋难陀释子夏末月游行,从一住处到一住处,遍观诸住处安居僧数所得施物多少,又作是念:「佛去年安居处,是中必多有施物,今当诣彼。 」念已便去,是二长老遥见已,从坐起迎与坐处问讯。 跋难陀坐已小默然住,问:「是长老! 是处众僧安居有施物不? 」答言:「有! 」问言:「分未? 」答言:「未分。 」「何以故? 」长老答言:「是衣物多,我等人少,若分不知得何罪? 」跋难陀言:「汝未分者好,若分知汝等得何罪? 」二长老语跋难陀:「汝能分不? 」答言:「能。 」跋难陀言:「此中应作羯磨,不得直分。 」时二长老尽持衣出,着跋难陀前。 跋难陀分是衣作三分,语言:「汝二人坐一聚边。 」自坐二聚间,语言:「汝长老一心听羯磨言:『汝等二人一聚衣名为三,我一人二聚衣名为三。 』是羯磨好不? 」答言:「善好。 」持是衣裹缚欲担去。 二长老言:「是聚衣我等未分,云何便去? 」跋难陀言:「我若与汝分者,是中一好衣,应与知法人,然后当分。 」答言:「当与。 」即持一上价衣出着一边,分余衣作二分与二长老。 跋难陀即裹缚多衣物,担负到祇桓。 诸比丘祇桓门边经行,遥见跋难陀来,自相谓言:「此无惭无愧,有见闻疑罪,多欲无厌人。 」来渐渐近已问言:「跋难陀! 汝从何处得是多衣物来? 」跋难陀向诸比丘广说上事。 是中有比丘少欲知足行头陀,闻是事心嫌恨,种种呵责跋难陀:「云何名比丘,故夺二长老物? 」呵责已是事白佛。 佛以是因缘和合众僧,佛知故问跋难陀:「汝实尔不? 」答言:「实尔。 世尊! 」佛种种呵责跋难陀:「汝云何欺诳,故夺是长老比丘物? 」种种因缘呵责已。 语诸比丘:「是跋难陀,非但今世夺是二长老比丘物。 是跋难陀! 先世欺诳是二长老比丘夺物。 是事中间今听。 过去世河曲中有二獭在是中住,河边得一鲤鱼,无能分者,二獭守住。 有野干来饮水,见已问言:『阿舅! 汝作何等? 』獭言:『外甥! 我等得此大鱼不能分,汝能为我分不? 』答言:『能。 此中应依经书语分,不得直尔分。 』时野干即分鱼作三分:头为一分、尾为一分、中间肥者作一分。 作三分已问言:『谁憙近岸行? 』答言:『此是。 』『谁憙入深水行? 』答言:『此是。 』时野干言:『汝一心听说经书言:「近岸行者与尾,入深水行者与头,中间身分与知法者。 」』尔时野干口衔是大鱼身归去。 妇见持是大鱼来,说偈问言:『善哉智者! 何处得是满口无头无尾鲤鱼来? 』答言:『有愚痴不知断事憙斗诤者,智者因是得为王者,得增库藏。 此无头尾鱼,我以断事故得。 』」佛语诸比丘:「汝谓此二獭,岂异人乎? 即今二长老比丘是。 时野干者,岂异人乎? 今跋难陀是。 尔时跋难陀夺獭物故,今世亦夺。 」佛种种因缘呵责跋难陀已,语诸比丘:「从今日不应余处安居余处取物,若取得突吉罗。 」 阿难有共行弟子名直信,软善好人,常入出一居士舍。 是居士有二儿,居士得重病,直信比丘往问讯。 居士与施坐处,共相问讯。 是居士小默然已,语直信比丘:「若我死后观我二儿,若有好者当与户钥。 」作是语已便命终。 是直信比丘,即观善好儿便与户钥。 第二儿索分物,得户钥者不与。 时小儿到阿难所,言直信比丘,阿难便摈直信比丘。 直信比丘是释种子,语五百释子言:「为我求请和上听我忏悔。 」答言:「云何能令汝得忏悔? 」直信言:「汝等尽为我将男女小儿诣和上所,头面礼足在前坐,和上必当为汝等说法。 和上说法默然已,汝等尽留诸小儿便舍去。 和上必当言:『汝等将是诸小儿去。 』作是语时汝等当言:『听直信比丘忏悔者,我当将去。 』」诸释子言:「尔。 」时即五百诸释子,如直信比丘教,将小男女至阿难所,头面礼足在前坐,阿难为说法已默然。 诸释子留诸小儿便舍去。 时诸小儿啼哭,阿难语言:「将诸小儿去。 」彼言:「若听直信比丘忏悔者我当将去。 」阿难思量已语诸释子言:「我听忏悔。 」阿难后语弟子:「汝得突吉罗罪。 」 有二比丘共作善知识:一名旃陀罗,二名苏陀夷。 旃陀罗比丘有僧伽梨欲贸易,苏陀夷比丘须僧伽梨。 旃陀罗置僧伽梨着房中,苏陀夷谓旃陀罗欲贸是衣:「我今须之便试着看,若可身者我便取之。 」旃陀罗入见着己衣,便语言:「汝得波罗夷。 」苏陀夷言:「何以故? 」答言:「汝盗心着我衣。 」苏陀夷言:「不尔。 汝欲贸僧伽梨,我须之。 汝出后,我取试着看耳。 」时苏陀夷心生疑悔:「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 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答言:「我以同意取。 」佛言:「若以同意取无罪。 从今日非同意物不应取。 若取得罪。 有五种同意取:一、可信善知识;二、人现在;三、物现在;四、取时白他;五、取彼必欢喜,是名五种。 」 有二比丘共为善知识:一名须尸摩,二名和修达。 须尸摩能裁割衣,和修达须裁割衣,持衣财到须尸摩所,问言:「谁能割截是衣者,我当与是人钵。 」须尸摩言:「我能与汝裁割衣,汝与我钵不? 」答言:「能。 」须尸摩言:「若能与我钵者,留衣财着我边去。 」即便留衣去。 后须尸摩即与裁割,缝两向出叶卷牒已还主,语言:「我用汝衣财作衣讫,汝与我瓦钵来。 」和修达言:「汝是客作贫穷,不能自活人耶? 」答言:「汝不知耶? 我是。 」即时和修达,净洗钵着一面,未与便出去。 时须尸摩作自物想取持去。 和修达来不见钵,语须尸摩言:「善知识! 汝得波罗夷。 何以故? 汝以盗心取我钵。 」须尸摩生疑悔:「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 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答言:「我以自物想取。 」佛言:「无罪。 从今日不应为取物故与他作,若为取物故作得突吉罗。 不犯者,若彼言:『汝有事,我当代汝作,我若守僧房,汝当代我迎食分。 』如是无罪。 」 有二客比丘:一名阿逸多,二名舍摩达多。 是二客比丘向暮来,舍摩达多比丘着新染好衣,阿逸多见是衣即生贪心。 是二人共房舍宿,各自卷牒是衣缠裹置一处,以小因缘故是衣易本处。 阿逸多比丘,夜未晓谓己衣是舍摩达多衣,以盗心而持去,地了看乃是己衣,心生疑:「我将无以自盗衣故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取? 」答言:「我以盗心取。 」佛言:「先作故无罪。 从今日自衣不应以盗心取,若盗心取得偷兰遮。 」 放猪人失猪,诸贼在祇桓堑中杀猪取好肉持去,留肠着堑中。 诸比丘早起乞食,见是肠语弟子言:「持此肠煮,我乞饭食去。 」放猪人不见,求觅到是中,遥见烟便往看,见煮猪肠。 问言:「诸比丘此中煮何等? 」答言:「我煮猪肠。 」放猪人言:「我失猪,汝等煮猪肠,汝必偷我猪。 」诸比丘答言:「我等不偷汝猪,我于堑中得是肠耳。 」放猪人言:「诸比丘语我实,诸比丘若不肯语我实,我当向官言。 」言已,官人问比丘言:「汝实偷猪耶? 」比丘言:「不! 我自于祇桓堑中得。 」官人言:「此诸比丘终不能杀猪。 」即放比丘令去:「余时若空地见猪肠莫复取。 」是比丘于是诤讼事边得脱,诸比丘闻是事白佛。 佛言:「从今日如是不净弃物不应取,若取得突吉罗。 」有守甘蔗园人失甘蔗,守多罗园人失多罗果亦如是。 有诸人民亲里死,以白[叠*毛]裹弃着死人处。 时阿难游行是中,见便持去。 死人即动,语阿难言:「莫夺我衣。 」阿难还以[叠*毛]覆死人已去。 阿难到祇桓语诸比丘言:「某处死人以[叠*毛]覆。 」有比丘名黑阿难,凶健有力,问阿难言:「在何处? 」答言:「在彼处。 」即便往取。 时死人便动,语黑阿难言:「夺我衣。 」黑阿难骂言:「小鬼! 弊鬼! 汝何处有是衣,汝以贪着是衣故,生此鬼中。 」黑阿难持衣在前去,死尸啼哭逐后。 黑阿难持是[叠*毛]入祇桓中,祇桓中有大威德诸天鬼神,不听是小鬼入,时死尸堕祇桓堑中。 时黑阿难以[叠*毛]示诸比丘言:「此是死人衣,我持来。 」诸比丘问言:「死人今在何处? 」答言:「在祇桓堑中。 」诸比丘生疑,是事云何? 即以白佛。 佛语黑阿难:「还将死尸去置本处,还以白[叠*毛]覆。 行时当在后,莫在前。 在左边行,莫在右边。 近头边,莫近足。 勿令打汝。 」佛以是因缘语诸比丘:「从今日死尸若未坏,不应取衣。 若取得突吉罗。 」 有一比丘福德,喜得酥、油、蜜、石蜜。 一估客见是比丘语言:「大德! 汝须酥、油、蜜、石蜜,来至我舍我当与汝。 」比丘言:「尔。 」是比丘有共行弟子闻,作是念:「此估客常请我和上,自恣与酥、油、蜜、石蜜。 我今当往试之,实能与不? 」如是思惟已,过数日往索五升酥,估客即与,是弟子持着食中与和上。 过少时,估客见是比丘语言:「大德! 何以不索饭肉羹等,但索五升酥耶? 」比丘言:「汝道何等? 」答言:「大德弟子来,索五升酥不索余。 」比丘言:「好。 若更索余当与。 」是比丘到弟子所言:「汝得波罗夷。 」弟子言:「何以故? 」「估客不与汝,汝辄取估客五升酥故。 」弟子言:「我非不与取,是估客常自言:『请和上与酥、油、蜜、石蜜。 』我试往索,看为实能与不? 得酥还着和上食中,我不自用。 」是弟子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 故妄语故,得波夜提。 油、蜜、石蜜亦如是。 」 有一住处,林中虎杀鹿食肉,余骨肉在。 诸比丘食后经行林中,见此残鹿,见已自相语言:「持此残鹿着房中,明日当食。 」诸比丘持归着房中已,虎饥还至本处,求鹿不得,绕祇桓精舍吼。 佛知故问阿难:「虎何以故吼? 」阿难言:「诸比丘持虎残骨肉着房中,是故吼。 」佛言:「从今日虎残骨肉不应取。 若取得突吉罗。 何以故? 虎于肉不断望故。 若师子残肉可取。 何以故? 断望故。 」(第二波罗夷竟) ◎ ◎第十诵杀戒 佛在婆耆国婆求沫河边,佛与婆求沫诸比丘结不杀戒言:「先作无罪。 」是诸比丘生疑悔:「我多为诸比丘赞叹死,令发死心而杀,不知何时是先? 」佛言:「未结戒前婆求沫诸比丘一切时不犯,故说先作无罪。 」 有一比丘,以非人想杀人,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人作人想杀,得波罗夷。 人作非人想杀,得波罗夷。 人中生疑杀,得波罗夷。 非人非人想杀,得偷兰遮。 非人人想杀,得偷兰遮。 非人中生疑杀,得偷兰遮。 」 有一比丘久来病,有相识比丘来问讯,病人言:「觅刀与我。 」比丘言:「用作何等? 」病人言:「但与我来。 」即持刀与。 病人得刀,持入房坐床,以自割咽。 是相识比丘,过五六日已生疑:「是病人持刀入房,五六日不出,不还我刀,为作何等? 」即入房看,见病比丘死、刀在地。 是比丘作是念:「是病人死,是我因缘。 若彼索刀,我不与者则不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不应令病人得刀,若令得刀得突吉罗。 」 有比丘常入出一居士舍,是比丘早起着衣持钵入居士舍,居士行不在。 其妇为敷座处,坐已共相问讯,小默然已语比丘言:「共作淫欲来。 」比丘言:「莫作是语,汝夫甚恶。 」妇言:「我能令善。 」比丘出后,即与夫毒药,是居士食即死。 后时比丘,着衣持钵复到居士舍,是妇与敷坐处,坐已共相问讯,小默然已语比丘言:「共作淫欲来。 」比丘言:「姊莫作是语,我断淫欲人。 」彼言:「汝先何不语我是断淫欲人,我为汝故杀夫,而今方言我断淫欲人耶? 」比丘言:「我不教汝杀夫。 」彼言:「汝先言:『我夫甚恶。 』」比丘言:「我但言:『汝夫恶性。 』不教汝杀。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有一比丘,常入出一居士舍,是比丘中前着衣持钵入居士舍。 居士病,妇语比丘言:「共作淫欲来」。 比丘言:「汝夫病,云何作是语? 」答言:「我能令无病。 」比丘出后,妇即以毒药杀夫。 比丘后时,复着衣持钵到其舍,妇言:「作淫欲来。 」比丘言:「我断淫欲人,汝莫作是语。 」其妇言:「我为汝故杀夫,汝今云何方言我断淫欲人。 」比丘言:「我不教汝杀夫。 我言:『汝夫病,云何作此言? 』」是比丘生疑。 以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比丘杀心打人,是人若死,得波罗夷。 若不死得偷兰遮。 比丘以杀心打人,是人未死顷,比丘若狂、若返戒,得偷兰遮。 比丘瞋母堕胎,若母死,得波罗夷。 若儿死,得偷兰遮。 若俱死,得波罗夷。 俱不死,得偷兰遮。 若瞋儿故堕母胎,若儿死,得波罗夷。 若母死,得偷兰遮。 若俱死,得波罗夷。 俱不死,得偷兰遮。 比丘堕他胎若动胎,是人死已产出,得波罗夷。 若胎是鬼,死已产出,得偷兰遮。 若胎是畜生,死已产出,得波夜提。 比丘尼亦如是。 有一比丘病,语看病人言:「我欲得苏毗罗浆。 」看病人即与,饮已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有一梵志病疥瘙,到诸比丘所言:「我若得苏毗罗浆当得差。 」比丘言:「汝是贫穷乞儿腹中常空,何故生此疮? 」答言:「我曾有是疮,饮是浆得差。 」比丘与浆,饮已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有一人贯在木头极受苦恼,有一塚间比丘,到死人处观无常见此人,此人语比丘言:「我得苏毗罗浆,当得活。 」比丘即与,饮已便死。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有一人被截手足着祇桓堑中,诸比丘尼为听法故来到祇桓,闻是人啼哭声,女人轻躁便往就观,共相语言:「若有能与是人药使得时死者,则不久受苦恼。 」中有一愚直比丘尼,与苏毗罗浆,是人即死。 诸比丘尼语言:「汝得波罗夷。 」是比丘尼言:「何以故? 」答言:「汝若不与是人浆,是人不死。 」是比丘尼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与? 」比丘尼言:「我欲令早死,不久受苦故与。 」佛言:「是人死时,汝即得波罗夷。 」 阿罗毗国僧房中起新舍,比丘在上作,手中錾堕木师头上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作,应一心好观下。 」 复有阿罗毗国僧房中起新舍,比丘在上作,斧堕杀木师。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作,应一心好观下。 」 复有阿罗毗国僧房中起浴室,挽材上。 比丘少、材重,捉不禁,材堕杀木师。 诸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 」比丘言:「人少、材重,力不禁故失材。 」佛言:「无罪。 从今日当一心好观下。 」 复有阿罗毗国作治浴室故挽梁上,比丘少、梁重,捉不禁故,梁堕杀木师。 诸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知故问:「汝以何心? 」比丘言:「诸比丘少、材梁重,捉不禁故失。 」佛言:「无罪。 从今日作,当一心观,莫令杀人。 若人少不应挽重材。 」 阿罗毗国覆浴室故,囊盛泥牵上,绳断杀木师。 诸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作,应好用心,莫令杀人。 」 有一比丘,山上坐禅。 更有一比丘,在上推石,堕坐禅比丘头上即死。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欲推石时,当唱言:『石来! 石来! 』」 有一比丘在牛群中行,有恶牸牛逐欲触比丘,比丘走堕一小儿上,小儿即死。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应安详牛群中行。 」 有一比丘病久羸瘦嵴偻,作是念:「我何用是活,今可自投深坑死。 」即自投坑。 坑中先有野干噉死人,比丘堕上,野干死,比丘嵴便得直。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夜提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莫以小因缘便自杀。 」 有一比丘暖坐处坐,以衣自覆,有余比丘唤言:「起! 起! 」是比丘言:「勿唤我起,我起便死。 」余比丘复重唤言:「起! 起! 」便即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比丘狂以杀心打他,若是人死,得波罗夷。 若不死,得偷兰遮。 」 有一比丘病久,看病比丘看视故,作是念:「我看来久,是病人不死不差。 今不能复看,置令死。 」是看病人便不看故,病人便死。 是看病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一比丘病,多有衣钵财物,看病人瞻视来久,作如是念:「我今不能复看,置令死,财物当入众僧分。 」更不看故,病人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一比丘食不消故,以厚衣被自缠裹坐一处。 有余比丘来唤言:「起! 」答言:「莫唤我起,我起当死。 」有余比丘重唤言:「起! 起! 」便即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一比丘,痈疮未熟,有一比丘来破,是比丘即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若痈疮未熟破人死,得偷兰遮。 若破熟痈死,无罪。 」 有一比丘病,看病人久来与求随病饮食不能得,语病人言:「我久为汝求随病饮食不能得,今趣得食便噉。 」是病人趣得食,食故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一比丘病,看病人为多求药而不能得。 是看病人到病人所言:「我为汝故求随病药而不能得,汝今趣得药当服。 」是病人趣得便服即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 佛言:「若趣与药死者,得偷兰遮。 若与随病药死,无罪。 」 有一比丘病,语看病人言:「汝扶我起、扶我坐、与我着衣、扶我出房坐、与我洗浴、与我着衣、将我日中、将我阴中、还将我房中、令我坐、令我卧。 」是比丘即便死。 看病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 坐禅比丘睡,行禅比丘以法杖触令觉,即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 佛言:「是比丘刀风发,若触、若不触,必当死故,无罪。 」 坐禅比丘睡,行禅比丘以绵毱掷令觉,即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是比丘刀风发,若掷、若不掷,必当死故,无罪。 」 坐禅比丘睡,有一比丘持水灌头令觉,即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 佛言:「是比丘刀风发,若灌、若不灌,必当死故,无罪。 」 十七群众中有一小儿憙笑,诸比丘捉击攊,令大笑故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 佛知故问:「汝以何心? 」答言:「以戏笑故击攊,大笑故便死。 」佛言:「无罪。 从今日不应击攊人,若击攊得波夜提。 」 有一居士得新穀新菜,先与众僧后自噉。 有一阿兰若比丘常入出此居士舍。 是阿兰若中前着衣持钵入居士舍,至坐处坐共相问讯。 是居士见阿兰若,作是念:「是新穀新菜,当与此阿兰若,不与众僧。 」即持与阿兰若比丘。 诸比丘生念:「此居士常得新穀新菜,先与众僧然后自食。 今岁何以不与众僧耶? 」诸比丘自相问言:「谁是彼舍入出比丘? 」有比丘言:「有一阿兰若比丘常入出其舍,必当是彼所遮。 」诸比丘言:「唤是阿兰若比丘来。 」此比丘来已,诸比丘语言:「某甲居士,岁岁常持新穀新菜,先与众僧然后自食;今岁不与,必是汝遮。 」答言:「我何故遮? 」诸比丘言:「此比丘不肯直首,当以两木压取其辞。 」压时便死。 诸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一居士,常与众僧安居衣。 有一阿兰若比丘常入出其舍。 是比丘中前着衣持钵入居士舍,至坐处坐共相问讯。 居士见已作是念:「是衣我当与是阿兰若,不与众僧。 」念已即持衣与是比丘。 诸比丘作如是念:「某甲居士,常与众僧安居衣,今岁何故不与? 」共相问言:「谁是彼舍常入出比丘? 」有比丘言:「有一阿兰若比丘常入出其舍,必是阿兰若所遮。 」诸比丘言:「唤是比丘来。 」来已诸比丘问言:「某甲居士,岁岁常与安居僧衣。 今岁不与,必是汝遮。 」答言:「我何以故遮? 」诸比丘言:「此比丘必不肯直首,当掷着池中。 」着时即死。 诸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不得波罗夷,得偷兰遮。 」 有一乞食比丘,中前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游行时到一多人閙处门中掷衣,角触木杵,木杵倒压杀一小儿。 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乞食时当一心观前后。 」 有一乞食比丘,中前着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游行诸处到一婆罗门舍。 是舍主晨朝洗头洗身着新白衣,在中门间座。 上坐比丘在门下立弹指,婆罗门闻弹指声,即出看。 见比丘即生恶心,作是念:「我未祠天、未祠亡父母亲里,秃道人着坏色弊衣,断种人先来从我乞食。 」以瞋心推胸令去,比丘倒一小儿上,小儿即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乞食时,当一心观前后。 」 有一比丘有拍病咒术,拍一人颊即时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欲拍时当徐徐,莫令死。 」 有一比丘食时噎,一比丘与槌颈,所噎食并血来出,即时便死。 是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耶? 」是事白佛,佛言:「无罪。 从今日当安徐槌,但令食出,莫令死。 」 迦留陀夷常入出一家,中前着衣持钵往到其舍。 是家有妇人乳儿,早起持儿着床上,以白[叠*毛]覆舍去。 迦留陀夷门下立弹指,妇人出看,见迦留陀夷言:「大德坐此床。 」迦留陀夷不观,便坐小儿上,小儿大唤,妇人言:「此中有小儿! 有小儿! 」迦留陀夷身重,坐时小儿即死肠出。 迦留陀夷作是事已,还到寺中语诸比丘:「我今日作如是事。 」诸比丘以是事白佛。 佛知故问:「汝以何心作是事? 」「世尊! 我先不观是床便坐。 」佛言:「无罪。 从今日床榻坐处,当好看然后坐。 若不看坐,得突吉罗。 」偷罗难陀比丘尼亦如是。 复有父子二比丘,共游行憍萨罗国,欲诣舍卫城。 日暮是中有嶮道未度,儿语父言:「是中有嶮道,当疾行过。 」即从儿语疾行,即乏死。 儿比丘生疑:「我将无得波罗夷并逆罪耶? 」是事白佛。 佛知故问:「汝以何心语? 」儿比丘言:「日暮恐不过嶮道,我以恩爱心语令疾行。 疾行时乏死。 」佛言:「无罪。 从今日莫以小因缘故日暮嶮道中行,若已入嶮道,老比丘所担物,年少比丘应代担,应语言:『我若前去,汝当于后来。 』」是时诸比丘便生疑:「云何比丘杀父,不得波罗夷及逆罪耶? 」佛知诸比丘心所念,为说本生,语诸比丘:「有过去世,有秃头染衣人,共儿持衣诣水边,浣诸衣已绞捩晒卷牒,盛着囊中持复道还归。 尔时大热眼闇,道中见一树,便自以衣囊枕头下睡。 有蚊子来饮其头血,儿见已瞋作是念:『我父疲极睡卧,是弊恶婢儿蚊子,何以来饮我父血? 』即持大棒欲打蚊子,蚊子飞去,棒着父头即死。 时此树神说偈言: 「『宁为智者仇,不与无智亲;  愚为父害蚊,蚊去破父头。 』」 佛语诸比丘:「谓彼时秃染衣人,岂异人乎? 莫作是观,即此长老比丘是也。 尔时儿者,今此比丘是。 尔时此儿虽杀父而不得逆罪,今杀父亦不得波罗夷及逆罪。 」 十诵律卷第五十八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3:2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3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