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十四 内容: 阿毗达磨品类足论卷第十四 尊者世友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千问品第七之五 ◎此四无量几所造色非有对色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无量所摄身语业。 是所造色非有对色。 余皆非所造色非有对色。 几难见故甚深等者。 一切难见故甚深甚深故难见。 几善非善为因等者。 一切是善亦善为因。 几不善非不善为因等者。 一切非不善非不善为因。 几无记非无记为因等者。 一切非无记非无记为因。 几因缘非有因等者。 一切是因缘亦有因。 几等无间非等无间缘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各有三句。 或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 谓无量所摄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法。 或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 谓无量所摄过去现在心心所法。 或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 谓除无量所摄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法。 诸余无量所摄未来心心所法。 及无量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 几所缘缘非有所缘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无量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 是所缘缘非有所缘。 余无量所摄。 皆是所缘缘亦有所缘。 几增上缘非有增上等者。 一切是增上缘亦有增上几暴流非顺暴流等者。 一切顺暴流亦非暴流。 ◎ ◎四无色者。 谓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 非想非非想处。 此四无色几有色等者。 一切无色。 几有见等者。 一切无见。 几有对等者。 一切无对。 几有漏等者。 一有漏。 三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有漏或无漏。 云何有漏。 谓空无边处所摄有漏四蕴。 云何无漏。 谓空无边处所摄无漏四蕴。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亦尔。 几有为等者。 一切有为。 几有异熟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有异熟或无异熟。 云何有异熟。 谓善有漏。 空无边处。 云何无异熟。 谓无记无漏。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亦尔。 非想非非想处。 或有异熟或无异熟。 云何有异熟。 谓善非想非非想处。 云何无异熟。 谓无记非想非非想处。 几是缘生等者。 一切是缘生是因生是世摄。 几色摄等者。 一切名摄。 几内处摄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无色所摄心意识。 内处摄。 余皆外处摄。 几智遍知所遍知等者。 一切智遍知所遍知。 此四无色。 几断遍知所遍知等者。 一断遍知所遍知。 三应分别。 谓三无色。 若有漏断遍知所遍知。 若无漏非断遍知所遍知。 几应断等者。 一应断。 三应分别。 谓三无色。 若有漏是应断。 若无漏不应断。 几应修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应修或不应修。 云何应修。 谓善空无边处。 云何不应修。 谓无记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亦尔。 几染污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染污或不染污。 云何染污。 谓有覆空无边处。 云何不染污。 谓无覆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亦尔。 几果非有果等者。 一切是果亦有果。 几有执受等者。 一切无执受。 几大种所造等者。 一切非大种所造。 几有上等者。 一切是有上。 几是有等者。 一是有。 三应分别。 谓三无色。 若有漏是有。 若无漏非有。 几因相应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无色所摄心不相应行因不相应。 余皆因相应。 此四无色与六善处相摄者。 应作四句。 或善处非无色。 谓善色蕴。 及无色所不摄善四蕴。 并择灭。 或无色非善处。 谓无记四无色。 或善处亦无色。 谓善四无色。 或非善处非无色。 谓不善五蕴。 无记色蕴。 及无色所不摄无记四蕴。 并虚空非择灭。 与五不善处相摄者。 互不相摄。 与七无记处相摄者。 应作四句。 或无记处非无色。 谓无记色蕴。 及无色所不摄无记四蕴。 并虚空非择灭。 或无色非无记处。 谓善四无色。 或无记处亦无色。 谓无记四无色。 或非无记处非无色。 谓不善五蕴。 善色蕴。 及无色所不摄善四蕴。 并择灭。 与三漏处相摄者。 应作四句。 或漏处。 非无色。 谓一漏处。 及二漏处少分。 或无色非漏处。 谓漏处所不摄四无色。 或漏处亦无色。 谓二漏处少分。 或非漏处非无色。 谓色蕴。 及漏处无色所不摄四蕴。 并无为法。 与五有漏处相摄者。 应作四句。 或有漏处非无色。 谓有漏色蕴。 及无色所不摄有漏四蕴。 或无色非有漏处。 谓三无色少分。 或有漏处亦无色。 谓一无色。 及三无色少分。 或非有漏处非无色。 谓无漏色蕴。 及无色所不摄无漏四蕴。 并无为法。 与八无漏处相摄者。 应作四句。 或无漏处非无色。 谓无漏色蕴。 及无色所不摄无漏四蕴。 并无为法。 或无色非无漏处。 谓一无色。 及三无色少分。 或无漏处亦无色。 谓三无色少分。 或非无漏处非无色。 谓有漏色蕴。 及无色所不摄有漏四蕴。 几过去等者。 一切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 几善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善或无记。 云何善。 谓空无边处所摄善四蕴。 云何无记。 谓空无边处所摄无记四蕴。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亦尔。 几欲界系等者。 一无色界系。 三应分别。 谓三无色。 若有漏无色界系。 若无漏是不系。 几学等者。 一非学非无学。 三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 云何学。 谓空无边处所摄学四蕴。 云何无学。 谓空无边处所摄无学四蕴。 云何非学非无学。 谓空无边处所摄有漏四蕴。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亦尔。 此四无色几见所断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见所断。 或修所断。 或非所断。 云何见所断。 谓空无边处随信随法行现观边忍所断。 此复云何。 谓见所断二十八随眠。 及彼相应彼等起心不相应行。 空无边处。 云何修所断。 谓空无边处学见迹修所断。 此复云何。 谓修所断三随眠。 及彼相应彼等起心不相应行。 并不染污有漏空无边处。 云何非所断。 谓无漏。 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亦尔。 非想非非想处。 或见所断。 或修所断。 云何见所断。 谓非想非非想处随信随法行现观边忍所断。 此复云何。 谓见所断二十八随眠。 及彼相应彼等起心不相应行非想非非想处。 云何修所断。 谓非想非非想处学见迹修所断。 此复云何。 谓修所断三随眠。 及彼相应彼等起心不相应行。 并不染污非想非非想处。 几非心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无色所摄心不相应行。 非心非心所非心相应。 受蕴想蕴相应行蕴。 是心所与心相应。 心意识唯是心。 几随心转非受相应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各有四句。 或随心转非受相应。 谓无色所摄随心转心不相应行及受。 或受相应非随心转。 谓无色所摄心意识。 或随心转亦受相应。 谓无色所摄想蕴相应行蕴。 或非随心转非受相应。 谓除无色所摄随心转心不相应行。 诸余无色所摄心不相应行。 几随心转非想行相应等者。 除其自性。 如受应知。 几随寻转非伺相应等者。 一切非随寻转非伺相应。 几见非见处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应作四句或见非见处。 谓空无边处所摄尽无生智所不摄无漏慧。 或见处非见。 谓见所不摄有漏空无边处。 或见亦见处。 谓空无边处所摄五染污见。 及世俗正见。 或非见非见处。 谓见所不摄无漏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亦尔。 非想非非想处。 或见亦见处。 或见处非见见亦见处者。 谓非想非非想处所摄五染污见世间正见余非想非非想处。 皆见处非见。 几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 或有身见为因亦有身见因。 或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 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者。 谓除过去现在见苦所断随眠及彼相应俱有等空无边处。 亦除过去现在见集所断遍行随眠及彼相应俱有空无边处。 亦除未来有身见相应空无边处。 亦除未来有身见及彼相应法生老住无常空无边处。 诸余染污空无边处。 有身见为因亦有身见因者。 谓前所除空无边处。 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者。 谓不染污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亦尔。 几业非业异熟等者。 一切应分别谓空无边处。 应作四句。 或业非业异熟。 谓空无边处异熟所不摄思。 或业异熟非业。 谓思所不摄业异熟生空无边处。 或业亦业异熟。 谓空无边处业异熟生思。 或非业非业异熟。 谓除业及业异熟生空无边处。 诸余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亦尔。 几业非随业转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有三句。 或业非随业转。 谓空无边处所摄思。 或随业转非业。 谓空无边处所摄受想识蕴。 及思所不摄随业转行蕴。 或非业非随业转。 谓除空无边处所摄随业转心不相应行。 诸余空无边处所摄心不相应行。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亦尔。 几所造色非有见色等者。 一切非所造色非有见色。 此四无色。 几所造色非有对色等者。 一切非所造色非有对色。 几难见故甚深等者。 一切难见故甚深甚深故难见。 几善非善为因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有三句。 或善为因非善。 谓善异熟生空无边处。 或善亦善为因。 谓善空无边处。 或非善非善为因。 谓除善异熟生空无边处。 诸余无记空无边处。 后三无色亦尔。 几不善非不善为因等者。 一切非不善非不善为因。 几无记非无记为因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或无记亦无记为因。 或非无记非无记为因。 无记亦无记为因者。 谓无记空无边处。 非无记非无记为因者。 谓善空无边处。 后三无色亦尔。 几因缘非有因等者。 一切是因缘亦有因。 几等无间非等无间缘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 有三句。 或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 谓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空无边处。 及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心心所空无边处。 或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 谓除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心心所空无边处。 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所空无边处。 或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 谓除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空无边处。 诸余未来心心所空无边处。 及空无边处心心不相应行。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亦尔。 非想非非想处。 有三句。 或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 谓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非想非非想处。 及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心心所非想非非想处。 并已生正起灭定。 或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 谓除过去现在阿罗汉命终时心心所非想非非想处。 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所非想非非想处。 或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 谓除未来现前正起心心所非想非非想处。 诸余未来心心所非想非非想处。 及除等无间心不相应行非想非非想处。 诸余心不相应行非想非非想处。 几所缘缘非有所缘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无色所摄心不相应行。 是所缘缘非有所缘。 诸余无色。 是所缘缘亦有所缘。 几增上缘非有增上等者。 一切增上缘亦有增上。 几暴流非顺暴流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空无边处有三句。 或顺暴流非暴流。 谓暴流所不摄有漏空无边处。 或暴流亦顺暴流。 谓三暴流少分。 或非暴流非顺暴流。 谓无漏空无边处。 识无边处无所有处亦尔。 非想非非想处。 或暴流亦顺暴流。 或顺暴流非暴流。 暴流亦顺暴流者。 谓三暴流少分。 余皆顺暴流非暴流。 四修定者。 一有修定。 若习若修。 若多所作得现法乐住。 二有修定。 若习若修。 若多所作得胜知见。 三有修定。 若习若修。 若多所作得分别慧。 四有修定。 若习若修。 若多所作得诸漏尽。 此四修定几有色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是有色。 余皆是无色。 几有见等者。 一切无见。 几有对等者。 一切无对。 几有漏等者。 一有漏一无漏。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或有漏或无漏。 云何有漏。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有漏五蕴。 云何无漏。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无漏五蕴。 为分别慧。 或有漏或无漏。 云何有漏。 谓为分别慧所摄有漏五蕴。 云何无漏。 谓无漏五蕴。 几有为等者。 一切有为。 几有异熟等者。 一有异熟一无异熟。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及为分别慧。 若有漏有异熟。 若无漏无异熟。 几是缘生等者。 一切是缘生是因生是世摄。 几色摄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是色摄。 余皆是名摄。 几内处摄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心意识。 内处摄。 余皆外处摄。 几智遍知所遍知等者。 一切是智遍知所遍知。 此四修定几断遍知所遍知等者。 一是断遍知所遍知。 一非断遍知所遍知。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及为分别慧。 若有漏是断遍知所遍知。 若无漏非断遍知所遍知。 几应断等者。 一应断一不应断。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及为分别慧。 若有漏是应断。 若无漏不应断。 几应修等者。 一切是应修。 几染污等者。 一切不染污。 几果非有果等者。 一切是果亦有果。 几有执受等者。 一切无执受。 几大种所造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 是大种所造。 余皆非大种所造。 几有上等者。 一切是有上。 几是有等者。 一是有。 一非有。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及为分别慧。 若有漏是有。 若无漏非有。 几因相应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 因不相应。 余皆因相应。 此四修定。 与六善处相摄者。 五善处少分摄四修定。 四修定亦摄五善处少分。 与五不善处相摄者。 互不相摄。 与七无记处相摄者。 互不相摄。 与三漏处相摄者。 互不相摄。 与五有漏处相摄者。 应作四句。 或有漏处非修定。 谓修定所不摄有漏五蕴。 或修定非有漏处。 谓一修定。 及二少分。 或有漏处亦修定。 谓一修定。 及二少分。 或非有漏处非修定。 谓虚空及二灭与八无漏处相摄者。 应作四句。 或无漏处非修定。 谓虚空及二灭。 或修定非无漏处。 谓一修定。 及二少分。 或无漏处亦修定。 谓一修定及二少分。 或非无漏处非修定。 谓修定所不摄有漏五蕴。 几过去等者。 一切或过去或未来或现在。 几善等者。 一切是善。 几欲界系等者。 一色界系一不系。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若有漏色界系。 若无漏不系。 为分别慧。 或欲界系。 或色界系。 或无色界系。 或不系。 云何欲界系。 谓为分别慧所摄欲界五蕴。 云何色界系。 谓为分别慧所摄色界五蕴。 云何无色界系。 谓为分别慧所摄无色界四蕴。 云何不系。 谓无漏五蕴。 几学等者。 一学一非学非无学。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 云何学。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学五蕴。 云何无学。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无学五蕴。 云何非学非无学。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有漏五蕴。 为分别慧。 或学或无学或非学非无学。 云何学。 谓学五蕴。 云何无学。 谓无学五蕴。 云何非学非无学。 谓为分别慧所摄有漏五蕴。 此四修定几见所断等者。 一修所断。 一非所断。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及为分别慧。 若有漏修所断。 若无漏非所断。 几非心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 非心非心所非心相应。 受蕴想蕴相应行蕴。 是心所与心相应。 心意识唯是心。 几随心转非受相应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应作四句。 或随心转非受相应。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身语业。 及随心转心不相应行并受。 或受相应非随心转。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心意识。 或随心转亦受相应。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想蕴。 及相应行蕴。 或非随心转非受相应。 谓除为现法乐住所摄随心转心不相应行。 诸余为现法乐住所摄心不相应行。 为胜知见为尽诸漏亦尔。 为分别慧。 应作四句。 或随心转非受相应。 谓随心转身语业。 及为分别慧所摄心不相应行并受。 或受相应非随心转。 谓为分别慧所摄心意识。 或随心转亦受相应。 谓为分别慧所摄想蕴。 及相应行蕴。 或非随心转非受相应。 谓除随心转身语业。 诸余为分别慧所摄身语业。 除为分别慧所摄心不相应行。 诸余为分别慧所摄心不相应行。 几随心转非想行相应等者。 除其自性。 如受应知。 几随寻转非伺相应等者。 一无寻无伺。 三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有四句。 或随寻转非伺相应。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随寻转身语业心不相应行及伺。 或伺相应非随寻转。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寻。 或随寻转亦伺相应。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寻伺相应心心所法。 或非随寻转非伺相应。 谓除为现法乐住所摄随寻转心不相应行。 诸余为现法乐住所摄心不相应行。 为胜知见。 有四句。 或随寻转非伺相应。 谓为胜知见所摄随寻转身语业心不相应行及伺。 或伺相应非随寻转。 谓为胜知见所摄寻。 或随寻转亦伺相应。 谓为胜知见所摄寻伺相应心心所法。 或非随寻转非伺相应。 谓除为胜知见所摄随寻转身语业心不相应行。 诸余为胜知见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 及为胜知见所摄无寻无伺心心所法。 为分别慧。 有四句。 或随寻转非伺相应。 谓随寻转身语业。 及为分别慧所摄随寻转心不相应行。 并寻相应伺。 或伺相应非随寻转。 谓为分别慧所摄寻。 及寻不相应伺相应心心所法。 或随寻转亦伺相应。 谓为分别慧所摄寻伺相应心心所法。 或非随寻转非伺相应。 谓除随寻转身语业。 诸余为分别慧所摄身语业。 及除为分别慧所摄随寻转心不相应行。 诸余为分别慧所摄心不相应行。 并寻不相应伺。 若无寻无伺心心所法。 几见非见处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有四句。 或见非见处。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尽无生智所不摄无漏慧。 或见处非见。 谓见所不摄有漏为现法乐住。 或见亦见处。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世间正见。 或非见非见处。 谓见所不摄无漏为现法乐住为胜知见。 或见亦见处。 或见处非见。 见亦见处者。 谓为胜知见所摄世间正见。 诸余为胜知见。 是见处非见。 为分别慧。 有四句。 或见非见处。 谓尽无生智所不摄无漏慧。 或见处非见。 谓见所不摄有漏为分别慧。 或见亦见处。 谓为分别慧所摄世间正见。 或非见非见处。 谓见所不摄无漏为分别慧为尽诸漏所摄慧。 是见非见处。 余皆非见非见处。 几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等者。 一切非有身见为因非有身见因。 几业非业异熟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及思。 是业非业异熟。 余皆非业非业异熟。 几业非随业转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 有四句。 或业非随业转。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思。 或随业转非业。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受想识蕴。 及思所不摄随业转行蕴。 或业亦随业转。 谓为现法乐住所摄身语业。 或非业非随业转。 谓除为现法乐住所摄随业转心不相应行。 诸余现法乐住所摄心不相应行。 为胜知见及为尽诸漏亦尔。 为分别慧。 有四句。 或业非随业转。 谓除为分别慧所摄随业转身语业。 诸余为分别慧所摄身语业及思。 或随业转非业。 谓为分别慧所摄受想识蕴。 及思所不摄随业转行蕴。 或业亦随业转。 谓为分别慧所摄随业转身语业。 或非业非随业转。 谓除为分别慧所摄随业。 转心不相应行。 诸余为分别慧所摄心不相应。 几所造色非有见色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 是所造色非有见色。 余皆非所造色非有见色。 此四修定几所造色非有对色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 是所造色非有对色。 余皆非所造色非有对色。 几难见故甚深等者。 一切难见故甚深甚深故难见。 几善非善因等者。 一切是善亦善为因。 几不善非不善为因等者。 一切非不善非不善为因。 几无记非无记为因等者。 一切非无记非无记为因。 几因缘非有因等者。 一切是因缘亦有因。 几等无间非等无间缘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各有三句。 或是等无间非等无间缘。 谓未来现前正起修定所摄心心所法。 或是等无间亦等无间缘。 谓过去现在修定所摄心心所法。 或非等无间非等无间缘。 谓除未来现前正起修定所摄心心所法。 诸余未来修定所摄心心所法。 及修定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 几所缘缘非有所缘等者。 一切应分别。 谓诸修定所摄身语业心不相应行。 是所缘缘非有所缘。 余皆是所缘缘亦有所缘。 几增上缘非有增上等者。 一切是增上缘亦有增上。 几暴流非顺暴流等者。 一顺暴流非暴流。 一非暴流非顺暴流。 二应分别。 谓为现法乐住及为分别慧。 若有漏是顺暴流非暴流。 若无漏非暴流非顺暴流。 ◎七觉支者。 谓念等觉支。 乃至舍等觉支。 此七觉支几有色等者。 一切无色。 几有见等者。 一切无见。 几有对等者。 一切无对。 几有漏等者。 一切无漏。 几有为等者。 一切有为。 几有异熟等者。 一切无异熟。 几是缘生等者。 一切是缘生是因生是世摄。 几色摄等者。 一切名摄。 几内处摄等者。 一切外处摄。 几智遍知所遍知等者。 一切是智遍知所遍知。 说一切有部品类足论卷第十四 发布时间:2025-05-20 04:22:54 来源:地藏孝亲网 链接:https://www.u29.net/fojing/3710.html