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二 内容: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二 大唐三藏法师义净奉 制译 「尔时四王子,与诸人众渐渐前行,至雪山下弶伽河侧,近劫比罗仙人所住之处。 时四王子与诸人众,各剪茅草以为屋舍,依此而住,尔时众人共相採捕以自养活。 时四王子,日日三时往劫比罗仙所,亲近供养。 四王子等年既长大,而无妻妾形体羸瘦,仙人问曰:『汝等何因渐加憔悴? 』王子答曰:『我等少年无有妻妾,日夜忧愁岂不憔悴? 』时仙报曰:『汝等之妹互相配适。 』王子白曰:『我等不知合得以不? 』仙人报曰:『既不同母,通许此事。 』尔时王子各自思惟:『我等兄弟既离本国,此处无人可为婚对,仙人此教甚适我愿。 』即大欢喜,互相嫁娶以成夫妇,未久之间各生男女。 时四王子心生喜庆,将其妻子频至仙所,因兹便生諠闹。 仙见是已心不得定,告王子曰:『汝当安此好住,我离斯处。 』王子白曰:『何故即去? 』仙人报曰:『汝等諠闹乱我禅定,犹如跣脚踏棘刺上。 』王子白曰:『愿仙住此,可与我等别觅好处,我当住彼。 』仙曰:『可尔! 』时彼仙人有神通力,随其所乐皆得成就,即持金瓶盛满中水,诣余好处洒水为界。 告王子曰:『汝等可于此地安止。 』时诸王子奉仙人教已,即筑城壁止住其内,彼仙人洒水为界,因此立名,为劫比罗城。 百姓渐多城先窄小,时有天神见此事已,便指余处其地宽广,即就此处别立一城,因号此城,名为天示。 时诸王子总集筹议:『为我父王娶后妻故,令我兄弟出离本国。 我等诸人应共立契,自今以后唯娶一妇更不娶余。 』尔时增长王问群臣曰:『我之四子今何所在? 』群臣报曰:『王诸子等因有过故,王令出国,并诸姊妹。 今者见在雪山之下天示城中自广营城邑。 』增长王曰:『我诸子等岂能如此自成就不? 』群臣报曰:『能。 』时增长王即大踊跃,端坐举手告诸臣曰:『我子大能! 我子大能! 』由大威德言大能大能故,得释迦名。 后于异时,增长王崩,爱乐太子即绍立为王。 「时爱乐王亦无子息,后便命终。 尔时群臣相共谘议,往天示城,册第一王子名曰炬面以为国主,子息便死。 炬面无子,后便命终,复册大耳以为国主。 大耳无子,复便命终,复便册象行以为国主。 象行无子,复册宝钏以为国主。 宝钏有子,名近宝钏,后绍王位。 近宝钏有子,名曰天门亦绍王位。 「复次诸仁! 其天门王,于劫比罗大城子孙相继,经五万五千代正法治国,其最后王名曰十车,十车有子名曰百车,百车有子名曰严车,严车有子名曰胜车,胜车有子名曰坚车,坚车有子名曰十弓,十弓有子名曰百弓,百弓有子名曰九十弓,九十弓有子名曰最胜弓,最胜弓有子名曰严弓,严弓有子名曰坚弓。 「复次诸仁! 其坚弓王而有二子:一名师子颊、二名师子吼。 此赡部洲所有一切善射之者,师子颊王最为上首。 其师子颊王而有四子:一名净饭、二名白饭、三名斛饭、四名甘露饭。 师子颊王复有四女:一名清净、二名纯白、三名纯斛、四名甘露。 净饭王有二子:其最大太子,即我薄伽梵是;其第二者,即具寿难陀是。 白饭王有二子:一名恒星、二名贤善。 斛饭王有二子:一名大名、二名阿那律。 甘露饭王有二子:一名庆喜、二名天授! 其清净女诞生一子,名曰善悟。 纯白有子,名曰有鬘。 纯斛有子,名曰胜力。 甘露有子,名曰大力。 我薄伽梵有子,名曰罗怙罗。 始从地主大王乃至罗睺罗断其继嗣。 何以故? 以罗睺罗证无生果,断生死种故,为此断其继嗣。 」 尊者大目健连为诸释种大众说其释迦族已,便即退坐默然而住。 尔时世尊知大目连说种族已,便从卧起端身而坐,告大目连曰:「善哉,善哉! 汝为诸苾刍,说我释迦昔世以来所有种类。 」如法说已,复告目连曰:「若复有人,为他广说释迦种族,此善男子于长夜中得大利益恒受安乐。 」尔时世尊重复告诸大众苾刍、苾刍尼曰:「汝等当知! 应受我昔世以来释迦种族所在余方,如法忆念、为他广说。 何以故? 能于汝等获大利益。 具利义故、具法义故、具梵行故,当得如上所有功德。 是故汝等苾刍! 应当受持读诵为他广说。 」 尔时劫比罗城中诸释种等,闻此本族次第说已,皆大欢喜,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各还本处。 尔时世尊复告诸苾刍等:「汝等谛听! 昔时师子颊王,于劫比罗城正法化人,于其国土甚大丰熟、无有恐怖、人众欢乐。 其善悟王,于天示城正法化人,国土安隐、家给年丰、无有衰恼。 善悟王后名曰妙胜,颜貌端正众所乐见,一切有情恒得安乐。 天示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吉祥,甚多财宝仓库盈溢,园林田宅其数不少,多诸眷属,所有珍财如薜室罗末拏等无有异。 时彼长者有一芳园,多诸花果流泉浴池,种种诸鸟出和雅声,世所殊绝。 国王王子及诸妃后常往游戏。 时王夫人见此园林即生贪爱,白其王曰:『此园甚好,可乞我来。 』王即报曰:『今此园者,是长者所有,我今安得辄持与汝? 汝必须者,我于城内别自修造,胜于此园,与汝游戏。 』尔时其王为夫人故,于王城内即造一园,倍胜前者,以此园林为妙胜夫人所造故,因名此园号为妙胜。 师子颊王恒自思念:『常乞一愿,若得我种之内出一金轮王,甚适我愿。 』其善悟王亦乞一愿:『愿我得与师子颊王速为眷属,甚适我愿。 』时善悟王最大夫人,因即怀胎,满足十月诞生一女,颜容端正世所希有。 由此王女甚端严故,王及夫人后宫眷属一切见者无不怪仰,共相议曰:『今此王女,为是人生? 为是善巧天来之所化作? 』经三七日,即如国法作诸喜庆,令诸群臣递相筹议:『今与此女作何名字? 』诸臣白曰:『此天示城中咸相谓曰:「由此王女先业果报,得此端正。 」复相议曰:「今此王女非人能生,是善巧天之所化作。 」』咸白王曰:『可名此女号为幻化。 』即为此女,令八乳母共相养育,至渐长大时,占相师来白王曰:『今王圣女后必生儿,具足诸相有大威德,得力轮位。 』王闻此语甚大欢喜。 后善悟王最大夫人更复怀妊,十月满足诞生一女,其女身光明彻城内,容颜相好世所无比。 至三七日作喜庆已,即集群臣议其名字,以此小女胜幻化故,因即立名为大幻化。 复为此女令八乳母共相养育,渐至长大时,占相师来白王言:『今王圣女后必生儿,具三十二大丈夫相,威德尊重,至转轮王位。 』王闻此语倍怀欢喜。 时善悟王即令使者持书诣师子颊王,报其王曰:『我大夫人诞生二女,其最长者生诞之日,颜貌端正世所希有,相师占之,后当生子得力轮位。 其小女者身光倍胜,相师占之,后必生子得转轮位。 我闻大王有最长子名曰净饭,二女之中愿以一女为净饭妃,故令使报。 』至彼具陈,王闻此言甚大欢喜,令使还国报善悟王曰:『王之二女皆具相好,我今总取为净饭妃。 然我先王而有要誓,不取二妃,今且取其小女生轮王者,其大女者且勿令嫁,待我集诸群臣及诸眷属筹议此事。 』时善悟王闻是语已,即以国法庄严小女,并令五百婇女围绕侍从,至彼国已与净饭王为妃。 「尔时师子颊国王,有一辅庸之国,居山谷内,名般茶婆,忽然反叛,抄掠劫害隣近诸国。 时隣境住人诸释迦种,被其侵逼,互相犇驰告师子颊:『我等村落,皆被某贼日夜侵害,愿王兴兵亲往降伏。 』师子颊王曰:『我今年老不任斗战。 』彼诸人曰:『请王太子净饭往彼捕捉。 』王即报曰:『汝诸人等,若许太子求一愿者,我便发遣。 』众答王曰:『唯然随命。 』时师子颊王于其城中击鼓宣令,严勅四兵随从太子,往彼讨罚。 尔时净饭太子奉持父命,将领四兵至彼贼所共相战害。 以威力故,时彼贼众,被太子军或杀或缚,无有遗櫱。 贼既除灭,净饭太子即领其军还归本国。 时诸释种既得太子平除贼已,皆大踊跃而白王言:『净饭太子为除怨害。 』臣等诸人不胜喜庆:『王之先言:「太子有愿。 」请王为臣等说。 』时师子颊王告诸释曰:『汝释迦种,先立言誓不取二妻。 』诸释迦曰:『王今岂欲解先誓耶? 』王曰:『不然! 更须牢结。 然我意者,唯为净饭太子取其二妃,余不应取。 』诸释迦曰:『此事可尔。 』时师子颊王即令使者往善悟王所,而告之曰:『我今与诸释迦种等共相筹议,咸皆许我为净饭太子取王长女为妃,王可与我。 』王闻语已甚大欢喜,即以五百婇女为其侍从,种种珍服庄严女身,送劫比罗国。 时师子颊王得其女至,即如国法,会诸群臣作倡伎乐,纳娶其女为太子妃。 未久之间师子颊崩,以其净饭太子后继父位。 正法化人,国土安乐、五穀丰熟、无诸衰恼,其国人众处处充满。 于异时中,与大幻化夫人登诸楼阁,后宫婇女围绕侍卫,奏诸女乐纵逸游戏。 「菩萨若在覩史多天,常有五法观察世间。 何谓五法? 一者观察生处、二者观察国土、三者观察时节、四者观察种族、五者观察所生父母。 何故菩萨观察生处? 在覩史多天宫,常作是念:『过去菩萨何处受生? 』便即观见,或于净行婆罗门家生、或于刹帝利贵种家生、或为婆罗门师、或为刹帝利师故。 『当今之时,刹利为尊,我当往彼刹利家生。 何以故? 若我于彼贫下家生者,或有来世众生,诽谤我故。 』由此因缘,菩萨以自在福力,随其所念皆得生彼。 由此义故,菩萨受生之时,先当观察所生之处。 何故菩萨观察国土,菩萨在覩史多天,常作是念:『过去菩萨生何国土? 』即见彼国,有甘蔗、粳米、大麦、小麦、黄牛、水牛,家家充满,乞食易得,无有十恶、多修十善。 菩萨思惟:『中天竺国如是等物悉皆具足故,我今生彼中天竺国。 何以故? 若生边地者,或时有情诽谤我故。 』是故菩萨以福德力,随其所念皆得生彼,如佛所说无有虚也。 何故观察时节? 菩萨在覩史多天宫,常作是念:『过去菩萨于何时节下生人间? 』若见彼国众生上寿八万岁、下寿乃至百岁,菩萨尔时来生其国。 何以故? 若人长寿八万已上,时诸众生无有愁苦、愚痴、顽钝、憍慢,着乐非正法器,难受化故;若人短寿百岁已下,时诸众生为诸五浊昏冒重故。 云何为五? 一者命浊、二者烦恼浊、三者有情浊、四者见浊、五者劫浊。 菩萨尔时作是思惟:『若我恶世时出现于世,多诸外道心王诽谤,五浊增长非正法器,犹如过去一切菩萨浊恶世时不出于世。 何以故? 诸佛出兴所说正法,皆不虚过。 』由是义故,观察时节。 复次何故观察种族? 菩萨在覩史多天,常作是思惟:『观察于何种族可受生者? 』若见有人先世以来,内外亲族无能谤者,即生于彼。 菩萨尔时作是观已,乃见释迦清净尊贵转轮王种堪可出现。 何以故? 菩萨若于下贱家生世间,有情或生诽谤。 菩萨于无量劫来,获自在力,所有欲念皆得随意,凡所说法曾无虚过。 由此因缘,菩萨观察所生种族。 复次何故观所生母? 菩萨在覩史多天宫,作是思惟:『如余菩萨,于何等母而受胎藏? 』观彼女人七世种族,悉皆清净无有淫污,形貌端严善修戒品,堪任菩萨具足十月处其胎藏;而此女人,所其生业往来进止,曾无障碍。 复次大幻化夫人,曾于过去诸佛发无上愿:『使我来世所生之子得成种觉。 』由是诸菩萨,恐诸众生作是谤言:『何故菩萨于彼无相女人胎中而出于世? 』是故菩萨,从无始已来种诸善根,皆悉成就。 由是义故,菩萨观察所生之母。 「尔时菩萨作是五种遍观察已,即殷勤三唱告六欲天,而作是言:『我今从是覩史多天下生人间,于白净王最大夫人胎中为其太子,诞生之后证常住果。 汝等诸天,愿欲随我证斯果者,可于人间同我生彼。 』于天众中三告是语。 尔时诸天闻此语已,同声报曰:『善哉! 菩萨知不? 彼赡部洲刚强难化多诸浊乱,外道六师及随外道六声闻等,并诸六定外道之类,遍满其土,深着邪见难可拔济。 何谓六师:一者脯剌拏、二者末揭利子、三者珊逝移毗罗胝子、四者阿市多鸡舍甘婆罗、五者脚拘陀迦旃延种、六者昵揭烂陀若提子。 何谓六随外道声闻? 一者拘达多婆罗门、二者输那陀、三者遮弥、四者梵寿、五者莲实、六者赤海子。 何谓六定外道? 一者郁多伽啰摩子、二者啰啰哥啰摩、三者善梵志、四者最胜儒童、五者黑仙、六者优楼频螺迦叶若胝罗(唐云有多毛)。 如是等外道邪法,教化彼诸众生,贪着邪见难可济度。 如何菩萨今欲往彼? 今我覩史多宫,一一诸天听法之座,纵广正等十二踰膳那。 当我在此说法,我等闻已深生信受,能令我等于长夜中安乐利益。 』彼时诸天作是语已,菩萨尔时告诸天曰:『汝等诸天,宜各随意作诸音乐。 』时彼天众即皆同时作诸音乐,其声沸闹。 尔时菩萨即吹大螺,诸音乐响普皆摧息。 菩萨尔时复问天曰:『诸音乐中何声为大? 』诸天答曰:『螺声最大。 』『诸善男子! 汝等当知:如大螺声能令一切诸音乐声悉皆摧息,我亦如是,下于赡部洲中有所说法,能令六师外道、六随声闻外道、六定外道皆悉摧灭,令一切众生得甘露法,皆悉饱满;吹无常螺,令诸外道假常之计皆悉摧灭;吹大空螺,令诸外道执有之见亦皆摧灭。 』尔时菩萨说伽他曰: 「『师子能伏诸勐兽,金刚善摧一切坚;  帝释能伏阿苏罗,一切光中日光胜。 』 「尔时菩萨说此颂已,告诸天曰:『汝等若欲清净饱满甘露之法,可生中天竺国六大城内。 』尔时释提桓因在于座中,作是思念:『知释迦菩萨必託摩耶夫人胎藏之内,我当以神通力清净其体,令无垢秽身力强健,以待菩萨。 』作是念已,即以通力净彼摩耶夫人胎藏之内。 菩萨尔时于覩史多天宫五种观察,殷勤三唱告诸天已,即于夜中,如六牙白象形下于天竺,降摩耶夫人清净胎内。 「尔时摩耶夫人,即于其夜见四种梦:一者见六牙白象来处胎中、二者见其自身飞腾虚空、三者见上高山、四者见多人众顶礼围绕。 作是梦已,向净饭王说如上事。 时净饭王即召相师说其梦事,相师答曰:『如我相法,王大夫人必当生男,具足三十二丈夫之相,庄严其身。 若绍王位,当乘金轮伏四天下;若出家修道,证法王位,名闻十方作众生父。 』」 内摄颂曰: 我降生时,四天守护,如明月珠, 诸物缠裹;亦如宝线,智者明了, 自持五戒,无诸欲念。 「诸菩萨有常法,从覩史天下生母胎。 当尔之时,十方大地悉皆震动,有大光明并皆周遍,六趣众生随业之境,日月威光所不到处,普皆明彻。 其中众生各相告曰:『今此光明得未曾有,将非我等别受生耶? 』复次菩萨降母胎时,释提桓因即遣四天王神营卫其母,而此四神:一执利刀,一执羂索,一执于戟,一执弓箭。 何以故? 恐诸恶魔得其母便。 诸菩萨降生之时,其母胎中诸血秽等,皆悉远离而不染着;如明月珠,虽为诸物之所缠裹,而无染污。 菩萨在母胎时亦复如是。 诸菩萨常法:其母常见菩萨在其胎中,犹以青黄赤白等绵裹于净宝,诸慧眼人见其宝绵分别晓了,母见菩萨在其胎中亦复如是。 诸菩萨常法:在母胎时,能令其母身体和悦无有疲乏。 诸菩萨在母胎时,其母自然常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行、不妄语、不饮酒。 诸菩萨常法:在其母胎,其母自然不贪欲爱。 复次摩耶夫人,忽自思念:『四大海水皆饮令尽。 』向净饭王说其心愿。 时劫比罗城中有一外道名曰赤眼,善诸幻术,王令使者唤其赤眼,说如上意。 赤眼报曰:『愿与夫人登高楼上。 』既登楼已,即以幻术为四大海水,持其海水与夫人饮。 既饮水已,尔时夫人其意即息。 时摩耶夫人复更思念:『一切有情被系闭者,悉令解脱。 』作是思已即向王说。 王闻是语,即勅狱官,所有囚闭皆令放出,尔时夫人其念即息。 摩耶夫人又复思念:『意欲布施财物。 』作是念已即向王说。 王闻是语,即为布施种种财物,尔时夫人其念便息。 又复思惟:『欲往苑园游行观望。 』便向王说。 王闻是已,即将夫人就诸园苑观望,其念便息。 又复生念意:『欲于父王园苑中居止。 』便告王曰,王闻是语,即令使者往善悟王处报云:『今摩耶夫人,意欲就彼父王蓝毗尼园中居止。 』王闻是语,便即差人敷设扫洒,令摩耶夫人及诸侍从、婇女诣蓝毗尼园而为游观。 乃见一无忧树花叶滋茂,夫人欲生太子,便手攀其树枝。 时天帝释,知菩萨母心怀惭耻,多人众中不能即诞其子,便作方便发大风雨,令诸人众各自分散。 是时帝释,化作老嬭立夫人前,夫人即生。 时天帝释以仙衣擎取,先在腹内心多烦闷,告帝释曰:『汝放于地。 』时天帝释暂少远住。 「菩萨生时大地振动,天地光明乃至日月所不及处,皆令明彻。 其中众生皆得相见,各相谓言:『非唯我身独在此处生,亦有余人共在此处。 』一切菩萨有常法式:从胎出时,无诸浓血及余秽恶。 其菩萨母欲产之时,不坐不卧攀树而立,无诸苦恼后有。 菩萨常法:生已在地,无人扶侍而行七步,观察四方便作是言:『此是东方,我是一切众生最上。 此是南方,我堪众生之所供养。 此是西方,我今决定不受后生。 此是北方,我今已出生死大海。 』尔时诸天,手持白盖及与白拂,萃宝严饰覆菩萨上。 诸龙王等,各持二种清净香水,所谓冷暖调和,洗浴菩萨。 诸菩萨常法:诞生之处,于其母前现大池水,其母所欲澡洗皆悉充足。 诸菩萨常法:诞生之时,诸天仙众在虚空中,以种种天妙和香,末香涂香旃檀沉水,而散菩萨。 种种诸天音乐,在虚空中自然发响。 「尔时阿私陀仙,在吉悉枳迷山石窟之中,彼仙恒知一切世间兴衰之相。 其仙有一外甥名那罗陀,彼那罗陀时时而来恭敬供养。 尔时仙人随缘教示,报那罗陀曰:『彼闻仙记深信不虚,喜溢身心,求请出家而作弟子。 』菩萨初诞天地光明,那罗陀覩瑞,即白仙曰:『亲教! 颇有恶世二日双现以不? 若无二日,何故此窟有是光明? 』时阿私陀仙,说伽他曰: 「『日光极热不明净,此光明净及清凉;  流辉晃耀于山窟,我定知是牟尼光。 菩萨神通大威德,出其母胎现此光;  清净明朗真金色,遍满世间诸大地。 』 「那罗陀报曰:『亲教! 我今随从亲教欲看菩萨。 』时仙告曰:『汝今知不? 彼之菩萨有大威德,天龙八部之所围绕,我等往彼不可得见。 若彼菩萨入劫比罗城三号已,然后我往可见菩萨。 』菩萨生时,五百宫人各生一男,谓赞铎迦而为上首。 五百宫人各生一女,旃尼而为上首。 五百大臣各生一男,邬陀夷而为上首。 有五百象各生一子,报洒陀子而为上首。 五百马各生一子,马啰呵马子而为上首。 五百宝藏自开出现,四方诸国王等悉皆降伏,常献种种杂物而来奉事。 尔时大臣见是相已,来白大王。 王闻此事便深思念:『我今此子,成就一切诸善事业。 』因此大王号此太子,名为成就一切事,是故菩萨初得此名。 「时劫比罗城有一药叉,名为释迦增长,城内若有释迦族类,生得男女,先将向彼药叉而为作礼。 时彼大王便勅臣佐,将其太子往增长释迦药叉处,遣作礼拜。 臣得王教,以七宝辇舆安置太子,往诣药叉之处。 劫比罗城诸释种等,性怀犷烈心意凶勐,多起人我坚鞕恶暴。 见彼菩萨皆悉寂静,默然而住。 时净饭王作思念曰:『此住劫比罗城诸释种等,性怀犷烈心意凶暴,多起人我坚鞕恶性,彼见太子入城,皆如牟尼默然而住。 以此缘故,可呼太子名为释迦牟尼。 』时释迦牟尼菩萨至药叉庙所,彼释迦增长药叉遥见菩萨渐近庙所,即从座起五体投地顶礼菩萨。 众人见已甚大惊怪,即往净饭王所白言:『大王! 今药叉神遥见太子,从庙而出顶礼双足。 』时王闻已甚大欢喜,作如是言:『若天神礼拜太子故,知是天中天。 以此缘故,号为天中天。 』 「时彼大王即将太子还于本宫,令宫乳母依时养育。 彼乳母等甚大欢喜,即以双手,于父王边捧受太子,在宫阁内勤加养育。 彼乳母等,每日香汤洗浴,涂妙好香种种庄严,每日将向王所。 王乃抱持太子安于膝上,观看相貌甚大欢喜。 国有常法:若王宫生子,即唤梵行相师观看相貌。 王乃唤相人令占大子,既占相已而答王曰:『今此太子,实是成就三十二相。 若在家者,得作金轮圣王,王四天下善法理化,具有七宝:一者金轮宝、二者象宝、三者马宝、四者末尼宝、五者女宝、六者主藏臣宝、七者兵将宝,具足千子,勇健端严降伏他军。 此大地中所有人等无相犯者,皆悉令行胜妙善法。 若当出家得法王位,如来、应、正等觉,名称普闻具三十二相。 』王即问曰:『何者是其三十二大丈夫相? 』『一者具大丈夫足善安住等桉地相;二者于双足下现千辐轮相;三者具大丈夫纤长指;四者足跟趺圆长;五者手足细软;六者手足网缦;七者垂手摩膝相;八者医泥邪[蹲-酋+(十/田/ㄙ)]相;九者身不偻曲;十者势峯藏密;十一者身相圆满如尼瞿陀树相;十二者常光一寻;十三者身毛上靡;十四者身诸毛孔一一毛生,如绀青色螺文右旋;十五者身皮金色;十六者身皮细滑尘垢不着;十七者于其身上两手两足两肩及项七处圆满;十八者其身上半如师子王;十九者肩善圆满;二十者髆间充实;二十一者身洪健直;二十二者具四十齿皆悉齐平;二十三者其齿无隙;二十四者其齿鲜白;二十五者颔如师子;二十六者其舌广薄若从口出普覆面轮至耳发际;二十七者于诸味中得最上味;二十八者得大梵音言词和雅能悦众意,譬如羯罗频迦之音,其声雷震犹如天鼓;二十九者其目绀青;三十者睫如牛王;三十一者其顶上现乌率腻沙;三十二者眉间毫相,其色光白螺文右旋。 若不出家,得转轮圣王王四大洲。 』 「菩萨常法:其菩萨母产菩萨已,七日命终生三十三天。 菩萨常法:生已其身端严,超诸世间,众所爱乐见者无厌,犹如善巧工人以阎浮檀金作诸形像,天衣覆上放大光明普遍晖耀。 其菩萨身亦复如是,如彼莲花众人所爱,菩萨亦尔。 菩萨常法:眼恒不眴,如三十三天。 由果业故,日夜常见四维上下一由旬内,梵音深远,如雪山鸟其声清妙。 菩萨生已,自然具足广大智慧,善解一切世间正化,父王国法无不明了。 「尔时那罗陀仙人来白师曰:『今者菩萨入劫比罗城,父王净饭已立三号,愿师共诣礼拜瞻仰。 』其师谓曰:『今随汝意。 』二仙相随欲修礼谒,以菩萨力故遂失神通,不得如常乘空而去,便共步往劫比罗城。 既入城已至王门外,告门人曰:『汝可为我往白大王,阿私陀仙今来门外,愿见大王。 』时守门人即至王所,具陈上事。 王闻是已,即持香花迎彼二仙,安置宫内。 既安置已善言问讯:『今者大仙,何缘远来? 欲求何事? 』二仙答曰:『我等故来愿见菩萨。 』王报仙曰:『我之大子今正安眠,且待须臾令与相见。 』尔时二仙复白王曰:『虽复未觉,我等意者暂欲观瞻。 』尔时大王即领二仙至菩萨所,便见菩萨,虽复寝睡其眼常开。 时阿私陀仙见是事已,即说颂曰: 「『如真飞龙马,暂睡还复觉;  如善营事人,睡盖不能覆。 』 「时彼嬭母即前捧抱太子授彼二仙,时阿私陀便以双手跪而承受遍体观察,白大王曰:『大王已令诸婆罗门占相师等相太子未? 』父王答曰:『已令相讫。 』阿私陀仙复白王曰:『彼等诸人,占此太子当有何相? 』父王报曰:『若绍国位,御金轮宝,声闻十方一切国土。 』时阿私陀以赞颂曰: 「『大王今当知! 相者不能测,  末劫无轮王,必证菩提道。 一切金轮王,相犹不炳着,  我今观太子,当取法王位。 』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卷第二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3:2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3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